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目連戲

南陵目連戲

南陵目連戲是學術界公認的海內外目連戲主要流派之一,據縣誌載,明代神學家王陽明和清文學家金聖歎曾先後來南陵觀看目連戲演出。王陽明評曰:“詞華不似西廂艷,更比西廂孝義全”。據本縣民間老藝人憶述師輩,已至明代,清時名伶輩出,班社應邀走遍江西、徽太及江淮之間。清代同治時的《江南通志》就有“目連戲伶人多為南陵人”的記載。

簡介

南陵目連戲南陵目連戲

南陵歷史悠久,人文炳蔚。石器時代即有先民棲息,自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建縣後,1400多年來,遺有大量聞名於世的人文景觀和賞心悅目自然景觀。

南陵目連戲是學術界公認的海內外目連戲主要流派之一。據縣誌載,明代神學家王陽明和清代文學家金聖歎曾先後來南陵觀看目連戲演出。王陽明評曰:“詞華不似西廂艷,更比西廂孝義全”,由此可見演出時代久遠。據本縣民間老藝人憶述師輩,明清時期,名伶輩出,班社應邀走遍江西、徽太及江淮之間。清代同治時的《江南通志》就有“目連戲伶人多為南陵人”的記載。

劇目

南陵目連戲南陵目連戲

南陵目連戲劇本《目連救母》,共3本150齣。劇目所用曲牌215個。全劇敘述傅相篤信佛教,救孤濟貧,死後升天;其妻劉氏開葷毀佛,打僧罵道,被罰地獄受苦;其子傅羅卜拒婚出家,法號目連,為救母入十層地獄,終贖母衍成正果。由於該劇宣揚禮義仁孝,因果報應,崇佛尊道敬儒,故南陵民間祭祀還願盛典,必搬演目連戲。平民儒紳競以唱吟目連戲為樂。

該戲源於佛家經典故事《目連救母》,傳入我國後形成戲劇並流傳日本東南亞諸國,其影響播及歐美。由於其歷史久遠,涉及古代國際文化交流,倫理道德,風土習俗,文化藝術等領域,歐、美、日本都設有專門研究機構,學術活動頻繁。

千古絕唱

南陵目連戲南陵目連戲

目連戲起源於唐朝,盛行於明清,是我國較為古老的劇種。自明朝時在南陵廣為流傳,《江南通志》中有“目連伶人多為南陵人”的記載。

目連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佛教經典《佛說盂蘭盆經》中說:目連一家虔誠信教,但其母劉氏有一天忍不住破戒開葷,被閻王拉下地獄受罰。目連是孝子,他為了救母,挑著經書,跋山涉水,衝破重重阻礙,歷盡千難萬險,下獄救母……這經典自漢傳入中國,成為“佛家勸善故事”。後僧人為擴大宣揚善果的影響,將“目連救母”的故事編為通俗話本說唱。經過歷朝歷代的流傳與加工,至唐代便產生了目連戲劇。

南陵演出目連戲,歷史悠久。明代大哲學家王陽明和清代著名文學批評家金聖歎都曾來陵觀看過目連戲,並有精到的評點。民國初年,南陵目連戲演出蔚然成風,主要演出團體有萬福班、雙元班、永興班等。代表人物任魯齊,太豐鄉人,藝名海子。他以鄉音唱目連戲,輔以方言道白,形成獨特聲腔。唱詞典雅,纏綿悱惻,哀婉動人,所創造的南陵“清槌目連”成為我國目連戲五大主要流派之一。南陵目連戲,全劇一百二十折,唱腔以青陽腔為主。其曲牌共有二百六十多種,但大多名同曲異或名異曲同,打破了傳統的曲牌聯套。其音調與民歌相近,與佛道曲也相似。其調式以角、商最多,其次為與羽、宮、徵(宮、商、角、徵、羽為中國古代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相當於現行簡譜中的1、2、3、5、6)。目連戲原來表演動作較遲緩、單調,後加進了民間武術和雜耍,既增強了娛樂性,又提高了觀賞性。其角色有生、旦、淨、醜四種,所用演員均為男性。戲台有三種。第一種搭三層,稱“獨腳蓮花台”,自下而上分別代表陰(鬼)堂、陽(人)堂和天(神)堂,依照劇情需要,分別在不同的台上演;第二種是一層普通花台;第三種則因地制宜,主要演出木偶目連戲(俗稱“小目連”),一般是為祭節或受自然災害與瘟疫流行,還願而演。目連戲還有一些特殊的規矩和習俗,如演員按情節發展可到台下、台外活動,與觀眾融為一體;還有觀看演出男女需要分開等等。

目連戲因宣揚神鬼之威、陰陽輪迴和因果報應,迷信色彩濃厚,情調低沉,解放後演出一度絕跡。1957年,省文化局在我縣舉辦目連戲鑑定演出;1986年,縣文化局組織縣黃梅劇團和謝昌祿等民間老藝人挖掘並演出《目連救母》中部分折子戲,並錄音、錄像作為資料保存;1989年,日本文化財團組織的著名大學教授、專家及朝日新聞社記者一行慕名來陵觀賞,給予較高讚賞;同年,縣黃梅劇團應九華山佛教協會的邀請,在九華山演出目連戲折子戲,盛況空前。目連戲作為古老而珍貴的地方劇種,無論是在劇目、唱腔、表演還是在配器上,都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特點,值得研究與保存。

歷史

目連戲是宗教戲,成於晉,演出文字記載見於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確為百戲之祖。南陵目連戲為海內外目連戲主要流派之一。舊志“風俗篇”記有“陵民報賽酬神專演目連戲”,明代王陽明和大才子金聖歎曾先後來南陵觀看目連戲演出。王陽明評之為“詞華不似西廂艷,更比西廂孝義全。”金聖歎觀後還作有戲聯一副(見後),由此可見演出時代久遠。據本縣民間老藝人憶述師輩,明清時已名伶輩出,班社曾應邀演於江西、徽太及江淮之間。清同治時的《江南通志》就有“目連戲伶人多為南陵人”的記述。

南陵目連戲的劇本為《目連救母》,也是該戲唯一的劇本,計三本,一百五十齣,唱詞曲牌二百多個。戲文內容為傅相篤信佛教,救孤濟貧,死後升天;其妻劉氏開葷毀佛,打僧罵道,被罰入地獄;其子傅羅卜拒婚出家,法號目連,為救母入十層地獄,終贖母衍成正果。由於該戲宣揚封建禮義仁孝,且崇佛尊道敬儒,故民間祭祀、祈福、還願喜搬演目連,一般多在祈求豐收的“打青苗”、豐收謝神的“稻旺會”以及“土地會”、“觀音會”、“宴公菩薩會”、“插花娘娘會”、“火神會”演出。目連戲班社無職業藝人,平時務農,演時邀集。主要班社有新老“萬福班”、“雙元班”、“永興班”等。班主擁有衣箱,負責組織演員及經手收入分配事務。該戲一直保持戲文與武功分隔的原始演出形態。武功雜耍演員仍沿用明代“打手”稱謂(專指會技擊之人),於戲間表演“盤彩”、“戲叉”、“吊辮”、“爬桿”等功夫。

演出習俗

目連戲有繁瑣的演出習俗。演出前有“禪俎”:在台口正前方約八十米處建一上尖下方的神台,神台中立一丈余高的青竹,內供五猖(有稱五帝);演出結束有“免俎”儀式。後台立有牌位,上寫“供奉杭州鐵板橋上二十四位老郎師父之位”,兩側書有“清音童子”和“板鼓郎君”,演員上場前須一一拈香叩拜。此外尚有“守齋”、“發筆”、“化馬進香”、“送子”、“趕散”、“聞太師驅邪”等等。每項儀式隆重,避諱十分嚴格,就連台下觀眾,無論多少皆從中劃分男女區域,不得伙雜。開演時間都是太陽快落山時開鑼,唱至次日太陽出山時休息,此謂“兩頭紅”。若連演三天,每天一本,謂之“三本三開台”;只唱一天,謂之“一本三開台”。

舞台形式

目連戲多為廣場演出,其舞台形式有三種:一為“獨腳蓮花台”,乃大姓公堂先栽樹一棵,六十年後將樹鋸斷,依託根、乾做成蓮花舞台,演畢再栽樹,備六十年後用;二為花台目蓮,即場地搭台,但多柱幡,增添花燈,有的甚至將台搭至三層,上為“天堂”,中為“人間”,下為“地獄”,配以相應道具紙紮,分層表演;三是木偶目連戲,俗謂“小目連”或“傀儡目連”。前二種演出,演職員一般為二十來人:一末,二淨,三正生,四正旦,五醜,六外,七小生,八老生,九貼旦,十花旦,謂之“十角配齊”;另有四個雜角,四個場面(樂隊)和管衣箱的人,“打手”另請。演員全為男性。固定臉譜有聞太師、王靈官等十四個,其餘皆為串角演員即興塗抹。樂隊有鑼兩面(沙鑼、開鑼)、鼓、鈸、牙板、大青,不入絲弦。其唱腔主體為弋陽腔系統的“高腔”,即青陽腔,兼有佛調等,一唱眾和。其戲文念白有大白、小白之別。小白用南陵圩區方言。外地後興的班社也必遵從,猶如今日演黃梅戲,小白非仿安慶土語一般,否則不成為正宗。這也是南陵目連戲流派特點之一。

目連戲的戲聯,劇本上記載頗多,也有人對戲文或世態有感而發撰作。如順治初,金聖歎來黃墓渡看目連戲,覺戲文情節不甚合理,遂題一聯曰:這老翁(指傅相)捨得數文錢,齋僧布道,添幾年陽壽足矣,豈能捧上天堂,笑玉帝嫌貧愛富;那婆子(指劉氏)偷吃幾塊肉,破戒開葷,打幾下嘴巴算了,何苦拿下地獄,恨閻王重畜輕人。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抗戰期間,縣北鄉唱目連戲,時人以“目連”分嵌作一聯張貼於台柱:目擊時艱,喚海內億萬同胞,保衛祖國;連遭鬼禍,拼江東八千子弟,誓掃倭奴。

戲劇研究的“活化石”

由於目連戲是戲劇研究的“活化石”,建國後仍受到政府的重視。1955年,省文化局來人調查。1956年9月,長春電影製片廠派人來錄製了部分唱腔。同年12月,我縣以一折“僧尼下山”參加蕪湖地區首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引起轟動。續參加省匯演,獲優秀劇目獎、劇目保留獎和表演獎。1957年12月,省文化局在我縣集中老藝人進行了五天的鑑定演出。演出後,三名老藝人被省徽劇團請去參加高腔音樂研究和教戲工作。1988年5月,縣文化局組織縣黃梅劇團向目連戲老藝人學戲,次年兩度應九華山佛教協會邀請,參加廟會演出,七千多名觀眾冒雨觀看。1992年,按省文化廳對外文化交流計畫,接待了日本文化財團一行十人來陵觀摩,來訪的日本著名大學學者教授對南陵目連戲給予高度評價,雖然目連戲劇本單一,內容宣揚宗教迷信、封建倫理,時代局限性大,不可能象其它戲曲得以發展,但它畢竟是我國古代中印文化交流的結晶,是一份重要的文化藝術遺產。它對研究我國戲曲發展、宗教藝術、古代民風民俗及倫理關係,都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具有極高的價值。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