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劇[劇種]

雷劇[劇種]

雷劇原名大歌班,流行於雷州民系圈內人們喜聞樂見、人人傳唱的一朵藝術奇葩,具有濃郁而鮮明的地方特色。雷劇起源於雷州歌,經過姑娘歌,勸世歌、大班歌、雷劇四個發展階段,到劇種形成歷時300多年。經過雷劇工作者的不斷探索、改革,雷劇已擁有80多種腔調。湛江,是雷劇的故鄉。雷劇植根於雷州半島,土生土長,由於它語言通俗易懂,並能很好地反映現實生活,越來越為雷州人民所喜愛。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簡介

雷劇雷劇

雷劇是在雷州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用雷州話為唱白的地方劇種。雷劇的流布以廣東省雷州市為中心,輻射雷州半島及廣西、海南、茂名等省市部分地區,服務人口約800萬人。它經歷了姑娘歌、大班歌、雷州歌劇幾個發展階段。

雷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地處雷州半島中腹,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濕潤氣候,多雷雨、風暴等災害天氣。古代雷州瘟疫頻仍,為祈平安,民眾歷來有演戲媚神的風俗。據《廣東通志》、《海康縣續志》記載及境內眾多的明、清古戲台文物進行分析,雷劇的成型階段約在清中葉,第一個劇本《斷機教子》、第一個民間劇團“堯天樂雷州歌班”均於清嘉慶年間誕生。爾後,經過近三百年的舞台實踐,不斷吸納兄弟劇種的藝術營養,成為今天當地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地方戲曲劇種。

雷劇角色行當、服飾類同兄弟劇種,表演在戲曲的程式化中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聲腔有鮮明的民歌風格。唱腔兼具板腔體和曲牌體的特點,分雷謳、高台、混合體三大體系,有散板、慢板、中板、快板、復板等五種板式。伴奏樂器主要有雷胡、笛子、嗩吶、薩克管、鑼、鈸、鼓等。

雷州市是“戲劇的綠洲”。全市有劇團100多個,常演劇目1000多個,演職員5000多人,年演出近30000場次。其中《抓鬮村長》獲國家首屆“五個一工程”獎;《梁紅玉掛帥》主角林奮獲國家戲劇梅花獎。

雷劇是雷州半島獨有的地方小劇種,也是一個僅僅流行於雷州半島雷州話方言區的獨特的劇種,具有地域性、方言性、獨特性。其植根於這片紅土地上,土生土長,語言通俗易懂,具有濃郁而鮮明的地方特色,並能很好地反映現實生活,深受雷州人民所喜愛。新中國成立後,雷劇在黨和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在歷代雷劇工作者的努力下,得到不斷發展和提高,特別是在音樂唱腔改革方面,成績卓著。

但是,雷劇音樂唱腔由各個演出團體的作曲者各自自由譜創,並在各自的演出劇目中獨立使用,造成你用你的,我用我的局面。雖顯豐富,但又顯繁雜,致使雷劇音樂唱腔至今難以統一,也難以普及。這對雷劇的發展極為不利,故統一和普及雷劇的音樂唱腔乃是其當務之急。“普及是基礎,提高是動力”,倘若只抓普及不抓提高也不利於雷劇的發展。因此,雷劇音樂唱腔的普及和提高非常有必要。

作為湛江紅土文化之一的雷劇,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這股熱潮中如何抓住機遇更好地發展自身,特別是如何為粵西新農村文化建設發揮促進作用……這都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問題。

雷州是雷劇的聖地,1991、1994、2007年先後成功舉辦了三屆雷劇節。1998年獲評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08年獲評國家“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歷史沿革

雷劇雷劇

雷劇,是雷州半島特有的地方劇種,觀眾達到400多萬人,民眾喜愛雷劇,創造和推動了雷劇的發展。雷劇源自雷州半島的民歌——雷州歌,在廣東省海康縣(今雷州市)形成,流布于海康、遂溪、徐聞、廉江、電白五縣、市和湛江市郊區,本世紀五十年代初改名為“雷州歌劇”,1964年定稱“雷劇”。從源流上說雷劇是古老的,它源遠流長。雷劇源自雷州歌,而雷州歌卻又是由雷謠逐漸衍進,到了明代才成為雷州歌。由雷州歌演變為雷劇,歷時300多年。

1723—1736年間,出現了規勸世人改惡從善的“勸世歌”,曾盛極一時,清嘉慶、道光年間,“下四府粵劇”班(高州、廉州)到雷州演出。至清末,來雷州演出的粵劇班越來越多,頻繁的戲曲活動,培養了雷州的戲曲觀眾,也為雷劇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社會基礎。農村的歌班仔也向粵劇學動作、學鑼鼓,還仿製一些服飾,將此套用於勸世歌之中,勸世歌逐漸變為戲曲形式,唱、念、做、打齊全,服裝、道具、頭飾、掛髯、臉譜等均有之。這樣,雷州的戲曲劇種—雷州大班歌就產生了。農村的歌仔班改名為“雷州歌班”或“鑼鼓班”。這是雷劇的雛形。

雷劇的產生、發展走過一條艱難的藝術探索道路。早期的雷劇,還未形成自己的藝術表演特色,套用粵劇的一些“排場”。60年代,雷劇的表演藝術有較大的發展,創作了不少新的表演程式,如“開打、伸臂、蹬腳、沖袖、碎步、小跳、推步”。服裝有:莽、甲、官衣、海青、披風、坐馬、獵衣、武松裝、文武裝、手下衣等。表演角色,形成了末、淨、生、旦、醜、外、貼、小、雜十大行當。表演形式是由身段功、毯子功、把子功、水袖功、須功、巾功、扇功、翎子功幾方面形成。創立了雷劇樂隊和主奏樂器“雷胡”。表演劇團,1992年統計雷州半島已有180多個劇團。

1959年9月至1963年雷州歌劇進行了兩次大改革;1962年湛江專區藝術學校開設雷州歌劇實驗班;改革雷劇的唱腔,定腔、定板、定名,創立程式,建立體系,由雷州歌完全過渡到戲曲聲腔。公元1964年,經過了300年的藝術演變,雷劇終於誕生,成為全國300多個地方劇種之一。近年來,雷劇又成為廣東的四大地方劇種之一,即粵、漢、潮、雷。

目前僅雷州市便有民間職業劇團120多個,常年活躍在雷州半島大地上,一年360多天,在雷州的城鄉,天天可以看到雷劇表演。雷劇名旦,國家一級演員林奮領銜主演的雷劇《梁紅玉掛帥》於2002年榮獲了第19屆中國文聯、中國劇協舉辦的戲劇最高獎“梅花獎”。

演變階段

《抓鬮村長》(雷劇)《抓鬮村長》(雷劇)

雷劇源自雷州半島的民歌——雷州歌,在廣東省海康縣(今雷州市)形成。由雷州歌演變為雷劇,歷時300多年,其中經歷“姑娘歌”、“勸世歌”、“大班歌(後稱雷州歌劇)”、“雷劇”四個歷史階段。

雷劇是廣東省的一個地方劇種,也是一個僅僅流行於雷州半島雷州話方言區的獨特的劇種,具有濃郁而鮮明的地方特色。湛江,是雷劇的故鄉。

雷劇是從雷州半島的民歌雷州歌發展起來的,雷州歌源遠流長。很久以前,本地勞動人民就有用雷州歌互相唱和、逗趣答辯的風習。明末清初,雷州歌對唱盛行,每逢喜慶之期,歌手會聚,即興而唱,隨問隨答,比賽歌才,為民眾所喜聞樂見。據記載,雷州市白沙鎮麻扶橋就是當地最早的對歌台。清順治八年(1651年),此地興建“歌館”,專供歌手往宿。此後,著名歌手常應邀到各地對唱,成為專業藝人,並開始組合成立“對唱班”。後因有女歌手加入,民眾則稱之為“姑娘歌班”。

所謂“姑娘歌班”,是以歌姑娘為主、歌童為輔的男女兩歌手在舞台上對歌,對歌時男執一扇,女執一扇一巾,來往變換位置,邊舞邊唱。歌文內容大都是勸告世人去惡從善,如早期的勸世歌有《勸世戒菸》、《勸世戒賭》等。這些勸世歌開始只是根據當地的真人真事寫成的敘事式的歌文,後來,藝人為了更深刻地表現其思想內容,便虛構情節,使其故事典型化,並按照人物分角色上場演唱,這就成為戲劇的雛形。

到了清康熙年問,不僅“姑娘歌班”演出“勸世歌”,農村業餘愛好者也在農閒之時邀集起來,湊成班子,巡迴演出,民眾稱之為“雷歌班”。後來廣東大戲(粵劇)到雷州半島演出,雷州歌班的藝人紛紛向大戲學習,把他們的表演形式、服裝、鑼鼓、音樂都學了過來,使雷州歌劇的表演完全成為戲曲的形式。歌班演出的劇本民眾稱之為“班本歌”,最古老的一出“班本歌”是《斷機教子》,世傳為清翰林院編修陳昌齊修改定稿。

從姑娘歌班過渡到雷州歌班,是雷州歌在向前發展中跨出的重要一步。雷州歌班到各地演出,逐漸發生了變化:有了固定的演出場所,出現了長年不散的歌班,產生了職業藝人,劇本、表演、音樂等也有所發展。但是,雷州歌班在舊社會發展緩慢,專業劇團也寥寥無幾。據傳第一個專業劇團是雷州市的“北和雷歌班”,成立於嘉慶末年(大約1816年至1820年)。劇本、表演以及服裝、道具、臉譜等,與當年粵劇無異。至於唱,還沒有固定的板腔,一到唱歌,鑼鼓息停,十分單調。直到解放前,雷州歌班還是不為人矚目的一種民間小戲。

解放後,班本歌易名為雷州歌劇。50年代未至60年代中,湛江地區設立了改革雷州歌和培養雷劇新人的機構,並把雷州歌劇更名為雷劇。雷劇工作者對雷州歌劇積極進行改革,著重解決唱腔問題,並對舞台美術、音樂作了全面的革新,經過20多年的努力,他們全部掌握了原“姑娘歌班”、“雷州歌班”和民眾“口頭歌”的各種唱腔和唱法,抓住特點,加以發揮,整理提高,形成了一整套聲腔、板式;同時,廣泛收集雷州半島民間樂曲,加以整理,作為場間氣氛音樂;鑼鼓也有所創新,使雷州歌劇具有完整的音樂體系和鮮明的地方特色,豐富了藝術表現力。

雷劇植根於雷州半島,土生土長,由於它語言通俗易懂,並能很好地反映現實生活,越來越為雷州人民所喜愛。湛江市及所屬雷州、徐聞、遂溪等縣,有5個專業雷劇團,業餘劇團則遍布雷州半島,僅雷州城鄉就有130多個。近幾年,本地創作的雷劇《陳璸放犯》、《抓閹村長》曾赴省城廣州和首都北京演出,深受好評。

藝術軌跡

雷劇雷劇

(一)萌芽狀態下的雷劇
根據陳湘等人編著的《雷劇志》,雷劇最早的源頭應該是源遠流長的雷州歌。雷州歌是當地民眾即興而起、對唱逗趣的一種原生態民歌。它的藝術主體不限,上至達官貴人,下至田舍翁,均可有感即發、有情即抒。儘管雷州歌幼稚細嫩、粗糙簡樸,但具有市井同樂、漁樵齊悲的共享性。據記載,最早的對歌台是興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的雷州市白沙鎮麻扶橋,清康熙年間,農村業餘愛好者也在農閒之時組織班子,巡迴演出,民眾稱之為“雷歌班”。

後來廣東大戲(粵劇)到雷州半島演出,藝人紛紛學習粵劇的表演形式、服裝、鑼鼓、音樂,使雷州歌劇的表演完全成為戲曲的形式,這是雷州歌在向前發展中跨出的極為重要的一步。從清末到舊社會,雷州歌發展緩慢,專業劇團也寥寥無幾。直到解放前,雷州歌班還是不為人矚目的一種民間小戲。解放後,班本歌易名為雷州歌劇。50年代未至60年代中,湛江地區設立了改革雷州歌和培養雷劇新人的機構,並把雷州歌劇更名為雷劇。雷劇工作者對雷州歌劇積極進行改革,著重解決唱腔問題,並對舞台美術、音樂作了全面的革新,經過20多年的努力,雷州歌劇具有完整的音樂體系和鮮明的地方特色,豐富了藝術表現力。

(二)曾經繁榮興旺的藝術姿態
湛江地區的農村雷劇活動十分活躍,演出市場也比較龐大。有近400萬講雷州話觀眾,其中雷州市有3532平方公里,人口131.85萬,演出市場較為活躍,雖然正式的演出場所只有7家,但全市有超過420個的演出點分布在各個村鎮,幾乎每條村都有固定的演出台。

1、而雷劇團數量之多也非常驚人。1979年,開始允許進行營業性演出,民間職業雷劇團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一窩蜂而起400多個民間職業劇團。1985年經文化部門的整頓,民間職業雷劇團驟減為100多個,其中經過文化部門審批發證的有54家,演出從業人員2000多人。全年雷劇總計演出超過10000場,按平均每場演出收入800元計,全年演出收入可達800萬元。

2、雷劇獲得過許多榮譽稱號,例如如今還讓雷州人津津樂道的《抓閹村長》,在1992年成功晉京“打雷”,榮獲了中宣部“五一”工程獎,一鳴驚人,引進了業內人士對這個活躍在雷州大地的小劇種的關注。該劇到農村演出時,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每場觀眾達上萬人,台上台下感情交流強烈,在露天劇場演出,即使是下雨民眾也不走。

3、湛江實驗雷劇團團長林奮以一出《梁紅玉掛帥》二度晉京匯演,獲得了梅花獎。由她執導《民以食為天》的雷劇折子戲曾獲廣東省第四屆民眾戲劇花會金獎。

特色

雷劇雷劇

1、濃郁的紅土文化氣息,代表人民的文化需求
作為土生土長的鄉土文化,雷劇在廣大農村中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每年的神誕期、農閒期都會請雷劇團來村里演出。戲金由村民按人口分攤,每人費用一般是10—20元,有些在外務工的老闆為了助興還會自掏腰包包場演一兩場。往往一演就上十天,半個月一個月也比較常見。對於鄉民而言,一年裡看雷戲的日子就這么幾天,到唱戲時,人們就早早地拿凳子、蒲草蓆到露天戲場占著位置。演出是從晚上八點左右開始,一直演到凌晨一兩點。只要戲好看,演到再晚,觀眾都捧場看完,結束得早了觀眾還不答應,這一點頗有魯迅《社戲》的味道。更有痴愛雷劇的戲迷,看了自己村的演出後還嫌不解癮,跟著戲團、戲箱轉戰南北地“追”看戲。在老一輩的村民中,都能隨口哼一兩句雷劇。夜裡看戲歸來,鄰里嫂妯間討論最多就是昨夜裡花旦小生扮相、唱腔、音色。

2、雷劇來源於生活、反映生活,有教化作用
戲劇正是通過“用最簡單的故事”滿足人民最深層的心理期待。雷劇,正是雷州人民所特有的一種審美藝術活動,它通過對劇本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等多方面的審美感染力量,通過滿足人民的審美需要,從而為人民、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把歷史上的真實故事、傳奇人物搬上舞台,讚頌對君王忠心不二的臣子、堅貞如一的女子;鄙斥弒君篡位的奸黨、拋妻棄子的負心郎;主張揚清激濁,勸善規過,“移風俗,美教化,正人倫”,在是非對錯的判斷上涇渭分明,促使人們潛移默化地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審美觀。

3、龐大創作隊伍,為繁榮的戲劇事業添磚加瓦
文化部曾對湛江雷劇事業給予很高評價:這裡有一片戲劇的綠洲。粵西戲劇演出的繁榮,與近20年龐大的劇作家隊伍的迅速崛起有著莫大關係。常言道,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沒有創作的繁榮就沒有演出的繁榮,沒有高水平的劇作者參與就不可能促進戲劇事業的發展,就不可能長時期地維繫了千百萬民眾對戲劇的鐘情。近年來,在這片古老的熱土上,湧現了一批又一批的戲劇作家,他們自覺地深入生活,挖掘題材,像發燒友似地寫戲改戲磨戲,樂此不疲,創作了一個又一個令民眾喜聞樂見的好戲甚至是精品,如吳茂信的標誌雷劇臻致成熟的奠基作《陳濱放犯》、吳玉漢曾發表於《劇本》月刊的《包公收禮》。其中盧凌日尤為突出,他創作的劇目大都獲得省級評選一等獎,或發表於《劇本》月刊,劇本經過劇團演出後也極受歡迎,劇本《抓鬮村長》上京演出後,獲得入選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的殊榮。

4、政府重視、關注雷劇
湛江歷屆政府對雷劇的生存狀況、文化體制的改革都極為關注,意識到高層文化(傳統文化)和基礎文化(民眾文化)的相輔相成關係。1985年湛江文化局針對雷劇劇團隊伍複雜、數量太多、表演庸俗、無證上崗等情況,採取了三步走的改革步驟:一整頓,二提高、三發展。經過兩年的努力,改革工作取得了顯著效果。2003年在全省建設“文化大省”的背景下,湛江市結合本地文化資源狀況,制定了全面啟動文化大市建設工程,打造文化大市,以此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目標。2006年8月28日,還專門召開了“振興雷劇、文化湛江——雷劇生存狀態與良性發展探討會”。2001年,赤坎、霞山兩地將赤坎體育場、霞山時代廣場改建為開心廣場了,周末除了歌舞專場外,還有雷劇專場,由湛江實驗雷劇團表演的精品雷劇受到了市民的熱烈歡迎。另外湛江實驗雷劇團還組織了包括戲劇梅花獎得主林奮在內的優秀骨幹演員“送戲下鄉”,使偏僻的農村鄉親也能看上優秀雷劇。為了更好弘揚傳統文化,打響紅土文化名牌效應,豐富城市內涵,2005年9月由湛江市政府牽頭舉辦了紅土文化節,在湛江影劇院就專場舉辦了“民歌曲藝戲劇專場演出”,湛江實驗雷劇團的雷劇《活捉張三郎》反應強烈。

5、日益拓寬的雷劇理論研究
1992年,原從事於雷劇行業的陳湘、宋銳、詹南生共同編寫了《雷劇志》,對雷劇的歷史緣由、現狀、唱腔、服飾、舞台美術等方面進行了詳悉的記錄。市文化局也曾就雷劇的發展之路召開了研討會,如1996年的雷州民俗文化研討會上,原文化局局長祝宇同志針對雷劇的發展問題發表了講話。還有吳建華《雷州傳統文化初探》、陳湘《舞台寄情》, 《中國戲劇報》 、《廣東藝術》也曾經對湛江雷劇文化產業發展進行了思考。2006年3月12日,歷時6年、撰稿者達670多人,全方位反映雷劇前身——雷歌風貌的《雷歌大全》正式出版,這部鴻篇巨著是雷州歌謠的集大成,系統地考究雷歌的起源、演變以及創作技巧,折射了雷州幾千年文明發展的歷史。《雷歌大全》的成功問世,填補了雷歌發展史上的一項空白,也為系統的整理、研究雷劇提供了素材。2006年11月19日,雷州文化典籍巨著《雷州歌大曲》首發式座談會舉行,該書是從整個雷州半島蒐集到的各個時期180萬字內容,分為歌選篇、榜歌篇、“姑娘歌”篇、故事掌故篇、人物篇、大事篇、評論篇、榮譽篇和歌韻篇,並配有一批珍貴資料照片。

代表劇目

新編古裝雷劇《貂蟬》令新編古裝雷劇《貂蟬》

2007年11月27日晚,廣東省第九屆藝術節主會場——廣州軍區禮堂座無虛席,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國家級評審及千餘羊城戲迷,還有專門從澳門等地趕來捧場的“鐵桿雷劇迷”,都被一股從雷州半島吹來的清新“雷風”所迷醉。來自湛江實驗雷劇團捧出的新編古裝雷劇《貂蟬》令觀眾們大飽眼福。

貂蟬》是根據《三國演義》中呂布與貂蟬的愛情故事創作而成,在傳統戲曲舞台上,演繹貂蟬的劇目歷來有之,不是“憂國憂民”的傳唱,就是“色情間諜”的調侃,不是拔高就是貶低貂蟬。新編古裝雷劇《貂蟬》則一改傳統套路,以貂蟬為主線,還原有血有肉的真正女子原貌,突出她在愛情與恩情的兩難中依計周鏇的掙扎。避開早已改編成名的京劇所歌頌呂布的基調,轉而展示戰場上兇狠的呂布可為貂蟬付出一切真情的另一面。整台戲情節並不是重點,而是重在人物的塑造,把人物真實化。

《貂蟬》也是在雷劇《連環計》的基礎上改編而成,後者曾於去年參加雷州市第六屆藝術節演出,獲專業組演出獎、演員獎、編劇獎、導演獎、舞台美術設計獎、服裝獎6項金獎。該劇雖然榮譽傍身,但並沒有就此停下前進的步伐,而是積極探索新的表現形式,力求更加完美。林奮就當時省的戲曲專家、評審留下的修改意見對劇本一改再改,從2004年10月24日的第一稿直至2005年10月29日的第七稿,已歷經一年的時間,直到《連環計》90%的改動,十易其稿。雷胡貫穿《貂蟬》主鏇律:作為此次最難得、又是最讓人驚喜的音樂獎,打破了雷劇在省級藝術表演賽事零的獲獎記錄,劇團全體人員為之振奮。據悉,音樂獎涵括了音樂設計、編配、伴奏效果,省里之前一直不將雷劇列為一劇種,只以雷歌命名,此次音樂獎的封銜實則對雷劇唱腔給予了的肯定,冠以名正言順的“名份”。

唱腔創作以板式變化結構為主,採用原雷謳散、慢、中快板,高商雷謳散、中、快板,高台羽調慢、中板,高台宮調中板,原腔混合復、慢板等11種板式,根據劇情和不同的意境採用女聲伴唱,男女聲重唱的作曲手法來渲染不同的戲劇氛圍。利用有代表性的雷劇音調作為貂蟬的主題音樂,並在各種情景中再現或是變奏,創造貼切又有特色的氣氛。樂器的配置採用中西結合,以民族樂器雷胡為主鏇律,增加古箏、琵琶等樂器的音色,在特定的戲劇情景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西洋樂器則增加了倍大、大、小提琴,使整個樂隊無論是在音色和聲響等方面都得到豐富的充實效果。

音樂唱腔是雷劇的最大特色,必須有樂器的配合。在該劇運用的20多件樂器中,倍大提琴,大、小提琴等首次現身,但它們並非劇團所有,而是從行政單位、退休職工、業餘愛好者等社會各界人士所借,音樂獎的取得與整個樂隊的真誠合作是分不開的。雷劇唱腔一直是雷劇研究專家陳湘生前奮鬥及期盼的,這次音樂獎的取得可以告慰這位為雷劇獻出一生心血的藝術家的在天之靈。

局限性

雷劇特殊的唱腔、特別是他們所採用的獨特語言,再加上深厚的傳統習俗等等因素,決定了雷劇有其存在的特殊性。雷劇特殊的唱腔、特別是他們所採用的獨特語言,再加上深厚的傳統習俗等等因素,決定了雷劇有其存在的特殊性。

1、受語言載體約束,與外地觀眾難於共鳴
嚴格來說,方言劇不能算是雷劇的不足,畢竟這是雷劇的特色。但雷劇要發展,不能閉門造車、固步自封,必須要走出去,要在保持自家藝術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吸收眾家之長,注入“新血液”,強大“造血”能力。可雷劇受語言載體的約束,是一種本土文化,離開了雷州,如何和外地的觀眾溝通,從而使之能產生共鳴?1992年雷劇《抓閹村長》晉京匯演,這是雷劇首次走入大方言地區演出,演出完畢,當時的國家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高占祥在稱讚該劇之餘,也表示在某些劇情上聽不懂,多半是猜出來的,原因就是語言交流阻礙。異地異方言的觀眾,儘管對雷劇這頗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感興趣,但受語言的約束,他們對劇情的理解、接受、溝通上存在隔閡。有些劇團採取了字幕形式,把唱詞放映出來,這種折中方法雖然有助於劇情的了解,但戲劇是語言類節目,講究“聽覺征服”,觀眾追求、享受的就是聽覺的愉悅,所以打字幕的方法對觀眾的吸引力不大。

2、觀眾斷層,失去年輕一代觀眾
改革開放後,人們的文娛生活也從以前的單調變為如今的多元化,電影、電視劇、網路遊戲、卡拉OK……這些新式的娛樂吸引著人們的視野,快餐文化等舶來品也對人們充滿了誘惑,尤其是好奇心強、正處於叛逆期的青少年,對雷劇更是嗤之以鼻,覺得是土得掉渣的東西。加上雷劇幾十年如一日的形式,情節發展緩慢,多是歷史劇,時代性不強,青少年很少有耐心看雷劇。同為廣東四大地方劇種之一的潮劇也遭遇了同樣的尷尬,潮州電台前不久新開播一個“戲曲頻道”,專門播放潮劇、潮曲,並請來專家講解、評點,還有與觀眾的互動節目,收聽的人不少,但多是中老年人,難以征服青少年的心。

3、與民俗相連,受到“誕期”的限制
雷州半島的戲劇活動與當地的祭祖、敬神等活動相關的,故稱為“神誕戲”或“年例戲”,史料記載,早在清朝晚期,海康(今雷州)的農村就形成了每年在某些固定的日子裡請雷劇團到村上唱戲,這些日子是自己村里供奉的神聖,如靠海的漁村多是敬奉媽祖,則建了天后宮,內陸的村莊則敬奉城隍、關爺、南極大帝、玄天上帝等神明。到了這些“父母神”的誕辰,張燈結彩,在神龕前供奉香燭和金豬、肥雞等。神壇前一般都要演戲酬神,就是在正對神壇的前面空地搭建戲台,演戲給神看,以表示對父母神的虔誠尊敬。

各村的神誕日基本集中在農曆的正月、二月,另外每年農曆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也有相當多的節慶和民俗活動,也是雷劇戲班的活動旺季。夏天六七月民俗活動較少,則演戲也較少。請戲的錢大多是由各家各戶籌款得來的,也有由村裡的私人老闆包戲或者由村集體出錢的情況。然後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們(俗稱“頭人”)負責聯繫戲班和安排演出。所以雷劇的市場多半是由民俗支撐起來。這樣就比較容易受“誕期”局限,旺季時劇團苦嘆“分身無術”,淡季則“無米下炊”。

每逢春班之時,幾十個專業藝術團體與幾百個民間藝術團體的演出,讓觀眾“暴飲暴食”,而其他時間卻仍是“劇團找不到觀眾、觀眾找不到劇團”的雙方“飢腸轆轆”。

雷劇雷劇

4、惡性市場競爭模式
這是指專業雷劇團與民間職業雷劇團之間的競爭。專業雷劇團主要是指1985年經市文化局改革後合併形成的湛江市實驗雷劇團、雷州雷劇團、徐聞雷劇團,這些國營雷劇團管理體制先進,且注重劇本的質量、演員的嚴格挑選、唱腔的創新。2004年湛江實驗雷劇團精心挑選了26名好苗子,送到省粵劇學校學習。但民間雷劇團卻沒有在這方面下足功夫,隨便就扯塊布拉起面大旗就成立了雷劇團,1979年,開始允許進行營業性演出,民間職業雷劇團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並逐步形成了經營、競爭機制較強的自身體制。一般是家族式經營:父親當團長,母親當老旦,女兒當花旦、兒子當小生……為了精簡人手,身兼多職是很正常的事,行政、人事、財務、外聯、總務、演員、導演。而劇本粗糙,甚至連唱詞都沒有,演員上台後隨著劇情張口就自編,俗稱“爆肚戲”。國營雷劇除了國家財政補助之外,50%的經費還要下鄉演出賺錢,民間職業劇團戲金較低,這對國營雷劇團造成了衝擊,失去了市場外,戲金也一跌再跌,入不敷出……

5、先天不足的雷劇
雖然經過幾百年的歷史變遷,雷劇也有了自己的劇種特色,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從物質條件來看,貧瘠的雷州大地無法為其提供深厚的經濟發展後盾;從藝術形式來看,雷劇最初是從較為簡單的姑娘歌發展而來,後來藝人參考學習了粵劇的表演形式、服裝、鑼鼓、音樂,使雷州歌劇的表演完全成為戲曲的形式。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照搬了粵劇的形式,在之後的發展中一直沒有擺脫粵劇的模式,沒有自己特有的風格,很難說能在表演形式上有大的突破;從唱腔來看,是七字四句格式甚至沒有男女之分的,直到湛江實驗雷劇團林奮通過個人努力,才使雷劇唱腔有男女之分;從劇本來看,創新性的劇本較少,多是歷史劇,極少現代劇,起實際教化作用不大。人物刻畫單調、蒼白無力;從雷劇苗子的培養來看,國營劇團缺少專門的訓練、學習場地,只能在委託廣東省粵劇學校給雷劇學員上基本的文化、形體、身段等課程,至於雷劇唱腔方面得靠實驗雷劇團的老師周末輪流上去廣州上課……

6、缺少文化龍頭產業的帶動
傳統文化如果單純靠農民的力量,很難做大做強這個蛋糕,故需要文化龍頭產業的帶動。龍頭產業資金雄厚,競爭力較大,能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經濟利益,為雷劇的發展、提高提供良好的經濟環境。雷劇要發展,不能單單依賴政府的重視、扶持,得需要文化龍頭產業的推動。目前雷劇團的經營模式僅限於國營和民營,國營雷劇團倘若單單指望國家財政的補助,杯水車薪,靠天種田肯定是無法獲得自身飛躍的。民間職業劇團更是面臨資金短缺、管理經營、藝人社保福利等問題,無法實現自身的發展。另外在相關的雷劇音像成品發行上,也迫切需要正規的音像公司來主導,保證音像品的質量。

7、與其他的劇種的比較,雷劇的國外市場較小
一個劇種想擁有龐大的國外市場,那必須要有喜歡該劇種的觀眾。而往往會喜歡該劇種的觀眾,多半是家鄉話就是該種方言的華人或華僑。與“國粹”——京劇這北方方言大劇種相比,雷劇固然沒有無法達到它在國外的巨大市場和觀眾層次。就連跟本省的粵劇、潮劇也無法相比,關鍵在於潮汕地區是僑鄉,華僑頗多,到國外經商謀生或移民定居的遍布世界各地。為了慰藉思鄉之情,華人或華僑們通過當地政府或同鄉會邀請國內的粵劇團、潮劇團到國外訪問演出。出國演出對劇團而言是名利雙收,既可名氣外揚,又有經濟效益。更為可貴的,為了提高演出質量,劇團肯定會注重劇本情節的緊湊、演員的表演,反覆、認真排練,從而促進了劇種藝術的提高。當然,雷州半島也有在國外的華人,他們也很渴望能看上故鄉的雷劇,但談到分布密集度、人數之眾卻遠遠不及潮汕地區。前段時間,雷州市現任市委書記李昌梧到馬來西亞考察時,曾攜帶去了一大批雷劇CD送給了當地的雷州同鄉會。不過,雷劇也想要像粵劇、潮劇那樣大規模的“走出國門”到國外訪問演出,恐怕還需要些日子。

獲得獎項

現在雷劇已具有相應的規模,整個團體的藝術結構達到戲曲劇種的要求與條件,觀眾喜愛有加。雷劇經歷三四百年的發展,已經走向成熟。湛江市實驗雷劇團1992年一度晉京演出,盧凌日創作的《抓閹村長》,深受京華觀眾的好評,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從此,雷劇在北京的劇壇上傳出了前所未有的一聲南方巨雷。2001年,該團相隔10年後第二次晉京演出古裝雷劇《梁紅玉掛帥》,主演員林奮獲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
2007年雷劇藝術節閉幕式上,雷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了2006年雷州市雷劇藝術節獲獎單位和個人,授予雷州市委宣傳部為最佳組織獎;雷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等4個單位被授予組織獎;雷州市委辦公室等60個單位獲得貢獻獎;雷州市雷劇團獲特等獎,獲獎劇團還有金獎2個、銀獎5個、優秀獎7個;陳吳森編劇《月亮灣》獲“樟樹灣杯”一等獎,獲得二等獎與三等獎分別有3個和4個;雷州市雷劇藝術節“百年雷劇大論壇”獲獎論文優秀獎20篇,入選獎19篇,紀念獎5篇;莫廉、陳尚湘、戚建平獲特殊貢獻獎個人;最佳導演獎3名;最佳音樂唱腔設計獎2名;李德明等10人獲得“十佳男雷劇演員獎”;高月祝等10人獲得“十佳女雷劇演員獎”;何巧娟等10人獲得“十佳雷劇新人獎”;林滾等12人獲得“優秀樂手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