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料鎮

寄料鎮

寄料鎮位於河南省汝州市西南部,距市區37.5公里,南鄰魯山,西接汝陽,東接蟒川鄉,北靠楊樓鄉境,鎮政府駐地寄料街。寄料鎮背靠伏牛山脈余脈--峴山,呈西南高東北低態勢,北部為川,且直通豫中、豫東平原,為典型的出山口地型。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寄料鎮寄料
寄料鎮位於汝州市西南部,距市區37.5公里,總面積174.5平方公里,寄料鎮轄34個行政村,352個村民小組,293個自然村,人口7.38萬人。

寄料是寄料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8年鎮區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規劃科學、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具有地方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型小城鎮,是伏牛山區的一顆璀璨明珠,先後被確定為“中國投資環境100強”、“中州名鎮”、“河南省重點鎮”、“河南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河南省小城鎮建設先進集體”等30多項榮譽稱號。

轄區內有平煤集團梨元礦、洛軸工裝廠兩家國有大中型企業。2004年平頂山市鄉鎮綜合排序位居第17位,2005年綜合排序為第15位。2006年寄料鎮實現企業總產值38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2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億元,財政收入完成4300多萬元。平頂山市鄉鎮綜合排序排名上升到第13位。小城鎮建設成效顯著,爭創省級環境優美小城鎮,爭創省級文明村鎮工作正有序進行。公路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非公有制經濟飛速發展,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綜合治理、計畫生育、文教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

自然地理

寄料鎮寄料鎮
寄料鎮地處淮河流域,位於伏牛山余脈外方山山麓,地勢南高北低,地形以丘陵為主,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3°C,年降水量635.4毫米,無霜期213天。總面積174.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40%。

爐溝河為北汝河主要支流之一,全長24.4千米,自南向北蜿蜒穿過寄料鎮,途經楊樓鄉注入北汝河。查蘭溝河與爐溝河交匯於寄料鎮區。

鎮域內礦產資源豐富,金屬礦產主要有:金、銀、銅、鐵、鉛鋅、鋁土、鉬、錳等;非金屬礦產主要有:煤、石墨、磷礦石重晶石方解石等。現已探明原煤儲量4000萬噸,鋁土儲量8000萬噸,鉛鋅、石墨等儲量也極為可觀。故有“金寄料”之美譽

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從鎮區出發沿省道廟洪線(原207國道)向東南11公里處是寄料鎮著名的自然風景區---九峰山風景區,景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風景區內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林木茂盛,山峰錯落,玉皇廟、楚長城、擂鼓台、九女峰、天然溶洞等充滿神奇色彩,現已投巨資開發。鎮區向南,沿峴縣道呂蔡線13公里,是寄料鎮又一自然風景名勝--峴山風景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該景區奇峰險嶂,霧繞雲封,風光獨秀。

寄料鎮農業發展歷史悠久,基礎雄厚,畜牧業、林業、漁業、農副業全面發展,生態農業發展前景廣闊。

鄉鎮歷史

寄料鎮歷史悠久,傳說因東漢光武帝劉秀征戰王莽時曾暫存草料於此而得名。據碑文記載,歷史上曾名芙蓉鎮給料鎮。當時民謠有“金寄料、銀台台、楊樓街里好買賣”之說,可見歷史上寄料就以礦產資源豐富著稱,且比較富庶。據文物部門實地堪察,明朝時期,當地采銀、煉銀一度輝煌,在康閣老、小城溝、黃河洞無數煉銀遺址和傳說就可以佐證昔日的繁榮。又據《直隸汝州全志》記載,“爐溝到寄料,官爐十八座”,“燈火闌珊不夜天”也可見寄料歷史上的繁榮興旺。

據史料記載,寄料鎮1947年解放,1970年以前,並屬楊樓鄉人民公社,1970年9月寄料人民公社成立,1982年2月寄料鄉人民政府成立;1989年1月25日撤鄉建鎮至今。現在的寄料鎮轄區總面積174.5平方公里,人口7.38萬,寄料鎮轄34個行政村,352個村民組,293個自然村。鎮區面積4.3平方公里,鎮區人口近3萬人。轄區內有平煤集團梨園礦、洛軸工裝分廠兩家國有大中型企業。省道廟洪線、縣道小北線在鎮區十字交匯,太澳高速穿境而過,出入口距鎮政府1公里,境內村村通公路四通八達,地理區位優勢,交通條件十分優越。

交通設施

寄料鎮寄料鎮
寄料鎮位於汝州市區西南部,距市區37.5公里。寄料鎮三縣通衢,南連魯山,西接汝陽。省道廟洪線,縣道小北線在鎮區交匯,形成十字形公路框架,太澳高速穿境而過,出入口距鎮政府1公里,境內村村通公路形成了寄料鎮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寄料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交通便利,自古就是方圓百里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之一。鎮長途客運站發往廣州、洛陽、汝州、汝陽、背孜等地班車每日發車達200多次,客流量8000多人次。

鎮區向南是寄料鎮名勝風景區“九峰山”風景區,再向南直通魯山縣城,向西沿縣道小北線可直達汝陽縣城,沿縣道小北線向東直接207國道,向北17公里走省道長付線(原洛界公路)可直達洛陽、汝州、平頂山。沿呂蔡線向南13公里,到達峴山風景區。

寄料鎮轄區,2005年村村通公路修築14.7公里;2006年修築村村通公路70公里;2007年修築村村通公路15.4公里,寄料鎮34個行政村,村村通公路,極大地方便了寄料民眾的生產生活,有力推進了寄料農村經濟的發展。縣鄉道路呂蔡線、冶太線路寬12米路基已竣工,正在等待市交通局招標硬化。

鄉鎮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汝州建市以來,寄料人民憑著不甘落後,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依靠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4年平頂山市鄉鎮綜合排序位居第17位,2005年綜合排名為第15位,2006年上升到第13位。鎮黨委政府以“平市爭先進,汝州創一流,打造重點鎮,建好新農村,構建平安和諧新寄料”為總體目標,堅持科學發展觀,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爭創省級環境優美小城鎮,鎮容鎮貌發生巨大改變,實施村村通工程,公路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開展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大搞社會治安整治,綜合治理,平安建設工作有聲有色,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卓有成效。計畫生育、文教衛生、民政社保等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衛生狀況

寄料鎮寄料衛生院
寄料衛生院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舊址位於鎮政府東後山根下,歷經時代變遷,當時的衛生院房屋破爛不堪,效益極差,職工人心不穩,民眾怨聲四起,處於半癱瘓狀態。2000年10月份,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衛生局的精心指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對衛生院進行整頓治理。經鎮黨委政府推薦,市衛生局考核,聘任了新的衛生院院長,同時決定搬遷。

歷經一年的考察論證,經多方籌資,於2002年5月1日動工,歷時8個月,2003年元月1日衛生院新建工程竣工並投入使用,寄料衛生院實現了整體搬遷。

寄料衛生院新址位於寄料鎮區高廟村廟洪線西側,占地面積11056平方米,建築面積4989平方米,綠化面積5680平方米。有門診大樓一座四層,110個房間,採用“歐”式建築,美觀漂亮,病房樓一座二層,60個房間。該院配有B超機、X光機、心腦電圖儀等各種醫療器械,設施齊全。現有職工40餘名,其中中高級職稱23名。

衛生院喜遷新址後,在市衛生局的正確領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體醫護人員以服務病人為宗旨,以寄料鎮人民民眾的健康為目標,以精湛的技術和高尚的醫德為病人的康復提供了有力保障,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一致好評。醫院從弱到強,從單一科室發展到現在的內、外、兒、婦及骨傷、頸肩腰腿疼等多門重點科室,能獨立開展外科及骨科的常見手術及疑難手術,服務範圍輻射面達汝陽、伊川、魯山等周邊縣市。全院職工奮力拚搏,開拓進取,如今的寄料衛生院已發展成汝州西南部規模較大、環境優美、設施一流、功能齊全、服務一流的花園式醫院和深受當地民眾青睞的信得過醫院。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開始後,寄料鎮大力宣傳,廣泛動員,認真組織,熱情服務。2007年參合民眾49101人,參合率達92%,全年共為民眾報銷補助金額406782.16元,共有26130餘人次受益,受到廣大民眾熱烈支持和歡迎。寄料鎮現有新農合定點診所53個,民眾足不出村便可享受到新農合醫療服務。

教育現狀

寄料鎮寄料一中
寄料鎮現有中學3所、國小(含教學點)35所,教師448人,國中學生2299人,小學生5090人。

2007年中招考試,寄料鎮上重點線48人,超額完成市定一高、二高升學指標,為各級職業類學校輸送新生110人。連續三年超額完成市定中招目標任務,獲得“教學質量目標完成單位”稱號,普九工作進展順利,實施義務教育,中學入率達到97%,國小入學率達到100%,嚴格控制學生流失,中學生輟學率控制在2%,小學生輟學率控制在0%。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得到加強,每年都組織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到烈士陵園掃墓,開展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認真貫徹“兩免一補”政策,2006—2007學年,受惠學生達2093人。爭取危房改造資金76萬元,新建房屋76間,維修了實驗中學教學樓,爭取資金58萬元,更新國小課桌凳931套,國中847套,教師辦公桌椅384套,教育教學條件大大改善。

在未來的發展上,寄料教育將以並點合校、提高規模效益為中心,努力爭取資金創建二所寄宿制中學、四所寄宿制國小、一所中心幼稚園,使寄料教育教學工作邁上新台階,再創新輝煌。

河南鄉鎮(二)

河南省地大物博,鄉鎮也很有特色,經濟非常發達,但真正了解它們的卻不是很多,讓我帶您去領略它們的風土人情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