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芭蕉香火龍舞

壯族芭蕉香火龍舞

芭蕉龍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有著濃厚的壯族稻作文化底蘊,鐫刻了壯民族獨特的農耕文明烙印。過去天旱時,隆安、邕寧、良慶、青秀等縣區民眾用滕纏繞在芭蕉樹上丟入潭中,以此把龍喚醒,讓龍翻身,這樣便會下雨,達到人們祈求風調雨順的美好心愿。所以芭蕉龍更多的是表現祭祀儀式,包括從潭邊請龍、醒龍、龍翻身、龍戲珠、龍駕霧、龍降雨、謝龍、請龍歸潭等過程。

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良慶區
遺產名稱:南寧香火龍舞、青秀區壯族芭蕉香火龍舞、良慶區香火龍舞
所屬性質: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寧香火龍舞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羅新有(男1966.2)
遺產編號:136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青秀區、良慶區 
確定日期:2010年5月30日
批准文號:桂政發〔2010〕25號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簡介

..
壯族芭蕉香火龍舞是流傳於南寧市青秀區長塘鎮及周邊地區的一項壯族民間舞蹈,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壯族芭蕉香火龍舞源自壯族師公舞,後演變為一種獨特的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舞蹈形式,以師公騏鱗舞步、九罡舞步為獨特的舞蹈表現形式,其舞蹈動律優美,舞蹈語彙豐富,動作節奏鮮明。芭蕉香火龍舞共有9節,每一節都以竹子編織,再用芭蕉繩綑紮,將之連成一體,再飾上芭蕉殼,紮上芭蕉葉,在龍頭、龍身上插上數以千計熠熠閃亮的香火,一條熠熠生輝的九節長龍便製成了。舞龍的9名師公,一人舞一節,另有一人走在龍頭前舞龍珠開路。其表演過程,主要有請聖、迎龍、拜神和感恩,主要是表達人們對龍的感激,祈請神龍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壯族芭蕉香火龍舞是從師公娛神舞蹈中分離出來的最具藝術魅力的一支奇葩,發掘、搶救、保護壯族芭蕉香火龍舞不僅能豐富和繼承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而且對研究民族民間宗教信仰、文學藝術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壯族芭蕉香火龍舞正式獲得通過,被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這些項目將有望打造成特色旅遊項目,成為青秀區四鎮旅遊品牌。研究證明,壯族的先民駱越人是世界上發明水稻種植最早的民族之一。而壯族又是一個傳統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民族。目前,在廣西各地,在南寧各縣、城區還保留著最原始的傳統文化活動。曾創作出駱越阡歌、神奇壯鄉等多部有影響力的文藝作品,曾多次榮獲自治區和全國文藝獎項的南寧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鄭天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除了長塘鎮的壯族“芭蕉香火龍”外,還有武鳴的壯族掘尾龍”、隆安縣的“稻草龍”、賓陽的“炮龍”、邕寧區、良慶區的“板凳龍”等等。近年來,廣西的民間傳統文化活動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漸漸被現代人遺忘的民俗傳統文化活動,將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頻頻精彩亮相。要想將民間傳統文化發揚和傳承下去,就必須要通過精心策劃和現代包裝,才能打造出一個響亮的“品牌”。鄭天雄說,傳統民俗文化的挖掘弘揚離不開傳媒的關注,更離不開現代新媒體的介入,這樣才能突破地域的局限,其宣傳的深度、廣度和效果就不一樣。將民間傳統文化用文字、圖片記錄,用音頻、視頻進行演播和報導,新媒體對更好地保留和傳承民間傳統文化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芭蕉龍”獲獎之後,南寧市老齡委“綠城之聲”藝術團團長李武康表示,下一步他們將會把“芭蕉龍”排成舞台劇,讓“芭蕉龍”從民間表演形式轉化成現代舞台劇形式,迎合現代人的“口味”,讓更多的年輕人接受和喜歡民間傳統文化,讓民間傳統文化變得更精緻、更具欣賞價值!

習俗

男性舞公龍,女性舞母龍,公龍與母龍有一定的區別,公龍肚子是紅色的,脊樑用枯黃的芭蕉葉扎制,綠中帶黃,看起來威風凜凜,而母龍是純綠色的。芭蕉葉製衣、芭蕉葉扎龍,可以說,芭蕉龍是最原生態的一條龍,這是芭蕉龍在16支龍隊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而在參賽最初,鄭天雄與陳生樂就達成統一觀點:不比舞龍技術和技巧,比的是風格和特色,原生態就是芭蕉龍最大的特色。因此,在15支製作精美華麗,或金光閃閃,或富麗堂皇,或雍容華貴的龍隊里,芭蕉龍在群龍中顯得十分古樸、天然,這也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反差,讓芭蕉龍成為評審和觀眾關注的焦點,比出風格,賽出特色。

芭蕉龍的由來

芭蕉龍的挖掘者、楞仲村壯族芭蕉龍隊負責人李武康向記者講述了芭蕉龍的由來。傳說200年前正月十八發生了一場地震(古人叫地龍翻身),全圩1000多人幾乎全部埋沒,現變成了長塘灣。那年天大旱,作物無收,當地農民只靠吃芭蕉頭充飢。後來正巧雨季大水來臨,長塘灣流入一堆漂浮物,有人划船過去看,原來是幾顆芭蕉樹,再用竹竿翻開中間處,翻出一個木刻的笑佛,如此幾天都不被大水沖走,人們信以為舊圩神靈顯化,就把它立為土地神奉供,視為菩薩。每逢農曆正月十八,長塘鎮老百姓便用芭蕉扛“菩薩出遊”,逐漸形成了芭蕉龍這一風俗。為了體現芭蕉龍的古老性,此次比賽中李武康特地“請”出了一張有著200多年歷史、繡著麒麟的幡,讓師公在幡下唱師公戲、打岳鼓,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舞芭蕉龍儀式,成為芭蕉龍此次比賽的點睛一筆。 古老的傳說已無據可查,但芭蕉龍這一民俗成為壯族特色文化。在寧波比賽和展演過程中,芭蕉龍總會成為關注的焦點,觀眾紛紛走過來,撫摸著龍身和隊員的衣服,詢問這是用什麼製作的。當知道是青秀區長塘鎮楞仲村壯族芭蕉龍隊千里迢迢運來芭蕉葉,並現場製作時,人群發出嘖嘖地感嘆聲。一些舞龍隊隊員也紛紛掏出相機,與芭蕉龍合影。寧波市民葉小姐對芭蕉龍十分感興趣,拉著演員們問這問那,她告訴記者,寧波市也有芭蕉樹,但一般不結芭蕉,沒想到芭蕉葉也能製作成龍,“你們的龍老有特色了。”當聽說了關於芭蕉龍的傳說後,她高興地說:“想不到芭蕉龍有這么深的文化內涵,真希望到南寧旅遊參觀,進一步感受壯族文化。”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