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銃子

清末流行於今山東滕州、臨沂一帶,也偶然到鄒城、徐州一帶演唱。化妝只用鬍子和包頭,不穿蟒靠。用大鑼、小鈸、鼓伴奏,不用弦樂。

戲曲劇種。
拉魂腔傳到滕州以後,鑼鼓銃子藝人都改唱拉魂腔。解放以後山東、江蘇的拉魂腔稱為“柳琴戲”,安徽的拉魂腔稱為“泗州戲”,但都保存了一部分鑼鼓銃子的劇目和打擊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