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腔

青陽腔

青陽腔因形成於青陽縣而名;又因古時青陽縣屬池州府,還稱"池州調"。青陽腔與徽州腔馳名於明清兩代,譽為"徽池雅調",成為"天下時尚"的新調。宋代,我國東南沿海一帶萌生的南戲,後來形成號稱"四大聲腔"之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和崑腔,先後都在池州流行過,很快與青陽豐富的民歌、九華山佛俗說唱、大型宗教戲劇"目連"(俗'還願戲')等民間藝術融合,約至元代形成青陽腔。

歷史溯源

《中國大百科全書》載:"青陽腔是在(明)嘉靖年間,因弋(陽)腔流入當地,與地方語音及民歌小曲結合形成",廣為流傳。並創造了腔、滾結合的歌唱形式--"滾調",實現了戲曲聲腔上的重大革新,

青陽腔青陽腔
在我國戲曲聲腔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傳入青陽,吸收其精髓,並與當地九華山鑼鼓佛俗說唱、民歌小曲民間藝術相融合,"錯用鄉語,融合土調",冶煉而成富有民間地方特色的青陽腔。因為青陽古屬池州府,故稱為"池州調。"

作為南戲中一支突起的新軍,青陽腔興盛於明清,持續500餘年,有《青陽時調》、《時調青陽》、《時調青昆》、《昆池新調》、《滾調樂府》等青陽腔劇本選集並廣為流傳。青陽腔由皖南發展到省城安慶,贛、鄂、川、湘等地。明代萬曆年間,青陽腔紅遍全國,影響了目連戲、徽劇、黃梅戲、川劇、贛劇、京劇等戲曲的形成和發展,並與全國幾十個地方戲曲劇種產生和發展有著親密的血緣關係

明末清初,青陽腔影響了全國各地許多高腔的唱法。岳西高腔、江西湖口高腔,均為青陽腔的遺脈。目連戲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陽腔,同時,目連戲的上演也助興了青陽腔的發展和傳播。

青陽腔滋養了

青陽腔青陽腔
黃梅戲,又哺育了徽劇。黃梅戲是青陽腔融合湖北黃梅採茶調、徽調發展而形成的戲曲藝術。明代嘉靖年間,池州、徽州青陽腔興起,它吸收了徽調、目連戲、崑山腔等曲調的精華,便形成徽劇。又因青陽腔曲調清秀高雅,池州、徽州盛興,故又有"徽池雅調"之稱,從而青陽腔"為天下時尚"的新調

明末清初,青陽腔隨徽劇湧入安徽省城安慶,以及懷寧、樅陽、桐城等地,其後徽劇走向省內外各地。乾隆年間,安慶四大徽班進京獻藝,享譽京師舞台半個多世紀,在京城吸收了秦、晉、梆等北方劇種的精華,於是孕育產生了京劇。

因此,青陽腔是徽劇的前身,徽劇又是京劇的前身,滋養了第三代地方大戲黃梅戲,包括京劇、贛劇、湘劇、川劇等戲曲劇種,都直接或間接地吸收了該唱腔,借鑑其唱法,得到了豐富和發展。故青陽腔被譽稱京劇"鼻祖"。青陽腔又被譽稱戲曲的活化石,它對我國戲劇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清乾隆年間,史稱"花部"的全國地方戲曲劇種紛紛興起,青陽腔度過了

青陽腔青陽腔
自己的黃金時代,在各流行地區入鄉隨俗,生根開花,結合當地的民歌俗曲,繁衍成當地的戲曲劇種;而青陽腔劇種自鹹豐三年(1853)始,由於兵燹(青陽縣為太平天國戰爭的主戰場之一)、瘟疫,青陽腔藝人紛紛棄家外流謀生,該劇種在發祥地青陽日漸式微,卻在江西省湖口縣生存和發展,至1987年全縣有37個青陽腔業餘劇團。青陽縣後從湖口"迎回"失傳多年的青陽腔,恢復上演《送飯·斬娥》、《夜等·追舟》、《百花贈劍》、《思凡下山》4出青陽腔傳統折子戲。

青陽腔的發展

青陽縣的青陽腔在明嘉慶年間就已形成,有專家認為或在更早的時期即已形成。萬曆時已在安徽南部產生轟動並流傳省外。

青陽腔青陽腔

青陽區位優越,山水靈秀,不僅兵家之爭,也是道家、佛教建立道場、傳經弘法的好處所。宗教的興盛,是青陽腔在青陽產生和發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特別是宗教祭祀、九華山佛教活動,目連戲的上演,助興了青陽腔的發展與傳播。據專家考證:南陵、青陽目連戲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陽腔。

“以古老的青陽腔為主要唱腔的目連戲,反映了皖南農村民間風俗、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和口傳文學。”由於目連戲中充斥著鬼神形象和宗教內容,因此它的演出場合也漸由單純的祭祀鬼神擴展到民間祈福禳災,驅疫避邪等各個方面。戲劇是佛事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青陽腔所產生的嘉慶、萬曆年間,恰是九華山佛事最為繁盛、興旺之時,宗教文化、佛教文化直接支配作用於戲曲藝術

青陽腔青陽腔
外部條件對青陽腔的產生和發展,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載:青陽腔是在(明)嘉慶年間,因弋陽腔流入當地,與地方語音及民歌小曲結合而成,並創造了腔、滾結合的歌唱形式—“滾調”。經專家研究認為:青陽腔是南戲中一支突起的新軍,是南戲聲腔在池州一帶融會佛俗說唱、歌曲等多種民間藝術,經過冶煉而成。青陽腔包羅甚廣,就其某些組成部分而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宋、元以前,甚至更遠一些。宋代,東南沿海出現南戲,入明以後進入安徽南部。其四大聲腔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都先後在池州一帶流行過。然南戲四大聲腔中,海鹽腔、崑山腔趨於精緻高雅,得到士大夫的賞識,餘姚腔、弋陽腔較為通俗粗獷,為勞動民眾所喜愛。青陽腔吸收其精髓,採用村坊小曲、里巷歌謠為之和“錯用鄉語,融合土調”的做法,將多種民間藝術(如九華民歌、包括道士做道場、和尚放“焰口”的音樂舞蹈等)熔為一爐,演出劇目以改編南戲老本和文人傳奇為主,“改調歌之”,唱時聲調高昂,一唱眾和,敲鑼打鼓,熱鬧非凡,尤為平民百姓所喜。不僅在皖南廣為傳唱,“俳優四出”,還隨著商路、兵路等等而傳遍天下,為眾多當地劇種結合
青陽腔青陽腔
、借鑑,產生積極影響。
青陽腔青陽腔

青陽腔唱腔

青陽腔拙撲、高昂、剛健、原始,它不用管弦伴奏,一般是用鑼鼓伴唱,一唱眾和,雜白混唱,腔滾結合(滾調),唱腔靈活多樣,曲調清秀婉轉,戲曲語言、唱詞通俗易懂,尤為平民百姓所喜愛。

青陽腔屬南戲高腔體系,其行當繼承了古南戲的腳色體制,有生、旦

青陽腔青陽腔
、淨、末、醜、外、貼7個行當,後來又增加了小、夫兩個腳色。其表演講究"文戲武唱",娛樂性、趣味性強,火爆熱鬧,常穿插表演竄刀門、盤吊桿、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藝。青陽腔中還有各種紙質面具,在舞美上極具特色

青陽腔在聲腔上屬南曲五聲系統,其演唱特徵:①用鑼鼓伴唱,不用管弦;②一唱眾和,獨唱與幫腔結合;③運用腔滾結合的歌唱方法--滾調

青陽腔的劇目上起元明南戲,下到後世的各種文人傳奇,數量眾多,歷史上曾出現過《詞林一枝》、《摘錦奇音》、《玉谷新簧》、《徽池雅調》等一批青陽腔劇目刊本,現在能收集到的青陽腔大小劇目有94個。青陽腔演唱時一般只用大鼓、

青陽腔青陽腔
大鐃、大鑼等伴奏而不用管弦,獨唱與幫腔結合,一唱眾和,同時在演唱中運用"滾調"的方法,在唱腔中加入"滾白"和"滾唱",形成長於敘事的特點。其唱腔靈活多樣,語言通俗易懂,極大地提高了戲曲聲腔的可塑性和表現力。

青陽腔傳承

1989年10月,青陽縣文化局組織創作上演新編青陽腔小戲《月圓橋》參加安徽省第二屆藝術節池州分場調演,獲劇本創作和表演獎。1991年4月由安徽省藝術研究所、安慶市黃梅戲研究所、池州地區文化局、青陽縣文化局聯合編輯出版《青陽腔劇目彙編》(上、下集),收集青陽腔大小劇目94個。1992年5月3日,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安徽省藝術研究所、池州地區文化局、青陽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全國青陽腔學術研討會在青陽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在會上交流學術論文24篇,並以《古腔新論》結集出版。

青陽腔青陽腔

青陽腔從皖南流布到閩、湘、川、豫、晉、魯等地,成為"天下時尚",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徽劇、贛劇、川劇、黃梅戲等劇種的形成與發展,在我國戲曲史上占有顯赫的地位。然而,由於戰爭、瘟疫和外來文化衝擊等多種原因,青陽腔日漸式微,基本上已從舞台上消失,瀕於滅絕,急需搶救、保護和傳承。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青陽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戲劇1

中國戲劇的產生已有800年了,它現在已經發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計。世界上把它和印度梵劇、希臘悲喜劇並稱為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