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腔

柳腔

柳腔是山東省青島[山東省副省級城市]地區的傳統地方戲劇劇種,產生於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間說唱“本肘鼓”演變而成。乾隆[愛新覺羅·弘曆]年間,“肘鼓子”傳入即墨後,與當地民間小調、秧歌相互融合,逐漸由說唱變為演唱,雖然形式簡單、表演樸實,但因鄉音濃郁、生動有趣而頗受歡迎。約在百餘年前,又因受萊陽縣四弦小調的影響,開始用四弦胡琴伴奏,並配以哨吶幫腔。初用四胡伴奏時,因無定式曲譜,琴師與演員不能完全協調,只能配合著往上溜,故稱“溜腔”,後因溜字不雅,改為“柳腔”,即墨也因之稱為“柳腔之鄉”。後流行於膠東一帶,並傳入青島市區。2008年6月7日,柳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劇種起源

柳腔柳腔

乾隆年間,即墨以西水旱、蟲災相繼來襲,民眾背井離鄉,來即墨者甚多。因乞討困難,便利用他們當地的小調,在乞討時演唱。當時災民演唱的曲調即流傳於民間的“肘鼓子”腔,該聲腔流傳到即墨後,與當地民間小曲、秧歌相融合,形成了新的聲腔——柳腔。

發展簡史

柳腔柳腔

據即墨縣文化館調查報告稱:

乾隆十三年(1748年)時,年景不好,水旱蟲災,相繼襲來,民眾生活無法維持。西邊(指即墨縣以西)各縣的民眾背井離鄉,四處逃散,來即墨者甚多。

因乞討困難,便利用他們那裡的小調,在乞討時演唱。當地民眾稱他們演唱的戲為‘周姑子’,即‘肘鼓子’,傳到本地又稱‘本肘鼓’。‘肘鼓子’最初傳到即墨後,當地民眾非常喜歡,便有人跟他們學唱,學唱者最多的地區是即墨西部靠沽河一帶的劉家莊、呂戈莊、挪城、豐享莊等村莊。

後來,本肘鼓與即墨當地的民間小曲、秧歌相互融合,經歷了一段時間,不僅聲調發生了變化,而且有說唱體逐步演變為板腔體。

初期,演唱形式比較簡單,配樂只有一隻手鼓或一副呱嗒板,每次演出只有三五個演員,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時根據劇情需要一個演員兼演同一劇中的幾個角色。演員的化妝、服裝和臉譜也沒有嚴格規定,演唱者於農閒時節和節日期間在集市村鎮的街頭巷尾坐下就演唱,被稱為“攀凳子”。

雖然形式簡單,表現粗俗,但卻生動有趣,深受民眾歡迎。這樣的演出形式持續了100多年。

1900年前後,柳腔受萊陽縣“四弦小調”的影響,採用了四弦胡琴(稱“四根弦”或“四胡”)伴奏,配以嗩吶幫腔。

初用四胡伴奏時,因沒有樂譜,琴師拉的和演員唱得不能完全協調,它們之間就互相配合著往上“溜”,因而被人們稱為“溜腔”。

後來,藝人們覺得“溜”字不雅,就借用同音字“柳”字,正式定名為“柳腔”。

由於柳腔在即墨境內廣為流傳,因而人們稱即墨為“柳腔之鄉”,稱柳腔為“即墨柳腔”。柳腔作為一種地方戲劇大體形成後,便開始走上舞台,每逢年節廟會,藝人們便臨時搭班登台演出。在演出過程中,伴奏樂器逐步完善,角色分工越來越細,化妝、服飾和臉譜也有了較嚴格的要求,流傳的地區也更為廣泛。

柳腔柳腔

清代吳長元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至五十年編輯的《燕蘭小譜》中,記述了從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至成書的十餘年裡在京演出的“花部”演員26人,其中列為第二名的就是即墨人於永亭,而且被譽為“名輩”。

花部也稱“駁雜”、“亂彈”,是對表演粗獷、語言通俗的梆子、戈陽腔等地方戲的泛稱。

柳腔亦屬梆子戲系統,即墨人於永亭所唱的梆子戲當脫離不開原始柳腔“肘鼓子”的韻味。

由以上這兩則史料佐證了肘鼓子在乾隆年間傳入即墨,並迅速由民間小曲向演唱戲曲轉化的史實。

1900年前後,即墨西部的劉家莊、七級、移風、南泉等地,藝人們組織起5個初具規模的柳腔班社,除在縣內演出外,還到平度、掖縣、萊陽等地巡迴演出。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藝人江文興、江文龍、董乾三、范友山、藍德先、劉作廉、楊立達等相繼去青島東鎮平民市場、大陸市場、中山街的“劈柴院”及四方、滄口等處的小戲院里搭班演柳腔。他們的演出活動或返農村或回青島,往來於農村與城市之間。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強化治安”,農村不準聚眾唱戲,劉作廉等人帶戲班重回青島。這次回青島不但擴大了隊伍,而且在東鎮找到了落腳點,劇團有了基地,演出也開始固定。後來成立的青島市柳腔劇團,就是以這些演員為基礎和骨幹的。這期間,柳腔演員還經常同梆子、評劇、茂腔、京劇等不同劇種的演員同台演出,有時演員們用各種劇種的聲腔合演一齣戲。這些劇種的許多長處被有機地、大量地吸收過來,融匯於柳腔之中。柳腔與梆子同台演出的時候比較多,故當時柳腔也被稱為“柳梆兒”。

新中國成立後,柳腔獲得新的發展,業餘劇團遍及城鄉。

青島於1950年成立了“金星”柳腔劇團,1959年改稱青島市柳腔劇團並赴京三進中南海,向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毅、彭真等匯報演出了《趙美蓉觀燈》《割袍》《隔簾》等傳統劇目。

中國戲劇家協會召開專題座談會,對柳腔的源流、藝術特色及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光明日報》、《文匯報》、《北京時報》、《戲劇報》等報刊分別發表訊息和評論文章,對柳腔給予較高評價,譽之“膠東之花”,由此,柳腔成為知名全國的地方劇種之一,其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

即墨縣於1956年成立了專業柳腔劇團。

平度縣於1959年成立了專業柳腔劇團(1960年撤銷)。

“文革”中柳腔受到了摧殘,即墨和青島的專業劇團先後撤銷。

1976年即墨柳腔劇團重新恢復,也是如今這個劇種的唯一的一個專業劇團,被文化部列入“天下第一團”的行列中。

即墨市也因此成為了“山東省民間柳腔戲藝術之鄉”。

即墨柳腔劇團恢復後,青島市文化局派出了由李玉香、張秀雲、鍾昭棟、李玉蓮、呂錫玉5人組成的輔導組,對青年演員進行了兩年的藝術輔導,而後劇團開始了正常演出。

1989年1月即墨柳腔劇團再度晉京,演出了自編的大型現代戲《恩愛之間》。文化部副部長王濟夫、廣播電影電視部副部長阮若琳和戲劇藝術界知名人士吳祖光、黃宗江、馬少波、郭漢城、新鳳霞、曲六乙等觀看了演出。對這次創作和演出,全國21家報刊和北京電視台先後作了報導評介。同時,女主演袁玲被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收為關門弟子。當前,這個劇團在不斷地克服困難,努力開拓演出市場,堅持長年演出。

柳腔劇目

據不完全統計柳腔劇目現有傳統劇目120餘個,移植劇目80餘個,現代劇目40餘個。

其中主要的代表性傳統劇目為四大京(《東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記(《羅衫記》《繡鞋記》《玉杯記》《金簪記》《風箏記》《鑰匙記》《絲蘭記》《火龍記》)。

移植劇目主要有《逼婚記》《秦香蓮》《打金枝》《寶蓮燈》《鳳還巢》等。移植劇目題材廣泛,故事情節生動,其內容多系取材於一些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反映和宣揚男女愛情、倫理道德等。大多數劇目以傾訴人民心聲,表達人們的美好願望,頌揚英雄人物和詛咒人間邪惡為主題。少數劇目則含有封建迷信、因果報應等糟粕。

現代劇目主要有《小二黑結婚》《春暖花開》《奪印》《焦裕祿》等。現代劇目其內容多為歌頌共產黨的領導,反映新社會的新人新事等。

1954年的山東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整理改編的柳腔傳統劇目《尋工夫》獲優秀劇本獎,演員獲優秀演員獎。

1959年柳腔晉京,三次進中南海匯報演出了《趙美蓉觀燈》、《割袍》等傳統劇目。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毅、彭真等觀看了演出,接見了劇團演職員。

柳腔電視戲曲片《王三賣魚》,榮獲1985年首屆中國戲劇電視片“鷹象獎”評選二等獎。

1989年即墨柳腔劇團再度晉京,演出了大型自編現代戲《恩愛之間》,受到了觀眾好評。

2003年以來,即墨市柳腔劇團錄製出版了30多部個柳腔戲光碟,包括《趙美蓉觀燈》《秦香蓮》《姊妹易嫁》《牆頭記》《繡鞋記》《費姐》《借年》《借親》《小姑賢》《母老虎上轎》《羅衫記》《孟姜女》《龍鳳面》《三子爭父》《胡林搶親》《雙玉蟬》《彩樓記》《狀元與乞丐》等。

青島海雲柳腔劇團等優秀的民間劇團也出版了《割肉孝母》《三上轎》《畫皮》《西京》《火龍記》《雙蝴蝶》《月牆記》等20多部柳腔光碟。

表演藝術

語言方面

柳腔運用即墨地區方言,屬於漢語北方方言的膠遼官話,她通俗易懂,樸素親切,富於誇張,充滿生活氣息,具有濃烈的鄉土風味。

她的流傳區域是以即墨市為中心,延伸到今平度市及萊陽市、萊西市、海陽市、膠州市鄰即墨一帶和青島市區。

音樂方面

柳腔採用民樂伴奏,分為文場和武場。

文場由弦樂和管樂組成,弦樂主要樂器有四胡、二胡、中胡、琵琶、月琴、三弦、揚琴等。

管樂有笙、嗩吶、笛子等。管樂主要是用以吹奏過門、曲牌,起過度和創造氣氛作用。

武場的主要樂器有板鼓、大鑼、小鑼、吊鈸、小鈸、啞鈸、碰鐘、大小堂鼓等,用於打擊伴奏。

樂譜和鼓點多借用於柳子和京劇的套數。柳腔的曲牌包括演唱曲牌、弦樂伴奏曲牌和吹打樂曲牌,大部分由當地民歌、小調發展而來,也有一部分是由其他劇種移植來的。

常用的曲牌有《四不象》《悲垛子》《花垛子》《句句雙》《豆葉青》《朝天子》《登天梯》《愁中悶》《芙蓉花》《南鑼》《大鋸缸》等近50個。

表演方面

柳腔的表演亦經歷了一個由粗糙到細膩的發展過程,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轉化到“手、眼、身、發、步”的基本功法運用上,使唱、念、做、打、舞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了表演藝術。

柳腔以演出劇情曲折的唱工戲為主,包括悲劇、喜劇、鬧劇等。

20世紀20年代開始,柳腔受其他劇種影響,與當地民間武術結合,也開始演武戲,出現了刀馬旦、武生等行當,逐步形成了程式化的武打套路。

其角色分為生、旦、淨、末、醜等行,與其他劇種基本相同。

生行分為大生、小生、老生、娃娃生等,均用本嗓演唱。

旦行分青衣、花旦、刀馬旦、老旦、彩旦等,尾音多用假嗓演唱。

淨行俗稱花臉,文武戲兼唱。

末行專演中老年角色,當前其特色已不明顯,大都併入了生行。

醜行多扮演反面、滑稽或憨呆的角色。

唱腔方面

腔的唱腔形成經歷了一個由無伴奏自由演唱到有伴奏定調演唱的發展過程。

柳腔的前身“本肘鼓”的基本唱腔是“喔嗬唵”,它的起調和尾音是一唱眾合,齊聲幫唱,或以嗩吶、手鼓代替和聲。

“喔嗬唵”是行腔中的墊音字,無有釋義。

柳腔的唱腔從音樂風格上,分有悲調亦稱“悲宮”或“悲工”、花調、生調、反調及借鑑其他劇種的南鑼、娃娃腔等,其中悲調和花調是基本唱腔,被稱為“母曲”。

從板式或節奏上分有大慢板、慢板、原板、尖板、散板、哭頭、二六、流水、快板、垛板等。花調的末句尾音則吹奏嗩吶曲牌“垛子”過渡,繼承和發展了“喔嗬唵”的唱法。

著名藝人

宋洵光(1916年-1975年),山東省即墨人。

1949年,參加青島市茂腔劇團。後調至金星柳腔劇團,工老生,兼演花臉,並被任命為該團團長。

1956年,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中,與張秀雲合演《割袍》,獲演員三等獎,並灌制唱片。

1959年,他帶領部分演員參加“柳子戲、兩夾弦、柳腔晉京匯報演出團”,在北京以《趙美蓉觀燈》《割袍》《丹鳳關》等劇目,向黨和國家領導人匯報演出。

他還參加過《王克英》《楊立貝》《海防線上》等現代戲的演出。“文化大革命”中,劇團被迫解散,他被遣返回鄉。1975年病逝。

中國劇協副主席馬少波賦詩:宋元遺韻喜存真,學遊方知滄海深。 仿佛兒時瓜棚下,“拉魂”一曲醉童心。

代表作:《割袍》、《趙美蓉觀宋洵光燈》、《丹鳳關》、《於秀英求情》、《王克英》、《楊立貝》

社會影響

柳腔的形成,對江蘇、河南省北部和山東省境內梆子系統地方戲的產生、傳播和支派的繁衍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如今,柳腔與時俱進,再度唱響社區村莊。在青島即墨兩級市委市政府和局黨委的正確領導及扶持下,堅持文化下鄉,創造輿論環境。走文企聯姻的路子,爭取社會支持。同時,柳腔劇團的專業人員不等不靠,自己動手,整修設備,挖潛改造,積極創造條件,努力開拓演出市場。以飽滿的熱情投身於柳腔事業的發展中,創造柳腔藝術更加美好的未來。

國戲曲聲腔劇種(下)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存在著語言及音樂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區別,因而從戲曲形成之始,就有民族戲曲和地方戲曲之分。因為流行地域的不同,從而在全國形成了360多個聲腔各異,特色鮮明的地方戲曲劇種。

中國戲曲聲腔劇種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存在著語言及音樂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區別,因而從戲曲形成之始,就有民族戲曲和地方戲曲之分。因為流行地域的不同,從而在全國形成了360多個聲腔各異,特色鮮明的地方戲曲劇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