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塔雞公調

木塔雞公調

木塔“雞公調”-安徽省東至縣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於清末民初傳入,是饒河戲腔與本地土語方言的孳生物,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其唱腔高亢、響亮,節奏快並帶有濃厚的尾音。現流行於木塔鄭村及周邊江西浮梁地區,主要是節慶之日,出譜及宗祠完工時的演出活動。

基本介紹

木塔雞公調木塔雞公調

所屬地區:安徽·池州·東至縣

文化遺產名稱:木塔雞公調

遺產編號:Ⅳ-5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池州市東至縣
遺產級別:省

概述

東至縣木塔鄉是安徽省東南大門,自古以來是皖贛交界的邊貿重鎮,亦是皖南山區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商賈往來,商貿發達,為木塔帶來徽州文化和浮瑤文化的交融與積澱,形成獨具特色的皖贛邊界文化,底蘊深厚,璀璨奪目。木塔“雞公調”-安徽省東至縣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於清末民初傳入,是饒河戲腔與本地土語方言的孳生物,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其唱腔高亢、響亮,節奏快並帶有濃厚的尾音。現流行於木塔鄭村及周邊江西浮梁地區,主要是節慶之日,出譜及宗祠完工時的演出活動。

“雞公調”表演豐富多彩,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內容涉及到舞蹈、唱聲、音樂、手工技藝、服飾美術等。它是以劇團為載體,以劇本為依託,以輕便自由為形式,蘊含著諸多要素的民間文化。演出時男女老幼演員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進行表演。時唱時舞,伴有獨白,舞唱結合。演出時分角色著裝,並繪畫各式臉譜,主色調為紅、白、黑。演出時鼓、琴、胡、鑼、梆、吶從旁托唱與幫腔,增入了柔和優美的鏇律。通過雞公調的表演,人們即欣賞到精湛的民間藝術與舞姿,聆聽到悅耳動人的唱聲,也增加了友情與團結,構建了社會和諧。

來由

早在南宗末年,南戲進入江西東北地區,在與當地方言土語相結合後孳生出許多新的地方腔調,弋陽腔就是其中一種。清末民初時,弋陽腔在江西省東北地區分別稱為饒河戲和廣信班。饒河戲流行於今日的浮梁、景德鎮、樂平等地,並逐漸擴展至安徽東南等地,尤其邊界地區,如木塔。饒河戲腔在到達木塔地域後,又同當地的土語方言相結合,形成新的腔調,其特點是聲音高亢,響亮,節奏快並帶有濃厚的尾音。演唱高腔時句間或句尾出現“啊”“呃”的襯字和變音,常用舌根翻高八度,俗稱“邊音”,聲如雄雞報曉,故民間定名“雞公調”。

表現形式

“雞公調”是一種特色語調錶達戲曲內容的文藝方式。唱聲高亢,響亮,節奏快並帶有濃厚的尾音。演唱高腔時句間或句尾出現啊呃的襯字和變音。常用舌根翻高八度,俗稱邊音,聲如雄雞報曉。每年臘月開始至來年農曆二月初二結束。
雞公調的演出有半專業劇團,劇團人數40人左右,其中唱角(演員)30餘人,後勤雜務4人左右,各司8人左右。
演出不收費用,應邀演出,常見於節慶之日,家族出譜及宗祠完工的時候。邀請方雖不出費用,但要置辦飲食及禮品,並安排住宿等。演出地點為各村祠堂或村間空地搭台。
演出時演員根據不同角色進行著裝,並繪畫臉譜。時唱時舞,舞唱結合。演出戲本由邀請方指定或由劇團自定,但一般要演三出,即一場大戲二場折子戲。

製作工藝

“雞公調”的製作工藝主要集中表現在各類服飾上。演員所穿的服飾均為絲綢面料,上刺繡各種圖案花紋,有龍騰虎躍,有鳥語花香,有高山流水,有澣海平波。
圖案花紋線條清晰,層次分明,色彩艷麗,栩栩如生,件件是刺繡佳品,具有非常高的手工藝價值。

演出特色

藝術形式演出時,演員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有不同的動作表現,臉部喜、怒、哀、樂;腿部蹬、踢、跳、抬;手部攬、抱、托、扶、劈、打;腰部扭、轉、彎等。一般情況是演員先演唱或獨白,後伴有動作。此時旁台幫襯,演姿微妙微肖,形象逼真。

歷史

提起木塔“雞公調”首應提到白泥(今鄭村)民間藝人鄭秋漢,此人原本饒河戲班演員,1941年回到木塔白泥,組織周邊愛好相同者組成戲班在本地巡演,後因人力、財力、技藝及戰亂等原因,戲班逐步敗落。直到1951年鄭村陽家山人汪仕友、汪前保(鄭秋漢徒弟)二藝人重新組建戲班,名為平山劇團,並請來江西樂平名叫賣酒的師傅,精心傳授唱腔及基本動作。劇團得到很快的發展,並經多方籌資,置辦了器具、樂器及各式服飾。團員也發展到40人之多。每逢節慶之日以及宗族出譜、宗祠完工定會請去演出,以示祝賀。於是聲名雀起,演出區域也擴大到今日的花園、泥溪、昭潭、龍泉等地。1963年該戲團應東至縣文化局的邀請,在縣城黃梅戲劇院演出《黃鶴樓》獲得成功。受到文化部門的關注。到1981年因土地承包責任制的實行,以及男女演員婚嫁、老一輩藝人的故世等原因,演出活動逐步停頓下來。但是演出所用道具物品及劇本皆全部保存下來。
“雞公調”源於饒河戲,又是饒河腔調與木塔土語方言的結合孳生品。“雞公調”以戲本為依託,演譯各類喜、怒、哀、樂故事。男女老幼演員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進行表演。時唱時舞,伴有獨白,舞唱結合。演出時分角色著裝,並繪畫各式臉譜,主色調為紅、白、黑。演出時鼓、琴、胡、鑼、梆、吶從旁托唱與幫腔,增入了柔和優美的鏇律。正生唱聲忽高忽低,清越動聽,動作時而端莊凝重,時而風雅飄逸,時而剛建勇武,時而迂腐寒酸;小生挺拔清柔,圓潤自然,動作時而瀟灑大方,時而娟秀斯文,時而風流倜儻,時而英俊矯健。大旦、二旦、三旦、正旦、武旦、大花、二花等均有精彩表演。演出時,台上演員身臨其境,台下觀念如醉如痴,或同喜或同悲,氣氛之濃厚,可想而知。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間文化的保護與發展,“雞公調”戲曲也隨之興起,1951年木塔鄭村組建了平山劇團,戲曲內容也不斷豐富,演出劇本多達40餘種,音樂設備逐步齊全並具有一定水平。服裝服飾多種多樣,艷麗華美,款式雅致。1963年慶邀參加東至縣戲曲演出,“雞公調”不再局限於本鄉本土,並走出了省門,在江西浮梁地區深受歡迎。村委會、鄉黨委政府也給予大力的支持和鼓舞。木塔“雞公調”已被列為東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重視,並進行了實地錄製,目前正在積極申報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切都為木塔“雞公調”的繁榮與發揚帶來希冀。

傳承意義

木塔“雞公調”於清末民初傳入,是饒河戲腔與本地土語方言的孳生物,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其唱腔高亢、響亮,節奏快並帶有濃厚的尾音。現流行於木塔鄭村及周邊江西浮梁地區,主要是節慶之日,出譜及宗祠完工時的演出活動。
“雞公調”表演豐富多彩,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內容涉及到舞蹈、唱聲、音樂、手工技藝、服飾美術等。它是以劇團為載體,以劇本為依託,以輕便自由為形式,蘊含著諸多要素的民間文化。通過“雞公調”的表演,人們即欣賞到精湛的民間藝術與舞姿,聆聽到悅耳動人的唱聲,也增加了友情與團結,構建了社會和諧。
目前,木塔“雞公調”僅靠“口傳身教”的方式傳承,隨著老藝人的先後去世,精湛的技藝即將失傳,加上年輕人對“雞公調”藝術價值的認識不深,缺少自覺繼承者。因此,木塔“雞公調”急需進行搶救性保護和傳承。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