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劇

壯劇

壯劇是壯族戲曲劇種的統稱。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寧、廣南一帶。壯劇在壯族民間文學、歌舞、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清同治光緒年間已有演出。在發展過程中,有的也曾受到漢族民間藝術和戲曲的影響。因方言、音樂唱腔、表演風格和流行地區不同,壯劇分為廣西的南路壯劇、北路壯劇、壯族師公戲和雲南的富寧壯劇、廣南壯劇等。

基本信息

遺產信息

在首屆中國壯劇文化藝術節上,廣西壯劇團表演的《金花銀花》在首屆中國壯劇文化藝術節上,廣西壯劇團表演的《金花銀花》
遺產名稱:壯劇 所屬性質: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編號:Ⅳ—82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遺產級別:國家 簡介

名稱

壯劇又叫“壯戲”,是在壯族民間文學歌舞說唱技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舊時壯族自稱“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壯戲稱為“昌托”,即“土戲”,以別於漢族劇種。壯劇還有四個俗稱:1、板凳戲——人或兒人坐在板凳上演唱。2、門口戲——移板凳於門口處演唱。3、平地戲——在寬敞的平地上演唱。4、游院戲——游院串寨演唱。

簡介

2007年第一屆北路壯劇藝術節2007年第一屆北路壯劇藝術節
壯族主要有七種傳統戲劇:流行於靖西德保的德靖木偶劇,流行於靖西、德保、那坡馬隘壯劇,流傳於田林凌雲樂業百色等桂西一帶的田林壯劇,流傳於隆林隆林壯劇,流傳於文山富寧縣的富寧壯劇廣南壯劇,流傳於武鳴河池宜山來賓貴縣等地的師公戲。由於地域環境、方言土語、音樂唱腔、表演風格及伴奏樂器的差異,壯劇產生了廣西的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壯族師公戲(又稱壯師劇)以及雲南的富寧壯劇、廣南壯劇等分支。南路壯劇用南路壯話演出,主要分布在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陽田東等縣;北路壯劇用北路壯話演出,主要分布於廣西田林、西林、隆林、凌雲樂業以及雲南富寧、南等縣。據不完全統計,南路壯劇有傳統劇目一百多個,北路壯劇有傳統劇目二百個。

源流

壯劇是在壯族民歌舞蹈、雜耍的基礎上發展和形成的。據現有材料看,在清代中期,壯劇就比較成熟,有自己的劇作者,自己的劇本和戲班。由此推知,壯劇大約在清初已初具規模,到了雍正時期,它已經比較成熟了。

北路壯劇

北路壯劇表演北路壯劇表演
壯劇在清同治光緒年間已有演出。北路壯劇最早稱為"板凳戲",起源於民歌、唱詩和曲藝,原是壯族民間說唱的一種坐唱形式。勞動之餘,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二十年(1681)手抄唱本央白平調《太平春》即是此類唱本。清乾隆三十年,(1765)田林縣組織龍城班,搭台演出以央白平調自編的唱本《農家寶鐵》,即是北路壯劇最早的雛形。清嘉慶二十年(1815)成立半職業性的土戲班。當時土戲藝人已傳了七代。第七代班主黃永貴曾參加過南寧粵劇班社,抄了六十多個粵劇劇本,回鄉後與第五代班主廖法侖合作將劇本譯成壯語,並以土語形式演出。他還組成螺陽劇社,成為北路壯劇的代表。黃永貴根據章回小說《五虎平南》的故事情節編演了讚頌壯族民族英雄的大戲《儂智高》,最多時有六十四個演員同台演出,從此奠定了北路壯劇的基礎。這一代是土戲的全盛時期。北路壯劇流行於使用壯語北部方言的地區。

南路壯劇

2008年第二屆北路壯劇藝術節2008年第二屆北路壯劇藝術節
南路壯劇最早形成於清道光年間。馬隘人黃現炯早年流落南寧,在邕劇班當伙夫,道光二十五年(1845)返鄉時將邕劇帶回故鄉並組班演戲,稱為馬隘土戲,初時用漢語演唱,但因演員不會漢語,改為由師傅在後台唱,演員在前台演的雙簧形式演出。辛亥革命前後,逐漸發展為唱做和一的戲曲形式,改唱當地民歌,用壯語演唱,但仍保留了後台提詞的習慣。建國後吸收流行在當地的壯族提線木偶唱腔,使南路壯劇的唱腔更為豐富。南路壯劇流行於使用壯語南部方言的地區。

壯師戲

壯族師公戲在壯族地方叫"詩劇"、"唱詩"、"壯師"、"調師"。主要流傳於河池、宜山、來賓、貴縣、上林武鳴、邕寧、柳州、百色一帶,它是從師公歌舞(巫師跳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小戲。師公戲的舞蹈本身就是樂神的動作,"師公"即巫師,唱歌跳舞以娛神,稱之為"儺"。初時師公表演時穿紅衣戴木製面具,後用紙畫臉譜代替,1911年後才去掉面具,開始代妝表演。

富寧壯劇

雲南壯劇包括土劇和沙劇兩個分支,前者以富寧壯劇為代表,後者以廣南壯劇為代表。過去稱為土戲。土族是壯族的一個支系。富寧土戲有近300年歷史,主要流行在富寧縣城關、皈朝、剝隘、那能、洞波、者桑、板侖、花甲、谷拉、阿用、郎恆等鄉鎮,鼎盛時期業餘戲班多達百餘個。富寧壯族把演壯劇稱為“摑弄裰”,意譯為漢語就是“做土族的耍”。

廣南壯劇

廣南壯劇廣南壯劇
廣南壯劇流行於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廣南一帶。原名“沙劇”或“沙戲”,系由沙族歌舞受漢族戲曲影響發展而成,分為北路沙戲和東路沙戲,皆形成於清光緒年間。1868-1873年,廣西西林縣那勞戲班首次到廣南北部的一些村寨演出。富寧土戲也同時流傳到廣南東部山區,民眾十分喜愛,便向村中掌權的寨老提出要求,願意集資建立戲班。平時在本地搞法事活動的"麽公"(一般都是壯族中的文化人)順應民眾要求,有的去外地學戲,有的則從外地請戲師來教戲,並結合本地民歌、舞蹈、說唱等藝術和"麽公"行法事時設壇打醮的鑼鼓法令、咒語等,創造了北路沙戲東路沙戲。清光緒初葉(1875年前後),北路沙戲建立了底圩、弄追、坡傭、者卡、西松戲班,東路沙戲建立了里扣、樂貢戲班。1916年,北路又建立了普遷戲班。1957年,東路建立了板蚌戲班。這九個戲班中,有六個是"麽公"負責執掌,擔任戲班班主。故有"'麽公'不開腔,戲班不開箱"之說。沙戲這種戲劇與巫術相結合的局面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才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改變,原半戲班中的大部分"麽公"成了編劇導演

習俗

壯族人所以迷戀於壯劇,除了戲的內容吸引人以外,樂神消災、人壽年豐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南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就記述了壯族的歌唱風習:"廣西諸郡,人多能合樂,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無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相樂之。"壯族人酷愛壯劇,早期似乎與宗教信仰有關。馬隘壯劇的唱腔來自舞蹈,舞蹈也與巫舞有關。師公戲的舞蹈本身就是樂神的動作,"師公"即巫師,戴木面具或紙畫臉譜,穿長紅袍,唱歌跳舞以娛神,稱之為"儺"。

唱腔

南路壯劇《寶葫蘆》表演南路壯劇《寶葫蘆》表演
北路壯劇的音樂唱腔屬聯曲體形式,唱腔主要包括正調、平調、卜牙調、毛茶調、罵板、恨板、哭調、哀調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除正調外,還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幾種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調",老人用"老漢調"、丑角用"丑角調"等多種曲版。南路壯劇包括壯族提線木偶戲馬隘壯戲,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嘆調、採花、喜調、快喜調、高腔、哭調、寒調、詩調等。南路壯劇在行腔時,還採用"一人唱眾人和"的幫腔形式,演員在台上演唱,樂隊在後台助唱。幫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襯詞、拖腔,末句為重句全幫。這種幫腔手法,無論在製造舞台氣氛,烘托劇情環境,還是對人物內心感情的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壯劇的主要唱腔叫正調,女腳色起唱都帶“快哥來”(意即“哥快來”)三字,男腳色起唱都帶“儂阿里”(意即“妹在哪裡”)三字,明顯帶著壯族情歌風味。其曲調比較自由,可根據劇中人物感情需要加以變化發揮。此外,還有悲調(近似“皮簧”哭頭、滾板)、小調等。伴奏樂器有胡琴(比京胡細長,琴筒用牛角製成)、二胡、三弦、月琴等。打擊樂器有脆鼓(竹製小鼓)、大鼓、鋩鑼、大鑼、大小鈸、大號等。劇目有根據壯族歷史傳說改編的《儂智高》,民間生活小戲《瞎子鬧店》、《李元慶舂碓》,移植漢族戲曲劇目《薛平貴》、《金紗帕》,以及新創作的現代戲《萬年樹》、《曲折的水溝》等。

唱詞

壯劇主要唱腔的唱詞(包括五字句和七字句),都保持了壯族傳統民歌的特有韻律結構:押腰腳韻形式。所謂"腰腳韻",即上一句的末一個字("腳")與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腰")互相押韻。這樣的押韻,唱起來使人覺得簡中有繁,同中有變,婉轉起伏,連綿不斷,聽而不厭,韻味無窮。這在中國戲曲中是獨具一格的。壯族人迷壯劇,因為不但劇情是壯族人熟悉的,而且唱詞、道白也是壯族的方言土語,聽來特感親切。

聲腔

在壯劇展演開台儀式上,田林各鄉鎮業餘壯劇團紛紛亮相在壯劇展演開台儀式上,田林各鄉鎮業餘壯劇團紛紛亮相
藝術上看,壯劇聲腔可大致分成三類:
第一類的音樂接近板腔體,表演程度接近京劇、粵劇、滇劇等大劇種,這以"哎咿呀";"哎的"和"乖海咧"三大聲腔為代表。
第二類的音樂為聯曲體,類似廣西彩調雲南花燈那樣的民間小戲,以"咿嗬海"聲腔為代表。
第三類是解放以後吸收了當地民間歌舞新發展起來的品種,以《螺螄姑娘》為代表。

襯腔

壯劇按其所唱“襯腔”的不同,分為“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和“咿嗬嗨”4類。所謂襯腔,就是在每段唱詞的開頭或一句唱詞的結尾,加上幾個有聲無義的引腔或拖腔。“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屬於前一種,如“哎的呶啊──我名儂智高”,這種腔調就叫“哎的呶”;“咿嗬嗨”屬於後一種,如“稻穀金黃就要收啊,那斯嗬留嗨呀咿嗬嗨呀嗬嗨”。“咿嗬嗨”是富寧壯劇的主要襯腔之一。

曲調

壯劇丑角壯劇丑角
壯劇的主要唱腔叫正調,女腳色起唱都帶“快哥來”(意即“哥快來”)三字,男腳色起唱都帶“儂阿里”(意即“妹在哪裡”)三字,明顯帶著壯族情歌風味。其曲調比較自由,可根據劇中人物感情需要加以變化發揮。此外,還有悲調(近似“皮簧”哭頭、滾板)、小調等。壯劇慢板中的詠嘆調,中板中的喜調、採花調、高調,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調、快採花,散板中的哭調、寒調、詩調、掃板等等,無不來自壯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調,令人喜愛。
壯劇的音樂曲調充滿著壯族民歌風味,而且每個曲調都是結合行當來伴奏。大調是用於伴奏小旦的唱腔的。曲調婉轉抑揚,異常優美。多半是用十六音符,全曲以曲子的第一句為主。反調是用於伴奏武生打仗時用,節奏強烈,多用八分符及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很少用。沙調是小生出場時的伴奏曲,附點八分音符二分音符較多。過場調是旦角走路時的伴奏曲,旦角走路時作舞蹈身法,用扇子遮臉,走一步要半蹲一下。這支曲調也可以說是一支舞蹈伴奏曲,華麗、優美、感人。皇帝出場有時也用此調伴奏。加冠調只能用於皇帝出場時用,多半是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婉轉動聽,非常柔和。

伴奏樂器

壯劇的伴奏樂器主要是馬骨胡,用馬腿骨做琴筒,金屬弦,比京胡細長,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蘆胡二胡三弦、簫筒或笛子,有時吹奏木葉作為輔助,此外還有木魚、小鼓、大鈸、星鑼、高邊鑼等打擊樂器。其中以師公戲的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響如瓮瓮聲。壯劇的伴奏音樂,採用多聲部的手法,各種樂器定弦不同,在鏇律上形成多種的和聲關係,演奏起來饒有情趣,是我國少數民族多聲部音樂寶庫中的珍品。北路壯劇主要以馬骨胡、葫蘆胡、月琴等伴奏樂器;南路壯劇主要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為伴奏樂器;壯師戲以蜂鼓、鑼、鈸和無膜笛為伴奏樂器;富寧壯劇主要以土鑼、土鼓、鋩、和土二胡、土三弦、嗩吶等為伴奏樂器。廣南壯劇的伴奏樂器有胡琴(比京胡細長,琴筒用牛角製成)、二胡、三弦、月琴等。打擊樂器有脆鼓(竹製小鼓)、大鼓、鋩鑼、大鑼、大小鈸、大號等。

表演

2008年第二屆北路壯劇藝術節2008年第二屆北路壯劇藝術節
南北路壯劇的表演,皆有特色。北路壯劇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醜行彩旦用團扇(葵扇),小生花旦用摺扇。南路壯劇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臉分大小花臉,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師公戲的表演,早期有七十二種面具,每種代表一類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後創作、改編演出的《紅銅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鳥衣》、《水輪泵之歌》等,皆博得觀眾的好評。
壯師戲表演初時著紅衣戴木面具,後改為化裝著戲服。
廣南壯劇的表演特點是舞蹈性強,以扇子為主要道具,生用團扇,旦用摺扇。主要曲調為女唱“乖哥來”,男唱“依阿里”。演出前由班主進行開台儀式。在後台設一香案,燒香3柱,酒3杯,敬獻戲神,班主口中念念有詞,祈禱演出成功,乞求神靈保佑全村寨人安畜旺、五穀豐登。演出結束,以同樣形式收台(封箱)。演出一般是在廣場上壘土台或用石條木板搭臨時戲台,頂上蓋一塊大布篷,一塊橫幕從中一隔,分為前台和後台兩部分。橫幕中畫麒麟、龍鳳等圖案,兩邊掛門帘,簾上畫荷花石榴、壽星等圖案;後台置條桌一張,上供"老郎神"牌位.兩邊放衣箱、頭盔、把子等;前台置一桌二椅,文場居左,武場居右,戲師傅坐在桌後提示台詞,指揮演出。廣南壯劇演出有"文不離扇,武不離刀,側身出場,台中亮相,先禮後唱,拜揖人場"的傳統表演程式。文官出場的"上引台"程式接近漢族劇種的"排朝";武將出場的"上跳台"接近滇劇早期的"推衫子"。小姐莊重,書生文雅,大王草莽……惟小丑放蕩不羈,可以唱前不禮人,入場不揖,插科打渾,任意發揮,故有"小丑出場,笑斷肚腸"的說法。

劇目

壯劇表演壯劇《瓦氏夫人》表演
壯劇的劇目比較豐富,現在能說出名字的有340多出。其中,一類是反映民族鬥爭歷史故事及神話故事的;一類是根據演義小說改編的連台本;另一類是取材於民間唱話的;還有就是生活小戲及創作、改編的劇目,如《劉三姐》、《螺螄姑娘》、《梁山伯與祝英台》,移植劇《焦裕祿》等。壯劇題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內容,如《布伯》、《儂智高》、《張四姐下凡》、《寶葫蘆》、《紅銅鼓》、《金花和銀花》、《卜牙》、《文龍與肖尼》、《劉二打番鬼》、《莫一大王》、《百鳥衣》、《白馬姑娘》、《夜明珠》、《玫瑰花》、《水輪泵之歌》、《解臼》、《雙狀元》、《雙花配》、《牛郎》、《順知戽海》、《螺螄姑娘》、《換酒牛》、《窮山巨變》、《瞎子鬧店》、《李元慶舂碓》、《薛平貴》、《金紗帕》、《瓦氏夫人》《萬年樹》、《曲折的水溝》等。

劇團

壯劇過去都由半職業和業餘班社演出。新中國成立後,陸續建立廣西右江壯劇團廣西壯族自治區壯劇團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劇團以及百色、德保等縣壯劇團。在雲南,1960年,雲南壯族歷史上第一個專業劇團“富寧縣壯劇團”成立。1962年又將該劇團改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劇團,一些業餘劇團也隨之興起。廣西壯劇團成立於1965年,其前身是廣西右江壯劇團,演出的壯劇由南路壯劇和北路壯劇合流後形成,受到了廣大民眾的歡迎。

交流

壯劇表演壯劇表演
1949年之前各路壯劇都有自己的戲班,但都無職業班社。農忙時停鑼,農閒時演出。民國後直至新中國成初期,南、北路壯劇各演各的,很少相互間的藝術交流,發展緩慢。1954年後,廣西各縣紛紛成立業餘劇團並編寫劇本。在1955年全國民眾業餘音樂舞蹈會演時,根據民間故事改編的壯劇《寶葫蘆》參加演出獲得表演獎。這一時期創作的壯劇有《百鳥衣》、《猩猩外婆》等,形成一股創作新劇的高潮。1959年成立右江壯劇團,三路壯劇開始合流。1965年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壯劇團,此後又成立了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劇團及百色,德保等縣壯劇團。這些劇團經常開展交流。

特點

馬山古寨鄉壯師戲《十五個男人踩蓮花》表演馬山古寨鄉壯師戲《十五個男人踩蓮花》表演
壯劇音樂主要來源於山歌、民間說唱、道場音樂等,按戲曲音樂的劃分可分為腔、曲牌、唱詞、樂器幾個部分。壯劇表演有“女不離扇,男不離刀”之說,也有一些傳統步伐、調度規則,但不拘泥於過多的程式,而是根據壯族宗教歌舞及劇目需要,不斷吸收民間及漢族戲等各類表演技藝進行充實,形成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
壯劇的化妝有俊扮和臉譜之分,俊扮是生、旦行的一般裝扮,搽底油、拍底色揉紅、描眉眼,臉部乾淨沒有勾畫其他的線條圖案臉譜有一定的格式,人物性格品性自然分明。
壯劇的唱腔,不象其他劇種有各式各樣的調及板眼,只分生、旦、淨的唱法。旦角唱腔婉轉、優美、細膩,滑音較多。演員與音樂配合上較自由,只要音樂拉到中音的地方演員就可起唱。在打擊樂的配合方面,每唱完兩句,打擊樂就打一次,生角的唱腔明朗,行腔較多。演員與音樂、打擊樂的配合與旦角同,只是不要小鑼,花臉唱腔,聲音渾厚、有力,打擊樂的配合是幾樣樂器一齊打,在音樂上只能用反調伴奏。
壯劇表演由於使用大量的壯話唱詞,因此表演者多數是在壯話聚集地的戲友,在化妝表演方面原生態味道濃郁。壯劇表演由於使用大量的壯話唱詞,因此表演者多數是在壯話聚集地的戲友,在化妝表演方面原生態味道濃郁。
壯劇的打擊樂與其他劇種也不同,只有一種鑼鼓經,在用法上與弦樂緊密結合。唱腔與音樂打擊樂的結合也是很緊的。不管什麼行當,每唱完兩句,總要打一次打擊樂。
壯族人民最喜歡武術,特別是打拳。壯劇舞蹈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掘的。壯劇的武生表演,動作有力,節奏很強,身段不多,但有濃厚的民族風格,表演藝術看起來雖然粗糙,但具有一定的民族獨特風格。
壯劇原來沒有服裝道具。清朝光緒年間有人到廣西經商,才帶回一批服裝道具。爾後根據不同角色,逐年增補改制,才豐富起來。但服裝有民族特色,大部分用黃褐色。旦角穿的與平常的壯族服裝一樣,只在頭上包手巾,然後在手巾上戴上一道箍。傳統壯劇的服裝多為自製,大多用自織的土白布,料按戲服的式樣繪製各種圖案。

藝術特色

德保馬隘戲排練現場德保馬隘戲排練現場
壯劇上演劇目大多來自本民族的生活實踐,反映壯民族的生活意願和審美習慣,謳歌真、善、美,鞭達假、醜、惡,因而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深刻的思想性特色。演出多伴隨著民族的活動而產生和發展。一般都在婚嫁喜慶,節日歌圩才登台演出,具有濃烈的民間習俗特色。既有源於本民族的土曲、土調,民間雜耍和民間舞蹈的繼承,也有對民歌、八音、時令、小調的吸收,還有從兄弟劇種的音樂、曲牌、表演形式、技巧的引進。形成了壯劇自身藝術的多源性特色。壯劇演出唱、念都用壯語,引用本民族諺語、比喻、俚語和格言,語言生動、辭彙豐富,對仗工整、押韻上口,醒人耳目,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戲劇語言特色。

價值

壯劇演員壯劇演員
壯劇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其題材內容、音樂唱腔、表演技藝等幾乎融了壯族原生態文化,並通過舞台藝術形象來加以展示,成為壯族文化的寶庫和傳承重要載體。壯劇是在壯族民間歌舞和民間宗教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它經歷了從事娛神、人神並娛,再到娛人為主的幾個發展階段:其唱腔也是從山歌小調、坐唱事到扮角色演唱的演變過程。同時,又吸取了漢族地方劇種的藝術養分,是民族文交流的生動體現,對我國少數民族戲劇發展史的研究具有實證性的價值。
壯劇能滿足壯族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對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頌揚敬老愛幼、勤勞儉樸的傳統美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潛益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推動作用,充分體現了壯劇的實用價值。

衰落與新生

2010田林·首屆中國壯劇文化藝術節隆重開幕2010田林·首屆中國壯劇文化藝術節隆重開幕
壯劇是廣西壯民族的代表劇種。它的產生、發展,經歷了幾番沉浮:乾隆三十年形成演出班社,光緒三十年仲春,北路壯劇達到鼎盛階段,但隨後便很快衰落。新中國成立後壯劇得以新生,卻又在“文革”期間消沉,改革開放後,壯劇重獲新生。但是,由於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壯劇受到多元文化和強勢文化的衝擊,生存又出現危機。青年一代追求時尚,視壯劇為土俗,欣賞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情銳減。據了解,隨著一些民間老藝人的離世和退隱,南北兩路壯劇都面臨後繼乏人、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田林縣原有的106個業餘劇團也減少到現在的30多個,壯劇活動的舞台逐漸縮小。及時對壯劇進行搶救和保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壯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階段,壯劇再次獲得發展機遇。

匯演

2001年以來,廣西壯劇團演出的壯劇《瓦氏夫人》曾獲第七屆中國戲劇節中國曹禺戲劇獎、優秀劇目獎等8項獎,第十四屆曹禺戲劇文學獎提名獎等。2006年9月,壯劇《瓦氏夫人》進京,參加了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
2009年第三屆北路壯劇藝術節2009年第三屆北路壯劇藝術節
從2007年開始,田林縣已經舉辦了三屆壯劇文化藝術節。原汁原味的壯家文化吸引了不少海內外的學者。2009年,田林縣獲得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授予的“中國壯劇之鄉”的稱號,成為中國壯劇傳承研究基地,從而以“北路壯劇的發源地”為旗幟,提出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保護與發展思路,為保護、傳承、弘揚這一優秀傳統文化,活躍少數民族地區文化,促進各民族和諧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2010年“首屆中國壯劇文化藝術節”在田林縣拉開帷幕,來自滇、黔、桂三省區的30多個壯劇團在這裡舉行了長達5天的壯劇展演,展演了《孔雀東南飛》、《女附馬》等40多個壯劇傳統劇目,讓廣大壯劇迷共享壯劇文化盛宴。 歷時5天的藝術節將帶領人們感受北路壯劇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神奇魅力。
2010年11月1日至3日德保縣舉行第二屆南路壯劇匯演,連演了三天三夜,共有36個村屯業餘劇團400多名演員參演,來自德保縣11個鄉鎮和德保縣老體協、德保縣群文團體為上萬名觀眾演繹了一場場別開生面的壯劇節目,這次匯演呈現出參賽隊數多、劇幕新、表演精、年輕演員不斷增加的喜人景象。《生男生女都一樣》、《新農合好》等壯劇劇目以宣傳計畫生育、遵紀守法、社會道德等知識為主題,讓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受到了教育,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一聲聲婉轉的南路唱腔,悠揚的曲調,充分展示了德保的特色民俗文化,為廣大觀眾獻上一場豐盛的民俗文化大餐。

師傳

壯劇《歡騰的壯鄉》表演 壯劇《歡騰的壯鄉》表演
壯劇師傳指對整個壯劇的發展有較大貢獻的藝師。有的創造和發展了唱腔,有的改革了表演程式,有的改進了樂器的演奏技巧,有的表演出色、保存了北路壯劇的本色,有的熱心傳播北路壯劇。算起來,北路壯劇的師傳已有10代。代與代之間都有師徒關係,而第二代和第三代、第七代第八代和九代還有父子關係。第九代藝師黃芳聲小時曾從父習藝對畫中幕、演丑角(夜摸)、唱殺雞調有比較突出的貢獻。年青時因當了村幹部忙於從政,藝業日漸荒疏,晚年退休,才重操舊業。戲班亦有各戲班的師傳。戲班的名稱,依所傳的師父不同而不同。黃從善所傳以“隆”字命名,楊連所傳以“同”字命名,黃永貴所傳以“和”字命名,如“隆勝班”、“同義班”、“共和班”等等。各戲班在發展中,班主在不同時期另定戲班名稱,有的按地名而立,有的是民眾依據喜愛而立,名堂很多。各戲班出於對師父的崇敬,一般都列有歷代教師的牌位,演戲時設香案置中幕後,日夜供祭,香火不停,演戲結束才撤。

壯劇名家

北路壯劇歷代藝師簡介:

台師

2008年第二屆北路壯劇藝術節上的壯劇表演2008年第二屆北路壯劇藝術節上的壯劇表演
台師楊六練。生卒不詳,男,田林縣舊州鎮那度屯人。生於康熙年間,死於乾隆年間。在鄉中是一名歌手,也學演“地台戲”。乾隆二十五年到四川做生意,因蝕本,無臉面回家,在四川老家打工攢錢,一面看戲,覺得四川的搭台戲比家鄉的地台戲氣派。要把這種做法搬到家鄉去。乾隆二十八年,回到故鄉,把本屯的八音班和舊州的地台戲班合併,組成“龍城班”學戲。乾隆三十年,於舊州街上搭起二丈寬的舞台,演出《一塊寶鐵》,唱腔用“平調”,得到民眾稱讚。這次演出是北路壯劇首次登台,其對北路壯劇的最大貢獻是“搭台唱戲”,故被後人尊奉為“台師”。傳弟子有朱勝明、岑如、岑宗等。三年以後,回那度另組戲班,“龍城班”由朱勝明執主。

歌師

歌師岑如岑宗。岑如,生卒不祥、岑宗,生卒不祥,男,田林縣舊州鎮央白屯人。兩人是兄弟,歌手都能夠對唱山歌幾天幾夜不重複,由對歌而得到妻子,從台師楊六練學戲以後,回央白組織“戲歌班”,編出《雙投紅河》、《對歌夫妻》等節目。後來到了晚年,因“平調”曲律平緩,一曲唱四句,不便換氣,唱時很吃力,便改為上下兩句,起落兩板,名稱仍叫“平調”。其對北路壯劇的最大貢獻是“改革平調”。

原師

原師岑秀龍,生卒不祥,岑會明,生卒不祥,男,田林縣舊州鎮央白屯人,生於嘉慶年間。岑秀龍是岑如之子,岑會明是岑宗之子。兄弟倆和父輩不同,提倡新的做法:少唱歌、多做戲,注重動作表演,舞台技藝突出。移植劇目很多,有《夜送寒衣》、《雙貴圖》、《朱買臣》、《木蘭從軍》等。聲腔編出了“梳妝調”,這是岑氏家族對北路壯劇的最大貢獻。

生師

壯劇《曼婁尼》表演壯劇《曼婁尼》表演
生師(又稱先師)黃從善,生卒不祥,男,田林縣舊州鎮央白屯人。一生為北路壯劇作出里程碑式的貢獻,給北路壯劇的主調正名——“平調”改為“正調”;音樂伴奏從只拉正線發展為正反合聲;多向外傳教。嘉慶十年,到隆林縣的隆或、徠也傳戲;他是田林縣的板堅、八渡、平塘戲班的傳渡師;晚年還到隆林縣的冷水,雲南省的富寧縣那良屯教戲。八渡戲班曾立有“黃從善先師之位”的牌位。第七代藝師黃永貴手抄的《台符》,也將其名排在第一位。

祖師

祖師廖法侖(1886~1894),男,田林縣舊州鎮央白屯人。八至十四歲讀書,每天偷閱和抄寫戲書,十五歲拜黃從善為師學戲,二十歲學道,二十四歲“戲”“道”雙全。由於有這些知識,創立了北路壯劇的《台符》。主張供奉師傳,唱戲不忘祖宗。在藝術上,能說戲、教戲、編劇,編導過《儂智高》、《雙打南蛇精》,移植了《木蘭從軍》、《征東征西》、《三下南唐》等。唱腔“殺雞調”是他創造,從此成了北路壯劇的風習,戲班每次開台、收台都殺雞供神,念《台符》。這個做法,央白、板堅、示甫、弄合、南合、平塘等地的戲班按例至今。創作“殺雞調”,對大過場,正調,梳妝調,殺雞調,卜牙調,八仙調,升堂調,山歌調定型。

宗師

宗師楊連(1850~1910)男,舊州鎮那度屯人,楊六練的後代。青年時,到央白拜黃從善、廖法侖為師,並收回楊六練所傳老戲本。他變善道法,重加《台符》。內台設立祖師牌位,台前立有社神之靈位,演戲期間,香菸日夜不斷,弟子誠心供奉,以保全寨平安,唱戲順利。台規定得很嚴,戲未演完,演員不能擅自上下,戲演得好,民眾評價很高。土戲劇目少,他又親自到南寧購買小說,改編成戲,經他改編的有《二度梅》、《仁宗不認母》、《五子拜壽》、《包公奇案》等,先後在央白、舊州、那度公演,悲的能使觀眾流淚,喜的笑到合不攏嘴。不久,各地請他去教戲,到過本縣的那昔、馬郎、板堅、隆林縣的沙梨、者浪、冷水、渭洛、隆或、徠也,其中沙梨住了四個多月。

全師

壯劇演員出現了老齡化的現象壯劇演員出現了老齡化的現象
全師(土飛猴)黃永貴(1853~1917),男,生於田林縣舊州鎮央白村,八歲開始讀書,二十二歲赴南寧應考,三十六歲到八桂鄉平六屯教戲。他自幼熱愛土戲,拜廖法侖、楊連為師,白日讀書,晚上學戲。赴南寧應考時,為邕劇所迷,棄功名於不顧,天天看戲,每次看戲,總坐在老位子,被邕劇雷喜彩發現,收為弟子。從雷喜彩學戲三年,學好各種行當,並學會繪製戲服,抄了六十四個劇本,買了一架揚琴,於1880年回到田林,先在央白組織“萬和班”,仿唱邕戲,因唱腔與道白與土戲不同,演員學不好,民眾聽不懂,戲班辦不下去。他並不灰心,又到舊州找商人和居民商議,並得到當地“粵東會館”的支持,以廣東街為主,成立“共和班”,演唱邕劇。由於演出時,唱念夾土夾洋,民眾把他們戲班叫做“土漢班”。光緒十三年(1887),“土漢班”應邀到梧州演出,歷時半個月,盛極一時。返回時,在百色、樂里、潞城、舊州演出。為適應民眾需要,不照搬邕劇那套,只把邕劇的精華融入土戲之中。土戲以前只長於文戲,他教會了武打;土戲以前僅拉四把二胡,他引進了打擊樂揚琴伴奏;土戲唱腔多是落板,他改成起板;各種行當的表演程式以及土戲的步法,是他提煉,技藝大提高,特色更明顯。他特別愛演武打戲,飾過《猴王出世》的悟空,《木蘭從軍》的大王,《薛仁貴三次投軍》的薛仁貴,《儂智高》中的儂智高。演出時,不論前翻後翻,空中三翻,敗落台下,復跳上台,從中幕上跳出跳進等,都十分出色,因而獲得“土飛候”的美稱。傳說黃永貴一生共教出了三十六個戲班,(據查,不只此數),其中:廣西三十三個班(田林縣的舊州、板堅、弄合、南合、平塘、六池、六下、那比、八麻、弄瓦、八渡、弄潭、八桂、八江、者利、樂里、平中、百達、啟華、平些、平六、八車;隆林縣的沙梨、者浪、岩茶、冷水、渭洛、南角;百色縣的長平、百崗、者架)。貴州三個班(先教冊亨縣的乃言、八達、央候,後順江而上,教到團峰、者龍、板萬、板壩等劇班。)光緒十六年(1890),曾到雲南富寧教戲。民國三年,在百色縣者架屯教戲完畢,返家途中,在八江屯病故。他對土戲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成為北路壯劇發展史的第三個里程碑。

老師

壯劇小旦壯劇小旦
老師(樊梨花)黃福祥(1896~1964),男,生於田林縣八桂鄉平六屯,黃永貴第三子,是北路壯劇的一代名師。他自小跟其父學戲,又進了三次武術班學拳術,受過本地武術師、德保武術師、貴州武術師的傳授,十五歲開始繼承父業,十六歲跟父親繪製戲服,正式登台演出。由於功底深厚,生、旦、文、武全能,唱、做、念、打俱佳,既繼承前人的技藝,又創造了新的程式,是最能掌握土戲藝術規律的傳渡師。他演過滿腹韜略、重情篤義、善良機敏的《儂智高》。演過瀟灑儒雅的《卜牙歌》,這些人物,演來個性鮮明,形象生動,尤擅長武旦。他的武打變化多端,三人跳台,白手取刀,雙刀取棍,刀對刀,槍對槍,三打一,一打四等都嫻熟自如,他演過的花木蘭穆桂英樊梨花楊金花,不論文場武功,都很精湛,因而被民眾譽為“樊梨花”。他集前人之長於一身,創作出鮮明的藝術特色。他的表演細膩、傳神、健美,特彆強調藝術美,動作花俏,多變化,他的花扇動作,剛柔相濟,活潑靈巧,一舉一動有規矩,運用腕功很有功力;旦角的正反手扇法,鏇轉甩手,生角的胸前轉扇,風味別具一格。出扇轉扇,使人目不暇接。他的唱腔,多屬淳樸,同是唱“正調”,但他能根據不同情節,把傳統唱腔略加改動,表達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效果顯著。年輕時,嗓音清甜柔美,行腔婉轉纏綿,注重以聲傳情,有些唱腔,聽來耳熟,經過他的潤色,就顯得嫵媚清新,聽者總感到腔腔皆美。
除了鑽研表演藝術外,在舞美和伴奏方面亦不斷革新,他每到一地方教戲,都從節省開支出發,為當地戲班繪製戲服;戲教好了,便能穿上戲服登台演出。他中年曾到南寧參加美術比賽,榮獲“龍鳳高名”之稱。土戲的主要伴奏樂器——馬骨胡,原來奏的是半反線,他為了加強表現力,改為大反線(叫“全反”)伴奏,引人入勝,在唱腔上,他也不在原地踏步,創作出“正調慢板”、“丑角調”等唱腔。
富寧壯劇表演富寧壯劇表演
他一生獻身於壯劇事業,先後在田林縣的平六、樂里、舊州、百文、啟華、百達、八渡、八車、者徠、六丹、八修、汪屯、洞堅、洞弄、百逢、冷屯、小覽、者雲、門屯。百色縣的者架,雲南省富寧縣的那良、燈河、平這等地教出二十多個戲班。民國三年冬,他到舊州組織“螺陽劇社”,組織女演員參加演出,集名角於一台。共同切磋琢磨,在台下鑽研,以台上實踐。兩個多月時間,排練出《二下南唐》、《三下南唐》、《仁宗不認母》、《包公怒斬武王叔》、《六國封將》等劇目,民國四年春,經由隆林縣前往貴州演出。到隆林縣的沙梨時,和當地戲班黃庭忠等合班演,後到貴州的巴結、央壩等地巡迴演出。民國五年,黃福祥和其兄黃福興,應邀到雲南省富寧縣的那吉、燈河兩村教戲。傳過的聲腔有“過場”、“梳妝”、“正調”、“卜牙”、“喊板”。劇目有《三娘教子》、《瞞官上任》《二度梅》等,聲譽卓著。
他帶過不少徒弟,比較出名的是盧福海和閉克堅。盧福海(八渡人),男,專演旦角,至今不衰。他鼓勵閉克堅為土戲作畢生努力。把手抄的三十六個劇本交給閉克堅,另有他父親所傳的《台符》和《太平春》。“文革”中,三十六個劇本被搜出燒毀,現存只有《太平春》、《台符》和劇本《儂智高》。
解放後,他仍矢志傳戲,參加過歷屆文藝會演。一九五五年,主編《鯉魚姑娘》,獲縣會演獎。後與韋葦改編《百鳥衣》,參加在南寧舉行的桂西僮族自治區文藝會演,獲優秀節目獎。一九五六年到右江壯劇團任藝術指導。一九五七年出席在德保召開的壯劇座談會。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回田林任縣文藝學校教師。其間,編出現代劇目《甘明亮》,參加地區業餘文藝會演,取得成功。當時,《右江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熱情讚揚,還發了編民黃福祥的採訪記。一九六三年,他雖年屆晚年,但他的馬骨胡獨奏,響徹了地區禮堂,榮獲“民樂特等獎”。他為北路壯劇的發展和傳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民眾稱他為“教師和老師”。一九六四年十月,這位一代名師與世長辭。

繼師

南路壯劇《提線木偶》南路壯劇《提線木偶》
繼師黃芳聲,男,1925年生於田林縣八桂瑤族鄉平六屯,系第八代藝師黃福祥之子,第七代藝師黃永貴之孫。在北路壯劇十代藝師中,有“三代藝師出一家”的傳奇,說的就是他們一家三代傳人。現年81高齡的黃芳聲,在1946年即21歲時才真正開始跟隨父親學藝。由於平時耳濡目染,當年學戲就直接能登台表演,除小生和小旦外,戲中的其他角色都能扮演,特別善長扮演丑角和店主。當時,除了在本屯演出,還到過本鄉的八桂、花園、板圖、嶺屯、小覽(現在的六隆鎮當時地屬八桂鄉)及潞城鄉的弄讀等地獻藝。1948-1949年間因匪亂,學藝斷斷續續。解放後的1949-1955年間擔任八桂村農會代表、村長、文教委員及會計等職務。1955—1962年到田林百貨公司工作,在縣城工作的這段時間沒有辦法參加劇團的活動。1962年回鄉後至1973年,先後擔任村文書和黨支書職務。期間組織並參加劇團的排練、演出活動。改革開放後,80年代初,他親自組建成立新劇團並開始傳藝,能教文戲、武戲和樂器,並能繪製服裝、道具等,先後到過本鄉的八母、供央、小覽、嶺屯等地傳教,連續兩年到雲南省的那少授藝,每次都有半年之久。
由於學藝時間較晚,再加上後來的文革等原因,學藝停停斷斷,所以祖輩及父輩的很多技藝沒有學到。父親原來留存有祖輩保留下來的劇本100多出,因家中失火全部被燒毀,後來父親創編的幾十個劇目又送給了同行,因此他排演的劇目都是購買故事書移植編寫,編有《田子金》、《觀音堂會母》、《女賣男》、《一枝花》、《三妻兩狀元》、《三顆夜明珠》等約十五、十六出劇目。
雖然他一生學戲較晚,技藝也不算高深,但在教戲過程中,還是比較順利,沒有碰上多大困難,而且他能傳承和不斷弘揚民族文化藝術,曾獲得嶺屯業餘劇團贈送題有“百花齊放,百花爭鳴”的榮譽錦旗,技藝得到民眾認可,被授予第九代藝師——“繼師”名銜。

新師

閉克堅在2008年第二屆北路壯劇藝術節上表演閉克堅在2008年第二屆北路壯劇藝術節上表演
新師閉克堅,男,利周鄉百達村人,生於1938年。1957年上門到凌雲縣朝里村那巴屯。他自幼熱愛壯劇,8歲跟父親學拉葫蘆胡,9歲登台伴奏,10歲學表演,12歲拜黃福祥為師學藝。1953年至1954年間,黃福祥應邀到田林縣文化館教戲,排練《百鳥衣》。閉克堅當時讀國中,晚間經常跑來學戲。1963年,黃福祥老師因病在百色地區醫院留醫,他多次前往探望,老師深為感激,便將隨身帶的三十六個劇本贈送給他。其中有康熙二十年編立的平調唱部《太平春》和《台符》。
為了繼承北路壯劇的藝術遺產,除了向黃福祥老師學藝,還自費到田林縣舊州、八桂、八渡、定安、板桃;隆林縣的沙梨、者浪和西林縣的那勞等劇團拜訪老藝人,學到了不少劇目和表演藝術,並掌握了歷代藝師的傳承歷史,為研究北路壯劇源流提供了可靠材料。
他能編、能導、能唱、能跳、能演、能拉。生、旦、武、醜樣樣精通。由於在藝術上有一定成就,1960年,閉克堅被右江壯劇團吸收為演員兼樂手。後來,黃福祥老師知悉後,考慮到壯劇沒有繼承人,要求他回鄉傳授壯劇,於是,閉克堅毫不猶豫地辭別了右江壯劇團,回田林專心演戲教戲。
閉克堅專心研究和發展了不少壯劇音樂。北路壯劇原來只有九個唱腔。即大過場、梳妝調、正調、殺雞調、卜牙調、八仙調、升堂調、喊板、怒板等。曲調比較單一。閉克堅就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把正調原來的一種唱法增加了正調連板、正調中板、正調反板、正調高板、正調慢板等。在間奏音樂方面,新編了夜摸調、二過場(冷台調)。舞蹈音樂方面創編了採花調、十二月花調、太平歌、姐妹樂、牡丹調、慶新年、敬酒歌、喜調、樂調等。由傳統的9個曲調增加到三十六個。使北路壯劇音樂更加豐富,文有文板,武有武腔,樂有樂曲,哀有哀調。加強了舞台氣氛和藝術感染力。
76歲的北路壯劇第十代傳人閉克堅老先生76歲的北路壯劇第十代傳人閉克堅老先生
北路壯劇的劇目雖然很多,但在十年浩劫中大量被劫洗和燒毀。留存劇目少得可憐。因此,根據口頭流傳,閉克堅逐個回憶,重新編寫,規範本子。方便演員背台詞登台表演,改變了靠幕後提詞的“雙簧戲”習慣,劇本質量大為提高,舞台藝術更完善。
多年來,閉克堅創作和改編了《海蚌姑娘》、《田子金》、《雙釘記》、《花園定婚》、《白美蓮》等三十多個劇目,為北路壯劇劇目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幾十年來,閉克堅為了傳教北路壯劇,歷盡千辛,不惜勞苦,長年奔波在鄉村的羊腸小道,傳教壯劇。先後為田林的愛善、百達;百色的塘興、汪旬;雲南省的常社;貴州省的央壩等三省地傳受壯劇達33個劇團。各地劇團贈送旗匾很多。雲南省常社劇團贈送的錦旗寫到:“桂地香花,初放於滇”,貴州省央壩贈送的錦旗題字為“藝海耕耘,桃李芬芳”。
在閉克堅的從藝生涯中,歷盡艱辛磨難。文革時期,壯劇被當作“四舊”禁演。1968年閉克堅被貫以“四舊頭目”,被抓去批鬥,還被拳打腳踢,遍體鱗傷。押送到凌雲縣城關押兩個多月。在監獄裡他還念念不忘壯劇,每天都要哼上幾句。由於閉克堅對北路壯劇有突出貢獻,民眾都公認他為第十代新師。
閉克堅老師已年過七旬,但他仍然活躍在鄉村的文藝舞台上,他說要把餘熱奉獻壯劇藝術,讓這朵民族文藝山花開放得更加絢麗多姿。閉克堅的努力使壯劇蓬勃發展。2006年,閉克堅被聘請為田林縣北路壯劇藝術學校名譽校長。2008年,他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09年被評為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

壯劇研究概述

《壯師劇概論》《壯師劇概論》
在學術界,雖然一直都有一些熱愛民族藝術的學者、專家在從事研究,但是關於壯劇研究的專著並不多見。廣西壯族自治區戲劇研究室於1984年編印的《壯劇藝術資料集》,主要輯錄了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前輩們對壯劇的研究情況,涉及到了壯劇歷史、源流及其發展情況;壯劇的唱腔、語言、音樂及表演藝術;壯劇的發展方向等問題。這部資料集解放後壯劇研究之大成,既是對壯劇過去歷史的追溯和探討,也是壯劇未來發展的引路石。由壯學宗師黃現璠和學生編著的第一部《壯族通史》(1988年出版)對壯劇稍有介紹。韋葦向凡合著的《壯劇藝術研究》,是第一部研究壯劇藝術的專著。作者結合自己長期從事壯劇藝術創作的實踐經驗,從壯劇的誕生、成長和衰落、新生三個方面探討了壯劇的源流。廖明君教授主編的《壯劇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本論文集,它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文化大背景下對壯劇藝術的研究成果,具有繼往開來的特點。此外,還有《壯劇史》、《壯劇藝術概論》、《壯師劇概論》、《著名壯劇藝人傳》等專著,也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壯劇進行研究,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最難能可貴的是《著名壯劇藝人傳》的出版,表明了專家、學者已經開始關注到對壯劇傳承人的保護。

首屆中國壯劇文化藝術節

晚會現場晚會現場

由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百色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田林縣委員會、田林縣人民政府承辦的2010田林·首屆中國壯劇文化藝術節,2010年5月23日晚在田林縣文化廣場隆重開幕。晚會由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朱軍和喬靜主持,國內著名歌手孫悅、騰格爾,當紅演唱組合鳳凰傳奇、玖月奇蹟等匯聚田林,來自廣西各地以及貴州興義、雲南文山,身著盛裝的壯族、瑤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同胞滿懷激情、踏歌起舞,為廣大觀眾獻上一場魅力獨特的壯族文化藝術盛宴。

晚會現場晚會現場
晚會現場晚會現場

2006年壯劇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至2009年田林縣已連續三年成功舉辦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吸引了海內外專家學者和眾多來賓的參與,實現了“經濟與文化”的雙豐收。2009年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授予田林縣“中國壯劇傳承研究基地”稱號,標誌著田林壯劇已走出田林、傳遍廣西、邁向全國。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