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寨鄉

王寨鄉

王寨鄉位於河南省汝州市中南部,地勢南高北低,由南向北依次由丘陵、半丘陵、平原,呈帶狀過渡。面積74平方公里,轄33個行政村,人口4.4萬。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王寨鄉王寨鄉
王寨鄉自然資源豐富。境內汝河、燕子河呈“丁”字狀分布。已探明優質煤儲量1.5億噸,優質鋁土礦儲量近億噸,石灰石儲量近5000萬噸,另處還有長石石英、鹼土、黑毛土及青、黃、軟三種坩子土等19種礦產資源。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北鄰汝河與市區相望,東依燕子河,緊靠汝南工業區,漯平洛高速公路橫跨東西,前石線、臨寺線等縣、鄉公路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自然資源豐富。境內汝河、燕子河呈“丁”字狀分布。已探明優質煤儲量1.5億噸,優質鋁土礦儲量近億噸,石灰石儲量近5000萬噸,另處還有長石、石英、鹼土、黑毛土及青、黃、軟三種坩子土等19種礦產資源。已形成了沿汝河各村的9000畝優質專用糧基地,以尚寨、唐村、尹莊、龍山等村為主的4500畝優質林果業基地,以西起牛莊東到馮溝虎狼爬嶺一帶的優質小雜糧基地,以溫莊、胡莊、古城等村為主的養殖業基地等三大產業基地。

城鎮建設

王寨鄉王寨鄉城鎮建設
坐落在王寨鄉政府對面、中華山右側的大口溪組,昔日是一個交通不便、信息較為閉塞、雜亂無序的山寨,該組的年輕人們住不慣這裡的房,走不慣這裡的路,都紛紛外出打工,希望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樂土。2008年,一條5米寬的水泥路直達村寨,一條條1米寬的水泥小路將這裡的100多戶人家的水泥院壩連線起來,房前屋後一棵棵翠的果樹、一盆盆漂亮的鮮花、小路上一個個衣著整潔的行人,共同組織成了一個美麗的圖畫展--這是王寨鄉於2005年創建的大口溪“四在農家”示範點的雛形。

2005年6月底,王寨鄉黨委政府按照縣委的要求,為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大口溪創建“四在農家”示範點,以後逐步在王寨鄉範圍內推開,並成立了以黨委書記任組長、分管副書記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及村、組負責人為成員的“四在農家”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抽派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為切實做好這項工作,鄉黨委政府3次召開聯度會,討論選點、規劃、設計、資金籌集等相關事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村寨,安排和協調工作,全程監督“四在農家”的創建活動。在短短的5個月中,全部完成了該工程的工作。

設施建設

王寨鄉王寨鄉技術培訓會
政府只投入6萬元,該組民眾戶均投入了1000多元,完成了950米的進組水泥路、450米的水泥連戶小路、6780平方米的院壩埂化、2700多平方米的階陽坎埂化和1500米的進組砂石路修建,同時還建起了160平方米娛樂場、圖書室,全面解決了通水、通電、通電視工作,部分解決了改廁改圈建沼氣問題。在施工過程中,涉及到修建一座造價近20萬元的橋的問題。該橋位於王寨鄉政府左側肖家寨處,是王寨鄉政府到大口溪的必經之地。蜂王河橫斷此處。以前大口溪的民眾上街起場是要經過幾十步的跳墩過河,稍有大雨,跳墩就會被河水淹沒,不但給這裡的孩子上學帶來極大安全隱患,就連大人過河也很為難。所以,創建大口溪“四在農家”點,新修一座橋是關鍵。鄉黨委政府在多方爭取的基礎上,籌集到了10餘萬元的資金修建此橋。但由於資金不夠,施工用的模型板無出處,由於沒有預算這筆資金,施工人員也無錢夠買模型板。在這種情況下,大口溪組的民眾積極自籌,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不到兩天時間就捐助出了建橋所需的全部木材,而這些都是無償的。

大口溪“四在農家”點已具雛形,還在進一步完善之中。為切實解決“富在農家”的問題,鄉領導小組及徐天華等有識之士還在繼續努力,一方面計畫在此大力發展經果林,充分利用好退耕還林的土地,另一方面計畫在此大力發展巴西菇、早熟蔬菜等產業,完善沼氣池建設,發展畜牧業,爭取每戶找到一條增收致富的路子。

基層建設

王寨鄉領導視察
王寨鄉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嚴格按照市委提出“4315”和縣委“九抓、九突破”的要求,以“三化五能”為主體,以“四抓、四強”為抓手,強力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

抓幹部思想教育,增強黨員幹部的工作信心和志氣。鄉黨委組織鄉黨政領導、股室、村組幹部、縣鄉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三化五能”的精神實質及內涵進行了認真的學習、討論,並向王寨鄉黨員幹部發放“三化五能”黨建工程讀本280多冊。對余心聲的“三有三上”幹部論進行學習討論。對黨的十七大,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進行學習,並就以“如何踐行‘三化五能’”,“如何引領幹部民眾的價值取向”為主題進行了學習討論。

抓班子建設,增強黨委的駕馭能力,政府的執行能力,黨總支的貫徹落實能力。實行鄉黨委委員掛包黨總支對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進行指導;對黨政班子成員分工,根據個性特徵進行調整;對軟弱渙散的黨總支進行調整;針對股室幹部嚴重缺編現象實行一人多崗、多勞、多酬機制;實行黨總支書記向鄉黨委述職、黨委委員向黨委書記述職的黨建工作述職機制。

抓幹部隊伍建設,增強幹部的落實力。建立了考評考核機制,完善了幹部管理、考核、獎懲制度,做到了用制度“獎勤罰懶”;實行幹部能上能下,推行“優選劣汰”機制,用好的作風推動工作;實行“三問”工作制,強力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實。

抓村級組織建設,增強服務民眾的能力。要求黨總支對軟弱渙散的黨支部進行調整充實;充分發揮“雙培、雙帶”的作用;用市場化的方法抓黨建工作,用人性化的情懷服務民眾;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社會事業,改善民生。

通過“四抓、四強”活動的開展,黨員幹部的思想得到了洗禮,認識得到了提高,信心得到了增強,志氣得到了樹立。黨委龍頭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政府執行能力得到了增強,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班子的作戰團隊能力,處理公共關係能力,法制建設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自活動開展以來,王寨順利實施了153萬元的“整村推進”項目工程,完成了225萬元的王寨街道人畜安全飲水工程,投資60多萬人的計生服務站工程、280多萬元的新民地質災害工程、150多萬元的土地整治工程、160多萬元的天王公路(王寨段)工程;投資100多萬元的王寨中學寄宿制工程、50多萬元的通村公路工程等。黨員幹部的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得到了極大轉變。村級組織建設得到加強,服務民眾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雙帶作用明顯增強,用市場化方法抓黨建工作效果良好。自活動開展以來,鄉黨委共投入扶貧幫帶資金2.5萬元,建立了遠程教育學用轉化基地2個--“一品果園”和“富民果園”雙帶示範培訓基地,示範戶15個。開展了“服務進農家”活動250人次,舉辦黨員、農技培訓班7期,村幹部培訓1期,在黨員田正寬“一品果園”、黨員周業猛的“生豬養殖場”的帶動下,30餘戶農戶種上了果樹,20餘戶農戶建起了生豬養殖場,並培育了近60名鄉土專業人才。

甘肅省鎮原縣王寨鄉

王寨鄉甘肅省鎮原縣王寨鄉
王寨,相傳古時有軍隊在此紮寨,且居王姓人家,由此得名。

王寨鄉位於鎮原縣東部,距用勁城60公里,東西以黑、蒲二河為界。地勢呈北高南低的桑葉狀,年降雨量400-500毫米左右。轄6個行政村,9272人耕地面積3.42萬畝,是一個山、川、原兼有的小鄉。

改革開放以來,王寨人民發揚老區精神,艱苦創業,王寨鄉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避孕展,1998年底工農業總產值達2073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789萬元;糧食總產量達5360噸,農民人均收入1160元。農業基礎不斷強化,至1998年底累計修造梯田2.64萬畝,人均2.8畝,修建小水灌溉工程1600多處;人工造林面積不斷擴大,栽植經濟林木4800畝;畜牧業穩步了展,大家畜存欄3950頭。

貴州省鳳岡縣王寨鄉

王寨鄉貴州省鳳岡縣王寨鄉
王寨位於鳳岡縣城東南面,距縣城約50公里,東與思南青槓坡接壤,南接烏江,北連永和鎮,西連蜂岩鎮;王寨鄉轄5個行政村,39個村民組,總人口2.37萬人,總面積1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萬畝,平均海拔720M,屬低海拔丘陵山區,這裡氣候溫和,無霜期長,年降雨量豐富,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主要盛立水稻玉米烤菸油菜、蔬菜、水果等;同時,畜牧業豬、牛、羊的發展有較強優勢;這裡生態資源豐富,有峰王河、新王河對流貫穿王寨,同聚官塘河注入烏江;森林覆蓋率為40%,特別是流傳千古的中華石刻“萬古徽猷”、古墓群,以及具有傳奇色彩的祝家洞12丘龍田預測來年每月氣候,犀牛背、觀音洞等真可謂洞中連洞,洞上有洞,是旅遊的理想感景。這裡有大量的礦藏資源,有質量上成的金墨玉,有高能量的煤礦資源。

河南鄉鎮(二)

河南省地大物博,鄉鎮也很有特色,經濟非常發達,但真正了解它們的卻不是很多,讓我帶您去領略它們的風土人情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