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廟鄉

石廟鄉

本詞條是消岐義詞條。在中國,被叫做石廟鄉的有2個,分別是河南省欒川縣石廟鄉和中江縣石廟鄉。本詞條一介紹河南省欒川縣石廟鄉為主。石廟鄉位於欒川縣城西8公里處,全鄉轄10個行政村,113個村民組,17000口人。總面積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754畝,自然地貌為東西一道川(伊河川),南北兩條溝(七姑溝、石寶溝)。洛盧公路穿鄉而過,伊河橫穿其間。石廟鄉氣候濕潤,雨量較充沛,平均氣溫13.7度,平均降水量634.3毫米,日照2365.5小時,無霜期201天,適宜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紅薯等農作物生長。

人口區劃

石廟鄉石廟鄉鄉村經濟
石廟鄉下轄村:石廟村,莊科村,下元村,上元村,常門村,光明村,石寶村,龍潭村觀星村,楊樹坪村。
石廟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6201
男 8426
7775
家庭戶戶數 4257
家庭戶總人口(總) 16106
家庭戶男 8356
家庭戶女 7750
石廟鄉石廟鄉
0-14歲(總) 4584
0-14歲男 2433
0-14歲女 2151
15-64歲(總) 10653
15-64歲 5553
15-64歲女 5100
65歲及以上(總) 964
65歲及以上男 440
65歲及以上女 52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5861

經濟發展

石廟鄉石廟鄉觀光經濟
石廟鄉經濟發展迅速,農業生產穩步增長,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形成了集礦山開發,、鐵深加工,農副土特產加工為主的產業體系。該鄉地處豫西礦脈中心地帶,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儲量在7000萬噸以上。全鄉現有投資百萬元以上的企業12家,總投資達3890萬元;年創利潤600萬元。
石廟鄉黨委政府立足於變傳統農業為特色農業,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增效增值、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依託傳統優勢發展懷藥生產,搶抓機遇建設蘆筍基地,發揮灘區優勢發展梨棗、梨園、並以產品規模的膨脹促主導產業的形成,逐步改變了農業的傳統產品結構,石廟鄉共種植山藥、地黃5800畝,牛膝500畝,同時發展蘆筍3000畝,梨棗園300畝,梨園500畝。這些特色農業產品己成為石廟鄉農業的主導產品,年產值可達3600餘萬元,占經濟作物總產值的70%,占農業總產值的40%,是農民增收的主要增長點。
石廟鄉政府決定把發展以懷藥為主的特色農業作為調整傳統農業產品結構,特色農業,增效增值,這在石廟鄉幹部民眾中己形成了共識。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使懷藥種植面積穩定在12000畝以上,同時與縣外貿公司結合,積極申辦懷藥加工項目,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打出懷藥的獨特品牌。

2005年林業、畜牧業、特色產業進一步得到鞏固發展。完成了平原綠化任務;畜牧養殖業再度壯大;生豬、牛、羊存欄均居全縣前列。其中奶牛存欄480頭,年產值1200餘萬元;四大懷藥為主的特色農業優勢突出,面積達12000餘畝,建立了2500畝牛膝基地和相對連片的5000餘畝懷藥基地,鞏固和發展了“特色農業鄉”地位。萬畝高品質小麥豐產區得到了鞏固和發展;積極配合保證了穿黃工程的順利實施。

旅遊資源

石廟鄉伏牛山滑雪旅遊度假區
石廟鄉山青水秀,風景宜人。森林覆蓋率達85%;藥材主要有辛夷、天麻、山萸肉、柴胡等。境內有河南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楊樹坪村,石廟鄉投資2億元的天鼓山風景區已開工建設;投資500萬元的蟠桃山風景區於2004年10月1日正式開景;有建於唐朝,修於明、清朝的千年古剎黃密寺;有山腹皆空,人行其上叮咚作響的天鼓山;還有七姑寨、觀星樓、老母洞、白衣隔等風景名勝。
伏牛山滑雪旅遊度假區
伏牛山滑雪旅遊度假區位於欒川縣城西25公里處石廟鄉境內,是一個集觀光、會議、休閒、度假、運動(滑雪)為一體的綜合型高山旅遊度假區,這裡海拔1700米,占地面積6平方公里。各種運動四季皆宜,高山風光兼具雄、悠、秀、雅之美,素有“中原第一滑雪場”之稱。已經建成練習區,初、中、高級滑道,索道,環形摩托道,空中纜車,度假飯店和滑雪公寓等設施。每年冬季舉辦“中原伏牛山滑雪節”,吸引了大量遊客,被列為洛陽四大節慶活動之一。洛陽伏牛山滑雪度假區集滑雪、滑草、滑翔、雪(草)地摩托、雪上飛碟、雪上飛船、草地滑車、紐西蘭悠玻球等數十種四季皆宜的動感運動項目為一體。漫步於景區之內,頭上是藍天白雲悠悠,腳下是藹藹白雪無涯,身畔是水流依依,宛若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在這裡,既能享受到與冰天雪國一樣的雪趣,也可以放心的體驗休閒滑雪、安全滑雪的樂趣,同時,還有各種多姿多彩的娛樂項目。在這裡,氦氣球、滑翔翼、悠玻球等,可以使人充分享受到水、陸、空等項目帶來的全方位的震撼。
石廟鄉石廟鄉蟠桃山風景區
蟠桃山風景區
蟠桃山風景區位於洛陽欒川縣城西南10公里處石廟鄉境內,東依欒川縣城、雞冠洞風景區,西臨伏牛山滑雪場,南望君山老界嶺,北連洛盧快速通道,遊覽面積達22平方公里(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情人谷”可以遊覽,三期工程馬上竣工。景區有“中國第一天然石桃”,以四季交相輝映的奇花異木為鋪墊,以飛泉吊瀑、碧淵深潭為襯托;以峭峰、怪石、深谷、峽谷為背景,配以優美的神話傳說及具有豐富內涵的人文景觀,令遊人嘆為觀止,留連忘返。景區集欒川風光之大成,瀑、潭、溪、澗、峰、崖、谷兼而有之;高、險、峻、奇、秀、美、幽無所不精。景區分六大區域,百餘景點星羅棋布,妙趣橫生。滿山遍野香氣襲人,夏天,這裡是飛瀑流泉,壯觀無比,林蔭覆蓋、氣候清涼(平均氣溫26℃),秋天,這裡是野果滿山,柿子、核桃、板栗、酸棗等之,結出累累碩果,到深秋,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加上青松翠柏的襯托,成了一幅美麗的自然圖畫,那真是人在畫中行,畫在人中現出靚麗的風景,冬季,這裡是北凌、玉柱、雪樹銀花,讓人陶醉,留戀忘返。四季風景怡人,是您休閒度假、遊覽觀光、消夏避暑,尋幽探路的良好去處,更是攝影、繪畫、書法、和生態旅遊的代表性景點。當地百姓每年都在3月3日膜拜蟠桃石,據說非常靈驗,還能長壽。

鄉鎮領導

石廟鄉 石廟鄉黨委書記:趙改新
石廟鄉 石廟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王沖

中江縣石廟鄉

中江縣石廟鄉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德陽市東南部,鄉人民政府所在地石安場,距四川首府——成都市115公里,距德陽市55公里,距中江縣城15公里,其東西與三台縣西平鎮、凱河鎮相鄰。全鄉幅員面積16平方公里,耕地7860畝,總人口1.2萬人,轄6個行政村、69個社。境內山青水秀,交通便利,人傑地靈,民風純樸,有聞名省內外的竹編業,年產竹編製品100餘萬件;有桑園三千餘畝,年產優質蠶繭20000餘公斤;生豬生產發展迅速,年出欄優質瘦肉型豬1.1萬頭;年產優質花生50餘萬公斤。在鄉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全鄉人民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該鄉已成為中江的天然林保護基地,中江柚生產基地,蠶桑生產基地,肉牛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已栽植中優質水果中江柚30餘萬株,五星大批杷20餘萬株;發展小桑園2000餘畝;肉牛發展也已呈現出迅猛勢頭。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逐步實施,中江縣石廟鄉鄉域經濟和社會事業將不斷躍上新的台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