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越調

湖北越調

湖北越調,又名襄河越調,流行於襄陽、荊州、宜昌一帶。清代中葉已興盛,已有班社在這地區演出,如陽春班、泰和班、三盛班等。同時這地區又流行同州梆子(東路秦腔),因此聲腔劇目與秦腔有著密切關係。

簡介

越調,也稱“四股弦”或“月調”。它主要流行於河南省的南部、東部,以及湖北省的西北地區、陝西省的東南部分、安徽省西北的一部分、山西省的東南和河北省的南部的部分地區。越調因為它的主要演奏樂器是“象鼻四弦”,所以舊時又稱“四股弦”。 它和湖北襄陽一帶的越調是同源異流。越調是所謂“諸宮調”或“九腔十八調”的一調,為宋代中原民眾演唱的一種以弦索鼓板伴奏的“宮調”曲子,宋代初年曾被采入宮廷教坊的樂調,逐漸成為戲曲的一種腔調。越調是所謂“諸宮調”或“九腔十八調”的一調,為宋代中原民眾演唱的一種以弦索鼓板伴奏的“宮調”曲子,宋代初年曾被采入宮廷教坊的樂調,逐漸成為戲曲的一種腔調。周貽白在《中國戲曲史綱要》中則說,越調原為中國戲曲一般地方劇種唱腔的四種調門之一,即所謂平、背、側、月之月。

歷史沿革

湖北越調湖北越調
有關於越調的起源,流傳有多種,其說法不一。其中之一據說越調原本被稱為“月調”,乃係中國古代戲曲的一般地方劇種所共同擁有的“平、背、側、月”的四種調門之一。根據現存的資料考察,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越調已經在南陽一帶地方廣泛地流行開來。尤其在南陽一帶,他的民歌小曲“四股弦”專門採用月調來進行演唱,之後漫漫地演變為專門的戲曲,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越調”,究其根源,其實際上是由南陽梆子的一種變體演化而來。最早的時候的唱腔原先是曲牌格式體制的,後來由於受到梆子等戲種的影響,在演出的劇目上逐漸正規化,其具體形式隨著由“正莊戲”(也即袍帶戲)到“外莊戲”(大多為民間生活戲)的過程而發展變化。越調的表演開始由曲牌體向板腔體過渡,樂隊也由以嗩吶、竹笛為主過渡到以四弦樂器為主。

越調在清朝末年發展到了它的興盛時期,其在河南西南部地區出現了很多專業班社。其中較早的有同治四年(1865)前後的西峽三泰班、同治十三年(1874)前後的淅川六房科清平班、光緒三年(1877)前後的內鄉、淅川(楊營)永和班等。除了在河南本省的發展外,有的班社還向外傳播遠到外省市去演出,例如湖北鄖陽柳林陂羅公廟舞樓上,就保存有“光緒三年二月內、陽二邑(楊營)永和班月吊(越調)在此一樂也”的戲班題壁。根據當地的老藝人們的追述,據說在當時,僅汝州、寶豐、郟縣就有一百多個越調班社,在鄧縣也有幾十個科班。在辛亥革命時期,越調也有很大的發展,那時演出的劇本《火燒梅伯》、《趙公明歸天》、《三仙妹》等戲還採用嗩吶作為伴奏樂器。1917年,南陽大越調班子還曾經到過開封老羊市戲院演出。此後,著名的越調班社計有鄧縣老越調班、長葛縣長慶班、舞陽大越調班、許昌一道轍班、襄城石行班與七班、禹州馬車廠班、新鄭縣四街戲班等。在此期間,以舞陽班的老桂紅為首的一批女演員開始登上越調舞台。進入抗日戰爭時期,河南地區的職業班社逐漸減少,越調的傳播也受到限制,到解放前夕,保留下來的專業班社已經寥寥無幾了。

新中國建國以後,於1959年舉行了越調會演,匯集了全國上下十六個專業越調劇團,共有一千多名越調工作者會師許昌,是越調界空前的盛會。1962年統計越調傳統劇目有五百六十多個,分為“正莊戲”、“外莊戲”兩類。其中“正莊戲”是取材於歷史類演義小說,它的體裁唱少白多,詞句語意較深。劇中的人物以“外八角”(男性角色)為主。而“外莊戲”則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說、公案故事。並且劇中的人物角色多以“內八角”為主。過去經常表演的劇目有《踢獅子》、《秦瓊賣馬》、《金蹬救主》、《快活林》、《文王吃子》、《跑馬跳坑》等老十八本,以及《一捧雪》、《十王宮》、《烏江岸》、《兩狼山》、《乳石關》、《關公小出身》等小十八本。除此之外還有象《打鐵》、《賣豆腐》、《挫柱》、《三哭殿》(見圖越調-3)、《摸樓》、《官三怕》、《民三怕》、《送燈》等小戲。在1966年以後大部分越調的劇團逐漸解散,於1976年之後才逐漸恢復。

越調產生的確切年代,沒有文字可考。明崇禎15年(1642年)傅一臣所作《蘇門嘯》雜劇中的人物,曾提到唱土腔越調。清末民國初年的南陽人張嘉謀在校注(明嘉靖)《南陽府志》中,曾批註產生在明代。192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分省地誌《河南》一書中說:“越調僅行於西南諸縣,鄧縣、南陽為其根據地,許昌、郾城也常見之,唱後有謳,同河南梆子,音節較為婉轉”。據對越調老藝人訪問調查,清乾隆年間,禹縣的縣衙門及車馬行會就曾組織過越調班。清末,南陽及其他各縣越調劇團達100多個,很多木偶皮影班社,也都唱越調。這個時期出現了如吳春城、陳小金等知名演員。

30年代,大多數越調班社仍多在鄉村活動,知名者如內鄉馬山口土地爺越調班,許昌張潘鎮張三餘越調窩班等。抗日戰爭中,中原戰火遍地,災荒不斷,很多越調班解散,藝人們四處奔波流浪。

1947年鄧縣解放,解放軍幫助越調演員史道玉建立了越調劇團。同年,以張秀卿(藝名大寶貝)為首的“九女班”在豫東一帶演唱,頗具影響;申鳳梅、申秀梅姐妹所在越調班在郾城參加了中原野戰軍,隨軍演出。

湖北越調湖北越調
1950年前後,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毛愛蓮等組建了紅光劇社。此後,勝利劇團、新生職業劇團等演出團體也隨之成立。1955年,全省已有商丘等16個越調專業劇團。1959年全省越調會演,有14個劇團參加,演出27個劇目。60年代以後,申鳳梅多次率團進京或赴外省演出,越調的影響隨之擴大。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大多數越調劇團被撤銷。1978年,越調劇團恢復到11個專業演出團體。

越調的唱腔音樂原為曲牌音樂,清乾隆年間開始向板式變化體過渡,逐漸形成板式變化體。唱腔曲牌原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調門的廉潔,現在的越調唱腔音樂,主要有、、、、和等板式。越調唱腔一般以真嗓為主,假嗓為輔,調高一般用1=F,唱詞多是七字、十字格律,也有字數不等的長短句。越調唱腔音樂中還保留有少量的曲牌,需按照曲牌格律要求填詞演唱,演唱時不用弦樂伴奏而用竹笛和嗩吶伴奏。絲弦曲牌和嗩吶曲牌有200餘首,用以烘托舞台氣氛和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

傳統劇目

越調的傳統劇目有500多個。早期經常上演的劇目有“正裝戲”和“外裝戲”之分。“正裝戲”是越調原有的傳統戲,結構嚴格,唱詞少,道白多,語句比較文雅深奧,唱詞不達意按一定的曲牌調門演唱,道白用竹笛伴奏,不能隨意更易,如《文王吃子》、《抱火斗》等。“外裝戲”是移植別的地方劇種和根據說唱故事、小說改編的劇目,唱詞多,道白少,通俗易懂。約在清朝末年,“外裝戲”逐漸代替了“正裝戲”。

建國後,對傳統劇目進行了挖掘整理,經常上演的傳統劇目有《收姜維》、《哭殿》、《諸葛亮弔孝》、《李天保弔孝》、《白奶奶醉酒》、《舌戰群儒》、《無佞府》、《火燒繡樓》和《三請諸葛》等,新編古裝戲有《明鏡記》等,現代戲有《扒瓜園》、《賣籮筐》、《洪湖赤衛隊》、《父女倆》、《把關》、《三里灣》和《革命一家》等。

藝術特點

湖北越調湖北越調
越調的唱腔形式最初為曲牌體,清代中葉以後逐漸變為板臉體。其調式也相應地主要用宮調式,一般只在插曲性質的曲牌調子中偶爾採用其他調式來演奏。越調的唱腔優雅純樸,其板式有諸如慢板、導板、銅器調、贊字、哭腔、流水、飛板、緊打慢唱等,同時具備有慢、中、快、散等多種節拍形式。此外還有吹腔和雜調等形式,例如〔牙牙喲〕、〔娃娃腔〕、〔一串鈴〕、〔小放牛〕、〔點絳唇〕、〔潼關調〕、〔陰風歌〕、〔探親家〕、〔梅花酒〕、〔神童令〕、〔十三哼〕等。

越調所採用的調高一般為1=E或1=F,唱腔則由上下句形式構成,上句一般大都停在調式的主音以外的其他各音上,而下句則一般停於調式的主音上。越調的唱詞一般以七字、十字為主。它的句法結構有起眼落板、起板落板、起眼落眼、起板落眼等多種形式。

越調的伴奏樂器在文場一般以象鼻四弦為主,後於20世紀初逐漸改造成短桿形式,音弦的定調也隨之發生改變,此外再搭配上彈弦樂器月琴,就構成越調伴奏的“三大件”。除此之外的伴奏樂器還有諸如竹笛三弦嗩吶等。發展到建國以後又增加了二胡、中胡、中阮、古箏琵琶大提琴等。越調的武場伴奏則一般以鼓板、手鑔、大鑼、小鑼為主,再配上堂鼓、低音鑼,後來又逐漸增加進許多種色彩性、效果性的打擊樂器,使其工富有表現力。

越調在唱詞上,其原有的傳統戲結構十分嚴密,唱詞少,道白多,語句相對比較文雅深奧,在唱調上也按一定的曲牌和調門演唱。現代劇中大都是根據說唱的故事和小說新編的劇目,唱詞多,道白少,通俗易懂。越調在唱腔曲牌上一向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調口的說法。越調在演唱的時侯以真嗓為主,假嗓為輔。早在清朝末年曾經盛行的句尾拖腔的形式,以假嗓八度上挑的唱法,現今已經極少被使用。淨行的演唱的活動音區要比其他對應的行當高五度,所以大多採用假嗓演唱。因為越調的各行當在清代時都是男演員,因此比較容易採用同宮同腔的方式。發展到20世紀20年代以後,隨著女演員的登台唱戲以後,越調逐漸採用了男女同宮異腔的方法。

越調的器樂的曲牌發展至今大約共有二百多首,分為笛牌和弦牌兩種。笛牌有諸如〔小桃紅〕、〔折桂令〕、〔雁兒落〕、〔紅繡鞋〕、〔沽美酒〕、〔收江南〕、〔上小樓〕、〔寄生草〕等。而弦牌則大多來自於民間樂曲,有象〔大開門〕、〔悶葫蘆〕、〔小開門〕、〔雙疊翠〕、〔苦中樂〕、〔自由花〕、〔上天梯〕、〔掃地歌〕等。

越調中的趙調在其表演技巧上還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如賈狗娃(假得酥)飾演大淨角色能七竅出血,樊書運飾演周瑜時能咬牙作響,杜天雲拌演趙公明能做到口出獠牙,劉金鐘飾演李俊時還能變臉作色等。

角色行當

越調戲劇本的角色行當可分大紅臉、二紅臉,文生武生大淨、二毛、三花臉,正旦(青衣)、花旦、閨門旦、浪旦武旦老旦等十幾種。

國戲曲聲腔劇種(下)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存在著語言及音樂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區別,因而從戲曲形成之始,就有民族戲曲和地方戲曲之分。因為流行地域的不同,從而在全國形成了360多個聲腔各異,特色鮮明的地方戲曲劇種。

中國戲曲聲腔劇種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存在著語言及音樂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區別,因而從戲曲形成之始,就有民族戲曲和地方戲曲之分。因為流行地域的不同,從而在全國形成了360多個聲腔各異,特色鮮明的地方戲曲劇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