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它爾彈唱

都它爾彈唱是維吾爾族自治區的一種曲藝。

都它爾簡介

都它爾都它爾

都它爾,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彈弦樂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尤以南疆喀什一帶盛行。相傳十四世紀已出現。記載見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樂師史》。桑木或杏木製,全長120—130厘米。琴桿細長,指板纏十五至十八個絲弦品。音箱瓢形,用十一或十三塊兩端窄、中間寬的木板條拼粘而成。面板用桐木,上部開五個小音孔,組成花朵狀,下部支有琴碼。琴桿上端為琴頭,平頂無飾,正面和左側面各置一雙角狀弦軸。張兩條腸衣弦。琴身周圍用貝殼和駝骨嵌以黑白相間的精美花紋圖案。

本世紀六十年代研製的新型都它爾和低音都它爾,琴桿稍短,設骨製品位,使用絲弦或尼龍纏鋼絲弦。定弦有三種,常用四度定弦A、d,音域A—a1;五度定弦G、d,音域G—a1;還有同度定弦d,音域d—a1。低音都它爾的定弦低一個八度。

演奏採用坐勢,音箱置於右腿,琴桿斜向左方,右手肘部壓住音箱上側。左手持琴,拇指按裡弦,食指按外弦,右手用五指撥彈。左手技巧有揉弦、打弦、扣弦、滑弦等。右手奏法多樣,常用有擊弦、滾彈、斷音、勾弦奏法和彈布爾奏法(食指在靠近琴碼的弦位上快速彈撥)、麥爾吾勒奏法(食、中、名、小四指併攏與拇指保持適當距離,連續彈弦)。樂曲有《哈萊倫》、《古拉依木》等。

盤點中國曲藝曲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