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府銅壺

太平府銅壺

太平府銅壺產於當塗縣,俗稱紫銅壺,興起於李唐王朝的中期,到元至正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55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自採石乘船渡江攻占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後便被冠以“太平府銅壺”之名至今。

文物年代

當塗縣製作紫銅壺起始於中期。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自採石渡江取太平路(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後,當塗紫銅壺即冠以“太平府”三字,稱“太平府銅壺”。

製作工藝

太平府銅壺太平府銅壺

“太平府銅壺”歷史久遠,種類較多,其中尤以“火燒心”為極品。製作工藝為手工製作,製作工具為大小鐵錘、鐵砧、剪刀等。“太平府銅壺”工藝獨特,將七、八厘米厚的銅板憑千錘萬錘打成不足0.3厘米厚的薄銅片,輕、重都要求十分嚴格。根據圖樣裁剪、成型,一絲不苟,燒焊、拋光都非常精彩。“太平府銅壺”既可製成容量達百公斤以上的特大件,也可製成玩於股掌之間的袖珍型,規格和造型可隨心所欲。

工藝價值

當塗素以盛產紫銅壺而聞名於世。民國初年,江南蕪湖舉辦銅壺展評,“太平府銅壺”憑其優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位居榜首,其純手工製作工藝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所獲榮譽

民國時期,當塗縣的太平府銅壺參加在蕪湖舉辦的國際銅壺博覽會,一舉榮登榜首,其製作技藝,解放前還曾被編入國小教科書。2007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進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名錄,張恆興也由此成為太平府銅壺製作技藝傳承人,並獲得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稱。

文化傳人

太平府銅壺傳人張恆興在製作太平府銅壺太平府銅壺傳人張恆興在製作太平府銅壺

生於1944年的張恆興,世居當塗鄉下,自幼隨父學藝,其父解放前曾在縣城開了家名震一時的“張永興銅壺店”。解放後,張家的店和張氏父子及師徒夥計一起併入“當塗縣國營五金機械廠”。儘管“五金機械廠”不再製作太平府銅壺,但張恆興卻潛心鑽研,掌握了“太平府銅壺”獨特的手工製作工藝。張老不僅能製作重達百公斤的大壺,也能製作只存杯水的小件;不僅能製作弧形壺、線形壺,也能製作用於茶道表演的長嘴壺,其純手工製作工藝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
可惜,正當太平府銅壺的製作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漸受重視時,作為這一絕活的唯一傳承人的張恆興,卻於2006年12月患腦溢血中風。

面臨失傳

太平府銅壺太平府銅壺

原本張老兒子是最理想的繼承人。可是兒子國中畢業後,跟他學了兩年,就不學了。嫌沒保障,就招工進單位了。現在當大客車司機,跑長途。他想指望孫子,但孫子今年才13歲,說要等考完了大學後再說……
日前,在當塗縣城西大街一間臨街的門面房裡,行動困難的張老告訴記者,這間20多平方米的門面房是家傳的老宅。2007年,太平府銅壺成為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縣裡拿了1萬元,將他家的這間門面房改造成“太平府銅壺店”,做了個門樓招牌,幾塊展板,他拿了10來把壺放在架子上擺著給人看。張老說,來買的人多了,可賣了就沒有了。因為他不能做壺了,一把壺他都不賣。店裡又沒有學徒,整天就他和腿腳不便的老伴及偶爾過來閒聊的街坊鄰居,守著這個純擺設的“店”。
張老現在1個月也就1300元的退休金。有人勸張老把這做樣子的“店”租了,貼補家用。再把壺都藏起來,沒人學更好,將來成絕品,還能發大財。然而,張老不這樣想,他說,趁如今他還能教,想帶幾個徒弟,讓這門手藝後繼有人。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