琤尼

琤尼

琤尼,是壯族弓拉弦鳴樂器。壯語“琤”是數字七的語音,“尼”是壯族民間對樂器擊打、拉奏等的統稱。歷史悠久,形制古樸,音色柔晰,常用於獨奏或合奏。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地區東蘭、鳳山、巴馬等桂西北壯族山區。

基本信息


結構

樂器樂器

琤尼形制古樸,由共鳴箱、岳山、弦軸、琴柱、琴弦和琴弓等部分構成。共鳴箱即為琴身,呈臥式半圓形中空體,它由面板和底板膠合而成。面板為半圓的拱形,用桐木製作,多使用當地所產的泡桐木,將一整段原木從中破為兩半,以半邊原木掏空內腔,雕鑿成半管狀的圓槽,凸面刨光成為半圓形的琴面,面板厚0.7厘米~1厘米。底面平直,多使用松木、杉木薄板製作,板厚0.5厘米~0.8厘米,底板上開有一個圓形小孔和一個彎月形大孔,兩孔相對。面板和底板膠合後,兩端通透,不設音窗。琴箱長60厘米~70厘米、底寬16厘米~17厘米、中高7厘米~9 .5厘米。在距琴面兩端5.5厘米~8厘米處,分別設有岳山(弦枕)支弦,岳山用硬木製作,呈半圓形條狀,底部與面板相接,岳山高1.3厘米~1.5厘米、底寬1.4厘米~1.6厘米。在琴首與岳山之間,等距豎向排列七個弦軸,弦軸使用柚木等質地較硬、紋理細密的木材製成,當地多用壯語稱作“肥外”的木料製作,軸體為圓錐形,軸柄多呈球狀。琴尾的岳山外側,開有七個圓形弦孔,供琴弦穿過而用。琴柱也稱琴馬,用壯語稱作“卜柚”的木料製作,也可用李子木、核桃木或牛角製作,外形呈秦漢古幣狀或人字形,柱的上端開有小孔,琴弦穿過其孔並支弦於琴面上,七個琴柱在面板中部斜向排列。張七條琴弦,最早使用棕絲或馬尾搓成,後用羊的腸衣弦,現在使用絲弦或鋼絲弦。琴弦一端纏於弦軸上,另一端穿過弦孔,縛弦於弦孔內側的小木棍上,或弦頭在孔內側打結,也有直接在琴尾岳山上鑽孔系弦的。琴弓用竹片或細竹作弓桿,系以馬尾為弓毛,弓桿長50厘米。

起源

關於琤尼的起源,在鳳山壯族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鳳城有位名叫宜英的勤勞、善良、美麗的壯家姑娘。母親是羅土司家的女奴。土司逼死了她的母親後,又強迫宜英去他家抵債。春耕時節,土司責令她每天插九畝田的秧苗。宜英拚命地插呀,插呀……一直插到月亮掛上中天,也沒辦法插完。宜英累得要倒下了,她流下了傷心的眼淚。這一切被羅土司家的放牛郎義倫看見了,他到田裡去幫宜英插秧。他們的行動感動了上天,神仙派了百鳥百獸來幫忙,一夜之間就把羅土司家的田插完了。宜英和義倫在勞動中建立了感情,他們相愛了。這一來,得罪了對宜英早已垂涎的羅土司的兒子。羅子誣衊義倫勾引他家的女奴,將義倫發配到很遠很遠的田州(今百色地區的田陽縣),並要義倫從那裡起每隔三步種一棵梧桐樹,一直種到鳳城家鄉來。義倫被發配走之後,羅土司的兒子就逼著宜英嫁給他,宜英寧死不屈。她每天跑到穿窿山,站在一塊大青石上遠眺著田州方向,哭啊,望啊,盼著義倫早日把梧桐樹種到家鄉來。時間如流水,年復一年,穿窿山上那塊大青石被宜英的眼淚滴成了篩子狀,可義倫還是沒有回來。一天,土司的兒子又來逼婚,宜英氣憤地衝進自己的小茅屋、撲在木枕頭上痛哭起來(壯族人喜歡用木頭和竹子做枕頭)。她哭醒後,發現自己的頭髮都垂落到枕頭上,她痛苦地抓住頭髮用力一甩,隨之木枕發出了悅耳的響聲。原來,這是宜英的頭髮卡在枕頭上拉扯時發出的聲音,受此啟發,宜英把一縷縷頭髮搓成細繩狀,繃在木枕頭上,製成了壯族第一支七條弦的拉琴。接著她又用竹子和自己的頭髮做成了一把琴弓。從此以後,宜英就用琴聲代替她的眼淚和思念,每天在穿窿山大青石上拉琴、唱歌。她拉呀,唱呀,直到她頭髮變白成了老人,也沒能把她的情郎盼回來。她最後化成了一隻鳥,每天不停地飛,“秧姑!秧姑”地叫著,到處尋找她的情郎。後來,人們就把發出這叫聲的鳥稱作秧姑鳥,把穿窿山那塊大青石稱作滴淚石,把宜英製作的琴稱作琤尼。此後,琤尼便在桂西北壯族聚居的都陽山一帶廣為流傳。

發展

歷史悠久的琤尼,以前曾稱作壯族七弦琴瓦琴、唐琴、福琴、神琴等,這大多是今人根據琴的形狀,並附會漢族樂器而來的,很不確切。它必須與漢族的七弦琴(古琴)有所區分,“琤尼”字也並非古箏之箏意。它是源於東蘭、鳳山故鄉,於桂西北山區土生土長的壯族特有的古老民間拉弦樂器,是壯族音樂文化的一顆明珠。在中國樂器史上,壯族的琤尼也和漢族古代的軋箏一樣,同為弓拉弦鳴樂器的鼻祖,只是流傳的地域不同而已,軋箏是在北方的陝西、山西、山東和河南等地,琤尼則是在南方的廣西。由於壯族古代沒有文字,故在歷史文獻中很難查尋到琤尼的詳盡記載。它的起源和歷史沿革,只能從民間傳說故事、近代地方志、民間歌謠和老藝人的記憶中去追尋。根據《鳳山縣誌》記載:宋代之時,鳳城確有姓羅的土司,而且是兄弟兩人,一個叫羅紹遠,一個叫羅紹遷,是遠近聞名的富戶人家。當地壯家人都稱他們是土司頭人,流傳至今的許多鳳山民間傳說故事和歌謠,都與這兩個土司有密切關係。在東蘭縣,相傳明代初年,有位縣令來上任,當地名流曾組織過一支四十至五十人的大型琤尼樂隊為其捧場,後來縣令立碑紀念他上任時的排場,就將當時來祝賀的名流和樂手的名單都刻在了石碑上面,將其立於縣令家的廚房前。縣令更換,年代久遠,今日石碑的下落已無人知曉。1984年,據東蘭縣長江鄉安桃村琤尼老藝人韋連登(時年74歲)的回憶,他的琤尼演奏技藝是跟爺爺學到的,他的祖爺爺共傳給他爺爺七十一首樂曲,而他僅學得十五首,現在只記得八首。綜上所述,琤尼出現於宋代,約有900餘年的歷史,在明代初年至清乾隆年間的400年裡,是它發展、興盛的時期,在壯族民間普遍流傳,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東蘭民歌《新房間連間》唱道:“新房間連間,前間連後間;後間織綢緞,前間拉琤尼。”那時壯家姑娘必須學會紡紗織布,出嫁時也要穿用自己織的布做的衣裳。姑娘和小伙子戀愛時,也常常拉琤尼或彈土琵琶(形似秦琴),所以民歌《琤尼和琵琶》中又有:“琤尼和琵琶,不拉不彈壁上掛,小妹呀,何時你得閒,哥哥給你把曲拉。”20 世紀以來,琤尼在民間漸少使用,到了50年代,流傳下來的已經不多,只極少數民間藝人尚有留存,幾乎瀕臨失傳境地。60年代初,廣西藝術學院和自治區文化採風隊已開始對其進行挖掘。在壯族民間,會講琤尼傳說故事的老人、會唱琤尼民歌民謠的青年人比比皆是,但就是未見過尼。80年代初期,廣西河池地區歌舞團黃仲裕、張穎中兩位音樂家,曾對琤尼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和改革。嗣後,廣西藝術學院孔憲釗先生也對琤尼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琤尼枯木逢春,發出新綠的嫩芽。可以預言,不久的將來,琤尼這朵壯族古樂奇葩,必將在祖國音樂藝術的百花園裡,開得更加鮮艷奪目。

演奏方法

演奏時,可以坐奏或立奏,也可邊走邊奏。將琴斜橫於胸前,琴首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拇指插入底板的小圓孔中,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插入彎月形孔中,右手執琴弓,在琴柱至琴尾岳山弦段拉奏、磨擦琴弦發音。坐奏時,也可將琴箱斜置於左腿上。也可用手指或撥片彈撥琴弦發音。琤尼的七條琴弦,按五聲音階定弦,一弦定一音,通常定弦為:g、a、c1、d1、e1、g1、a1和d1、e1、g1、a1、b1、d2、e2或d1、e1、g1、a1、c2、d2、e2。演奏時完全用空弦拉奏,換弦換音,音域較窄,只有九度。因琴箱面板較厚,發音微弱,但音色較為柔和清晰,有如姑娘之輕柔吟唱,音量較小。演奏中,隨時要根據音高的變化,左手轉動琴身以配合右手的運弓,偶爾亦有撥彈。所演奏的曲調較為簡單,節奏平穩,多用級進音程,以相鄰或相近弦間的二至四度為多,大跳鏇律較少。但因持琴姿勢所限,左手未能解放,不能按弦或揉弦,只靠空弦演奏,故演奏技巧不複雜,音色也單一。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民歌伴奏。在勞動之餘或農閒時節,人們常拉起琤尼獨奏自娛。每逢民族節日、婚嫁喜慶或貴客臨門,也常與其它樂器一起合奏助興。夏秋季節的夜晚,人們聚集在院壩上乘涼,一邊拉奏尼,一邊唱起民間歌謠。壯族未婚青年男女,曾用琤尼與土琵琶合奏,傾訴衷腸、表達內心的愛慕之情。相傳民間有七十二板 (曲牌),大都已經失傳,尚存的十餘首樂曲,也均無曲名。著名的民間琤尼藝人有韋連登、韋龍尤和韋卜周等。

改革過程

20世紀80年代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音樂工作者們,借鑑其它樂器,曾先後對尼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改革。將共鳴箱增寬、加大,使音量顯著增強,有的增加琴弦,有的增設指板,有的改變琴柱排列,使音域得以擴大,演奏姿勢也相應地有了改變。這些改革,有效地促進了尼演奏技巧的豐富和音樂表現力的提高。

198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歌舞團首先改革製成臥式十六弦琤尼(又稱拉箏)。在傳統琤尼原形的基礎上,加寬、加長了共鳴箱,使之增大了近一倍,音量也相應有所增大。琴弦由七弦增至十六弦,一弦一音,音域較原來多九個音。演奏時採用坐姿,將琴平置於桌面或琴架上,右手執大提琴弓在琴柱右側弦段拉奏,左手按抑琴柱左側弦段。彈奏效果也較好。由於解放了原來持琴的左手,可以借鑑古箏的奏法,使演奏技巧有所發展。1980年,該團曾用此琴參加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並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198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地區歌舞團黃仲裕、張穎中兩位音樂家,改革製成豎式中音琤尼和臥式低音琤尼。他們的改革,保持了壯族原始琤尼的外形、七弦和拉奏的主要特色,增設了按弦指板並加大了共鳴箱。這兩種琤尼,琴身均為框架式結構,框架(框板)使用當地所產較硬的夜(艹好)木,面板、底板仍使用較軟的泡桐木。豎式中音琤尼,琴身全長90厘米,共鳴箱長68厘米、琴首寬21.5厘米、中高6厘米,面板呈拱形,中、上部設有40厘米長的按弦指板,指板上方為琴首,設有七個木製豎向弦軸,橫列一排,指板下端的面板上開有兩個左右對稱的彎月形音孔,中間置有一個木製橋形琴馬。演奏時採用坐姿,將琴身下端置於兩腿間的木凳上,琴首底板靠緊左肩,左手扶琴按弦,右手執大提琴弓在琴馬上方拉奏。中音琤尼定弦為:a、c1、e1、a1、c2、e2、a2,音域a—f4,近四個八度。音色圓潤、豐滿而渾厚,高、低音的音色協調統一,可以借鑑西洋樂器大提琴的演奏技巧,轉調方便,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既可演奏民間傳統樂曲,也可奏出輕快活潑、熱情奔放的鏇律。臥式低音琤尼,琴身全長128厘米,共鳴箱長90厘米、琴首寬28厘米、琴尾寬2 4厘米、中高7厘米~8厘米、指板長54厘米。演奏時採用立姿,將琴平置於琴架上,奏者立於琴身左側,左手在指板上按弦,右手執弓在琴馬上方拉奏。低音琤尼的七條琴弦定弦比中音琤尼低四度,定弦為:e、a、c1、e1、a1、c2、e2,音域e—g3,三個八度多。音色渾厚 而低沉,音量較大。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也可用於彈撥演奏,左、右手均可執撥彈奏 。

90年代初期,廣西藝術學院孔憲釗先生製成的改革琤尼頗具新意。他在保持傳統琤尼原有基本特點的前提下,將琴箱面板厚度由0.7厘米~1厘米減薄為0.4厘米~0.45厘米,寬度由16厘米~17厘米增至20厘米,拱起的中高由7厘米~9.5厘米降低為5厘米,這樣的規格尺寸,既有利於面板振動,又使琴腔的空氣容積適當,所以琴的音量明顯增大。借鑑揚琴音位排列,將琴柱斜向排列改為橫向排列,使琴柱兩邊的弦段發音為八度關係。定弦為:g、a、b、d1、e1、g1、a1,琴柱右邊的音高八度,使原來的九度音域變為g—a2,兩個八度多。還可根據演奏不同樂曲的需要,通過移動琴柱,使兩邊的發音變為四度、五度或三度關係。琴柱橫列後,使拉奏時運弓方便,並可隨時改變所奏弦段。在b、b1弦和e1、e2弦的下方還設有機械頂柱,由左手食指和中指在琴腔中控制,可使弦音升高為c1、c2音和f1、f2音,琤尼也就成了七聲音階樂器,解決了以前不能轉調的難題。這種改革琤尼,在1993年3月舉行的廣西國際民歌節的演出中,首次登上音樂舞台,取得了預期效果,得到音樂界和專家的肯定和鼓勵。

收藏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里,陳列著一支壯族琤尼。共鳴箱木製,琴面凸起呈半圓形,系用半邊泡桐原木挖鑿而成,底板松木製,上面只開有一個圓形大孔,琴箱長60.5厘米、底寬16.5厘米、中高7厘米,兩端敞口、通透。岳山木製,半圓形條狀,寬1.5厘米、高1.3厘米,分別設於距首、尾兩端5.5厘米~6厘米處。琴首一端豎置七個弦軸,等距排列成一行,軸體用荔枝木製成,呈圓錐形,軸柄為橢圓形球狀。琴尾岳山外側,開有七個弦孔。琴面上置有七個琴柱,呈斜形排列於面板中部,琴柱也用荔枝木製作,為扁平的片狀,輪廓呈人字形,柱高7.2厘米、兩腳寬3.4厘米,距頂端1厘米處,開有穿弦、支弦小孔。張七條絲弦,均用二弦。琴弓為竹片作桿,拴以黑色馬尾,弓長52厘米。通體髹以三色油漆,在琴面中央繪有一個菱形圖案紋飾,其上寫有草書“和平”二字。此琴來自廣西壯鄉,為60年代初期製品,工藝較為精細,裝飾富有壯族特色。1963年廣西音協將其贈予音樂研究所,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熱瓦普
熱瓦甫
蘆笙
月琴
琵琶
瑤族

堂鼓
象腳鼓
鋼琴

排鼓
骨笛
木鼓
木葉
碰鈴
腰鼓
葫蘆笙
銅鼓
蜂鼓
勒尤
洞簫
伽倻琴
腰鈴
豎箜篌
艾捷克
大鼓
葫蘆絲
胡西它爾
彈布爾
三弦
光攏
阮鹹
弓琴

木琴
巴烏
海螺
考姆茲
鷹笛
竹笛
二胡
豎笛
短笛
納格拉
小提琴
卡龍
四胡
獨弦琴
吉他

柳琴
高胡
板胡
京胡
京二胡
椰胡
墜胡
墜琴
葫蘆胡
革胡
管子
口笛

板鼓
奚琴
拍板
冬不拉
雅托克
馬骨胡
竹鼓
棒棒
火不思
琤尼
天琴
口琴
鐵簧
小鑼
鳳首箜篌
牙箏
鑼鼓
東布爾
三胡
揚琴
嗩吶
杖鼓
大鑼
手風琴
庫布孜
銅鏡
八角鼓
侗笛
牛腿琴




石磬
口弦

長鼓
中胡

小鈸
龍頭三弦
卡龍琴
咚咚喹
篳篥
大筒
長號
打溜子
尺八
馬頭琴
芒筒
蒙古四弦琴
叮咚
鼻簫
口弦琴
木魚
薩它爾
梆子

牛腱琴
土胡
口細
橫笛
寧寧
排簫
竹筒
竹琴
都塔爾
庫木日依
蘆管
曲項琵琶
鉤鑼
雙飛燕
溜子鑼
曼多林
姊妹簫
筆管
銅角
狍哨
單面鼓
竹口弦
銅鈸
方響
雲鑼
口簧
短簫


哈亞

玄琴
納格納鼓
低胡
苗族三弦
竹筒鼓
架鼓
悶笛
大金
鼻笛
小金
依姆欽
角胡
擂琴
銅鈴


篳魯
小二胡
阿烏
扁鼓
土塤
嚓拉器
革鼓
托布秀爾

木庫蓮

盤鈴
羌笛
手鼓

唎咧
嗶噠
陶塤
牛頭塤
葉笛
秦琴
喃嘟喝
宰靠

葦笛
羊角編鐘

單鼓
大廣弦

艾介克
甲鈴
柄鼓
葫蘆琴
達夫
四弦胡
都它爾
杵臼
拉阮
軋箏
築竹

達甫
梅巴
哩嚕
鋩鑼
切波
新笛
匏笙
四弦奚琴
吐良
鹿哨
蒙古琵琶
克亞克
南堂鼓

搏拊
五弦

恆格勒格
鼓板
羯鼓
渾圖日
尚庫布孜
橫簫
獨他爾
抱懷
批把胡熱
岡林
葉琴
銅鑼
多吉尺布
大瑪如
羊皮豉
亞加
虎鈕錞於
科詩耐依
響蔑
牛角號
四弦
響篾
迷迷
蘇那
鐵鼓
直笛
苗族二胡
修德日格胡熱
節特根
匹昌庫
化昌子
光囡
托立
黃嘎日特
光宰
光貫
光賓
光克拉
手鈴
鈸鑔
木鼓魚磬
光妥
羊角號
賓剎
統嘎
鋩聳
線木
臘港
嘎臘薩
麻短
墨克納
麻賓
麻闊
木魚兒
滿大林
郭墮
潘琅
銅羅
篳朗木叨
篳咪
篳羅木
庫波孜

熱布甫
塞依託爾
班羅
布蘭孜庫姆
篳嚕
匹麗麗亞
篳桂罕
巴利曼
篳提尤
蘇爾耐
喀什熱瓦甫
烏孜別克熱瓦甫
篳鈴埋
篳伙
薩帕依
恰克恰克
括朔克
篳粉
懷三
皮克利
篳南害
巴拉來卡
抱跛埋
魚磬
傣定
笓笓
四頁瓦
定旦
庫涅
拉比斯
二弦琴
手琴
曼佗林
定郭叨
破鼓
朋奴化
文土文
定郭埋
定郭拎
獨木鼓
哨葉
猴鼓

口弓
阮琵琶
裝嫪
口拜
克勒庫布孜
灼吧
牛角郎
雞婁鼓
六孔竹笛
四孔佤笛
瓦弱直笛
破口直簫
稻稈笛
單簧吹管
笛喔
色不孜克
白族小鼓
卡爾得乃
阿德爾那
斯爾那依
缺口簫
同肯
臀板
腳鈴
麥稈嗩吶
土笛
咪咪兒
木笛
鼻哨
膜笛
神鈴
哈爾馬力
扎比
俄比

來都嘎
篳斜
冊節
烏翁
阿塔
大皮鼓
展積
什鴉
蘇古都
期哩
板鈴
哇嗚
增疆
確索
彈撥爾
謝勒鐵爾
薩孜
坎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