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文化

徽州是目連戲重要的流傳地之一,自明代開始,當地就有較多的目連戲演出。 在安徽省內,徽劇又有江南、江北、徽州等各具特色的流派。 之後,又受徽劇和京劇的影響,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淮劇。

徽派文化又稱徽文化、徽州文化,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其主要表現在徽商、徽雕、徽劇、徽菜、徽派建築、徽派藝術六大部分,可說徽派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濃縮版。

1徽商
▪程十萬
▪馬曰琯
▪鮑漱芳
▪胡光墉
▪吳榮壽
▪程霖生
▪康達
▪胡開文
▪胡沇源
▪胡炳衡
▪胡練九
2徽雕
▪徽州竹雕
▪徽州石雕
▪徽州木雕
▪徽州磚雕
3徽劇
▪目連戲
▪徽劇
▪儺戲
▪淮劇
▪鳳陽花鼓
▪黃梅戲
▪亳州梆劇
▪泗州戲
▪廬劇
4徽菜
▪山野風味特色
▪一品鍋
▪黃山五城茶乾
▪辣味黃金餅
▪元寶排骨煲
▪乾鍋野山羊
▪辣汁石巴魚翅
▪績溪冬粉
▪甲魚燒石雞
▪山藥燉雞
▪李鴻章大雜燴
▪歙味筍絲
▪蟹連魚肚
▪醃鮮鱖魚
▪鰣魚
▪銅陵冰姜
▪五河大閘蟹
▪巢湖銀魚
▪徽菜
1徽商
徽商,是指以鄉族關係為紐帶所結成的徽州商人群體,又稱新安商人。徽州人經商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東晉時期就有新安商人活動的記載,此後代有發展,弦歌不絕。明朝成化、弘治年間,徽州商人的經濟實力逐漸增強,規模日益龐大,形成徽州商幫,其商業資本之巨,從商人數之眾、活動區域之廣、經營行業之多、經營能力之強,都是其他商幫所無法匹敵的,其強盛勢頭一直持續到清朝中葉,引領中國商業發展潮流300餘年,對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光之後,徽商逐漸趨於衰落,雖然還有為數甚多的徽商奔波於全國各地,但是他們在商界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徽州商幫遂成為歷史名詞。
程十萬
,徽商程承津、程承海兄弟合稱。程承津、程承海為宋初時祁門善和鄉人,因經商至富。鄉人號為“程十萬”,每稱津為“十萬大公”,海為“十萬二公”,言其家資以萬計也。(《祁門善和程氏譜·足征錄·書四府君派後》)。程氏兄弟是徽州早期擁有巨資的商人。
馬曰琯
(1687-1755)字秋玉,號嶰谷,祁門縣城人。清代著名鹽商、藏書家,為清代前期揚州徽商的代表人物之一。馬曰琯從小僑居揚州,以經營鹽業為主。馬曰琯曾經以附貢生的資歷援例候選主事,授道台銜。1736年曾被推舉參加博學鴻詞特別考試,堅辭不赴。馬曰琯家庭豪富,但為人慷慨,熱心地方公益事業,曾捐資開掘揚州溝渠,築漁亭孔道等。馬曰琯一生喜愛寫詩、藏書和結交文人雅士,雍正年間,在揚州建造小玲瓏山館,廣交天下名流,“四方人士聞名造廬,授餐經年,無倦色”。著名學者全祖望、厲鶚、金農、鄭板橋、陳章等都是小玲瓏山館的常客。馬曰琯曾自為盟主,同厲鶚等人結“邗江吟社”,吟詩作賦、遊歷山水。沈德評其詩為“峭刻得山之峻,明淨得水之澄”,可見水平很不一般,今傳《沙河逸老集》10卷和《嶰谷詞》1卷。馬曰琯喜愛考校典籍,家中專設刻印坊,不惜費資刻印書籍,如刻朱彝尊《經義考》一書,就花去千金,當時稱這一批書為“馬版”。小玲瓏山館又是馬氏藏書樓名稱,藏書多達10餘萬卷,有“甲大江南被”之說。1772年四庫全書館設立,馬曰琯的兒子振伯獻藏書776種,為全國私人獻書之冠,受乾隆皇帝褒獎,賜《古今圖書集成》一部。馬曰琯有弟馬曰璐(1711-1799),字佩兮,號南齋。兄弟互為師友,人稱“揚州二馬”。《清史稿·文苑傳》有馬曰琯傳。足證他的文名確為當時所重。
鮑漱芳
(?-1807)清代著名徽商。字惜分。歙縣富竭鄉棠樾村人。棠樾鮑氏家族世代經商,在兩淮官商中具有較大影響。鮑漱芳從小跟隨父親在揚州經營鹽業,是當時揚州著名的富商之一。鮑漱芳熱心參加社會活動,也比較有政治頭腦,1803年在川、楚、陝三省的最後平亂中,他組織富商們捐輸軍餉有功,被任命為鹽運使,成為握有兩淮鹽業大權的顯要人物。整個嘉慶一朝,鮑漱芳多次捐款為朝廷濟困。1805年,黃河、淮河大水災,洪澤湖決堤,他先後捐米6萬石,捐麥4萬石,賑濟了數十萬災民。改六塘河從開山歸海,他集眾輸銀300萬兩;疏浚芒稻河,他捐資6萬兩。由於鮑漱芳屢次捐輸,深得嘉慶皇帝的讚賞,獲得清廷從優議敘、加十級的嘉獎,並特賜在故棠樾修建"樂善好施"牌坊。鮑漱芳是一位著名的文物收藏家,他平生蒐集的宋元古籍、法帖、繪畫、墨硯等物很多。中年時,他在當代名家的幫助下,精選唐宋以來書法墨跡珍品,彙編成《安素軒法帖》,並於1799年聘請著名刻工黨錫齡鉤摹鐫刻。《安素軒法帖》是清代影響較大的書法叢帖,流傳甚廣。
胡光墉
(1823-1885)清代著名徽商。字雪岩。績溪縣湖裡村人。胡光墉早年家境貧苦,經同鄉引薦,前去杭州阜康錢莊當學徒,由於工作勤懇、言行穩重,而且善於經營,頗受錢莊主人賞識。莊主臨死之前,考慮到自己沒有後代,決定將錢莊贈送給胡光墉,他於是一變而成富商。此後,胡光墉開始以商人身份涉足政治活動。1861年,當太平軍與杭州清軍激戰時,他組織一批人從上海採運軍火和糧食運往杭州。1862年,他協助左宗棠與法國人聯組“常捷軍”。1866年,又協助左宗棠創辦了福州船政局,並為左宗棠辦理採運事務,代借內外債1250多萬兩。由於胡光墉為左宗棠及湘軍竭心盡力,因而在左宗棠等人的推薦下,被授於江西候補道職務,並且依靠湘軍的勢力,在全國廣設當鋪和銀號,成為富甲江南的特大官商。
1872年,胡光墉在杭州創辦“胡慶余堂國藥號”,不惜重金聘請江南名醫和著名藥劑研製專家,精心配製400多種中成藥,並僱人穿上“胡慶余堂”字號的甲馬,停立杭州名要道,施藥於百姓。胡光墉的這一系列活動,使“胡慶余堂”名聲大振,藥店所制“諸葛行軍散”、“八寶紅靈丹”、“胡氏辟瘟丹”等藥品暢銷全國,與北京“同仁堂”一起平分中國藥業秋色,成為馳名中外的中藥老店鋪。1884年,在外國資本的傾軋和衝擊下,胡光墉破產。
吳榮壽
(1873-1934)現代著名茶商。又名俊德,字永柏。歙縣岔口鄉人。吳榮壽童年時代隨同父親來到屯溪,學習茶葉經營,以精通制茶工藝和善於鑑別毛茶著稱。1901年父親病故後,他大膽拓展業務,在屯溪陽湖開辦吳怡和茶號,專門製作外銷高檔茶。數年後,又創立吳怡春、吳永源、華勝等茶號,進一步擴大外銷精品茶的產量,每年制銷高檔屯綠數千擔,最多年份高達2萬擔,占屯綠外銷半數以上,成為徽州現代第一大茶商。吳榮壽決心對茶業經營進行革新,企望創出新品名牌茶葉,他以重金聘婺源制茶名家汪漢梁為總管,在選料與配方上融婺、歙兩家為一體,製成了色、香、味煥然一新的“抽芯珍眉”和“特貢”等茶,在上海一舉奪得綠茶評比魁首。1927年前後,茶葉價格狂跌,加上朱富潤火燒屯溪商業街,幾度大損失使吳怡和等茶號一蹶不振。
程霖生
(1888-1943)現代著名民族資本家。又名源銓,字齡孫。歙縣富碣鄉人。程霖生的父親程謹軒在上海經營房地產,家資千萬,他繼承父業後在上海發展,數年以後,資金累積達白銀6000萬兩,成為上海灘上屈指可數的巨商,時稱“地皮大王”。晚年,程霖生企圖操縱上海黃金市場,結果受到以孔家和宋家為代表的官僚買辦資本的圍攻,加上時局不穩,金價和房地價大幅下降而破產,靠變賣家財度日。
康達
(1877-1946)近代瓷商、社會活動家。字特璋。祁門縣禮屋村人。康達1888年入縣學就讀,1893年進入安慶大書院,1896年轉讀於北平通藝學堂,21歲以拔貢資格擔任內閣中書。不久,因為同維新變法派有牽連,被貶往江西景德鎮監製御瓷。1904年,在許世英的資助下赴日留學,並在日本參加了同盟會。1907年,協助於右任在上海創辦《神州日報》。1909年,參與籌建景德鎮總商會,擔任第一任會長。1910年,康達先後創辦了江西省瓷業公司和中國窯業學堂,培養新型技術人員,並且採用機器制瓷方法,為景德鎮的陶瓷業作出了革命性的貢獻。辛亥革命爆發後,被推舉為饒州知府,並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南北議和談判和孫中山領導的討袁戰爭,因疲勞過度,不久雙目失明。康達晚年曾任國務院諮議和安徽省省長名譽顧問等職1946年病逝於景德鎮。
胡開文
(1742--1808),號在豐,“胡開文”墨業創始人,清代四大徽墨賓之一,績溪上莊村人。少年時去休寧縣汪啟茂墨店當學徒,誠實勤勞,精於店務,深得老闆器重,被擢為推銷員。在跑碼頭、奔商埠中含辛茹苦,為創業積蓄資金,後娶汪啟茂之獨生女為妻。乾隆三十年(1765)承頂汪啟茂墨店,為創出高質量產品,挑選舊墨模中之精品,不惜巨資購買上等原料,聘良工刻模製墨。並取徽州府孔廟的“天開文苑”金匾中間兩字,冠以姓氏,打出“胡開文墨莊”店號,其“蒼佩室”墨一直是貢品。在墨家如林中競爭,獨占鰲頭,獲得厚利。後來又在屯溪設立銷售分店,繼而開設茶號、棗莊,置田產成為鄉里巨富。天注賈而好儒,致富後,捐資得從九品,賜封奉直大夫。胡開文墨業自1756年起至1956年,前後經歷200年,成為國內京、津、滬等數十個城市、集從業人員上千人的大行業,並於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胡沇源
(1831-1911),胡源泰的開創者胡沇源少時家境貧寒,所以就依古徽州“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的慣例,由父母托人將其送到江蘇東台縣一家茶葉店裡學徒習商。他辦事機敏靈活又特別心細,對店裡的業務和進貨出貨時的細節都能仔細揣摩;別的學徒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學會的東西他只要一個月就可以熟記於心了。所以,胡源很快就擔任了茶葉店的“水客”。水客亦稱“水腳”,是當時茶號採購、推銷茶葉抑或進行市場調查和收集茶葉行情的人;因其交通工具多以乘船為主,故名水客。水客在茶號的地位比較高,待遇也比較好;除老闆(經理)外,水客的薪水一般和司帳先生相等。當然,水客對鑑別茶葉,對茶業行情都要有相當的經驗和敏銳的觀察、思考能力。
鹹豐年間,胡沇源以他多年的個人積攢和店東給予他擔任“水客”的酬金,首創"胡源泰"茶號於姜堰。姜堰城並不大,離泰州也只有20公里,自古就有“糧倉”之稱,“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因為歷史上長江、黃河、淮河三水皆匯於此,因此,姜堰又稱“三水”;也正因為這樣的條件,姜堰一度十分繁華。以茶葉而言,據史料記載:泰州地區茶業經營者多來自徽州等地的茶葉產區的茶商,至清代時規模較大的就有25家,而“胡源泰”茶號就是其中之一。
胡沇源在茶號習商多年,所以他不僅熟悉茶業行情,精通茶葉業務且擅長管理;同時膽量也很大。“胡源泰”茶號開張不久,太平軍在皖南徽州地區與清軍鏖戰,“戰火蔓延了徽州所轄的各縣,交戰雙方於徽州城池相互易手相當頻繁”;許多茶號、茶商販都唯恐避之不及,不敢貿然進山採購茶葉;而胡源卻是數次冒險進入茶區去收購茶葉,以保障“胡源泰”茶號的生意正常進行。胡源還特別能吃苦,即使是在茶號有了第二家分店的時候,他仍然是“日當店面,夜宿店堂”;而日常生活中的吃穿用等仍如往日。正是由於胡源繼承和發揚了徽商“察行情、權時宜”的經營經驗和“徽駱駝”一般的吃苦耐勞精神,所以他很快地就將“胡源泰”茶號擴展到靖江、上海等地;同時,“胡源泰”茶號以經營茶葉品種多、質量好、價格公道而深得“三泰”地區(泰州、姜堰、泰興)顧客的好評。胡源祖孫四代,歷經百餘年商海滄桑,嘗盡艱辛、坎坷與劫難,不畏艱險,力挽商機,先後開設茶號、茶莊十二家,為徽州茶商在三泰地區開闢了一方天地。
胡炳衡
,徽商胡炳衡祖孫四代,在江蘇三泰地區開闢茶商貿易,歷百餘年商海滄桑,幾經劫難與復興,先後開設茶莊、茶棧12爿,為績溪茶業在三泰地區開創了一方天地。抗戰以後,店業相繼轉營到上海等地,直到解放後公私合營。
胡練九
,徽商工業創始人。1941年在績溪縣龍川村創辦繅絲廠的徽商胡練九畢生致力於絲綢行業,是我省最早的繅絲企業創建人,是徽商中由商業貿易向工業生產的較早跨越者之一,這是我縣徽商群體中工業萌芽的具體表現。解放初期,胡練九提出在重點地區栽桑養蠶,逐步普及全縣,並建議縣人民政府利用龍川繅絲廠的設備籌建公私合營績溪縣繅絲廠,就是現在的安徽績溪絲業公司前身,當時的蘇聯《真理報》曾予以採訪報導。
2徽雕
徽派雕刻最為著名的是磚雕、石雕、木雕。明清之際是徽州雕刻藝術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徽州眾多的雕刻能手活躍於明清藝林,以他們的勤勞和智慧,舉凡於金石、碑刻、版畫、墨模、琢硯、嵌漆、竹刻、乃至建築雕飾,無不給後人留下珍貴的藝術瑰寶。尤其是石雕、木雕、磚雕這三朵奇葩顯得更加粲然奪目。石、木、磚雕主要用作建築裝飾。其範圍之廣,幾遍徽州舊轄歙、休、黟、績、祁、婺六邑,其時間之久,由明入清直至民國,長達三、四百年。徽州各地的民居住宅,祠堂、廟宇、牌坊、亭、塔、橋、墓等建築上的許多構件和局部,都飾以精美的石、木、磚雕。常見的如牌坊、石獅、石馬、石鼓、報鼓石、須彌座、鴟吻、角獸、脊飾、座門、門罩、漏窗、梁枋、斗拱、軒昂、雀替、柱、門窗、隔扇、檐欄、掛落、欄桿等;其他諸如
神龕佛像,家具雜件,民俗用品以及工藝擺設等等,也無一不靠石、木、磚三雕增其光輝。尤其是闊綽、考究的建築,往往“一宇之上,三雕駢美”,從入口到室內、兩廂迴廊的左右上下,精美的石、木、磚雕飾俯仰即是,美不勝收。可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三雕”在建築裝飾藝術中已獨具一格,充分發揮了其在建築上的實用價值和獨特的審美作用,給徽派民間建築增添了誘人的藝術魅力,大大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寶庫。
徽州竹雕
竹雕:徽州的竹刻藝術,是中國竹刻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徽州竹刻自有徽州之特色,但總體看來,無論何地域的竹刻作品都統一於明顯的時代風格中,而地方的風格並不顯著,唯個人風格尤著。竹刻香筒,顧名思義是用作盛香花或香料的,陣陣清香自玲瓏剔透的筒壁溢出。筒壁四周雕鏤人物、花鳥、草蟲。圖案精美別致人皆珍之為寶。竹刻筆筒,乃為明代徽州文人雅士倍極推崇的高雅的文房用具之一,用以裝飾韋齋,擱置案頭。竹刻臂擱,為書寫繪畫時枕腕擱臂的用具。
竹刻大體分兩類:一類為竹面雕:如上述香筒、筆筒。臂擱、扇骨等;竹面雕刻可分陰文、陽文;二者又各有深刻、淺刻,如陰文則有毛雕、線刻、深刻、陷地深刻;陽文有留青、薄地陽文、淺浮雕、高浮雕、透雕。一類為立體圓雕:即竹根。所制為人物鳥獸等立體形象之物。
傳統“徽州四雕”之一。在徽州城鄉布很廣,類別亦多,主要用於寺宅的廊柱、門牆、牌坊、墓葬等處的裝飾,屬浮雕與圓雕藝術,享譽甚高。
徽州石雕題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與磚雕複雜,主要是動植物形象、博古紋樣和書法,至於人物故事與山水則較為少見。但西遞村原水口亭的主體建築凝瑞堂內的石礅礎上,卻有以佛經故事為內容的雕飾;堂前石階中央,有斜照嵌雙龍戲珠石雕,背景襯以山石波濤、瓊樓玉宇,宛若仙界天國,顯出少中見奇。徽州石雕在雕刻風格上,浮雕以淺層透雕與平面雕為主,圓雕整合趨勢明顯,刀法融精緻於占朴大方,沒有清代木雕與磚雕那樣細膩繁瑣。坦西遞凝瑞堂大道旁有一對保存完好的黟縣青大理石石雕寶瓶,其瓶身所飾山水雲霧花紋圖案,採用了浮雕與鏤空雕刻相結合的手法,令人嘆為鬼斧神工。
徽州石雕
徽州石雕取材來源主要有二:一是青黑色的黟縣青石,二是褐色的茶園石,色澤有別,觀感亦有差異。具有代表性的有黟縣西遞村宅居和胡文光刺史牌坊、黟縣許國石坊、休寧縣汪由敦墓地諸處的石雕。石雕精品比較常見的是宅居的門罩、院牆的漏窗和各種石牌坊。西遞村“西園”中有一對漏窗,左為松石圖案,奇松從嶙剛怪石上斜向伸出,造型剛勁凝重;右為竹梅圖案,彎竹頂勁風,古梅枝婆娑,造型婀娜多姿,到工精美至極,堪稱石雕藝術精品。歙縣北岸吳氏宗祠天井水池後壁上方,鑲嵌著一副石雕百鹿圖,由9塊石料雕就拼成,採用圓雕、透雕、浮雕技巧、立體感很強。有栩栩如生,大小不等的一百隻山鹿;有石壁生輝,矮而粗壯的黃山松;有重重疊疊,高高低低的奇岩怪石;有淙淙株流淌,彎彎曲曲的小溪;有路旁溪畔,疏疏密密的小草;有飛鳴啼叫,前後覓食的小鳥,宛如一幅清新雋永的深山野趣圖,可謂徽州石雕一絕。
歷代石雕藝人佚名者很多,僅黃鼎、朱雲亮、余香等數人留下了名字。1949年以後,徽州石雕技藝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屯溪柳忠石雕廠生產的牌坊石雕精品,遠銷德國、徽州旅遊工藝廠在1992年創作了微縮仿古石雕“許國石坊”,獲得省工藝美術品博覽會“產品設計獎”。次年又推出了大型石雕壁畫《八百里黃山圖》。畫高2米,寬5.2米,用65塊40厘米見方的優質江西玉山石料拼接而成。在工藝上既全面繼承了傳統石雕中的諸多技法,又大膽吸收了國畫皴法的某些成分。在題材上,既能具像寫實,又有意象發揮,使八百里黃山的松石雲煙,盡收於尋丈之中。這株石雕工藝新花,使徽派石雕顯出獨特的魅力和勃勃生機。
徽州木雕
徽州山區盛產木材,建築物絕大多數都是磚木石結構,尤以使用木料特多,成了木雕藝人發揮聰明才智的用武之地、徽州木雕用於舊時建築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裝飾,遍及城鄉,其分布之廣在全國屈指可數。宅院內的屏風、窗楹、欄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風采,幾乎是無村不有。徽州木雕的題材廣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獸、蟲魚、雲頭、回紋、八寶博古、文字錫聯,以及各種吉祥圖案等。徽州木雕是根據建築物體的部件需要與可能,採用圓雕、浮雕、透雕等表現手法。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初具規模,雕風拙樸粗擴,以平面淡浮雕手法為主。明中葉以後,隨著徽商財力的增強,炫耀鄉里的意識日益濃厚,木雕藝術也逐流向精雕細刻過渡,多層透雕取代平面淺雕成為主流。
徽州磚雕
徽州磚雕的造型,來源於漢畫象磚。漢畫象磚大都是模印磚坯刻畫後入密燒制,嵌竊時再進行修刻而定型的。如河南鄧縣墓中的畫像磚,雕刻了漢魏六朝樂隊演奏的形象,神態極為生動。
從早期的簡單粗獷、樸素的紋樣,逐步演變到後期的繁腹、細緻華麗的結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磚雕圖案的題材非常廣泛;以人物為主的題材在所有磚雕中,被視為精工細作的中心,作了很大的比重。以人物為主的題材、內容包括神話傳說、戲曲圖譜、民間故事、習俗等;在花鳥、動物為題材的磚雕里,較多出現的是獅子圖案。有獅子滾球,大獅小獅翻騰、對舞、立坐俯仰各種姿態。在民間藝人的傑作里,獅子被表現為威猛而又可愛,兩種對立的感情巧妙地柔和在一起。被視為傳統的靜物畫的「博古圖」,在磚雕圖案中也占有一定位置,這些琴棋書畫,鍾彝古玩被組織在卷草、迥文環繞的花邊錦帶中,琳琅滿目,雅趣橫生。
從磚雕藝術風格來說,明代的風格比較叫古拙樸素,用刀鋼勁洗鍊,其實雄渾有力,注重整體效果,頗有漢畫象磚、畫像石的風味。手法一般為浮雕或一曾的淺圓雕。景物前後緊貼,多藉助於線刻造型,但富於裝飾趣味。到清代,逐漸於細膩繁縟,注重情節性構圖。一塊方不盈天的磚坯上最多的可以透雕90個層次,整個面的布局也採用了立軸和手卷式的章法,顯得更加端莊嚴謹。
磚雕這種民間工藝美術,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勞動人民為適應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就地取材而創作的。磚雕的實際運用範圍正日益擴大,除了古典式園林的屋面的門樓,門罩,迥廊的窗、景門上的門楣、漏窗間的嵌畫。屏風牆南角花以及樹、閣、廳事、亭台等處,都可根據適當的位置,靈活設計,收到裝飾美的藝術效果。隨著社會文明建設的文明發展,磚雕藝術將以它「取材簡易,雕制便捷,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民眾喜愛,雅俗共賞」等優點,更廣泛地進入人民的生活,它將會與其他傳統工藝美術一樣,通過藝術實踐的革新,創造出更完善的風格來。
3徽劇
歷史上,徽州曾是中國戲曲藝術的一個重要流傳地。由於毗鄰浙江,受地緣關係影響,早在明代前期,形成於溫州的南戲就開始在徽州流傳,並出現了一些戲曲作家,如程添慶、畢尚重等。到了明代中葉,南戲四大聲腔即餘姚腔、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相繼流傳到包括徽州在內的皖南地區,所孕育出的“徽州腔”與形成於池州的青陽腔並稱為“徽池雅調”,為天下所“時尚”。此時的徽州還形成了喜好“搭台唱戲”的習俗,看戲、賞戲成為當時徽州人一個重要的生活內容和流行的娛樂方式。到了清代,徽州的戲曲演出活動更為普遍,直到今天,黃山地區還保存有許多珍貴的戲曲文物,如古戲台、罰戲公約與罰戲碑、大量的手抄戲本等,它們猶如一部鮮活的徽州戲曲史,在向世人展示著徽州戲曲藝術的昨天。此外,徽州還是孕育戲曲人才的一個搖籃,在這裡曾經走出一大批戲曲作家和戲曲理論家。有調查稱,明代徽州籍的戲曲家有11位,清代有31位,像鄭之珍、汪道昆、汪廷納、方成培等人就以戲曲創作而著名,潘之恆、凌廷堪、程巨源、程羽文等人則在戲曲理論方面造詣深厚,他們都對中國戲曲文化的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目連戲
目連戲,原名弋陽腔,發源於弋陽江地區,所以稱弋陽腔,簡稱陽腔,曾流傳於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省,是我國唯一的歷史宗教戲,因主要扮演目連救母的故事而得名。目連故事來源於佛教經典,在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目連事跡也隨之傳入國內。至唐、五代時,出現多種有關目連的變文,故事漸趨完整。到了宋代,目連故事與戲劇藝術相結合,最終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戲劇劇目。徽州是目連戲重要的流傳地之一,自明代開始,當地就有較多的目連戲演出。萬曆年間,祁門縣渚口鄉清溪村人鄭之珍改編完成《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劇本由歙縣虬村刻工黃鋌於萬曆十年(1582)刊刻。全劇共一百出,分為上中下三卷,集明中葉以前目連故事之大成,形成了一部有完整情節的戲曲作品,它的問世是目連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此後,許多地方的戲曲藝人多選用或模仿鄭本,徽州也成為目連戲演出的重鎮之一,境內的祁門、歙縣、休寧、黟縣以及鄰近的石台、涇縣、南陵等地,也都成為目連戲重要的流傳地。一些目連戲班也在徽州紛紛組建,如祁門縣有箬坑的馬山班、彭龍的瀝溪班、渚口的樵溪班等,歙縣韶坑和長標等地的目連戲班,自明代到20世紀40年代一直演出不輟。徽州目連戲儀式化特點突出,以各種雜耍技藝著稱,如“疊羅漢”、“打筋斗”、“盤桌”、“盤凳”、“耍牙”、“竄火”、“跳索”等,音樂腔調“諸腔雜陳”,有高腔類、小調(雜腔)類,有的唱腔還採用了類似民間哭喪及叫賣型音調,以及蓮花落、十不閒等說唱音樂。
徽劇
徽劇:是我國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約在明代中葉以後形成於安徽徽州、太平(今歙縣)、青陽、石台一帶。當時著名的聲腔如餘姚腔、青陽腔已在這一帶流行,統稱“徽池雅調”。徽劇的淵源就是“徽池雅調”。這時,弋陽腔又從江西傳來,與餘姚腔結合,融合民間歌曲,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青陽腔。這種新曲調的特點是“滾白滾唱”,即是把人民民眾生動活潑的口語辭彙,加進唱詞和說白中,突破了弋陽腔曲牌聯綴體的套式,通俗易懂,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反倒替代了弋陽腔。以嘉靖、萬曆年間,這一帶產生了徽州腔、青陽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種聲腔,很快風靡全國各地,被稱為“天下時尚南北徽池雅調”。徽劇至此正式形成。徽劇安徽興起之後,逐漸向外流傳。清朝乾隆年間,徽劇名藝人高朗亭、郝天壽等,把徽劇帶到揚州演出。乾隆五十五年,高朗亭又帶到了北京,引起“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進京。徽劇進京不久,漢劇也進京,徽劇又從漢劇中吸收了西皮,進一步豐富,發展了自己的聲腔。從此,徽劇廣泛流傳,影響了全國。它逐漸吸收了北方的京腔,其高腔與北方語言結合起來,發展成為京劇。在南方,徽劇則發展為各個流派。如浙江的婺劇、江西的贛劇等,差不多都是徽劇的嫡派。雲南滇劇、廣東粵劇的主要聲腔都是“二黃”,主要來自徽劇,並吸收了徽劇的武功。湖南湘劇中的“南北腔”,就是徽調的“二黃西皮”;廣西桂劇也以“二黃西皮”為主調,吹腔則稱“安慶調”。徽劇的演出地區遍及長江兩岸和黃河南北,一些班社龐大至百人以上,最大的四喜班竟有180人之多。在安徽省內,徽劇又有江南、江北、徽州等各具特色的流派。江南徽劇以唱功見長,聲調純樸渾厚,韻味足;江北徽劇以武功見長,有些筋斗、檔子,為其他劇種所少見;徽州的徽班,除正規大班外,還有半職業的“鬼火班”;農忙務農,農閒聚唱,時有時無,民眾故以“鬼火”來形容。徽班表演較其他徽劇細膩,唱做並重。徽劇的傳統劇目很多,據記載有1404個,因年代久遠,又多為手抄本,有不少本子已失傳。經過挖掘整理,富有徽劇特色的劇目有《水淹七軍》、《義虎報》、《齊王點馬》、《巧姻緣》、《借靴》、《龍鳳扇》、《三擋》、《醉打三門》等。徽劇的唱腔多姿多彩,既有高雅的高腔、崑腔,優美的昆弋腔,活潑的吹腔,瀟灑的四平,又有悲愴、激越的拔子,節奏明快的西皮、二黃,富有鄉土氣息的花腔小調。徽劇的的武功表演,分為平台和高台兩種。平台武功如“獨腳單提”、“叉腿單提”、“跑馬殼子”、“飛叉”、“刀門”等,均屬驚險的表演。高台武功更為險要,演員要從7張桌子相疊的高處翻下,一般也要翻3張桌子相疊的高處,同時創造了許多絕技如頂碗、矮子步、辮子功等。在表演上還追求身段、亮相的雕塑美。《三擋》中秦瓊的走霸,“金雞獨立”、“童子拜觀音”、“犀牛望月”等身段,都十分精美。徽劇在強調對主角人物細緻刻劃的同時,也很注重集體表演,必要時眾歌齊舞,顯得氣勢壯偉,場面熱烈。
儺戲
儺戲,又稱儺堂戲、端公戲,是在民間祭祀儀式基礎上吸取民間戲曲而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目的是為了請神敬祖、驅邪納福,表演者均要佩戴面具。儺戲在皖南地區較為常見,如貴池、徽州等地。貴池儺戲源於對昭明太子的祭祀活動,一般只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時擇日演唱,演員和觀眾都是本宗族成員。貴池儺戲演出劇目有兩類:一類是以舞蹈為主,以“悅神”為目的的儺舞與吉祥詞;另一類是有唱、有白、有故事情節的正戲。徽州地區盛行的是儺舞,特點是不說不唱,有鑼鼓和樂器伴奏以烘托氣氛,人物主要通過誇張變形的面具來塑造。儺戲表演主要是為了娛神,同時也有娛人的功能,它是了解徽州習俗與民眾信仰的一個重要方面。
淮劇
淮劇:又名江淮戲,流行於江蘇、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清代中葉,在江蘇鹽城、阜寧一帶流行著一種由家民號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為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僅以竹板擊節。後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稱為江北小戲。之後,又受徽劇和京劇的影響,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淮劇。早期淮劇以老淮調和靠把調為主,唱腔基本是曲牌聯綴結構,未採用管弦樂器奏。1930年前後,戴寶雨、梁廣友、謝長鈺等人,又在香火調的基礎上,採用二胡伴奏新調,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調。1912年,何孔德、陳達三等把淮劇帶到上海。何叫天又創出連環句唱調,進一步豐富了自由調。淮劇的傳統劇目:早期有生活小戲《對舌》、《趕腳》、《巧奶奶罵貓》等,大戲“九蓮十三英”(即《秦香蓮》、《藍玉蓮》等9本帶“蓮”字的戲和《王二英》、《蘇迪英》等13本帶“英”字的戲)和《白蛇傳》、《岳飛》、《千里送京娘》、《狀元袍》、《官禁民燈》等。新時期以來,以上海淮劇團為代表,以《金龍與蜉蝣》為標誌,都市新淮劇的旗號在戲劇界引起很大凡響。徽戲班社進入境內之後,香火戲常與徽戲同台或合班演出,名曰徽夾可。鑒於香火戲的鄉音土調頗受廣大民眾喜愛,於是一些徽戲藝人先後轉入香火戲行列,香火戲亦因此得以大量吸收徽戲藝術成就而發展,表演從只唱不做到開始注重一引、二白、三笑、四哭等表演程式。另由於吸收徽戲武功,與其原有武術、雜技相融合,其間還出現了一些以武戲見長的演員。在大量引用徽戲劇目的基礎上,淮劇劇目逐漸有了九蓮、十三英、七十二記之雛形。到十九世紀60年代初,香火戲基本擺脫附屬於巫覡活動的性質而獨立。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蘇北發生特大水災,部分藝人來到上海,主要以拉洋車或在碼頭扛包謀生。民國初年,藝人韓太和、何孔德等在斜橋江北大世界等地,用筷子擊盤,坐唱演出,稱為搭墩子。後又演出於蘇北人集中的三合街、太平橋、長安路、定海橋、大連灣路等地。1914,駱步蟾、駱步興、呂鳳安、武旭東來滬,做香火(即僮子),唱街頭戲,繼而發展到拉圍子(用布拉成圍子,觀眾在圍子裡看戲)售票演出。此時在坐唱的基礎上有了簡單的化裝表演。不久,出身於梨園世家的何孔德,經艱苦創業有了衣箱,並吸收了流散在滬的部分藝人組合成班,為劇場演出創造了條件。當時,人們稱這種演出為江淮戲。淮劇的唱腔音樂屬板腔體,以[淮調]、[拉調]、[自由調]為三大主調。[淮調]高亢激越,訴說性強,大多用於敘事。拉調委婉細膩,線條清新,適用於抒情性的場景;[自由調]鏇律流暢,可塑性大,具有綜合性的表現性能。圍繞三大主調而派生出來的一些曲調,如一字腔、葉字調、穿十字、南昌調、下河調、淮悲調、大悲調等,以及從民間小調演化的[藍橋調]、[八段錦]、[打菜苔]、[柳葉子調]、[拜年調]等,都有各自表現性能的輔助曲調。各種曲調共一百多個,其主調的調式調性相近,基本為徵調式、商調式、羽調式三種類型,並均有完整的起、落板與丟、接板的結構形式,它們又和淮劇特有的伴唱鑼鼓相連。在聲調的發展上,隨表現內容的不斷更新,淮劇的流派唱腔也出現了紛呈並茂的繁榮景象。早在淮調和〔呵大咳〕形成階段(甚至在香火戲階段),因為語言等因素,主體曲調就有東、西路派系之分。東路唱腔富於鏇律,音調純和;西路唱腔近似口語化,短促強硬。建國後,流行在江南的淮劇以自由調為主體貫串發展,清新明快;而蘇北的淮劇,仍然保持以淮調、拉調為主要發展線路的做法,鄉土氣息甚濃。不少有成就的淮劇著名演員,從這些不同聲腔體系中創造新腔,如筱派(筱文艷)、馬派(馬麟童)的自由調,李派(李少林)的拉調(閃板),何派(何叫天)的拉調(疊句、連環句)等。淮劇的伴奏樂器、管弦樂有二胡、三弦、揚琴、笛、嗩吶等,打擊樂器有扁鼓、蘇鑼、鐃鈸、堂鼓等。打擊樂在香火戲鑼鼓基礎上吸收麒麟鑼、鹽阜花鼓鑼等民間鑼鼓演變而成,現有[起板鑼鼓]、[十字鑼]、[藍橋鑼]、[磨坊鑼]、[散板鑼]、[摜板鑼]、[慌鑼]和配合身段表演的[清江譜]等。淮劇表演上素稱能時、能古、能文、能武,由於曾與徽劇、京劇同台演出,所以它較多地吸收了兩個劇種的表演程式,同時又保持了民間小戲和說唱藝術的某些特色,如以唱功見長等。武打受徽劇影響較深。徐長山演《滾燈》,頭頂一疊碗(最上面一隻碗盛油點燈)鑽桌上凳作劈叉、倒立、烏龍攪等動作;其它如耍盤子、耍火流星、耍手帕、踩木球等雜技,也大多從徽戲吸收而來。
鳳陽花鼓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但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著名,一般認為形成於明代。鳳陽花鼓主要分布於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其曲藝形態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歷史上藝人多以此為出門乞討的手段,鳳陽花鼓因此而傳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間,許多文人的詩文記錄了鳳陽花鼓表演時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清中期以後,舞蹈因素逐漸從民間的鳳陽花鼓中淡出,僅剩下唱曲部分,分為"坐唱"和"唱門頭"兩種形式。
鳳陽花鼓早期演唱的曲目多為當時的"時調",主要有《鳳陽歌》、《鮮花調》、《王三姐趕集》、《秧歌調》等,每一首都曾被廣泛傳唱。隨著歷史的發展,鳳陽花鼓的鼓、鼓條乃至擊鼓方法都在不斷變革。20世紀50年代初,新文藝工作者對鳳陽花鼓加以改革,增加採用了一些新的表現手法,剔除了小鑼,專用小鼓伴奏演唱,同時根據擊鼓用的鼓條特徵,將其改稱為"雙條鼓"。
黃梅戲
黃梅戲:因發源於湖北黃梅縣而名。又稱“黃梅調”,古稱“採茶戲”。採茶戲,約形成於清康熙中葉,由黃梅人逃水荒帶至皖西南,傳人安慶一帶,首先進入農村燈會,由一醜一旦演唱一些時興小曲。其後,採茶戲在唱燈的基礎上,增添了情節,以一醜一旦表演,或增加一老醜、一生角,是為“三小”階段;最後,採茶戲受到青陽腔(池州調)高腔滾調的影響,變高腔的專用曲調為通用曲調,再將曲牌體的長短句唱詞改為通俗的說唱體,即以七言、十言演唱,通稱“二高腔”。由於青陽腔已講究“板”(拍、節奏)的運用,“二高腔”受說唱體偶句唱詞的影響,遂使其唱腔藝術發展較快,加之改用安慶官話,更帶來了黃梅調聲調的巨變。同時,改變調式,取消“靠腔鑼鼓”和幫腔形式,將冗長的鑼鼓伴奏改為“二、四、六槌”,並改用京鑼,替代原來的大鑼,吸收了部分高腔、徽腔的表演鑼鼓,從而逐漸形成行當唱腔。隨著戲曲班社商業性被出增多,從清未開始出現有女演員參加的“陰陽班”。由於男女演員噪音有殊,則更進一步推動其相適應的聲腔變化。又吸收江南民歌小調,賦予唱腔獨特韻味(稱為‘江南路子'),具有深厚、廣泛的民眾基礎。自20世紀初興起的諸多職業性班主社,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湧現出一批傑出的演員。黃梅戲班社也從農村走向城市,從而促進了黃梅戲的蓬勃發展。其傳統劇目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說。“大本”即正本戲,“小出”謂花腔小戲。花腔戲,大都農村生活小戲,角色多為一醜一旦,或加一小生。代表劇目有《打豬草》、《鬧花燈》等。新中國成立後,黃梅戲有了更大的發展,逐漸在全國廣為流傳,甚至飲譽海外,成為我國享有盛名的戲曲大劇種之一。黃梅戲在全國甚至全界都有著廣泛的傳布,受到中外城鄉廣大觀眾的喜愛。提到黃梅戲藝術,就不能不提起為黃梅戲藝術做出巨大貢獻的一批老藝術家,如嚴鳳英、王少舫、潘璟琍等。其中,尤其以嚴鳳英最為突出。至今,人們只要提起黃梅戲,就會提起《天仙配》,只要提起《天仙配》,就會提起七仙女的扮演者嚴鳳英。試想,在今天的中國,有多少人會唱嚴鳳英那段"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呀!戲曲(尤其是地方戲曲)成了流行歌曲,萬人傳唱,嚴鳳英功不可沒。黃梅戲人才不斷湧現,馬蘭、吳瓊、韓再芬、陳小芳、李文、黃宗毅、黃新德、吳亞玲、蔣建國、周源源、周莉、楊俊、張輝、陳小成、胡玉潔、余順、周珊、錢濤、徐君、劉華、俞士偉、沈良學、王淮、孫娟、陳兆舜、劉紅等一大批新人迅速成了舞台中堅力量。
經典劇目
1 梁祝
2 紅樓夢選段:黛玉葬花
3 女駙馬選段
4 天仙配
5 相思淚
6 琵琶頌
7 夫妻觀燈
8 誰料黃榜中狀元
9 賞花
10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亳州梆劇
亳州梆劇:又稱豫劇,,是亳州最受歡迎的又一劇種。解放前,主要由外來劇班和地方一些不正規毀戲班子演出。解放後政府重視民眾文化生活,關心戲劇發展,於1951年8月,文化館從市民、工人、及戲劇愛好者中間選拔27人,成立新光業餘劇團,學習豫劇。同年,縣工會成立工人業餘劇團。1953年,兩劇團合併組成“工人劇團”,演出《柳蔭記》,引進新的戲劇表現手段,使豫劇在亳州初有影響,1956年改稱亳縣豫劇團。亳州梆劇在唱腔上與豫劇相同,有慢板、二八板、飛板、栽板、滾板、流水板等板式。伴奏樂器有打擊樂(大鑼、小鑼、戰鼓、梆子、邊鼓、鈸、鑔等)。民間管弦樂(竹笛、板胡、二胡、月琴、嗩吶、笙等)。文武場曲牌有幾百支之多。行當亦分生、旦、淨、末、醜五行,修習“四功”、“五法”。亳縣梆劇的傳統劇目多達四百多個,著名的有:《張羽煮海》、《李天保弔孝》、《洛陽橋》、《柳蔭記》、《天門陣》、《大狼山》、《香囊囊》、《陳州放糧》、《穆桂英掛帥》、《西廂記》、《天仙配》等。
泗州戲
泗州戲:是開放在泗洪大地上的一朵絢麗多彩的藝術之花。它土生土長,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由民間說唱發展起來的比較典型的板腔體唱腔劇種,是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也是泗洪大地上一朵瑰麗的民俗之花。現在已經流傳於整個蘇北及安徽、魯南等地區。據老藝人回憶,泗州戲由當地姓丘、葛、張的三位藝人,吸收民間太平調等加工而成。故泗州戲演員舊時都稱“丘門腿”(丘姓門下學藝的)。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清代乾隆年間稱之為“拉魂腔”,道光年間初具戲曲雛形,有了化裝、表演和舞蹈。最早的藝人以唱“門歌子”為生,多為二人,一唱一彈沿街賣唱。以後有簡單道具,發展成二人戲、三人戲,主要在農村演出。由於舊社會這一行業被人視為“下九流”,難載史冊,因此它的起源與歷史沿革,至今尚無可靠的文字記載,即使是本地的地方志也難述其詳。泗州戲原名諸多,據其特點,除叫“拉魂腔”外,還叫拉呼腔、拉花腔、四平調、怡心調和地方小戲、泗州小戲等。解放後為體現劇種的地方特色,故改名泗州戲(解放後,泗洪縣由原泗州和洪澤湖管理局合併而成,原屬安徽省管轄,後劃歸江蘇管理)。泗州戲與山東、江蘇的柳琴戲、淮海戲有著一定的血緣關係,同是由“拉魂腔”發展而來的,屬姐妹劇種,至今仍在互相影響。泗州戲歷經這么多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今天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劇種。泗州戲劇目豐富,如傳統劇目《大出觀》、《三踡寒橋》、《樊梨花點兵》、《走娘家》、《拾棉花》、《喝面葉》等長期盛演不衰。泗州戲的表演藝術在說唱的基礎上,大量地吸收了民間花燈、小車、旱船、跑驢等舞蹈表演形式,因此具有明快、活潑、樸實、爽朗、粗獷、豪放、剛勁、潑辣的特點。“壓花場”是泗州戲表演藝術的根本,分“單壓”和“雙壓”兩種,具有明快爽朗、粗獷有力的鮮明特色。藝人從師學藝時,學唱腔從八句子開始,學表演從“壓花場”開始。觀眾對“壓花場”的要求非常嚴格。演員在表演時,必須注意手、眼、腰、腿、步等各部位的協調與配合。如女演員在走四台角、鏇風式時,形似風擺楊柳,狀若出水芙蓉,舞姿極為優美。泗州戲能夠叫出名字的身段和步法有數十種,如整鬢、撥鞋、提領、頓袖、叉腿雙蹉步、三合手、舒懶腰、鏇風式、四台角、剪子股、下場步、門歪窩、仙鶴走、老漢走、顛步走、蛇脫殼、頂碗、卷席、十字轉身、含金閃腰、摟腰抗肩、男女雙十字、燕子撥泥、抽梁換柱、百馬大戰、金蟬脫殼、撲蝶、鬼扯轉、鴨子扭、鴨子和泥、浪子踢球、懷中抱月、老龜扒沙、橫行蹲步、白鵝亮翅、板腳跨腿、蘇秦背劍、鳳凰單展翅、鳳凰雙展翅、懶婆娘簸簸箕等。有些行當的表演堪稱絕技,如《攔馬》中頭頂水碗急走圓場,點水不潑;《大書觀》中用碎步表演打水,演員必須是小腳,腳大了則無法表演;表演身段“燕子撥泥”時,必須把腳下的泥塊從後面撥起,再從頭頂上飛過去。老藝人黃兆林(藝名黃八圈子)則因能頭頂水碗,用矮子步在場上轉八圈以上而得名。泗州戲的音樂唱腔非常別致,地方特色尤為鮮明。男唱腔粗獷、爽朗、高亢、嘹亮,女唱腔婉轉悠揚、豐富多彩、餘味無窮,被民眾稱譽為“有拉魂的魅力”。其鏇律的進行、節奏的安排及伴奏形式都很獨特。泗洪有句民謠說:“吃菜吃牛肚子,聽唱聽肘鼓子”。泗州戲的唱腔曲調源於當地的民歌小調、勞動號子及農民生活、勞動的音調。如趕牛耕地、婦女哭腔等,並吸收了花鼓、琴書等民間藝術形式的音調加以改造發展。泗州戲的花腔調門很多,同一種調門,演員可以自由發揮,各人唱法互不相同,同一演員唱同一段唱詞時都難以規範和定型,“怡心調”是本劇種的最大特點。此外,在唱腔的落音處,女腔常用小嗓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襯詞拖後腔,也是其獨特風格。節奏大多是有板無眼1/4節拍,除了大部分是後半腔起唱外,還有連續切分的變節奏,給人以歡快、活潑、跳躍之感。但也常使人摸不著板眼,有不穩定的感覺。由於唱腔鏇律與地方語言有著密切的關係,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經常出現,再加上頻繁的轉調,使人聽起來既新奇多采,又自然和諧。泗州戲在說唱時期無樂隊,形成戲曲後樂隊建制和伴奏形式也極為簡陋,只有1—2把土琵琶,鼓佬一人,有的還由演員兼奏。民國九年之後,才有較大班(如民國20年有徐步俊帶領的大毛班在西遊樂場唱攤子戲,唱一段,收錢,然後再唱。民國30年,淮北抗日根據地泗縣、靈璧、五河、鳳陽抗日民主政府為配合抗日宣傳,召集當地藝人百餘名,組成小分隊,演出《樊大娘送子參軍》、《全家抗日》等劇目,轟動一時)。解放以後,正式登上舞台才逐步有了小型民族樂隊。文場有土琵琶、笛子、嗩吶、笙、管、二胡、小三弦等,武場有了“四大件”。今天泗州戲樂曲已運用電聲樂器伴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泗州戲的主弦樂器,從只有兩根絲弦的土琵琶,通過改革,多次研製,相繼製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種高中音柳琴。除了運用於本劇種伴奏外,還被國內外中西樂隊選用,影響頗大。
廬劇
廬劇的起源是以大別山的民間歌舞為基礎,受湖北花鼓戲的影響,並吸收了安徽當地的一些民間小調,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從形成到現在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廬劇講究“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唱腔要有“小嗓子”,俗稱“尾音”,特點是:通俗易懂,吐字清晰,朗朗上口,表演生動,生活氣息濃郁。廬劇按區域和唱腔分為上,中,下三路,上路:六安,定遠,舒城,霍山,合肥一帶,中路:巢湖,無為,和縣,含山,廬江一帶,下路:蕪湖,南陵,繁昌,馬鞍山,涇縣一帶。廬劇的劇目有300餘個,分本戲、折子戲和花腔小戲。本戲,包括連台本劇,以公案、愛情及家庭悲歡離合為主要內容,如《秦雪梅》、《十把穿金扇》等。折子戲多為從本戲中抽出具有獨立性的精彩部分,如《王小過年》、《假報喜》等。花腔小戲則以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情趣和愛情為主要內容,以及部分鬧劇和諷刺喜劇,如《討學錢》、《點大麥》、《借羅衣》等。《借羅衣》還搬上了銀幕,湧現出王本銀、丁玉蘭、武克英、孫邦棟、鮑志遠、李道周等知名演員。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代老藝術家們都成了祖父祖母級的人士,但民間如今仍有一大批青年演員們前赴後繼,為這古老鄉音的延續而拼搏。
4徽菜
徽菜為全國八大菜系之一,起源於歙縣,績溪的徽幫廚師將它發揚光大。據《歙縣誌》記載,宋代以來,徽菜在徽州府(今歙縣)已成雛形。南宋以來,隨著徽商勢力的崛起和向外拓展,徽菜日漸名聲遠揚;明清兩代,長江中下游的城鎮大都設有徽菜館。徽州人把徽菜作為一種經營,大規模有組織地向外輸出。
徽菜素以重油、重色、重火功,色香味形俱全而盛行於世。徽菜在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燉、蒸。燒菜講究軟糯可口,味美雋永;燉菜講究湯醇味鮮,熟透酥嫩;蒸菜著重原汁原味,爽口宜人。
徽菜能夠成為一種區域性菜系,它的風格特徵與其它菜系不同,它立足本地優勢,善於發揮原料本身的滋味,即保持原汁原味;常用火腿佐料,冰糖提鮮,料酒除腥提香。同時,徽菜以烹飪山珍野味而著稱。徽州地處皖南山區,山高背陰,溪水清澈,山珍野味十分豐富,盛產石雞、甲魚、桃花鱖、果子狸、娃娃魚、麂子、竹筍、香茹、木耳、蕨菜等。因而徽菜品種繁多,沙地馬蹄鱉、雪天牛尾狸、問政山筍,臭鱖魚、鳳燉牡丹、清蒸石雞、黃山燉鴿、毛豆腐、一品鍋……都是徽菜中的佼佼者。
歷史上的徽菜曾經藉助徽商這條大船漂洋過海,古老的徽州商幫已經衰落,而今天的黃山風光、徽州人文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遊客,黃山旅遊這艘巨輪已經起航,承載著深厚文化傳統的徽菜,如何傳承和發展?作為一種旅遊文化資源,徽菜需要進行系統的整理與開發,如在黃山當地開發具有徽菜特色的美食街、夜市等等;開發熟食,不僅讓遊客能在當地吃到,還能帶走;做些適當的改良,如貓頭鷹、穿山甲、娃娃魚等野生保護動物不能入菜,重色重餵的風格可能也要進行一些改變,以健康作為美食的第一標準;多層次培養徽菜烹飪人才,不僅要讓徽菜走入尋常百姓家,還要走入高校的殿堂,走入酒店賓館;培育相關的龍頭企業,讓徽菜走向全國,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讓古老的徽州地區不僅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深厚的傳統文化,還有迷人的飲食,遊客在遊覽觀光後的疲勞中美食一頓,定是難忘的一種回憶。
山野風味特色
沙地馬蹄鱉、雪天牛尾狸就是以河鮮野味為天然原料的兩道名菜。沙地馬蹄鱉,顧名思義,如馬蹄大小的甲魚,必須出自清水河灘的細沙中。百姓有民謠作了具體說明:“水清見白沙,腹白無淤泥,肉厚背隆起,大小似馬蹄。”用這樣的甲魚洗淨後先用大火燒開,然後放入火腿片、冰糖、用小火細燉。這道菜湯醇膠濃,鱉裙潤滑,異香無腥,肉酥湯鮮。
明代,沙地馬蹄鱉是徽州官吏士紳孝敬明太祖朱元璋的貢品。相傳南宋時宋高宗在杭州修築樓台亭閣、廟堂宮殿,沉溺於酒色,迷戀於歌舞。一日,他召來歙縣學士王藻,問道:“愛卿,爾等徽州有哪些風味佳肴?“王藻答道:“臣家鄉徽州山野之邦,美味佳肴談不上,但詩人梅聖榆有詩句曰:‘沙地馬蹄鱉,雪天牛尾狸’,這倒是臣家鄉的兩道名菜。”皇帝聽罷頓時胃口大開,垂涎不已。後經宋高宗親口一嘗,馬蹄鱉、果子狸就成為宮廷美味,身價陡增。
一品鍋
黃山人冬季常吃的一種火鍋。相傳,此菜有明代石台縣"四部尚書"畢鏘的一品誥命夫人余氏創製。一次,皇上突然駕臨尚書府作客,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余夫人特意燒了一樣徽州家常菜--火鍋。不料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讚美不絕。後來,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鍋竟是余夫人親自所燒,便說原來還是"一品鍋"!菜名就此一錘定音。"一品鍋"的烹調比較講究,在火鍋里,鍋底鋪上乾筍子,第二層鋪上塊肉,第三層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層是肉圓,第五層蓋上冬粉,綴上菠菜或金針菜,加上調料和適量的水,然後用文火煨熟即成。此菜鄉土風味濃,味厚而鮮,誘人食慾。
黃山五城茶乾
徽州風味小吃。五城茶乾是黃山傳統特產。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意外得嘗,讚不絕口。該茶乾以配料講究、製作精細、色香味美而著稱。主要原配料有優質大豆、原醬、冰糖、香油、丁香、桂皮、大香等。含有植物蛋白質、還原糖等多種營養成分。五城茶乾是下酒佳肴,味美爽口,老幼皆宜。
辣味黃金餅
辣味黃金還記得農村柴草灶烤出的鍋巴的味道嗎?那個香呀!是不是常常讓人想起老家的母親?糍實的糯米飯,加上多種配料,文火煎制而成的黃金餅,外脆內軟,濃香沁鼻。加上地道的鹹肉、香腸,要的就是這個味。
元寶排骨煲
徽州經商者眾,希望財富如雞生蛋、蛋生雞般積聚。因此雞蛋在徽州等地又名元寶。有風俗除夕年夜飯後煮熟雞蛋,大年初一早飯將去殼雞蛋與排骨共燉,男丁必食之,以喻得元寶,獲油水,新年財運昌盛。一道菜,一種文化。
乾鍋野山羊
徽州層巒疊嶂之中的野山羊,俗稱"山幾",是我國南方山區野生的一種珍貴動物、瘦肉率高、野味濃厚,其肉香味濃、營養豐富,脂肪含量低,含有17種胺基酸、亞油酸,含量是南江黃羊的20倍,是野豬的2倍。優質野山羊肉以乾鍋文火久燜,汁味盡出。把酒話桑麻,人生幾何?
辣汁石巴魚翅
石巴魚長不過三至四寸,褐色腹平,無鱗無刺,緊貼清溪流水灘底而生,實為難得水中珍餚。取其翅,附以椒汁,嫩而不膩,辣而不腥,唇齒留香三日不絕。
績溪冬粉
黃山績溪地處丘陵,盛產山芋,所產的冬粉滑爽勁道,配合當地五成乾絲及青紅椒爆炒而成,不油不膩。此菜鄉土風味濃,價格低廉卻不失名菜風範。
甲魚燒石雞
黃山傳統名菜。黃山山區所產甲魚質地高出旁地一籌,肉厚背隆起,膠質大,肥嫩,無泥腥氣。民謠道:"水清見沙底,腹白無淤泥,肉厚背隆起,大小似馬蹄。",俗稱馬蹄鱉。配合當地的石雞一同燉燒而成,該菜餚香氣撲鼻,湯醇膠濃,原汁原味,肉酥爛而鮮香,充分體現了黃山菜的風格。
山藥燉雞
徽菜野味類名品。此菜取材於黃山名產棗黃山山藥與黃山野鴿以隔水燉法烹製。黃山山藥是黃山特產,肉細嫩,味鮮美,可作蔬菜,也可作上等藥材。古人云,久眼山藥。"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野鴿素為鮮美的飛禽肉,有補腦健腎,增強記憶力的特殊作用。這道菜既為佳肴,又為補身良藥。此菜湯色清白,鴿肉酥爛,山藥綿香,因入籠蒸燉,原味不失,醇美爽口。
李鴻章大雜燴
李鴻章訪美宴請賓客時,隨行廚師製作了豐盛的徽菜,賓客食後仍嫌不足,李即命添菜。但因原料用完,廚師無奈,將所剩原料下鍋混燒上桌,賓客嘗後讚不絕口,詢問菜名,李答:"雜燴。從此,"雜燴"在美成為中國名菜,益稱:"天下奇味奇菜"。
歙味筍絲
此菜乍看像極一顆象牙色珍珠浮在清清的水面上,一小簇鮮綠的蔥絲讓人產生無限遐想。這是由切得極細的安徽歙縣筍絲壘成的,撥開象牙色城堡,裡面依次呈現肉絲、冬菇絲。夾幾根筍絲細細一品,其味清淡爽口,有香菇的香,肉絲的鮮,還有一股土雞特有的鮮香味。
蟹連魚肚
長江安徽河段產鯝魚,肉味平美,其鰾肥厚,乾製成魚肚,色淡黃,膠厚,韌性大,為名貴水產原料。配以安徽名產大閘白蟹,集河鮮之珍,魚肚上置蟹肉、蟹黃,並加配料組合成黃、白、桔紅、黑、綠五色。魚肚吸蟹肉之味,非常鮮美,是沿江傳統名菜。
醃鮮鱖魚
徽州水產類傳統名菜。俗名"臭鱖魚",製法獨特,食而得異香。相傳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帶的貴池、銅陵、大通等地魚販每年人冬時將長江名貴水產棗鱖魚用木桶裝運至徽州山區出售(當時有"桶魚"之稱),途中為防止鮮魚變質,採用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的辦法,經常上下翻動。如此七八天抵達屯溪等地時,魚鰓仍是紅色,鱗不脫,質未變,只是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但是洗淨後經熱油稍煎,細火烹調後,非但無臭味,反而鮮香無比,成為膾炙人口的佳肴延續下來,至今盛譽不衰。如今烹製此菜不再使用桶魚,而是用新鮮的徽州自產桃花鱖(每年桃花盛開、春訊發水之時,此魚長得最為肥嫩,故名)用鹽或濃鮮的肉鹵醃製,再用傳統的烹調方法燒制,故稱"醃鮮鱖"。
鰣魚
鰣魚水產珍品。安徽境內的長江段為鰣魚重點產區之一。該魚銀白色,體側扁,呈長橢圓形,尖頭,燕尾,窄背,寬腹。一般長25-40厘米,體重l-2公斤。為暖水性溯河回遊魚類。鰓魚脂肪厚,肉細味美,營養豐富,系長江三鮮之首,位列天下鱗品第一。
銅陵冰姜
銅陵冰姜產於銅陵市,從明代起,即為佛民貢品。其色白肉嫩,嚼之無渣,故名冰姜。其味香甜辣俱全,食之能生津開胃,祛寒解毒,清痰正氣,是健身強體之佳品。
五河大閘蟹
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又名“清水大閘蟹”,產於安慶、蕪湖、巢湖及當塗等地,其中巢湖產量最大。大閘蟹青殼白肚,個大體肥,肉質細嫩,黃多油重,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多種物質,營養豐富,為國內外市場的名貴水產品。
巢湖銀魚
巢湖銀魚產於巢湖,古稱“膾殘魚”、“玉余魚”、“白小”“冰魚”等,歷來被譽為“魚類皇后”。因其體細長如銀、透明似水得其名。該魚鮮嫩可口,營養豐富,可鮮食,也可加工成魚乾、冰凍小包裝、成品小包裝等,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
徽菜
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安徽菜系的主要代表。起源於黃山歙縣一帶,以烹製山珍野味、講究食補而著稱,已有千年歷史。其主要特色為“三重”,即重油、重色、重火功。徽菜講究色、香、味、形,注重保持原汁原味,不僅體現了徽味的古樸典雅,而且香氣四溢,誘人食慾。其代表菜有“黃山燉鴿”、“醃鮮鱖魚”、“清蒸石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