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道情戲

永濟道情戲

永濟道情戲是山西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晉南中條山一帶,漢、唐時已具雛形、宋、金、元以後,受諸宮調的影響,在陝西,山西等地盛行,分東、西兩路,流傳在永濟縣東曾家營一帶的稱西路道情。

基本信息

劇種簡介

永濟道情永濟道情
永濟道情由來已久,漢代已有萌芽,沿至唐代時基本形成雛形,是流行在古蒲坂(今永濟縣)的小劇種之一。永濟道情詞句淺顯易懂,曲調優雅柔和,古往今來深受廣大民眾喜聞樂見。

道情,源於道教。原是道士雲遊四方,傳播道義時又唱又吟的一種勸化形式,故又稱為“道曲”、“悟聲”。道教創立於東漢,盛行於隋唐。隨著道教的發展,道教逐漸吸收了雅樂、散樂和民間音樂,發展成為“哼哼調”流行各地,又和各地的風土人情、方言土語、習慣愛好結合起來,形成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戲曲。

永濟道情就是其中的一種。

目前在山西永濟等地依然很受歡迎。

歷史淵源

道情何時傳入永濟,史無記載。據民間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從道後,常挾漁鼓、簡板,游唱各地。據《永濟縣誌》記載,呂是唐時永樂(原屬永濟)人,曾修道於中條山。據此可證,永濟在唐代就有了道教和道情。

經過歷代藝人的製造、加工和發展,特別是到宋元時期的諸宮調,對永濟道情的成熟與發展起了重大作用。把原來的“哼哼調”發展成為能夠表述故事情由的說唱藝術,逐漸離了道都,廣泛流傳,成為民間藝術的一枝奇葩。

到清代中期,永濟道情已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不少鄉村出現了道情戲班,在說唱技巧和思想內容上都有了充實和發展。在鄉間廟會,紅白喜事幾乎都請道情班演唱。此時,這些道情戲班不僅能說唱歷史劇目,而且還能自編自演時人時事的新劇目。

流派劃分

永濟道情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因區域、語言和道具上的差別,逐漸形成了東、西兩路流派。

東路道情以卿頭鎮曾家營村為代表,包括卿頭、王桿、高淮等村,人們把它慣稱為曾家營道情。這一地區在歷史上先後屬解縣、虞鄉等縣管轄,藝人又多在運城、安邑、臨晉、猗氏一帶演出,受蒲州的影響較大。他們伴奏用銅器和鼓板,文武角色均都俱備,唐朝樂器較多,節奏緊湊,給人以高昂、激越之感,用詞比較典雅,

西路道情以韓陽為代表,包括辛店、王店、雙店、盤底等村,民眾又叫它為韓陽道情。這些藝人多在黃河兩岸演出,吸收了當地的語言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受秦曲、眉戶的影響,伴奏以三叉板擊拍為主,中音樂器較多,旋律纏綿,幽雅動聽,具有抒情情味。永濟道情兩路流派的相似之處是:都有漁鼓、簡板,演出劇本都屬代言體,表演形式均屬地攤演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