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漁鼓

界首漁鼓

界首漁鼓源於明代,具體年份不詳,興盛於清朝道光年間。1920年左右,是界首漁鼓發展的全盛時期,其影響區域東至安徽省太和縣、阜陽市、蒙城縣,西至河南省沈丘縣、新蔡縣、鄲城縣、太康縣等。界首漁鼓以演唱為主,夾白為輔,因界首南北狹長又分為南稱“高音漁鼓”,北稱“低音漁鼓”。所持樂器為打擊器,即漁鼓筒子和簡板,所演唱曲目多為傳統書目,唱腔高亢嘹亮,委婉動聽。界首漁鼓音樂已被收錄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安徽分卷中,有關專家稱其為“安徽曲藝一枝花”,被譽為穎河流域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研究價值,是中國曲苑中一朵芬芳郁香的奇葩。

簡介

界首漁鼓界首漁鼓

界首漁鼓,又稱道筒,行話為“溜蘭條兒”,源於明代敘事性道情,後由道士以道教為演說題材,到民間傳道時流傳至界首,約有四百多年歷史。被專家譽為潁河流域的“活化石”、“安徽曲藝一枝花”。

界首漁鼓是河南墜子起源的曲種之一,也是中國地方稀有劇種道情戲的鼻祖。現流傳至今的唱腔經幾代人的傳承、創新和發展,對原生態的說唱風格有了新的內涵,是全面反映潁河流域一帶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倫理道德、民族、宗教的一部百科全書。同時,也是研究漁鼓戲曲同宗同源同發展的潁河流域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研究價值,是中國曲苑中一朵芬芳郁香的奇葩。

200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起源發展

界首文化昌盛,歷史久遠。曲藝活動源遠流長,現代曲藝起源於原始的說唱藝術,從田營鎮魏窯出土的10件戰國銅鈴器上,證實了遠在戰國時期,界首一帶就已產生了說唱藝術活動。從1955年陶廟鄉境內岳莊出土的漢代陶戲樓,1956年靳寨鄉聶冢子漢墓出土的樂隊陶俑,可以略窺秦漢以來界首說唱藝術的盛況。
早在二三萬年前就有人類在界首這塊土地上勞作生息。這裡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劉福通的故里和起義的策劃地,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作為大後方的界首,商賈雲集,名噪一時,各地著名曲藝藝人匯集於此,為界首漁鼓的交流、傳承和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

界首漁鼓界首漁鼓

界首漁鼓主要分布於界首、太和、潁上、臨泉、阜陽、亳州、渦陽、利辛、蒙城以及河南省的沈丘、項城、周口、太康、鄲城等地,界首漁鼓藝人主要分布於光武鎮、蘆村鎮顧集鎮
目前,界首漁鼓分布區域逐漸縮小,傳承藝人日漸減少,而廣大民眾對界首漁鼓的厚愛有增無減,現只有一年一度的界首苗湖書會還能依稀看到界首漁鼓的身影。
界首漁鼓源於明代,具體年份不詳,興盛於清朝道光年間,那時較有名氣漁鼓藝人有王德慶、郭窩、常原德等。1905年左右,女漁鼓樂藝人擺攤說唱,其中以谷喜花、付貴喜等最為著名。在此期間,界首漁鼓與當地的曲種“潁河溜”相融合傳至河南省後,稱之為河南墜子。通過專家論證,河南墜子源於安徽太和一帶,當時界首為太和縣管轄。
1906年,界首漁鼓藝人以多人搭台伴奏演唱後逐步發展為今天的界首道情戲。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界首漁鼓發展的全盛時期,其影響區域東至安徽省太和縣、阜陽市、蒙城縣,西至河南省沈丘縣、新蔡縣、鄲城縣、太康縣等。較為著名的藝人有徐風山、梁鳳興、徐廣真、徐志幫、路立成、徐志斌黃立臣、黃成海等,所演唱的曲目大多為打鬧鬥趣的輕喜說唱段子。如《於二姐拜壽》、《李玉蓮招婿》、《打連科》等。
界首漁鼓源於民間,流行於民間,發展於民間。唱詞與說白均加韻腳,即以演唱為主,夾白為輔。因界首南北狹長,行話又分為“上韻漁鼓”和“下韻漁鼓”,也就是南稱“高音漁鼓”,北稱“低音漁鼓”。高音漁鼓以頭腔共鳴發生法為主,音色高亢且音質清亮;低音漁鼓屬胸腔共鳴發聲法,音色低沉且又音質渾厚。高音漁鼓的代表藝人是徐志幫、黃成海,曲目多為《八馬駿》、《馬前潑水》之類的小段子。低音漁鼓藝人為路立成、徐立斌,演唱曲目為《金鞭記》、《三俠劍》等長篇大書。所持樂器為打擊器,即漁鼓筒子和簡板,所演唱曲目多為傳統書目,其唱腔高亢嘹亮,委婉動聽。
抗日戰爭時期,界首作為水運碼頭的中樞,漁鼓藝術得到相應的發展,漁鼓班多達20多個,與當時興盛的河南墜子、淮北大鼓並開為名揚周邊地區的三大曲種。
1951年,界首漁鼓成立界首曲藝管理小組,對漁鼓藝人進行專業培訓,漁鼓藝人達50多名。1958年,界首漁鼓藝人徐志幫赴蚌埠參加安徽省首屆曲藝調演,演唱的曲目《一對紅花》獲說唱類二等獎。同年,界首成立了曲藝隊,吸納漁鼓藝人6名,共先後後撥資30多萬元用於漁鼓藝人的學習、排練、調演、匯演等。1985年,隨著“苗湖書會”的興起,漁鼓藝術得到了發展,由“苗湖書會”自發組織者投入漁鼓發展資金2萬餘元。1987年,徐志幫表演的《稅魂》在阜陽地區曲藝大賽中獲特別獎。1990年,界首漁鼓藝人苗清臣表演的《信用社是咱鐵靠山》獲安徽省第三屆藝術節三等獎。1995年,界首漁鼓曲藝資料收錄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安徽分卷中,得到了北京有關專家的認可,稱讚為“安徽曲藝一枝花”。2005年,為挖掘和挽救漁鼓藝術,界首市政府投入1萬餘元,用於資料的整理和藝人的補貼,以及電子文本和專題片的開支等。2006年11月,界首漁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藝術特色

界首漁鼓民間藝人界首漁鼓民間藝人

界首漁鼓是潁河流域最傑出的曲藝藝術代表,她植根於民間,發展於民間,融合了當地的墜子藝術和鼓書藝術,使之唱腔更加圓潤、自然、優美。所演唱的題材多為古典傳統曲目,對人物個性的把握,突出穩、準、恨(恨為行話恨書,即說書捨命),滲透著藝人們對生活的憧憬和精神寄託,從中可以看出淮北大地人性的厚重、民風的樸實、人文的純美。它對這一區域的曲種構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藝術研究價值。
界首漁鼓為民間口頭音樂集成,是勞動人民多年在勞作實踐中的音樂結晶。為此,唱腔大起大落,或悲或喜,自然流暢,且朗朗上口,易聽、易懂、易傳、易學。說書者眉目傳情,聲情並茂,聽書者靜入其中,神情貫注。真質樸實的演唱藝術,受到人民民眾的喜愛。
界首漁鼓的說白和演唱均以上韻為主,持淮北方言,字音則接近中州河南話,所演唱的字句大多為七字句、十字句;三字句和五字句很少運用,常用韻腳為中東韻,在收口字延長音域時,先收後放,使字音由弱到強,演唱效果極佳。
界首漁鼓的表演形式多為一人坐唱,唱到激情時,偶爾站勢說唱,以唱為主,以夾白為輔,待唱一段後,即放下鼓板,以評書為形式,再進行表演。
界首漁鼓的演唱特色為一人一台戲,不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隨時隨地摞攤演唱。界首漁鼓以略帶沙啞之聲為主體演唱特點,字正腔圓,噴口有力,表演火爆。有時運用閃板和奪字技巧,引人入勝,拍手叫好。
界首漁鼓的唱腔多用顫音,通過顫音力求使唱腔儘量悠揚。顫音更適合低音漁鼓擅長抒發的那種優美、婉轉、纏綿悱惻之情,可達到因情生音、聲情並茂的境界。
苗清臣演唱喜歡高音漁鼓唱腔,他說,高音漁鼓音調高亢、洪亮、熱烈、奔放,尤其是唱到擂鼓出戰中,那種洪亮的唱腔能感染觀眾的情緒,仿佛把聽戲者帶入那千軍萬馬的嘶殺聲中,有身臨其境之感。
界首漁鼓也多用襯詞襯字,如“哪個”、“哎”、“哼”等,其襯詞襯字多加裝飾音,且拍節較長,一般為四拍。裝飾音多用於尾音部,發聲方法多用於鼻音。界首漁鼓還多用於滑音,使唱腔更加豐富多彩,音韻更加細膩、委婉。界首漁鼓的唱腔可分為四種類型。一是由上倚音引伸出主體鏇律,從而而推動樂句的發展。二是通過變化音,來增加音樂的韻味美。利用“4.6”色彩音發展了鏇律的意境之美。以“1.3.5”主音來豐富鏇律,使唱腔產生一種流動之感。尤其是界首漁鼓唱腔的結尾處,絕不簡單的收煞,必有異峰突起、起伏跌宕的腔調,不僅聽來神氣十足,且大有餘音繚繞,回味無窮之感。
界首漁鼓的演唱器具為漁鼓筒子,俗稱道筒子,直徑為6公分,長為120公分,筒體採用上等毛竹中部,浸桐油,纏綿線,上老漆,一端蒙上豬護心皮。另一個器具為簡板,是漁鼓的擊節樂器,左臂豎抱漁鼓筒,左手持簡板打節奏,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輕擊鼓皮,發出“咚咚“的聲音。其擊鼓節奏有三種,一是簡板擊打,漁鼓弱拍開擊;二是簡板與漁鼓花擊節奏,簡板打正板;三是漁鼓與簡板同時開打。
界首漁鼓老藝人苗清臣告訴我,他有兩個漁鼓筒子,一個是他師兄徐志幫(徐志幫2008年元月去世)使用過的。另一個是他自己經常使用的,他演唱用的漁鼓筒子長有130公分,用毛竹中部(一骨節三粗)做成的。做漁鼓筒子,竹子中間必須掏空,兩頭要一般粗細。而竹子各骨節的部分要鋸掉,一般有五六骨節,鋸掉骨節後,再將竹子一節一節用膠粘合住。竹子有一頭要用豬護心皮(豬心外面的一層薄膜皮)糊住,用蟒蛇皮也行。另一頭不用餬口,敞開口,便於傳音。然後,用棉布緊緊裹住,隨後,用棉線纏一層,再用桐油擦幾遍。做完這一切,再將竹子兩頭用鐵環圈子籀住,主要防止開裂,最後用黑色膠布纏住便大功告成。
苗清臣使用的簡板也與眾不同,以前使用的簡板都是用竹子所做,而他的簡板則是用紫檀木做的。簡板由兩塊紫檀木所做成,有意思的是,兩塊紫檀木是不一般整齊,一塊長,一塊短,長的7公分,短的5公分。就像我們所看到的用竹子做的快板,也是不一般整齊。但這一長一短兩塊木板可是有說法的,一說是短的一節給說評書的了。二說是給染坊做布牌子了。當然,除紫檀木之外,簡板也可以用紅木、楂樹料,因為這幾種木料敲擊音質清脆響亮,除此之外,用別的木料都不響亮。
界首漁鼓的唱腔音階是從低音3到中音6。常用音域在11度,但個別音則唱到高音I,音域擴大到13度。演唱時多採用一字一音,個別聲腔用一字多音的拖腔手法。
在聲腔上常用上下句式,根據劇情和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而採用不同音色來表達喜、怒、哀、樂、悲、急、愁、悶。在唱腔鏇律中,根據劇情需要有時也夾帶節奏的韻白,使吐字更為豐滿有力。

界首特產

1.界首漁鼓
界首漁鼓,又稱道筒子或墜子嗡,行話為“溜蘭條兒”,源於明代敘事性道情。後由道士以道教為演說題材,到民間傳道時流傳至界首,約有四百多年歷史。界首漁鼓主要分布於界首、太和、潁上、臨泉、阜陽、亳州、渦陽、利辛、蒙城以及河南省的沈丘、項城、周口、太康、鄲城等地。我市漁鼓藝人主要分布於光武鎮、蘆村鎮和顧集鎮。界首漁鼓源於明代,具體年份不詳,興盛於清朝道光年間,1920年左右,是界首漁鼓發展的全盛時期,其影響區域東至安徽省太和縣、阜陽市、蒙城縣,西至河南省的沈丘縣、新蔡縣、鄲城縣、太康縣等。界首漁鼓源於民間,流行於民間,發展於民間,以演唱為主,夾白為輔,唱詞和說白均加韻腳,分為“高音漁鼓”和“低音漁鼓

界首漁鼓界首漁鼓

2.界首剪紙
界首剪紙藝術長期以來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民間剪紙藝人依靠豐富的想像力和高度的概括力,抓住現實生活中最動人最能表達情感的形象,用誇張變形的手法和簡練拙樸的線條,創作出一幅幅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剪紙藝術作品。 界首剪紙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受地域、民俗、民風、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具有其獨特的藝術特徵。界首剪紙的題材廣泛,寓意深刻。多以花卉、飛鳥為主,將它們巧妙地組合在一起來表現吉祥如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寓意,情趣豐富,裝飾味重。如:把喜鵲和梅花組合在一起,就是象徵著喜慶的“喜上眉梢”;把大象和萬年青組合在一起,就是象徵著更新起始的“萬象更新”;把松與鶴組合在一起,就是象

界首剪紙界首剪紙

3.界首彩陶
位於淮河中游的安徽界首,民風淳樸,文化底蘊豐厚。這裡的剪紙、年畫、陶器等民間藝術淵源流長,散發著濃烈的泥土芬芳,界首彩陶更是以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體現了農民敦厚樸實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審美意趣,反映著中國民間藝術崇尚自然、追求和諧的審美趨向,成為我國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並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史上,界首彩陶主要分布在安徽潁河界首段南岸,當地村民都以冶陶為生。隋代,界首便有了立窯燒陶的歷史。唐代,因與唐三彩產地洛陽為鄰,界首三彩刻花陶器的問世,更是轟動一時。經過千百年的發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漸演變為今天的三彩刻畫

界首彩陶界首彩陶

代表曲目

觀眾在觀看界首漁鼓觀眾在觀看界首漁鼓

界首漁鼓說唱的曲目有《響馬傳》 、《八馬駿》、《大紅袍》、《小紅袍》、《柳公案》、《包公案》、《隋唐演義》、《岳家將》、《呼家將》、 《楊家將》 、《彭公案》、《濟公傳》、《封神演義》、《十把穿金扇》、《薛仁貴征東》、《金鞭記》、《三俠五義》等。新曲目有《韓英見娘》、《摔酒壺》、《一家人》等。

傳承譜系

眾所周知,在封建社會,許多行業被分成三教九流,而戲曲界的梨園子弟則被統治階級視為“下九流”。不僅如此,這些梨園子弟死後還不準進祖墳,歷代志書也不予記載。這些藝人在社會的底層頑強地生活拼搏,開出一朵朵絢麗的花朵。然而,儘管這些藝人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為百姓唱出了心聲,但因其屬於“下九流”職業,而沒能記載以至這些在歷史上湧現出的藝人湮沒無聞。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則是近現代史上湧現出的一些優秀的戲曲演員。
徐立斌(1923——1989年),漁鼓藝人,自幼拜徐費祥為師,擅長演唱低音漁鼓,音色圓美,演唱火暴,人送綽號嗡倒山。1957年任界首縣第一屆曲協副主席,1972年參加界首曲藝專業隊,所演唱曲目為《郭子儀》、《劉墉坐南京》、《月唐傳》,新曲目為《再打太行山》、《阿慶嫂》、《新兒女英雄傳》等。
路立成(1921——1994),男,界首蘆村鎮人,家派路全成,12歲投師學藝,擅長漁鼓說唱。路立成虛心好學,廣交藝人,常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基本功紮實,唱腔優美動聽,享譽界首以北,在漁鼓演唱中人稱南徐北路(南為徐志幫的漁鼓說唱,北為路立成的漁鼓說唱),他大膽創新,富於開拓精神,把以往的漁鼓坐唱改為站勢說唱,擴大了演員的表演空間,活躍了漁鼓表演氣氛。演唱的曲目有《金鞭記》、《大紅袍》、《小紅袍》等。
王志榮(1925——1986年),女,界首小黃人。王志榮幼小家貧,8歲拜本村漁鼓藝人王之明學藝,12歲正式拜師於“明”字輩漁鼓藝人段明奎,得名王志榮,即走村串戶演唱。成年後嫁給漁鼓藝人黃成海,兩人即演唱對口漁鼓,因王志榮長相俊美秀麗,身材適中,音色甜潤婉轉,黃成海也相貌堂堂,唱腔渾厚有力,而成為著名的“鴛鴦趟子”(即夫妻搭檔),享譽界首、太和以及河南省的漯河、沈丘、淮陽一帶,所演唱曲目為《大鬧河間府》、《大宋金鳩記》、《隋唐演義》、《八寶珠》等,新曲目為《快打美國狼》、《愛國商人》、《血海深仇》等。
黃成海(1920——1995年),界首小黃人,幼時學唱漁鼓、墜子、大鼓書等,尤擅長漁鼓演唱,他以略帶沙啞之聲的臥喉嚨演唱為獨特的藝術風格而享譽界首、臨泉和河南省的周口、淮陽等。黃成海屬高音漁鼓演唱的代表,音色厚重有力,潤圓動聽,並融合墜子、大鼓的唱腔藝術,極大地豐富了漁鼓的唱腔。黃成海所演唱的曲目有《五虎平西》、《大八義》、《小八義》等。
第一代:清道光年間出生:王德眾、郭窩、常原德、徐鳳山、梁風興。第二代:徐廣真1902年生;谷喜花,1905年生;付貴喜,1907年生;段明奎,1908年生,徐貴祥1908年生,第二代死亡年月不詳。第三代:徐志幫、黃成海、路立成、徐立斌、王志榮、苗清臣,除苗清臣外,都已去世,生卒年月前面已有記載,在此略去。第四代為辛天聚,李立幫、宋登峰、於虎、史軍。第四代傳承人分別是苗清臣和徐志幫的嫡傳弟子。
界首漁鼓始於明代,如果將明代早期、中期及明代的漁鼓藝人算上,漁鼓傳承何止是現在的第三代呢?假設按30年一代傳承藝人計算,即使拋卻明代早期和中期時間,從明朝末年(1628年)算起,到苗清臣出生的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計算,在這304年間,也有10代藝人傳承。即使從清代道光年間(1821年)到1932年計算,也是五代傳承。

代表人物

漁鼓藝人苗清臣漁鼓藝人苗清臣在表演

漁鼓藝人苗清臣
苗清臣1932年出生於界首任寨鄉。苗清臣出生不到一年,父親便因病去世了。母親一人支撐起了這個貧窮的家。1959年考上界首農校讀中專。在學習期間,苗清臣每個星期天都會到曲藝協會聽唱。1962年畢業後,因有藝術天賦,在曲藝協會負責的李明德便讓苗清臣到曲藝協會學習演出。這樣李明德便成了苗清臣的第一位師傅。不過,師傅李明德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僅僅是熱愛戲曲。因為小時候喜歡聽唱,新中國解放後便參軍入伍,部隊轉業便被分到文化部門工作。因此,苗清臣才得以認識了這位將他領進門的師傅。
在曲藝協會第一年,苗清臣學唱大鼓書,隨後,又學唱了幾年墜子。在這幾年期間,有一次,苗清臣回老家,聽說太和肖口逢趕集,有一說書藝人說的書很精彩。聞聽,引起了苗清臣的興趣,便趕到肖口去聽(太和肖口離他居住的任寨不遠)。那天在肖口的說書的藝人是王明桂,當時說的是《楊家將》這段書,苗清臣聽得如痴如醉,便萌生了學習說書的興趣。隨後徵得李明德師傅同意,又拜王明桂為師學習說書。
苗清臣圍繞著當前社會現實,寫了一些反映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湧現的新人新事。如宣傳鄰里和睦、計畫生育、遵紀守法、破除迷信、愛滋病防治、反腐倡廉等內容的曲目。

苗清臣的界首漁鼓曲目多次在國內曲藝大賽中獲獎,其事跡被多家媒體報導宣傳。1990年,界首漁鼓曲目《信用社是咱鐵靠山》獲安徽省第二屆藝術節三等獎。1995年,參與撰寫的《界首漁鼓曲藝》收錄《安徽曲藝卷》,《界首漁鼓音樂集成》收錄《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卷》。2009年7月,界首漁鼓曲目《改革開放三十年》獲安徽省曲藝小品大賽三等獎;2009年10月,界首漁鼓曲目《誇誇咱的致富帶頭人》在阜陽市慶祝建國60周年暨第三屆阜陽文化藝術周活動中獲得二等獎。

發展現狀

隨著新時期各類傳媒文化的滲透,界首漁鼓這一摞攤的演唱形式,其市場嚴重危縮。界首市文化局社會文化科科長張宏友分析認為,最主要原因是,受經費短缺等因素,缺少對漁鼓藝術的深入研究和對新人的及時培養;專業研究人員饋乏,不能及時挖掘傳統漁鼓藝術的精髓,因此漁鼓藝人的精典唱腔得不到有效的整理而失傳。
可喜的是,對於當前界首漁鼓這一瀕危的曲藝,界首市文化局已成立界首漁鼓藝術研究室,開始收集、整理界首漁鼓文字音像資料。建立漁鼓藝術人才保護制度,對藝術人才、傳承人實行政府津貼和醫保體制。還將按邀請有關曲藝專家對界首漁鼓藝術進行全面的定位,確定界首漁鼓的一定地位和重要價值。進一步挖掘、完善、整理界首漁鼓的資料,確保界首漁鼓流派的傳承和保護。
與此同時,界首市文化局已將界首漁鼓向上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界首市有識之士的關懷支持下,有苗清臣這樣執著的民間藝人,界首漁鼓的明天會更加輝煌。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