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農民畫

青陽農民畫

青陽農民畫藝術有別於陝西戶縣、上海金山、安徽蕭縣農民畫,它是在接受青陽縣及周邊地區古代磚雕、石雕、木雕、剪紙、牆飾畫等民間藝術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獨特的繪畫藝術,具有文人畫與農民畫互補的特點。

主要特點

青陽農民畫青陽農民畫

青陽農民畫以身邊人、身邊事為主要題材,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徵和濃郁的生活氣,以色彩豐富、線條細膩、構圖獨特著稱於世。

相關記載

青陽農民畫青陽農民畫

青陽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安徽“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遊腹地,古來文人墨客留連往返於此,酬唱答和,揮毫潑墨,文化積澱深厚,史有“詩文之地、書畫之鄉”美稱。據《青陽縣誌》載,明、清時期,邑人林恆山等人,以畫交友,甚是熱和。到了清代,鄉村出現了書畫愛好者群體。同治年間,鄉人張家順等組織民間畫社,廣交雅士,書畫相習,鄉民求畫者也是紛紛不斷。到了上世紀70年代,縣內崛起一批農民書畫家如:張平安、吳秀玉、羅國良、李八壽、許正強等,他們的畫,不僅為當地百姓所喜愛,且開始登上大雅之堂,不少作品在市、省及全國展覽中獲獎。

1982年5月,全省農村美術工作座談會在青陽召開,促進了青陽農民畫的發展。在1983年的全國農民畫展覽中,青陽農民張平安創作的《山村養魚》獲三等獎,吳秀玉《大水之年》獲二等獎。之後,全縣農民書畫愛好者發展達百人之多,時有作品在市、省、國家級報刊發表,影響波及省內外。

興起因緣

青陽農民畫青陽農民畫

如同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產生一樣,青陽農民畫的興起,與當時青陽的社會、經濟、文化等有著直接的關係。據《青陽縣誌》的記載,青陽農民畫的傳統可以追溯到中後期的林恆山,說他專畫事,且喜以畫交友,可見明中後期青陽鄉村已經出現了農民畫。考究其原因,約略有三:一是以文化圈而論,青陽應屬徽文化圈,日常文化(如飲食、家居、教育等)中的徽傳統深厚,詩書傳家的流風遺韻深入人心,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促進和濃厚了鄉村的藝術氛圍。如青陽民居屬徽派建築,以灰白為主調,重雕飾,外牆多壁畫,廳堂多字畫,有條件的還多有“三雕”(磚雕,石雕,木雕),於是鄉村中的工匠,大都能畫能刻,這些人很大一部分便成為了鄉村畫家也即是農民畫家。二是青陽舊屬“千載詩人地”的池州,境內有佛教聖地九華山,騷人墨客往來其間,因而地方文化資源渾厚,這對農民畫興起的影響不可謂小;尤其是到了明中後期,政治黑暗,閹黨專權,社會經濟開始走下坡路,圍繞權力中心展開的藩王之間、藩王與皇室之間的鬥爭,使社會動亂頻仍;人人自危的現實,便使一些士人遠離禍亂而避身僻遠。於是青山綠水又安寧的青陽,便成為他們的一種選擇。這些士人的落戶或滯留,客觀上增添了青陽書畫藝術的資源,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書畫藝術在鄉村的傳播。三是青陽盛產糧棉、蠶桑、竹木柴炭,民風淳樸,地域經濟相對富庶,這為藝術的產生準備了優裕的經濟基礎。比如青陽鄉村素重禮儀,每有壽誕、婚慶、造屋等慶典,鄉民多喜以書畫等致賀恭禧,這種習俗使鄉民們多向近鄉鄰村的畫家求畫索書,這無疑為農民畫和農民畫家提供了很好的市場資源。

發展歷程

青陽農民畫的歷史,約略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明清年間。明中後期的青陽邑人林恆山,喜以畫交友,於是鄉村中有些文化或者喜好畫畫的人,便以畫互相往來參研,這應該是青陽農民畫興起的肇始。青陽農民畫的第一次興盛則當在清同治年間。邑人張家順不僅性喜習畫,並且還領頭組織起了民間畫社,於是畫友們時或書畫相習,所謂“奇畫共欣賞,疑處相與析”,畫藝相與長進。晚清以至民國,隨著社會的戰亂不安,鄉村畫家不再那么有興致去畫畫研習,本來就不是那么組織緊密的民間畫社便開始零落解體。

第二個時期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1958年大躍進時期“詩畫上牆”的運動,雖然是“夸化風”的產物,但詩畫上牆在客觀上使農民畫在廣大鄉村又一次流轉成風,使農民畫家和不是農民身份卻畫著農民畫的“土畫家”們,有了風雲際會的機會。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到處一片“紅海洋”,牆壁宣傳畫觸目皆是,於是農村中的“土畫家”、回鄉和下鄉的“知青”,便有一些人不得不當起“紅色畫者”。而且,這種普及型的“牆壁畫”,這種人人都能當畫家的風氣,會深深影響過這一時期的青陽城鄉的青少年。

第三個時期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可稱之為復興期。這個時期應該從1974年當時的省革委會文化局,為慶祝建國二十五周年搞的一次“蕪湖、青陽、阜陽三縣農民畫展覽”算起。這次展覽的結果和影響,鑒於當時特定的政治環境,青陽農民畫恐怕也逃不掉“三突出”的緊箍咒,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農民畫的,但因為是“農民畫展覽”,所以對農民畫形式的肯定,於後來農民畫的發展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值得指出的是,當時的縣文化局長饒根恕、縣文化館長周韌,出於對地方文化的珍愛和保護,帶著一班人對本縣的農民畫進行考察調研,開始了對農民畫的研究、發掘和保護,以辦培訓班的形式培養了一批農民畫作者,這批畫家後來基本上成了青陽農民畫的骨幹。能成為青陽農民畫第三個時期標誌的,還應該從1982年5月為迎接全國第三屆農民畫展覽、省文聯省文化局在青陽召開的全省農村美術工作座談會。這次會議對青陽農民畫的復興和崛起,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和作用,青陽的農民畫家覺得自己的畫得到了上級和社會的肯定和賞識,在這樣的鼓勵和鞭策下,最終在1983年的全國農民畫展覽中,吳秀玉創作的《大水之年》、張平安創作的《山村養魚》在大展中分別榮獲二等獎和三等獎,農民畫家們的小試牛刀,讓青陽農民畫終於一鶴沖天。

第四個時期是新世紀的當下,應是青陽農民畫的振興時期。

經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短暫時期的復興,青陽農民畫很快遭遇到了上個世紀末的轉型期社會浮躁與物慾泛濫的衝擊,面對著艱難的選擇,農民畫家中不少人無奈地放下了自己的畫筆,走進了打工人流,少數年齡較大留守下來的畫家,也無法集中心氣神去專攻自己的農民畫創作。農民畫的這種處境,很快引起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振興農民畫提到了政府議事日程,青陽縣委宣傳部和青陽文化局、青陽文聯、青陽文化館的同志們,為農民畫振興採取了一整套措施:農民畫申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功,政府投入數百萬元建設了200多平方米的畫展大廳,舉辦了第三屆青陽農民書畫展覽,文化局和文化館的同志們還組織農民畫家研習創作,為他們解決生活和創作中的困難,現正為籌辦第四屆農民畫展而緊鑼密鼓地工作著。他們還準備投入巨資,建設農民畫藝術檔案館,成立青陽農民畫研究會和農民畫培訓中心,把振興農民畫列進了青陽縣文化觀光旅遊產業的發展規劃。

藝術性徵

作為與中國文人畫(國畫)相對的一種畫種,農民畫應該更具世俗性和本土性。世俗性特質,規定了農民畫的內容與鄉村農耕時代原始神話、宗教信仰、民風民俗息息相關;本土性特質使農民畫有著濃烈的皖南徽文化特徵。

青陽農民畫在審美意蘊上應該具有這樣幾個顯著特點:一是對現世生活的熱愛和肯定。青陽農民畫和所有農民畫一樣,作品均以再現日常生活、鄉村場景為主。二是對未來的理想和憧憬。這類作品多為人壽年豐、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等喜慶吉祥景象。三是對宗教信仰的崇拜與敬畏,構圖多取材於民間故事、宗教(主要是佛教)神話,如懲惡勸善、菩薩渡世、神仙點化……這一類農民畫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體現中華民族歷史和民族性格的題材故事,這些畫面里透露出中國農民世代信守的樸素價值觀和認同感。

審美形式上來研究青陽農民畫,她所具有的活潑、明朗、鮮明的風格,大大加強了題材內蘊的表達和呈現。這首先表現在構圖的飽滿充實上。農民畫不似文人畫那樣以黑白或青綠為基本元素,也不刻意追求氣韻、虛實,往往線條密集、色塊濃艷,給人以真實、強烈、穩定的視覺衝擊。例如張平安的《苧麻豐收》,畫面上晾曬在竹竿上雪白的麻絲,如靜靜傾瀉而下的瀑布,占據了整個畫面,穿紅著綠的男女勞作其間,與徽派民居青灰屋面形成了強烈的輝映。其次是寓柔美於質感之中,相比於國畫的靈動飄逸,農民畫的線條顯得很實,但因為摹擬對象的豐富細膩,比物賦形的線條便柔美如飛天壁畫中飄逸的線條;例如作品《葡萄豐收》里,滿紙的葡萄藤蔓縱橫勾連,藤葉鋪展於藤蔓之間,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紫葡萄布滿畫面,裝滿葡萄的金黃色籮筐組成一個“樂”字,作品中的線條有意為之而能渾化無跡,寓浪漫於摹物賦形的寫實之中。三是著色豐富燦爛,穠而不膩,雜而不亂,畫面絢麗,視覺效果強烈。孫根生的作品《二月》中,為了表現新春佳節里農村的歡樂、熱鬧,畫面於多種色彩雜呈中突出了渲染歡樂的紅色。四是農民畫能兼收並蓄,吸納其他畫種的藝術長處化入其中,青陽農民畫中既融化了西方油畫的渾厚篤實,也吸納了速寫的重線條長處,既能有工筆畫的細微畢現,也能如漫畫將對象特徵予以誇張,既有版畫的簡淡強烈,也有水粉畫的鮮麗,既能有剪紙畫的寓靈動於樸拙,也具有宣傳畫的直率。如沈楊林的《垛草》,畫家運用了漫畫的誇張,將草把的鋸齒狀特徵凸現出來,而扔在空中的橙黃色草把,與大樹同高的橙黃色草垛,又在黑色的背景下,恰如一幀精緻的剪紙畫,而整個畫面色塊厚重,又給了讀者一種油畫般強烈的視覺快感。青陽農民畫就這樣通過豐富的藝術語言,完美精緻地表達出了農民畫家對鄉村日常生活的審美情趣。

代表畫家

沈揚林,男,1963年元月出生,漢族,中專文化程度,現在青陽縣楊田鎮猴山村務農,現為池州市美協會員,青陽縣民間藝術家協會農民畫分會會長。自幼愛好畫畫,1980年至1987年每年參加縣文化館舉辦的農民畫培訓班,為日後農民畫創作打下基礎。農閒時堅持農民畫創作,練習書法,所繪作品,鄉土氣息濃厚,地方特色明顯,構圖飽滿,色彩明快,富有裝飾趣味。1987年作品《鄉間小道》,《垛草》參加蕪湖市民間藝術展,2008年作品《龍騰》參加首屆全國農民歌會《農民畫、畫農民》美術作品展,並獲優秀獎。2009年作品《龍騰盛世》參加池州市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美展。,2009年,作品《禱福》參加第二屆全國農民歌會《農民畫、畫農民》美術作品展,並受展覽組委會邀請現場作畫,受到省委主要領導接見。2009年作品,《正月》入選青陽縣農民畫掛曆,近十幅作品編入青陽農民畫冊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