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

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

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的前身是1954年8月以華東速成實驗學校圖書館為基礎的上海師範專科學校圖書館(簡稱上海師專)。當時,圖書館僅有1間書庫和1間閱覽室,館舍面積約120平方米,工作人員4人。

基本信息

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

概況

館藏特色

黨政領導

開放時間

館舍分布

規章制度

古籍精品

聯繫方式

概況

1955年8月,上海師專遷至漕河涇岑溪路新校址(即現在校址)。館舍面積約1000平方米。1956年7月,上海師專發展為兩個師範學院,即第一師範學院和第二師範學院。分為兩個師院後,一師院建立了以文科藏書為主的圖書館,二師院建立了以理科圖書為主的圖書館。1958年7月,第一師範學院與第二師範學院合併,成立了上海師範學院,兩校圖書館也合併,成立上海師範學院圖書館,新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圖書館館舍。1972年3月,上海師範學院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教育學院等5所高校合併,定名上海師範大學。原師院圖書館改為師大分部圖書館,僅承擔分部師生的流通借閱和參考閱覽工作,1978年3月,上海師範學院恢復建制,師院圖書館亦隨之恢復,各部門的業務工作轉入了正常的軌道。1984年10月,上海師範學院改名為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亦改名為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隨著文獻的逐步積累,原有的館舍已不敷套用。1986年10月,在原圖書館北側新建的圖書館大樓竣工,計7776.62平方米。加上原有的一部分館舍,全館面積達到11000多平方米。新館於同年年底啟用。2000年在東部新建的文苑樓1至3樓新設文科綜合閱覽室、多媒體閱覽室、視聽室、線裝古籍書庫和古籍參考室。2002年2月,徐匯、奉賢兩校區的圖書館合併。奉賢校區新館大樓於2003年9月落成啟用。目前全館總面積達32967.76平方米,設有辦公室、資源建設部、信息技術部、信息研發部、讀者服務部等九部一室一中心

圖書館一角圖書館一角


館藏特色

隨著文獻的逐步積累,圖書館已形成其館藏的特色:1.文理科專業圖書種類齊全,基本能滿足學校教學科研需要。2.上海地方史資料較為完備。如上海郊縣的府、鄉、鎮志和類志,上海近現代的政治、歷史、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資料,都比較豐富,上海地區歷史人物的詩文集收藏亦較齊全,其中如稿本《二十六保志》、清季滄葦藏鈔本《水利集》,均為珍貴資料。3.我國現代作家著譯作品收藏比較豐富。如魯迅、郭沫若、老舍、巴金的著作,館藏占其全部著作的95%左右,其中不少作品系初版本。“五四”至建國前的主要文學刊物有近200種,大都採集完整。魯迅主編的刊物收藏基本齊全。4.館藏地方志1800多種,古典叢書1500多種,善本珍本書5800餘種。各種目錄索引2000餘種。5.館藏中國小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較為豐富,且有一定特色,其中包括一定數量的國外中國小教材與教學參考資料。

黨政領導

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

館 長陳 偉
黨總支書記陳淵平黨總支副書記趙 勤
副館長葉建國忻根勇莊 雷胡振華
館長助理馬國平蔡迎春
陳淵平簡介陳淵平(ChenYuanPing),男,漢族,1958年3月出生,福建長樂人。大學本科學歷,助理研究員。197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1月進校工作。1989年起歷任生物系辦公室主任、生物系副系主任、校黨委組織部副部長、繼續教育學院黨總支副書記(主持工作)、繼續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2010年6月任圖書館黨總支書記。
趙勤簡介趙勤(ZhaoQin),女,漢族,1953年出生,上海市人,1970年4月參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10月江西醫學院畢業,從事臨床醫學工作。1989年11月評為主治醫師,1995年4月晉升為副主任醫師。1997年3月調人上海師範大學工作,歷任奉賢校區門診部副主任,校醫院直屬黨支部書記,校醫院黨總支書記,2007年12月任圖書館黨總支副書記。
陳偉簡介陳偉(ChenWei),1957年2月生,上海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獲上海師範大學學士學位(77級)。1984年獲北京大學碩士學位(81級)。1989年獲山東大學博士學位(87級)。1997年晉升教授。從事文藝學、美學、都市文化學的教學研究。曾兼任上海師範大學黨委辦公室副主任,研究生處處長,現為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中華美學學會會員、上海美學學會副會長、上海作家協會會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文藝美學對西方的影響》(08BZW012)、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西方視野中的中國藝術精神》(2007BWY009)、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早期都市流行歌曲與都市文化》(2009JJD840013)等市教委以上級別的研究課題計14項。著有《崇高論》、《中國現代美學思想史綱》、《中國藝術形象發展史綱》、《文藝美學論綱》、《文藝美學的理論與歷史》、《西方人眼中的東方戲劇藝術》等專著9種。編有《東方藝術對西方的影響叢書》(主編)、《新編美學辭典》(主編)等。在《文藝研究》、《學術月刊》等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學術文摘》、《人大複印資料》所轉載。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優秀圖書獎"。

開放時間
徐匯校區圖書館
(寒、暑假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名稱周一至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地址備註
還書處08:00-17:0008:00-15:00西部大廳
文科圖書借閱室(社科類)08:00-22:00西部一樓全周無休
書吧09:00-22:00西部一樓
理科圖書借閱室08:00-22:00西部二樓
中文現刊閱覽室08:00-22:00西部二樓西
中文過刊閱覽室08:00-22:00西部二樓西
特藏圖書參考室08:00-17:00
08:00-15:00西部三樓
文科圖書外借庫(文史類)
08:00-17:00
西部四樓西周二、周四晚連續開放至20:00
外文書刊參考室08:00-17:0008:00-15:00西部四樓周二、周四加開
18:00-20:00
港澳台書刊閱覽室08:00-11:30
13:30-17:00
08:00-11:30
13:30-15:00
西部老樓一樓
電子視聽閱覽室08:00-22:00西部老樓二樓全周無休
文科閱覽室(文史哲教類)08:00-22:00東部文苑樓一樓
展覽廳13:00-16:30
13:30-15:00東部文苑樓一樓
電子視聽閱覽室08:00-22:00東部文苑樓二樓全周無休
古籍參考閱覽室08:00-11:30
13:30-17:00
08:00-11:30
13:30-15:00東部文苑樓三樓
奉賢校區圖書館
奉賢校區圖書館(寒、暑假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名稱周一至周五周六、周日地址備註
總諮詢台08:00-11:30
13:30-16:30
一樓
總還書台08:00-16:45一樓東
工科借閱室08:00-22:00一樓西全周無休
理科借閱室08:00-22:00一樓東
電子視聽閱覽室08:00-22:00二樓西
中文報刊閱覽室08:00-22:00二樓東
電子視聽閱覽室08:00-22:00三樓西
文史借閱室08:00-22:00三樓東
社科借閱室08:00-22:00四樓東
外文書刊借閱室08:00-11:30
13:30-16:45四樓西
廣告創意中心13:15-20:15
(周一到周四)四樓西周五08:00-11:30
13:30-16:45
教師參考閱覽室08:00-11:30
12:30-16:45五樓西
信息共享空間08:00-22:00
(周一到周四)六樓周五08:00-20:00

館舍分布

館舍分布1館舍分布1

規章制度
一、讀者憑本人經圖書館註冊過的校園卡刷卡入室入庫。讀者隨身攜帶的物品請存放在寄包箱或自助電子寄包櫃內。寄包箱鑰匙須憑校園卡換取,離開閱覽室時應主動歸還。自助電子寄包櫃憑校園卡直接刷卡寄包。貴重物品自行保管。
二、讀者入庫選書須正確使用"代書板",不隨意亂放圖書,以方便其他讀者找書。
三、讀者辦理借書手續前須仔細檢查所借圖書,如有污損、撕頁、挖剪等情況,及時向工作人員提出並加蓋污損章。
四、讀者借書時,請仔細查看顯示屏信息,發現疑問及時向工作人員提出以便查明原因。隨書光碟必須隨書借、還,不能單獨借、還。
五、讀者所還圖書如被發現有污損、撕頁、挖剪等情況,須根據規章制度進行賠償。
六、讀者應愛護書刊,文明借閱,遵守秩序。在閱覽室閱覽時,不占座位。有事短暫離開,應在閱覽桌上留紙條,註明離開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過時其他讀者可使用此座位。
七、讀者應愛護圖書館環境,不亂扔廢紙垃圾,不帶容易污染圖書的飲料及食品進閱覽室,保持閱覽室、書庫的整潔。

館舍分布2館舍分布2

八、讀者應保持室內安靜,不大聲喧譁,不在閱覽室內接聽手機,並把手機調至振動檔。
書刊借閱暫行規定
一、本校教職員工、各類學生須憑本人經圖書館註冊過(新生必須通過入館測試)的校園卡入館借閱書刊。不得使用他人的證件借閱書刊。
二、檔案關係不在本校的在職研究生、進修生、外國留學生、外籍教師等,須由各學院統一來圖書館辦公室辦理借閱註冊手續。學業結束離校時,須還清圖書。
三、博士後流動站人員,須憑人事處開具的入校手續單,前來圖書館辦公室辦理借閱註冊手續。學業結束時須還清圖書,由圖書館蓋章方能辦理離校手續。
四、退休教職員工自行前來圖書館辦公室辦理借閱註冊手續,須交押金100元。
五、圖書館各書庫、閱覽室原則上對全校師生員工開架服務,個別書庫採取半開架服務。具體情況請參閱各室借閱規則。
六、圖書館外借文獻以普通圖書為限。古籍、種子書、參考工具書、學位論文、期刊及各類非書資料僅供閱覽,不予外借。
七、借閱冊數及借閱期限:
讀者類型借閱冊數借閱期限續借次數/時間
教職員工、研究生15冊(含外文3冊)60天1次/60天
本、專科學生6冊(含外文1冊)30天1次/30天
進修生、非學歷班學生6冊(含外文1冊)30天1次/30天
外籍教師15冊(含外文3冊)60天1次/60天
外國留學生6冊(含外文3冊)30天1次/30天
退休教職員工15冊(含外文3冊)60天1次/60天
註:徐匯校區東部文科綜合閱覽室主要提供室內閱覽。為滿足讀者短期使用的需求,特開設短期外借業務,即:每位讀者每次限借2冊,借期為3天。圖書到期後必須歸還至該室。
八、續藉手續可在圖書館還書處辦理,亦可直接在圖書館主頁上辦理。圖書借出當天不能續借。續借期自辦理手續日起算,已超期或已被預約之圖書不能續借。
九、還書日期在國定假、寒、暑假期間,圖書管理系統會將還書日期自動延後。一般雙休日順延至下周一,小長假順延3天,長假順延至假期後一周,寒、暑假將順延至假期後二周。如遇特殊情況,以當時圖書館通知為準。
十、借閱圖書應在借閱期限內歸還。超期還書者須交逾期費0.10元/冊/天。逾期費累積滿10元後讀者必須及時辦理繳納逾期費手續,否則將無法借閱圖書。
書刊賠償暫行規定
一、為使館藏書刊充分發揮作用,滿足教學科研需要,確保國家資產不受損失,特制定本規定。
二、遺失館藏書刊,按下列標準進行賠償:
1、中文圖書:
⑴單卷本圖書的賠償:
1949年以前出版的圖書,按原價50倍賠償;
1950~1977年出版的圖書,按原價的30倍賠償;
1978~1987年出版的圖書,按原價的10倍賠償;
1988~1997年出版的圖書,按原價的5倍賠償;
1997年以後出版的圖書,按原價的3倍賠償。
⑵多卷本圖書的賠償:
有分冊單價的按單價賠償。
無分冊單價的,按整套書價折算遺失分冊的單價,然後在單卷本圖書賠償標準的基礎上增加50%進行賠償。
2、外文原版圖書、港台版圖書:
按書價的3倍賠償。
3、大陸出版和發行的外文圖書參照中文圖書賠償規定賠償。
4、讀者遺失圖書後,可以用版本相同的圖書作為賠償,並需另收加工費5元。
5、隨書光碟以每張10元進行賠償。
三、以污損、撕頁、挖剪等行為損壞圖書的,按下列標準進行賠償:
1、中文圖書:
損壞4頁(含4頁)以下者,按2.00元/頁賠償。
損壞4頁以上者,作為圖書遺失處理。
2、外文原版圖書、港台版圖書:
損壞4頁(含4頁)以下,按2.00元/頁賠償。
損壞5-10頁,按原書刊資料售價的10%賠償。
損壞11-20頁,按原書刊資料售價的20%賠償。
損壞21-30頁,按原書刊資料售價的30%賠償。
損壞31-40頁,按原書刊資料售價的40%賠償。
損壞41-50頁,按原書刊資料售價的50%賠償。
損壞51頁(含51頁)以上,則作為書刊遺失處理並進行賠償。
四、偷竊圖書者,除追回被竊圖書外,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停借三個月、六個月、一年的處理。情節嚴重者,報送有關部門。
電子視聽閱覽室管理暫行規定
電子視聽閱覽室是讀者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檢索利用數字資源、閱覽音像資料、學習網際網路知識,進行學術研究的重要場所。為更好地使用電子視聽閱覽室,特制定以下規定:
1.凡本校師生均須依本規定,使用電子視聽閱覽室相關資源,校外人員則須經本館同意後方可使用。
2.讀者上機須先出示本人校園卡,刷卡上機,刷卡下機,一人使用一機。
3.讀者應自覺遵守國家和學校的有關法律和規定,不得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泄漏國家機密等犯罪活動,不得製作、查閱、複製和傳播有礙社會治安或不健康的信息。
4.電子視聽閱覽室內的計算機及輔助設備(耳機、延長線等)均為公共財物。讀者在使用中切勿擅自拆卸、拔插。
5.讀者應保持閱覽室內良好環境,杜絕不文明行為。勿攜帶污染設備、環境的飲料及食品進閱覽室。勿隨意移動桌椅、喧譁、吸菸、亂扔垃圾等。
6.電子視聽閱覽室的收費標準:每小時1.5元。計費系統計算標準為每分鐘0.025元。讀者在刷卡確認計費螢幕顯示"刷卡進入"後進入登錄,確認"刷卡退出"後離開。
7.讀者在使用過程中若有特殊情況,應及時向工作人員反映並遵從工作人員統一安排。
8.下列行為均在被禁止之列:自帶筆記本電腦、更改機器設定、運行和製作破壞性軟體、惡意下載、玩遊戲及從事其他與電子閱覽室主要功能不相符的行為。
9.對違規操作且不服從管理者,將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警告或取消該讀者的本次使用權;情節嚴重者,將暫停其圖書館使用權。
古籍閱覽室讀者須知
一、歡迎您持校園卡、工作證、介紹信入室閱覽。
二、本室周一至周五接待讀者,服務時間為8:00—11:30,13:30—17:00(周五下午至15:00)。節假日不開放。
三、讀者在本閱覽室可利用的文獻資源包括:開架文獻與工具書、舊平裝、新版古書、普通古籍、善本古籍。已有影印件或已經數位化的文獻不再提供原件閱覽。凡殘破、蛀損嚴重、脫線等未經修復的文獻,正在修補的或數位化的文獻,暫不提供閱覽。善本一般不提供原件閱覽,如副教授以上人員確有特殊需要,填寫《閱覽審批單》,經部主任同意、館長批准後方可閱覽。
四、開架圖書實行讀者自助服務,閉架圖書須履行閱覽手續。讀者首先檢索所要閱覽的文獻,接著填寫《古籍文獻閱覽單》。每張閱覽單至多填寫三種文獻,然後將閱覽單交閱覽室工作人員,便可進入閱覽室靜候。工作人員對未能提供閱覽的文獻,必須說明原因。
五、進入閱覽室請保持安靜,切勿大聲交談,勿使隨身攜帶的通訊設備發出聲響,接聽或撥打手機請至室外。非本室的書刊資料請勿帶入本室,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提包請寄放到寄包處。為避免污損文獻,飲水請到指定地點。
六、凡遇閱覽文獻有缺頁、誤訂、污損,請隨時與閱覽室工作人員聯繫。閱覽時請勿以指甲抓頁翻書,不得將手臂壓在文獻上,勿用水筆抄繕資料,不得批註、塗改、摺疊、污損、剪下、撕頁、偷竊書刊,違者按圖書館有關規定處理。
七、閱讀善本請在指定座位就坐,並戴上手套,切勿用手直接觸摸。
八、本室文獻僅供室內閱覽,切勿擅自攜出室外。當天不能看完的古籍可以提出保留,期限一般不超過三天。善本古籍不予保留。
九、讀者如需複製傳遞文獻,請與工作人員聯繫,按《古籍文獻傳遞收費標準》規定繳費,切勿私自攝錄。收費一律開收據。複印、拍攝均自助完成。如拍攝善本、稿抄本與批校本等珍貴文獻,須填寫《閱覽審批單》(請點擊下載),經批准後方可拍攝。
十、讀者遇有檢索或其它疑難,可隨時向工作人員口頭諮詢或填寫諮詢單。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對外服務電話:64321041;讀者監督投訴電話:64322720。
古籍複製收費暫行規定
文獻形式
複製收費標準
備註
善本文獻資料費(自拍)10.00元/拍①教師借閱複製,須部主任同意並經館長批准。②在校生借閱複製,申請單經導師簽字說明後,須部主任同意並經館長批准。③外單位人員須事先預約,屆時持介紹信,經部主任同意並館長批准方可借閱複製。
珍本4.00元/拍①在校師生借閱複製,須經部主任批准。②外單位人員須事先預約,屆時持介紹信,經部主任批准方可借閱複製。
普通古籍1.00元/拍借閱人在登記後自助複印、拍攝。
民國圖書0.50元/拍
其他文獻複印費A40.15元/頁
說明:
1、本校教師若確屬科研需要,可與部主任聯繫商議有關翻拍費用事項。
2、館藏古籍書目信息均通過圖書館主頁書目檢索系統查詢,善本標誌&∧,珍本標誌&+,普通古籍標誌&,民國圖書標誌#。
3、預約電話:021—64321041。
4、本暫行規定自2009年5月5日起執行。圖書館文獻複製中心收費標準
要求項目紙張規格單面價格雙面價格
複印A4普通紙(70克)0.15元/面0.10元/面
靜電紙(80克)0.20元/面0.15元/面
A3普通紙(70克)0.30元/面0.20元/面
靜電紙(80克)0.40元/面0.30元/面
列印A4普通紙(70克)0.30元/面0.20元/面
靜電紙(80克)0.40元/面0.30元/面
膠裝4.00元/本  
註:1、台港澳圖書收取資料費。
50頁以下:5元;
51頁—100頁:10元;
101頁以上:按書價15%收費。
2、民國文獻收取資料費:2元/頁。自助電子寄包櫃使用規則
一、自助電子寄包櫃僅限於來本館學習、查閱資料的讀者使用。
二、讀者憑校園一卡通即可使用自助寄包櫃。刷卡後,請勿將校園一卡通存放進寄包櫃內。
三、存放好物品關閉櫃門時,請仔細檢查有無包帶、書籍等物品留在櫃外,以免卡住櫃門,確保櫃門正常開啟。
四、請勿中途拿取寄包櫃中的部分物品。如確需,則務必取出全部物品,關閉櫃門後重新刷卡寄包(否則當讀者再次刷卡時,打開的可能不是自己的寄包櫃)。
五、貴重物品請勿存放在自助電子寄包櫃內。否則一旦丟失後果自負。
六、在圖書館開放的時間內,即上午8:00至晚上22:00讀者可免費使用自助電子寄包櫃,並於晚上22:00之前必須取走存放在箱內的所有物品。如確需在22:00以後繼續存放,則每天收取租用費10元,並通過校園一卡通直接扣費。
七、對於連續使用自助電子寄包櫃達3天(從暫存日開始計算)的讀者,圖書館則通過網頁發布提醒訊息,敦促相關人員及時取走物品。請有關讀者及時關注。
八、讀者在使用自助寄包櫃過程中如遇到問題,可諮詢閱覽室工作人員。
九、本規則自2009年9月15日起實行。

古籍精品
圖書館古文獻特藏部,主要從事館藏古籍的閱覽服務和整理研究。下設參考閱覽、精品陳列和文獻修補三室,線裝、善本、特藏三庫,總面積800平方米。

古籍精品古籍精品

參考閱覽室,配以各類工具書、複印機和仿明清木製桌椅,古樸大方,環境優雅,是提供古文獻閱覽的服務視窗。
精品陳列室,精選館藏善本,櫃展陳列15件精品,其中明趙均影宋抄本《古文苑》、清改琦手繪稿本《先賢譜圖》等,已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壁展陳列古籍稿本、抄本、刻本、活字本、套印本、批校題跋本等樣式,附以牌記和印記,可為專業實踐教學提供服務。
文獻修補室,配有專業修補人員和設備,進行館藏古籍的整理和修補。
線裝書庫,藏有普通古籍1.4萬種,13萬餘冊,在上海高校中名列第三。
善本書庫,典藏古籍善本520餘種,其中最早的是元代刻本,大多為明清兩代精刻本,並有50餘種屬海內外孤本。
特藏書庫,分藏《四庫全書》系列和舊平裝書籍,種類繁富,排列有序。
近代上海方誌資料資料庫
上海方誌資料資料庫的建設,是我館作為數位化系統工程的一期工程,共收錄上海近代方誌資料26種,218冊,551卷,約2200萬字。
本庫有兩個明顯特點:一是資料的系統性,二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上海地方特點。提供其地方研究資料,當以完整、系統為佳。一般方誌資料庫建設,僅以地方區劃所轄方誌為限,而甚少注意方誌資料的連貫性特徵,故局限甚大。方誌研究,如修例、札記、考訂、拾補之類甚多,為專門研究資料,理應收錄。本庫既取斷代,收近代1840年至1949年間上海方誌22種,又取秦榮光(同治)《上海縣誌札記》六卷、胡懷琛(同治)《上海縣誌札記補》附《上海縣續志札記》等4種方誌研究資料,俾使一地方志資料縱橫結合,脈絡貫通,整體結構呈系統性特徵,研究參考功能更臻完善,讀者利用頗為方便。
聯繫方式
主要機構聯繫人電話E-mail
總支室陳淵平
趙 勤[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館長室陳 偉[email protected]
副館長室(1)忻根勇
胡振華[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副館長室(2)葉建國
莊 雷[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主要機構聯繫人電話E-mail
辦公室馬國平[email protected]
辦公室(奉)汪誠華[email protected]
資源建設部蔡迎春[email protected]
讀者服務一部諸詠梅[email protected]
讀者服務二部王路[email protected]
讀者服務三部施振達[email protected]
讀者服務四部樊文安[email protected]
信息技術部孫彩傑[email protected]
信息研發部雷順利[email protected]
數字視聽中心許繼新[email protected]
展覽宣傳中心李蕭蕭64321857LXX@shnu.edu.cn
古文獻特藏部陳金林6432891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