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

東吳

東吳即三國時代的吳國,亦稱孫吳。3世紀時孫權建立的政權,首都開始建於吳(今蘇州),後來孫權築石頭城建業(今南京)。222年,孫權稱吳王。黃龍元年(229年)四月,孫權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是為吳大帝。280年,亡於西晉,三國結束。孫吳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歷孫權、孫亮、孫休、孫皓四帝,共五十二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則為五十九年)。孫吳為開發江南地區做出了重大貢獻,促進了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也展開海上交流,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曾到達吳都建業。孫吳的滅亡也標誌著漢末三國以來割據局面的徹底結束。

基本信息

國號

東吳東吳
”作為地理概念本來是指現中國長江下游南岸一帶地域的一個總稱,封建時代常被用作爵位、國號的名稱。
孫堅為漢末吳郡富春人,因軍功積累一直做到長沙太守。

孫堅死後,其子孫策向江東發展,公元196年,東漢朝廷封孫策為”吳侯”。孫策死後,其弟孫權接掌兵權。公元220年,曹魏建立,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公元229年5月23日,孫權稱帝,就以“吳”為國號。

為區別於前12世紀至春秋戰國之際存在的諸侯國吳國,以及五代時期楊行密建立的吳國,史學界一般在前面加上統治者的姓氏稱之為孫吳。因其居於三國之東,而有東吳之稱。從中原看,孫吳地處長江之外,故有時其統治地域也稱江表。

歷史

草創江東

東吳東吳
公元191年(漢初平二年)征討荊州時戰死,侄子孫賁率其將士依附袁術。孫堅漢末黃巾起義時,孫堅隨朱儁鎮壓黃巾,又參與平定西北邊亂,以後又受任長沙太守轉戰於江南諸郡。董卓之亂時,孫堅參加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並立下不少戰功。打敗橫行一時的董卓而進駐都城洛陽。

孫策公元194年(漢興平元年),孫堅長子孫策投奔袁術,並討回孫堅部分舊部。公元195年以幫助舅舅吳景對抗劉繇為由,開始向江東發展,實力不斷增強。他爭取到朱治、周瑜、張昭、張紘等人的幫助,擊敗了劉繇、嚴白虎、許貢,迫使會稽太守王朗投降,占領了會稽、吳郡、丹楊的廣大地區。

公元196年(漢建安元年),漢獻帝在許昌定都以後,孫策拒袁術而聯曹操,被任命為討逆將軍,封吳侯。公元199年(漢建安四年),袁術病死,是年,孫策征伐廬江,孫策又兼併了袁術餘部,擊走劉勛,繼續征伐江夏,大敗黃祖;勸降豫章太守華歆,實力迅速壯大。
公元200年(漢建安五年)孫策死,孫策之弟孫權統領孫策舊部,並得到張昭、周瑜、程普等人輔佐。廬江太守李術不服孫權,但不久便被平定。

鞏固基業

東吳東吳人物
公元203年(漢建安八年)至公元208年(漢建安十三年)間,孫權先後三伐黃祖,並得到大將甘寧;又派遣賀齊、蔣欽等人討伐各郡山越叛亂。

公元208年(漢建安十三年),孫權由吳郡遷徙治所到京城(今江蘇鎮江)。同年,劉表病死。此時曹操已基本統一北方,率軍南下,劉表次子劉琮望風而降,隨後大敗依附劉表的劉備於當陽長坂。占領荊州後,曹操給孫權寫信,直意要取下孫吳。孫吳內部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主戰以魯肅、周瑜為首,主和以張昭、秦松為首。張昭名望很高,在當時很有說服力,但孫權正確地估計了形勢,意在與曹操一戰,而非主和。此時,魯肅從江夏帶來劉備的軍師諸葛亮,表明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周瑜亦及時返回,陳說曹操軍隊存在的種種弱點,開戰有獲勝的希望。孫權果斷決定,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與曹操決戰。

周瑜採納部將黃蓋所獻火攻計,並命令他致書曹操實施詐降。曹操信以為真。黃蓋選擇時機派船逼近曹軍,下令同時點燃船上的草料、柴薪,火船乘風闖入曹軍船陣,敵船化為一片火海,曹軍死傷慘重。周瑜等率軍乘勢衝殺,曹軍潰敗。曹操領殘餘部隊從華容道(今湖北潛江南)逃向江陵,退還南郡,留曹仁等守江陵、襄陽。赤壁之戰,吳軍憑藉三萬人大破曹操,這次戰役奠定了三國的基礎。

孫劉聯軍乘勝追擊至南郡,甘寧繞道攻取夷陵。周瑜、程普、凌統等率軍沿江進攻江陵,曹仁敗退。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劉備表孫權為車騎將軍、徐州牧。劉備最初分得南郡南岸地,後又從孫權手裡借到南郡。不久後孫權遣步騭為交州刺史。交趾歸附。
公元211年(漢建安十六年),孫權聽從張紘建議,遷徙治所到秣陵,築石頭城,並將秣陵改名為建業。

荊州之爭

公元215年(漢建安二十年),劉備取蜀,孫權討還荊州,劉備不從。盛怒下的孫權以呂蒙為將,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亦起兵五萬赴公安,關羽將三萬於益陽與魯肅對峙,大戰一觸即發。然曹操於此時取得漢中,劉備面臨著極大的威脅,只好與孫權議和,承認荊州的長沙、桂陽歸孫權,以湘水為界。同年,孫權征合肥,久攻不下,率軍退還。在退軍路上,孫權被魏將張遼擊敗。公元219年(漢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這時的孫權看著劉備逐漸做大,鏇即改變戰略,將矛頭指向劉備,聯合曹操。孫權任命呂蒙為都督,襲取南郡公安,士仁、麋芳等投降;隨後又占據江陵;派陸遜取宜都等地。潘璋部將馬忠在臨沮擒斬關羽等,孫權將劉備勢力清除出荊州。
公元220年(漢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封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荊州牧,封南昌侯。隨後孫權以鄂為都城,改名武昌,設立武昌郡。曹丕取代漢室稱帝後,孫權被冊封為吳王、大將軍、荊州牧,並立孫登為王太子。
公元221年(魏黃初二年),劉備稱帝,興兵伐吳,孫權因漢軍來犯,擔心魏國乘機進攻,便主動向魏朝稱臣,並任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漢軍,迎擊劉備。陸遜堅守不戰,破壞了劉備倚恃優勢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不久後陸遜突然反攻,於夷陵發動火攻,大破漢軍,斬殺蜀將張南、馮習、程畿等;蜀侍中馬良誘使五陵地區的蠻族人作亂,亦被步騭平定,馬良死於亂軍。劉備大敗,倉皇而逃。
夷陵之戰後吳與漢再次聯盟,魏成了吳的主要敵人,吳蜀多年以來對荊州的爭奪以漢的退出而結束。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

建國稱帝

公元222年(黃武元年)曹丕出兵攻吳。孫權派建威將軍呂范督五軍,以水軍拒曹休,以左將軍諸葛瑾、平北將軍潘璋、將軍楊粲救南郡,以裨將軍朱桓守濡須拒曹仁。十月,孫權臨江據守,曹丕也決定親征攻打東吳。魏軍斷絕吳軍的糧草、援兵,圍攻江陵六個月,因吳將朱然的堅強防守而無功而返。東線戰事則是呂范大敗小勝,朱桓力克曹仁。224年(黃武三年)八月,曹丕親率水軍第二次攻吳,因遇暴風雨,江水暴漲,只得再次退兵。不久,漢、吳互通使臣,恢復同盟。225年(黃武四年)五月,曹丕第三次率水師征吳,八月進入淮河,十月到達廣陵(今江蘇揚州),準備渡江。恰在這時,天氣嚴寒,長江冰封,戰船不能行動,且吳國嚴兵固守,只好返回,曹丕三次攻吳,都收效甚微。公元226年(黃武五年)曹丕病逝,孫權乘機攻擊江夏,不克而還。
公元228年(黃武七年),鄱陽太守周魴以降魏為理由誑誘魏揚州牧曹休。曹休率領步騎兵十萬人向皖城進發接應周魴。魏明帝又命司馬懿向江陵方向、賈逵向東關方向,三路大軍同時進發。八月,孫權到達皖城,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又任命朱桓、全琮分別擔任左、右督,各領三萬人迎擊曹休,蔣濟、滿寵意識到曹休的不利之處,但曹休已經開戰,隨後大敗。
孫權石亭之戰中魏國的失敗,使曹魏在二十四年內不再發動大規模的攻吳行動,戰後相對安定的環境為孫權稱帝奠定了基礎。公元229年(黃龍元年)5月23日,孫權稱帝,建都武昌,後遷建業(今江蘇南京)。孫權尚存的困難,一是對付山越的不寧,一是在淮南巢湖地區抗拒曹魏的壓力。散布在孫吳境內山區的山越人,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反對孫權勢力向南方內地擴張。孫權與山越進行過多次戰爭,屢獲勝利。孫吳統治的幾十年中,山越人大體與漢人趨於融合。
公元233年(嘉禾二年),孫權封割據遼東的公孫淵為燕王,派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帶兵一萬多人,率領裝載金銀財寶的船隻,試圖使遼東接受孫吳的封爵,結果使者被公孫淵斬殺。此後孫權又數次攻打魏國,但皆無功而返。
公元241年(赤烏四年),孫權的長子孫登死亡。次年,孫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不久又封四子孫霸為魯王。他非常寵愛孫霸,引發了“二宮之爭”,朝中大臣亦分為兩派。最後,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幼子孫亮被立為太子;名臣陸遜亦因捲入這一事件而遭到孫權責辱,怨憤而死。孫吳開始走向衰落。

變亂更迭

公元252年(太元二年)四月,孫權病逝,年僅十歲的孫亮即位,由諸葛恪、孫弘、孫峻等輔政。是年,爆發了東興之戰,魏東路軍以司馬昭為都督,率領諸葛誕、胡遵等領兵7萬,直逼晉吳對峙圖(266年)東興。孫吳以諸葛恪為統帥,率軍4萬,迎擊向東興進攻的魏軍,魏軍慘敗。
公元253年(建興二年),諸葛恪征淮南失敗,被孫峻等人所殺,大權落入孫峻之手。三年後孫峻病死,將權力交給從弟偏將軍孫綝。孫綝嗜好殺戮,殘虐無道,殺害了孫吳的重要將領呂據、朱異等,曠日持久的內爭也使孫吳國力遭到嚴重削弱。
公元258年(太平三年),孫綝廢黜孫亮,迎立孫權第六子孫休即位。孫綝與其兄弟五人,皆管理禁軍部隊,權力遠遠超過皇帝。不久孫綝又被殺死。孫休在位期間,頒布良制,嘉惠百姓,但並未使孫吳的疲弊之態得到根本改善。
公元264年(元興元年),孫休病死。這時蜀漢剛滅亡,交趾又叛吳降魏,魏滅蜀之戰後,蜀吳聯盟不攻自破,孫吳完全處於魏的包圍之中。孫吳內部形勢不穩,欲立一個較年長的君主。左典軍萬彧向當時握有實權的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推薦孫和的長子孫皓即位。

苟延殘喘

孫皓即位之初,曾一度施行善政,一時被譽為“令主”。但不久,他的殘暴一面就開始顯露。孫皓對臣民殘忍無道,自己則驕奢淫逸,民怨沸騰。幸陸抗、陸凱等重臣的全力支撐才讓孫吳苟延殘喘。另外,孫吳不斷向晉發動戰爭,孫皓親率大軍屯駐東關,令吳軍攻打晉江夏、襄陽、合肥、交趾等地。
孫皓不斷的軍事行動給晉朝帶來了一定的困擾,但同樣也給孫吳自身帶來沉重的負擔,並遭到江東士族的一致反對。陸抗等認為孫皓連年發動的戰爭耗費了大量的國家資源,得不償失,並且也無法改變晉強吳弱的現狀。
公元271年(建衡三年)陶璜擊破交趾,擒殺西晉設定的守將,收復了交趾,九真郡、日南郡都回歸孫吳的統治下,後又平定了扶嚴夷,設定武平郡,任命武昌督范慎為太尉。使持續多年的交趾之亂暫告停歇。
公元272年(鳳凰元年)西陵守將步闡因畏懼失職,占據西陵城叛吳降晉。吳將陸抗立即率將軍左奕、吾彥等討伐,晉將楊肇、羊祜、徐胤率軍救援步闡。西陵城防堅固,陸抗圍堰防守,並力排眾議毀壞大壩,與晉軍對峙。陸抗軍中的一個營的都督俞贊降晉。陸抗利用俞贊提供給晉軍的情報,連夜調整了軍力部署,次日大破晉軍。西陵城亦被攻克。
西陵之戰後,孫皓誤判了當前形勢,窮兵黷武,屢次對晉朝發動小規模戰爭,徒耗國力,加速了孫吳的滅亡。

走向滅亡

公元276年(天璽元年)晉滅吳的戰前準備基本完成。但由於後方鮮晉滅吳之戰卑作亂,賈充等反對立即伐吳,使伐吳戰爭拖延了下來。
公元279年(天紀三年),晉武帝下令,以賈充都督司馬伷、王渾、周浚、王戎、胡奮、杜預、王濬和唐彬等八部,分六路大舉伐吳。司馬伷等六將分別進攻建業的外圍六合、當塗,以及長江中游的重鎮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則率領滅蜀後所得的水軍,由蜀地順流東下。孫吳方面上下離心,疏於防備,無統一對策,以致節節失敗。晉軍勢如破竹,孫吳防線快速崩潰。
公元280年(天紀四年)5月1日,王濬所率的舟師首先抵達石頭城下,孫皓自知大勢已去,反綁雙手,抬著棺材到西晉軍門前去投降。交州刺史陶璜堅守不降,孫皓寫親筆信相勸才降晉。西晉朝廷封孫皓為“歸命侯”。孫吳滅亡,西晉實現了統一。
孫吳滅亡後三十多年間,在局部地區尚有數次復國運動。例如,公元310年(晉永嘉四年)吳興豪族錢璯趁西晉即將滅亡的機會,自稱平西大將軍、八州都督,劫持孫皓之子孫充並擁立其為吳王,而後又將其殺害。這一動亂後被周玘所平定。公元318年(晉太興元年)十一月,孫皓的另一個兒子孫璠起兵反對東晉,被殺。

疆域

範圍

孫吳共有四個州,分別為揚州、荊州、廣州、交州。孫吳的疆域範圍,北至廬江郡(現江蘇中部),南通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達交趾郡(廣西東部),東臨東海,涵括我國現今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湖南省的完整地區,以及江蘇、廣西、安徽、湖北省和重慶、上海市的部分地區、還包括現今越南的北部地區。

沿革

孫吳疆域的經略始於195年(漢興平二年)孫策渡江,討平江東劉繇、嚴白虎等地方勢力,略有東漢揚州刺史部的大半地區,丹陽、吳郡、會稽、豫章、廬陵、廬江六郡,此時期的政區建置主要以縣級政區為主。200年(漢建安五年)孫策死,孫權繼位。
孫權時,鼎立局面逐漸形成,孫吳在原江東六郡的基礎上,出夷陵之戰兵深入各郡險地征討山越,還向西向南拓展。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長沙、江夏、桂陽等地及士燮所據的交州,並在擊敗關羽得荊州之南郡、武陵、零陵等地,基本占據荊州,奠定了孫吳疆域的輪廓。公元221年,吳國將南嶺以南諸郡以今天廣西北海市合浦為界,以北廣州,以南為交州,不久即合併。
孫權稱帝後,孫吳疆域穩定下來。經過孫權的苦心經營,孫吳疆域“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漢之涘,東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蠻之表”。此時期的政區建置主要從郡縣深險之地及北界西界敵對勢力的經略著手。
孫亮、孫休在位期間,三國鼎立格局相對穩定,境內也較為安定,處於平穩發展時期,此時期的政區建置主要示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作局部調整。264年(永安七年),孫吳為便於治理,從交州劃出南海、蒼梧、鬱林、高梁4個郡,另設“廣州”。交廣二州的行政區劃設定為後來歷代所沿用。
孫皓時期,三國鼎立局面瓦解,處於吳晉南北實力極不均衡的對峙局面,在外有西晉王朝勢力頻頻介入,及內部叛亂勢力與敵對政權遙相呼應的情形下,此時期的政區建置體現為統縣政區的劃小,其中廣、交二州在軍事行動中,孫吳投入大量的軍事和人力,刺激了地區開發,辟置了大量新縣及規劃新郡。

區劃

首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據《晉陽秋》記載,孫吳在公元280年(天紀四年),設4州,43個郡,313個縣。而據陳健梅的統計,孫吳在公元280年滅亡時共領有4州、45郡、2都尉、1典農校尉、2屬國及328縣。

孫皓天紀四年郡縣表

揚州 荊州 交州 廣州 總縣數
郡名
縣數 郡名 縣數 郡名 縣數 郡名 縣數
廬江郡 2 南郡郡
5
合浦郡
4 南海郡 7
蘄春郡 4 宜都郡 3 珠崖郡 2
蒼梧郡 9
丹陽郡 16 建平郡 4 交趾郡
14
鬱林郡 10
新都郡 6 江夏郡 6 新昌郡
4 桂林郡 8
吳郡 10 武陵郡 9 武平郡 7
高涼郡 3
毗陵典農校尉 3
天門郡 3 九真郡 6 高興郡 5
吳興郡 9 長沙郡
9 九德郡 7 合浦北部都尉 3
會稽郡 10 衡陽郡
10 日南郡 3
東陽郡 9 湘東郡 6 九真屬國 未詳
臨海郡 7 零陵郡 6 日南屬國
1
建安郡
8 營陽郡 4
豫章郡 15 始安郡 6
鄱陽郡 9 昭陵郡
廬陵郡 9 桂陽郡
6
廬陵南部都尉 7 始興郡 6
臨川郡 10 臨賀郡 6
安成郡 6
小計 140 小計 95 小計 48 小計 45
328

人口

孫權在早期即擊敗江夏太守黃祖,虜掠男女數萬口。他建國後為了提升人口數,平定山越並以其“羸者充戶,強者補兵”,並且騷擾淮南來獲得人口。
漢代長江以南的大城市只有吳、山陰等少數幾個,這時增加了建業和武昌兩座大城。吳、會稽、山陰、江陵和夏口等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由於東吳大力招撫北方南來的人民,以及強制原來住在皖、贛、浙、閩山區的山越人民出山務農和當兵,再加上60年來沒有經過大的戰爭破壞,人口增殖很快,耕地開闢較多。到吳亡時,孫吳在籍戶口有523000戶、2562000人,不包括未納入戶口統計的屯戶、兵戶、吏戶、隱戶以及被世家門閥蔭庇的部曲、佃客等人群。依據三國志吳書有傳,孫吳於222年改元黃武年間時,人口大概約二百八十餘萬,士兵二十四萬人,在吳國強盛時期(252年)人口將近三百萬,士兵約三十六萬。

政治

陸遜陸遜
東吳在政治上大體跟東漢相近,地方上仍實行行州郡制,中央方面也是同樣。唯一不同者,則是東吳主要受江南本地豪族影響,單是在朝朝臣,有不少顧姓人士(如顧雍)、朱姓人士(如朱桓)、陸姓人士(如陸遜)和張姓人士(如張溫),就是後世稱為吳四姓,這些世族都是漢朝時長居江南的望族。

士族政治

孫吳的地方政治制度是州郡制,中央政權主要受江東士族影響。這時江南已經出現了象吳郡的顧、陸、朱、張那樣的占有大量土地和僮僕,而各有門風,世居高位的大族,他們早在漢朝時就已經長居江南。孫權在接掌孫策之位時年方十九,孫吳國內形勢還不穩定。他一方面得到外來士族的全力支持,一方面盡力爭取以顧雍、陸遜為首的吳郡士族。他把孫策的女兒,一個嫁給顧雍的長子顧邵,一個嫁給陸遜。孫家與江東名族顧陸兩家結成姻親,孫權政權才有了可靠的基礎。因此朝臣中有很多顧、陸、朱、張四姓的人士,就是後世所說的“吳之四姓”的望族。作為孫吳政權支柱的江東大族如吳郡的顧氏、陸氏、朱氏和張氏,武力強宗如陽羨的周氏,吳興的沈氏等,也不願離開他們的勢力範圍過遠。在孫皓統治時期,江東士族更是趨於極盛,其中的陸氏甚至發展到了”二相、五侯、將軍十餘人“的地步。

中央官制

孫吳的中央官制與曹魏、蜀漢相仿。孫吳置丞相,名義上也是百官之長,但實際效能是僅僅管理例行政務,往往不參與重大政務的決策。孫吳的三公廢置不常,除授因人而異,前期無九卿。
孫吳政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大司馬(或分為左大司馬,右大司馬)、上大將軍、大將軍等內朝將軍,這些將軍外則領軍,內則領政,是事實上的宰相。
孫權初置奉常,225年(黃武四年)改太常,太常置博士。東吳初置郎中令,後改光祿勛,有三署中郎將、領三署郎,還有羽林督,繞帳督、帳下右部督,皆領衛兵。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少府諸卿建置均與曹魏、蜀漢同。東吳在屯田各郡置典農都尉,統轄屬縣,職如太守。典農都尉掌管軍糧,不屬於大司農。這不同於曹魏制度。孫權初年設左節度,專掌軍糧會計。
宮官有大長秋,設定略如曹魏制。又有太子太傅、少傅。229年(黃龍元年)置左輔、右弼、輔正、翼正等都尉,為太子四友。又有太子賓客及率更令、中庶子、庶子、輔義都尉、右部督等。
門下官散騎常侍,給事黃門侍郎、散騎侍郎等設定略與曹魏同,但地位不甚重要。
尚書分選曹、戶曹、左曹、賊曹等四曹,可見東吳尚書職任較曹魏為輕。
中書監設中書令、僕射、丞、郎、令史等。
御史台設御史中丞,督軍糧御史及監農御史,又置中執法,左右執法各一人。在殿中察舉違法行為,也稱侍御史。
武職官有領軍將軍;左領軍、右領軍;中護軍、左護軍、右護軍;中典軍、左典軍、右典軍。又中壘將軍掌宿衛兵。有撫軍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無征東將軍;有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無平東將軍。因為孫堅曾任破虜將軍,不置破虜將軍。

法律制度

孫吳法規主要有“科”、“令”。見於正史《三國志》記載的孫吳立法工作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公元226年(黃武五年)十月,陸遜上書“勸以施德緩刑,寬賦息調。”孫權於是命陸遜、諸葛瑾對法律條文進行了整理。
第二次是234年(嘉禾三年),孫權征討合肥新城,命孫登留守,總理政務,孫登修訂當時的法律條文,使社會秩序轉好。
第三次是237年(嘉禾六年),對有關官員奔喪進行了規定,杜絕了官員隨意棄官奔喪的現象。
孫權晚年對文武官吏都存著戒心,任命檢舉官吏校事、察戰,監視文武官員,由此產生了呂壹等誣告陷害的事件。吳國末期刑法亦趨於嚴苛。但總的來說,孫吳在三國政權之中,是相對能夠與民休息的,孫吳社會較為安定,江南經濟、文化也因此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宰輔名列

姓名 任期 備註

孫邵(王相)

222年-225年
顧雍(丞相) 225年-243年 東漢名儒蔡邕的門生
陸遜(丞相) 243年-245年
步騭(丞相) 245年-247年
朱據(丞相) 247年-250年
諸葛恪(太傅兼大將軍) 250年-253年 諸葛瑾次子
孫峻(丞相兼大將軍) 253年-256年 孫靜曾孫
孫綝(丞相兼大將軍) 256年-258年 孫峻堂弟
濮陽興(丞相) 258年-264年
陸凱(左丞相) 264年-269年 陸遜族子
萬彧(右丞相) 269年-273年
張悌(丞相) 273年-280年 吳國末任丞相,於晉伐吳之戰力戰身亡

軍事

軍事制度

孫吳的兵制特點有六:異族兵數量眾多,兵種複雜,世兵制,世襲領兵制,屯戍活動的眾多,奉邑和將領待遇的優渥。
軍隊編制
孫吳兵器——嘉禾六年銅弩機孫吳的部隊建制分為五類,即中央兵、地方兵、諸將兵、諸王兵、準兵。其中,中央部隊有羽林兵、無難兵左右部、解煩兵左右部、繞帳兵、帳下兵左右部、武衛兵、五校兵、虎騎兵、馬閒兵左右部、外部兵、中軍兵、營下兵、太子兵左右部、水軍、敢死兵、車下虎士、武射吏、子弟兵等十八種。
孫吳的水軍的戰鬥力遠超曹魏。孫吳設定官員,監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船的規模也相當可觀。由於吳軍的水軍的主力都在長江,因此石頭城很自然地成為水軍的總部。它是長江沿線最大的碼頭之一,經常停泊有上千艘船隻。當時,中等載重量的船可以運馬80匹,大船可載軍士達3000人,有的船倉高達五層。
孫吳還設有山越兵、蠻兵、夷兵等少數民族部隊。
武職職銜
上大將軍
為三國時吳國所創,孫權於黃龍元年置。“上大將軍”之職並非漢制,這是為了表彰陸遜的功績並進一步提高他的官職而新設的。上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除陸遜外,呂岱、施績曾任此職。
大司馬
大司馬是對中央政府中專司武職的最高長官。吳國設有大司馬和左大司馬、右大司馬,位在上大將軍之上,一般由大將軍或者上大將軍升遷而來。如呂岱、施績、陸抗、丁奉、朱然、全琮。
都督
正式職稱為督軍都御史,簡稱都督,督軍。為孫吳某部隊都督或地區都督。治所隨戰況需求更替,一般正式成立時間以周瑜占領南郡為基準算起。通常所說的的大都督則為戰時督,為一場戰役中的最高軍事領導,擔任過此職的有:陸遜、全琮、施績。
都護
大帝特別設立榮銜,從護軍衍生,最早榮獲都護頭銜的為孫皎。
兵役制度
孫吳的主要兵役制度與曹魏相近,均為世兵制。由於比較特殊的社會政治環境,一些部隊原屬孫吳諸將私有,即世襲領兵制。起初孫吳諸將以私兵隨孫策征戰,孫吳屢以國家佃客賜給功臣,功臣往往擁有多至於數縣的俸邑。各將領所領軍隊算是其部曲,軍隊除了服從中央指揮參與戰役,但還要為其將領提供其它耕種雜役等。在將領死後軍隊須繼續聽令將領之子或其弟等繼承者。世襲領兵制曾是吳國的重要支柱,後孫權加強集權,世襲領兵制逐漸消亡。
軍隊規模
孫策起兵時,僅有幾百名士兵,後來得到父親的舊部一千多人。孫策在攻打劉繇的前後,軍隊規模不斷擴大,擊破劉繇時已經有幾萬軍隊。到孫策死時,孫吳的軍隊數量應不下於十萬。據史書記載,孫吳強盛時,軍隊人數大概有三十萬,降晉時大約也有二十三萬,其中少數民族兵員眾多,南蠻、交州夷、山越等族十兵不下十六萬,而山越在其中就至少占了十萬之眾。

戰爭

曹魏
赤壁鏖戰公元208年(漢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曹操領兵南下,孫權聯合劉備抗擊曹操,曹操大敗。
公元213年(漢建安十八年)濡須之戰,曹操伐吳,孫權與曹操於濡須口對峙。
公元215年(漢建安二十年)逍遙津之戰,孫權親自率領的十萬大軍圍攻合肥,魏將張遼等大破孫權。
公元222年(黃武元年),曹丕第一次伐吳,兵分三路,圍攻朱然所守的江陵,不克而還。
公元224年(黃武三年),曹丕第二次伐吳。
公元225年(黃武四年),曹丕第三次伐吳。
公元226年(黃武五年),孫權攻江夏不克,被魏將文聘擊敗。
公元228年(黃武七年),石亭之戰,曹休率領步騎兵十萬伐吳,陸遜於石亭大敗曹休。
公元233年(嘉禾二年),吳將全琮攻六安。
公元234年(嘉禾三年),孫權征合肥,圍魏將滿寵於合肥新城,吳將孫韶、張承等攻廣陵、淮陽。
公元241年(赤烏四年),吳將全琮、諸葛恪、朱然等攻淮南等地,全琮與魏將王凌在芍陂決戰。
公元246年(赤烏九年),吳將朱然攻柤中。
公元250年(赤烏十三年),魏將王昶、王基攻打南郡、西陵,吳將戴烈、陸凱相拒。
公元252年(建興元年)東興之戰,魏將諸葛誕、胡遵、王昶等攻東興、南郡、武昌,諸葛恪大破魏軍。
公元253年(建興二年),諸葛恪伐魏,因為疾疫而大敗,退軍。
公元255年(五鳳二年),魏將毌丘儉、文欽率軍西入,不久叛魏降吳,吳將留贊被魏將蔣班擊敗。
公元257年(太平二年),魏將諸葛誕叛魏降吳,吳使文欽、唐咨、朱異等救援,諸葛誕殺文欽,不久城破被殺。
公元263年(永安六年),吳將丁奉攻壽春。魏滅蜀之戰時,丁封等率軍支援。
蜀漢
公元215年(漢建安二十年),呂蒙取長沙、桂陽、零陵三郡。
公元219年(漢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攻取荊州,關羽覆亡。
公元222年(黃武元年)夷陵之戰,劉備伐吳。陸遜率軍應戰,於夷陵一帶大敗蜀軍。
西晉
公元268年(寶鼎三年),孫皓命丁奉、諸葛靚攻合肥。丁奉設計離間晉將石苞,石苞從前線被調回。十月,吳將施績、萬彧分別攻江夏、襄陽;晉荊州刺史胡烈擊敗萬彧。吳將顧容等攻鬱林,晉將毛炅大破之。
公元269年(建衡元年),吳將丁奉進攻西晉谷陽,一無所獲。吳將李勖部進攻交趾,道路不利而還。
公元270年(建衡二年),吳將丁奉進攻渦口,被晉將牽弘擊退。
公元271年(建衡三年),吳將虞汜、陶璜、薛珝成功攻克交趾,擒殺西晉所設定長官,平定交州叛亂。
公元272年(鳳凰元年)西陵之戰,吳西陵督步闡叛吳降晉,陸抗率左奕、吾彥等前往討伐,收復西陵。
公元273年(鳳凰二年),吳將薛瑩、魯淑率軍十萬,分別攻擊弋陽、新息,被晉將王渾擊退。
公元274年(鳳凰三年),吳將孫遵、李承攻擊江夏,被晉江夏太守嵇喜擊退。晉將陳騫率軍攻打枳里,擒獲吳將莊祜。
公元277年(天紀元年),吳將孫慎進入江夏、汝南,掠奪一千多戶人口以後離開。

文化

經濟的發展,與外界交往的增加,促進了攻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現了一批知名的經學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陸績、韋昭。佛教開始在江南傳播,居士支謙從洛陽南來,世居天竺的西域僧康僧會稍晚從交趾北上。佛教雖在漢代已傳入中國,但東漢、曹魏、蜀漢、東吳及西晉等政權明令禁止漢人出家
·
為僧,“往漢明感夢,初傳其道,唯聽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漢人皆不得出家”(見《高僧傳·佛圖澄傳》等書,據僧傳記載與後人追述,漢至西晉間僧人幾乎都是西域胡人。那時的佛教還是胡人的宗教。但是也有少量漢人不顧禁令出家為僧。後趙建武元年,經佛圖澄勸化,後趙正式允許漢人出家,從此佛教於五胡十六國時期及日後的北朝逐步在中原普及,甚至影響南朝。道教在南方民間繼續流傳。
文學
孫吳作家有張紘、薛綜、華覈、韋昭等。張紘為孫權長史,與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陳琳等友善。薛綜為江東名儒,居孫權太子師傅之位。華覈則是孫吳末年作家。
韋昭善寫史,著有《吳鼓吹曲十二曲》,內容為整部孫吳發展史,與繆襲的《魏鼓吹曲十二曲》南北相對。他又著有《吳書》55卷等。
宗教
三國時期的佛教重鎮,北方以洛陽為主,南方則為建業。孫吳方面,當支謙、康僧會先後入吳,受孫權推崇並支持發展。孫皓稱帝時,本要毀壞佛寺,因康僧會說法感化,終而放棄。在蜀漢,佛教不是很興盛,規模不大。
藝術
孫吳有很多擅長各種藝術的名士,時人稱
為吳國八絕。有吳范、劉惇、趙達、嚴武、皇象、曹不興、宋壽和鄭嫗等人。例如嚴武擅下圍棋,同輩中無人能勝,有「棋聖」之稱。至於曹不興則擅繪畫、皇象則擅書法。
孫吳曹不興,是最早享有盛譽的一位畫家,擅長寫生與繪佛畫,傳說他畫屏風時“落墨為蠅”,使孫權誤以為真,可見其具有不俗的表現技巧與能力;同時他也是記載中最早的佛像畫家,被譽為「佛畫之祖」。孫吳吳王趙夫人,吳丞相趙遠之妹,善於書法山水繪畫,時人譽為「針絕」。她為孫權繪各國山川地形圖,實開山水畫之首。
孫吳的著名碑刻有《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谷朗碑》等。其中《天發神讖碑》以圓馭方,勢險局寬,氣勢雄偉奇恣。皇象擅小篆、隸書,尤精章草。流傳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將隊帖》及《天發神讖碑》等。
科技
孫吳位於江南地區,水路發達,造船技術發達。其戰船有的上下五層,有的還能容納士兵三千人。

經濟

農業

孫權很重視農業的生產。大約在漢建安七年至建安八年間,孫權開始推行屯田。孫吳的屯田分為軍屯、民屯兩種,採用軍中編制,設定典農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職管理屯田事務。屯田兵且耕且戰,屯田戶只種田,免除服役。226年(黃武五年),孫權還採納陸遜的建議,擴大屯田面積,並將自己駕車的牛由八頭減為四頭,用於耕地。他還身為士卒先,親自耕田,“與眾均等其勞”,這些作為大大鼓勵了士農的情緒。
在今浙江境內開闢有海昌、上虞、新安等屯田區;在湖灘大規模開墾土地,建立了毗陵、湖熟、溧陽、江乘、於湖、赭圻等屯田區;用南遷人口建造了金寶圩;在長江中游建立了潯陽、陽新、武昌、陸口、江陵、長沙漚口等10餘處屯田區。這些措施促進了江南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數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則有男女數萬口。孫吳屯田的規模可觀,且多用牛耕,耕作技術也較先進。

水利

吳大帝孫權時期,疏鑿長廣溪;在句容修築赤山塘水利;在建業附近鑿婁湖灌溉農田;在烏程建有皋塘、孫塘等水利工程。築東興堤,以遏巢湖水。
吳景帝孫休時期,從吳興城北到長興修築太湖長堤幾十里,防止湖水泛濫淹沒農田。在江北的皖城鑿石通水,灌溉稻田。在長江中游地區,引長江支流富水、巴水、澧水支流涔水灌溉農田。
破崗瀆,孫吳遷都建業時,為避長江風濤之險,加強首都與主要經濟區太湖流域的聯繫,於245年(赤烏八年)發屯田將士三萬人,鑿句容中道以通吳會艦船,號破崗瀆。這條運河起自句容小其,橫越高阜,東通雲陽西城,與原丹徒水道銜接;西連淮水,直抵建業城下,沿途修建十四埭用以蓄水。
丹徒水道,今江蘇鎮江至丹陽間的運河。秦朝始鑿,初無閘壩設施,地勢高仰,河水易於走泄,航行不便。孫吳末年修治丹徒至雲陽水道,因杜野和小辛間“皆斬絕陵襲,功力艱辛”而罷。

手工業

造船業
孫吳時期,孫休曾在建安郡侯官設典船校尉,又稱曲郍都尉、曲那都尉,負責率領刑徒造船。。其戰船有的上下五層,有的還能容納士兵三千人。
青瓷業
青瓷業也在東漢釉陶製造基礎上走向成熟。三國時期,青瓷器在產量、種類和質量上都比東漢時期有明顯提高。
吳國時,青瓷器主要產地包括如今浙江寧波、紹興、溫州及金華等地區,其原料為一種含石英、高嶺、絹雲母類型的偉晶花崗石風化後的岩石礦,風化程度高,含有較多的高嶺石礦物。這種瓷土含鐵量較高,是燒造青瓷器的理想原料,與石灰石配製而成的石灰釉,光澤好,透明度高。
銅鐵冶鑄業
銅鐵冶鑄繼承東漢規模而有發展規律。武昌和會稽是孫吳的兩個手工業中心。武昌的銅鐵器和刀劍大量地運到建業來供應王公貴族們使用。
孫吳的青銅鏡製造業最為發達,這得益於中國東南部擁有豐富的銅礦資源。從東漢中期起,會稽郡(相當於今浙江東部)就成為了青銅鏡製作的中心。
神獸紋青銅鏡
紡織業
紡織業以葛布、越布最為精緻,其柔軟程度甚至超過羅紈。孫吳還盛產“八蠶之錦”;孫吳宮廷內的織絡作坊擁有上千的生產者。這些都說明江南的絲織業已有了相當的發展。

財政

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孫權多次寬賦息調,奪取荊州後,“盡除荊州民租稅”,並下令諸將要居安思危,加強武備,崇尚節儉,226年(黃武五年),下令說:“軍興日久,民離農畔,父子夫婦不能相恤,孤甚愍之。今魏人縮竄,方外無事,其下州郡,有以寬息。”其後,於231年(黃龍三年)正月下詔:“兵久不輟,民困於役,歲或不登。”要求放寬催收農夫所欠租稅,並不要再征租賦,又於240年(赤烏三年)正月下令禁止“當農桑時,以役事擾民”,以保證春耕正常進行。

貨幣

“大泉五千孫吳曾大量鑄造大錢,236年,開始鑄造“大泉五百”大錢;238年,鑄造“大泉當千”大錢。此後又鑄造“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
“大泉五百”、大泉當千”較為常見。籌文不作錢而作“泉”,與史文為少異。
大泉二千”、“大泉五千”不見於正史,鮮有記載,鑄造時間較大泉當千要晚。大泉二千雖然罕見,但在廣東、浙江有文物出土;大泉五千卻十分罕見,存世極少。鑄於三嗣主時期。在孫吳之前,新朝王莽首鑄大錢,吳的大錢與王莽鑄造的大錢“大泉五十”應為一脈相承。孫吳大量鑄大錢導致通貨膨脹程度嚴重。
鑄大泉五百之前,已有“鑄銅”的記載,所以早在東漢末吳地已經開始鑄造貨幣。因此,孫吳可能於鑄行大泉五百之前,有鑄造五株或“大泉五十”之舉。

科學

地理

在地理方面,孫吳的學者嚴畯曾寫過《潮水論》。這是現所知最早的一篇潮汐學專著,是我國氣象學與海洋學的開端。三國末期孫吳將領沈瑩著述的《臨海水土志》,記載了台灣原住民山夷與大陸百越民族同根同源的文化淵源關係;並從地理方位、氣候和地形,以及居民的生產習俗等方面,記述了台灣島的自然環境及高山族的社會生活發展情況。這一著作對當時的台灣人民的生活有詳細的描寫,是世界上記述台灣最早的文字。

天文

在天文曆法方面,孫吳科學家對天體的探討十分活躍,孫吳的天文學家王蕃以渾天論名於當世,提高了測定黃赤交角的精確性;陳卓則把源於戰國時代的天文學家石申、甘德、巫鹹等三家學派所著星圖命名的恆星,加以綜合,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全天星官系統。他以二十八宿為基礎,再將石、甘、巫鹹三派天文學家所定的星官,並同在一起,去其重複,存其不同,繪成全天星圖,構建了一個全天星官系統。陳卓的全天星官系統一直沿用到近代。他的這一標準一直是後世天文學者製作星圖和渾象的重要依據,並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數學

孫吳的數學成就——趙爽弦圖在數學上,漢末三國時期天文、曆法的發展,也推動了數學的發展,在孫吳湧現了一批傑出的數學家,取得了數學發展史上的標誌性成果。其中以趙爽的《周髀算經注》最為著名。趙爽是第一個對《周髀算經》進行認真而全面研究的學者。他的研究分為:解釋文字,推演數學理論,補圖等三個方面,突出的貢獻主要有兩點:一是以“弦圖”證明勾股定理。二是對“出入相補原理”的運用。他在“勾股圓方圖”書中採用“弦圖”對勾股定理進行證明,這一方法比外國同類方法早約一千年;在研究二次方程得出的結論,與“韋達方程”類似,但比韋達早了一千三百多年。孫吳學者闞澤對圓周率也很有研究,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精確計算就是借鑑了他的成果。

文化

宗教

道教
孫權信仰道術,與諸多方術之士交往甚密。主要人物為吳范、劉惇、趙達。而被後世尊為道教天師的葛玄也與孫權有過交往。
吳范,字文則,會稽上虞人,研究歷數,知曉氣候;劉惇,字子仁,平原人,知曉天文、懂得占卜,有“神明”之稱;趙達,河南人,研究九宮算數用於預測,深得奧妙。以上三人均善於推測、計算,凡是遇到各種徵兆,三人都能準確推算變化,並參與軍政活動,在當時受到人們的讚譽。
佛教
康僧會建業是三國時期的佛教重鎮,孫吳的佛教中心。佛教雖在漢代已傳入中國,但東漢、魏朝、蜀漢、孫吳及西晉等政權明令禁止漢人出家為僧,漢至西晉間僧人大都是西域胡人,但是也有漢人不顧禁令出家為僧。
三國時期,高僧支謙、康僧會先後來到孫吳,受到吳大帝孫權的推重。孫權為康僧會建造了建初寺。建初寺亦稱佛陀里,為中國歷史上江東地區的第一座佛寺,對孫吳乃至中國歷史上的佛教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吳末帝孫皓時,曾設定法令要求廢止不合禮制的祭祀,並打算毀掉佛寺。最終康僧會勸說孫皓改變意圖,孫皓大力弘揚佛教,修繕寺廟,並要求宗室信奉佛教。在孫皓推動下,孫吳佛教得以進一步發展。
支謙,字恭明,月氏人。漢靈帝時來華。深通梵典,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之稱。漢獻帝末年,逃避兵火來到江南,從事譯經工作。支謙得到孫權的支持,並被任命為博士,輔佐太子,足以說明孫吳對佛教的重視。譯有佛經《維摩經》、《法句經》、《無量壽經》、《中本起經》等。
康僧會,康居人,世居天竺。247年(赤烏十年)到達建業,傳播佛教。康僧會先後譯有《六度集經》等。

書法

孫吳的書法文化繁榮,書家層出不窮。其中最負盛名的是皇象。
皇象皇象,字休明,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孫吳書法家。工書,尤善章草、八分書,著有《論草書》,代表作有《急就章》、《文武將隊帖》、《天發神讖碑》等。
孫吳的皇帝中,孫權、孫休、孫皓等均在書法史中保有一席之地。孫權與孫皓在唐代張懷瓘的《書估》中被列入第三等,與謝安、王導同列,明代楊慎《法貼神品目》載有吳大帝黃武二年刻字,在杭州粟山;孫權擅長善行書、草書。孫休也擅長書法;孫皓擅長行書、隸書、小篆和飛白,其書法被庾肩吾評價為“體裁綿密“。
孫吳擅長書法者還有張紘、張昭、周瑜、賀邵、蘇建、朱育、諸葛融、沈友、張弘等。
孫吳的著名碑刻主要有《天發神讖碑》、《葛府君碑》、《禪國山碑》、《谷朗碑》,被稱為“吳碑四種”。

繪畫

曹不興孫吳的著名畫家有曹不興、趙夫人等。
曹不興是文獻記載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畫家。他擅長寫生與繪佛畫,被譽為“佛畫之祖”,著名作品有《維摩詰圖》、《釋迦牟尼說法圖》等。
趙夫人,是孫吳丞相趙遠之妹,善於書法繪畫,成就頗高。相傳,趙夫人曾將自己所畫的地形圖交給了孫權,而且還在方帛上繡上五嶽列國地形圖。趙夫人的繪畫實開後世山水畫之首,在當時影響也很大,彼人們譽為“針絕”。

建築

靜安寺長江以南許多著名建築始建於孫吳時期,最早多用於軍事及宗教用途。
“江南三大名樓”中的黃鶴樓及岳陽樓系孫吳時期所造。黃鶴樓始建於223年(黃武二年)。根據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三國時期黃鶴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的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性建築。
岳陽樓則始建於220年前後,其前身相傳為魯肅的“閱軍樓”,東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
南京的著名六朝遺蹟石頭城全長約3000米,211年(漢建安十六年),孫權遷徙治所到秣陵(今江蘇南京),第二年,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除此之外,靜安寺、報恩寺塔也建造於東吳時期。

文史

經濟的發展,與外界交往的增加,促進了江南文化的提高,在孫吳湧現了一大批知名的經學家和文史之士,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虞翻、陸績、張紘、薛綜、胡綜、華覈、韋昭。虞翻長於經學,尤其以研究《易》的成就最高。陸績博學多聞,是孫吳著名學者。張紘是孫吳名臣,其文才受到“建安七子”之一陳琳的盛讚。薛綜是江東名儒,居孫權太子師傅之位。胡綜擅長辭賦,孫權接手江東後的很多誥文、策封任命文書和致鄰國的書函都是出自胡綜之手。華覈則是孫吳末年政論家。
公元258年(永安元年),孫休詔立五經博士,創立國立學校,韋昭擔任首任祭酒。韋昭長於史學,著有《吳書》55卷等。韋昭的《吳書》成為晉代陳壽寫作《三國志·吳書》的主要史料依據之一,此外他還長於訓詁學,著有《漢書音義》、《國語注》、《官職訓》、《三吳郡國志》等。

世系

孫吳內部還有山越,其為據守江南山地各族人的總稱。他們自給自足,且與曹魏聯繫,孫吳屢次征討皆難以根除。234年諸葛恪使用堅壁清野的戰術圍山三年,降伏山越,並收編其精壯為軍隊。在嶺南地區還有俚人,範圍涵蓋孫吳廣州、交州及蜀漢益州南部。孫權也展開海上的發展,他派使臣朱應、康泰泛海到夷洲(無法證明為現在的台灣,也有人說是日本)、亶洲補充人口、到遼東、朝鮮半島、林邑(今越南南部)、扶南(今高棉)和南洋群島等地溝通聯繫,這些都擴大孫吳在海外的影響力。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吳都建業。東吳帝系 
廟號 諡號 姓名 生卒 在位 年號 年期 陵墓 備註

孝懿王 孫鍾 ?-?


高陵 孫權追尊
始祖 武烈皇帝 孫堅 155-191


高陵 孫權追尊

桓王 孫策 175-200


孫權追尊
太祖 大皇帝 孫權 182-252 222-252 黃武 222-229 蔣陵 222年稱吳王
229年稱帝 東吳建立
黃龍 229-231
嘉禾 232-238
赤烏 238-251
太元 251-252
神鳳 252
廢帝(會稽王) 孫亮 243-260 252-258 建興 252-253 定陵
五鳳 254-256
太平 256-258
太宗 景皇帝 孫休 235-264 258-264 永安 258-264 宣陵
世宗 文皇帝 孫和 224-253


明陵 孫皓追尊
末帝(烏程侯) 孫皓 242-284 264-280 元興 264-265
甘露 265-266
寶鼎 266-269
建衡 269-271
鳳凰 272-274
天冊 275-276
天璽 276
天紀 277-28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