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晉

後晉

後晉(936年—9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後晉高祖石敬瑭936年滅後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後晉一共經歷了兩個皇帝,12年。為與司馬氏的晉朝相區別,又別稱為石晉,都開封。後唐清泰三年(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為父,並以幽雲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於洛陽登基稱帝,國號為大晉,史稱後晉。後晉的建立造成了燕雲十六州大片領土的丟失,為日後北宋邊患埋下了禍根。後晉建國後一直處於動亂狀態,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石敬瑭死時,立石重貴為繼承人。登基後,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戰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後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後晉滅亡。後晉亡後,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

基本信息

簡介

後晉石敬瑭

五代之一。石敬瑭(即後晉高祖石敬瑭)所建。都開封。盛時疆域約為今山東、河南兩省,山西、陝西的大部及 河北、寧夏、甘肅、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歷二帝,前後約十一年。

石敬瑭是沙陀人,後唐明宗的女婿。後唐長興三年(932),任北京(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明宗去世前後,屢次發生爭奪皇位的亂事。石敬瑭看到後梁、後唐皆自藩鎮得國,早就覬覦帝位。清泰三年(936)夏,石敬瑭與桑維翰勾結契丹,認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並將幽薊十六州拱手獻給契丹,另加歲貢帛三十萬匹。十一月,契丹主在太原冊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史稱後晉。後晉大致與南唐吳越南漢南平後蜀等政權並存。天福元年閏十一月二十六(937年1月11日),石敬瑭攻入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死。二年,石敬瑭遷都汴州,三年升為東京開封府。

石敬瑭的帝位並不穩固。他對契丹的屈辱行為,遭到人民的唾棄;一些方鎮如成德(今河北正定)的安重榮、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的劉知遠,都準備搶奪帝位;此外,儘管石敬瑭卑屈地侍奉契丹,仍常遭到契丹的責備。天福七年他憂鬱而死。侄石重貴繼位,史稱少帝或出帝。大臣景延廣掌權,在向契丹告知敬瑭死訊時,用對等的書式,稱孫不稱臣,契丹主於是驅兵南下。晉軍士兵英勇作戰,開運元年(944)和二年兩次擊退契丹軍。三年十月,重貴任其姑父杜威(即杜重威)為元帥,率軍抵禦契丹,杜威效法石敬瑭,暗中進行勾結,契丹主答應立杜威為中原皇帝。杜威信以為真,決意投降,遂引契丹軍南下,十二月十七日(947年1月11日)入開封,虜重貴北遷,後晉滅亡。次年正月,契丹主耶律德光在開封稱帝, 改國號為遼。德光縱兵搶劫, 稱為"打草谷",東西兩都數百里成為白地。遼帝肆虐遭到了中原人民反抗,三月,被迫引眾北撤。

出帝石重貴

石重貴,生乾後梁乾化四年(914年),約卒於北宋乾德二年(964年),五代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後晉第二個皇帝。

後晉石重貴

石重貴本為後晉高祖石敬瑭的侄兒。其父石敬儒早逝,石敬瑭遂將他收為己子。石重貴少時謹言慎行,質樸純厚,善好馳馬射箭,頗有沙陀祖輩之風,深得石敬瑭厚愛,後唐清泰二年(936年),石敬瑭在晉陽舉兵叛唐,後唐大軍圍攻太原。石重貴或出謀劃策,或冒矢拒敵,都受到石敬瑭讚賞。石敬瑭借契丹兵挫敗後唐軍隊,離太原赴洛陽奪取帝位,臨行前選石重貴留守太原,授以北京留守、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行太原尹,掌河東管內節度觀察事。官銜不少,但政績平平,“未著人望”。儘管如此,因受到叔父倚重青睞,石重貴仍步步高升,到天福七年(942)石敬瑭死前,石重貴已進封齊王,兼任侍中。

石敬瑭死後,石重貴承制即位及為後晉出帝。石重貴在叔父尚有嫡子在世時,能繼承大統,其間不乏宮中密謀。石敬瑭生有六子,大多早夭,僅剩幼子石重睿一人。本來石敬瑭在病中託孤與宰臣馮道,意思要馮道鋪立石重睿。但他死後,馮道與當時掌握實權的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景延廣卻擅立石重貴為帝。

石重貴在位時間不長,前後不過五年。五年中,生活的浪濤既把他湧上了頂峰,也把他無情地摔到了谷底,成為亡國之君。石重貴即位前,後晉的形勢並不樂觀。契丹憑扶立石敬瑭有功,挾制中原,虎視眈眈;後晉的南面有割據稱王的吳越、後蜀;後晉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加之連年的旱、、澇、飢,餓殍遍野,民怨沸騰。後晉的政權內外交困,危機四伏。

後晉後晉疆域

石重貴一即位,就遇到一棘手問題。就是如何向契丹主耶律德光報告。景延廣傲氣十足,力主向契丹主稱孫不稱臣,結果給伺機南下的契丹主提供了機會。恰逢青州節度使楊光遠這時外連契丹造反,於是將石敬瑭時與契丹稱臣修好,雖屈辱倒還大致和平的局面打破了。與契丹的戰爭時斷時續,一直到後晉的滅亡。開運元年(944年)正月,契丹前鋒趙延壽、趙延昭引五萬騎入寇,兵分數路陷貝州、入雁門,長驅直入。石重貴在眾將的簇擁下親征。這時他可能感到大禍臨頭,就遣人致書契丹主,求修舊好。契丹主正志得意滿,豈願中途罷兵。石重貴求和遭到拒絕,只好迎戰。在這一年與第二年的抗擊契丹的戰爭中,儘管他指揮無能、用人不當、號令不靈,但賴中原軍民的英勇戰鬥,契丹兩次大規模的進攻都被挫敗了。

契丹兵退走,石重貴凱鏇還朝,以為從此天下太平,又過起醉生夢死的生活。他本來就是個聲色犬馬之徒,視國事為兒戲。石敬瑭屍骨本寒,梓宮在殯,石重貴就納頗有美色的寡嬸馮夫人為妃,並恬不知恥地問左右說“我今日作新婿何如”。開運元年,晉軍與契丹軍戰於戚城,他卻每天聽樂不止。他在宮中聽慣了“細聲女樂”。親征以來,只能召左右“淺藩軍校,奏三弦胡琴,和以羌笛,擊節鳴鼓,更舞送歌,以為娛樂”,所以他常給侍臣們抱怨說“此非音樂也”。宰臣等投其所好,奏請舉樂,這時石重貴還算清醒一了一點,沒有允許。開運二年(945年)三月,後晉與契丹在陽城決戰前夕,石重貴仍出外遊獵。他不做戰守準備,反而大建宮室,裝飾後庭,廣造器玩。為鋪地毯,不惜用織工數百,費時一年。為玩樂盡興,他對優伶們賞賜無度。在國難當頭,百姓餓斃於道的時刻,石重貴還如此的揮霍,後果可想而知。

石重貴在位期間,很少有惠民之舉,偶而殺上兩個貪官污吏,也是掩人耳目。身為一國之君,朕即國家,應有盡有,但他貪得無厭。為應付戰爭費用,為滿足自己濫耗,他甚至在大蝗大旱之年,還派出惡束,分道刮民。天福八年(943)六月,他遣“內外臣僚二十人分往諸道州府率借粟麥,時使臣希旨,立法甚峻,民間泥封之,隱其數者皆斃之。”而這一月,“諸州郡大蝗,所至草木皆盡。”開運元年(944)四月,他“命文武官僚三十六人往諸道括率錢帛”。只管自己享受,不管百姓死活,這樣的君主怎可避免“覆舟”之命運呢?

後晉後晉《疑獄集》

石重貴昏昏噩噩,全靠一群將相扶持,但他所寵信重用之輩,很少有德才兼備,忠心為主之人。石重貴任命杜重威為北面行營部招討使,對此番出征,石重貴充滿了狂妄的信心。他在詔書中聲稱要“先取瀛莫,安定關南;次復幽燕、蕩平塞北”。可事實再次嘲弄了他。杜重威在前線投敵,另一將領張彥澤引兵南下,直趨汴梁。臘月十七日,張彥澤大兵壓城,包圍了皇宮,石重貴無以為計,欲縱火自焚,多虧了近侍一把拉住,他才免為灰燼。張彥澤自作主張,強把石重貴一家遷到開封府派兵把守。

次年正月初,契丹主到京。石重貴此前已派兒子石延煦石延寶奉表、國寶、金印求降,這時欲與太后一起迎接,遭到拒絕。契丹主下制,降石重貴為光祿大夫、檢校太尉,封負義侯,封地偏僻,在渤海國界的黃龍府。石重貴一家北行時。有時飯也吃不上,只得殺畜而食。石重貴一行人風餐露宿,忍飢挨餓,倍受凌辱,好容易到了黃龍府,契丹國母又召往懷州。懷州在黃龍府西北千餘里,石重貴只得重新上路。幸逢契丹內部發生了王位之爭,新王永康王允許他們暫住遼陽,自此供給稍有保證。後漢乾信元年(948年),永康王至遼陽,石重貴著白衣紗帽拜之。石重貴有一幼女,永康王之妻兄求之,因年幼謝絕。不幾日,永康王就遣人奪走,送給妻兄。乾佑二年(949),石重貴一家被允在建州(今遼寧朝陽西南)居住。行至中途,石重貴生母安妃病死。到建州後,得土地50餘頃,石重貴令一行人建造房屋,分田耕種。這年,契丹述律王子又強娶石重貴寵姬趙氏、聶氏而去。石重貴悲憤不已,但也無奈。

根據當時人的記載推測,石重貴死於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大約50歲。

貨幣

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稱帝,國號晉,史稱後晉,年號天福。三年(938年)十一月癸亥,詔“許天

後晉後晉天福元寶

下私鑄錢,以天福元寶為文”。十二月戊寅,詔“宜令天下,無問公私,應有銅欲鑄錢者,一任取便,酌量輕重鑄造”.從此,公私鑄造天福元寶錢,以救錢荒。當時是,因缺少錢幣,迫使錢幣升值,施行短陌制,即以八十文,作為一百文使用。開禁後,民鑄情況迅速失控,惡錢大量出現,僅半年之後,皇帝於四年秋七月戊申,下詔“先令天下州郡公私鑄錢,近多鉛錫相兼,缺薄小弱,有違條制,今後私鑄錢下禁依舊法”.高祖禁止私鑄錢幣,維護了錢幣的正常流通。

滅亡之戰

後晉天福八年至開運三年(契丹會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契丹軍數次南下,攻滅後晉的戰爭。

後晉後晉疆域

後晉出帝石重貴即位後,拒絕再臣事契丹。天福八年,契丹太宗耶律德光為迫晉臣服,在降將楊光遠、趙延壽勸誘下,乘中原饑荒、後晉國用困竭,決定興師南伐。十二月,以盧龍節度使趙延壽率山後媯(今河北懷來東南)、檀(今北京密雲)、雲、應(今山西大同、應縣)等州及盧龍兵共5萬人為前鋒,太宗自率軍10餘萬繼後,出南京(即幽州,今北京)趨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攻晉;另以偉王耶律安端率軍入雁門關(今山西代縣西北)趨太原策應。九年(開運元年,944)正月,契丹前鋒軍陷後晉糧儲重鎮貝州(今河北清河西),進占南樂(今屬河南),耶律德光牙帳設於元城(大名東北);耶律安端軍破代州(今代縣),逼近忻州(今屬山西)。後晉出帝聞知,遣使致書契丹,求修舊好,遭拒,遂以黃河為障,部署防禦。命高行周為北面行營都部署,率軍進駐戚城(今河南濮陽北);遣張彥澤戍黎陽(今濬縣東北);出帝自率禁軍抵澶州(今濮陽);以劉知遠為幽州道行營招討使,抵禦契丹耶律安端軍。耶律安端軍攻秀容(今忻州)受挫,被殺3000人,餘眾逃至鴉鳴谷(今山西壽陽東南),出潞州(今長治),東與契丹主力會合。二月初,出帝遣石贇、何重建、白再榮、安彥威等分守麻家口(今山東鄄城東北)、楊劉(今東阿東北楊劉鎮)、馬家口(今聊城東)、河陽(今河南孟縣南)諸津要;耶律德光知後晉正面防守嚴密,右翼空虛,遂以部分兵力攻戚城,另遣耶律麻答率兵數萬攻博州(今山東聊城東北),搶占馬家口,鉗擊正面晉軍。晉廷遂遣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守貞、神武統軍皇甫遇等率兵萬餘,沿河水陸並進,疾趨阻截。及至馬家口,契丹步騎萬餘已於河東築壘,正掩護後續數萬兵渡河。晉軍乘其半渡而擊,拔其壘。東岸契丹軍潰敗,西岸契丹軍見勢而逃,被溺死、俘斬各數千人。時戚城攻戰相持不下,耶律德光偽棄元城,佯作退兵,伏兵頓丘(今河南清豐西南),誘晉軍出戰。適值霖雨,後晉軍旬日未出,伏擊落空。三月初一,耶律德光親率軍10餘萬再次與晉軍交戰。兩軍於澶州城北鏖戰至暮,皆死傷甚眾。契丹軍乘夜退營30里,鏇撤兵北歸。

契丹撤軍後,晉廷遣軍收復失地,調整部署,擴軍備戰。四月,令高行周戍澶州;命李守貞討青州(今屬山東)楊光遠叛軍。八月,以劉知遠為北面行營都統,杜威為都招討使,統領河北、山東、河南諸地防務;閏十二月,李守貞破青州,殺楊光遠。耶律德光率大軍二次南下,至元氏(今河北元氏西北),分兵攻掠邢、洺(今邢台、永年東南)、磁(今磁縣)三州。開運二年正月,後晉護國節度使安審琦等以數萬兵於安陽水(今河南安陽北安陽河)南,列陣阻截。十五日,義成節度使皇甫遇率數千騎前出偵察,至鄴縣(今河北臨漳西南)猝遇數萬契丹軍,且戰且退,至榆林店(今河南安陽北),苦戰半日,雙方殺傷甚眾。日暮,安審琦率軍往救,契丹軍見勢回師北走。後晉乘勢轉守為攻,集諸軍於定州(今屬河北),命杜威為北面行營都招討使統軍北上。三月,後晉軍連克泰州(今河北清苑)、滿城(今滿城北)、遂城(今徐水西北)。後聞契丹8萬騎反攻將至,杜威懼戰,退至陽城(今清苑西南)白團衛村,立柵為營。契丹軍追及,圍之數重。時北風大起,契丹出奇兵斷其糧道,耶律德光令騎兵下馬拔鹿角,變騎為步,沖晉軍營陣而入,短兵奮擊,縱火揚塵以助其勢。晉將藥元福、皇甫遇等率先領精騎從營寨西門突擊,符彥卿等引萬餘騎繼後橫擊,李守貞令步卒盡拔鹿角出擊,契丹軍未及上馬,大敗而逃。

後晉恃陽城之捷,輕視契丹,欲伺機北伐。契丹攻晉接連受挫,不甘罷休。三年七至九月,耶律德光指使趙延壽及瀛州刺史劉延祚詐降,誘後晉出兵接應。出帝不察真偽,即命杜威、李守貞等會兵廣晉(今大名東北),將宿衛禁軍悉調隸杜威麾下,企圖先取瀛(今河間)、莫(今任丘北鄚州鎮),安定關南,爾後進取幽州。十一月,杜威率兵30萬抵瀛州,聞契丹將高模翰已引兵潛出,遂遣偏將梁漢璋率2000騎追擊,漢璋戰敗被殺。杜威聞訊,退兵武強(今武強西南)。耶律德光乘勢率大軍沿易、定趨恆州(今正定)。時張彥澤與杜威合兵返恆州,進至滹沱河,中渡橋(正定東南)已被契丹軍占領。張彥澤率騎爭奪,契丹軍焚橋,兩軍夾河而陣。耶律德光遣別將蕭翰等迂迴晉軍之後,搶占欒城(今欒城西),扼晉軍糧道及退路。十二月,後晉都指揮使王清自請率兵2000前出,為大軍入守恆州開道。但杜威心懷異志,怯懦懼戰,不許大軍繼進,致使王清所部皆戰死,主力亦陷入包圍。杜威以窮途末路為由,謀舉軍投降。耶律德光佯許立其為帝,杜威迫將士出降。契丹軍乘晉後方空虛,揮師南下,直入後晉東京(今河南開封),出帝奉表降,後晉滅亡。

此戰,歷時數年,幾經反覆。契丹初戰受挫後,因形應變,採取有利則進、不利則退、誘敵深入的方略,乘晉軍精銳全部出動之機,以騎兵突起反攻,直取東京滅晉。晉廷小勝輕敵,傾軍出戰,致後方空虛;交戰中,主帥懼戰叛降,導致敗亡。

桑維翰

桑維翰(898年—946年),字國僑,洛陽縣人。桑維翰於後唐同光中登進士第。不久,跟隨石敬瑭歷任河陽、河東、鎮州武順軍等節度掌書記,直到石敬瑭立國稱帝。晉立國十多年中,桑氏兩度任宰臣,同時,晉設樞密院,桑氏以宰臣負責樞密院事,或充樞密使,另任翰林學士、集賢殿大學士,歷任相州、兗州、晉昌軍等節帥。五代十國時期,樞密院兼具顧問、行政兩系統的職權,樞密使職權膨脹,“權兼內外”,翰林學士等顧問權力亦膨脹,翰林學士屬近侍重臣,有“內相”之稱①。桑維翰任宰相、樞密使、翰林學士,一身榮登三要職,歷晉朝立國時期之半強,稱之為大晉軍國重臣,確實名符其實。

桑維翰與後晉開國

後唐太原節度使石敬瑭賣國篡位,以割地、賄賂、稱兒皇帝等三個條件,取得契丹貴族的支持,滅掉後唐建立大晉。在石敬瑭賣國篡位過程中,其節度掌書記桑維翰是起了重大作用的,功不可沒,這點從桑氏在開國後次月入登相位並賜“推忠興運致理功臣”殊榮上可證。正因為如此,桑維翰與石敬瑭一樣,受到後世譴責。王夫之斥之為“後世之罪人”②,《殘唐五代傳》責之為“奸臣阿附”③。當今一些學者亦持相同觀點,如陶懋炳先生說桑維翰為石敬瑭賣國篡位的謀主,指斥為民族敗類、賣國賊④;卞孝萱、鄭學檬兩先生認為桑維翰是石敬瑭投降契丹、稱帝立國的主要策劃者,是一個民族敗類⑤。鄭先生還在他的一篇石敬瑭評價專文中指出:“石敬瑭當然是罪大惡極,助成此事者桑維翰也是‘萬世之罪人’。”⑥就桑維翰在石晉立國過程中所作所為而論,痛斥其為民族敗類、賣國賊,毫不為過,但桑維翰不過是石敬瑭賣國篡位陰謀計畫的大力支持者和鼎力執行者,並非主謀。

新舊《五代史》記載表明,桑維翰完全贊成石敬瑭“異謀”,即反叛後唐,並結契丹為援⑦。對此,《資治通鑑》所載甚詳。《資治通鑑》卷二八零後晉高祖天福元年(936)五月載:掌書記洛陽桑維翰曰:“……今主上以叛逆見待,此非首謝可免,但力為自全之計。契丹素與明宗約為兄弟,今部落近在雲、應,公誠能推心屈節事之,萬一有急,朝呼夕至,何患無成。”胡三省注云:“觀敬瑭此言,則求援於契丹者本心先定之計也,桑維翰之言正會其意耳。”石敬瑭主要將佐中,也只有掌書記桑維翰與都押牙劉知遠贊成其計。時人亦持此種觀點⑧。值得注意的只是桑氏對石敬瑭的密計作了更為深刻而具體的說明,並在某種程度上指明了對待契丹的基本態度和基本要求:“推心屈節”事之、“稱兒皇帝”、“割地”、“重賂奉財”,這由“公誠能推心屈節事之”態度到“草表”行動到“竭中國之財以奉大國”之言辭再到契丹主“盡忠”之誇獎可證⑨。

由此可知,桑維翰“推心屈節”事契丹的態度和主張影響重大而深遠,在這層意義上說,桑氏是不能擺脫石敬瑭應允契丹兵援條件的干係,難怪一些學者將他當做石氏賣國篡位的主要策劃者。

桑維翰不僅贊成“密計”,指明對待契丹的基本態度,而且鼎力相助,使“密計”得以兌現。《舊五代史》卷八十九《桑維翰傳》云:“及建義太原,首豫其謀,復遣為書求援於契丹,果應之。俄以趙德鈞發使聘契丹,高祖懼其改謀,命維翰詣幕帳述其始終利害之義,其約乃定。”《新五代史》卷二十九《桑維翰傳》、《資治通鑑》卷二八零後晉高祖天福元年(936)閏十一月條所載略同。可見,桑氏在實施“密計”過程中,一是根據授意草擬賣國文書,二是在關鍵時刻親自出馬,成功勸勉契丹主堅決支持石晉。桑氏之力辯,有“理”無節,但的確是石敬瑭“密計”的忠實推行者,無怪乎契丹主對石敬瑭建言:“桑維翰盡忠於汝,宜以為相。”⑩可以說在“密計”制訂和實施過程中,石敬瑭與桑維翰互為表里,桑維翰是石敬瑭“密計”的堅決擁護者和忠心執行者,為石晉開國作出了重大貢獻,為石晉三大創業功臣之一。

桑維翰與石晉存亡

作為石晉軍國重臣之一,桑維翰與晉存亡密切相關。舉其大端者論述如下:

第一,關於對待契丹的態度。石晉的建國得力於契丹貴族的支持,如何認識和處理與契丹的關係問題,是石晉不得不面對的最為重大的外交關係問題。前已指出,石敬瑭開國及其治國期間對契丹政策總的趨向是“推心屈節”,力主屈從,但桑氏對契丹主屈從的基本態度亦並非毫無變化。天福六年(941)六月,鎮州成德節度使安重榮恥臣契丹,抗表請求討契丹,在此關鍵時刻,桑維翰密疏“七不可”,若就當時雙方客觀形勢論,確有其合理之處。桑氏密疏,從安重榮抗表原因,晉、契丹雙方力量對比,國家內政狀況,對抗與和親利弊等方面論證了維持與契丹修好的關係,有利於國家大局。其疏末云:“臣願陛下訓農習戰,養兵息農,俟國無內憂,民有餘力,然後觀釁而動,則動必有成矣。”這說明桑氏並非絕對主張對契丹屈從,一旦形勢有變,時機成熟,還是主張改變這種屈辱現狀。這點從晉、契丹進入對抗後,桑氏之態度上亦可證。《資治通鑑》卷二八四後晉開運元年(944)二月,契丹圍晉高行周前軍於戚城,因景延廣救援遲延,晉軍幾乎覆滅,桑氏“引其不救戚城之罪”,景延廣出為西京留守;同年六月,“或謂帝曰:‘陛下欲御北狄,安天下,非桑維翰不可。’”於是,“復置樞密院,以維翰為中書令兼樞密使,事無大小,悉以委之。”這些都表明其和親未能得到實施後,他還是挺身而出,主張有效抗擊契丹入侵,而非消極退避,完全無視朝廷擺脫屈辱地位的要求,儘管這對他而言是被動的,但確實反映他並非毫無條件地、永遠地甘心屈服於契丹,而是有一種改變這種地位的意向,這也是他抵禦契丹的長久策略。

第二,關於對待藩鎮武吏的態度。桑維翰雖“勸帝推誠棄怨以撫藩鎮”,但這只是在藩鎮不危害國家安全和統治穩定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的。在藩鎮叛亂頻仍、驕橫跋扈的時代,桑維翰是力主預防、阻遏和打擊藩鎮勢力的。1.預防藩鎮驕矜跋扈。《資治通鑑》卷二八二載,後晉高祖天福六年(941)六月,鎮州節度使安重榮抗表請討契丹,桑維翰密奏說:“用兵則武吏功臣過求姑息,邊藩遠鎮得以驕矜,下陵上替,屈辱孰大焉!”桑維翰意在防止藩鎮武吏乘亂驕矜跋扈。2.阻遏和打擊藩鎮勢力。晉高祖天福二年(937)三月,天雄軍節度使范延光將作亂,桑維翰促晉高祖東巡汴州,以阻遏叛亂;六月,張從賓從范延光反,攻取河陽、洛陽,“引兵扼汜水關,將逼汴州”。在此危急關頭,桑維翰胸有成竹,指揮若定,安定了人心,穩固了社稷。安重榮握強兵跋扈,時為泰寧節度使的桑維翰密表朝廷要拒絕其請,還請晉高祖巡幸鄴都,“以杜奸謀”,阻遏安重榮叛亂。3.抑制、調移乃至降黜藩鎮節帥和武臣。如楊光遠“自恃擁重兵,頗干預朝政”,“奏請多逾分”,維翰“獨以法裁折之”,又請分天雄之眾,加光遠太尉,西京留守兼河陽節度使。沉重打擊和削弱了楊光遠勢力。相反,對忠心御邊衛疆的藩鎮,如衛國保邊的得力藩鎮馮暉,桑維翰則加以安撫。

第三,關於對國家社會的態度。桑維翰憂慮國家存亡,關注天下民生。石晉建立之初,他就建議朝廷“務農桑以實倉廩,通商賈以豐貨財”,重視農業生產和商品流通。他“理安陽除民弊二十餘事,在兗海擒豪賊過千人,亦寇恂、尹翁歸之流也”。尤其在相州任上,革除“罪一夫而破一家”之積弊,詔天下諸州普遍實行,“自是劫盜之家皆免籍沒,維翰之力也”。

第四,關於治國之才。桑維翰“才望素重”,其助石晉立國之才得到舊史家充分肯定。桑氏治國之才卓越,《資治通鑑》卷二八四載,開運元年(944)六月,“復置樞密院,以維翰為中書令兼樞密使,事無大小,悉以委之。數月之間,朝廷差治”。八月,“時軍國多事,百司及使者咨請輻湊,維翰隨事裁決,初若不經思慮,人疑其疏略;退而熟議之,亦終不能易也”。桑維翰於天福三年(938)十月受排擠罷去樞密使一職,天福四年四月廢樞密院,因時為樞密使的劉處讓奏對多不稱旨,一旦復置樞密院,即以桑氏兼樞密使,其才能可見一斑。桑維翰經邦治國之才還表現在健全國家機構、選拔人才上。如復置學士院,注意選賢任能,除官公正。如除前耀州團練推官襄邑張誼為左拾遺,抵制以親舊用事的馮玉除改不當之舉。桑氏命官公正,亦可從其子授官之事上印證。

關於桑維翰之死

桑維翰死因,歷來有四種觀點,其一為張彥澤挾私怨縊殺,其二為張彥澤既受晉出帝殺以滅口之命亦利其資財縊殺,其三為張彥澤利其資財縊殺,其四為契丹主所殺。第四種觀點為小說家所持,不足據,茲僅對前三種觀點作一辨析。這三種觀點歸結起來,實兩種觀點,即一為張彥澤所殺,二為晉出帝殺以滅口。

晉出帝殺以滅口,乃《舊五代史》所持觀點。《舊五代史·桑維翰傳》載:開運三年(946)十二月十六日,“張彥澤以前鋒騎軍陷都城……時少帝已受戎王撫慰之命,乃謀自全之計,因思維翰在相時,累貢謀畫,請與契丹和,慮戎王到京窮究其事,則彰顯己過,故欲殺維翰以滅其口,因令圖之。張彥澤既受少帝密旨,複利維翰家財,乃稱少帝命招維翰。”晉出帝惟恐桑維翰彰顯己過,圖謀殺以滅口,合乎情理。張彥澤聽少帝之命還可從宣徽使孟承誨之死上得到佐證。《新五代史·桑維翰傳》亦持這種觀點。

但《舊五代史·張彥澤傳》又載:“時桑維翰為開封尹,彥澤召至麾下,待之不以禮。維翰責之曰:‘去年拔公於罪人之中,復領大鎮授以兵權,何負恩一至此耶?’彥澤無以對。是夜殺維翰,盡取其家財。”這裡,張彥澤因受桑維翰一頓斥責,羞憤難當,以致殺害。可見,《舊五代史》對桑維翰之死的記載是矛盾的。事實上,此時真正行使生殺大權的只有張彥澤,晉少帝借刀殺人的圖謀、諷喻,與桑氏被殺並無實質性的聯繫,況且,桑維翰是戎王(契丹主)直接點名要見的人,張彥澤毫無必要為受其制的晉出帝殺人滅口。從這層意義上說,張彥澤受辱泄憤殺人的動機更大。從《新五代史·桑維翰傳》中,我們亦感受到桑維翰的威嚴、竭忠效國的凜然氣概使張彥澤羞愧難當,促使他心生殺機。《資治通鑑》亦否定新舊《五代史》所謂晉出帝殺桑維翰滅口這一論點。認為桑氏是張彥澤自主殺害的,非受出帝之命。據此,桑維翰斥責張彥澤叛國負恩的無恥行徑,當為其受害的關鍵原因。《舊五代史考異》直接指出:“當系彥澤自以私怨殺維翰,非受命於少帝也。”《五代史補》亦云:“彥澤自以功不世出,乃挾宿憾殺開封尹桑維翰”,“彥澤睹其詞氣慨然,股慄不敢仰視,退曰:‘……今日之下,威稜猶如此,其再可見耶!’是夜,令壯士就府縊殺之。”可見,張彥澤確實為泄私憤而殺桑維翰。

張彥澤為資財殺桑氏之說亦不足為據。按當時情況,錢財對張彥澤來說,俯拾皆是,“所居山積”,後晉內庫奇貨隨他挑選,即使利桑維翰資財,也未到非要殺害桑維翰的地步。如馮玉其資財非比桑維翰少,但結局不同。因此,圖資財並非張彥澤縊殺桑維翰的真正原因。

桑維翰愛憎分明的個性,使他在張彥澤的淫威面前,不僅毫無畏懼,而且對其進行無情譴責和鞭撻,其悲劇的結局可想而知。所以竭誠盡忠報效國家的信仰與愛憎分明的個性鑄就了他的悲壯人生。

世襲年表

開國皇帝

石敬瑭是沙陀人,後唐明宗的女婿。後唐長興三年(932),任北京(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明宗去世前後,屢次發生爭奪皇位的亂事。石敬瑭看到後梁、後唐皆自藩鎮得國,早就覬覦帝位。清泰三年(936)夏,石敬瑭與桑維翰勾結契丹,認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並將幽雲十六州拱手獻給契丹,另加歲貢帛三十萬匹。十一月,契丹主在太原冊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大晉,史稱後晉。後晉大致與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後蜀等政權並存。

天福元年閏十一月二十六(937年1月11日),石敬瑭攻入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死。

二年,石敬瑭遷都汴州,三年升為東京開封府。

石敬瑭的帝位並不穩固。他對契丹的屈辱行為,遭到人民的唾棄;一些方鎮如成德(今河北正定)的安重榮、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的劉知遠,都準備搶奪帝位;此外,儘管石敬瑭卑屈地侍奉契丹,仍常遭到契丹的責備。天福七年他憂鬱而死。

後晉都城

洛陽937-938年(約2年)後遷開封

出帝

侄石重貴繼位,是為晉出帝。大臣景延廣掌權,在向契丹告知敬瑭死訊時,用對等的書式,稱孫不稱臣,契丹主於是驅兵南下。晉軍士兵英勇作戰,開運元年(944)和二年兩次擊退契丹軍。三年十月,重貴任姑父杜重威元帥,率兵抵擋契丹,杜威效法石敬瑭,暗中進行勾結,遼朝答應立杜威為晉朝皇帝。杜威信以為真,決意投降,遂引契丹軍南下,十二月十七日(947年1月11日)入開封,虜重貴北遷,晉滅亡。次年正月,耶律德光在開封稱帝,改國號為大遼。遼太宗“打草谷”,東西兩都數百里成為白地。遭到了晉軍抵抗,三月,被迫北返。

據《舊五代史》,晉出帝北遷後,崩於宋乾德二年(964),年五十一。

中國朝代

朝代歌: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更多歷史知識詳見歷史百科
朝代年份
夏朝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 (正式國號為夏後氏,后羿篡位後,國號為有窮氏,寒浞殺后羿依然以有窮氏為國號)
商朝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始為戰國)
戰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漢朝公元前206年220年12月10日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
西漢公元前202年二月-公元9年1月10日
新朝公元9年 1月10日公元23年
東漢25年220年12月10日
三國220年12月10日280年5月1日
曹魏220年266年2月4日
蜀漢221年263年十一月
孫吳222年280年5月1日
晉朝266年2月4日420年
西晉266年2月4日316年
東晉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
公元前趙304年329年
成漢304年347年
公元前涼314年376年
後趙319年351年
前燕337年370年
前秦351年394年
後秦384年417年
後燕384年407年
西秦385年431年
後涼386年403年
南涼397年414年
南燕398年410年
西涼400年421年
407年431年
北燕407年436年
北涼397年439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朝420年589年
南朝宋420年479年
南朝齊479年502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
南朝陳557年589年
北朝439年581年
北魏386年534年
東魏534年550年
北齊550年577年
西魏535年556年
北周557年581年
隋朝581年618年
唐朝618年907年
唐朝武周前)618年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唐朝武周後)705年907年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五代907年960年
後梁907年923年
後唐923年936年
後晉936年946年
後漢947年950年
後周951年960年
十國902年979年
吳越907年978年(893年開始割據)
閩國909年945年(893年開始割據,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南平924年963年(907年開始割據,即荊南國
馬楚907年951年(896年開始割據)
南吳902年937年(892年開始割據)
南唐937年975年
南漢917年971年(905年開始割據)
北漢951年979年
前蜀907年925年(891年開始割據)
後蜀934年965年(925年開始割據)
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960年112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
遼朝947年1125年
西夏1038年1227年
金朝1115年1234年
元朝1271年1368年
明朝1368年1644年4月25日
南明1644年1662年
清朝1636年1912年2月12日1616年國號為,史稱後金1636年改國號大清

五代十國

唐朝滅亡之後,在中國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五個朝代和十個割據政權的合稱。唐末撲滅黃巢起義後,新舊潘鎮林立,戰爭不休,國家分裂的傾向日益明顯。907年,黃巢起義軍的叛徒朱溫滅唐稱帝,建立後梁,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

(五個前後更迭的短暫王朝)

後梁(907~923,朱溫建立,初都洛陽、後移開封

後唐(923~937,沙陀族李存勗建立,初都開封,統一華北地區後遷洛陽,是五代領土最大的政權)

後晉(936~947,沙陀族人石敬瑭建立,都開封)

後漢(947~951,沙陀族人劉知遠建立,都開封,是五代中最短命的政權)

後周(951~961,郭威建立,都開封)

十國

(唐末以後先後割據部分地區的政權)

前蜀(891~925,王建建立,都成都,為後唐所滅)

後蜀(926~965,孟知祥建立,都成都,為北宋所滅)

(892~965,楊行密建立,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南唐(937~976,李昇建立,都金陵洪州(南唐南都,今屬江西),為北宋所滅)

吳越(893~976,錢鏐建立,都杭州,為北宋所滅)

(892~965,王潮王審知建立,都福州,為南唐所滅)

(896~951,馬殷建立,都長沙,為南唐所滅)

南漢(905~971,劉隱、劉岩建立,都番禺,為北宋所滅)

南平(951~979,高季興建立,都江陵,為北宋所滅)

北漢(951~979,劉崇建立,都太原,為北宋所滅)

中國五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