太和清音

太和清音

太和清音,曲調清雅悠揚,故名“清音”。 清代中葉,清音流傳到太和,民間出現了自發性組織“清音會”,平時約定十天半月一會,每逢婚壽、開業等喜事再集中演唱。演唱多在客廳或庭院中,演唱者圍桌而坐,各執樂器,各任一角,邊彈邊唱,自娛自樂。

簡介

太和清音太和清音

曾被董必武稱為“此曲應從天上來”的太和清音,以其幽雅、清麗、動聽的唱腔和特有的鏇律,曾在民間盛極一時,經歷代文人雅士發展逐成一稀有劇種。然而如今,這一該省太和縣所獨有的劇種卻面臨滅絕的危險。上世紀50年代末,黨和國家領導人董必武在阜陽視察工作時,聽到此曲後高興地說:“此曲應從天上來。”省黃梅劇團著名作曲家方少池曾把清音的唱腔帶進了黃梅戲中,為黃梅戲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時至今日,其命運如何?

歷史

太和清音太和清音

太和清音,歷史悠久。據《清音箏譜》記載:元初明末,穎州泉河南岸有一玄壇法師,學識淵博,且精通音律。他性喜弦歌,尤以琴箏為長,終日研習,寒暑不輟,吟唱出一種鏇律作為曲歌,日與眾徒彈唱自娛。因其曲調清雅悠揚,故名“清音”。
清代中葉,清音流傳到太和,民間出現了自發性組織“清音會”,平時約定十天半月一會,每逢婚壽、開業等喜事再集中演唱。演唱多在客廳或庭院中,演唱者圍桌而坐,各執樂器,各任一角,邊彈邊唱,自娛自樂。
1954年,太和縣文化館組織清音老藝人成立了業餘劇團,率先把清音彈唱改為戲曲上演。1958年,太和清音傳統曲目《追舟》參加安徽省首屆曲藝匯演並獲獎,同年8月,成立了全國唯一的太和縣清音戲劇團,在全省各地巡迴演出,廣受歡迎。曾多次參加省、市文藝匯演並獲獎。安徽人民廣播電台錄製清音戲選場、選段播放。
60年代初期,太和縣清音戲劇團被撤消。80年代,太和縣文化館恢復業餘清音組活動。如今清音老藝人已全部去世,原清音戲劇團培養的青年演員也都年過花甲。由於沒有相應的培訓措施,太和清音後繼無人,瀕臨滅絕。

價值

清音唱腔優美,曲調清麗,聽來婉轉柔和,令人清心舒懷,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使人的精神境界受到陶冶和升華,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文學價值。

特點

太和清音是清音主調,也是基本唱腔,結構比較規整,屬單曲體。速度中庸,長於敘述演唱的字句多為七字句、十字句。在演唱時鏇律的處理有較大的靈活性,每句唱腔又有多種不同的變換唱法,如雙煞、單煞、截煞、小煞板、飛板、哭板等。起腔過門為大起板、八板和花八板等幾種。“大起板”是傳統清音的主要起腔過門,速度很慢,故由“大起板”演化出小起板,因其共有八小節,亦稱“八板”。“八板”結構簡練,比“大起板”速度快,與起腔句結合時,一般比起腔句約快一倍。

表現形式

太和清音的表演形式多為4-8人坐唱,每人執一樂器,每人任一角色,圍桌而唱。逐漸發展到有專唱的,不執樂器,但一人任多角色,後發展到每人任一角色,不操樂器,專職表演,樂隊同演員分離。

發展現狀

太和清音太和清音

據了解,清音戲源於元末明初,先是在寺廟僧侶中吟唱,後流傳民間。1958年,太和縣成立了新中國唯一一個清音劇團,到1960年,太和清音劇團排演大小劇目30多個,借鑑其他劇種劇目近百個。太和清音學會會長張洪奎說,當時他們到阜陽、淮南、蚌埠、懷遠等地演出,所到之處座無虛席,場場爆滿,有的人還會來聽第二次、第三次。
當年太和縣醫院來了不少上海知青,凡是清音劇團在太和演出,他們幾乎場場必聽,並和張洪奎、謝樹英等人成了很好的朋友。1959年,省黃梅劇團著名作曲家方少池在太和經過長達3個多月調研,把清音的幽雅、清麗、動聽的唱腔帶進了黃梅戲中,為黃梅戲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然而,1960年,在國家經歷三年自然災害時,太和清音劇團被迫撤消,尤其在經歷了10年“文化大革命”後,太和清音幾乎讓人很少耳聞。太和清音從當初的掌上明珠到今天的瀕臨滅絕,當初的清音演員也從風華正茂的少年變成今天花甲之年的老人。知情人都說,如果再過十多年,這些人再玩不動清音之後,清音就要在太和徹底滅絕了,這將是戲曲百花園一個無法挽回的損失。
令人欣慰的是,經十多位清音老藝人的不懈努力,2006年底,太和清音申報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批准。太和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玉說:“太和清音不僅不能滅絕,而且要加大搶救和挖掘工作,值得我們敬佩的是老一代藝人在這片乾涸的土地上,在精心地呵護著太和清音這個全國稀有劇種的種子,所以我們應該感謝他們。”

傳承意義

現在,僅有的幾位當年年輕的清音演唱、演奏人員,大都年過花甲,他們懷著對太和清音藝術的酷愛與追求,沒有場地就輪流在各自的家庭聚會溫習。現在又利用晨練的時間和場所,進行“健身鍛鍊”式的演唱活動,吸引不少前來鍛鍊身體的市民。但畢竟是出於完全的個人愛好,在乾旱貧瘠的戲劇藝術的土壤中,自發的、艱難地呵護著近乎乾癟的清音藝術的種子。

瀕臨滅絕的全國地方戲稀有劇種之一“太和清音”,在當地政府、文化部門以及一些酷愛太和清音的文化界人士的支持和積極努力下,於2006年下半年被安徽省文化廳批准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社會人文

太和清音太和清音

為了拯救太和清音這一古老而稀有的地方戲劇藝術,高虎、徐松齡、張洪奎、謝樹英、李紹斌等同志自發組織成立了太和清音學會,在系統整理清音藝術資料的同時,克服困難,創造條件,積極組織太和清音的演唱、傳承活動,積極參加市縣組織的一些文藝演出活動。為參加全縣2007元旦文藝調演,讓太和清音重返舞台,使太和廣大人民民眾和戲劇愛好者進一步了解瀕臨滅絕、蘊含太和豐富文化底蘊的太和清音藝術,為枯萎凋零的太和清音這棵滄桑古樹注入一線生機和希望,他們編導排練了表演唱《八榮八恥記心間》,排練了當年曾在全省文藝調演中獲獎的傳統戲劇《追舟》選段等。道具、樂器不全,他們除自己籌資添置一些外,又到市劇團等單位去籌借。
2006年12月31日上午是太和全縣文藝調演的最後一場,太和清音作為壓軸戲把整個文藝調演活動推向高潮,奪得了戲劇組一等獎。這次演出的太和清音戲,雖然受時間的限制,但參演的節目無論是現代戲還是傳統段子,讓我感受到了太和清音那音韻清雅悅耳的藝術魅力。張洪奎、謝樹英都已離開太和清音戲劇舞台40多年了,但他們的演唱藝術水平依然不減當年,發揚傳承了太和清音“龍頭腔、鳳尾腔丟字閃扳,雙回龍、單回龍兼帶二黃,抒情調、愉悅調清新優雅,巧垛子、快連珠音韻悠揚”的唱腔特色。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