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腔

茂腔

茂腔是流行於山東省濰坊、青島、日照等地的漢族地方戲曲,最初為民間哼唱的小調,稱為"周姑調",傳說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稱"肘子鼓"茂腔距今有200多年的歷史,主要活躍在山東東部的青島、煙臺、日照、濰坊等地區的幾十個縣市,被譽為“膠東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軸棍子”、“正歌子”等名稱,發展到後期被稱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早期茂腔的唱詞完全口語化唱腔單純易學,伴奏樂器簡單,易被市民、農民所接受。茂腔共有140多個劇目,較完整的有108個,代表劇目有“四大京”、“八大記”等。特別是《東京》、《西京》、《南京》、《北京》、《羅衫記》等傳統劇目,久演不衰,深受民眾喜愛。

基本信息

概述

茂腔茂腔

戲曲劇種。流行於山東省青島市及濰坊地區的東南部。在民間演唱形式“肘鼓子”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清同治年間,由臨沂、日照流傳到諸城高密膠縣一帶的“肘鼓子調”(又稱“本肘鼓”),演唱時只敲手鑼和鼓,不用弦樂伴奏,唱腔下句帶“喔嗬唵”的尾音。光緒末年,受拉魂腔的影響,採用柳葉琴胡琴伴奏,旦腳唱腔尾音也改為翻高 8度的唱法,民眾稱為“打冒”,諧音寫成“茂肘鼓”,後來定名茂腔。

1911年以後,鞏玉忠、於瑞亭、李元林等先後進入青島演唱,又受京劇河北梆子影響,豐富了表演藝術,創造了反調,發展了慢板、原板、二六、快板、尖板、哭迷子、么二三、散板等板式;主奏樂器為胡琴、二胡、月琴,唱南羅及娃娃時用嗩吶伴奏。之後,由劉順仙等組成的順和班,曾流動演出到煙臺、龍口和東北的大連撫順長春瀋陽牡丹江等地。

藝術特色

茂腔茂腔代表演員 曾金鳳
茂腔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東半島居民的喜愛。茂腔中女腔尤為發達,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婦女們的共鳴,故茂腔俗稱為“拴老婆撅子戲"。茂腔在本肘鼓時期只有鼓、鈸、鑼等打擊樂伴奏,茂肘鼓時期開始使用柳琴伴奏,後來受京劇梆子等的影響,採用京胡為主奏樂器,按京劇二黃定弦,並用二胡、月琴配合,陸續增添了嗩吶、笛、笙、低胡、揚琴等民族樂器。在行當方面,茂腔起初只分生、旦、醜,後來根據京劇行當劃分腳色,分工更加細緻齊全。
隨著茂腔唱腔的成套發展,樂隊的伴奏也不斷改進。“肘鼓子”只用肘鼓、手鑼伴奏,後加入二胡、柳琴,直到加京胡、京二胡、三弦等,但也不能滿足唱腔的需要。在演出大型古裝戲,特別是大型現代戲時,為了哄托氣氛,茂腔樂隊不但又加入了笙、笛、揚琴、琵琶、嗩吶等民族樂器,還加進了小號、長號、圓號、單簧管、長笛、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樂器。打擊樂團受京劇影響較深,大都使用京劇鑼鼓,但茂腔仍保留了像《單抱鞭》、《七錘子》、《楔橛子》、《四錘子》和《梆子穗》等有獨特色彩的茂腔鑼鼓點,以別於其他劇種。
"肘鼓子"傳統戲多系反映男女愛情、倫理道德等生活片段的小戲,頗受農村婦女的喜愛。有童謠云:“肘鼓子戲,娘們兒的事,姑娘喜歡聽,老婆摸上蜜”。

經典劇目

茂腔青島茂腔劇團《元宵迷
經幾代藝人的腦記口傳和加工整理,茂腔也逐漸形成了傳統保留劇目(看家戲),如"四大京"(《東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記"(《羅衫記》、《繡鞋記》、《火龍記》、《金刀記》、《絲蘭記》、《玉杯記》、《風箏記》)。

傳統劇目有100種左右,經常演出的有“四大京”:《東京》(《趙美蓉觀燈》)、《西京》(《皮秀英尋夫》)、《南京》(《杜京郎尋父》)、《北京》(《於秀英求情》):“八大記”:《羅衫記》、《玉杯記》、《繡鞋記》、《火龍記》、《金簪記》、《鑰匙記》、《風箏記》、《絲蘭記》等。其中《羅衫記》系根據《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蘇知縣羅衫再合》改編的,人物形象豐滿,劇情感人,常演不衰。它曾是現在仍健在的茂腔表演藝術家曾金鳳老人的拿手好戲。
1949年以後,演出的代表劇目有《羅衫記》、《錦香亭》、《花燈記》等。山東高密、五蓮、諸城、膠南和膠縣都有專業劇團。

2006年,茂腔在與膠州大秧歌一起被列為青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後,在各級政府的關懷支持下,茂腔這朵瑰麗的藝術奇葩又重新綻放。有志於茂腔藝術的文藝工作者和茂腔藝人除了挖掘整理了大量茂腔的傳統劇目外,又移植和創作了不少反映現代生活內容的茂腔戲;在音樂伴奏上,在堅持以民族樂器伴奏為主的基礎上,又輔以提琴貝司西洋樂器,使茂腔藝術煥然一新。“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沿上,鋤頭鋤在莊稼上”,這是過去鄉下人對茂腔的讚譽;現在,它又以嶄新的藝術風貌出現在鄉村和城市的舞台上,它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博得人們更多的喝彩。

歷史溯源

茂腔茂腔

說到茂腔的淵源,還得從清代中葉說起。清代的康熙時期,是一個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大發展的重要時期。清康熙年間,茂腔作為一種演唱形式出現於濰坊、高密、膠縣一帶,200多年的發展史中,曾叫過不少名字,有“肘鼓子”、“周姑子”、“軸棍子”、“正歌子”等,發展到後期被稱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最初,在城鄉活動只有一個人挨門演唱,藝人們稱這種形式為“唱門子”,後發展到”撂地“演出,藝人們在集市廣場或街旁道邊設點演出,吸引眾人前來圍觀。到20世紀初,在演唱形式上有了突破性發展,出現了戲班,從單純的演唱向代言體的戲劇過渡,演出場地上有劇中人物出現,從一個演員扮演幾個角色發展到一個演員扮演一個角色,並且有了簡單的化裝,這是茂腔發展為地方戲的雛形
1910年,昌濰地區的茂肘鼓藝人進入青島演出。1920年,茂肘鼓戲班"順和班"在青島演出和活動。進入20年代以後,京劇、河北梆子等地方劇種開始進入青島。茂肘鼓藝人為在競爭中求生存,一方面保持自己的風格和特點,一方面吸收其他地方戲的長處,在藝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作為一個地方戲劇種已經更加完備。1940年在青島小鮑島一帶活動的“宿家班”已經有了花旦青衣、大生、娃娃生武生等行當,有了服裝、道具。1942年,“宿家班”曾到東北的一些

城市演出。在青島,茂肘鼓藝人主要在街頭廣場“撂地”賣藝。青島解放前夕,茂肘鼓瀕臨消亡。
青島解放後,人民政府對茂肘鼓進行搶救,將流散的藝人組織起來學習,並將茂肘鼓正式定名為“茂腔”。1950年2月、8月分別成立青島市金光茂腔劇團和青島市光明茂腔劇團。金光茂腔劇團是以茂肘鼓藝人宿艷琴、曾金鳳、王鳳松曾子明等人為主組成。建團後改編排演了《蘭橋會》,在青島光陸戲院首次演出,連續9場,座無虛席。繼而又排演了《東京》、《西京》、《南京》、《北京》、《錦香亭》、《羅衫記》等傳統劇目20多出,久演不衰。1954年,由宿艷琴和曾金鳳主演的《錦香亭》到上海參加了華東戲曲會演,受到藝術家的好評。宿艷琴和曾金鳳分別獲演出二、三等獎。參加華東會演後,金光茂腔劇團與光明茂腔劇團合排了《羅衫記》,對茂腔的唱腔進行研究整理,在規範化方面做出了貢獻。1956年《羅衫記》在濟南山東劇院參加了省文藝會演,獲得音樂唱腔改革獎,主要唱段灌製成唱片在全國發行,受到了廣大茂腔愛好者的好評。1958年4月,青島金光茂腔劇團調到膠縣,改名為膠縣茂腔劇團。青島市光明茂腔劇團以茂肘鼓藝人李玉香、李蘭香、劉順仙劉翠蘭等組織的茂肘鼓戲班為主。建團後,在排演傳統劇目的同時,積極創作排演現代劇目。從1951~1956年先後排演了《小女婿》、《洪湖赤衛隊》、《徐呈龍》、《八女投江》等30多個新戲,受到觀眾歡迎。1959年7月,光明茂腔劇團改名為青島市茂腔劇團。同年8月,劇團攜帶《花燈記》(吳傑編劇)和《羅衫記》(曹述之、李玉香、吳傑等改編)等劇目進京演出,在中南海小禮堂、國務院禮堂演出《花燈記》,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毅等觀看了演出並接見了演員。文藝界領導及知名人士周揚、林默涵、梅蘭芳等觀看演出後,進行了座談,對演員的表演藝術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人民日報》1959年8月10日發表了題為《膠東之花》的評論文章。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國播放了《花燈記》的全部錄音,並向全國播放了《錦香亭》。
1961年,青島市茂腔劇團帶著《花燈記》、《羅衫記》、《白蛇傳》、《荀灌娘》、《錦香亭》等劇目,在上海、杭州等南方的許多城市巡迴演出,受到歡迎。1963年,青島市茂腔劇團由國營改為集體。"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劇團被迫停止活動。

名字探究

茂腔茂腔傳統戲代表劇目《元宵迷》第五場劇照
茂腔的名字是解放後定下的,它過去一直被叫作肘鼓子;但細究起來,這個叫法卻又不甚準確。肘鼓子,因其演唱時肘懸小鼓拍擊節奏而得名。據專家考證,肘鼓子是山東地區和蘇北一帶地方戲的一個總稱。這些地方戲原本同屬於花鼓秧歌的範疇,後來因為溶進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語言、民歌小調和勞動號子等新元素,而形成各自的表達方式和唱腔,於是也便有了各自的名稱。同是肘鼓子戲,在蘇北、魯南一帶叫海冒子,在滕州一帶叫鑼鼓銃子,在淄博一帶叫五音戲,在膠州一帶則被稱作本肘鼓,叫肘鼓子,只是一個籠統的叫法。

據記載,在清代中葉,在諸城、膠州、高密一帶曾流傳著一種叫作“老拐調”的小調,這應是茂腔戲最原始的唱腔。在以後的發展中,茂腔又吸收了蘇北一帶“海冒子”女聲唱腔下句句尾音翻高8度的特點,使唱腔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起來。尾音突然翻高 8度的唱腔,曾被時人戲稱作“冒調”,於是原名叫肘鼓子或本肘鼓的茂腔又被稱作“冒肘鼓”或“冒腔鼓”。上世紀 30年代後期,膠州一帶的肘鼓子藝人流落到青島市區。他們在第三公園、小鮑島一帶演出,因演出劇目故事生動,語言詼諧,唱詞又淺顯易懂,所以很受歡迎。1950年,黨和人民政府將部分肘鼓藝人組織起來,並先後成立了光明茂腔劇團和金光茂腔劇團,肘鼓子從此也被正式定名為茂腔。“茂”為“冒肘鼓”之“冒”的諧音,去其“冒調”之意,取其聲情並茂之蘊涵。

藝術價值

茂腔曾金鳳(右)指導現代劇表演,古老的戲劇就在這傳承中發展
被譽為“膠東之花”的茂腔,其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柔怨,通俗易懂,深受山東半島人民喜愛,尤以女腔發達,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婦女們的共鳴,俗稱“拴老婆撅子戲”。
一是它具有較強的藝術和學術價值。它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唱腔。如,它的唱腔以慢板為主,花腔甚多,旦角下句尾音向上翻高八度,形成獨特的音樂聽覺衝擊,這種唱腔的設計和變化具有一定的學術探討性,特別是它已積累了一百餘部傳統保留劇目和十幾部新編現代戲,與其它地方劇種有很深的血緣關係。

二是它具有實用價值。因茂腔發端於農村,是由民間小調發展而成的板腔體、唱詞淺顯易懂,平白如話;唱腔質樸無華,親切動人,在當地每逢過年、山會、起集等傳統節令,民眾還是請茂腔劇團下鄉演出,許多台灣同胞回家鄉時,也都點上出茂腔戲到本村鎮演出,為鄉親送上一個傳統祝福。特別在配合宣傳黨和政府大政方針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如為配合計畫生育宣傳,創作了茂腔現代戲《盼兒記》,90年晉京演出,得到各級領導和專家好評,省市電視台、各級報紙分別進行了宣傳報導。

三是它具有民眾普及性。茂腔唱腔鏇律及音韻調值,極符合當地方言習慣,演唱時用滿口嗓,句句送到觀眾耳朵里。演員還可隨心所欲自由發揮,樂隊又可即興伴奏,易聽易懂、易學易唱,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幾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因而它能傳承下去。

四是作為一種本土文化,它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它宣揚的是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鞭撻醜惡,因而,對民間道德觀念、民間信仰、文明素質等都有程度不同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它的流動演出性,也促進了民間文化交流。

總之,茂腔在人民民眾生活中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已與人民民眾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文化生活需求關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茂腔面臨著許多困難。因而,對茂腔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應加以保護,使其更好地傳承創新、發展下去。

發展傳承

茂腔茂腔

茂腔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與人民生活密不可分。但隨著市場經濟和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及藝術觀賞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城市中的年輕人對茂腔已比較陌生,專業演出隊伍也日漸萎縮。雖然目前茂腔在鄉村還有雄厚的民眾基礎,但發展和傳承的問題同樣嚴峻。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茂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申遺資料
時間:2006年

類別:傳統戲劇

地區:山東 

編號:Ⅳ—67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高密市膠州市

國戲曲聲腔劇種(下)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存在著語言及音樂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區別,因而從戲曲形成之始,就有民族戲曲和地方戲曲之分。因為流行地域的不同,從而在全國形成了360多個聲腔各異,特色鮮明的地方戲曲劇種。

中國戲曲聲腔劇種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存在著語言及音樂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區別,因而從戲曲形成之始,就有民族戲曲和地方戲曲之分。因為流行地域的不同,從而在全國形成了360多個聲腔各異,特色鮮明的地方戲曲劇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