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歌圩

壯族歌圩

歌圩"是壯族民眾在特定時間、地點舉行的節日性聚會歌唱活動形式,壯語稱為"圩歡"、"圩逢"、"籠峒"、"窩坡"等。歌圩在壯族地區有不同的稱謂,但均有"坡地上聚會"、"坡場上會歌"或"歡樂的節日"的意思。它是壯族民間傳統文化活動的,也是男女青年進行社交的場所。由於這種活動相互酬唱,彼此對歌,所以古人稱之為"墩圩"。

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南寧市
壯族歌圩壯族歌圩
遺產名稱:壯族歌圩
所屬性質: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編號:Ⅸ-46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申報日期:2006年
遺產級別:國家

傳說

壯族歌圩,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有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如禱祝豐年、賽歌擇婿、歌仙劉三姐傳歌等說法。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傳說在以前,有位壯族老歌手閨女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

起源

武鳴三月三歌圩 - 武鳴壯鄉人民和遊客共同跳起竹竿舞武鳴三月三歌圩 - 武鳴壯鄉人民和遊客共同跳起竹竿舞
壯族歌圩源於氏族部落時代的祭祀性歌舞活動,但進入社會發展後期,這種祭祀性活動逐漸演變成以民眾間的交流為主,並且多著重於歌唱活動而淡化“舞”的色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群體性的歌圩活動。按照壯學宗師黃現璠所言:“壯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愛唱山歌的民族,可說壯族山歌壯族文明的源點和重要傳播手段之一。壯話稱山歌為‘家’或‘歡’。唱山歌叫‘唱家’。何為‘家’?古代女子無家,女以男為家,故女子的‘嫁’字即由‘女’和‘家’兩字組成,表明女子與男子共同生活始有‘家’。如何‘嫁’人尋‘家’,壯族婦女即靠唱‘家’(山歌)來尋找中意男人成家,壯族古來‘倚歌擇偶’的風俗即由此而來。同時,古代女子受封建禮教束縛,言行受到諸多限制,沒有婚姻自由,無以為‘歡’,從而以唱歌來散發心緒或尋覓知心人結婚成‘家’來謀得‘歡’欣快樂。所以,壯族山歌的傳統表現內容除神話歷史政治道德地理天文、傳說故事、社會生活、生產勞動外,絕大多數都是談情說愛的,用以尋‘歡’作‘家’或成‘家’得‘歡’。逢有婚喪喜慶,親朋好友來到家中舉行‘家中歌會’,壯話叫‘歡江欄’。壯族歷來具有定期集會唱歌的風俗,這種風習漢話稱為‘歌圩’,壯話叫‘歡龍峒’(意為到田間去唱的山歌),或‘歡窩敢’(意為出岩洞外唱的山歌),或‘歡埠坡’、‘歡埠峒’、‘歡墟合’、‘歡出岩’、‘歡墟蓬’(埠與墟同義,即指圩市;坡指山坡、坡地;窩為出或去之義;埠坡指野地里的墟市)。” 據古代文獻的記載,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經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載,壯人"迭相歌和,含情淒婉,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這裡所說的就是男女青年聚會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發展,並定期在固定地點舉行。

當代流變

武鳴節日性歌圩
在歷代統治者眼中,三月三歌圩因“合會男女”被視為“唱風流歌”、“傷風敗俗”而受到的禁止。新中國成立後,壯族三月三歌節興盛了一段時間,但到了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又遭到禁止。“文化大革命”期間,歌圩活動銷聲匿跡。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國家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視,歌節活動又得了到恢復和發展,但其數量已經大為減少。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現代化步伐的加快,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受到嚴重的衝擊,歌圩活動有加速衰落的趨勢,面臨消失的危險。進入21世紀,歌圩成為國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從政府層面上得到一定重視。各地文化部門在歌圩日組織“山歌比賽”等活動,持續舉行十年並發展成為廣西文化品牌的“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是壯族歌圩文化的現代性延伸。現代壯族年輕人也加入歌圩保護和傳承的行列,他們通過網路發起“現代歌圩”運動,其中由“壯族線上網站”於2005年發起的“貝儂歌會”活動,經過幾年發展,使鄉野歌圩飄起壯語流行鏇律。歌圩逐漸從單純的民間行為變成“官、商、民、學、媒”共謀的文化形態。

規模

壯族歌圩壯族歌圩
凡是壯族較大的聚居區都有歌圩,舉辦歌圩的時間主要在春秋兩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間為最盛,農曆三月初三舉辦的次數最多;秋季歌圩集中於農曆八九月,尤以中秋節為最佳日期。歌圩的舉辦地點各處不盡相同,但每一處歌圩一般都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地方舉行。 壯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歌圩期間,少則一兩千人,多則萬餘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歌節活動一般持續三五天。地點有固定的,如圩場、坡地等,也有不固定的,一般選擇在離村寨不遠的空地、山坡上舉行。搭彩棚、擺歌台、拋彩球、擇佳偶,別有風情

歌圩前期準備

歌圩前期準備的彩蛋歌圩前期準備的彩蛋
壯族歌圩的民俗活動甚為隆重。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們采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讚賞後留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墟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碰彩蛋是壯族男女青年的交際習俗。彩蛋是把熟雞蛋染成彩色用以傳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墟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意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繡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製的工藝品,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段預告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繡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繡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繡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著純潔的愛情
歌圩這一天清晨,三三兩兩的男女青年身著盛裝,帶上五色棕米飯、紅綠蛋等節日食品,女青年還帶上親手精製的繡球趕到指定的地點,歡度歌節。宋《太中寰宇記》載“男子盛服……聚會作歌。”明代鄺露的《赤雅》之“浪花歌”等記載的就是壯族歌圩的情景。

形式

歌圩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板歌圩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板
壯族主要有以下形式:節日性歌圩,一般在農曆正月至五月,秋季的八、九月間的節日裡舉行;臨場性歌圩,在勞動場所、圩市、婚娶之時歌唱;競賽性歌圩,包括"放球、還球歌圩"、"廟會賽歌"等。有的歌圩則節日性、紀念性、祭祀性兼而有之。農曆三月三的歌圩最為隆重。
“三月三歌節”原是一種“春秋場歌”,與壯族地區的生產周期和生活節奏有密切的關係,並與許多節日活動結合起來,成為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舉行的歌唱聚會。但隨著其從“春祈秋報”向“歌唱為樂”的形式發展,以及壯族社會生活的“歌化”,往往在人們聚會的各種場合中,都經常出現群歌對唱的情景,成為臨時性的歌圩形式。

內容

歌圩節期間壯族人喜吃的五色糯米板歌圩節期間壯族人喜吃的五色糯米板
歌圩活動的內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歌場交情,即倚歌擇配。二是賽歌賞歌,有盤歌、猜歌、對子歌、連故事和別具特色的搶歌、斗歌等。三是文體自娛歌圩,圩期伴有拋繡球搶花炮斗蛋、博扇活動等,甚至還有壯劇師公戲採茶戲等文藝演出。其主要內容包括:
1、祭祀儀式歌會。傳統的大型歌節舉行之前先行祭拜儀式,有祭拜生育神(乜帝甲、乜洛甲、婭娃)、螞拐(青蛙)、劉三姐(劉三妹)、布洛陀、囊亥(月娘)等等。祭台一般設在岩洞中和田峒上。規模較大的歌圩一般在有岩洞的地方舉行,如廣西田陽縣敢壯山歌圩、田東縣仰岩歌圩、來賓市麒麟山歌圩等等。
2、歌場交情,即倚歌擇配。一般經過下列對唱階段:(1)游歌(沿路歌)。為引起對方注意而即興唱的一些與趕歌圩有關的山歌;(2)見面歌(初會歌)。一般是相互問候,互通姓名、住地,並相互謙恭讚許;(3)求歌。即請求與對方正式對歌;(4)和歌(接歌)。被邀請的一方,對唱“求歌”者開始唱答;(5)盤歌。即一般的對歌,雙方相互盤問唱答,考察對方的聰明才智,以增進相互了解和初結情誼;(6)相交歌甜歌)。這是男女之間彼此傾心、相互愛慕,為抒發情懷、披露心聲而唱的“甜蜜之歌”,是雙方交結情誼的一種標誌,有初交歌、深交歌之分;(7)信歌(定情歌、贈物歌)。是男女互贈信物,以表示確定關係、結締姻緣所唱的歌;(8)思歌(念情歌、相思歌)。戀人在“定情”之後或“會情”之時,常以各種“思歌”抒發思戀的情懷,訴說相思的衷腸;(9)離別歌(別歌、相送歌)。對歌將結束時,男女雙方難分難捨而對唱的山歌;(10)約歌(約定歌、約會歌)。約定下次歌圩再見面的歌。
3、賽歌賞歌。有盤歌,即出題盤問唱答;猜歌,即謎語猜測對唱;對子歌,按楹聯格式,出上聯對下聯;連故事歌,雙方把一個歷史傳說或故事,按情節連線唱述。還有別具特色的搶歌、斗歌,即發歌把正在酬唱中的一方“搶”過來和自己對唱,並與之鬥智、斗藝的唱答。
4、歌節上的文體娛樂活動。在歌節期間,伴有拋繡球、搶花炮、斗蛋、鬥雞、斗鳥、鬥狗、登台閣、舞乾各、耍壯拳、博扇(古俗)活動,還有土劇、師公戲、採茶戲等文藝演出。
壯族歌圩壯族歌圩
歌圩一周,才開始對歌。有的則由姑娘們搭起五彩繡棚,待小伙子到來,邊對歌、邊審度對方人品、才華。有的是男女對列,姑娘向意中人拋出繡球,對方如果中意,就在繡球上綁上禮物,擲還女方。有些歌圩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願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邊蛋讓他碰;不願,就整個握住。還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約還球時舉行山歌比賽,如乙村輸了,彩球不準送還,來年繼續比賽,直到唱贏為止。
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過對歌后接觸,建立一定情,相約下次歌圩再會。
歌圩所唱涉及到天文地理、神話傳說、歲時農事、社會生活、倫理道德、戀愛婚姻等各個方面,幾乎無事不歌。

種類

壯族歌圩節日性壯族歌圩
歌圩原是一種“春秋場歌”,與壯族地區的生產季節和生活節奏有密切的關係,並與許多節日活動結合起來,成為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裡舉行的歌唱聚會。但隨著其從“春祈秋報”向“歌唱為樂”的發展,以及壯族社會生活的“歌化”,往往在人們聚會的各種場合中,都經常出現群歌對唱的情景,成為臨場性的歌圩。此外,還有村寨之間約定舉行的賽歌會唱,也是一種專題性的歌圩形式。有的又按歌圩活動的時間地點,分為日歌圩和夜歌圩、野外歌圩和村寨歌圩。從總體來看,各地的歌圩的活動方式是大同小異,若從其舉行的時機及特徵來說,則大致可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一、節日性歌圩

這是在一年一度的節期里舉行的歌唱聚會。大多是春季的正月至五月間,秋季的八、九月間,為當地特定的唱歌節日,有的與漢族的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以及中元、中秋、重陽等節期相同。而其中,又尤以春季節期的歌圩活動最為繁盛。例如:靖西縣的50個歌圩點,除祿峒、吞盤、峒巴、弄達4個點是以七、八月間為會期外,其餘都是在春季舉行(其中動潘弄歌圩是在正月和七月、八月有3次會期);崇左縣的48個歌圩點,也有44個是春季節會;百色市的72個歌圩點,則全部在正月至四月間活動,龍州縣43個歌圩點的節期也都集中在春季。其盛況,正如清代龍州壯族詩人黃譽所描述:“雙溪雲鎖漲蛟涎,春雨連朝悵漏天,油傘層層遮斗笠,前村姐妹踏歌還。”

節日性歌圩節日性歌圩
此類歌圩活動的意義及特點,或緣於祈年,或出於某種紀念,基本上是隨著當地的歲時農事的節期來開展。在現代節日性歌圩中,除少數地方外,大都不再舉行什麼儀式。其活動場地多在郊野坡地,夜間移至村莊,有的則改在集鎮街區里舉行。屆時人趨若鶩,自由對歌,會期一般是一天,個別地方也有二、三天的。這種節日歌圩,規模最大的如武鳴縣城歌圩(三月初三)和靖西縣城歌圩(二月二十二日),參加人數有時達三四萬。其次,2萬人左右的歌圩有:田陽六聯村春曉岩(三月初七至九日),那坡縣城廂(三月二十八日),橫縣雲表鄉桑園坡(正月初二至初四),靖西縣的縣城(二月二十二日)及龍臨(三月二十五日)、祿峒(七月十日),平果縣山心(四月九日和十日),扶綏縣渠舊鄉布沙(四月三日、十三日和二十三日),武鳴縣縣城(三月初三),東蘭縣長江鄉巴英(正月春節),融水縣的雙和廟(三月初三)和三防鎮攔馬坪(三月初三),恭城縣蓮花街(中秋節)等12個;萬人左右的節日性歌圩近60個。可見人們對傳統性歌圩是十分注重的。

此外,在歌圩節期中,扶綏及寧明縣一帶,還有臨近的幾個點輪流“復坡”即舉行再次會唱的活動形式。當地叫趕歌圩為“窩坡”,意即出到山坡上唱歌玩樂和趁熱鬧。過去扶綏縣有9個傳統歌圩點,即那歪、板童、派豆、賴恆、婆渠、那導、板含、公安,分布於明江、公安河兩岸,往下游延伸有寧明縣的琴岳同棉婆銳,相連一起為12個歌圩點。每年的“窩坡”,三月初四從那歪開始,一天一個點地往下次第接連舉行,至三月十五日到婆銳為第一輪。然後周而復始,從三月十六日起,又按原來的順序進行“復坡”,至三月二十七日宣告結束。這種“復坡”的意義,與當地的生產季節有關。在春耕大忙即將來臨之際,人們盡情遊樂,青年加緊開展社交,有更多的機會增進情誼;同時,人們亦藉“復坡”來表達祈求豐稔的強烈願望

壯族歌圩壯族歌圩
二、臨場性歌圩

這類歌圩,是人們在一定的聚會時機和場合中的會唱形式。如群體勞動、婚娶喜慶、集市聚會等的酬唱。雖無特定的日期和場地,規模亦比節日性的傳統歌圩要小,但逢此臨場開唱,在許多地方已成為習俗慣例,可說是一種廣義的歌圩。

勞動歌會壯族有在生產勞動中會唱對歌的習俗,“雖耕田,亦必口樂相之”(周去非《嶺外代答•平南樂》 )。同時,由於壯族地區特別是桂西一帶,社會歷史進程及經濟文化發展較遲緩,至清代中葉,仍處於古樸封閉的生活狀態。……這種同族、鄰里、村社互相幫工勞作,俗稱“賠工”(又稱“換工”),以互補勞力之不足,亦藉此聚會唱歌助興。

到了近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左、右江一帶的壯族農家,在大忙季節,常有僱請外地的青年勞力來作臨時幫工。一戶少則6至8人,多則30到50人,富家有達100多人的。因山區的氣候多有差異,各地的耕作收割起義有先後之別,故趁一時的閒暇,青年男女也樂於應雇,並趁此開展社交,或施展自己的歌才。而對於報酬,他們並不計較。一般來說,女的插秧,男的挑秧;女的割稻,男的挑谷。他們一面勞動,一面信口而歌。入夜,又在村寨里繼續酬唱。女的分別集於主家房中,男的三五成群駐足屋外,隔著窗戶發歌對唱。
武鳴三月三歌圩 -武鳴壯族兒女身著盛裝來到街頭,載歌載舞歡度自己的節日武鳴三月三歌圩 -武鳴壯族兒女身著盛裝來到街頭,載歌載舞歡度自己的節日
此類勞動歌會,尤以春插秧歌為最盛,各地又有自己獨特的形式。如過去的德保縣迷鄉,每個大自然村的春插,都約定在同一天或一天半里全部完畢。屆時,還要舉行隆重的插秧儀式。……看來,這是氏族部落群體勞動生產祈年儀式的一種遺俗。又與當地的插秧有期限,場面熱烈,請來的女歌手也較為集中,因此吸引了許多外鄉外縣(靖西、天等縣)的青年。欽迷的插秧期,也就成為兩三萬人參加的盛大的歌圩會期。更為別致的是,過去在大新縣寶圩鄉一帶還有一種專僱請姑娘們來夜間插秧對歌的習俗。……在桂西鄉村,人們往往以僱請到勤快善歌的姑娘為榮耀,並以田峒、村寨的歌聲之熱烈沸揚為吉慶之徵兆。故在春插秋收時節的勞動歌會,常有一村接一村,一片轉一片而連續不斷的現象。
臨場性歌圩臨場性歌圩
圩場會唱是在趁圩(趕集)之中男女相邀對歌的活動形式。“粵西土民……每春月趁圩唱歌,男女各坐一邊,其歌皆男女相悅之詞。其不合者,亦有歌拒之,如‘你愛我,我不愛你’之類。若兩相悅,則歌畢輒攜手就酒棚,並坐而飲,彼此互贈物以定情,訂期相會”(趙翼《簞曝雜記•邊郡風俗》)。這種圩日會唱,至今在河池市德保靖西巴馬等縣還盛行。但不是逢圩必唱,僅在節慶或農閒時節的圩日散場後,或入夜而相約對唱。有的在圩亭中,有的在街頭或郊外。參加者不只是年輕人,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好歌的中、老年人,他們往往是發現某地名歌手來趕圩之後,臨時結伴邀之賽歌的。其情形也與古時的“春月趁圩唱歌”大不相同,規模也較小。

婚娶會唱壯族不僅“答歌為婚”,而且以唱歌賀婚。……至近代,此俗仍於鄉間盛行。在柳城縣,“遇有婚嫁,親友亦嘗登門聚歌通宵”。在橫縣,“當新嫁娘出門時,男家的客郎和女家的送嫁姨,就互唱山歌,隨行隨唱,一直唱到村邊。”“晚上,那邊的送嫁姨和這邊的客郎,開堂唱山歌,有的唱到夜半,有的唱到天光”。

這種婚嫁歌唱,既是婚儀的組成部分,又是親友慶賀的一種方式。在成禮當晚,人們便與女方的送嫁姨對唱,遂成喜慶歌會。而在新婚之夜,人們之所以唱歌通宵達旦,又與舊時壯族的“不落夫家”婚俗有密切關係。送嫁娘一夜陪著新娘,次日清晨,又一起返回娘家,男家的陪郎歌手,還要唱歌送行。

三、競賽性歌圩

競賽性歌圩競賽性歌圩
這類歌圩,是以村寨間或歌手群體間的傳統山歌賽會。時間一般是在節慶,或在特定的歌圩場上舉行,有準備、有組織地按一定的俗規程式開展活動。主要有如下幾種形式:

“放球”、“還球”歌圩它是以一種特製的彩球為媒介,村與村之間的山歌比賽活動。主要流行於廣西邕寧縣壯族聚居的新江、百濟、良慶、吳圩、那陳、南曉等鄉村中。……

廟會賽歌這種賽歌活動,是在特定的廟會期間裡舉行。其特點是有組織,但無需預約,屆時,歌手直接登場或臨江隔岸即興對唱,有男女對唱和村寨對唱兩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廣西賀縣浮山廟歌圩,會期為農曆五月十九日,俗稱“點燈會”。

唱“草歌”這是壯族婦女賽歌的一種形式,主要流行於廣西忻城縣城廂一帶,多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於院子裡坐在月光下組織對唱。所謂“草歌”,就是甲乙雙方以一節節稻草為對歌勝負的標誌而得名。

祭奠始祖布洛陀

廣西田陽被認為是壯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發祥地敢壯山則是布洛陀文化聖山。根據民間傳說,農曆二月十九是布洛陀的生日,歷史上的壯族民眾從這一天開始到農曆三月初九都會自發前往敢壯山祭奉,前來拜祭的壯族民眾要唱山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最古老、規模最大的田陽敢壯山歌圩,三月三歌圩也包含在其中。

文化內涵

壯鄉天籟·2011歌圩音樂節壯鄉天籟·2011歌圩音樂節
由壯族歷史積澱而成的“三月三歌圩”這個文化母體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因子,是多種多樣文化成分的集中表現,是壯族文化的集大成;或者說,壯族文化集中融合、凝聚於“歌圩”這個特定的文化形態上,與整個壯族的生活息息相關,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三月三歌圩活動以青年人為主體,又以唱歌為中心,並藉以開展社交,但同時還進行拋繡球、搶花炮、舞獅子、演戲等文化娛樂活動,它是一種綜合性多職能的民族文化傳統事象。就其中的歌唱而言,它不僅是男女青年抒發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且還是廣大民眾滿足他們求知、教育、審美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的傳統節慶活動。歌圩首先是是壯族民歌的自然載體,為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提供了學習山歌和展示歌才的場所,滿足了他們崇尚山歌、詩性思維的心理需求,對於壯族各類傳統民歌的產生、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它又是壯族民間文學的寶庫,對了解和研究壯族古代社會生活具有重要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壯族三月三歌節文化是壯族文化(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載體。
凡壯族聚居地區均有歌圩的活動,廣西共有640多個壯族歌圩點。壯族歌圩是壯族民歌的自然載體,它已成為壯族的傳統文化娛樂活動的代表形式,造就了壯族特有的"歌圩文化",對於壯族各類傳統民歌的產生、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功能和價值

壯族歌圩是壯族民間文學的寶庫,對了解和研究壯族古代社會生活具有重要的價值。歌圩還為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提供了學習山歌和展示歌才的場所,滿足了壯族人民崇尚山歌、詩性思維的心理需求。概而言之,壯族歌圩的現代功能和價值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文體娛樂陶冶性情

前往歌圩的演員們前往歌圩的演員們
壯族歌圩是集合壯族各種文化於一體的全民性的綜合性文娛活動。過去文體娛樂功能是歌圩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鄉村里沒有什麼娛樂節目,歌圩唱山歌就成為人們最嚮往的娛樂活動。現在科技發展了,農村居民也可以和城裡人一樣通過彩電、VCD等現代化電器觀看到內容豐富、多姿多彩的娛樂節目。然而,人們更嚮往的還是帶有本民族特色原汁原味的傳統娛樂活動,人們自願參與,並且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開展活動,具有極強的娛樂性。過去的歌圩有拋繡球、搶花炮、舞龍、舞獅等活動,現代的歌圩還有民歌擂台賽、小品相聲表演、球類比賽等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愉悅人們的身心,而且可以振奮人們的精神,鼓舞人們的信心,引導人們去熱愛生活、創造生活。例如,大化岩灘歌圩一個重要形式碰彩蛋就是如此,每到趕歌圩的時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帶上染紅的熟蛋在大橋上興高采烈地尋找對手。過去,碰蛋是大化壯族青年擇偶戀愛的主要方式。現在的碰蛋雖保持原來的風格,但更多的是為了娛樂,所以每年參與碰蛋的人數難以計數,營造出一派喜慶氣氛。

人際交往協作共進

十萬中外賓客在南寧趕“三月三”歌圩十萬中外賓客在南寧趕“三月三”歌圩
由於自然地理環境所致,過去壯族人們生活在相對封閉的地域環境裡,交通不便利,信息傳播較為緩慢而分散。在這種地域環境中,人們以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為主,加上隔山隔水,相互來往甚少。人們一直都渴望能改變這種封閉的人際關係。約定俗成的壯族歌圩打破了這一封閉的局面。歌圩之日,方圓幾十里的人聚集在一起,他們互相交流思想,互相傳授知識經驗。他們對歌賽歌,自由的交往、暢談,從中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友誼。歌圩這一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傳統盛會,使人們自覺地在文化上產生共鳴,在情感上拉近了距離,使壯民族成員凝聚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為著民族的騰飛而緊密團結在一起。歌圩的人際交往和協調關係功能,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價值。

商品薈萃活躍市場

壯族歌圩壯族歌圩
隨著壯族地區的農業、手工業的不斷發展,社會財富不斷增多,商品交換也日趨繁榮,歌圩與集市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歌圩本就是“歌”與“圩”的結合,“圩”在壯語中是集市之意。過去,人們對歌圩是嚮往且樂此不疲的,特別是在比較偏遠的山村,人們更是把歌圩當作一種盛大的風俗活動來對待。因此,歌圩到來之前,人們都要做充分的準備,姑娘們買布料做新裝、繡手帕、縫繡球、納布鞋;小伙子們購置頭巾、梳子、絨繩彩線等生活用品及其它裝飾品;家長們則準備好蒸煮五色糯米飯、包粽粑、備好酒菜,以便來客時食用。圩集因而變得異常的熱鬧,商鋪店肆櫛比鱗次,出集的商品琳琅滿目,從而呈現出活躍地方民族經濟的價值。歌圩那一天,四鄉鄰里的各族兄弟姐妹也都來看熱鬧,順便帶上他們認為可以出售的土特產和其它商品,歌圩場面就顯得更加龐大。商人更不會放過這“發財”的大好機會,從各地雲集而來。因此我們認為集市貿易是藉助歌圩活動進行的,歌圩也就此帶有幾分交易會的性質。它活躍了當地的城鄉經濟,豐富了當地少數民族的文化生活。壯族歌圩以其特有的方式刺激城鄉經濟的供需兩旺,其商品紐帶和活躍市場的功能是顯而易見的。顯示了“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獨特優勢和價值。

保護

隨著現代化步伐的加快,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受到嚴重衝擊,歌圩活動也逐漸減少。不少歌圩因為老歌手退出後沒有中青年歌手參與和接班而消亡。應迅速採取措施,對這一古老民族風俗進行搶救和保護。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壯族歌圩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而使壯族歌圩重獲新生,再次獲得發展機遇。

傳承基地

鄧圩壯族歌圩傳承基地

鄧圩娃娃愛唱壯歌鄧圩娃娃愛唱壯歌
201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個壯族歌圩傳承基地近日在南寧市橫縣雲表鎮鄧圩歌圩掛牌成立。壯族歌圩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鄧圩歌圩是南寧市為數不多的保留完好的原生態壯族歌圩之一。每年農曆九月十九開始的歌圩節期間,四鄉八里的壯族民眾就會身著盛裝,匯集在鄧圩,以歌會友、以歌傳情,並舉辦麒麟舞、採茶戲等豐富多彩的廟會活動。因各種原因曾經銷聲匿跡的歌圩,到上世紀80年代才有所恢復和發展,但由於圩場消失、歌書散失、歌師失傳等因素,歌圩數量大為減少。進入90年代後,隨著現代化步伐加快,民間傳統文化受到嚴重衝擊,歌圩有加速衰落的趨勢。扶持民間歌圩,鼓勵山歌傳習,南寧市民眾藝術館在鄧圩歌圩成立了首個壯族歌圩傳承基地,從孩子抓起,讓老歌師每周兩次到基地向在校學生、周邊少年兒童傳授壯族山歌以及對歌技巧,培養新一代歌手。
掛牌儀式當天,鄧圩歌手為近至橫縣校椅鎮陶圩鎮,遠至貴港市、賓陽縣、靈山縣等地的歌迷,演唱了一首首原汁原味的壯族山歌。其中,一個16人童聲合唱團格外引人注目,他們用壯語演唱的山歌獲得眾人陣陣喝彩。在這個童聲合唱團中,年齡最小的歌手僅有3歲半,經過老歌師的教習,目前已經能夠完整演唱250多字的壯族山歌。從他們身上,人們感到壯族山歌傳承有望。

新江壯族歌圩傳承基地

壯族歌圩傳承基地在新江鎮團陽國小掛牌壯族歌圩傳承基地在新江鎮團陽國小掛牌
2012年3月16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壯族歌圩傳承基地在南寧市邕寧區新江鎮團陽國小掛牌成立。該基地的掛牌成立,標誌著邕寧區壯族文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壯族歌圩是南寧市為數不多的保留完好的原生態歌圩之一。其中,“嘹囉山歌”更是久唱不衰。每逢重要節假日,邕寧區四鄉八里的壯族民眾就會身著盛裝匯集在新江鎮,以歌會友、以歌傳情。同時,該城區還經常舉辦八音演奏、採茶戲等豐富多彩的廟會活動,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

城廂壯族歌圩傳承基地

在掛牌儀式上,武鳴尼達妮合唱團演唱了兩首壯族山歌在掛牌儀式上,武鳴尼達妮合唱團演唱了兩首壯族山歌
2012年3月2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壯族歌圩”傳承基地和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三月三”歌圩傳承基地在武鳴縣城廂鎮第三國小掛牌成立,這是繼橫縣雲表鎮鄧圩村、邕寧區新江鎮之後南寧第三個壯族歌圩傳承基地。傳承基地的建立將有利於壯族山歌進校園等傳承活動的開展,當地青少年將通過這些活動接觸和學習壯族山歌。
當天的掛牌儀式現場,活躍在歌圩上的武鳴尼達妮合唱團演唱了《我是壯家小歌手》和《壯家達尼唱山歌》兩首壯族山歌。尼達妮合唱團成立於2003年,2005年參加第二屆中國兒童音樂節獲金獎,2007年參加中國東協青少年藝術盛典比賽獲金獎,2009年參加中宣部、文化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中國原生態民歌大展演,同年參加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大地飛歌”開幕式演出,2011年應邀參加在香港舉行的第十屆中國東協青少年藝術盛典大賽獲特等金獎。經過9年的打造,該團已成為武鳴縣的一大文化品牌,每年至少都要在區內外進行10場演唱。

著名歌圩

壯族歌圩除了田陽壯族歌圩規模較大外,尚有一些地方的壯族歌圩較為著名,簡介如下:

武鳴壯族三月三歌圩

簡介
武鳴三月三歌圩 - 千人竹竿舞,場面甚壯觀武鳴三月三歌圩 - 千人竹竿舞,場面甚壯觀
武鳴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的市轄縣,距南寧市區32公里,總人口65萬,其中壯族人口約占80%,被譽為“中國壯鄉”,是壯族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壯鄉武鳴有民眾匯集唱歌、聽山歌的習俗,歌圩在武鳴縣比較普遍,其中最為熱鬧的要數“三月三”歌圩。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山歌的內容也日益豐富,除了談情說愛、農耕活動、天文地理、吉日慶典外,計畫生育、法律法規、時事政治等等都能成為武鳴壯族山歌的好素材。
歷史
古書《武緣縣圖經》記載著武鳴壯鄉歌圩的風情:“答歌之日,武緣仙湖,廖江二處有之,每年三月初一日至初十日,沿江下,數里之內,仕女如雲。”歌圩盛景畫面,躍然筆下。武緣,即武鳴古稱,秦時屬象郡,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始置武緣縣。如上記載,武鳴歌圩,自古盛行。
內容
三月三歌圩武鳴三月三歌圩
“武鳴山歌多又多,三天三夜唱不完”是當地一直流傳的一句話。每年的“三月三”歌圩,對歌台都是人滿為患,一些山歌愛好者要想在當天以歌會友,得看運氣。每年的“三月三”歌圩,武鳴縣不僅專門設定一個主對歌台,還增設了10多個歌台,讓趕歌圩的民眾和遊客盡情歡唱。武鳴壯族三月三歌圩期間,還同時舉辦壯族體育競技運動項目。武鳴的民族體育競技運動項目:六人板鞋接力賽拋繡球比賽滾鐵環障礙接力賽武術散打擂台賽腳鬥士比賽民間傳統鬥雞和鬥牛比賽,也讓遊客近距離地感受了壯族傳統體育活動的獨特魅力。
特點
"文化搭台,經貿唱戲","三月三"歌圩作為武鳴縣壯族特色經貿與文化相結合相促進的壯民族文化品牌,推出了商品展銷、經貿投資洽談、新產品技術交流等活動。繼去年"三月三"歌圩經經貿活動獲得豐收,實現簽約項目29個,投資總額2.5億元,貿易契約成交額9192.萬元的基礎上,年的歌圩期間,將舉辦澱粉、酒精產品及新技術產品交易洽談會,投資貿易洽談活動,商品展銷交易會等一系列經貿活動,屆時將有來自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客商前來參加。

《廖江竹枝詞》

春風釀暖雨初過,春滿田疇綠滿坡;
武鳴三月三歌圩武鳴三月三歌圩

試向黃林林外望,三三佳日好花多。
胙頒真武喜分將,食罷青精糯米香;
忽漫歌聲風外起,家家兒女亮新裝。
柔荑斜眼竹籃攜,簇立瓜田細草畦;
入耳花歌行要答,鶯喉試囀笑聲低。
相牽相挽笑眉開,小步尋芳往復回;
特地勾留叉路側,待看如玉少年來。
綦巾分隊路縱橫,襯貼春光是冶容;
穠李天桃相倚處,問誰經過不停蹤
……
這首描繪武鳴三月三歌圩盛況的竹枝詞,為不曾在科舉考場中高中的清末文人韋豐華所作,得以留在壯族文化史冊上。100多年後,研究壯學的專家學者們,給他的歷史評價是“壯族詩人”。

大新歌圩

大新歌圩大新歌圩

大新各地歷來盛行歌圩和歌會,歌圩或歌會俗稱“隴洞”,下雷鎮稱之為“巷單”或“黃鸞”,福隆、昌明一帶叫“隴惦”或“開惦”。各村屯(有時幾個村屯一起)圩場都各按歷史沿襲農曆日期和地點進行。有時,趕同一個歌圩點的人,少的三五百人,多的五六千人,場面非常熱鬧。同時,歌圩點內的每一農戶在那天都會設宴招待來訪的客人,不管認識或不認識,只要一進入家門,主人家都會熱情招待,不會怠慢哪一位客人,因此常常會出現“一個親九個跟”現象。

歌圩多在農暇時舉行,日子與地點各不相同,今日為甲地歌圩,明日為乙地歌圩,挨次輪做,以輪盡各村為止。歌圩日,附近村屯的民眾,特別是青年男女,各著新裝聚集歌圩點,彼此午宴、盡情暢飲,互贈糕餅。夕陽將下,他們便三五成群,並肩村頭野外,或路旁、或村頭、或樹下,或小溪邊,引吭高唱,對唱山歌,彼唱此和,其樂融融,待天黑後,始各盡興返家。

競賽性歌圩 - 對歌競賽性歌圩 - 對歌
歌圩的對歌,一般從催情歌唱起,女問男答或男問女答,唱盤問歌、讚美歌、初交歌、深交歌、分別歌。許多歌手,雖沒有文化,但經驗豐富,才思敏捷,出口成歌。說唱的山歌,比擬準確、形象、幽默、詼諧、生動,並常有生動的警句穿插其中,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如:“耳聞歌聲心裡跳,我唱不好也上場;雞仔初啼音不亮,畫眉學唱音不揚。”通過唱山歌,把人們的喜怒哀樂表達得淋漓盡致,假、醜、惡受到抨擊鞭撻,真、善、美得到發揚光大,彼此之間增進了解,青年們會互遞情愛。不少男女青年就是通過山歌對唱,互訴情懷,如果情投意合,會互贈手絹、毛巾等禮物,最後結下百年之盟。

歌圩音樂節

壯鄉天籟·2011歌圩音樂節開幕會場壯鄉天籟·2011歌圩音樂節開幕會場
壯鄉天籟·2011歌圩音樂節開幕歌圩音樂節從2007年開始舉辦,一年一屆,至今已經連續舉辦四屆,2011年是第五屆。從2007年舉辦歌圩之日起,歌圩音樂節一直堅持四個板塊:音樂盛典(主題音樂會、原生態音樂會、時尚音樂會);歌圩活動(歌王賽事、日常歌圩);歌圩文化論壇和旅遊經貿活動。2011年歌圩音樂節,由中國音樂學院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廣播歌選》雜誌社和平果縣委、縣政府等單位主辦。2012年起,歌圩音樂節將升格為“中國東協平果國際文化體育黃金周”。致力於提高地方文化軟實力,打造文化強縣,為“壯族歌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造勢;把平果建設成為中國東協民族文化展示的中心,成為文化旅遊的新一極。

學術研究

韋蘇文等編著的:《千年流韻:中國壯族歌圩》韋蘇文等編著的:《千年流韻:中國壯族歌圩》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壯學的逐步形成和八桂學派的興盛,有關壯族山歌和歌圩的研究成果隨之出現。壯學宗師兼八桂學派創始人黃現璠教授於1957年2月10日在《廣西日報》發表的《談壯歌》一文,當屬這一時期的開山之作。隨後李金光的《引導歌圩向健康方向發展》(《廣西日報》1957年3月28日),莎紅等的《壯族民歌的形式》(1959年),趙來的《壯族的歌圩》(1979年),陳學璞的《也談歌圩》(1979年),潘其旭的《壯族“歌圩”的起源及其發展問題的探討》(1981年),農學冠的《壯族歌圩源流》(1981年),梁庭望的《歌圩的起源及其發展》(1982年),陳雨帆的《壯族“歌圩”和“歌會”的區別》(1983年),周作秋的《論壯族歌圩》(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民間文學研究會編的《廣西各地歌圩情況》(內部資料,1980年),潘其旭的《壯族歌圩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陸曉芹的《壯族歌圩的當代流變》(2003年),韋蘇文等編著的:《千年流韻:中國壯族歌圩》(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陳一榕:《歌圩情結——廣西大新縣壯族歌圩調查》(2008年),農敏的《壯歌與歌圩》(2008年),黃玉果的《當代壯族歌圩:參與觀察壯族歌圩——篤邦村歌圩》(2008年),吳德群的《壯族山歌文化研究綜述》(2011年),黃稀琳的《淺談大新縣壯族歌圩的山歌文化》(2011年),覃夏梅的《壯族歌圩文化與經濟互動探究——以南寧市為例》(2011年)等專門論著相繼問世。這其中尤以壯族學者潘其旭、韋蘇文對壯族歌圩的研究較有成就。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