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慈照寺](/img/1/a9d/nBnauM3X4UjNzETM5ADM4Y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wA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慈照寺是把足利義政在文明14年(1482年)在東山山角上營造的東山別墅改成禪寺的。東山殿是模仿西芳寺而建立的。寺院以水池為中心設有觀音堂銀閣,持佛堂東求堂等建築物。廣受當時讀書人的愛戴。雖然荒廢過一段時間,但是17世紀的中期開始又恢復到了昔日的風光。銀閣是長享3年(1489年)建設的二層樓閣,下層是東洋式書院,上層是禪宗的佛堂。東求堂是祭祀守護神的持佛堂和書房併兼的建築物。是文明17年(1485年)修建的。位居在東側的面積為4帖半的同仁書房設有最古老的付書院和遠架子。慈照寺的庭院雖然在戰國時代荒廢過一段時間,但是到了元和元年(1615年)復興時得到了修建。以水池為中心的名石,樹木和石組上凝聚著工匠的心血。
地理簡介
![慈照寺](/img/8/eba/nBnauM3X2UDOzcDNwEDM4Y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xA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慈照寺](/img/1/6ca/nBnauM3X3YzNwQDN3ADM4Y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wA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古都的北部有天皇的皇居,和政府機關。它是日本政治的中心。以天皇為首,貴族,官員,武士等都生活在這裡。周邊地區是政府官員的官邸,宅院井然有序,形成官邸街。京都這個名字在中世紀初被人們固定下來。朝廷的軟弱無能促成的武士政權的誕生。京都作為一國之都也變得有名無實。鴨川河東的耳家町成為武士政權的根據地,新的都市景觀在東山一帶形成。歷史並不這么簡單。中世紀,京都成為新佛教興起的中心,北山,東山,西山的山麓建起了許多寺院。在平安京原則上除東寺和西寺之外不可有其他寺院,但在市民的支持下也陸續建起來了。13世紀,14世紀,15世紀,隨著時代的推進,作為宗教文化都市,京都被給予了特有的新的景觀和性格。
歷史沿革
![慈照寺](/img/c/5a4/nBnauM3X1YDO1EjMyEDM4Y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xA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應仁之亂平息後不久,京都地區民生凋敝,經濟疲弊,但是足利義政為了繼續建造東山殿,仍大肆向百姓徵收稅金(段錢)和課以勞役(夫役),獨自過著風雅安逸的奢華生活。東山殿的建造共耗時8年,直到義政逝世前不久才正式完工,但義政在其完工前就急於遷至此處居住(1483年)。東山殿內建有會所、常御所等大規模設施,儘管無法與足利義滿建造的北山殿(後來的金閣寺)相媲美,但也具備了一定的政治功能。然而,保存至今的建築物只有銀閣和東求堂。
1490年(延德二年)2月,為供奉逝世的義政的化身菩提,東山殿被改為寺院,後作為相國寺的末寺,創立為慈照寺。日本戰國時代末期,慈照寺也曾被關白近衛前久當作別墅,這是因為慈照寺的歷代住持多出自近衛家。近衛
![慈照寺](/img/7/90a/nBnauM3XwIzN1IzNzEDM4Y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xA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52年3月29日,慈照寺的庭園被日本政府指定為特別史跡和特別名勝。1994年12月17日,慈照寺作為古都京都文物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義政的死後,該寺被改為臨濟宗相國寺派禪寺,名稱也隨義政的法號被命名為慈照寺。一般認為1482年營造的當時,以錦鏡池為中心的池泉回遊式庭園周圍散落著大小12棟的建築物。現在,只有通稱銀閣的觀音殿(國寶)東求堂(國寶)是當時的遺留建築。觀音殿的1層叫做心空殿,2層叫做潮音閣。同時,東求堂內的同仁齋是現存最古老的書院式建築。還有代表東山文化的別致庭園。
寺內構造
![慈照寺](/img/1/ff5/nBnauM3XwADN1MTO0EDM4Y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xA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銀閣(日本國寶)——足利義政的山莊東山殿內建造的觀音殿,後經常被用於和義政祖父·第3代將軍足利義滿建造的金閣相對比,因此得現名。該樓於1489年(延德元年)開始建造,同年不久即完成。正式名稱為“東山山莊觀音殿”。建築結構為雙層、寶形結構、柿葺,平面為長方形,正面寬8.2米,縱深7米。 底層的“心空殿”為普通住宅風格,上層的“潮音閣”為方形三間(正面側面均為三間)的禪宗式樣(唐樣)的佛殿。
![慈照寺](/img/d/b60/nBnauM3X2MzMxUTO3EDM4Y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xA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東求堂(とうぐどう)(日本國寶)——義政的佛堂和茶室,建於1486年(文明18年)。該樓面對水池,正面寬三間半,平面為正方形。正面左面為方兩間的佛殿,右側為義政的書房和茶室(稱作同仁齋)。書齋北側的副書院和違棚是現在最古老的座敷裝飾風格的房間,是日本書院造和草庵茶室的發源,被視為日本建築史上寶貴的遺產。此外,研究表明,該樓建造當初的位置比現在的位置更靠近南側的銀閣。
銀閣寺垣——從慈照寺寺門到庭園的入口處道路兩邊,保存有圍牆遺蹟,被稱為“銀閣寺垣”。
寺藏文物
![慈照寺](/img/2/95f/nBnauM3X0MDN2EjNxIDM4Y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yA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國寶——銀閣、東求堂
重要文化財——絹本彩色畫卷春屋妙葩(しゅんおくみょうは)像(2003年指定)
特別名勝·特別史跡——慈照寺庭園
旅遊資訊
門票:參觀500日圓(東求堂,本堂襖繪為申請制另收費1000日圓)營業時間:8點30分1~7點(12月10日~2月為9點~16點30分)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銀閣寺町2
電話號碼:075-771-5725
交通:JR京都站→市內巴士5・17系統25分,巴士站:銀閣寺道下車,徒步7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