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相公

九相公

九相公,名叫汪獻, 唐代越國公汪華第九個兒子,因為唐太宗猜忌而被父親殺死。

簡介

九相公,唐朝越國汪華第九子汪獻,史傳“九相公”。汪憲死後,自唐至宋有五位皇帝敇封。

紀念

每年來自江、浙、皖前往九相公祠祈福的不下三萬餘人,形成獨特的“九相公”民俗節。每年的正月初一,淳安縣中洲鎮札溪村會舉辦大型祭祀九相公活動。

九相公廟 九相公廟

扎源,是淳安縣中洲鎮的一個行政村,離安徽省休寧縣璜尖鄉僅七公里,一九四九年前屬安徽省休寧縣璜尖鄉,一九五六年七劃屬當時的浙江省遂安縣,屬樟村鄉。後來撤鄉並鎮,歸中洲鎮管轄。

扎源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據《扎溪吳氏宗譜》記載,北宋時英宗治平年間(公元1064年),吳氏先祖永室公見引此山水秀麗,百焉愛之,舉家遷來居住,取名扎溪。公元1891年因扎溪山洪暴發,人畜傷亡慘重,遂改名扎源。21世紀,又改名扎溪

扎源吳氏祖先中出了兩個進士,一個駙馬。

第一位進士名叫吳少微,當年吳氏尚未遷居扎源。吳少微生於唐高宗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卒於唐代宗大曆四年,即公元762年,曾任唐代左台監察御史。神龍二年的三月初十,吳少微告老返鄉,唐中宗李顯曾頒發聖旨,制定返鄉的生活標準,每年賜絲綢若干,黃金20斛。

第二位進士吳潛,生於扎源,南宋時人。曾任進過於潛縣令後遷任江西高安縣令,生性純孝忠信,恪守職責,任上公正廉明,深得老百姓愛戴。淳佑三年,即公元1243年3月11日,宋理宗趙昀頒發聖旨,稱頌他的懿行美德。

駙馬名叫吳思義,文才武藝都較好,而且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宋度宗趙禥把他妹妹,理宗的女兒嫁給他,鹹淳八年即1272年三月初九度宗頒發聖旨詔告天下,並勉勵他毋寵毋慢,永肅其家。受他為駙馬都尉。

扎源村查有實據的是兩位進士一駙馬,另外更有九相公的傳說和雕像流傳至今,浙西、皖南各縣百姓每天都有人朝拜九相公的沉香木雕像,特別是每年農曆十月十五前後更是人流如朝,朝拜抽籤的不計其數,從南宋到今天,年年如此,歷時八百年,非佛非道,得百姓如此虔誠朝拜,這也是人們心中一個不解之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