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音 (福建)

福建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被稱為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撥子,且是橫抱姿勢,福建南音至今保持這一遺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與敦煌壁畫中的伎樂圖一樣。南曲主要流行於泉州市、閩南晉江、龍溪和廈門市,在台灣及南洋群島華僑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認為南曲起源於唐,形成於宋。

簡介

福建南音 (福建)
福建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被稱為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撥子,且是橫抱姿勢,福建南音至今保持這一遺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與敦煌壁畫中的伎樂圖一樣。南曲主要流行於泉州市、閩南晉江、龍溪和廈門市,在台灣及南洋群島華僑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認為南曲起源於唐,形成於宋:
(1)據文獻記載:唐僖宗光啟元年(885),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軍入閩,他們帶去了唐代“大曲”傳播於民間。大曲與當地民間音樂的相互影響和吸收,從而產生了別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樂器琵琶的演奏姿勢是斜抱著彈奏。所用筒簫嚴格規定為一尺八寸。這兩件樂器的演奏姿勢與形制與唐舊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稱有不少與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稱相同。如《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梁州曲》、《婆羅門》等。
(4)宋代“南戲”五大名劇:《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和《琵琶記》,南曲也演唱這些劇目。
 南曲在民間流傳,有賴於社團組織的傳承和傳播。清代以來在泉州、廈門和晉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團成立,並有專業的教師傳藝。建國以來,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會。還建立了專業的南曲音樂團。
 南曲音樂包括“指、譜、曲”三類:“指”是有詞有譜和註明琵琶指法的大曲。“譜”是無詞而有琵琶指法的器樂演奏譜。原有十三大套,後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譜”,以“四”(四時景)、“梅”(梅花操)、“走”(八駿馬)、“歸”(百鳥歸巢)四套最為著名“曲”即散曲(亦稱草曲),在南曲音樂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於千首。南曲使用的工尺諧與眾不同,是一種獨特的譜式,以“X(尺字的俗寫)、工、六、土、-”。這五字依次代表“宮、商、角、徵、羽”。採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樂隊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兩種。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兩種不同組合:洞管——洞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種。品管——品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種。
②下四管樂器有南噯(中音嗩吶)、琵琶、三弦、二弦、響盞、狗叫、鐸(木魚)、四寶、聲聲(銅鈴)、扁鼓,共十種,故又稱“十音”。在惠安一帶有用雲鑼、銅鐘、小釵和笙等。
上四管屬絲竹樂隊、下四管屬吹打樂隊。
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是保存我國古代音樂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號稱“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南音流行於閩南方言地區,東南亞閩南籍華僑中南樂也很盛行。南樂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號,泉州叫弦管,流傳到南洋叫南樂,東渡於台灣叫南管。
成因 南樂起源於泉州南部,以閩南語泉音為主,始於何時,民間有種種傳說,未見歷史文獻記載。但從南樂的音階、曲牌、樂器等分析推斷,它可能起源於唐代之前。 泉州南音同其他中華傳統文化一樣,有著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它是從中原傳到閩南來的,與歷史上的三次南遷大移民有關。一是晉.永嘉衣冠南渡。晉江原名南安江,南渡後晉人沿江而居,生息繁衍,故改稱晉江。幾年前,南安豐州廟下晉代古墓葬出土發現部曲印章,可見當年入泉的士大夫連他的部曲都遷來了,也就是說他們帶來了中原文化。二是唐末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王審知之侄王延彬在南安設招賢院,招賢納士,中原士人紛紛南遷。三是北宋覆亡。宋都南遷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趙宋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自臨安遷來泉州。士大夫南遷帶來的中原音樂,這些音樂同閩南地方音樂互相滲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來。南唐.顧閎中的傳世之作《韓熙載夜宴圖》即可印證。南樂的五聲音階“工六×乙士”,與古代的“宮商角征羽”相同,而其工尺譜正產生地隋唐。從南樂曲牌來看,出自唐以前的有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折柳吟、陽關曲、漢宮秋、後庭花等;出自唐宋“大曲”的,有三台令、梁州曲、甘州曲;出自佛曲的有婆羅門、太子游四門等。這些充分證明了它與隋唐音樂的聯繫。
樂器方面,南樂所用的南琶,腹大頸細。橫抱彈奏姿勢,與豎抱的北琶迥然而異,卻和泉州開元寺內的飛天樂伎及敦煌壁畫上的飛天造型十分相似,只有從古畫和出土的陶俑中才能看到,唐代《韓熙載夜宴圖》中人物彈琵琶的姿勢就是這樣。琵琶在唐代的樂隊中有指揮整個樂隊的作用,而南樂的琵琶在南樂中也同樣有指揮整個樂隊的作用。唐初洞簫為一尺八寸長,現在其他樂隊中洞簫均是二尺多,沒有統一規格,而南樂的洞簫卻嚴格規定以一尺八寸為標準,又稱“尺八”,十目九節,其長0.6米,延用唐代洞簫規制,聲韻渾厚深沉。南音的拍板與唐以前的“節”相同,二弦與魏晉“奚琴”相似,三弦由秦漢時代的弦樂衍變而成。
雕刻在泉州開元寺鎮國塔、大雄寶殿、甘露戒壇的南音古樂器,計有吹、拉、彈、拍的樂器多達37件:拍板、琵琶、尺八、二弦、三弦、嗩吶、品簫和雙鈴、四寶、響盞等上下四管,一應俱全,而且還有較少見的笙及扁鼓等。人們比較熟知的是大雄寶殿的12尊飛天樂伎,但還不夠全面。在東塔須彌座40幅浮雕中,有圖《天人贊鶴》,圖中身著飄帶的天人,一個吹笛,一個雙手按拍著古制六板的南音拍板。 這幅浮雕,與東塔共存至今七百多年。拍板早就從西域傳入中土,唐代列為胡部之樂。唐宋時的拍板都是六板,也有五板。五代《韓熙載夜宴圖》中樂工手上的拍板就是六板。泉州南音現在的拍板普遍為五板,與大雄寶殿和甘露戒壇木雕的五板拍板一樣,而東塔的石雕拍板直承唐制為六板。開元寺中擁有六板與五板的拍板,正符合拍板歷史的發展軌跡。 樂律方面,南音的管門從隋唐以來的“清商三調”演變而來,音韻學方面,南音的音韻和晉代的音韻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用閩南話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許多中原古語的辭彙和音韻完好地保存至今。
南樂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塊“活化石”,被稱為“晉唐遺音”。音樂界權威人士曾得出結論:“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南音的基礎是唐代“大曲”,在中國音樂史上,唐代的宮廷音樂是我國封建社會貴族音樂發展的最高峰。隨著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中原戰亂,貴族、官宦和地主紛紛南遷,唐玄宗統治時期形成的“大曲”,被帶入福建,為南曲起了催生的作用。後來在廣泛流傳和演唱過程中,南樂又受到元曲、崑曲、弋陽腔、佛曲和地方戲曲的影響,豐富了藝術的表現內涵。
發展與成型南遷帶來了中原文化,至宋代,泉州成為著名的對外貿易交通的東方第一大港,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和文人學士,經濟相當發達,文化也蓬勃發展,各種文化交流頻繁,呈現出“千家羅綺管弦鳴”的繁榮景象。元時泉州刺桐港是我國對外通商大港,泉南濱海,系國內外商船停泊之處,歌館、酒樓、茶肆林立,擁琵琶而彈唱南樂的歌女比比皆是。 泉州這個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條件,對泉州南音的發展與成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受到宋代填詞、唱詞者的影響,泉州南音創作的曲牌有許多與宋詞的牌名相同,如“長相思”、“鷓鴣天”、“醉蓬萊”等,使南樂的詞和曲更豐富。泉州南音由譜、指、曲三大部分組成。 譜無唱詞,有琵琶彈奏法,是專供樂器演奏的帶標題的樂曲。譜是泉州南音的基礎,在三大組成部分中,譜的形成最早。對照泉州南音樂器和現存的譜、指、曲可以肯定,譜是唐大曲遺存,宋朝定型的有12套。指,是有詞、有曲譜、有琵琶彈奏指法的帶有故事情節的聲樂套曲。其詞通常不唱,只由樂器演奏。指的內容多與戲文相關,由此可見它形成於宋元雜劇、南戲產生之後。指較早有36套。譜還只分管門,指就發展到分“支頭”了。 曲,即散曲,也叫草曲,比較簡短通俗,數量最多,現有千餘首。曲的結構形式與元曲有直接聯繫。泉州南音還吸收佛曲、道情的東西,如“指”就有《南海觀音贊》和《普庵咒》是源於佛曲的,《弟子壇》則吸取了道情的旋律。泉州南音還吸收楚歌、吳歌、潮調及閩南地方音樂,並吸收弋陽腔、青陽腔、崑腔,如《李亞仙》中的《鵝毛雪》、《胭脂記》中的《告大人》、《士九弄》中的《你聽咱》等。泉州南音與泉州地方戲曲特別是梨園戲,更是互相吸納互相滲透,戲曲吸收南音作為它的唱腔,提高其藝術水平。王耀華先生對曲目、音樂做了細緻的分析,得出了福建地方戲曲是從南音吸取營養的結論。泉州南音也吸收戲曲的唱段來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涵。例如《春今》指套就是從梨園戲的《雪梅教子》來的。還有一些歌曲是特定場合專用的,如賀壽唱《畫堂彩鳳》,結婚唱《一對夫妻》,喪事、祭奠唱《三奠酒》,祀郎君則唱《祀郎君》。 明清之際,南樂風靡一時。傳說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康熙帝六十壽典,內閣大學士、泉州安溪人李光地挑選五位精通唱和的南樂高手上京獻演,他們是晉江吳志、陳寧、南安傅廷、惠安洪松、安溪李義,他們在御苑演奏。康熙帝聽到南樂弦管和鳴、抑揚頓挫、逸韻雅致,大悅,要加封五人官職,他們推辭不受,唱《遠望鄉里》,奏大譜《百鳥歸巢》以示思鄉之情,終於感悟帝心,賜予“御前清客,五少芳賢”匾額,賜贈曲柄黃涼傘和金絲宮燈,“傳驛榮歸”。南樂因此獲得“御前清曲”的雅號。在安溪縣湖頭鎮李光地的故鄉祖居,有一副對聯:“綺羅日暖將軍府,弦管春深宰相家”。 此後南樂聲名大振,南樂藝術得到很大發展。閩南的許多音樂形式,如“錦歌”、“籠吹”、“十音”、“莆田十音”、“南平南詞”以及許多劇種音樂,如“大梨園”、“高甲戲”、“莆仙戲”、“薌劇”、“閩劇”等,都和南樂的發展有著極密切的關係。總而言之,泉州南音可上溯至秦漢、晉唐,定型於宋朝到明初。國際著名漢學家、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龍彼得先生所輯《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可為佐證。
規制 泉州南音的演唱形制有嚴格的規定。泉州南音演唱時的位置固定為:演唱者執拍板居中;其左邊,上方為洞簫,下方為二弦;右邊,上方為琵琶,下方為三弦。演唱程式固定是“指頭譜尾”:開頭一定要合奏一套或一折“指”,最後一定要奏譜“煞尾”;中間演唱也要按“支頭”順序來進行。要“起曲頭”,就是每個支頭要有帶頭唱的人,他唱的曲屬於哪個支頭,其他人就要跟著唱這個支頭的曲。若轉換支頭,則須唱“過支曲”作為轉折的過渡、連線。上一個唱完,下一個接過拍板接著唱,伴奏樂器基本沒有間斷。泉州南音有四個管門七個“支頭”。四個管門是五空管、四空管、五空四
代表性作品
《江姐》、《桐江魂》、《感謝公主》、《沁園春·雪》、《閩海漁歌》、《百花齊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