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三聲部民歌

壯族三聲部民歌

三聲部民歌是我國80年代新發現的民間音樂品種之一 ,是流傳民間的一種極為珍稀的民歌現象。壯族三聲部民歌發現過程的追蹤描述 ,以及對它的演唱形式、流傳地域、音樂形態特徵 ,與其生成緣起的分析探討 ,意在進一步證明我國多聲部民歌存在的事實。對三聲部民歌的發現而言 ,其積極意義首先在於拯救了一個民歌品種 ,豐富了我國的民間音樂寶庫。

遺產信息

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演唱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演唱
遺產名稱:多聲部民歌(潮爾道-蒙古族合聲演唱、瑤族蝴蝶歌、壯族三聲部民歌、羌族多聲部民歌、磽磧多聲部民歌、苗族多聲部民歌) 所屬性質: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遺產編號:Ⅱ-30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申報日期:2008
申報人/申報單位: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馬山縣、四川省松潘縣、雅安市、貴州省台江縣、劍河縣銅鼓舞
遺產級別:國家 

簡介

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演唱
壯族三聲部民歌歷史悠久,主要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上林、忻城等三縣交界處的壯族地區,其中馬山縣東部的古寨鄉、加方鄉、里當鄉和古零鎮是分布的密集地帶,壯族人民稱為“三頓歡”或“三跳歡”。史書上早有“壯人迭歌聲合,含情淒婉,皆臨居自撰,不能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的記載。壯族三聲部民歌傳唱於壯族社會的生活生產、戀愛、婚喪和樂神等過程中,內容主要反映壯民族的生活、生產、風俗習慣等文化特質,表達壯民對美好生活的理解與追求。

起源

據學者推斷,壯族三聲部民歌最早出現在唐宋時期,盛行於明清時期,至今在馬山、上林兩縣交界處仍有演唱。壯族三聲部民歌表現的是壯族人民對宇宙自然的崇拜和信仰,以及對勞動人民勤勞勇敢的歌頌。

藝術特點

壯族三聲部民歌包括三個聲部,代表主鏇律的第一、第二聲部由主唱者演唱,第三聲部由二人以上合唱者合聲附唱,一聲部、二聲部獨立音調,三聲部陪襯和聲。三聲部民歌三個聲部的獨立性及完美結合,在國內外的民歌中比較罕見。

評價

壯族三聲部民歌是廣西馬山壯族珍貴的民間文化遺產,是千百年來壯族人民勞動生產情感和文化智慧的結晶。它的發現,填補了東方少數民族沒有多聲部民歌的空白。2000年11月,《南方日報》記者在採訪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后,在該報上評價說:廣西民歌是全國之冠,馬山民歌是廣西之冠。隨著三聲部民歌的頻繁展演,新聞媒體大力報導,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多年來,壯族三聲部民歌多次參加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等大型演出,併到日本韓國埃及芬蘭等十餘個國家進行表演,深受好評。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