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

東漢

東漢(公元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與西漢合稱漢朝,為區別於西漢之前漢,故又稱後漢。東漢首都洛陽被稱為東京,因此又以東京為東漢的代稱 ,共十四位皇帝,國祚195年。公元25年劉秀稱帝,仍沿用漢的國號,定都洛陽。 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東漢時,三公權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書台權力得到提升。 在漢章帝後期,外戚日益跋扈, 漢和帝繼位後掃滅外戚,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 中後期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幼君多藉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而因豪強勢力已成,造成地主莊園勢力的土地兼併。桓靈在位時期,荒淫無道、橫徵暴斂、買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荷,終於在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將這場聲勢浩大的民亂基本鎮壓。公元190年,董卓之亂又起,自此漢廷大權旁落,而地方豪強擁兵自重,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東漢政府名存實亡。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三國時期。東漢在文化、科技、軍事等方面亦有顯著成就,文化上鄭玄將經學推向高峰並開創鄭學;科技上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地動儀和渾天儀;軍事上使北匈奴西遷,同時佛教也在此期間傳入中國,道教也於東漢時期形成 。東漢時期豪強地主勢力擴張,門閥士族形成,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內遷,鮮卑人占據漠北,都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

基本信息

歷史

天下大亂

開創東漢的光武帝劉秀開創東漢的光武帝劉秀

西漢末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王莽代漢建新朝之後,先後頒

布“王田令”、“私屬令”等一系列新政,力圖緩解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然而,王莽改制觸動了大豪強與許多上層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與排斥,加之改革的理想化與盲目崇古。終適得其反,反而激化了社會矛盾,且新朝末年水旱災害不斷,終於在新莽天鳳年間爆發了綠林、赤眉起義。一時間,四方回響,天下大亂。終於使這場由封建統治階級自上而下的自救式改革以失敗告終。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九世孫,父劉欽曾任南頓令。

赤眉、綠林起義爆發後,新朝地皇三年(公元22年),劉秀與長兄為恢復劉姓統治,起事於舂陵,組成“舂陵軍”。

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劉秀在昆陽之戰中一舉摧垮新莽大軍,

標誌著新莽賴以維持統治的軍事力量消耗殆盡。同年綠林軍攻破長安,王莽死於義軍之手,新朝滅亡。更始帝劉玄北都洛陽後,

劉秀被派往河北地區鎮撫州郡。乃破王郎,河北之豪強地主率宗族、賓客、子弟先後歸附,使他在河北站穩了腳。

此後,劉秀拒聽更始政權的號令。

同年秋,又迫降和收編了銅馬等部農民起義軍逐漸自立。不久,與更始政權徹底決裂。

東漢開國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軍擁立漢朝皇裔劉盆子為帝,史稱建世帝。

同月二十二己未日(公元25年8月5日),劉秀在河北稱帝,國號仍為“漢”,

史稱漢世祖光武皇帝,改元建武。時關西號為銅馬帝。

因劉秀所建漢朝都於洛陽,

劉邦所建漢朝都於長安,在地理位置上一東一西,故稱劉邦所建漢室為西漢,劉秀所建漢室為東漢。

劉秀定都洛陽後,把南陽設為陪都,並開始東漢統一戰爭,先後消滅了盤踞關中、號稱百萬的赤眉軍,

割據隴右稱王的隗囂

與盤據西蜀的公孫述等大小數十個割據勢力。經過十一年的東征西討,劉秀終於在公元36年掃滅了最後一個割據勢力成家帝公孫述。

自此,歷經新莽末年長達近十九年的紛爭混戰,中國再次歸於一統。

光武中興

加強中央集權

強項令董宣強項令董宣

劉秀建國後,鑒於西漢時期權臣干政、外戚篡國以及地方權重等歷史教訓,首先致力於整頓吏治,加強中央集權,防範功臣、宗室諸王及外戚專權。

雖封功臣為侯,賜予優厚的爵祿,但禁止他們干預政事。對諸侯王和外戚的權勢也多方限制。

劉秀以“柔道治國”為主理念,退功臣、進文吏,使得大多數開國將帥皆以列侯歸鄉享受優厚待遇,而不參與政治。當時功臣能夠參議大政的僅鄧禹、李通、賈復三人。這幾個人亦深知劉秀心跡,“並剽(消除)甲兵,敦儒學”,

以避猜忌。 劉秀對大臣更為警惕。建武時任大司徒者多遭打擊,如伏湛因事罷官,韓歆因剛直去位,又被逼自殺,歐陽歙、戴涉皆因罪下獄而死,史稱“自是大臣難居相任”

劉秀之所以如此,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專制皇權。

劉秀對宗室諸王及外戚的控制更嚴。公元48年(建武二十四年),劉秀重申西漢時代的阿附藩王法,嚴禁諸王交通賓客,結黨營私。

公元52年,他藉故搜捕王侯賓客,“坐死者數千人”

。漢明帝即位後,更是屢興大獄,株連極廣。

改革官制

在行政體制上,劉秀一方面進一步抑奪三公職權,使全國政務都經尚書台,最後總攬於皇帝;

另一方面,又加強監察制度,提高刺舉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隸校尉和部刺史的許可權和地位。又令全國共並省400多個縣,吏職減省至十分之一。

發展經濟

天下平定之後,劉秀重視生產與人民生活的恢復與發展,開始著力發展生產、提高民生、恢復國力,劉秀還採取了不少措施來安定民生,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建武六年下詔恢復三十稅一的舊制。東漢初年的封建租賦徭役負擔,比起西漢後期和戰爭期間有所減輕。他前後九次下詔釋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使大量奴婢免為庶人,使流民返回農村,促進生產。他統治的時期,遭戰亂破壞的生產和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恢復,人口與墾田數目大大增加,史稱“光武中興”。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整頓吏治,設尚書六人分掌國家大事,進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權力

;同時清查土地,新定稅金,振興農業,使人民生活逐步穩定下來。

東漢經“光武中興”,社會的經濟有了一定的恢復,文化進一步發展,太學林立,學術氣氛濃厚。東漢時期,各地豪強控制大量土地及耕作的農民,建立大型田莊,發展自給自足的田莊經濟,甚至擁有私人武裝力量,這一切都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明章之治

漢光武帝死後,明帝即位。命竇固、耿秉征伐北匈奴。

漢軍進抵天山,擊呼衍王,斬首千餘級,追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盧地。其後,竇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恢復了西域與漢朝的聯繫。

自王莽公元9年(始建國元年)至此,西域與中原斷絕關係65年後又恢復了正常交往。次年,又復置西域都護。

漢章帝漢章帝

公元69年(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在位於今雲南、緬甸北部一帶的古哀牢國。

因慕漢之教化、威德,舉國歸附東漢,以其地設永昌郡。

哀牢之地,東起哀牢山脈,西至緬北敏金山,南達今西雙版納南境,北抵喜馬拉雅山南麓。哀牢內附,初步奠定了歷代中原王朝對雲南西部版圖的管轄範圍。

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明帝聽說西域有神,其名曰佛,於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書及沙門,並於洛陽建立中國第一座佛教廟宇白馬寺。

明帝之世,吏治比較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

光武帝末年,全國載於戶籍的人口為2100多萬,至漢明帝末年人口達3400多萬。漢明帝死後葬於顯節陵。

明章二帝在位時期(公元57年—公元88年),秉承劉秀遺規,對外戚勛臣嚴加防範;屢下詔招撫流民,賑濟鰥寡孤獨和貧民前後九次

;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漢平帝以來河汴決壞;經營西域,再斷匈奴右臂,復置西域都護府和戊己校尉。史載“天下安平,百姓殷富”

,號稱“明章之治”。

戚宦之爭

漢章帝時期開任用外戚之先河

。在他死後,漢和帝劉肇十歲繼位

,竇太后臨朝稱制。

竇太后倚仗親族,竇氏戚族開始專權。

永元四年,漢和帝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

,親政後從不荒怠政事,故有“勞謙有終”之稱

,曾多次下詔賑濟災民

、減免賦稅

、安置流民

、勿違農時

、招納賢士

,在法制上也主張寬刑

,軍事外交上降服匈奴

及西域諸國

,劉肇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為“永元之隆”。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的墾田數字達到732萬多頃,人口達到5325萬人

跋扈將軍跋扈將軍

漢和帝去世後,漢殤帝繼位

,政權為鄧太后的兄長鄧騭為代表的鄧氏戚族掌控,

漢殤帝延平元年八月去世。

鄧氏戚族扶持漢安帝繼位

,鄧太后死後,漢安帝親政並掃滅鄧氏,

但未能阻止其他外戚專權。

漢安帝死後,劉懿為閻氏戚族擁立,

即位二百餘日後就因病去世。

不久之後閻氏戚族就被宦官消滅。宦官擁立漢順帝,漢順帝對外戚繼續放任自流,結果導致梁氏戚族長達20多年的專權。梁冀更是達到了外戚權力的巔峰,漢沖帝、漢質帝都被他牢牢控制。漢質帝因童言無忌而被毒殺,

之後漢桓帝即位。

公元159年,漢桓帝聯合宦官一起誅滅了梁氏。

漢桓帝將與他同謀的十三個宦官封侯,自是宦黨干政。

宦官的腐敗比外戚更甚,

導致士大夫不滿,士大夫與外戚聯合一同對抗宦官。

雙方鬥爭激烈,最終導致了兩次黨錮之禍,正直的士大夫全被排斥出朝堂。東漢王朝自此江河日下,瀕於滅亡。漢靈帝繼位後比漢桓帝更信任宦官

。漢靈帝將朝政委任於宦官,使政局更為惡化。

黃巾起義爆發後,黨錮才被解除。

走向滅亡

東漢末年軍閥圖東漢末年軍閥圖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腐朽的朝廷根本無力平叛,在黃巾軍衝擊下,岌岌可危的東漢王朝決定飲鴆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備,雖成功鎮壓了黃巾起義,但卻使地方州郡長官擁兵自重。公元188年,劉焉謂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權輕。遂改部分刺史為州牧,使刺史成了一州軍政的長吏、太守的上級,州郡縣三級行政建制自此形成。州牧的設立和州刺史權力的提升,埋下了漢末軍閥割據的禍根。

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漢少帝劉辯即位。

外戚何進官拜大將軍,掌控朝廷,志於剷除宦官勢力,

但何太后反對,

士大夫領袖袁紹提出建議,讓西北軍董卓進京,逼迫何太后答應。

何進同意了袁紹的建議。然而事情泄漏,宦官先下手為強,殺死何進。

當時在西園軍的袁紹聞訊,立即率軍攻入皇宮,對宦官進行屠殺。

宦官張讓挾持漢少帝逃走,追兵到,張讓自殺身亡。董卓率軍抵達洛陽,外戚和宦官的勢力同歸於盡,導致董卓控制了中央政府

董卓為了樹立威望,廢掉了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即漢獻帝。

公元190年漢獻帝遷都長安。

董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關東地方諸侯勢力的不滿,紛紛以討董為名起兵並推舉袁紹為盟主,

組成關東聯軍討伐董卓。

但關東軍內訌、盟軍決裂導致失敗告終,而董卓則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

並且焚燒了洛陽,

使洛陽城毀於一旦。

與此同時,各地的地方軍閥紛紛互相攻伐,以增加自身實力,中央政府的威望蕩然無存。

公元192年,大臣王允唆使董卓的部將呂布,合作謀殺了董卓,下令大赦,

董卓之亂結束。但不久董卓幕府的部將李傕、郭汜捲土重來,王允被殺,東漢朝廷再度失控。公元195年,李傕、郭汜發生內斗,漢獻帝劉協和群臣逃出長安回到洛陽。

但洛陽已是一片廢墟,漢獻帝陷入窘迫的處境。

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昌。

之後曹操逐漸掌握朝廷權力。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改國號為“魏”,東漢結束,從此進入三國

恢復集權

建立東漢

劉秀稱帝

在王莽統治末年,西漢宗室後裔劉縯、劉秀兄弟參加了綠林起義。劉縯被劉玄殺死後,劉秀極力克制自己,避免了和劉玄的正面衝突。公元23年十月,劉玄派劉秀到黃河以北招集農民軍。劉秀到河北後,在地方官僚、豪強的支持下,消滅了當地的各支起義軍。同時收編了部分農民軍,壯大了自己的勢力,隊伍達幾十萬人。劉秀在河北站穩腳跟後,一面派鄧禹率軍西向關中,伺機向起義軍進攻;一面派馮異等監視更始政權的關東重鎮洛陽。公元25年六月,劉秀在鄗(河北柏鄉縣)稱帝,不久移都洛陽。

劉秀稱帝後,繼續對農民起義軍進行鎮壓。他派遣鄧禹、馮異率大軍入關,向赤眉軍進攻。又在豫西設定重兵防線,利用赤眉軍東歸的時機,把赤眉軍鎮壓下去。在河南、荊州地區,劉秀分派遣岑彭等人,圍剿了這一帶的起義軍及更始政權餘部。劉秀還派吳漢等率軍鎮壓了河北的檀鄉、五校、青犢等農民軍。隨後,劉秀派兵先後消滅了各地的割據者,到公元40年(建武十六年),才最終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

中央集權

防範功臣

東漢的創始人光武帝劉秀東漢的創始人光武帝劉秀

劉秀建國後,鑒於西漢時期權臣當政、外戚篡權以及地方權重等歷史教訓,極力加強皇權,強化中央集權制度。

劉秀著意防範功臣、宗室諸王及外戚專權。劉秀在位時,大多數功臣皆以列侯奉朝請,讓他們享受優厚待遇,而不參與政治。當時功臣能夠參議大政的僅鄧禹、李通、賈復三人而已。這幾個人亦深知劉秀心跡,“並剽(消除)甲兵,敦儒學”,以避猜忌。 劉秀對大臣更為警惕。建武時任大司徒者多遭打擊,如伏湛因事罷官,韓歆因剛直去位,又被逼自殺,歐陽歙、戴涉皆因罪下獄而死,史稱“自是大臣難居相任”。劉秀之所以如此,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皇帝的專制權力。

劉秀對宗室諸王及外戚的控制更嚴。公元48年(建武二十四年),劉秀重申西漢時代的阿附藩王法,嚴禁諸王交通賓客,結黨營私。公元52年,他藉故搜捕王侯賓客,“坐死者數千人”。漢明帝即位後,更是屢興大獄,株連極廣。

穩定社會

擴大尚書台的權力

劉秀通過擴大尚書台的權力,來削弱三公的權威。尚書台原系掌管皇帝秘書事務,負責發放公文的機構,官職資淺任輕,尚書令、尚書僅為千石、六百石的中下級官吏,尚書郎則多由令史久任者補之,為士大夫所輕視。尚書一職官卑品低,易於驅使,西漢後期已被重用。劉秀為進一步控制大權,又擴大了尚書台的組織,加強其職權。

於是,尚書台置尚書令、尚書僕射各一人,下設尚書六人,分管六曹事務。其中三公曹主管考課諸州郡事務;吏曹主管選舉、祭祀;民曹主管修繕功作、鹽池園苑事務;二千石曹主管訴訟;客曹主管少數民族及對外事務;中都官曹主管治安。此後一切政務不再經三公管理,所謂“雖置三公,事歸台閣(尚書台)”。(《後漢書·仲長統傳》)從此,尚書台成了皇帝發號施令的執行機構,所有權力集中於皇帝一身。

政權機構與軍事

東漢壁畫東漢壁畫

秦漢以來,地方政權機構為郡縣二級制。劉秀把西漢時監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固定為州一級的地方長官。刺史處理地方政務,不通過三公,可直接上奏皇帝,使地方郡縣也直接置於皇帝的控制之下。

在軍事制度上,劉秀也作了重大改革。東漢建立不久,就廢除了執掌地方兵權的郡國都尉,以後又罷輕車、騎士、材官及樓船士等,實際上取消了地方軍隊。在和平時期,少量維持地方治安的郡縣兵,由太守令長兼管,在某些沿邊地區則復設都尉或屬國都尉別領。總的來說,東漢時期地方軍隊的力量比較弱小。

劉秀還逐步擴大中央軍隊,來加強中央的力量。東漢軍制繼承西漢,中央軍以南北軍為核心。南軍由衛尉統率,掌宮城警衛,北軍由北軍中侯統領,掌京師衛戍。如有重大軍事行動,南北軍也可出征。另外,在重要的沿邊地區,設定邊防軍,也屬於中央軍隊的一部分,主要由烏桓校尉、度遼將軍、匈奴中郎將、護羌校尉等統率。這樣,不僅使中央集中掌握了鎮壓人民的武裝力量,而且也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 總之,通過以上措施,東漢中央有效地集中了權力,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察舉和徵辟

察舉和徵辟是東漢選拔官吏的制度。所謂察舉,是地方州郡以“賢良”、“孝廉”、“秀才”等名目,把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推薦上去,經過考核,任以官職。所謂徵辟,是由朝廷、官府直接徵召某人當官。

在名義上,被察舉和徵辟的人,必須有“高才重名”,為鄉黨輿論所推崇。因之,為了爭取被察舉和徵辟,當時的士大夫頗注意修飾自己的品行,以激揚聲名,抬高身價。有的人更是矯情造作,沽名釣譽,以便博取高官厚祿。在察舉和徵辟時,賄賂請託,特權橫行,成了司空見慣的現象。“選舉乖實”的狀況,甚至連最高統治者也不得不承認。漢明帝剛即位就說:“今選舉不實,邪佞未去;權門請託,殘吏放手。”(《後漢書·明帝紀》)就是在這種腐朽的選舉制度下,豪強地主盤根錯節地控制著各級政權部門,封建的等級關係日益凝固化,一批“世代為官”的豪門閥閱、“儒學世家”開始形成。如鄧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將軍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長官48人,其餘官職不可勝數。弘農楊氏四世為三公,汝南袁氏則四世五公。這些世家大族,以後就發展成為門閥士族。

疆域

領土範圍

新莽末年,疆域萎縮。東北撤銷真番、臨屯二郡。西南地區由七郡變成五郡,並且放棄海南島上的珠崖、儋耳二郡。光武中興後形勢得到改觀,版圖基本恢復。東漢末期,中原戰亂不斷。曹操放棄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河套、陝北、晉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後放棄。

東漢行政區劃詳圖東漢行政區劃詳圖

高句麗與林邑兩國蠶食東北及南方土地。只有西南地區擴展至大盈江一帶,

其中益州郡、牂牁郡、永昌郡,與西南滇王(前278年—115年)、夜郎王(直至前27年)、哀牢王(直至76年)及鉤町王共同並存。

公元194年(興平元年),李傕控制下的漢獻帝分涼州和三輔地區置雍州。轄郡九。治所長安,在今陝西西安西北偏西。轄境相當於今陝西中部、甘肅東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及青海黃河以南的一部分。

行政區劃

州名 古名 今地 大致範圍 所轄郡國
司州 洛陽 河南洛陽東北 陝西中部,河南西部、北部,山西西南部 京兆尹 (12個縣) 左馮翊 (13) 右扶風(15) 弘農郡(9) 河內郡(18) 河南郡(21)河東郡(20)
冀州 鄗縣 河北柏鄉縣北 河北中南部 魏郡(15) 鉅鹿郡(15) 渤海郡(8)常山國(13) 中山國(13) 安平國(13)河間國(11) 清河國(11) 趙國(5)
幽州 薊縣 北京市 河北北部,遼寧大部、朝鮮半島北部 涿郡(7) 代郡(11) 上谷尹(8)漁陽郡(9) 右北平郡(4) 遼西郡 (5) 遼東郡 (11) 玄菟郡 (6) 樂浪郡 (18)廣陽郡(5) 遼東屬國(6)
并州 晉陽 山西太原西南 山西中部、北部、陝西、寧夏、蒙古的一部 太原郡(16) 上黨郡(13) 西河郡(13)五原郡(10) 雲中郡(11) 定襄郡(5)雁門郡(14) 朔方郡(6) 上郡(10)
涼州 隴縣 甘肅清水北 甘肅及寧夏大部 隴西郡 (11) 漢陽郡(13) 武都郡(7)金城郡(10) 安定郡(8) 北地郡 (6)武威郡(14) 張掖郡(8) 酒泉郡(9)敦煌郡(6) 張掖屬國(5)居延屬國(1)
益州 雒縣 四川廣漢 四川、雲南大部,廣東、陝西一部分 漢中郡(9) 巴郡(14) 廣漢郡(11)蜀郡(11) 犍為郡(9) 牂牁郡(16)越巂郡(14) 益州郡(17) 永昌郡(8)廣漢屬國(3) 犍為屬國(2)
交州 龍編 越南河內東 廣東、廣西南部等地區 南海郡(7) 鬱林郡(11) 蒼梧郡(11)交阯郡(12) 合浦郡(5) 九真郡(5)日南郡(5)
荊州 漢壽 湖南常德市東北 湖北、湖南二省及陝西、河南、貴州、廣東的一部分 南陽郡(37) 南郡(17) 江夏郡(14)零陵郡(13) 武陵郡(12) 桂陽郡(11)長沙郡(13)
揚州 歷陽、壽春、合肥 安徽和縣、安徽壽縣、安徽合肥西北 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及江蘇、安徽南部 九江郡(14) 丹陽郡(16) 豫章郡(21)吳郡(13) 會稽郡(14) 廬江郡(14)
豫州 譙縣 安徽亳縣 河南東部、安徽西部 潁川郡(17) 汝南郡(37) 梁國(8)沛國(21) 陳國(9) 魯國(6)
徐州 郯縣 山東郯城 江蘇北部、山東東南部 東海郡(13) 廣陵郡(11) 琅邪國(13)彭城國(8) 下邳國(17)
青州 臨淄 山東淄博市 山東北部 平原郡(9) 東萊郡(13) 濟南國(10)樂安國(9) 北海國(18) 齊國(6)
兗州 昌邑 山東金鄉西北 山東西南部、河南東北部 陳留郡(17) 陳郡(15) 泰山郡(12)山陽郡(10) 濟陰郡(11) 東平國(7)任城國(3) 濟北國(5)
西域都護府 它乾、柳中 新疆新和縣、鄯善縣境內 同西漢

政治

中央系統

漢代洛陽的宮殿復原圖漢代洛陽的宮殿復原圖

東漢在遵循西漢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一套更加適合於自身的政治制度。與西漢相比,東漢官制的最大特點就是:“雖置三公,事歸台閣”

,三公權利的削弱,代之而來的是“尚書台”和六曹機構權利的大大加強,這就是後來“三省六部制”的雛形。東漢不設丞相(東漢末年曹操任丞相是特例),刺史成為一級地方長官,地方軍隊的職權也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在加強封建中央集權方面,劉秀進行了一系列措施。

東漢中央政府的官員分省官、宮官、外官三大系統。內官、外朝的區分古已有之,而在宮廷之中,皇帝日常起居的區域稱省中(亦稱“禁中”),因此內宮官員中又有宮官與省官的區分。 在皇帝身邊執役、照顧皇帝日常生活的是宦官,省中的宦者均隸屬黃門令管轄。省內的禁衛工作亦由宦官但任。

改革官制

劉秀即位,置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馬。

大司徒,負責人民教化,掌禮儀諸事。與太尉、司空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

。大司空,負責水利工程、城防建築、宮室建設等事務

。與太尉、司徒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大司馬,負責全國軍官的考核,每歲末,評定等次,上奏皇帝,作為軍官升遷、降調的依據

東漢疆域東漢疆域

東漢的中央政府組成沿用西漢官制,以三公領九卿為基本架構。但是實際政治權力已經完全轉移到尚書台。東漢皇帝即位,往往以太傅或太尉錄尚書事,總領政務。御史台體制貶損,成為少府屬官。侍中從西漢的加官轉為正式職務,設侍中寺作為侍中的正式官署,隸屬少府。

東漢一朝,由於講求經術,太子宮臣中以太傅為首。太傅藉此向太子灌輸自己的政治理念。

太子即位後,往往以太傅錄尚書事,成為事實上的丞相。歷史上,趙熹、鄧彪、張禹、馮石、馮魴、桓焉、趙浚均以太傅錄尚書事。太傅死,即除此官(不再任命),以示崇重。

漢靈帝時,以陳蕃為太傅錄尚書事,後來陳蕃被處死,以胡廣繼任,這是唯一的例外。

與西漢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上公不同,東漢唯以太傅為上公,無太師、太保官。漢獻帝時,董卓遷都長安,自任太師,位在太傅上。這是權臣擅權所為,死後即廢。據《漢官》記載,太傅所屬官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掾屬二十四人,令史、御屬各二十二人。長史為太傅府群吏之長,掌章奏、顧問。掾屬是比較高級的屬吏,分曹辦事。令史、御屬是比較低級的吏員,辦理文書、車馬等瑣事。

三公

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品級最高,名義上的職責是輔導皇帝主持國家政務;三公之上還有太傅,其職責輔導皇帝,但不常設。東漢的實際政務都同屬尚書台,因此,三公、太傅如沒有“錄尚書事”的頭銜,就是沒有實權的虛職。三公的屬官有長史一名,掾屬、令史、御屬各二、三十名。其中,長史是三公的主要副手,掾、屬是分管具體事務的部門負責人(掾是正職,屬是副職),除長史由朝廷任命外,其他屬官均由三公自行聘用。

按東漢以三公領九卿的制度,太尉領太常、衛尉、光祿勛三卿。太尉府屬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總管各曹事務。各曹掾、史、屬共二十四人。在諸曹中,西曹負責太尉府官吏的任免;東曹負責二千石的遷調;戶曹負責戶籍、祭祀、農桑;奏曹負責奏議;辭曹負責審理案件,接受抗訴;法曹負責驛站事務;尉曹負責士卒和囚犯的徵調、運輸事務;賊曹負責緝拿盜賊;決曹負責裁決刑法;兵曹負責軍事事務;金曹負責貨幣與鹽鐵事務;倉曹負責國家倉庫事務。此外,還有黃閣,主簿,是閣下諸吏的長官。另有令史及御屬二十三人,閣下令史負責太尉的儀仗執事;記室令史負責太尉府的奏章等各種文書的管理;門令史負責太尉府門衛。其他令史分隸諸曹,辦理文書事務。從東漢太尉府諸曹的設定以及職掌來看,太尉的管轄範圍似乎非常廣,但那都是名義上的東西,太尉諸曹所領事務,或受制於尚書台,或僅僅為文牘往來,本身並沒有可否之權,而且太尉對本府諸曹事務並沒有實際節制的權力。

尚書台

東漢陶樓東漢陶樓

尚書台是皇帝的秘書機關,其官署設在宮廷之內、禁省之外。它的主要

執掌是管理章奏文書、起草詔令,但實際上政務都由尚書台代表君主執掌,權力極大。上書台設長官(令)一人、副長官(僕射)一人,下設尚書六人分十八人。溝通尚書台與皇帝聯繫的官員有侍中、中常侍、黃門侍郎等。其中,侍中由士人充任;中常侍、黃門侍郎則由宦者承擔。侍中有事才入禁省,中常侍、黃門侍郎則日常居住在省中,因此,雖然三者之中侍中的級別最高、中常侍次之,但與君主的親密程度,則以中常侍為最。宮內省外的禁衛工作由九卿中的光碌勛與衛尉負責,光碌勛偏於內,衛尉偏於外。光碌勛下屬五官、左、右、虎賁、羽林等五名郎將,中郎將以下有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光碌勛的禁衛力量是郎官,衛尉的禁衛力量是武裝衛士,所以,衛尉在宮衛事務中的地位相當重要。

九卿

九卿是太常、光掾、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他們各自分管的政務是:太長掌典禮,光碌勛、衛尉掌宮省禁衛,太僕掌皇帝車馬,廷尉掌司法,大鴻臚掌接待諸侯與少數名族,宗正掌皇族事務,大司農掌國家財政收支,少府掌皇帝器用服飾。九卿各官的長官是卿,副職為丞;其下分設各官管理具體事務,大體以令為正職,丞為副職。 與西漢不同的是,東漢九卿分隸屬三公。太常、光祿勛、衛尉三卿屬太尉;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屬司徒;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屬司空。

東漢九卿均於官稱上加“卿”字,如太常卿等,秩中二千石。除此之外,東漢九卿與西漢不同者還有:一、光祿勛除西漢的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之外,增置東中郎將、北中郎將、西中郎將、南中郎將。二、少府尚書改稱尚書台,由西漢的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改為六曹:改常侍曹為吏曹,增三公曹,將主客曹分為南主客曹與北主客曹。尚書台增設左右丞二人,諸曹侍郎各六人,令史諸曹各三人,事務繁劇的曹增令史各三人。尚書台組織較西漢尚書要重要、龐大的多。

與九卿級別相當的外官(亦稱“列卿”)還有執金吾、將作大匠、大長秋等。其中,執金吾負責宮廷之外、都城之內的治安(都城門另有城門校尉負責守衛),將作大匠負責宗廟殿堂、宮室陵園等土木工程,其副手為丞,下屬的部門負責亦以令為正職,丞為副職;大長秋主管皇后事物。性質與就卿中的少府類似,由宦者擔當。皇位繼承人太子正式確立之後,有專門隸屬太子的東管宮。其設官大體與政府類似,但分級沒有後者細密。東宮官職均冠“太子”,如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家令等。

地方官制

東漢的地方官制與西漢相比較,在郡、縣兩級是基本相同的,不過郡的重要性和權力較西漢下降很多。在州一級,則有根本性的差異,東漢的州已經演變成為一級地方,凌駕於郡之上。至此,中國古代的地方行政區劃由郡縣制轉變為州、郡、縣三級制,一直延續到隋朝“廢郡”為止。

東漢將洛陽之外的地區劃分為十二個州,各遣刺史一人為長官。另以京兆、左馮翊、右扶風、河東、河南、河內、弘農七郡為司隸校尉轄區,稱司隸部。司隸校尉是京官,本職為監察在京百官諸不法事。東漢時,每每退罷三公均由司隸校尉糾劾所致,所以司隸校尉號為“雄職”。皇帝召集朝會的時候,司隸校尉與御史中丞、尚書令三人有單獨的席位,稱“三獨坐”。司隸校尉秩比二千石,屬官有從事、假佐等,另統領一支由一千二百名奴隸組成的武裝警察部隊,司隸校尉的官名也由此而得。

東漢時期陶樓東漢時期陶樓

諸州沿西漢漢成帝制度,設州牧一人,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42年)改刺史,秩六百石。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再改州牧,秩二千石。東漢刺史有固定的駐地和官署,糾劾所部太守縣令不必如西漢制度上三公按驗,可以直接罷免之。改州牧後,兼領軍政,位高權重,有點類似於唐朝的節度使,而管轄地域的廣闊,又不是節度使所可以相比的。與西漢相同的是,刺史也要周行郡國,刺探政情,年終回京復奏。不過東漢的刺史不必親自回京,而是派遣屬吏向司徒府報送文書而已。

東漢共設郡國一百零五:王國二十七,司隸部屬郡七,列郡七十一。除司隸部所轄七郡外,王國與列郡均分隸諸州,其中豫州領郡國六,冀州領九,兗州領八,徐州領五,并州領九,幽州領十一,青州領六,荊州領七,揚州領六,益州、涼州各領十二,交州領九郡。

東漢制度,皇子封王,以郡為國。每國置傅、相各一人。傅主王府事,職如漢朝的太傅;相如郡太守,主政務;相有長史一人,職如郡丞。另置中尉一人,秩二千石,職如郡都尉,是主管軍政、緝捕盜賊的軍官。

王府置郎中令一人,秩千石,職務和漢朝的郎中令相類似,主管王府的大夫、郎等;仆一人,秩千石,負責王府的車馬訓練與駕馭;治書數人,秩六百石,職如尚書;謁者數人,秩四百石,職務是奉王命出使;另有禮樂長、衛士長、醫工長、永蒼長、祠祀長等,秩皆比四百石。

郡太守秩皆二千石,只有河南郡因京師所在,長官稱河南尹,位比九卿,秩中二千石。諸郡各置丞一人,位次太守,秩六百石,負責民政事務;邊郡另置長史一人,秩六百石,負責軍政事務。長史之下有司馬一人,負責具體軍事指揮。東漢內地不設郡都尉,以太守領兵。邊郡置都尉或屬國都尉領軍並轄縣,地位略與內地較小的郡相仿。如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置西河屬國都尉、上郡屬國都尉;永和十五年(105年)置遼東西部都尉;漢安帝置右扶風都尉、京兆虎牙都尉等。

輜車畫像磚輜車畫像磚

東漢的縣級地方建制與西漢相同。列侯以縣為封地則稱

侯國,侯國置相一人,相當於縣令或縣長(以侯國大小為異),相不隸屬於列侯,但負責為列侯徵收租稅。封國戶數在千戶以上的,置家丞、庶子各一人,是侯府官,不管理民政;不滿千戶的,只置庶子一人。東漢的侯另有鄉侯、亭侯,所封之地各為一鄉、一亭,這樣的封地轄於所在縣,與鄉、亭相等。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稱邑,置令、長。邑的體制與侯國相當。少數民族聚居地設道,隸屬於郡,多設於巴、蜀等西南地區,以少數民族部落首領為道的長官。萬戶以上的縣置縣令一人,秩千石;縣丞一人,掌民政、文書、倉庫;縣尉二人,掌治安。萬戶以下的縣置縣長一人,秩三百石或四百石;縣丞、縣尉各一人。東漢諸縣出產鹽的,置鹽官,負責管理鹽場、鹽礦,徵收鹽稅。出產鐵的縣置鐵官,負責冶煉、鑄造。在手工業發達的縣置工官,負責管理工匠、徵收工商稅賦。在水產發達的縣置水官,負責管理漁場、徵收稅賦。以上這些官吏不隸屬於郡縣,均隸屬於少府,屬於派出機關。東漢在縣以下的官制與西漢無異,具體可以參見西漢官制。

選官制度

參見:察舉

察舉和徵辟是東漢選拔官吏的制度。所謂察舉,是地方州郡以“賢良”、“孝廉”、“秀才”等名目,把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推薦上去,經過考核,任以官職。所謂徵辟,是由朝廷、官府直接徵召某人當官。

東漢丹陽銅鏡東漢丹陽銅鏡

在名義上,被察舉和徵辟的人,必須有“高才重名”,為

鄉黨輿論所推崇。因之,為了爭取被察舉和徵辟,當時的士大夫頗注意修飾自己的品行,以激揚聲名,抬高身價。有的人更是矯情造作,沽名釣譽,以便博取高官厚祿。在察舉和徵辟時,賄賂請託,特權橫行,成了司空見慣的現象。“選舉乖實”的狀況,甚至連最高統治者也不得不承認。漢明帝剛即位就說:“今選舉不實,邪佞未去;權門請託,殘吏放手。”

就是在這種腐朽的選舉制度下,豪強地主盤根錯節地控制著各級政權部門,封建的等級關係日益凝固化,一批“世代為官”的豪門閥閱、“儒學世家”開始形成。如鄧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將軍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長官48人,其餘官職不可勝數。弘農楊氏四世為三公,汝南袁氏則四世五公。這些世家大族,以後就發展成為門閥士族。

軍事

在軍事方面,相當三公的中央高級官員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相當九卿的有前、後、左、右將軍,均不常設。以上將軍均開府,府屬有長史、司馬各一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御屬三十一人,從事中郎二人,職掌參謀,均由朝廷任命。將軍直接領兵的,在部、曲、屯等建置上分別設校尉、司馬、軍侯、屯長等統兵官。

東漢銅車馬東漢銅車馬

東漢中期以後,太后臨朝稱制,外戚以大將軍執政,與太傅三公合稱為

五府。另有所謂雜號將軍,臨事設定,事畢即撤。唯度遼將軍因南匈奴所部時有內亂,自公元65年(永平八年)後常設。漢靈帝設西園八校尉,統率首都洛陽駐防軍隊,以宦官主之,這是後世宦官領兵的開端。

常備軍由中央與地方軍(郡國兵)組成。中央軍中,京師衛戍部隊由城門校尉統領,野戰部隊(北軍)由北軍中侯統領。北軍下轄五個兵種的部,番號分別為屯騎(騎兵)、越騎(特種兵)、步兵、長水(水軍)、射聲(弓箭)。長官為校尉,副職司馬。

全軍總數約五千人不到。北軍平十卒駐屯在京城長管君主宿衛、助理首都治安,發生戰事就成為組建出征步槍隊的核心。地方上的郡國兵經東漢初期多次裁撤、削減,只剩下邊郡與內地關隘的少數駐軍。遇有戰亂,都是臨時募兵或抽調京師北軍出戰。

社會經濟

生產發展

水利發展

灌溉工具、水利事業獲得改進和發展。在各地發現的東漢墓葬里,經常可以看到水田和池塘組合的模型,有從池塘通向水田的自流水渠,有的還在出口處安置閘門。漢靈帝時,宦官畢嵐總結勞動人民的實踐經驗,創作翻車和渴烏,使灌溉水平大大提高。

東漢東漢

東漢時期,不僅修復和擴建了許多已堙廢的陂塘,而且又新修了一批水利灌溉工程。如汝南地區的鴻隙陂,西漢時堙廢。東漢初,鄧晨任汝南太守,加以修復,可以灌溉幾千頃良田。後來又不斷加以擴建。漢和帝時,太守何敞又在那裡修治渠道,開墾良田三萬多頃。又如下邳徐縣北的蒲陽陂、廬江的芍陂、會稽的鏡湖等,都是當時著名的灌溉工程。

東漢前期,各地還開鑿了許多灌溉渠道,三輔、河內、山陽、河東、上黨、太原、趙、魏及河西、江南地區,也都“穿渠灌溉”,有的地區還開闢了很多稻田。 黃河的治理,更是當時一項巨大的水利工程。公元1世紀初,黃河在今河南、河北交界地區決堤,河道南移,改從千乘(山東高宛以北)入海。河水泛濫成災,淹沒了幾十個縣。漢明帝時,在著名水利專家王景、王吳的主持下,用“堰流法”修了浚儀渠,並從滎陽至千乘海口千餘裡間修渠築堤,從而使河、汴分流。黃河受兩堤約束,水勢足以沖刷沙土,通流入海。經過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終於戰勝了黃河水患。此後八百年間,黃河沒有改道,水災也減少了。

生產工具改進

生產工具的改進有顯著的成就。東漢時,出現了短轅一牛挽犁,它操作靈活,便於在小塊農田上耕作。這種短轅一牛挽犁的出現,是跟犁鏵的改進結合在一起的。東漢時,已經大量使用全鐵制犁鏵,它比以往的V形犁,刃端角度已逐漸縮小,不但起土省力,而且可以深耕。此外,新型的全鐵制的耕作工具也逐漸增多。在四川樂山崖墓石刻畫像中見到的曲柄鋤,是便於剷除雜草的中耕工具;四川綿陽發現的鐵制鉤鐮,全長35厘米,是專用於收割的小型農具,操作起來很方便。

據記載,漢獻帝末年,雍州刺史張既曾令隴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屋宅水碓。可見水碓在當時已經普遍採用了。水碓是用水力帶動石碓的舂米工具,它比以前用柱臼或腳踏石碓舂米,不但省力,而且效率要高得多。考古發掘還不斷有陶風車、陶磨盤模型出土,都說明農產品加工工具有了顯著進步。

牛耕技術

東漢牛耕技術東漢牛耕技術

牛耕技術在東漢時受到了普遍的重視。當時,一些地方官吏注意推廣牛耕技術,鐵犁牛耕技術已從中原向北方高原和江南一帶推廣。陝西綏德縣東漢畫像石上的牛耕圖,和米脂縣東漢牛耕圖,證明陝北高原的牛耕技術和中原地區已沒有什麼不同。任延做九真太守,在當地推廣牛耕,田畝年年增闢。在西漢後期發明的精耕細作的區種法,到東漢時期得到了迅速推廣。

在崔實的<四民月令>中,記述了地主田莊內精耕細作經營農業的一些情況。這種田莊的農業經營,十分注意時令節氣,重視殺草施肥,根據不同土壤的性質,種植不同的作物,採用不同的種植密度。並能及時翻土曬田,雙季輪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由於農田水利工程的興建,農耕工具的改進,農業耕作技術的提高以及精耕細作方法的推廣,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東漢時期的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和帝永興元年(公元105年)的墾田數字達到732萬多頃,人口達到5325萬多人。這個數字略低於西漢,但如果把東漢豪強地主隱瞞的田畝和人口包括在內,實際的墾田面積和人口數字肯定要超過西漢。

冶鐵技術的改進

冶鐵技術冶鐵技術

由於東漢鐵制農具的普及,鋼鐵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從而推動了冶鐵技術的改進。東漢初,南陽冶鐵工人發明了鼓風爐(即水排),利用水力轉動機械,使鼓風皮囊張縮,不斷給高爐加氧。水力鼓風爐的發明,是冶煉技術史上的一大進步。在鐵器鑄造方面,東漢時已熟練地掌握了層疊鑄造這一先進技術。在河南溫縣發現的一座烘范窯,出土了五百多套鑄造車馬器零件的疊鑄泥范。把若干個泥范疊合起來,裝配成套,一次就能鑄造幾個或幾十個鑄件。同時,疊鑄技術有重大改進,由原來的雙孔澆鑄,改為單孔澆鑄。疊鑄技術的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原料。考古發掘資料證明,東漢時鐵制用具已普遍套用到生活的各方面。鐵釘、鐵鍋、鐵刀、鐵剪、鐵燈等的大量出土,就是有力的證據。

東漢時期,在冶鐵手工業中已經使用煤(石炭)做燃料。在河南鞏縣的冶鐵遺址中曾發現混雜了泥土、草莖製成的煤餅,說明煤已被用來煉鐵。巴蜀地區還利用天然煤氣煮鹽。在紡織業方面,東漢初年已能用織花機織成色彩繽紛、花紋複雜的織錦。當時,蜀錦已馳名全國,襄邑(河南睢縣)和齊(山東臨淄)的絲織業特別發達。考古材料還證明,在邊疆地區,絲織業也有很大的發展。新疆不少地方漢墓出土的紅色杯紋羅,織造勻細,花紋規整,反映絲織工藝水平相當高。在同一地區出土了組織細密的織花毛織品,顏色鮮麗,顯示出當時西北高度發展的毛紡織工藝技術。

造紙業與漆器業

東漢時期蔡倫發明造紙術東漢時期蔡倫發明造紙術

東漢時期,造紙業取得了極大的成就。西漢時,造紙工藝還處在探索階段。《後漢書》記載,漢和帝時,尚方令蔡倫總結勞動人民的經驗,發明了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作原料造紙的技術。新的造紙工藝,主要是在紙漿的化學處理和漂白等關鍵工藝上有了重大突破。蔡倫的發明,使造紙原料多樣化,還能化舊利廢,取材方便,提高了紙的質量,便於普遍推廣。蔡倫的功績是不朽的,當時天下都稱之為“蔡侯紙”。從此,紙張迅速代替了過去的竹簡、木牘和縑帛,大大便利了科學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公元8世紀時,中國造紙術傳入西亞,以後又傳入歐洲,逐步在全世界得到推廣。紙的發明使用,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其它如漆器業、陶瓷業等手工業部門,在東漢時也都有進一步的發展。當時的漆器以蜀郡、廣漢出產最為有名,兩地工官主造的漆器,都是精美絕倫的手工藝品。當時,瓷器燒制的火候更高,器物的吸水性更弱。從出土的器物看,它已十分接近後來的青瓷。

經濟先進區域

鐵工具的普遍推廣和牛耕技術的提高,大大增強了人們向自然界鬥爭的能力,特別是它使江南河網沼澤地區的大規模開發成為可能。加上當時各種社會原因,東漢時期的經濟區域開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東漢以前,中國經濟的先進區域主要在淮河以北,特別是包括關中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當時的人口分布,也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到了東漢後期,這種情況開始有了較大的變化。黃河流域的某些地區人口減少,出現了衰落的跡象。而南方出現了新的經濟發展地區,人口在急劇上升。如西漢時,長安附近的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一帶,地處關中地區,人口特別稠密,共有240多萬。到東漢時,關中戰亂頻仍,殘破不堪,人口銳減至50餘萬。兗州也由780多萬減至400萬左右。相反,南方諸州,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揚州人口從320多萬增到430多萬;荊州人口從350多萬增到620多萬;益州人口也從470多萬增到720多萬。

隨著人口的增加,南方不少地區的開發速度加快。如太湖和錢塘江流域,西漢時統由會稽郡管轄,東漢時分為吳、會稽二郡,這正是經濟發展的直接結果。其他如鄱陽湖、洞庭湖周圍地區及成都平原一帶,都在不斷發展,成為新的經濟發達區域。不過,東漢時期,大部分人口仍然集中在黃河中下游一帶。因之,黃河流域仍是當時的經濟、政治中心。

莊園經濟

田莊式的生產經營

東漢時期,豪強地主都占有大量土地,通常又採取田莊式的生產經營方式。在當時的田莊中,有農、林、牧、漁各業,還從事某些手工業的生產,或進行一定的商業和高利貸活動,具有極強的自給自足性質。例如劉秀母舅樊宏在湖陽經營的田莊,其中有數裡面積的樊陂,田地達三百餘頃。在這個田莊中,廬舍樓閣成片,“竹木成林,六畜放牧”,“檀棘桑麻,閉門成市”。可見其規模很大,具有多種經營的特點。另外,樊宏還“好貨殖”,從事商業和高利貸活動。(《後漢書·樊宏傳》)在四川發現的畫像磚上,也可以看到地主田莊的同樣情景。

崔實所寫的《四民月令》,對地主田莊的經營情況反映得很詳盡。所謂:田莊裡種植著小麥、大麥、春麥、粟、黍、粳稻、大豆、小豆等糧食作物,胡麻、牡麻、藍靛等經濟作物,瓜果等蔬菜;自己製作各種醬、酒、醋及飴糖等食物;又種植藥用植物,以配藥品。在這種大田莊裡,還種植各種林木以及果樹,飼養馬牛等耕畜和家畜。在手工生產方面,自己養蠶,紡織各種麻布和絲織物,製作衣、鞋,製造農具和兵器等。此外,田莊中也有糧食及農副產品的買賣。可見,在地主田莊裡,各類生活資料基本上都可以自給自足。

剝削勞動者

東漢時,豪強地主大都利用宗族血緣關係作為剝削勞動者的手段,使地主和農奴的關係罩上了一層溫情的面紗。當時,豪強地主常常聚族而居,特別是在西漢末年戰亂中,他們往往糾集宗族,建築塢堡以自守。東漢以後,隨著封建隸屬關係的強化,豪強地主的貧困宗族,大多成為田莊裡的勞動者。在莊園裡,勞動者主要有宗族、賓客、徒附和奴隸,他們對豪強地主有極強的依附性。其中莊園主的貧困宗族、賓客地位略高,徒附是典型的農奴,奴隸則最為卑賤。

豪強田莊裡的勞動者所受的剝削都很沉重,地租剝削大概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除實物地租外,他們還得無償地為田莊主服勞役。不但如此,豪強地主還把他們編制起來,組成私人武裝,平時看家護院、巡警守衛,戰時則跟隨主人打仗。這種豪強地主的私兵,史稱“部曲”。由於剝削的沉重,宗族、賓客、徒附的生活都極其痛苦,“生有終身之勤,死有暴骨之憂。歲小不登,流離溝壑,嫁妻賣子。”(崔實《政論》) 為了消弭農民的反抗,豪強地主也有意識地利用宗親關係,分化農民。據《四民月令》記載,每年春耕前後,莊園主就“賑贍窮乏,務施九族,自親者始”。秋收前後,又“存問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對同宗貧困而死者,則糾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臘日,還要“請召宗族、婚姻、賓旅、講好和禮”,“休農息役”。於是,在封建莊園內部往往形成相對緩和的關係。所以,在東漢時期,封建田莊還能較好地組織生產。正因為如此,每當遇到戰亂之際,常常出現豪強地主率領大群宗族賓客、徒附義從,或擇地避亂,或築塢自守,甚至合族開上戰場,舉宗進行叛亂的現象。在農民起義的年代裡,豪強地主的莊園武裝也成為鎮壓農民軍的力量。

封建制度

自耕農

東漢時期,封建政府雖在形式上實行嗆篋薄賦的政策,但事實上農民受到多方面的盤剝。地主、官吏欺凌人民,轉嫁負擔,花樣百出。如漢明帝時,政府下令推廣區種法以增加產量。結果,有些地方通過多報農民耕地,把租稅負擔強加在農民頭上。又如東漢初,禁止農民從事商業活動以妨礙農時,地方官吏及豪強地主遂據此對農民進行種種限制,規定有田者不得捕魚,以便他們營私牟利。此外還在各種藉口下任意徵發,轉輸遠戍等等,更使農民喘不過氣來。總之,農民的賦稅徭役負擔非常沉重,加上豪強地主的欺壓,使農民生活極其艱難,常常落得“飢餓流離”的結局。

封建國家所有制

封建國家所有制經濟是東漢時代另一種重要的經濟形式。封建國家不僅掌握著大量土地及山林川澤,並且還直接經營許多生產事業。特別是手工業方面的經營,更多地集中在封建國家手裡。

在東漢的政府機構中,大司農、少府、將作大匠、太僕所掌管的生產事業最多,也最重要。大司農除了經管國家賦稅收入外,還主管屯田等事務。東漢時期的屯田,以軍屯為主,在沿邊地區,還有募民屯田及放免刑徒屯田。大司農所屬的平準署和導官署,還分別進行各種絲麻紡織品的染色加工及糧食加工。東漢時,鹽鐵生產由郡國經營管理。少府實際上是皇帝的大管家,它除了管理山林川澤的各種稅收外,也直接組織皇室需要的生活用品和各類奢侈品的生產。少府在各地著名的手工業中心,都設有工官組織生產,其規模都相當龐大。將作大匠直接主持宮室、都邑、園苑、陵墓等土木工程的營造。太僕則主造各種兵器器械,並管理各處牧苑。

在東漢國家經營的生產事業中,還較多地使用奴隸。同時,還有大量罰作苦役的罪犯、服徭役的農民和少數傭工人。大規模的土木工程,則更多依靠徵發徭役來完成。

文化

東漢王朝在統治上沿用了許多西漢的方針與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調整與改革,使之更加適於當時的社會狀況。在東漢前期,政權進一步加強與地方勢力的融和,使國家趨於穩定,在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都遠超過了西漢時期的水平。

思想

西漢末年,從董仲舒開始的神學化的儒學思想繼續發展,讖緯迷信開始廣泛流傳

劉秀當初為了稱帝,就用符瑞圖讖來證明他當皇帝是“天命”所歸,是神的意志。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對讖緯崇信更甚。用人施政都要找讖緯作根據;各種重大問題的決策,也以讖緯來“決定嫌疑”;對於儒家經典的解釋,都以讖緯為指歸。

科技

造紙業

蔡倫的造紙術蔡倫的造紙術

東漢時期,造紙業取得了極大的成就。西漢時,造紙工藝還處在探

索階段。《後漢書》記載,漢和帝時,尚方令蔡倫總結經驗,發明了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作原料造紙的技術。新的造紙工藝,主要是在紙漿的化學處理和漂白等關鍵工藝上有了重大突破。蔡倫的改進,使造紙原料多樣化,還能化舊利廢,取材方便,提高了紙的質量,便於普遍推廣。蔡倫的功績是不朽的,當時天下都稱之為“蔡侯紙”。

從此,紙張迅速代替了過去的竹簡、木牘和縑帛,大大便利了科學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公元8世紀時,中國造紙術傳入西亞,以後又傳入歐洲,逐步在全世界得到推廣。紙的發明使用,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公元105年,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造了紙張的製造技術,使中國的文字記錄方式脫離了使用竹簡的時代,同時造紙術也作為我們熟悉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流傳至今。東漢對後世的另外一項貢獻是制陶業的發展,它使中國徹底脫離了青銅時代的材料束縛,把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帶入了尋常百姓家。

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方面,以南陽“科聖”張衡為代表的東漢學術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張衡則以高超的工藝製造了“渾天儀”、“地動儀”等科學儀器,製造這些儀器的原理仍被廣泛使用。

尤其是地動儀,直到1700多年之後,歐洲才發明了類似的儀器。他在天文學巨著《靈憲》中對月食成因的解釋,使他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科學的揭示了月食成因的人

說唱俑說唱俑

醫學

東漢時期,是中國傳統醫學創立的重要時期。

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是有記載以來第

一位利用麻醉技術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的外科醫生,

在醫學比較落後的封建時代,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他創造的“五禽戲”

是中國第一套體操性質的健身活動。

南陽人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的不朽之著

,成為中醫學的主要奠基人。

被稱為“醫方之祖”

繪畫

到東漢時期,書法、繪畫已不單純作為文字圖形符號使用,它們的藝術地位逐漸顯露出來,雖然今日東漢流傳下來的藝術品數量不多,但從其中依然能窺得漢文化的風貌。

輜車畫像磚輜車畫像磚

文學

東漢大興儒學,太學林立,學術氣氛濃厚,故而東漢在中國歷史上的科技和文化發展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此外,被稱為文宗字祖的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成為了漢字學的開山鼻祖,故後人研究漢字必先讀《說文》。

史學

東漢時期最重要的歷史著作,是班固所著的《漢書》。《漢書》起自漢高祖劉邦,止於平帝、王莽,寫了西漢王朝二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第一部斷代史。

宗教

佛教

釋源祖庭-洛陽白馬寺釋源祖庭-洛陽白馬寺

根據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經,用白馬駝回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

。也就是現在的白馬寺。

漢明帝時,因明帝劉莊夜夢金人向西而去,遂派蔡諳和秦景到天竺拜求佛法。蔡、秦等人用白馬馱回了佛像和四十二章經,及帶回了兩位在途中遇到的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

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供兩位高僧居住,並將寺院取名為“白馬寺”,以銘記白馬馱經之功。後來兩位高僧將四十二章經譯成中文,佛教從此傳入中國。

原始道教

五斗米道的教義與太平道相似,創始人是沛人張陵。順帝時張陵作道書,並向民眾傳道。受道的人都要出五斗米,故稱五斗米道。東漢末年,五斗米道活動的地區主要在雍、益二州,根據地在漢中。張陵死後,其子張衡傳其道,張衡死,其子張魯又繼之。

人口統計

受秦連續十幾年的殘暴統治及秦末八年楚漢戰爭的影響,社會經濟崩潰,人口耗損巨大。戰爭期間人口已經下降到秦朝末期水平,並繼續大幅度下降。因此,西漢之初大約之後有1300萬人口。西漢建立以來,統治者吸取秦朝復滅的教訓,宣布取消秦總總暴政,減輕人民賦稅徭役,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故社會經濟得到恢復,人口也有較快增長。到文帝末年(公元前157)已是“民近戰國”,達2500萬人口。景帝末年(公元前141)人口已超3000萬。從元狩六年(前129年)起,期間因為征伐匈奴單于國和自然災害頻繁,並且賦稅徭役加重,到漢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全國人口只有3200萬。漢武帝之後,繼任者吸取了教訓,繼而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至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的戶口調查,戶口達到12,233,620戶,人口已經達到59,594,978人。

民族

東漢時期對外交流頻繁,著名者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

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波斯灣諸國。

另外,東漢在91年滅北匈奴。南匈奴內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後一個呼廚泉單于去鄴城拜見曹操,曹操分南匈奴為五部,匈奴汗國不復存在,困擾漢朝數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匈奴

南匈奴

東漢滅北匈奴之戰與北匈奴西遷圖東漢滅北匈奴之戰與北匈奴西遷圖

公元46年(建武二十二年),匈奴貴族之間爆發了爭立單于的

鬥爭,互相猜忌,出現裂痕。加上蒙古草原上連年旱蝗,“人畜飢疫,死耗太半”,匈奴遂分裂為南北兩部

。劉秀接受了南匈奴的歸附,令其入居雲中,東漢政府每年供給南匈奴一定數量的糧食、牛馬及絲帛等物資。南單于則遣侍子入朝,分置諸部於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西河等緣邊八郡,協助東漢防禦北匈奴的侵擾。

北匈奴

漢竇憲攻稽洛山北匈奴之戰漢竇憲攻稽洛山北匈奴之戰

南匈奴歸附東漢王朝後,留在蒙古草原上的北匈奴,勢力大大削弱,在南北交戰中,數次被南匈奴擊敗。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東漢王朝大舉反擊,竇固等分兵四路,深入北匈奴腹地,取得很大的軍事勝利,往北追至蒲類海(新疆巴里坤湖),並留屯於伊吾盧城(新疆哈密)

到漢章帝時,北匈奴日益衰弱,先後有數十萬口入塞投降。 公元89年(永元元年),竇憲、耿秉等率領漢軍會合南匈奴大舉北進,與北單于交戰,連戰皆捷,降者前後二十餘萬人

在以後的二年內,北匈奴不斷失敗,向西遷移。以後,北匈奴的一部分越過中亞、西亞遷往歐洲

西域

王莽時,匈奴控制了西域。公元29年(建武五年),竇融承制立康為西域大都尉,統屬西域55國。以後,莎車、鄯善、車師、焉耆等國先後遣使朝貢,請中央在西域設定都護。但劉秀因中原初定,無力經營西域,遂送還侍子。此後,西域呈現混亂狀態,大部分政權皆役屬於匈奴。

公元73年,班超首先到了鄯善。班超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率領部下襲殺北匈奴使者一百多人,鄯善為之震服。以後,他又使于闐歸附中央。第二年春天,班超廢掉北匈奴所立的龜茲人疏勒王,按照疏勒人的願望,改立疏勒故王子。經過班超的堅決鬥爭,北匈奴的勢力在南道逐一被肅清,使南道諸國擺脫了北匈奴的統治。

班超在西域的活動,為增進漢族與西域各族人民的友誼,加強中原與西域地區政治、經濟的聯繫,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立下了歷史功勳。班超出使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它符合漢族人民要求恢復與西域的關係的願望,符合西域各族人民要求擺脫北匈奴的奴役,增強與漢族人民的歷史聯繫的意願。

烏桓

公元46年,匈奴內部發生分裂,烏桓各部乘機擺脫了匈奴的控制。南匈奴歸附東漢後,烏桓也向東漢政府表示臣服。

劉秀封郝旦等大小酋長八十餘人為侯王君長,使其居住於幽、並二州緣邊十郡境內,招募烏桓族人內附,在上谷郡寧縣(河北宣化縣西北)設護烏桓校尉,監領烏桓各部

。東漢王朝歲給烏桓人衣食,利用他們善於騎射的特點,讓他們助守邊防。烏桓各部世代為東漢守邊,實際上成了一支世襲的僱傭軍隊,直到魏晉時期,烏桓鐵騎仍名聞天下。

鮮卑

蒼山東漢墓畫像石《胡漢交戰圖》蒼山東漢墓畫像石《胡漢交戰圖》

南匈奴和烏桓相繼歸附東漢後,鮮卑各部也遣使通好。公元54年(建武三十年),鮮卑接受了東漢中央的封號,也受護烏桓校尉監護

。東漢還收買鮮卑部落大人,使之專門對付北匈奴。

東漢中期,北匈奴殘部西遷,鮮卑族乘機占領了匈奴故地,與散居在原地的十餘萬落匈奴人融合在一起,勢力迅速強盛起來

。從此以後,鮮卑族擺脫了對東漢王朝的依附,並成為東漢中後期在北方的一支威脅力量。

羌族

東漢初,劉秀在削平隴西割據勢力後,復置護羌校尉,管理羌族諸部落,並陸續遷羌族於隴西、天水、扶風諸郡(甘肅東部、陝西西部一帶)

。公元58年,竇固等攻破青海境內未臣服的燒當諸部後,又把他們遷徙至關中一帶

。為了隔斷徙居內地的羌族諸部與青海境內未臣服羌族的聯繫,防止他們聯合反抗,東漢政府在今青海西寧、樂都一帶建立屯田區,長期駐軍屯墾

。從漢安帝時起,羌族人民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起義,前後延續五六十年。羌族人民的鬥爭和各地的農民起義相呼應

,給予東漢王朝以致命的打擊。由於長期的殘酷戰爭,使整個西北地區殘破不堪,社會生產遭到巨大的破壞。

蠻族

在西漢和新莽末年的社會大動盪中,大量漢人為躲避戰亂流入湖南西部的武陵山區,與當地人民錯居雜處。

東漢建立後,當地郡縣為了重新控制這些流亡人口,也與當地人民發生了衝突。公元47年(建武二十三年),武陵當地人叛亂,攻擊當地郡縣,光武帝派劉尚率萬餘軍隊前往平叛,結果全軍復沒。

第二年,李嵩、馬成督軍進剿,仍然不能獲勝。

第三年,伏波將軍馬援主動請纓,帶領四萬多人前去攻打。

由於北方將士水土不服、不習地形等,漢軍死傷大半

,馬援也因疫疾陣亡。

最後,歷時三年的武陵當地人叛亂才被平定下來。

東漢中葉後,由於加重了對蠻族的控制和搜刮,結果引起了各地蠻族大起義。

蠻族人民連綿不斷的反抗鬥爭,一直延續到東漢王朝復滅為止。

“西南夷”地區的經濟文化有很大發展,物產十分富饒。在益州郡西部,居住著眾多的哀牢夷人。永平年間,哀牢王柳貌率55萬餘人歸附東漢王朝。漢明帝在其地設定哀牢、博南二縣,與益州西部都尉所屬六縣合建為永昌郡。從此,他們與漢族的聯繫更加密切。 東漢時期,四川、雲南西部地區少數民族諸部,都相繼歸附東漢王朝。漢族文化傳入少數民族地區後,改變了當地風俗,提高了當地經濟、文化的水平。

外交

東亞

朝鮮

在東漢末年,朝鮮半島北部先後興起高句麗、百濟兩個國家,兩國的發展水平雖略有不同,但都處在由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階段。

他們在東漢的強烈影響下,並沒有向奴隸社會發展,而是模仿漢朝的剝削方式和政治制度,從而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

日本

漢倭奴國王印漢倭奴國王印

在日本列島上居住著

大和民族的先祖,東漢時有一百多個小國。

公元57年(建武中元二矮奴國年),日本國王遣使入漢都洛陽進貢,願為漢臣藩,求漢皇賜名。漢以其人矮,遂賜“倭國”。其王又求漢皇賜封,光武帝又賜其為“倭奴王”,並賜封“漢倭奴國王印”金印

。這顆金印已於1784年在日本九州志賀島出土,成了日本國寶,並作為中日兩國最早友好交往的證明,現藏於福岡市博物館。

南亞和越南

東漢時期,印度、緬甸等國與中國的關係也更為密切。據記載:公元94年(永元六年),永昌境外的敦忍乙王莫延曾派遣使者來訪,雙方互贈禮物。

公元97年,緬甸北部的撣國王雍由調派遣使者向漢王朝贈送珍寶。東漢政府則以金印回贈。

公元120年(永寧元年),雍由調再次遣使來漢,並“獻樂及幻人”

,緬甸的音樂和雜技,在當時深受歡迎。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漢與印度的聯繫就日趨密切。特別是漢明帝派人去印度取經以後,

印度的僧侶大量來到中國,譯佛經,傳佛學,對中國的文化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

東漢時,越南北部設定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東漢初,錫光任交趾太守,任延任九真太守,教越民耕種技術,設立學校,傳播先進文化,對改變當地落後狀態起了很大促進作用。但後來蘇充任交趾太守,對越人加重剝削,引起越人的強烈不滿。公元40年(建武十六年),交趾征側、征貳起兵反抗,得到九真、日南等地人的回響,很快攻占六十多座城池。征側、征貳自立為王,這就是越南歷史上著名的二征王。二征王不久就被伏波將軍馬援鎮壓。東漢在鎮壓二征之後,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如穿渠溉田,發展農業生產,廢除殘暴的“越律”十餘條等。東漢先進的經濟文化給越南以深刻的影響。

西方

東漢時期的歐亞大陸東漢時期的歐亞大陸

自張騫出使西域之後,通過絲綢之路,漢朝

與中亞、西亞建立了經常的貿易關係。西漢末年,絲綢之路荒廢,

到東漢初,公元97年(永元九年),班超曾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國(羅馬帝國),一直到達條支海(波斯灣)。

也是完整的絲綢之路路線,西端從歐洲,東端到東漢京師洛陽。

公元166年(延熹九年),大秦商人由海路來到東漢洛陽,以大秦王安敦的名義,覲見漢桓帝並贈送漢桓帝一些禮物

。此後漢與羅馬的貿易關係更為頻繁。

藩王世系

趙國

趙孝王劉良16年26年-42

趙節王劉栩40年42年-82年

趙頃王劉商23年82年-105年

趙靖王劉宏12年105年-117年

趙惠王劉乾48年117年-165年

趙懷王劉豫趙獻王劉赦崇德侯劉圭9年

齊國

齊哀王劉章21年25年-46年

齊煬王劉石24年46年-70年

蕪湖侯劉晃17年71年-88年

齊惠王劉無忌52年90年-142年

齊頃王劉喜5年142年-147年

齊王劉承59年147年-206年

北海國

北海靖王劉興39年26年-65年

北海敬王劉睦10年65年-74年

北海無王劉基14年74年-88年

北海王劉威7年90年-97年

北海頃王劉普7年107年-114年

北海恭王劉翼41年114年-155年

北海康王劉某51年155年-206年

泗水國(26年-37年)

堂溪侯劉歙9年26年-34年

淄川國淄川王劉終

城陽國

城陽恭王劉祉10年26年-35年

東海國

(41年-220年)東海恭王劉強15年43年-58年

東海靖王劉政44年58年-102年

東海頃王劉肅23年102年-125年

東海孝王劉臻31年125年-156年

東海懿王劉祗44年156年-200年

崇德侯劉羨20年200年-220年註:41年劉陽(後改名莊,即漢明帝)被封為東海王,43年劉陽被立為太子,原太子劉強改封為東海王。

沛國

(44年-220年)沛獻王劉輔46年44年-90年

沛厘王劉定11年90年-101年

沛節王劉正14年101年-115年

沛孝王劉廣35年115年-150年

沛幽王劉榮20年150年-170年

沛孝王劉琮19年170年-189年

沛恭王劉曜21年189年-210年

崇德侯劉契10年210年-220年

楚國

楚厲王劉英33年39年-70年

濟南國

(41年-154年)濟南安王劉康59年41年-100年

濟南簡王劉錯6年100年-106年

濟南孝王劉香20年106年-126年

濟南厘王劉顯3年126年-129年

濟南悼王劉廣25年129年-154年

東平國

(38年-220年)東平憲王劉蒼45年38年-83年

東平懷王劉忠1年83年-84年

東平孝王劉敞48年84年-132年

東平頃王劉端47年132年-179年

崇德侯劉凱41年179年-220年

阜陵國

(41年-206年)阜陵質王劉延51年41年-92年

阜陵殤王劉沖2年92年-94年

阜陵頃王劉魴30年94年-124年

阜陵懷王劉恢10年124年-134年

阜陵節王劉任14年134年-148年

阜陵恭王劉便親13年148年-161年

阜陵孝王劉統8年161年-169年

阜陵王劉赦37年169年-206年

廣陵國

廣陵思王劉荊29年39年-68年

中山國

(38年-)中山簡王劉焉52年38年-90年

中山夷王劉憲22年90年-112年

中山教王劉弘28年112年-140年

中山穆王劉暢34年140年-174年

中山節王劉稚174年-

琅邪國

(41年-217年)琅邪孝王劉京31年41年-72年

琅邪夷王劉宇20年72年-92年

琅邪恭王劉壽17年92年-109年

琅邪貞王劉尊18年109年-127年

琅邪字王劉據47年127年-174年

琅邪順王劉容8年174年-206年

七世琅邪王劉熙11年206年-217年

陳國

(60年-206年)陳敬王劉羨37年60年-97年

陳思王劉鈞21年97年-118年

陳懷王劉竦2年118年-120年

陳頃王劉崇5年120年-125年

陳孝王劉承35年125年-160年

陳湣王劉寵46年160年-206年

彭城國

(72年-220年)彭城靖王劉恭46年72年-118年

彭城孝王劉道28年118年-146年

彭城頃王劉定4年146年-150年

彭城孝王劉和64年150年-214年

崇德侯劉祗7年214年-220年

樂成國

(72年-120年)樂成靖王劉黨25年72年-97年

樂成哀王劉崇1年97年-97年

樂成厘王劉巡15年97年-112年

樂成隱王劉賓8年112年-120年

臨湖侯劉萇1年120年-120年

下邳國

(72年-185年)下邳惠王劉衍54年72年-126年

下邳貞王劉成2年126年-128年

下邳湣王劉意57年128年-185年

下邳哀王劉宜1年185年-185年

梁國

(72年-220年)梁節王劉暢27年72年-99年

梁恭王劉堅26年99年-125年

梁懷王劉匡11年125年-136年

梁夷王劉成29年136年-165年

梁敬王劉元16年165年-181年

崇德侯劉彌40年181年-220年

淮陽國

(72年-185年)淮陽頃王劉昞16年72年-90年

淮陽殤王劉側13年90年-103年

淮陽靖王劉章25年103年-128年

淮陽頃王劉儀17年128年-145年

淮陽節王劉豹8年145年-153年

劉皓32年153年-185年

千乘國

(79年-173年)千乘貞王劉伉15年79年-94年

千乘夷王劉寵28年94年-122年

千乘孝王劉鴻26年122年-148年

勃海王劉悝25年148年-173年

清河國

(81年-147年)清河孝王劉慶25年81年-106年

清河湣王劉虎威3年106年-109年

清河恭王劉延平35年109年-144年

劉蒜3年144年-147年

濟北國

(90年-206年)濟北惠王劉壽31年90年-121年

濟北節王劉登15年121年-136年

濟北哀王劉多3年136年-139年

濟北厘王劉安國7年139年-146年

濟北孝王劉次17年146年-163年

劉鸞35年163年-198年劉政8年198年-206年

河間國

(90年-220年)河間孝王劉開42年90年-132年

河間惠王劉政10年132年-142年

河間貞王劉建10年142年-152年

河間安王劉利28年152年-180年

崇德侯劉陔41年180年-220年

濟陰國

(72年-85年)濟陰悼王劉長13年72年-72年

任城國

(84年-220年)任城孝王劉尚18年84年-102年

任城貞王劉安19年102年-121年

任城節王劉崇31年121年-161年

劉博13年161年-175年

新昌侯劉佗46年175年-220年

安平國

(122年-186年)安平孝王劉得30年122年-152年

安平王劉續34年152年-186年

甘陵國

(148年-190年)甘陵威王劉理25年148年-173年

甘陵貞王劉定4年173年-177年

甘陵獻王劉忠13年177年-190年

平原國

平原懷王劉勝8年

平原哀王劉得6年

劉翼平原王劉碩-206年

黨錮之禍

竇氏專權

東漢時期,劉秀之後的皇帝除明帝、章帝外,幾乎都在幼年繼位。因而每一代開始時,總是由皇太后臨朝稱制。這些年輕的皇太后,要掌握封建國家的專制權力,只能依靠兩種人,一種是她的父兄,即外戚;另一種是她身邊的奴才,即宦官。而皇帝長大以後,有時也會與外戚、宦官發生利害衝突,甚至相互殘殺。但是,一般說來它們是三位一體的,外戚與宦官,是專制主義皇權的左右手,是寄生在皇權肌體上的一對毒瘤。

章帝死後,和帝即位,年僅十歲,竇太后臨朝,其兄弟竇憲、竇景等並居機要,掌握實權。當時,竇氏一門富貴,其子弟親戚,飛黃騰達,所受賞賜,使東漢政府“倉帑為虛”。竇氏兄弟都驕縱不法,甚至其奴僕也“侵陵小人,強奪財貨,篡取罪人,妻掠婦女。商賈閉塞,如避寇讎”。(《後漢書·竇憲傳》)在擊破匈奴後,竇憲任大將軍,權勢更盛。

宦官崛起

竇氏權勢的膨脹,和日益長大的皇帝終於發生了矛盾。公元92年(永元四年),漢和帝在宦官鄭眾等人的幫助下,誅滅了竇氏勢力,鄭眾因功封侯,參與政事,宦官勢力開始增長起來。

和帝死,鄧太后為了把持大權,廢和帝長子,改立僅百日的殤帝。殤帝死,她又立十三歲的安帝。鄧太后之兄也開始輔政。不過,鄧太后吸取了以往的教訓,一方面注意壓抑家人,另一方面更多地依靠宦官掌握專制權力。於是,宦官的權利繼續膨脹。鄧太后死後,因為爭權奪利,安帝乳母王聖、宦官李閏等,誣告鄧氏兄弟及宦官圖謀廢立,驅除了鄧氏勢力。安帝親政後,閻皇后兄弟閻顯等及帝舅耿寶並為卿校,典掌禁兵;宦官李閏、江京、樊豐等並掌機要,形成了外戚、宦官共同把持政權的局面。

安帝統治時期,政治敗壞。外戚宦官更相勾結,胡作非為。安帝死後,閻顯又依恃其妹皇太后的聲勢掌握大權。不久,另一派宦官孫程等十九人,又消滅了閻氏勢力,迎立被廢的皇太子劉保,是為順帝。在外戚宦官的互相爭鬥中,皇帝已完全成了傀儡。

梁氏暴政

從公元135年(陽嘉四年)到公元159年(延熹二年)的二十多年裡,大將軍梁商、梁冀父子相繼掌握政權,外戚勢力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順帝死後,梁太后臨朝,梁冀的權力越來越重,年幼的質帝說了他一句“跋扈將軍”,就被毒死。太尉李固等主張建立長君,以安定帝位,觸犯了他的忌諱,都被誣陷下獄死。梁冀與宦官曹騰合謀,立尚未成年而又昏庸無能的桓帝,從而獨攬大權。當時,百官升遷任免,都要先到他家謝恩,才能到尚書台辦手續;地方郡縣每年進獻的貢品,要先把上等的送給梁冀,然後才把次一等的獻給皇帝。專橫暴虐,達到了極點。

梁冀一家窮奢極侈,為非作歹,大肆搜刮財富。其殘忍貪暴,引起了公憤。梁冀的兩個妹妹──皇太后和皇后死後,他失去了靠山。在一群宦官的策劃下,桓帝消滅了梁氏勢力,自公卿大臣至故吏賓客,因牽連而死、免者,有好幾百人,一時“朝廷為空”。沒收梁冀的家財,拍賣後值錢30多億,等於當時東漢王朝半年的租稅收入。

黨派鬥爭

宦官單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等五人,因討滅梁冀之功,同日封侯,世稱“五侯”。單超任車騎將軍,位等三公。宦官的淫威,使得“中外服從,上下屏氣”。單超早死,四侯專橫,他們作威作福,殘害人民。中常侍侯覽,大肆聚斂,貪贓以巨萬計,前後奪取民田一百多頃,住宅381所,自己模仿皇宮修建大規模的住宅16區,都有樓閣、池塘、園囿。當時,宦官的兄弟姻戚,宰州臨郡,到處為非作歹,殘害民眾,民不堪命,東漢統治異常黑暗。

桓帝死,竇太后臨朝,立12歲的劉宏為帝(靈帝),其父竇武任大將軍輔政。在宦官勢力猖獗的情形下,竇武與官僚陳蕃等密議,圖謀驅除宦官勢力,但竇太后不肯。不久,機密泄露。宦官曹節等發動政變,幽太后於南宮,殺死竇武、陳蕃,獨霸朝政。當時,靈帝常說:“張常侍(張讓)是我公,趙常侍(趙忠)是我母。”宦官成了皇帝的衣食父母,他們更為所欲為,肆無忌憚了。

反對擅權

外戚宦官的腐朽黑暗統治,使東漢王朝面臨崩潰的邊緣。在此深重的社會危機面前,統治階級中有一部分人,開始對東漢政權的前途感到憂慮。他們反對外戚宦官專權,要求改革政治,修補樊籬,維繫東漢王朝搖搖欲墜的統治。

反對外戚宦官擅權的營壘,以一部分開明的官僚為主體,還有一些太學生和郡國生徒。他們反對外戚宦官,除了為挽救東漢政權危機的共同出發點外,一個直接的原因是外戚宦官專權堵塞了他們的政治出路。外戚的黨羽,宦官的爪牙,控制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權機構,選舉不實的情況更加嚴重。這就不能不引起社會輿論的抨擊。時諺說:“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審舉》)選舉制度混亂,太學生和郡國生徒不能按正常途徑進入政治舞台,引起了他們的強烈不滿,他們議論政治,品評人物,對外戚宦官進行猛烈的攻擊。

階層鬥爭

官僚、學生與外戚宦官的鬥爭,大體上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順帝以前,第二階段為桓靈時期。

在第一階段,反對外戚宦官的鬥爭,一般只是個別或少數人的行動,還沒有形成一股勢力。早在和帝初年,竇憲兄弟專權,驕縱不法,激起了司徒袁安、司空任隗等人的反對,他們採取措施,打擊竇氏的黨羽爪牙。和帝死後,司空周章因反對鄧太后廢嫡立庶,反對外戚、宦官專權,企圖發動政變,事泄後自殺。安帝末年,宦官與外戚閻顯、耿寶相勾結,虛耗國庫,竭民資財。太尉楊震等人反覆上書,抗議外戚宦官濁亂朝政。結果楊震被罷官,憤而自殺。公元133年(陽嘉二年),李固對策,要求“權去外戚,政歸國家”,禁絕宦官子弟“為吏察孝廉”。

公元142年(漢安元年),東漢政府派遣杜喬等八人分行州縣,監察刺史二千石臧否,侍御史張綱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公開宣言:“豺狼當道,安問狐狸?”並劾奏梁冀兄弟專權納賄,結黨營私。張綱的行動,震動了整個洛陽。 桓、靈以後,朝政完全為外戚宦官勢力所把持,連皇帝的廢立都操縱在他們手裡。政治更加敗壞,人民的苦難也越發深重,面對這種黑暗的現實,有更多的官僚和地主知識分子聯合起來投入反對外戚宦官腐朽勢力的鬥爭,但遭到鎮壓,造成了歷史上有名的“黨錮之禍”。這是鬥爭的第二階段。

第一次黨錮

桓帝在位時,前期是梁冀專制,後期則五侯橫暴,官僚和太學生與外戚、宦官的鬥爭,從一開始就非常激烈。順帝死後,圍繞立帝問題,進行了多次較量,最後梁冀殺了反對派首領李固、杜喬,擁立桓帝。梁冀失敗後,桓帝又被宦官所挾制,這就進一步引起了一部分官僚、太學生的憤怒。李固、杜喬等人的鬥爭,得到了社會上的普遍同情,一時,李杜之名聲滿天下。桓帝後期,宦官集團獨霸政權。在這種背景下,湧現出一大批以清高自守、敢於抨擊宦官勢力的反對派人物。在反對宦官集團的鬥爭中,李膺成為著名領袖。

李膺出身於衣冠望族,他任河南尹時,因打擊宦黨而被下獄,不久復為司隸校尉。宦官張讓弟為野王令,貪殘無道,畏罪躲在張讓家中。李膺派人到張讓家中搜出處死。許多宦官害怕李膺,不敢走出宮門。李膺敢於打擊當權的宦官,名聲越來越大。他與太尉陳蕃、南陽太守王暢都受到士大夫的敬重。以李膺、陳蕃等為首的反宦官鬥爭引起了宦官集團的嫉恨。公元166年(延熹九年),宦官派人誣告李膺與太學生朋比為奸,桓帝遂詔令全國,逮捕“黨人”,收執李膺、陳實等二百餘人。第二年,把黨人赦歸田裡,禁錮終身,不得做官。這就是第一次黨錮。

第二次黨錮

桓帝死,靈帝繼位,太后父竇武為大將軍輔政。竇武嫉惡宦官專寵,遂與陳蕃合作,起用被禁錮的“黨人”,打算消滅宦官勢力。但因事機泄漏,宦官曹節等發動政變,竇武兵敗自殺,陳蕃等遇害。公元169年(建寧二年),宦官侯覽使人誣告張儉結黨謀反,曹節又乘機奏捕“黨人”。李膺、杜密、虞放、范滂等百餘人,皆死獄中;其他因仇怨陷害相牽連,以至於死、徒、廢、禁者六七百人。人民民眾同情和支持被宦官集團迫害的所謂黨人,某些黨人逃亡時,許多人“破家相容”。這說明反對宦官專權,客觀上反映了人民民眾的利益和願望。

公元172年(熹平元年),竇太后死,有人在洛陽朱雀闕上書寫反對宦官專權的文字,宦官集團又一次四出搜捕“黨人”及太學諸生千餘人。公元176年,又下詔規定,凡是“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兄子弟及五服以內的親屬,都一律免官禁錮。這就是第二次“黨錮”。這次黨錮繼續了十幾年,直到黃巾大起義後,東漢政府才宣布赦免“黨人”。

摧垮政權

階級矛盾

統治腐朽

東漢中期以後,各種社會矛盾開始大量積聚起來。隨著豪強地主勢力壯大,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不斷發展,土地兼併激烈進行,使大批農民失掉土地,淪為農奴,或流離失所。由於外戚宦官專權,政治黑暗,官吏貪殘,橫徵暴斂,敲詐勒索,人民負擔沉重,苦難日深。加上因多次鎮壓羌族人民的起義,造成了“兵役連年,死亡流離”的惡果,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到了桓帝、靈帝統治時期,統治階級更加腐朽。桓帝、靈帝後宮彩女都有數千人,衣食之資日費數百金。封建國家財政枯竭,經常減百官俸祿,借王侯租稅,以應付軍國急需;桓帝還公開地賣官鬻爵,大肆聚斂。到了靈帝時期,更變本加厲,拚命搜刮。他公布賣官的價格,二千石二千萬,四百石四百萬。甚至不同的對象也可以有不同的議價。既然可以用錢買官,貪污就成了合法行為,官吏一到任,就儘量搜刮。政府為了多賣官,就經常調換官吏,甚至一個地方官,一個月內就調換幾個人。為了刮錢,靈帝還規定,郡國向大司農、少府上交各種租稅貢獻時,都要先抽一分交入宮中,謂之“導行錢”。又在西園造萬金堂,調發司農金帛充積其中,作為他的私藏。他還把錢暫存在小黃門、中常侍那裡,各有數千萬。

破壞生產力

東漢王朝的腐朽統治,以及統治者對人民敲骨吸髓的壓榨,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生產力,加上水旱蝗災連年不斷,人民更無法生活。公元153年(永興元年),全國有三分之一的郡縣遭受水災、蝗災,有幾十萬戶傾家蕩產,流浪在外,冀州出現了人相食的慘劇。到靈帝時,“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人民在毫無生活出路的時候,只有起來反坑,爭取生存。

東漢後期的七八十年間,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盪不安,小規模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連綿不斷。這些起義雖然都被鎮壓下去,但是人民並沒有屈服。當時有一首民謠說:“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崔寔《政論》)它生動地表現了農民誓死反抗東漢統治者的決心。

黃巾起義

原始道教

原始道教的傳播在階級矛盾日益尖銳、農民大起義一觸即發的時候,原始道教中的兩個著名教派正在民間流行,這就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早在西漢成帝時,甘忠可造了一部《天官曆包元太平經》,主張“易姓受命”,後被判處死刑。東漢順帝時,琅邪人于吉又造了一部《太平清領書》。後來這部書落在張角手裡,張角就根據這部書傳道,故稱太平道。張角宣稱太平道是黃帝老子所創,所以太平道又叫“黃老道”。《太平經》說:“人無貴賤,皆天所生。”主張人人平等。這一思想反映了農民反對地主壓迫、剝削的願望。

五斗米道的教義與太平道相似,創始人是沛人張陵。順帝時張陵作道書,並向民眾傳道。受道的人都要出五斗米,故稱五斗米道。東漢末年,五斗米道活動的地區主要在雍、益二州,根據地在漢中。張陵死後,其子張衡傳其道,張衡死,其子張魯又繼之。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民間的傳播,特別是它們樸素的平等觀念和反對地主階級剝削的思想,深受農民民眾的擁護,成了農民民眾進行鬥爭的武器。

黃巾大起義

黃巾起義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領袖張角,巨鹿(河北平鄉)人,是太平道的教主,自稱“大賢良師”。他利用“符水”給人治病,吸收了很多弟子,派他們到各地去傳教,十幾年間,徒眾發展到三十多萬人,活動地區擴大到青、徐、幽、冀、荊、揚、兗、豫等八州。為了把人們更好地組織起來,他把徒眾分為三十六方,大方有一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有渠帥領導,統一歸張角指揮。經過長期的醞釀之後,張角決定於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即甲子年的三月五日在全國同時起義,並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後漢書·皇甫嵩傳》)的口號。

由於有人告密,張角下令提前起義,三十六方同時起義,“旬日之間,天下回響”。起義農民頭裹黃巾,因此被稱為黃巾軍。黃巾軍在各地殺官吏,燒官府,摧毀豪強地主的田莊,沒收他們的土地和財物,開倉賑濟貧民。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他的弟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

起義以後,黃巾軍的主力集中在冀州、潁川、南陽三個地區,進攻的矛頭指向洛陽。東漢統治者非常驚慌,急忙派何進為大將軍,調集大軍防守洛陽周圍。同時,派皇甫嵩、朱儁率主力鎮壓對洛陽威脅最大的潁川黃巾軍;盧植、董卓等率軍鎮壓冀州黃巾軍。東漢政府還下令解除黨錮,動員力量來對付農民起義,各地豪強地主也紛紛起兵。

在東漢王朝有組織的鎮壓下,潁川黃巾起義軍不斷失利。正在決戰的關鍵時刻,張角不幸病逝。黃巾軍在張梁領導下和皇甫嵩展開了血戰,張梁陣亡,農民軍慘敗。十一月,在下曲陽(河北晉縣西)的戰鬥中,起義軍又失利,張寶戰死。冀州的主力黃巾軍失敗了。與此同時,宛城陷落,南陽黃巾軍也被鎮壓下去。

河北等地的起義

公元185年(中平二年),河北、河南、山西一帶的廣大農民又舉起了起義的旗幟。起義軍的名號繁多,起義勢力大的二三萬人,小的六七千人,總計達百萬人。他們在鬥爭中逐漸聯合起來,統稱“黑山軍”。黑山軍堅持了長期的鬥爭,後被袁紹、曹操等軍閥

東漢皇帝

更多歷史知識詳見歷史百科
廟號諡號其他名稱姓名統治時間年號年期
世祖光武皇帝漢光武帝劉秀25年—57年建武
建武中元
25年—56年
56年—57年
顯宗孝明皇帝漢明帝劉莊57年—75年永平58年—75年
肅宗孝章皇帝漢章帝劉炟75年—88年建初、元和、章和76年—84年
84年—87年
87年—88年
穆宗(後除廟號)孝和皇帝漢和帝劉肇88年—105年永元、元興89年—105年
105年—105年
孝殤皇帝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延平106年—106年
孝德皇帝劉慶
恭宗(後除廟號)孝安皇帝漢安帝劉祜106年—125年永初
元初
永寧
建光
延光
107年—113年
114年—119年
120年—121年
121年—122年
122年—125年
北鄉侯劉懿125年
敬宗(後除廟號)孝順皇帝漢順帝劉保125年—144年永建
陽嘉
永和
漢安
建康
126年—132年
132年—135年
136年—141年
142年—144年
144年—144年
孝沖皇帝漢沖帝劉炳144年—145年永嘉145年—145年
孝質皇帝漢質帝劉纘145年—146年本初146年—146年
孝穆皇帝劉開
孝崇皇帝劉翼
威宗(後除廟號)孝桓皇帝漢桓帝劉志146年—167年建和
和平
元嘉
永興
永壽
延熹
永康
147年—149年
150年—150年
151年—152年
153年—154年
155年—158年
158年—167年
167年—167年
孝元皇帝劉淑
孝仁皇帝劉萇
孝靈皇帝劉宏168年—172年
172年—178年
178年—184年
184年—189年
弘農懷王劉辯189年光熹
昭寧
永漢
189年—189年
189年—189年
189年—189年
孝獻皇帝、孝愍皇帝漢獻帝劉協189年—220年中平
初平
興平
建安
延康
189年—189年
190年—193年
194年—195年
196年—220年
220年—220年
註:
1. 在漢敬宗(漢順帝)之前本來是閻太后(漢安帝太后)擁立的少帝劉懿,劉懿做了半年皇帝即 死亡,敬宗趁機即位。現在史書和學者都沒有把劉懿歸於漢朝皇帝一類。
2. 獻帝以前是少帝劉辯,當了四個月皇帝,而且還有許多時間都在避難之中。現在史書和學者都 沒有把劉辯歸於漢朝皇帝一類。但董卓毒殺劉辯後,謚為弘農懷王。
3. 蜀漢昭烈皇帝所上謚為“孝愍皇帝”,但上謚時劉協並未去世。

中國朝代

朝代歌: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更多歷史知識詳見歷史百科
朝代年份
夏朝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 (正式國號為夏後氏,后羿篡位後,國號為有窮氏,寒浞殺后羿依然以有窮氏為國號)
商朝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始為戰國)
戰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漢朝公元前206年220年12月10日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
西漢公元前202年二月-公元9年1月10日
新朝公元9年 1月10日公元23年
東漢25年220年12月10日
三國220年12月10日280年5月1日
曹魏220年266年2月4日
蜀漢221年263年十一月
孫吳222年280年5月1日
晉朝266年2月4日420年
西晉266年2月4日316年
東晉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
公元前趙304年329年
成漢304年347年
公元前涼314年376年
後趙319年351年
前燕337年370年
前秦351年394年
後秦384年417年
後燕384年407年
西秦385年431年
後涼386年403年
南涼397年414年
南燕398年410年
西涼400年421年
407年431年
北燕407年436年
北涼397年439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朝420年589年
南朝宋420年479年
南朝齊479年502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
南朝陳557年589年
北朝439年581年
北魏386年534年
東魏534年550年
北齊550年577年
西魏535年556年
北周557年581年
隋朝581年618年
唐朝618年907年
唐朝武周前)618年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唐朝武周後)705年907年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五代907年960年
後梁907年923年
後唐923年936年
後晉936年946年
後漢947年950年
後周951年960年
十國902年979年
吳越907年978年(893年開始割據)
閩國909年945年(893年開始割據,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南平924年963年(907年開始割據,即荊南國
馬楚907年951年(896年開始割據)
南吳902年937年(892年開始割據)
南唐937年975年
南漢917年971年(905年開始割據)
北漢951年979年
前蜀907年925年(891年開始割據)
後蜀934年965年(925年開始割據)
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960年112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
遼朝947年1125年
西夏1038年1227年
金朝1115年1234年
元朝1271年1368年
明朝1368年1644年4月25日
南明1644年1662年
清朝1636年1912年2月12日1616年國號為,史稱後金1636年改國號大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