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

箏,又稱古箏、秦箏,古老的漢族彈撥樂器。箏的撥奏在民間廣大地區的流傳中,融合地方民間音樂,形成有不同音樂風格和演奏技法的地方流派,深深的植根於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故被俗稱為“古箏”。古箏音域寬廣,音色清亮,表現力豐富,一直深受大眾喜愛。箏在漢、晉以前設十二弦,後增至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及二十一弦。古箏名曲有:《漁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鴉戲水》、《漢宮秋月》、《蕉窗夜雨》等。

基本信息

簡介

樂器解釋

箏,又稱古箏、秦箏,是一種中國傳統彈弦樂器,深深的植根於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古箏音域寬廣,音色清亮,表現力豐富,一直深受大眾喜愛。

文字解釋箏箏

注音:zhēng

部首:竹部

釋義:一種以手指彈撥發聲的傳統弦樂器:古箏。

中國撥奏弦鳴樂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於今陝西省。

名稱由來

箏史稱秦箏。關於箏的命名,有兩種說法,一說乃是有瑟分劈而來,另一說乃是因發音錚錚而得名。《集韻》就持“分瑟為箏”之說:“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說法。這些大同小異的傳說也正好說明這些說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識而言,瑟分為二就就成了破瑟,豈能算箏?若將瑟破為二而修補成箏,恐怕遠比製作箏、瑟要難吧?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其發音的性質而得名,劉熙《釋名》中“箏,施弦高,箏箏然”,就持此說。說箏因“施弦高”而發音“箏箏然”,這音色顯然乃是對瑟的音色舒緩而言的,這就把箏與瑟聯繫起來了。確實,我們的民族樂器可以因樂器的來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製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烏),這兒的箏因音色發音“箏(錚)箏然”,而得名也未嘗不可。從後文來看,起初的箏與瑟並不密切,這就失去了箏瑟音色對比的意義,從而使此說顯得難以使人全信。

歷史記錄

唐趙磷《因話錄》記述:“箏,秦樂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
宋代《集韻》中載有:“秦人薄義,父子爭瑟而分之,因此為名。箏十二弦,蓋破二十五而為之也。”

日本第十七世紀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樂道類集》中記載有:“……或云:秦有婉無義者。以一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

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秦宰相李斯上書勸秦始皇收回他對客卿們下的逐客令的一段話中,有兩處談到箏,即“彈箏博髀”和“退彈箏而取韶虞”。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記載:“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築,秦蒙恬改於十二弦,變形如瑟,易竹於木,唐以後加十三弦。”

東漢應劭《風俗通》云:“箏五弦,築身而瑟弦。”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宋代徐鉉校定重刊本)中記載:“箏,鼓弦竹身樂也,從竹,爭聲。”

東漢劉熙《釋名》一書中解釋為:“箏,施弦高急,箏箏然也。”可以說箏由本身發出的“錚、錚”音響而命名。

外形特徵

現代箏體呈扁長方形,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構成,為中空共鳴體。裡面膠有音梁,表面呈拱形,底部開有兩三個出音孔。箏的首尾部嵌有岳山,又稱前梁和後梁。箏面置弦。設有上扁下圓錐形弦軸。前梁至弦柱(又稱雁足)間為有效弦長。弦距均等。每弦由人字形、金字塔形、古泉(刀幣)形或葫蘆塔形的弦柱支起,柱在面板上可移動,位置錯落如雁行,以取得不同的音高。有的柱上部有一細孔,琴弦穿孔而過,以防散落。框板用紅木、紫檀、花梨木製作,外部多鑲嵌雕刻凸條花紋。面、底板採用梧桐木製,以木紋順直、沙眼大的沙桐為佳,如帶有活疤節的發音更為脆亮。面板決定箏的音色和音量。箏柱之材,古代多用木、竹、駝骨或象牙,最多為紫檀、花梨制木柱。
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它的外形近似於長箱形,中間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於平面。箏的頭部有緩緩而落的箏腳。在木製箱體的面板上張設箏弦。在每條弦下面安置碼子,碼子可以左右移動,用來調整音高和音質。
箏的品種不一,構造也不盡相同,下面介紹的是一種二十一弦箏的構造。
箏主要由面板,底板、邊板、箏頭、箏尾、岳山、碼子、琴釘、出音孔和箏弦等部位組成。箏的優劣取決於各部分材料質地及製作工藝的高低。
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在共鳴體內有音橋,呈拱形,它除了共鳴效果的需要外,還起著支撐的作用。共鳴體的質量和結構對箏的音響影響很大。
「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質乾而松的梧桐木來製作,以木紋順直、沙眼大的沙桐為佳,如帶有活疤節的發音更為脆亮。面板決定箏的音色和音量。也有人試用白松製作。蒙族箏的面板用楊木製成。
「底板」用梧桐木製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質木料製作。
「箏邊」也稱邊板,即箏的側幫。箏有兩個箏邊,靠近身體的一側稱為內箏邊,另一側稱為外箏邊。箏邊一般用紫檀、花梨木製成,也有用水曲柳、紅木或其他雜木製成。還有試用楓木製作。
「箏頭」用紫檀、花梨木或其他較堅實的木料製成。箏頭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來固定(也有的箏的箏頭是固定琴釘的)。在箏頭的側面有一個出音孔,出音孔上有一個音窗,供出音之用。箏頭因與共鳴體相通,這樣就擴大了共鳴的範圍(也有的箏,箏頭與共鳴體是不相通的)。
箏「箏尾」它主要用於安裝琴釘。此處在造型上也起著與箏頭對稱平衡的作用。
「岳山」也稱木樑或山口。用紫檀、花梨木或其他木料製成。在箏上有兩個岳山:一個在面板與箏頭連線處,叫作前岳山;一個在面板與箏尾連線處,叫作後岳山。岳山隨面板的前後圓弧而自然成彎弧形,與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後岳山也有用S形的(縮短了高中音區的碼處弦長。岳山起著載弦的作用,也起著某些傳遞聲音的作用。岳山與碼子高度的比例關係到音準以及音色,定調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必須用恰當的比例才能使箏的發音有良好的效果。在前岳山上端鑲有一條骨片或銅絲,以使發音悅耳。
「碼子」也稱柱,或稱雁柱。它是箏弦和面板的傳振支柱。一般用紫檀、花梨木製作,也有用紅木、牛骨、塑膠、象牙製成的,以木的效果為佳。在桅木上還鑲有一個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穩固箏弦。每個碼子支撐著一根弦,共有二十一個碼子。在演奏時,弦的振動由碼子傳遞到面扳,再通過共鳴體而發出音樂的效果。碼子可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碼子有時也稍作前後移動,以適當調整音質。
「琴釘」也稱肖子。它用於上弦,調整弦的鬆緊,控制音的高低。箏的琴釘也有用鋼琴肖釘代替的,或用硬質木料製成弦軸上弦的。
「出音孔」箏有三個出音孔(也有兩個出音孔的),在箏頭側面有一個,底板上有兩個(一個在底板的中部,一個在底板接近箏尾處)。出音也的位置、形狀和大小關係到音色、音量。
「弦」目前常用箏共有二十一根弦,靠近演奏者的第一弦是箏的最低音,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箏的最高音。在用弦上,根據不同的需要,而將銅絲弦、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以及其他種弦加以適當的配置。由於用途、風格和習慣的不同,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以鋼絲弦為主,適當配置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的;也有以尼龍纏弦為主,適當配置鋼絲弦的;也有全部用尼龍纏弦或絲弦的。鋼絲弦音色明亮,纏弦音色渾厚。
說明:在制弦專業上,把鋼絲弦稱為裸弦(裸弦是與纏弦相對而言的),把有外包纏皮的弦稱為纏弦。纏弦的弦蕊,一般採用鋼絲弦做蕊。

鏇律

中國撥奏弦鳴樂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於今陝西省,史稱秦箏。箏外形扁長方形,主要取材於梧桐木。琴面張弦,每條弦下設箏柱,可移動以調節音高和轉調。最初為5 弦,經過9弦的過渡,戰國末期發展為12弦。唐以後為13弦,明、清以後15、16弦,20世紀60年代逐漸增至18弦、 21 弦、25弦,並改傳統絲弦為鋼絲弦尼龍纏弦。以後又試製出有變音裝置的快速轉調箏和以十二平均律(見新法密律新法密律)定弦的蝶式箏
傳統箏以五聲音階定弦,音域為:13弦箏 G~c2, 16弦箏A~a2,18弦箏A~d3,21弦箏D~d3 ,25弦箏G~e3 。今常用21弦箏。

箏
箏的撥奏在民間廣大地區的流傳中,融合地方民間音樂,形成有不同音樂風格和演奏 技法的地方流派 。近代以河南、山東、潮州客家、浙江等流派較有名。河南箏曲分小曲和板頭曲兩部分,代表曲目有《天下大同》、《閨怨》、《新開板》等;山東箏曲源於山東琴曲、山東琴書的唱腔曲牌及民間小調,代表曲目有《漢宮秋月》、《鴻雁傳書》、《鳳翔歌》等;潮州箏曲分套曲和小曲兩大類,代表曲目有《寒鴉戲水》 、《粉紅蓮》 、《昭君怨》等 ;客家箏曲分大調、串調 、小調 3 類 ,代表曲目有《 出水蓮 》、 《 崖山哀 》、《薰風曲》等;浙江箏曲以民間樂曲小調為主要內容,代表曲目有《雲慶》、《高山流水》、《海青拿天鵝》等。

發展過程

箏
關於箏的命名,史料中說法不一。有的說箏是由樂器本身的音響效果命名的;有說是二人爭瑟取其相爭的“爭”字而得名的;也有說是因“秦皇奇之,立號為箏”的;還有說是“蒙恬(將瑟)中分之;令各取半,因名秦箏然。”(唐劉貺《大樂令壁記》)。這幾種說法,以音響效果具有錚錚的特點而命名的論斷比較合理。在歷史上,我國有著以音響效果命名樂器的習慣。如磬,是按以物擊石發出的“鏗、鏗”一類音響命名的;瑟則發出了渾厚、柔和的“瑟、瑟”之音。
在東漢劉熙《釋名》一書中解釋為:“箏,施弦高急,箏箏然也。”這就說明箏是由本身發出的“錚、錚”音響而命名的。
箏在我國有著古老的歷史淵源。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箏就已流行於秦、齊、趙等國。其中以秦國最為盛行,故素有“真秦之聲”、“秦箏”之稱。

對箏的起源,說法不一,主要有三種見解:
第一種認為:箏淵源於瑟。唐趙磷《因話錄》記述:“箏,秦樂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
宋代《集韻》中載有:“秦人薄義,父子爭瑟而分之,因此為名。箏十二弦,蓋破二十五而為之也。”
日本第十七世紀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樂道類集》中記載有:“……或云:秦有婉無義者。以一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
二人爭瑟,由爭奪而產生了“箏”,這種說法還沒有確切的證據,只是傳說而已。

箏
第二種認為:箏是由秦國名將蒙恬所造或蒙恬所改革。公元前237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書勸秦始皇收回他對客卿們下的逐客令的一段話中,有兩處談到箏,即“彈箏博髀”和“退彈箏而取韶虞”。這在時間上比蒙恬發跡之初早了十六年。所以蒙恬造箏的說法是靠不住不的。在《舊唐書·音樂志》中,對蒙恬造箏也持否定的看法。至於蒙恬改革箏的說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記載:“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築,秦蒙恬改於十二弦,變形如瑟,易竹於木,唐以後加十三弦。”這一段文字記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箏。

第三種認為:早期箏是五弦竹箏,築身瑟弦。如:東漢應劭《風俗通》云:“箏五弦,築身而瑟弦。”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宋代徐鉉校定重刊本)中記載:“箏,鼓弦竹身樂也,從竹,爭聲。”
從歷史材料看,早期箏與築更為類似:都是築身,都是竹製,都是五弦。

總之,箏很可能來源於一種大竹筒製作的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簡單樂器。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代。箏、築、瑟的關係,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弦竹製箏演變為十二弦木制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

定弦與音域

1、箏的音域
在箏上,不加按音的空弦音,稱為散音。二十一弦箏的散音音域有四個八度。如果加上在最高散音上按音所發出的小三度,則實際音域為四個八度零小三度。
十八弦箏的散音音域有三個八零度純四度。如果加上在最高散音上按音所發出的小三度,則實際音域為三個八度零小六度。
十六弦箏的散音音域有三個八度。如果加上在最高散音上按音所發出的小三度,實際音域為三個八零小三度。

2、箏的定弦(D調)
二十一弦箏的定弦,一般把第一弦(最低音)定作D,其他各弦按五聲音階的順序依次向上排列定弦,第二十一弦一般定作a""。具體說來就是:第一弦定作D,第一弦就是D調的“1”音,定弦時五聲音階的排列順序必然是“12356”,於是第二弦則為“2”。

品種

是一種中國傳統彈弦樂器,和古琴相似,但是弦數不同,而且音量比較洪亮。

品種有大箏小箏鋼弦箏。五聲音階定弦,最低音從G或c起始,音域達三個八度。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利用餘弦的抑按,可彈奏七聲音階。大箏全長2米左右。小箏全長130—150、首寬28、尾寬25厘米,箏柱高5厘米。

箏有傳統箏和改革箏之分。

箏
按用弦數量而區分的傳統箏有:十二弦箏十三弦箏十四弦箏十五弦箏十六弦箏河南傳統十六弦箏,面板弧度大,箏體長。廣東傳統十六弦箏體短小。歷史上各傳統箏主要用絲弦,清朝中葉開始用銅弦。經過改良的箏有十八弦、十九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二十五弦等規格。品種有大箏、小箏和鋼弦箏。五聲音階定弦,最低音從G或c始,音域達三個八度。品種有大箏、小箏和鋼弦箏。五聲音階定弦,最低音從G或c始,音域達三個八度。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利用餘弦的抑按可彈奏出七聲音階。大箏全長2米左右。小箏全長130-150厘米左右,箏的柱高約5厘米。

改革箏的種類有:上海二十一弦箏、廣州十八弦箏和二十一弦箏、蘇州二十一弦箏、北京二十一弦箏等。
改革的轉調箏有:
1、移碼式踏板轉調箏,由瀋陽音樂學院研製。在轉調部分,採用踏板式移碼轉調。
2、箏首對位頂壓截弦轉調箏,由廣州音樂學院汕頭樂器廠研製。箏的轉調部分,是通過腳踏音健,使棘輪擺片傳動部分按變音轉調的需要,分別進行運動,(升高半中降低半音),推動對位頂壓載弦部分進行頂壓,以達到截弦變音快速轉調。
3、營口吐十五弦腳踏式轉調箏和二十一弦按鍵張力轉調箏。這兩種轉調箏在全國相當流行。轉調部分採用腳踏(或手按)機械,變換弦的張力,改變音高,從而達到轉調的目的。腳踏轉調箏可轉十二個調。手按轉調箏有兩種,分別可轉五個或十二個調。

箏
4、蝶式箏,由上海音樂學院研製。它的外形如蝶。箏體猶如兩個箏並在一起,採用一個共鳴體。在五聲音階定弦的某些弦距之間增加了半音或變化音。還裝有弦鉤,以改變某些定弦音的音高。
5、品式截弦變調箏,由蘇州民族樂器一廠研製。在各有效弦長之內設定半音品位,變調時利用弦鉤將琴弦按中品格之上。
6、蘇州二十六弦腳踏截弦轉調箏,由蘇州民族樂器一廠研製。在轉調部分,採用腳踏式岳山截弦轉調,通過踏板的變化,使前岳山的部分位置變化,達到轉調的目的。

除以上介紹的箏外,還有一種軋箏。歷史上最早的記載見於宋代陳煬《樂書》卷一百四十六中:“唐有軋箏,以竹捫其瑞而軋之,因取名焉。”軋箏流傳到現代,在廣西福建河南河北山東均有所見。廣西壯族民間樂器“七弦琴”和福建“文枕琴”等都是類似軋箏的樂器。

遼寧省葫蘆島市現在被稱為“中國箏島”。

彈法

箏
每條弦下設箏柱,可移動以調節音高和轉調。最初為5弦,經過9弦的過渡,戰國末期發展為12弦。唐以後為13弦,明、清以後15、16弦,20世紀60年代逐漸增至18弦、21弦、25弦,並改傳統絲弦為鋼絲弦或尼龍纏弦。以後又試製出有變音裝置的快速轉調箏和以十二平均律(見新法密律新法密律)定弦的蝶式箏。

傳統箏以五聲音階定弦,音域為:13弦箏G~c2,16弦箏A~a2,18弦箏A~d3,21弦箏D~d3 ,25弦箏G~e3 。今常用21弦箏。

因為現代箏改良後使用鋼絲弦,一般彈古箏者帶著假指甲,通常由玳瑁製成。

傳統箏只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偶爾用無名指彈弦,左手按弦。而現代箏則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彈奏。

新箏

新箏是在古箏基礎之上研製而成的一種新型樂器。它具備2個相對獨立而又密切聯繫的演奏區,可以同時具備五聲音階七聲音階或者十二平均律的所有半音,可以演奏複雜的作品,彌補了古箏具有的諸多缺陷,表現力得到了極大豐富。如果說古箏是美麗的黑白照片,那么新箏就是色彩豐富的彩色照片

作為全新的一件樂器,能否得到社會的認可,能否得到民眾的認可,功能是否強大並不是最關鍵的要素。更為關鍵的是有沒有適合它的作品,以及可以駕馭它的演奏家。

箏
2000年,古箏大師王天一先生根據新箏特點創作了一系列的練習曲、演奏曲目之後,新箏的發展開始逐漸有了可以預期的前景。2001年,王天一大師為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製作了數十集的大型電視講座《中國新箏藝術》。這標誌著新箏開始作為一種獨立的,具有真正實際套用價值意義的樂器,出現在藝術舞台上。2002年,王天一新箏作品音樂會在北京中山音樂堂隆重舉行,彭佩雲等國家領導以及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中國音協主席等觀看了演出並予以高度評價。2003年首屆全國新箏大賽,報名參加比賽的選手達近千人,人數之多甚至超過了很多大規模的全國性質的古箏比賽。這標誌著新箏已經成為一種普及面比較廣的樂器。2004年,王天一大師擔任團長、指揮的東方女子古箏新箏樂團,配合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國事訪問活動以及國家戰略部署,出訪拉美各國,更是把古箏和新箏藝術推向全球。

各大箏派

箏
山東箏曲:取材于山東琴曲《大板曲》和山崬琴書唱腔曲牌《小板曲》,音調剛勁有力,華麗明快,音韻鏗鏘悠揚。代表人物有稱邦榮黎連俊張為昭趙玉齋高自成等。代表曲目有:漢宮秋月,美女思鄉,鴻雁捎書,嚶轉黃鸝,四段,鳳翔歌,降香牌等。

河南箏曲:分為小曲和板頭曲兩部分,地方風格明朗粗獷,潑辣高亢,並富有意味深長的韻味。代表人物有魏子猷曹東扶王省吾任清志等。代表曲目有:天下大同,閏怨,上樓,陳杏元和番,蘇武牧羊,高山流水,新開板,山坡羊等。

廣東客家箏曲:主要有大調,串調,小調三類。用調分硬線,軟線,它的特點是音韻古雅大方,委婉質樸。代表人物有何育齋羅九香饒竟雄等。代表曲目有:出水蓮,蕉窗夜雨,崖山哀,薰風曲等。

浙江箏曲:主要以絲竹樂,套曲,民間小調為內容,它的風格是音韻淡雅含蓄,流利華美。代表人物有蔣萌椿王巽之等。代表曲目有:雲慶,四合如意,高山流水,將軍令,月兒高,海青拿天鵝等。

潮州箏曲所用的板式有頭板,二板和三板。它的演奏是以相對固定的板式為基礎,充分發揮演奏者的再度創造,它以潮州民間音樂的特點分基礎,以韻補聲,並加以各種“催奏”變化,以獨特的板式結構,變奏方法及音調特點組成自己獨到的演奏方法。代表人物有郭鷹蘇文賢等。代表曲目有寒鴉戲水,浪淘沙,柳青娘等。

陝西箏曲的技法是通過長期的對外派箏曲的學習,繼承,借鑑並根據陝西地方音樂風格表現的特點,采諸派箏技法之所長,形成了諸如左手大指壓按弦,右手大指關節長搖等陝西箏曲獨特的演奏技法。陝西箏曲中即有秦腔音樂那些大起大落,激昂慷慨“英雄曲”之悲壯氣勢,又有收取雩,碗碗腔音樂那如泣如訴,細語纏綿,委婉酸楚的姜涼調,還有那與僧廟道觀有關的脫俗出世,虛無縹緲的五雲登空,大佛登殿,游月宮等鼓樂仙曲。陝西箏曲所涉及的戲種,樂種繁多複雜,有著豐富的音樂形態和多種多樣的風格色彩。其豐富的鏇法,調式,音階,音律形成了陝西箏曲獨特的藝術風格。代表人物有白葆金周延甲,曲雲等,代表曲目有秦桑曲,香山射鼓,長城調等。

古箏保養

古箏是木質品,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很容易受潮或乾燥。受潮後木材膨脹,木材中的空隙變小,使聲音暗淡、發悶,音量減小。空氣乾燥時,木材中的空隙增大,使聲音變得沙啞、枯燥。
古箏應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潮濕之處容易引起脫膠、變形,如果經常受到太陽直曬或暖爐的烘烤等,也容易引起乾裂,以致影響琴的音色。南方多雨,氣候潮濕,每年梅雨季節時,應特別注意防潮。練完琴之後,把琴放入琴盒或裝入琴套,可在琴盒或琴套中放些乾燥劑。北方多風乾燥,特別在冬天時,應使琴室保持濕潤,不可在靠暖氣近的地方放置古箏。
汗水、塵土等污染因素都會對古箏有一定的腐蝕作用,使琴弦生鏽、發霉,老化變質。因此每次練完琴以後,要用乾淨的布擦去琴弦上的汗水和塵土,使之保持清潔,切忌使用濕布。
長途運輸,應將箏碼拆下,新弦安裝時注意琴碼擱弦點的受力過大,弦張力基本到位後再安琴碼。
古箏是木質結構樂器,面板和底板是由鬆軟的桐木製成,所以它對外界環境的影響非常敏感。一張古箏護理得好可彈一輩子,並流傳後世;護理得不好,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出現裂、脫(膠)、翹(變形)等,導致報廢。
1、箏的高音弦易斷,可購置1—9弦做備用,低音弦一般不易斷。斷了弦要立即補上。
2、經常把音調準,才能保持音色的純淨。
3、箏弦是鋼絲外纏尼龍,如淋雨受潮或手汗過多會使裡面鋼絲生鏽,弦子發黃,易老化。平時不要用潮手彈箏,不要用濕布抹箏弦,不要用小刀或其他硬器刮弦,除塵請用軟毛刷子,灰塵應及時處理。
4、兒童彈箏前要洗手,不要用油手彈箏,要愛護面板,不要碰傷,為了防止灰塵,最好做一個罩子將箏罩起來,彈奏結束將罩子罩好。
5、平時將箏放於室內,不能淋雨,不要放在陽光下長時間曝曬,更不要靠近暖氣等極度乾燥的環境下。因古箏的內腔較大,並且木料裸露,特別是面板料鬆軟,非常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所以在陰雨天或黃霉季節不彈箏時,最好把出音孔遮掩,以免板面受潮後影響發音,或因受潮膠合處上霉使膠著力過早地失效。
6、如短時間不彈箏,也不要將弦子鬆掉或將箏柱下掉,只要防潮、防曬、防灰即可,不可直接放在地上或掛在潮濕的牆上。濕氣較重時,將古箏放入盒內,並在盒內放入乾燥劑。
7、彈奏前要將手擦乾淨,以防手指上的水、汗、油等粘在弦上,使弦被弄髒或生鏽而縮短使用期。
8、移動箏柱校音時,套用手先向上抵弦,減少弦對箏柱的壓力後再移動,以免損傷(特別是尼龍鋼絲弦)和擦傷面板。
9、經常使用,可保持樂器共鳴體長期處於良好的振動狀態,有利於樂器結構之間進一步調和,使箏色相對穩定。
樂器的狀態與壽命跟主人的保養直接有關。空氣濕度的變化,和碰撞一樣會對樂器造成威脅。
空氣太潮濕和太乾燥都對弦樂器影響重大。在埃及的考古探險期間,被發現的超過3000年的木工製品還能與周圍的空氣交換水份。木質喜歡潮氣。木質細胞核的水份量會和周圍的空氣中的水份量趨於平衡。當空氣乾的時候,木材萎縮,從而減緩細胞內部的壓力。空氣長時期的非常潮濕對於木質的纖維是非常有害的。
對木質的保存來說,理想的濕度是55%。長時間處於濕度30%水平將會導致古箏的開裂。
木材的開裂有兩種主要方式:和木紋平行的裂縫或裂紋,或和木紋垂直的開裂。這些裂縫的形成,可以是因為振動,也可以因為水份的不足而引起的木材縮小。垂直開裂比較少見,一般在樂器製造前就已經形成了。形成的原因是板材成型過程中的木紋環狀方向上的形變。
常聽北方的箏友說古箏裂了,但是古箏的開裂究竟是什麼原因?是木材裂開了,如上面所講,還是古箏的拼接粘合處裂開了?
無論如何,裂紋肯定是所有樂器共同的敵人。保存樂器的理想空氣環境當然是生產這樂器的空氣環境,然而,完美的條件是不存在的。因此,還是儘量避免濕度和溫度的極端變化,儘量把器械保存在濕度45—55%之間的房裡吧!

古箏弦的保養

琴靠人養,就是說要經常使用,可保持古箏弦長期處於良好的振動狀態,有利於古箏與環境的融合,那么平時該怎么保養古箏弦呢?下面就為大家從幾個方面來介紹一下平時該怎么保養古箏弦。
A:彈古箏前要洗淨手並擦乾,以防手指上的水、汗、油等粘在弦上,使弦被弄髒或生鏽而縮短使用期,為了防止灰塵,最好做一個箏帔或箏罩,彈奏結束將箏罩(蓋)好。要保持它的面板時刻潔淨,不需要使用之時就將其蒙蓋,這樣可以避免落塵或引起古箏弦銹澀
B:經常把音調準,才能保持古箏弦的張力和音色的純淨。古箏的高音弦易斷,可購置1-9弦做備用,低音弦一般不易斷。斷了弦要立即補。
C古:箏弦是鋼絲外纏尼龍,如淋雨受潮或手汗過多會使裡面鋼絲生鏽,弦子發黃,易老化。不要用小刀或其他硬器刮弦,除塵請用軟毛刷子,灰塵應及時處理。平時將箏放於室內,不能淋雨,不要放在陽光下長時間曝曬,更不要靠近暖氣等極度乾燥的環境下。如果想要讓古箏的彈奏的聲音是非常的流暢,想要讓它的音質柔美的話就需要知道古箏的保養方法.在平常就要把古箏放置到比較通風的地方,不要讓它受潮濕以及受到暴曬,避免讓其環境條件影響到她的發音和音質(因為古箏是木製樂器,遇潮會脫膠變形;暴曬會引起面板開裂),而在北方比較冷的地區在嚴冬不能靠近散熱的暖氣片)
D:如短時間不彈箏,也不要將弦鬆掉或將箏碼卸下,只要防潮,防曬,防灰即可,不可直接放在地上或掛在潮濕的牆上。在移動箏碼的時候,需要上提它的箏弦,這樣可以來減少弦對古箏碼的磨擦,是能減少對碼首鑲骨和古箏面板的磨損;
總之一句話:古箏也不是便宜貨,好的古箏時間久了也是有靈性的,所以想要古箏與你適應的話,就要多愛惜,平時多注意保養。

著名箏曲

傳統箏曲:

《月兒高》
漢江韻
《將軍令》
《高山流水》
《漢宮秋月》
《出水蓮》
《寒鴉戲水》
《柳青娘》
《四段錦》
《春江花月夜》
《蕉窗夜雨》
《粉紅蓮》
《陳杏元和番》
《林沖夜奔》

改編與新作

《戰颱風》(王昌元曲)
《漁舟唱晚》
臨安遺恨》(何占豪曲)
《茉莉芬芳》(何占豪曲)
《雪山春曉》
《瀏陽河》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紡織忙》
《春到湘江》
《草原英雄小姐妹》
《秦桑曲》
《香山射鼓》
《洞庭新歌》
《豐收鑼鼓》
《打虎上山》
《黃河魂》
《幻想曲》(王建民曲)
《蜜柑紅》
《東海漁歌》
《西域隨想》(王建民曲)
《楓橋夜泊》(王建民曲)
《林泉》(葉小剛曲)
《望秦川》(景建樹、王中山曲)
雲裳訴》(周煜國曲)
《風之獵》(陶一陌曲)

部分演奏家

尤霞
陳亦欣
陳伊瑜
黃熒熒
俞囿鴻
曹正
徐能強
楊藝
梁毅夫
范上娥
何寶全
李萌
范秀鳳
范慶軍
林玲
劉芳
毛丫
羅晶
丘霽
沙里晶
孫文妍
滕春江
項斯華
許菱子
王昌元
王中山
吳曉紅
袁莎
周望
鄒倫倫
史兆元
蔡雅絲
張燕

世界樂器

所謂的樂器又稱為器樂,是指演奏音樂用的器具,也是聲樂的相對語。樂器的源起可追溯到遠古之前,起初只是當作信號之用,當時並不是為了聆聽音樂而製造的,經過了幾千年的演進,人們開始講求樂器的材質、音色、技巧,才演變到現今我們所看到的樂器。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熱瓦普
熱瓦甫
蘆笙
月琴
琵琶
瑤族

堂鼓
象腳鼓
鋼琴

排鼓
骨笛
木鼓
木葉
碰鈴
腰鼓
葫蘆笙
銅鼓
蜂鼓
勒尤
洞簫
伽倻琴
腰鈴
豎箜篌
艾捷克
大鼓
葫蘆絲
胡西它爾
彈布爾
三弦
光攏
阮鹹
弓琴

木琴
巴烏
海螺
考姆茲
鷹笛
竹笛
二胡
豎笛
短笛
納格拉
小提琴
卡龍
四胡
獨弦琴
吉他

柳琴
高胡
板胡
京胡
京二胡
椰胡
墜胡
墜琴
葫蘆胡
革胡
管子
口笛

板鼓
奚琴
拍板
冬不拉
雅托克
馬骨胡
竹鼓
棒棒
火不思
琤尼
天琴
口琴
鐵簧
小鑼
鳳首箜篌
牙箏
鑼鼓
東布爾
三胡
揚琴
嗩吶
杖鼓
大鑼
手風琴
庫布孜
銅鏡
八角鼓
侗笛
牛腿琴




石磬
口弦

長鼓
中胡

小鈸
龍頭三弦
卡龍琴
咚咚喹
篳篥
大筒
長號
打溜子
尺八
馬頭琴
芒筒
蒙古四弦琴
叮咚
鼻簫
口弦琴
木魚
薩它爾
梆子

牛腱琴
土胡
口細
橫笛
寧寧
排簫
竹筒
竹琴
都塔爾
庫木日依
蘆管
曲項琵琶
鉤鑼
雙飛燕
溜子鑼
曼多林
姊妹簫
筆管
銅角
狍哨
單面鼓
竹口弦
銅鈸
方響
雲鑼
口簧
短簫


哈亞

玄琴
納格納鼓
低胡
苗族三弦
竹筒鼓
架鼓
悶笛
大金
鼻笛
小金
依姆欽
角胡
擂琴
銅鈴


篳魯
小二胡
阿烏
扁鼓
土塤
嚓拉器
革鼓
托布秀爾

木庫蓮

盤鈴
羌笛
手鼓

唎咧
嗶噠
陶塤
牛頭塤
葉笛
秦琴
喃嘟喝
宰靠

葦笛
羊角編鐘

單鼓
大廣弦

艾介克
甲鈴
柄鼓
葫蘆琴
達夫
四弦胡
都它爾
杵臼
拉阮
軋箏
築竹

達甫
梅巴
哩嚕
鋩鑼
切波
新笛
匏笙
四弦奚琴
吐良
鹿哨
蒙古琵琶
克亞克
南堂鼓

搏拊
五弦

恆格勒格
鼓板
羯鼓
渾圖日
尚庫布孜
橫簫
獨他爾
抱懷
批把胡熱
岡林
葉琴
銅鑼
多吉尺布
大瑪如
羊皮豉
亞加
虎鈕錞於
科詩耐依
響蔑
牛角號
四弦
響篾
迷迷
蘇那
鐵鼓
直笛
苗族二胡
修德日格胡熱
節特根
匹昌庫
化昌子
光囡
托立
黃嘎日特
光宰
光貫
光賓
光克拉
手鈴
鈸鑔
木鼓魚磬
光妥
羊角號
賓剎
統嘎
鋩聳
線木
臘港
嘎臘薩
麻短
墨克納
麻賓
麻闊
木魚兒
滿大林
郭墮
潘琅
銅羅
篳朗木叨
篳咪
篳羅木
庫波孜

熱布甫
塞依託爾
班羅
布蘭孜庫姆
篳嚕
匹麗麗亞
篳桂罕
巴利曼
篳提尤
蘇爾耐
喀什熱瓦甫
烏孜別克熱瓦甫
篳鈴埋
篳伙
薩帕依
恰克恰克
括朔克
篳粉
懷三
皮克利
篳南害
巴拉來卡
抱跛埋
魚磬
傣定
笓笓
四頁瓦
定旦
庫涅
拉比斯
二弦琴
手琴
曼佗林
定郭叨
破鼓
朋奴化
文土文
定郭埋
定郭拎
獨木鼓
哨葉
猴鼓

口弓
阮琵琶
裝嫪
口拜
克勒庫布孜
灼吧
牛角郎
雞婁鼓
六孔竹笛
四孔佤笛
瓦弱直笛
破口直簫
稻稈笛
單簧吹管
笛喔
色不孜克
白族小鼓
卡爾得乃
阿德爾那
斯爾那依
缺口簫
同肯
臀板
腳鈴
麥稈嗩吶
土笛
咪咪兒
木笛
鼻哨
膜笛
神鈴
哈爾馬力
扎比
俄比

來都嘎
篳斜
冊節
烏翁
阿塔
大皮鼓
展積
什鴉
蘇古都
期哩
板鈴
哇嗚
增疆
確索
彈撥爾
謝勒鐵爾
薩孜
坎吉

拼音是zheng的漢字

“八音”民族樂器列表

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出一系列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樂器,亦有依照樂器材質而形成的分類,古稱“八音”,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編鐘 | 特鍾) | 方響 | | 雲鑼 | 銅鼓 | | | | |
編磬 | 特磬
彈撥古琴 | | | 箜篌 | 琵琶 | 三弦 | | 柳琴 | 月琴 | 秦琴 | 獨弦琴
拉弦二胡 | 高胡 | 中胡 | 低胡 | 板胡 | 京胡 | 京二胡 | 馬頭琴 | 馬骨胡 | 牛腿琴 | 大廣弦 | 椰胡 | 墜胡 | 墜琴 | 大筒 | 大筒弦 | 葫蘆琴 | 葫蘆胡 | 土胡 | 角胡 | 三胡 | 四胡 | 擂琴 | 革胡 | 低音革胡 | 拉阮 | 奚琴 | 軋箏 | 胡琴
彈擊揚琴 |
笛子 | | 排簫 | | | 尺八 | 篳篥 | 管子 | 嗩吶 | 巴烏 | 芒筒 | 唎咧 | 口笛 | 新笛 | 侗笛
| | 蘆笙 | 葫蘆絲 | 葫蘆笙
|
| 大鼓| 板鼓 | 排鼓 | 南堂鼓 | 八角鼓 | 羯鼓 | |
木魚 | | | 鼓板 | 拍板 | 梆子
其他骨笛 | 口弦 | 木葉

中國民族樂器

樂器類別樂器名稱
吹奏樂器木葉| 紙片| 竹膜管(侗族) | 田螺笛(壯族) | 招軍(漢族) | 吐良(景頗族) |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 口笛(漢族) | 樹皮拉管(苗族) | 竹號(怒族) | (漢族) | 尺八 | 鼻簫(高山族) | (漢族) | 排笛(漢族) | 侗笛(侗族) | 竹筒哨(漢族) | 排簫(漢族) | (克木人) | (漢族) | (漢族) | (藏族) | 展尖(苗族) | 姊妹簫(苗族) | 冬冬奎(土家族) | 蓽達(黎族) | 口利咧(黎族) | 嗩吶(漢族) | (漢族) | 雙管(漢族) | 喉管(漢族) | 芒筒(苗族) | (漢族) | 蘆笙(苗| 瑤| 侗族) | 確索(哈尼族) | 巴烏(哈尼族) | 口哨(鄂倫春族)
彈撥樂器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 | 竹製口弦(彝族) | 樂弓(高山族) | 琵琶(漢族) | (漢族) | 月琴(漢族) | 秦琴(漢族) | 柳琴(漢族) | 三弦(漢族) | 熱瓦甫(維吾爾族) | 冬不拉(哈薩克族) | 扎木聶(藏族) | (漢族) | 古琴(漢族) | 伽耶琴(朝鮮族) | 豎箜篌| 雁柱箜篌
拉奏樂器梆子(漢族) | (高山族) | 叮咚(黎族) | 梨花片(漢族) | 臘敢(傣族) | 編磬(漢族) | 木鼓(佤族) | 切克(基諾族) | (漢族) | 鑼(漢族) | 雲鑼(漢族) | 十面鑼(漢族) |(漢族) | 碰鐘 | (漢族) | 編鐘(漢族) | 連廂棍(漢族) | 喚頭(漢族) | 驚閨(漢族) | (漢族) | 木魚(漢族) | 吾攵(漢族) | 法鈴(藏族) | 腰鈴(滿族) | 花盆鼓(漢族) | 銅鼓(壯|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瑤族) | 象腳鼓(傣族) | 納格拉鼓(維吾爾族) | 漁鼓(漢族) | 塞吐(基諾族) | 京堂鼓(漢族) | 腰鼓(漢族) | 長鼓(朝鮮族) |達卜(維吾爾族) | 太平鼓(滿族) | (藏族) | 撥浪鼓(漢族) | 揚琴(漢族) | 竹筒琴(瑤族) | 蹈到(克木人) | 薩巴依(維吾爾族)
打擊樂器樂鋸(俄羅斯族) | 拉線口弦(藏族) | 二胡(漢族) |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 三胡(漢族) | 四胡(漢族) | 板胡(漢族) | 墜琴(漢族) | 墜胡(漢族) |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 擂琴(漢族) | 二弦(漢族) | 大筒(漢族) | 馬頭琴(蒙古族) | 馬骨胡(壯族) | 艾捷克(維吾爾族) | 薩它爾(維吾爾族) | 牛腿琴(侗族) | 獨弦琴(佤族) | 雅箏(朝鮮族) | 軋箏(漢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