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寨鄉

任寨鄉

任寨鄉位於界首市東南18公里處,駐地岳劉集。全鄉轄7個村委會,56個自然村,總人口26680人,共7362戶,耕地總面積27152畝。境內交通便利,界首至泉陽、王集至太和公路穿境而過;2005年,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目標。主要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芝麻、各種瓜果蔬菜及中藥材等多種農作物。其中,小麥平均畝產連年創歷史新高,處於全市先進水平。

基本信息

簡介

任寨鄉位於界首市東南18公里處,駐地岳劉集。北連陶廟鎮,南接泉陽鎮,西與王集鎮隔幸福溝相望,東與太和縣肖口鎮接壤。南部岳塘溝、北部淇子溝流經全鄉。境內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界首至泉陽、王集至太和公路穿境而過;2005年,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目標。這裡四季分明,生態優良;阡陌縱橫,土壤肥沃;人民勤勞,民風淳樸。全鄉轄7個村委會,56個自然村,總人口26680人,共7362戶,耕地總面積27152畝。主要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芝麻、各種瓜果蔬菜及中藥材等多種農作物。其中,小麥平均畝產連年創歷史新高,處於全市先進水平。
近年來,全鄉人民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牢固樹立了“農業富鄉、工業強鄉、和諧穩鄉、生態立鄉”的理念,掀起了全民創業、招商引資高潮,先後引資達2000多萬元,興辦了塑膠顆粒、編織袋、板材、“三粉”、麵粉等加工項目10餘個,興建肉雞、生豬、黃牛等養殖場20餘個。其中,許莊春曉種蛋場的產品已銷往省內外,年獲利達100多萬元。通過多種形式培訓,共輸出富裕勞動力達10000餘人,做大做強了勞務經濟,為我鄉的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鄉黨委、政府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外商構建了一座安全的投資“平台”,為全鄉人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治安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成功舉辦了“農曆6月6苗湖書會”和岳劉、亮集古會,豐富了民眾的精神生活。
當前,鄉黨委、政府正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朝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城鎮建設

幾年來,鄉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岳劉集鎮的建設力度,小城鎮框架迅速形成,街道兩側樓房林立,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各項基礎設施完善,商業繁榮,客商雲集。轄區內另一集鎮亮集,緊鄰太和縣界,建國前商業已經十分繁榮,兩縣客商多在此交易,日客流量達6000人次以上,現已成為界首市最大的紅麻加工銷售基地。同時,文化娛樂(如全國最有影響力之一的民間藝術組織、苗湖書會)防疫保健,中國小及幼兒教育場所,一應俱全。廣播、電視覆蓋率100%,電話村村通,岳劉集已成為規模較大,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現代氣息濃厚的小城鎮。

農業發展

任寨鄉位於界首市中南部,總面積29.2平方公里,轄七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總人口27363人,耕地27600畝。農業是本鄉的傳統優勢產業,鄉黨委政府把抓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始終列入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本著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資源優勢,合理調整種養結構,積極創辦農業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積極探索農業種養適度規模經營,建設集約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緊緊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農業向高產、優質、高效方向發展,逐步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粗放型農業向集約化農業轉變,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主要表現在:
(一)、種養結構調整面積日益擴大
按照“跳出糧食抓農業,跳出農業抓農村”的工作思路,幾年來我們緊緊圍繞加快種養結構調整,發展效益農業,增加農民收入這一目標,切實轉變職能,引導農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做到不限比例、不下任務、不定指標調結構。經過幾年發展,我鄉的種養結構規模化生產格局已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苗湖小麥育種良繁基地、任寨畜禽養殖基地、岳劉瓜果蔬菜基地。其中春曉綠殼雞蛋、張文化海蘭白雞蛋還榮登央視7套節目,半截樓西瓜享譽全市。目前,我鄉各類種養殖大戶160多戶,其中種植大戶100多戶,專業養殖大戶60多戶,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6家。2010年糧食總產量22443噸,禽類存欄23.6萬羽,生豬、牛羊年產肉510噸,禽蛋產量660噸。
(二)、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改善
通過近幾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及其它項目建設工程,累計投入資金600餘萬元,新打恢復配套機井209眼,新建機耕路12.5公里,新建維修橋樑419座,疏浚開挖排水溝106條,復墾平整土地二百多畝,所有這些為我鄉的農業發展和防禦自然災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苗湖書會

“無時不說,無處不唱,無人不樂”是界首苗湖書會自娛性的重要體現,是原始趣味性的真實寫照。“苗湖書會”演唱的曲目,特別是鼓書、評詞等道具簡單、演唱方便,可就地取才,不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特別適合農民口味。苗湖書會承載著地方曲藝和稀有曲種的交流與發展的重任,是樹立區域品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資源。
2008年,界首苗湖書會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名錄民俗項目。

領導介紹

張峰,男,漢族,1972年10月生,大專畢業,界首市王集鎮人。
1992年10月參加工作。
1992年10月—1994年元月,任舒莊鎮黨政辦秘書;
1994年元月—1997年8月任舒莊鎮民政員;
1997年8月—1999年元月任舒莊鎮副鎮長;
1999年元月—2002年2月任顧集鎮黨委副書記;
2002年2月—2007年8月任顧集鎮人民政府鎮長;
2007年8月至今任任寨鄉黨委書記。
高 山 男 1972年7月出生,王集鎮人。1992.10 分配到代橋鎮政府工作;
1995.3任代橋鎮武裝部副部長;
1996.9調到陶廟鎮政府工作,任鎮民政辦主任;
1999.1任陶廟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
2000.10任陶廟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
2005.8任陶廟鎮黨委副書記兼武裝部長;
2006.3調任新馬集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2009.4調任任寨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2010.1任任寨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鄉長;
2010.9任任寨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發展現狀

近年來,任寨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一是不斷最佳化招商引資環境。 堅決打擊欺商霸市行為,制定了更加優惠的措施,全程服務招商引資,為外商和全鄉民眾創造一個良好的治安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二是實行了“一站式”服務。鄉政府抽調一名副鄉長專職抓招商引資工作,對外商實行全程服務代理,一切手續不需外商出面就全部辦妥。
目前,已落戶我鄉的項目有菸葉聯合種植、免燒磚廠、塑膠顆粒加工、編織袋廠、卷閘門廠、板材加工、麵粉加工等,引資達2000多萬元,已全部投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