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信

廣信

廣信,是古代兩漢時期的交州首府,取“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之意。位於現今廣西梧州與廣東封開一帶,即西江與賀江交匯一帶。經近年專家、學者考證確認,今梧州市即為原廣信縣城與蒼梧郡治所。自公元前106年起,廣信作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前後歷經300多年,被譽為“嶺南古都”,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的最早發祥地。廣東、廣西與廣州之名即由此得來。

基本信息

簡介

廣信,是古代兩漢時期的交州首府,位於現今廣西梧州廣東封開一帶。經近年專家、學者考證確認,自公元前106年起,廣信作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前後歷經300多年,被譽為“嶺南古都”,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的最早發祥地。

歷史地位

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占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3個郡。南海郡轄境是東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轄番禺、龍川、博羅、四會4個縣(據《漢書》記載),郡治番禺。

廣信建縣於漢武帝元鼎六年。時剛平南粵,取"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之意。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在距今2115年前,平定了南越國呂嘉之亂,完成了南中國歸漢的統一大業,重賞立功將士,下令將嶺南之地劃分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郡,轄地包括今之兩廣。為了便於監督各郡官吏,漢朝又設立13個常駐監察機構,稱為"十三部",其中設在蒼梧郡廣信縣(今封開)的交趾部,專門負責糾核嶺南九郡。

公元309年之後,漢獻帝設立交州,把交州牧和交州剌史搬回並設治所於蒼梧郡之廣信。古廣信兩度做過嶺南首府,是因為它居交通要衝而地點適中,是古代南北交通與中外交通相會合的地方之故。蒼梧郡地處今兩廣版圖的中心,北有桂江(灕水)經靈渠通湘江連線長江水系。橫貫兩廣的嶺南母親河珠江的主流西江,穿郡城而過。統領這一大片南中國土地的首府廣信,其地位顯然就十分重要。為了便於監督各郡官吏,漢朝又設立13個常駐監察機構,稱為"十三部",其中設在蒼梧郡廣信縣(今封開)的交趾部,專門負責糾核嶺南九郡。東漢末,交趾部改為交州,除監察權外,還擁有軍政大權,成為郡上一級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從郡縣二級變為州、郡、縣三級。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地域內置8縣,四會縣隸屬南海郡;廣信、謝沐、高要、封陽、端溪5縣隸屬蒼梧郡;高涼縣、臨允縣隸合浦郡;統屬交州。

東漢末,交趾部改為交州,除監察權外,還擁有軍政大權,成為郡上一級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從郡縣二級變為州、郡、縣三級。今廣東省境包括交州轄下的整個南海郡(粵中、粵東),還包括蒼梧郡、和浦郡、荊州貴陽郡和揚州豫章郡的一部。其中南海郡較秦代增置3個縣:揭陽、中宿(今清遠)和增城。

公元210年(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吳國的孫權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步騭把交州州治從廣信東遷番禺

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廣信、端溪、元溪、高要、新寧、臨允6縣隸蒼梧郡;謝沐、封陽隸臨賀郡;統屬廣州。

東晉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廣信縣、高要縣隸蒼梧郡,統屬廣州。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479年),設定高要、廣信、封興、武化、端溪、晉化、都城、樂城、悅城、夫阮、安遂、賓江、文招、南興、新興、臨允、甘東、單牒、龍潭、撫納、博林、威平、新招、化蒙、化穆、四會、懷集、化注、平興、初寧、招興、建寧、崇化、熙穆、崇德、謝沐、開建、永固38縣,分隸南海、蒼梧、晉康、新寧、綏建、宋隆(原宋熙)、臨慶7郡,分屬廣州、湘州。

廣信有什麼了不起?今天研究嶺南文化,就離不開古廣信!兩漢四百多年間,先後出了"三陳六士"為首的一批政治、經濟、文化學術和宗教的精英,尤其"三陳六士",更是享譽全國,堪稱一流,無愧為領袖、先驅、核心的人物。"左氏遠在蒼梧"當時全國學術界的這一定評,足見南蠻之地的嶺南在全國學術界的崇高地位。當時的蒼梧故郡,不僅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還是全國學術文化一時之中心和頂峰,可謂輝煌矣!

古代封開是嶺南最早的首府,是粵語發源地,是在秦漢時期就是溝通嶺北嶺南的交通要道,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最早的交匯點,是漢代海陸絲綢之路最重要的對接點。

地理位置

廣信以東為廣東,以西為廣西。而關於古廣信現今的具體位置仍是個爭議話題。

古廣信為“梧州說” 古廣信就是今廣西梧州,廣東封開是廣信縣的轄地,而不是治所;嶺南最早的“首府”設於今梧州;經靈渠通長江水系的灕江才有可能成為古代水上“絲綢之路”。依據:《前漢書》云:“蒼梧……有灕水關”;“有灕水東南至廣信”。

古廣信為“封開說” 古廣信在離梧州20km 的廣東封開,因為,封開包括古廣信的大部分區域。“封開人”比曲江馬壩人還早2萬年,封開是嶺南最早的人類發祥地;古廣信是嶺南地區最早首府地;古廣信還是海陸絲綢之路最早和最主要的對接通道;今天封開縣的“封川話”比較完整地保存了古漢語“濁塞音”的聲母系統,這是粵語起源於封開的直接證據。

名稱來源

廣州

廣州地區附近約在古代已有南越民族在此從事漁獵和耕種,商代時廣州地區稱為"南越",周代時又有稱為"百粵"、 "揚粵""南海"。有春秋戰國時,廣州地區南越民族與長江中游的楚國人民已有往來,並歸屬於楚國,劃為南楚,據府志、文物記載, 曾於廣州建立"楚庭" (也叫楚亭)。現越秀山上有清代建的一座石牌坊,坊上書寫"古之楚庭",故在秦代以前,廣州又有"楚庭"之稱。

廣州二千多年來一直都是華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在秦末漢初與唐末,廣州曾經兩次出現過割據的小國,秦末期為南越國,趙佗(秦的南海尉)自立為南越王,廣州成為南越王都城(公元前206年至111年)。唐代末期劉岩(又名劉天)據廣州稱帝, 國號南漢(公元917年至971年)以廣州作都城(當時稱興王府)。廣州地區自秦代(公元前214年)定為南海郡開始,歷代以來它的行政管轄地區,最小的範圍也據有現廣東省的中部與北部,最大的範圍包括現廣東、廣西的大部地區,各朝代廣州地區行政管轄範圍見附圖。

古代廣州曾是三朝十主的古都。秦王朝滅亡後,南海郡尉趙佗以武力兼併桂林郡和象郡。漢高祖三年,趙佗乘中原楚漢相爭之機,在嶺南建立南越國,定都番禺,自稱為南越武王。此為嶺南第一個封建王國。南越國統治嶺南93年,共歷5主。象崗南越王趙眜(趙佗之孫,第二代南越王)墓和中山四路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南越國時期廣州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風貌。五代十國時期,劉岩割據嶺南,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在廣州稱帝,國號大越,次年改稱漢,史稱南漢。南漢歷4主55年,為嶺南地區第二個封建王國。南漢主大興土木,環城興建不少園林宮館,並建二十八寺,當代還可見藥洲、荔枝灣、流花橋等遺蹟。廣州是南明抗清的一個重要地區,清順治三年(1646)蘇觀生等擁立唐王朱聿鐭在廣州稱帝,年號紹武,為期僅40天。今越秀公園內的紹武君臣冢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春秋戰國時期,嶺南泛指今兩廣和越南北部地區,當時居住在這裡的民族稱為南越(又稱南粵)。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在主帥屠睢率領下首次進軍嶺南,但秦兵最終被當地越人擊敗,屠睢被殺,趙佗等收拾殘部北逃。稍後,秦朝派遣任囂、趙佗等率兵再次分兵數路挺進嶺南,經過多年征戰,終於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統一嶺南。鏇即建立政權,設定南海、象郡、桂林三郡,同時建立番禺(今廣州)等縣。南海郡含今廣東大部,郡治番禺,首任郡尉任囂,這是嶺南歷史上第一次劃分的行政區,亦是廣州歷史上最早的行政建置。從此,廣州進入其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鏇即建立政權,設定南海、象郡、桂林三郡,同時建立番禺(今廣州)等縣。

公元226年,孫權把交州分為兩個州,西部的交趾沿用交州舊稱,東部地方新設的州從廣信縣搬來,乃取廣信的廣字命名為廣州,廣州的名稱開始在歷史上出現。但這是一個大行政區的名稱,並非今天眾所周知的廣州市隨著行政區越分越細,"廣州"管轄的地方也就越來越小。從三國、晉到南朝梁,它還包括兩廣的大部分;梁、陳時它已縮小到廣東中部和東部;隋、唐、南漢和宋它管轄廣東中部;元廣州路,明、清廣州府大致管轄珠江三角洲。廣州的名稱出現至今已1771年之久,番禺(今廣州地)一直是"廣州"首邑(僅隋一度遷治曲江,並避隋煬帝楊廣諱改名番州) 。但是這個首邑本身卻一直不叫"廣州",直到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在廣州地方成立廣州錄事司,"以州之東城、西城、子城並番禺、南海兩縣在城民戶錄之"。這是廣州第一次成為一個建制城市,對廣州的城市建設有相當的促進作用,使廣州在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位,有所加強。可惜元亡之後,廣州錄事司被取消,廣州城區又恢復過去南海、番禺分治的情況。

廣州的歷史變遷

傳說廣州最早的地名為"楚庭"(或"楚亭")。越秀山上的中山紀念碑下,尚有清人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著"古之楚亭"四字。不少史籍將"楚庭"視為廣州的雛型,是廣州最早的稱謂,距今已有2847年。"楚庭"又與一個古遠的傳說相連,傳說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騎著五色羊,拿著一莖六穗的優良稻穀種子,降臨"楚庭",將稻穗贈給當地人民,並祝福這裡永無饑荒。說完後,五位仙人便騰空而去,五隻羊則變成了石頭。當地人民為紀念傳播優良谷種的五位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觀,傳說五仙觀即為"楚庭"所在。由此,廣州又有"羊城"、"穗城"的別名。

春秋戰國時期,嶺南泛指今兩廣和越南北部地區,當時居住在這裡的民族稱為南越(又稱南粵)。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在主帥屠睢率領下首次進軍嶺南,但秦兵最終被當地越人擊敗,屠睢被殺,趙佗等收拾殘部北逃。稍後,秦朝派遣任囂、趙佗等率兵再次分兵數路挺進嶺南,經過多年征戰,終於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統一嶺南。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平南越後, 秦始皇征服嶺南後,設三郡,在廣州地區設南海郡,南海郡治和番禺縣治即今廣州市越秀區,南海郡尉任囂在番山、禺山上(今中山四路倉邊路附近)修築番禺城(史稱任囂城),這是廣州設立行政區和建城的開始。秦漢時南海郡行政管轄範圍北至觀坪石,東至福建的漳浦附近,西至湛江,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這是嶺南歷史上第一次劃分的行政區,亦是廣州歷史上最早的行政建置。從此,廣州進入其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秦代的廣州城。因秦將任囂主持修築,故名任囂城。正式名稱為番禺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任囂平定嶺南後,出任南海郡尉並在南海郡番禺縣內建城作為郡治。城址在今廣州市區倉邊路一帶。

秦末,中原動亂,封建割據代替了統一,劃地為王代替了中央集權。公元前204年,南海郡尉趙佗乘中原楚漢相爭之機,派兵兼併了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地區建立了南越國,定都番禺,自稱南越武王。南越國疆土"東西萬餘里",包括今廣東、廣西大部分、今越南北部。是為今嶺南地區第一次建立古都政權。

漢元鼎四年(前113)南越國丞相呂嘉叛亂,殺國王趙興、太后以及漢使,立趙建德為南越王,並聯絡東越(今福建境內)發兵反漢。次年,漢武帝調集大軍10萬分兵數路進軍南越國。漢武帝於公元前111年平定了南越國後,把原趙佗割據地區劃分為九郡(後縮為七郡),廣州仍稱南海郡,歸屬交趾部後稱交州, 南海郡行政範圍縮小。交州治所在地曾移至廣西梧州,廣州城曾一度較前衰落。元鼎六年(前111)冬,兩支主力部隊抵達番禺外圍,攻破設定在石門一帶的防線後,兩軍匯合一起從東南、西北兩個方向攻城,捕殺呂嘉和趙建德,南越各地守將紛紛降漢。歷經五世93年的南越國最終滅亡。漢武帝進一步健全行政建置,把南越國土地劃分為9郡。從此,嶺南地區直接歸中央政府統一管轄。

東漢時嶺南隸屬交州管轄,州治設在廣信。漢獻帝建安十五年(210),孫權任步騭為交州刺史,略定嶺南。步氏來到南海郡治番禺,見巨海浩蕩,原野殷阜,大為讚賞,認為其自然、經濟和政治條件均適合設立州治。於是報請孫權批准,修築城廓,於建安二十二年(217)把交州州治由廣信東遷於番禺。

東漢末年,廣州屬於吳國,東漢末,赤壁之戰後逐漸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吳國的孫權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步騭把交州州治從廣信東遷番禺,264年(吳景帝永安七年),東吳為便於治理,又把南海、蒼梧、鬱林、高梁4個郡(今兩廣大部)從交州劃出,另設廣州,州治番禺,廣州由此得名,漢代廣州地區行政範圍面積約10.5萬平方公里,今廣東省境除廣州轄下的4郡外,還包括荊州始興郡和海南島。

晉代廣州仍稱南海郡,為州治所在。但南海郡行政管轄範圍比漢代有所縮小, 已將東部梅州、潮汕、惠陽等地區分出;晉代南海郡面積約4.6萬平方公里,南、北朝與隋代,廣州仍為州治,郡治所在,州郡範圍略有變化。西晉時,今廣東省腹地屬當時的廣州,粵北屬荊州,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屬交州。唐初地方設州、縣。嶺南45州分屬廣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個都督府(又稱嶺南五管)。655年以後,5府皆隸於廣州,長官稱為五府(管)經略使,由廣州刺史兼任。

後梁貞明三年(917),清海、靖海兩軍節度使劉岩立國,國都廣州。國號初名大越,年號乾亨,次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南漢立國後,承襲唐朝典章制度,並大體沿用唐代官制。升廣州為興王府,在粵東和粵北增置一府四州。啟用幕府士人分領諸州,刺史不用武官,從而擺脫唐後期藩鎮割據之弊。仿唐制開科取士,擴大地方士人的仕途。大規模鑄銅、鉛兩種"乾亨重寶"。這是嶺南首次大規模造幣,促進了嶺南地區商品流通。積極開展對外商務活動;又與鄰國創造良好外交關係。南漢歷四主55年。南漢國的建立,促進了嶺南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唐代 廣州稱為廣州都督府,-是嶺南道的道治與都督府治所在地;廣州都督府行政界線南至寶安、中山,北至清遠, 西至四會;懷集,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唐末期劉岩在廣州稱帝, 號稱南漢國,廣州為興王府,並在廣州地區設定鹹寧、常康二縣, 以模仿帝都長安。

宋代 公元970年,宋平南漢後,廢興王府仍稱為廣州(以後一直沿用廣州名稱),廣州為廣南東路路治地(簡稱廣東。廣東省之稱自此開始)。廣州行政區域範圍面積約4.3萬平方公里。元、明、清各朝代,廣州先後稱廣州路(元代),廣州府(明、清時),均為省治地(元代廣東省稱廣東道, 明代稱廣東布政司,清稱廣東省)。行政區域範圍雖有變化,但不大,直到清代廣州府行政區域面積約3.1萬平方公里,大於現廣州地區一市六縣的行政區域。面積1.1萬平方公里的面積。

清順治三年(1646),朱元璋後代在廣州稱帝,年號"紹武",史稱"南明"政權,僅存在40天。

1921年2月15日,廣州市市政廳成立,下設公安、公用、財政、衛生、教育、工務等6個局。孫科為第一任市長。是為廣州建市之始。

朝 代

廣州地區名稱

人口密度 (每平方公里人數)

人口總數

前 漢

南海郡

0.15戶

1.9萬戶

晉 代

南海郡

0.8戶

3.7萬戶

隋 代

南海郡

0.15~1戶

3萬戶

唐 代

廣州都督府

l一2戶

4.2萬戶

宋 代

廣 州

3~4戶

18.5萬戶

元 代

廣州路

4-5戶

18萬戶

明 代

廣州府

10~2O人以上

60萬多人

清 代

廣州府

200人以上

580萬人

兩廣之分

264年(吳景帝永安七年),東吳把南海、蒼梧、鬱林、高梁4個郡(今兩廣大部)從交州劃出,另設廣州,州治番禺,廣州由此得名,862年(懿宗鹹通三年),嶺南道劃分為東、西道,東道治廣州,廣東屬嶺南東道,這是廣東省名中"東"字的由來,也是兩廣分為東西的開始。

兩廣之分始於宋,源於廣信。兩廣之分始於宋,源於廣信。

其實廣東、廣西之名始於宋代,都是以著名的廣信縣為分界線。廣信以東,謂之廣東;廣信以西,謂之廣西。宋置廣南東路、廣南西路,簡略而成廣東、廣西。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軍)、縣三級。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廣南路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東路治所在廣州,西路治所在桂州,廣東大部分屬廣南東路,"廣東"即廣南東路的簡稱。清蒙起鵬撰寫《廣西通志稿·地理篇》,考證廣西得名之義,引清經學家江藩的論述,頗為詳當。江藩是一位淵博的學者,他論據充足,有說服力,錄之以為本文的小結:"廣東、廣西,輿地諸書不言得名之義,或雲粵東在湖廣之東,粵西在湖廣之西,故名廣東、廣西,無明之可證。竊謂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蒼梧郡廣信。劉昭注:漢官曰:刺史治'。

縣名廣信者,謂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也,是可以知交州刺史治廣信縣矣。至孫吳黃武七年,割南海、蒼梧、鬱林、高涼四郡立廣州;交趾、日南、九真、合浦四郡為交州。俄復舊。永安七年又立交廣二州,廣州之名始於此。所以名廣州者,因刺史治在廣信,乃取縣名之一字以為州名耳。迨及宋時分廣東路、廣西路,於是有廣東廣西之名矣。元明本朝因之。漢之廣信,今之封川縣。交州刺史治廣信,統領三郡,今分三郡之地為二省,封川以西,廣西也;封川以東,廣東也。吳以廣名州,本於廣信;宋以廣名路,亦本於廣信也。若湖廣之名始於元明時,元以前烏有湖廣之名哉?"

史書記載

公元228年分設廣州,比《三國志·吳書》所記略晚,但廣州之名始於吳,264年正式分定,是一致的。還要補充說明那時所謂廣州,是大行政區名稱而非廣州市,隨著行政區越分越細,"廣州"管的地方也就越來越小,最後此名稱才歸廣州市專有。我在上文常說到"廣州",僅為敘述方便,實際上那時還叫南海郡或番禺縣。

考證

梧州為廣信縣城, 為蒼梧郡治所, 是有充足根據的。其主要依據是:

王國維校對《水經注》卷37 ——水條, 記載郁水“東逕猛陵縣。猛陵縣在廣信之西南, 王莽之猛陸也。泿水(今北流江——作者按) 於縣左合郁溪(古名鬱江, 現名潯江——作者按) , 亂流逕廣信縣“。《地理志》曰: ”蒼梧郡治, 武帝元鼎六年開, 王莽之新廣郡, 縣曰廣信縣“, 王氏《交廣春秋》曰: ”元封五年, 交州自交趾(今越南河內市西北部) 移治於此”。此段文字, 清楚地記述廣信縣城為蒼梧郡治, 為交州治所所在地,可澄清一些人把廣信縣治和蒼梧郡治分割兩地的錯誤說法。同時也清楚說明了廣信縣城所處地理位置。廣信城位在泿水注入鬱江處作起點, 到鬱江東流至廣信縣境河段的東頭和廣信縣西部。這裡說“廣信縣西部”是和廣信縣東部今封開縣相對而言。當鬱江(潯江) 從上而下水流到廣信縣境, 引文句子就出現有蒼梧郡治名稱記述, 可看出廣信城位在該縣西部。由此可見, 原廣信縣西部地域就是梧州城區。

唐朝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梧州蒼梧條,記載“漢元鼎六年平呂嘉, 以其地為蒼梧郡之廣信縣也, 自漢至陳為郡不改。”又記載有蒼梧縣“本漢蒼梧郡廣信縣地也, 自漢迄陳不改, 開皇十年置, 於此立蒼梧縣。”這些記述, 說明了今梧州城從漢朝至南朝陳的年代為蒼梧郡治和廣信縣治所。宋代歐陽文心 《輿地廣記》蒼梧、交州、廣信條, 也記載有“蒼梧縣, 本漢廣信縣, 為蒼梧郡治, 東漢以後因之。隋平陳, 郡廢, 改廣信為蒼梧。唐立梧州。”這也說明從漢朝至南朝陳時代的蒼梧郡治所和廣信縣城位在今梧州城。

明朝至民國年間, 官方編纂出版志書和名家撰寫的專著眾多。這些著作, 不少記述今梧州城從漢朝至南朝陳時代為蒼梧郡治所和廣信縣城。如明朝李賢《大明一統志》卷八十四梧州府條,以及《大清一統志》三○廣西冊梧州府條, 都記述廣信城就是梧州城, 都記述蒼梧郡治在梧州。舊志書寫得最好, 被稱為“省志楷模”, 最有權威性志書的為清朝謝啟昆《廣西通志》, 在該志第一冊卷三、卷四、卷六的表格文字和條文, 都記述蒼梧郡治和廣信縣城位在今梧州城, 都記述兩個治所建置時間是從西漢元鼎六年起至南朝敗亡長達700 年歷史。民國年間, 蒙起鵬《廣西通志稿·地理篇郡縣沿革》, 也記述今梧州城為蒼梧郡治所, 為廣信縣城。

可是, 《嶺南文史》1996 年4 期“西江文化形成發展和演變初探”一文, 為了要說明自己觀點, 證實蒼梧郡治和廣信縣治在封開縣, 把史書中的一個完整內容的句子只要上句, 棄掉下句。即該作者引用《讀史方輿紀要》梧州府廣信城條時, 只用上句“在今府治東, 漢置, 自三國吳以來, 皆因而不改。”卻把緊接連的“城邑考, 府舊城在大雲山麓, 東北跨山, 西南兩面皆臨江。”的下一句棄之不要。這種斷章取義的做法, 是缺少說服力的。尤其是1995 年出版的《廣東歷史地圖集》, 把廣信縣治標放在今封開縣封川鎮位置上很值得商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