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鄉

石道鄉

石道鄉位於四川省富順縣東南,駐地石道場,距富順縣城53公里,瀘州37公里,瀘自二級水泥路橫穿石道鄉五個村,交通十分方便。現有村道24公里,其中水泥路面15公里,村村社社通公路,幅員面積22.15平方公里,耕地1.20萬畝,轄區10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人口為1.90萬人。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石道鄉石道鄉
2003年,石道鄉工農業總產值實現8244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實現232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實現5924萬元,糧食總產值達到870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159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0萬元,發展筍材兩用竹3300畝,中藥材銀杏和無花果600畝,小桑園300畝,荔枝150畝,優質天王桃100畝,財政收入達到91.8萬元。

石道鄉黨委、政府著力抓好以筍材兩用竹和生豬發展為主的農業結構調整,提高村級公路質量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穩定農村政策,深化農村改革,鞏固稅費改革成果,減輕農民負擔,發展以個私經濟為主的工商業,投資80萬元,新發展企業4個,投資185萬元,新發展個體工商戶20戶。創辦塘沖特種養殖場,年出欄肉鴿3000隻,肉雞2.10萬隻,譚家肉兔養殖場年出欄肉兔7000隻。增加了財政收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為全鎮人民及社會各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不斷提高民眾生活水平。

轄區內有石河子水庫,面積15公頃,年產成魚20噸,環石河子水庫周邊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森林資源203公頃,天然旅遊資源有石鹿溪河、貓貓洞瀑布、清河寨。

農業建設

石道鄉石道鄉
為加快推進城鄉統籌步伐,富順縣石道鄉結合實際提出了種植萬畝花椒、打造花椒之鄉的發展規劃。2008年,石道鄉已規劃發展花椒種植面積10500畝,其中示範片面積2000畝,已成片栽植700畝,力爭用三年時間形成特色產業。

為確定發展此項產業,富順縣石道鄉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科學發展,向縣林業局“請教”。經過縣林業局專家考察論證後,認為當地適宜發展“九葉青”花椒;二是接助外力,積極引導石道鄉在外經商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帶領民眾致富;三是做好宣傳,增加民眾的信心。組織村幹部和部分農戶到重慶市江津區參觀考察,學習先進科學的發展經驗;四是無償提供種苗及栽植技術,服務上門,服務到家。五是建立花椒專業協會,引入自貢錦鑫花椒有效公司提供技術指導、加工銷售服務,形成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產業鏈。

建制沿革

清置洪合鄉石道場保;民國元年稱石道團;民國23年,稱石道鄉;1951年,分置石道闞橋二鄉;1955年復並為石道鄉,並將汪沖村劃歸金龍鄉,新安村劃歸興隆鄉;1958年,擴金龍鄉部分成立石道公社;1961年,原金龍鄉部分劃出;1973年,金龍公社4個隊併入;1984年,改公社為鄉;1995年,鎮鄉制調整為石道鄉;2001年,撤區並鄉建鎮保留石道鄉。

機構設定

石道鄉石道鄉
一、黨政辦公室(辦公室主任姜德鋼

二、社會事務管理辦公室(辦公室主任唐克均

三、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辦公室(辦公室主任姜德鑫

石道鄉事業機構設三個中心:

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姜超

二、社會事業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黃鈾

三、村鎮建設環衛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塗紅

法制宣傳

石道鄉石道鄉
2007年12月4日,嵩陽街道辦事處以“弘揚憲法精神,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深入開展12.4法制宣傳活動。活動中,通過發放宣傳單,設立諮詢台、版面等形式向廣大市民宣傳了“毒品的危害”、“預防青少年犯罪”、“信訪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並組織專業法律人員進行法律諮詢等服務,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石道鄉一是開展戶外集中的宣傳活動。在集鎮中心區,開展聲勢較大的集中宣傳活動,努力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向廣大民眾發放宣傳資料3000份,送法律知識,並面對面解答法律問題,努力消除農村法律死解。二是舉辦“法律知識考試”活動。針對廣大黨員、幹部以教育培訓為切入點,通過比武練兵、知識競賽、平時考核等,不斷提高廣大幹群的業務素質。三是抓好三個“點”,加強司法調解工作。一是以大調處機制的建立為“切入點”,全面加強人民調解組織的建設,促進機構與人員雙到位;二是以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銜接工作為"突破點",探索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多種途徑;三是以規範化建設為基點,加強“精品司法所”建設,努力提高規範化建設水平,促進人民調解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宣化鎮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強有力的法制宣傳領導小組,加強對法制宣傳工作的領導,切實將普法教育落到實處;二是廣泛開展宣傳。利用懸掛橫幅、張貼標語、開設法制專欄、設立法制諮詢台等形式,把12.4法制宣傳的意義普及到人民大眾中,主要宣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法製法規;三是活化宣傳形式。組建了由司法人員為主的法制宣講團,把法律法規送到村頭巷尾,解答人民民眾的疑難問題,解決實際的困難;四是送法進企業進校園。在各企業開設了以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為主題的法制課堂,定期對農民工進行法律知識培訓,保障其權益不受侵犯。各個學校堅持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不斷增強了中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為和諧穩定的社會大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農村建設

石道鄉石道鄉
石道鄉本著“依託原有基礎,深挖當前優勢,謀求長遠利益”的原則,抓好“三個同步”,把新農村建設推向深入。

一是堅持新農村建設與觀念轉變同步。新農村建設成功的關鍵在於改變人民民眾固有的觀念,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習慣。我處從抓宣傳入手,先後舉辦新農村專題講座6次,發放明白紙5000多張,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多數黨員、幹部、民眾破除了舊的思想束縛,增強了發展意識,實現了新農村村建設與觀念的同步轉變。

二是注重新農村建設與農民增收同步。把新農村建設工作與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有機結合起來,積極調整經濟產業布局,因地制宜抓好三產服務業。結合自身的特色上項目,充分發揮“一村一品”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增收渠道,實現了新農村建設與農民增收的同步進行。

三是堅持新農村建設與文化發展同步。高標準修建文化大院,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廣泛開展“文明家庭”評選活動等方式,實現了新農村建設與農村文化的同步發展。

廉政文化

石道鄉石道鄉
送表礦區擴大廉政覆蓋面,以“廉政鄉風”為主題,紮實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系列活動,著力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氛圍。一是宣廉。以工作要點、財務收支、黨員發展、辦實事、村規民約、生育指標分配、農業優惠政策落實、扶貧濟困、社會保障、工程項目建設開支等情況和農業科技、安全生產、優生優育、生活小常識等為主要內容,為全區8個行政村印發村情民意小報各5期;征訂廉政資料74套,在重大節慶日期間,通過文藝節目、放電影、播放廉政警示教育片等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二是思廉。組織區班子領導、機關幹部、村幹部、黨員和民眾代表等328人開展廉政教育學習討論活動和向農村文化大院捐贈廉政書刊等系列活動,進一步增強黨員幹部的廉政自律意識。三是促廉。通過開展廉政事跡宣講、警示教育、示範村創建、村“兩委”幹部“雙述雙評”等活動,促進農村黨員幹部勤廉為民。

相關措施

自全市“解放思想謀發展、開拓創新求跨越”大討論活動開展以來,石道鄉全力落實“四個到位”,確保大討論活動取得實際效果。一是組織領導到位。嚴格按照活動要求,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紮實推進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二是新聞宣傳到位。通過設定宣傳欄、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大討論活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進展、新成效,營造濃厚氛圍;三是結合工作到位。要求石道鄉黨員幹部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緊緊圍繞實現工業經濟大提升、城鎮建設大提升、區域軟實力大提升、民眾生活質量大提升等目標,充分解放思想;四是督導檢查到位。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及時提出整改意見。

河南鄉鎮(二)

河南省地大物博,鄉鎮也很有特色,經濟非常發達,但真正了解它們的卻不是很多,讓我帶您去領略它們的風土人情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