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農民畫

蕭縣農民畫

蕭縣農民畫藝術,以中國畫水墨寫意著稱於世。

概述

蕭縣農民畫蕭縣農民畫

蕭縣農民畫藝術,以中國畫水墨寫意著稱於世。蕭縣,曾被國畫大師李苦禪譽為“國畫之鄉”。1993年,被文化部正式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
近年來,該縣先後在張莊寨、黃口、龍城、王寨、楊樓等鄉鎮建立了10多個農民書畫藝術協會,大力普及發展農民書畫,在全縣形成了一支規模浩大的民間書畫隊伍,目前,全縣可施丹青者近3萬人,其中絕大多數是農民。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學齡兒童,人人可在自如間彰顯出自己的藝術風采。

歷史

蕭縣農民畫蕭縣農民畫

蕭縣春秋時稱“蕭國”,史料載:蕭縣隸彭城(即江蘇徐州),“城形爭南北諸朝,風氣兼東西兩楚”。這裡自秦漢起就為貫通東西南北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之地。在這裡,曾出土過良渚文化的彩陶和漢畫像石,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系蕭人,以書畫傳統綿延至明代,鄉村出現了鄉土書畫家群體,清中晚期形成民間中國畫·水墨寫意的“龍城畫派”,享譽徐淮;自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從蕭縣農村走出來了王子云、劉開渠、朱德群及蕭龍士等美術大家;新中國建立後,又有吳燃、郭功達、卓然等50多位書畫大家走出蕭縣,筆耕在全國各地。改革開放以來,蕭縣民間,尤其是農民水墨寫意和書法活動蓬勃展開,至90年代初,書畫隊伍以達萬人之數,筆墨成趣者近三千人。蕭縣書畫對中國畫·水墨寫意的情有獨鍾,重筆墨,重生活,重詩情,人品與畫品的統一是其特徵。蕭縣民間書畫活動,既出了人才,又出了作品,推動了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
畫鄉之花競相綻放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的30年間,蕭縣國畫藝術發展進入了黃金時代,老一代藝術家成就輝煌,名震四海,新一代承前啟後,創新發展。龍城內外真可謂“作者相望,大雅為群,童叟婦孺,樂施丹青,金石成錄,詩歌升堂”。
隨著書畫隊伍在不斷擴大,為提高繪畫水平,相互切磋技藝,他們還組織了多家畫院。1981年,全國第一家縣級書畫院——蕭縣書畫成立,從而使國畫藝術活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書畫院積極開展和舉辦書畫展覽、對外交流、培訓輔導全縣書畫隊伍等活動,同時,與有關單位合辦了兩所藝術高中,每年為藝術院校輸送一批書畫人才。至今,學業有成的學子已有300餘人,分布全國各地。另外,電視函授大學、老年大學、聯合大學蕭縣教學點,均有書畫專業。後來成立的“蕭縣書畫學會”等十餘個社會團體。此外還形成了有100餘家書畫裝裱店的書畫一條街。1987年在蕭龍士的故鄉建立的全國第一家農民書畫院——劉套農民書畫院,更是推動全縣書畫向廠礦、農村、家庭輻射延伸,聚集在書畫周圍的有種菜能手、養豬狀元、果樹土專家、建築工、屠宰戶、木匠等等,他們根植於農村,種葡萄的畫葡萄、種蔬菜的畫蔬菜、養家禽的畫雞鴨,稻穀棉花、荷塘瀟雨、翠竹紅梅……等帶有濃郁鄉土氣息的一物一景成了激發他們創作的源泉,農民理髮匠段自然在書畫院長劉惠民、鄭正的悉心指導下畫蟲魚,他畫出的群蝦,姿態各異,活靈活現,在廣州參展時曾被一日本客人誤認為是齊白石大師的作品而驚嘆不已。

發展狀況

帶有濃郁文化氣息的蕭縣,受書畫藝術的感染薰陶,處處吹拂文明之風,走進書畫氛圍濃厚的劉套、張莊寨、王寨、新莊等鄉鎮農村,隨處可以看到和諧文明的新氣象:打牌相聚議論事非的少了,學習書畫讀書看報的多了;街頭巷尾打架吵嘴的少了,助人為樂的多了;粗話髒話少了,講文明講禮貌的多了;無事生非的少了,尊老愛幼的多了;東鄰西舍丟東西的少了,拾金不昧的多了,“書畫”二字已深深的融入了人們的血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地人的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
書畫不僅能淨化社會,還形成了書畫市場,促進了蕭縣的經濟發展。1992年至2004年,蕭縣縣政府舉辦了四屆民間書畫藝術節,每次活動參展作品在3000幅以上,今年4月,還將舉辦第五屆書畫藝術節,在縣城形成的“書畫一條街”,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規模。不完全統計,年裝裱服務收入千萬元以上,加上通過其他渠道,如畫家本人單獨外出賣畫等,估計全年總銷售收入在億元以上。

企業文化

蕭縣農民畫蕭縣農民畫

全國著名的書畫藝術之鄉—蕭縣把推進書畫組織建立作為繁榮發展城鄉文化、培養書畫後備人才的重要載體,積極引導和鼓勵各類書畫組織向鄉村延伸,目前,全縣23個鄉鎮已經全部建立了書畫院、書畫協會。
蕭縣文化底蘊豐厚,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明清時,龍城畫派便名揚華夏,1992年,蕭縣被文化部第一個命名的中國書畫藝術之鄉,湧現出劉開渠、朱德群、王子云、王肇民、蕭龍士等一大批國內外著名的書畫藝術大師,全縣擅長丹青者3萬餘人,自從1981年在全國最早建立縣級書畫院和農民書畫院以來,該縣便把打造書畫這張名片作為提升蕭縣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重要載體,先後舉辦了4屆書畫藝術節,在全縣建立了20專業書畫藝術學校和培訓機構,從國小到中學,都開設了書畫藝術課,大力培養書畫人才,目前,全縣有各類書畫團體30多家,省級以上書協、美協會員近百人。
為了推動書畫藝術向鄉村延伸,繁榮鄉村文化,從2006年開始,該縣把建立鄉村書畫組織網路放在重要位置,實施了鄉鄉建立書畫協會工程,每個鄉鎮要以鄉鎮文化站為依託,充分發揮和調動專業書畫工作者和書畫愛好者的積極性,成立書畫協會,積極吸納會員,定期開展聯誼交流活動,並且藉助縣書畫院的人才優勢,開展幫扶幫教活動,定期邀請名家講課,開展業務培訓,提高協會會員的綜合素質。張莊寨鎮黃淮海書畫協會每周堅持交流切磋,每月邀請專家指導,現在會員已經發展到了200多個,會員覆蓋到了鄰近的河南省永城市,成為當地很有影響的書畫組織。
這些協會立足鄉村,積極甘當先進傳播的橋樑,他們經常利用各種節慶活動,深入集鎮、田間地頭,義務為農民寫對聯、送書畫,既豐富了自己的創作實踐,又繁榮發展了農村文化。

人文

蕭縣農民畫蕭縣農民畫

蕭縣位於安徽省最北部,東北距徐州僅23公里。春秋時稱蕭國,為宋附庸。秦置縣至今,歷史上隸屬於江蘇省,1955年劃歸安徽。被國畫大師李苦禪譽為“國畫之鄉”的蕭縣,曾出土過良渚文化的彩陶和漢畫像石。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系蕭人,以書畫名世,書畫傳統綿延至明代,鄉村出現了鄉土書畫家群體,清中晚期形成民間中國畫水墨寫意的“龍城畫派”,享譽徐淮。

蕭縣歷史悠久,春秋時為蕭國,秦始置縣,文化底蘊深厚,自古有“文獻之邦”之美譽。春秋三賢閔子騫、顓孫子張、子柳)皆孔門高足:1992年被文化部第一個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全縣擅長丹青者3萬餘人,明清時,龍城畫派便名揚華夏,湧現出劉開渠、朱德群、王子云、王肇民、蕭龍士等一大批國內外著名的藝術大師,1981年在全國最早建立縣級書畫院和農民書畫院,有各類書畫團體30多家,省級以上書協、美協會員近百人,縣城書畫藝術一條街書畫創作、裝裱、展覽、交易、鑑賞於一體,成為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吸引國內外書畫愛好者紛至沓來,投資近億元的書畫藝術博覽城已完成規劃設計。
蕭縣文化積澱深厚。春秋時為蕭國,秦始置蕭縣,自古有“文獻之邦”之美譽。蕭縣書畫藝術作為蕭縣文化的奇葩,源遠流長,名家輩出,其中劉開渠、朱德群、王肇民、蕭龍士、卓然、吳燃、葛慶友等是國內外享有盛名的藝術大師。蕭縣是文化部最早命名的“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全縣擅長丹青者3萬多人,蕭縣農民畫和民間文學“鞭打蘆花”是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人物

自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從蕭縣農村走出了王子云、劉開渠朱德群、王肇民及蕭龍士等美術大家。新中國建立後,又有吳燃、郭公達、卓然等50多位書畫家走出蕭縣,筆耕在全國各地。

劉套鎮徐庵村女畫家王淑玲結婚時不要彩禮電器,紅色畫案、文房四寶陪嫁在當地傳為佳話,如今在她的帶動影響下,丈夫習畫,婆婆裱畫,家庭生活畫意濃濃,聾啞人夏乾利在鄭正先生指導下,通過多年的刻苦磨練,已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鄉土畫家,他不但娶妻生子,而且還妻子學會裱字畫,在鎮上開了間畫店,日子幸福美滿。
12歲的女孩劉娟自進入劉套農民書畫院習畫以來,通過四年的勤奮努力,水墨寫意技進步神速,前段時間,她利用假日,創作一幅10米大寫意長卷,受到徐州客商青昧,欲出高價收買。像劉娟那樣,現在書畫院已吸收100多名學生加入,鄭正先生告訴筆者,培養年輕人,為的是讓畫鄉人後繼有人。馬新梅、柳毅誠、陳朝暉等一大批從農村走來的青年農民畫家如今已經成長為支撐畫鄉發展的希望。

榮譽

蕭縣農民畫蕭縣農民畫

農民書畫院成為培養書畫家的搖籃,目前,書畫院已聚集1000多名書畫會員,書畫研究會會員達200餘人,其中有20多名是安徽省書、美協會員。他們中有許多人的書畫藝術成就引人矚目,據統計這些農民書畫家先後參加縣以上展覽5000餘人次,在市、省和國家級報刊發表作品者1200多人次,多人先後在各級書畫展覽活動中獲獎。

改革開放以來,蕭縣民間,尤其是農民繪畫和書法活動蓬勃展開。至90年代初,書畫隊伍以達萬人之數,筆墨成趣者近3000人,出版書畫集60多部,舉辦展覽670多次,其中省和國家級70多次。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農民畫藝術之鄉”。

傳承意義

“書畫心畫”,“字為其人”,書畫藝術表情達意。同時優秀的書畫藝術也影響、滋潤、陶冶了人們的思想意識,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精神生活,塑造了積極向上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進步乃至物質、精神生活質量的提升。無論是激人奮進、愛國愛家、歌頌真理正義的書法,還是描繪麗山秀水、美人美物的繪畫,無論劉惠民的狂草、劉世俊的行書,還是彭安民的寫意花鳥等等,都能給人以人生啟迪、陶冶情操、賞心悅目等等美的享受,從而純潔、美化人們的心靈和社會風尚,促進了農村和城鎮和諧、美好、健康、文明社會的構建。

民眾性書畫活動的開展,加快了該縣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的步伐,走進機關、學校、飯店、商店、農家,隨處可見懸掛著的書畫作品,看親訪友,以往送酒肉作禮品的習慣被書畫作品替代,青年人結婚,書畫成了嫁妝。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