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歌

抬歌

是我國最古老、最稀有的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將戲劇與雜技融為一體,木藝、鐵藝、畫藝、扎藝、服裝、道具、樂隊等集於一身,是一門高台行走表演藝術形式。

概述

抬歌抬歌

抬歌,又名抬閣。是一種綜合性的民間文藝活動形式,它集造型、彩扎、雜技、戲劇藝術為一體,熔詩情畫意於一爐。因由人抬著表演,故稱抬閣。
抬閣於清光緒末年在縣城出現。是在肘部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流行於縣城、正陽關一帶。一般只在大型的燈會和廟會上進行表演。

是中國最古老、最稀有的民間傳統藝術之一,表演時,可以看到4~7歲的小演員在三米高台的彩台上瀟灑自如地表演各種優美動作,經過數百年來的不斷完善和創新,抬閣的“閣”逐步向高、峭、奇、險、美的方向發展,它的行走表演也從過去的人抬,演變為人抬為虛,實為將閣固定在車輪上。每台閣上的演員最多達5位,並已將戲劇雜技融為一體,木藝、鐵藝、畫藝、扎藝、服裝、道具、樂隊等集於一身,是一門高台行走表演藝術形式。

由來

抬歌抬歌

它主要有轉閣雲閣燈閣水閣四種表演形式。曲溝原名“干戈溝”。

春秋時,群雄逐鹿,曲溝所處之地連年戰事不斷,故被人稱做“干戈溝”。一年,孔子周遊列國途經此地,見村民饑寒交迫,隨生憐憫之心。孔子師徒數人,所帶物品不多,無力相扶。以“仁”布道天下的孔子知這是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要想從根本上解除他們的疾苦,必須消滅戰爭,施行仁政,於是孔子攜弟子小住幾日,向村民講仁義禮智信,講人際和諧,村民們深受啟發。他們一致要求孔子給“干戈溝”改名。

孔子有感於此地民風淳厚,使用老家曲阜之“曲”而代“干戈”,意即希望兩地結下不解之緣,也希望曲溝從此在無干戈,孔子臨行時,將隨身所帶的一些絲織物品贈送給村民。

據說“化干戈為玉帛”的成語即源出於此,村民為表達對孔子的感激之情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擊鼓相送,並選擇唱歌唱得好的幾位女童,由眾人抬在桌上,邊行邊唱。起初之意是讓遠去的孔子仍能回望到高桌上的歌舞,後來,村民們在喜慶自娛時,仍延用了這種歌舞形式。因為抬著歌,故有“抬歌”。“抬歌”即是最早的抬閣

後來,在封建社會的諸多朝代中,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抬歌”因於孔子有關,所以被歷代曲溝人引為榮耀,使抬閣歷千年而不衰。經過代代相傳,到了明清時期,隨著戲曲興盛,藝人們將高桌裝飾成樓台亭閣的樣式,同時運用木工技藝把扮演戲劇任務的兒童,根據劇情需要,採取大膽誇張的手法,巧妙地懸制的格局中,通過戲裝和道具的遮掩,給人們空中樓閣,雲裡霧裡的感覺。這時,“抬歌”被更名為“抬閣”,抬閣因其造型優美新奇,驚險而成為絕技。

主要內容

抬閣抬閣

抬閣,又稱抬角,流行於黃山、績溪等地。抬角就是抬著戲劇角色,抬閣則是抬著小戲樓。抬閣共分上、中、下三層,將俊俏兒童裝扮成一出出戲劇故事造型,安置在三層抬閣上,底盤由四至八名彪形大漢抬著。抬閣的四周用彩紙紮成龍、鳳、鶴、祥雲、水花等彩燈,巡遊時彩燈內點燃蠟燭,映襯著穿著鮮艷服裝的兒童的生動面容,顯得妙趣橫生,遠遠望去,又似仙童下凡。抬閣上的人物不演不唱,但鼓樂開路,鑼鈸斷後,一撥人馬浩浩蕩蕩,熱鬧非凡。抬閣一般為四架抬閣,多時達六架、八架。
清嘉慶《休寧碎事》記載:“明萬曆二十七年(1590年),休寧迎春,共抬戲一百零九座,抬戲用童子扮故事,飾以金球繒彩,競斗靡麗,美觀也。”當時盛況由此可窺一斑。曾有許多初觀者誤認為抬閣上面的人物是道具,當確信是活生生的頑童時,更為這些小孩子長時間懸在空中卻泰然自若百思不得其解。殊不知秘密就在綁著孩子身體的鐵架上,這鐵架在抬閣上偽裝得很好:一頭固家在抬閣上,另一頭伸上來綁在孩子一條腿的內側,鐵架到褲襠處有一小坐墊,可騎在上面,再往上鐵架則彎成一弧形,正好框住小孩兒的腰,這樣小孩兒就穩穩噹噹地貼在、騎在、靠在鐵架上,萬無一失。傳說扮過角色的小孩兒能夠消災祛病,家長往往為自家的小孩兒被選中而感到榮幸。孩兒們更為能風風光光地被大家抬著、簇擁著而感到自豪。

發展狀況

建國前,抬閣架子是毛竹扎制而成的。人們以抬閣的大小而分為大架和小架兩種。均為長方形。大架和小架抬閣的扎制方法是一樣的,用八根直徑為12厘米粗的毛竹扎製成一個立體長方形的底座,長600厘米,寬200厘米,高70厘米。在這個底座上用四根細一點的毛竹紮成底盤,底盤上用竹子和篾簧扎出假山、廟宇、亭、塔、樹木和花草等。紮好後用彩紙裱糊,再配彩色裝飾畫,然後裝上蠟燭燈籠。底盤糊好後,根據閣上場面、故事情節、人物多少,裝上肘閣架,人物坐在抱芯子上,身著戲服,做出各類造型和動作。建國後,為了安全起見,抬閣的底座改用木質底座,肘閣架用螺絲固定,其它均同以前。
每一架抬閣需用8—16人抬著表演,抬閣的人身著彩衣,在樂曲的伴奏下緩慢前進,抬閣上的小演員們,根據各自扮演的不同人物、情節,做出不同的造型和動作。抬閣後面緊跟著吹打班,演奏出各類樂曲。抬閣上面表演的內容大都是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如根據《封神演義》中金光一節,設計的《金光》:金光聖母站在山頂上,手拿排有花燈的花竿,蓮花燈上鑲有鏡子,燈光照在鏡子反射出來,金光耀眼,山上亭、塔、廟宇,仙氣繚繞,山下蒼松、翠柏,使觀眾心曠神怡。

主要劇目

抬閣傳統造型劇目有:《藍橋會》、《黃鶴樓》、《白蛇傳》、《打魚殺家》等,近年又創作了《戴震還鄉》,以紀念一代宗師。

其代表節目有:《金光》、《水漫金山》、《西遊記》、《西廂記》、《三打白骨精》、《火焰山》、《觀音送子》、《火燒綿山》、《火燒葫蘆谷》等。

製作工序

抬閣的舞美和道具製作方面有些複雜。
首先,得特製一方桌,木料1.2米見方。桌中心挖一小洞,豎立一根約4米高的鐵桿,從桌下綁牢固定,確保全全。
桌上部分鐵桿根據劇情的不同折成所需要的彎度,繼續向上伸延,把鐵桿偽裝彩繪成花木、瓜果、禽魚、古代兵器或生活器皿等。 然後,鐵桿上再綁上少兒演員,著裝表演。
方桌上另站立演員,形成立體造型。根據劇情,作造型亮相,叫做“上畫”。也就是說,連跑龍套的演員都要綁在上面。
抬閣一出現,那些人物較多、場面宏大的劇目如《武松打虎》、《回荊州》、《二進宮》、《白蛇傳》等也就在那一張抬起來的桌子上熱熱鬧鬧地上演了。街頭也能看大戲,老百姓們挺自得其樂的。

代表人物

抬閣抬閣

劉文昌,男,國中文化,肘閣、抬閣表演藝術家。1951年8月出生於臨泉縣楊橋鎮一個貧窮的農戶人家。其叔父系肘閣、抬閣表演隊成員,常在農閒或春節、廟會時節隨班演出,並時常表演給劉文昌看,每每看到叔父的表演,他就興奮的手舞足蹈。在他4歲時,便隨其叔父參加抬閣班演出——上抬閣,在抬閣上他時常演孫悟空,時常演水滸等戲劇中的人物,表演的惟妙惟肖。由於在他幼小的心裡埋下了熱愛民間舞蹈抬閣的種子,加上他幼年多次上抬閣,耳聞目染、熟記於心,上學後又學習了美術和手工製作,這都為他從事民舞抬閣活動打下了基礎。國中畢業後,回鄉務農,逢抬閣班演出活動,他都參加,成了年輕的成員。
小時候常在春節、廟會中玩耍,由於在當時的臨泉縣民間歌舞非常盛行,活動也比較頻繁,一般民間舞蹈隊都在露天場所或街道(流動)演出,便常跟在民舞隊後面觀看,特別是觀看馱閣、抬閣隊的小演員在空中精彩的表演非常興奮。由於馱閣是小演員站在執撐者肩上表演,這種演出受到時間的限制,便衍生了一種新的利用肩肘進行支撐表演的民間舞蹈形式——肘閣。這一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鄉土氣息的民族民間藝術,給人們帶來美好的生活娛樂和精神享受,深受人們喜愛。
抬閣演出分為三個步驟,一紮彩、二綁架、三演出。劉文昌加入班會便跟著一批民間老藝人劉玉、陳景新、牛俠齋學習扎彩。
扎彩是根據節目內容製作四季花卉、瓜果、飛禽走獸、魚蝦和古代兵器、生活器皿。兵器、生活器皿、戲劇道具和真實物體容易扎,最難是花木、瓜果、禽魚。由於他酷愛藝術,心靈手巧,過目更熟記於心,在老藝人劉玉、陳景新、牛俠齋悉心傳授下,幾年以後,他便學會了扎彩的十八般武藝,扎出的花果,以假亂真,飛鳥游魚栩栩如生,成為行家雲手大作,扎彩的權威。
扎彩是抬閣的第一道工序,他完成扎彩,又幫助綁架(就是固定架子上小演員),這道程式很關鍵,架綁得好,小演員姿態優美,感覺舒適,小演員在表演時笑容可掬,否則,小演員在上面感覺痛苦,愁眉不展,甚至哭涕不止。凡他綁出架子,都很得體,每次演出,小演員和其家長都爭著讓他綁架。
劉文昌除了扎彩、綁架以外,還參與演出,演出劇目有《劉海戲蟾》、《劉全進瓜》、《三國》、《困同台》、《吳鳳嶺》、《戲牡丹》、《計畫生育》、《回荊州》、《游西湖》、《怒打鎮西關》、《高山下的花環》等,在打擊樂和八音班的伴奏下,踩著鼓點節拍,且行且舞,走“烏龍擺尾”、“龍親嘴”、“秧歌”(前八步、後八步)、“剪子股”(內八形、外八形、內剪股、外剪股、交叉成個剪字形)等民間舞步,並可前後隨意穿插變換隊行,加上一些詼諧、滑稽的表演,時常逗得觀眾笑得前仰後合。因八音班內笛子的伴奏音量小,演出中後面的演員聽不到,到80年代在劉文昌的創新下,又增加笙和鎖吶,不僅演員能聽到,而且再遠的觀看人群也能聽到。吹奏的音樂,非常歡快喜慶,豪爽奔放,表現出喜悅歡騰的情緒。
由於他有國中文化基礎,又喜愛讀小說,他和他的團隊從文藝作品中借鑑、創作出一批節目,如報告文學《高山下的花環》、現代戲劇《柳河灣》、《計畫生育》等創新節目,給古老的藝術以新的生機。
隨著政府和文化單位的大力支持、扶持,加上團隊自身的發展創新,劉文昌的肘閣、抬閣隊除了在周邊縣市的演出外,已經多次受邀到兄弟省市演出,受到兄弟省市領導的接見和表彰。
劉文昌從幾歲參與,十多歲入班,如今他已成了師傅,三十多年傳承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新人,使抬閣這一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鄉土氣息的民族民間藝術,給人們帶來美好的生活娛樂和精神享受,深受人們喜愛,久傳不衰。

肘歌抬歌

抬閣抬閣

文化遺產名稱:肘歌抬歌
所屬地區:安徽
遺產編號:Ⅲ—5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六安市壽縣、阜陽市臨泉縣
遺產級別:省

概述

肘歌、抬歌是清道光年間逐漸發展起來的,清末民國最為鼎盛,屬民間舞蹈譜系,是集舞蹈、音樂、戲劇、繪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

特點

抬歌、肘歌的共同點是芯子均採用不同數量的小演員在道具上表演,製作巧妙、隱蔽,化妝和服裝具有很強的故事特點,並配以鑼鼓和笙、簫、笛、管伴奏。不同點是支撐小演員的底座不同。肘歌是一人頂,抬歌則是多人抬,集雜技、彩扎、燈光、音樂為一體,體現了高、難、險、美的特點,多表演民間傳統節目,如“臥冰求鯉”、“棄官尋母”、“扼虎救父”等。
表演由兩部分組成。執撐者多為青壯年,身負一個制好的鐵支架,在身上綁牢。身穿道袍遮掩,從一袖筒中露出,根據節目內容,選擇以鮮花、瓜果、禽魚、器皿、兵器等裝飾鐵架,以假亂真,給人錯覺。架上表演者均選4—6歲少兒,公母榫眼與執撐架相扣,固定在鐵支架上,扮作戲劇、傳說、故事人物。此種舞蹈形式,上下配合、靈活方便、邊走邊舞、可行可停。其中《孫悟空盜桃》等節目又暗藏機關,表演者可在架上翻跟頭。
演出時由民族器樂八音班伴奏(包括鑼、釵、大鼓、小鼓、笛、哈巴狗等),演奏民間小調、地方戲曲音樂、喜慶、歡樂、奔放,具有濃郁的鄉士氣息和地方特色。

傳承意義

肘歌、抬歌是姐妹藝術形式,反映了生活在沿淮流域人們的風俗、情趣和審美觀,表現了沿淮流域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