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區

青秀區

青秀區,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是南寧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信息和會展中心,是廣西、南寧對外展示改革開放成果的“城市名片”。於2005年3月,由“新城區”改名而成。總面積為872平方公里。青秀區轄5個街道: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新竹街道、津頭街道,4個鎮:長塘鎮、伶俐鎮、劉圩鎮、南陽鎮。2011年,全區戶籍總人口62.30萬(農業人口18.61萬、非農業人口43.69萬),流動人口1.63萬,人口自然增長率3.72‰。青秀轄區內街道寬闊,綠蔭如蓋,能體現中國綠城南寧“城在綠中,綠在城中”的城市風景。城區內形成了以中山路、新民路、民族大道、東葛路延長線、琅東為中心的五大核心商業圈和七星路精品服飾一條街、東葛路通信器材專業街、星湖路電子科技街、教育路文體用品一條街、桃源路和長湖路飲食娛樂一條街、中山路美食街、雙擁路特色餐飲一條街等八大商業街區。青秀區是中國一東協博覽會會址一一一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所在地。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國家級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自治區雙擁模範城區。

基本信息

社區情況

青秀區青秀區
南寧市青秀區,原名南寧市新城區,是廣西首府南寧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信息的中心。2001年12月,南寧市進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撤銷郊區和南湖管委會,將原郊區的津頭鄉和南湖開發區劃入新城區,轄區面積增至108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和1個鄉,總人口43萬。2005年3月,南寧市再次進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新城區更名為青秀區,原屬邕寧縣的伶俐、長塘、南陽、劉圩四鎮和仙葫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劃入青秀區,轄區面積增至872平方公里,轄4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和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仙葫經濟開發區,總人口53萬。青秀區轄5個街道: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新竹街道津頭街道,4個鎮:長塘鎮、伶俐鎮、劉圩鎮、南陽鎮。

青秀區地理位置優越,城區街道寬闊,綠蔭如蓋,青山碧水,風光旖旎,最能體現中國綠城南寧——“城在綠中,綠在城中”的城市風景;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城市功能完善,城區內交通便利,商貿活躍,通訊發達,產業優勢明顯,是南寧市近年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最快的城區;投資環境優越,投資政策優惠,教育發達、社會安定、人才薈萃,是生活、投資、置業的理想之地。粵港澳經濟圈、泛珠三角經濟圈、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中越“兩廊一圈”經濟走廊和大湄公河次區域的經濟合作,以及一年一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永駐南寧市,青秀區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南寧市的區域調整又為青秀區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2007年,圍繞全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充分發揮城區的區位優勢,搶抓機遇,大力推進城區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城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1—7月份,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2.85億元,同比增長速度達18.03%,高於全市平均增長水平;財政總收入完成13.22億元,同比增長19.03%,在全市各縣區中位居前列;全社會固資產投資額完成19.48億元,同比增長71.8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8.94億元,同比增長18.05%;實際利用外資額完成1925萬美元,同比增長64.81 %;實際引進內資額完成12.59億元,同比增長21.5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20元,同比增長8.11%,農民人均純收入3485元,同比增長13.75%。超額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達給我城區的各項經濟工作任務,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雙過半”目標。

歷史沿革

在明末清初,地方基層建立郜團制度,今青秀區行政區域屬南寧府宣化縣,民國2年(1913年)改稱邕寧縣南附廓團。民國21年,邕寧縣開始設定地方自治籌備委員會,分區調查全縣戶口,編制甲、村(街)、鄉(鎮)、區地方組織,實行保甲制度。次年3月調查並編制完畢,計全縣編制為。7808甲、766村(街)、68鄉(鎮);編成7個區,城區屬中區,西鄉塘、二塘、東門各一部分編為東門鄉,劃歸中區管轄。至民國23年,成立10個鎮,後城區有維新、寧武、明德、臨江、邕江等鎮和東門鄉,共轄7個鄉鎮。

解放前,今青秀區轄區內曾沒臨江鎮,轄中山路第一街、第二街,臨江街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第四街,南國街第一街、第二街,經文街第一街、南一里、南三里,桃源路第一街、第二街、七勝街,古城口第一村、第二村,中山中東二里,共1975戶,10475人。明德鎮,轄民權路南一里第一街、第二街,中山路第三街、中山路東二里,共和路第五街,明德街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民族路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南一里。寧武鎮轄虎邱村、沙井街,鎮寧路第一街、第二街、寧武街。東門鄉轄凌鐵村、官塘村、金牛橋、麻村、東北村、西南村、長村等。

至1949年南寧解放前夕,城區調整為7個鎮,共轄行政街64條。今青秀區分屬邕南鎮及寧武鎮,管轄權南、南環、臨勝、民族、民和(共和路第一段)、明德、仁東、中山、維新、經文、緯武、南國、桃源、臨江、古城口等行政村(街)。

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22日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南寧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開始接管工作。1950年1月22日南寧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繼續對舊政權進行接管,逐步取銷舊街甲政權,並於1951年5月21日由市人民政府明令取銷舊街甲政權,逐步建立居民小組,未組織居民小組的街道由抗美援朝分會負責日常工作。1952年11月1日開始在民族路(包括共和路第一段)試點建立街道委員會,將全市原64條行政街劃為30個居民委員會。在今青秀區轄區範圍內有桃源、臨江、中山、臨勝、民族(包括共和路第一段)、明德(包括仁東街及權南街)、南國(包括經文街、緯武路)、南環、維新等居民委員會。

在區級政權建立前,在一段時間內實行“以警代政”,由公安派出所負責轄區內的街道工作,故基層政權的一切任務實際上由宣化、臨江、維新公安派出所負責。1952年底在南寧市城區設定第四、五、六3個區,今青秀區為第四區,由宣化、臨江、明德3個公安派出所所轄區組成,包括南環、臨江、民族、共和(共和路第一段)、明德、權南、仁東、中山(上段)、維新、經文(包括緯武)、桃源、臨江、古城口等14街。該區為軍政機關集中之地,省軍政領導亦多住此。

1953年3月,南寧市決定將原郊區建立的一、二、三區合併,改稱為一區,在市區建立二、三、四3個區。經廣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各區均於3月16日成立。原定為四區的今青秀區改稱二區,金麗昆任區長。區政府辦公地址設在臨勝街55號,轄區同上。另凌鐵村亦增建一個居民委員會,屬二區管轄。第二區成立時統計,人口為7493戶29322人。

1955年12月,南寧市根據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於撤銷市區一級政權組織,建立街道辦事處的決議,撤銷3個城區政權,建立13個街辦事處。街道辦事處編制為5~7人,作為市人民委員會的派出機構,負責街道居民工作,並按中央關於一般100~600戶、7~17個居民小組建立一個居民委員會的規定,將原有居民委員會進行調整。原二區撤銷後,在今青秀區轄區範圍建立維新、寧武、臨江、中山4個街道辦事處。新街道辦事處駐南國街40號,轄維新、維新南、經文、緯武、南寧武街道辦事處駐新民路21、28號,轄維新北、望州嶺、安寧北、寧武、沙井、鎮寧居民委員。臨江街道辦事處駐保愛路保愛善堂,轄中山下、臨江、古城、桃源、河堤、南國、中山東居民委員會。

1958年7月,南寧市恢復城區一級政權,設定江寧區。1958年7月建立江寧區工作委員會。1959年3月正式建立江寧區人民委員會(政府),轄中山、臨江、維新、建政、亭子、寧武街道辦事處,邕江南岸的亭子亦劃歸江寧區管轄。

1960年6月,南寧市建立人民公社,江寧區改稱南寧市江寧區人民公社。1961年6月,恢復為江寧區人民委員會。1963年1月,將原江寧區人民委員會分為中山、古城和南環人民公社,寧武、亭子辦事處劃出,區人民委員會及街道辦事處同時撤銷。

1967年1月,將南環公社稱為紅旗人民公社,古城公社改稱新城人民公社。1968年4月,各人民公社均加稱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79年3月恢復城區政權,成立新城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5月正式成立新城區人民政府。
2005年3月,南寧市新城區更名為青秀區。

行政區劃

2001年12月,南寧市進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撤銷郊區和南湖管委會,將原郊區的津頭鄉和南湖開發區劃入新城區,轄區面積增至108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和1個鄉。

2004年9月15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4]79號)調整南寧市部分行政區劃:新城區更名為青秀區,將原邕寧縣的長塘、伶俐、劉圩、南陽4個鎮和蒲廟鎮的莫村劃歸青秀區管轄,青秀區人民政府駐仙葫大道。

2005年3月,南寧市再次進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新城區更名為青秀區,原屬邕寧縣的伶俐、長塘、南陽、劉圩四鎮和仙葫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劃入青秀區。轄區面積增至872平方公里,轄4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和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仙葫經濟開發區。

2005年,將興寧區的民生社區劃給青秀區,將青秀區的望仙坡社區、金牛橋社區、長堽西社區、燕子嶺社區、長堽東社區、將橋社區和官橋村(居民共7萬人)劃給興寧區,以民主路和長堽路為界。3月30日,兩區舉行了社區居委會的交接儀式。

2005年6月25日,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通知》(南府發[2005]70號):撤銷津頭鄉建制,改設立津頭街道辦事處。津頭街道辦事處包括麻村、葛麻、長堽、津頭、新興、埌西、埌東、南湖、那廖等9個村,總面積約30平方千米,人口2.14萬人。津頭街道辦事處駐南寧市錦春路8號。

2011年,轄4個鎮、5個街道: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新竹街道、津頭街道、長塘鎮、伶俐鎮、劉圩鎮、南陽鎮。

自然環境

青秀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受海洋氣候調節,屬亞熱帶季風區,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少霜無雪,年平均氣溫21.7℃,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年平均日照1827小時。優越的自然條件,使植物終年生長繁茂。轄區內綠蔭如蓋,繁花似錦。終年樹常綠,花常開,果常熟,充滿著亞熱帶的景致。

經濟

第三產業

以金融、商貿房地產、飲食娛樂、信息等為代表的城區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形成了大中小結合、功能齊全、服務配套、多層次、全方位的商品流通服務體系。第三產業已經成為城區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和財政收入的主要渠道。其中批發零售、餐飲、房地產、批發零售、餐飲、房地產三大行業支撐作用明顯。

商貿業

青秀區已經成為南寧市新型的商貿中心,城區內商廈林立,商貿繁榮,經精心扶持和大力引導,形成了以中山路、新民路、民族大道、東葛路延長線、琅東為中心的五大核心商業圈和七星路精品服飾一條街、東葛路通信器材專業街、星湖路電子科技街、教育路文體用品一條街、桃源路和長湖路飲食娛樂一條街、中山路美食街、雙擁路特色餐飲一條街等八大商業街區。以建設大市場、發展大貿易、搞活大流通為主導,最佳化商貿布局,發展新商圈,重點做好琅東鳳嶺片區和仙葫開發區、沿江經濟帶和內環快速環道經濟帶、柳沙半島嶼等“兩區兩帶一島嶼”服務業的布局,構建了一批檔次較高、規模較大、具有較強大輻射功能的富安居建築裝飾市場、桂中家居市場、外灘新城購物中心、陽光100精品城等集購物健身、飲食、娛樂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型商貿業態聚集區,把青秀區打造成為了南寧市的“購物中心,美食天堂”。

信息業

大力扶持電子信息等新型產業,積極發展信息諮詢、傳遞、服務網路及電子商務。城區由上而下,齊心協力,共同為建設“數字城區”而不懈努力。轄區星湖路已建成了廣西最大型的電子科技廣場和電腦超市,形成了廣西最大的IT產品集散地。

房地產業

隨著南寧市建設和發展的東移,鳳嶺、柳沙、仙葫開發區及城區政府周邊房地產持續升溫,東開發新區已成為廣西房地產的最熱點地區,吸引了一批重大項目開發建設,許多大型樓盤正在建設當中。有總投資超億元的匯東國際、萬正假日風情等商住樓,有富安居家居建材廣場、廣西文體用品批發市場等綜合大型市場,有萬豪大酒店、桂景大酒店紅林大酒店、三月花大酒店等四家準星級賓館。

金融、保險

是南寧市金融、保險、證券業集中的地區,全廣西的所有大型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等省級分支機構聚集在青秀區,各金融、保險業為客商提供最周到最優質的服務。

農業

結合好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建設,興建和改造了一批農村道路、農田水利、沼氣池、中國小校危房、村級文化活動室等農村基礎設施,鎮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的環境和條件大大改善。扶持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科技農產品,農業發展實現品牌化、產業化、生產基地化,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新格局。特色經濟作物種植業發展生機勃勃,扶持和推廣超級稻,建立了無公害葡萄園、西甜瓜生產示範基地和食用菌生產基地,打造了“劉圩香芋”等品牌,實現一鎮一品牌;養殖業興旺,開闢多種家禽家畜養殖,有“溫氏雞”,“二元雜”、“三元雜”豬,羊、牛、魚、兔等。

工業

近年來,城區發揮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彰顯魅力的特點,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最佳化資源配置,城區工業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目前已形成以印刷、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產品、化工、日用品、工藝飾品等多品種、多門類協調發展的工業體系,產品出口歐美、中東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2005年3月南寧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後,長塘、伶俐、南陽、劉圩四個鎮劃歸青秀區,它們豐富的自然資源使青秀區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青秀區以仙葫經濟開發區為依託,大力發展伶俐工業集中區和二塘工業園區,盤活了長崗路64號土地,建設都市型工業研發中心,發展低耗能、低耗才、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都市型工業,至2007年9月,二塘工業集中區已經引進6家企業進駐,伶俐工業集中區引進3家。

社會事業

城市建設

青秀區美食節

青秀區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達,大小街道縱橫交錯,各具特色。貫穿南寧市中心的民族大道、城市快速環道在我城區與我國大西南地區出海通道——桂海高速公路相接,直貫北部灣沿海。竹溪立交和正在建設的青竹立交為又使城區交通更加便捷。即將峻工的飛跨邕江的凌鐵大橋桃源大橋、葫蘆頂大橋為城區與南寧飛機場搭起便利之橋樑。轄區內有日供水能力11萬噸的凌鐵水廠;日處理污水10萬噸的東污水處理廠。36條公交線路遍布整個城區。積極探索城市長效管理機制,實施城市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打造了整潔、有序、優美的城區新形象。

休閒旅遊

懷抱南湖,背倚青山,“半城綠樹半城樓,綠樹城樓映新城”,青秀區呈現出一派亞熱帶城市風采。轄區園林綠化面積987.47公頃,人均園林綠地39.4平方米,人均公用綠地15.55平方米。這裡有南寧市最大的湖泊公園——南湖公園、最大的花卉園——金花茶公園、最大的民族風情遊覽區——民族文物苑,還有石門森林公園點綴其點;“中國-東協博覽會”永久主會場——南寧市國際會展中心、可容納上萬人的民歌廣場、南寧市人民大會堂座落城區內;民眾休閒廣場眾多,民族廣場濱湖廣場五象廣場、全國一流的綜合水幕電影和綜合水景的南湖南廣場;這裡有大型購物休閒商場夢之島嶼百貨、夢之島嶼水晶城、航洋國際城等,正在建設中的東協國際商務區和國際商貿城又將為城區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白天綠樹掩映,百花爭艷,夜晚流燈溢彩,五彩濱紛,使中外遊客留連忘返。沃頓—國際大酒店、錦華大酒店、夏威夷大酒店、鉑宮、紅林大酒店、三月花大酒店等多家豪華舒適的賓館飯店,配套完善的服務設施,是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的首選之地。

文化體育

城區的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文化體育生活豐富多彩。轄區內有700多家檔次各異的娛樂、體育場所,轄區內擁有廣西藝術學院、廣西歌舞團和南寧市藝術劇院等10多所藝術院校和藝術團體。轄區內有多個廣場,廣西著名的人民大會堂、民族廣場,具有全國最大的水幕電影綜合水景的廣場——南湖南廣場也座落於此,成為人們休閒、晨練和舉辦民眾文化活動和重要場所。轄區內有新華社廣西分社、廣西日報、廣西電視台、南寧晚報、南寧市電視台等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新聞和宣傳機構78家,有廣西博物館、廣西圖書館等43個重要文化機構。

教育

轄區內有廣西醫科大學、廣西藝術學院等大中專院校和中國小。擁有南寧二中、南寧三中、天桃實驗學校、十四中、二十六中和民主、東葛、埌東、星湖、園湖、南湖、民樂國小等一批全國、全區、全市具有先進性、示範性、試驗性的特色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在國際或全國各科競賽中獲大獎的特長學生。是南寧市和廣西“兩基”達標工作先進城區和基礎教育水平最高的一個城區。被國家教育部定為“中國小課程改革實驗區”和“社區教育工作實驗區”。

科技

城區內有廣西社會科學院、廣西科技館等科學研究、普及機構86個,城區全面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在廣西的市轄區中率先獲得“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城區”稱號。

醫療

轄區內有解放軍303醫院、廣西醫科大第一附屬醫院、廣西區人民醫院、南寧市第一醫院、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廣西骨傷科醫院、廣西防疫站等10多所廣西最大、功能最齊全的衛生、醫療機構。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網路,市民醫療健康得到了可靠保障。

法律服務

轄區內法律機構健全,服務保障有力。目前,轄區內共有自治區、南寧市和城區級的法律事務所43家,法律服務工作站6家,服務網路健全,能夠為城區經濟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精神文明建設

文明之花在城區處處綻放。文明樓院、文明社區、文明單位處處開花,溢滿街道的園林綠化,深入家庭的環保行動,豐富多彩的民眾廣場文化活動,無微不至的優質服務網路,使“講文明、講禮貌、愛護公物、助人為樂”蔚然成風,一個環境優美、文明健康、安全舒適、溫馨和諧的“首善之區”——青秀區展現在人們面前。近幾年來,城區先後獲得“全國科技先進城區”、“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城區”、“全國計生優質服務先進城區”、“全國萬家社區圖書室援建和萬家社區讀書活動先進城區”、“全國“自治區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區)”、“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全國婚姻登記視窗規範化建設示範區”“自治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區)”、“全國愛心獻功臣行動先進縣(區)”、“自治區雙擁模範城區”等國家級、自治區級和南寧市級榮譽稱號。青秀區正朝著廣西首善之區的核心城區的建設目標努力奮進。

特產

鳳梨

又名“鳳梨”,為南寧主要果品。鳳梨富含發熱量高的糖類和人體不可缺少的鈣、鐵、磷、鉀等礦物質以及多種維生素,還含有一種跟胃液素相似的酵素,能分解蛋白質,幫助消化。1952年引進果眼淺的夏威夷和沙撈越品種,稱為無釘鳳梨。鳳梨罐頭是南寧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

甘蔗

分果蔗和糖蔗兩大類。果蔗作水果食用,精蔗是製糖原料。遠銷園外的榴花牌優質白砂糖,就是以南寧糖蔗為原料製成的。

龍眼

又名桂圓。肉白晶瑩,鮮嫩、清甜爽口,不遜於荔枝。宋詩人蘇東坡詩日:“龍眼與荔枝,異出同父祖,端如柑與橘,未易相可否。”龍眼除鮮食外,可加工成罐頭、桂圓肉或龍眼乾。桂圓肉是滋朴佳品。

芒果

果實橢圓,皮淡黃,肉橙黃色,樹的壽命可達三四百年。南寧盛產芒果,這裡產的芒果肉質細嫩,味道香甜,皮薄多汁,是高級的貢果。

香蕉

那龍矮桿香蕉,皮黃肉軟,肉色黃白,香甜可口,且產量高,每穗達50至70斤。象牙香蕉,肉質乳白,柔軟甜滑,有特殊香味。

壯錦

壯族的一種瑰麗工藝品,它與湘繡蜀錦齊名,馳名中外。歷史悠久,唐宋時已有製作,明清時最繁榮,帶有濃厚的地方民族風格。壯錦以棉紗為經,五色線為緯而織成。因色彩絢麗、圖案別致、結實耐用而馳名。其傳統花紋圖案有萬字紋、水波紋、雲雷紋、菊花紋等。還有蝴蝶朝花、雙龍搶珠、獅子滾球等20多種圖案。壯錦用途廣泛,可作床毯、被面、圍裙、背帶、腰帶、手提袋、頭巾、衣邊裝飾等。

繡球

繡球本是南寧市壯族地區青年男女定情信物,繡球以彩綢製成,直徑約6厘米,內裝豆類或沙子,重約150克,底部綴有十多條穗帶,球頂連著一根長約60厘米的飄帶。在歌圩,如發現情意合者,女方便用繡球向男方拋去,藉此表達愛情。拋繡球現已發展成為一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全國、自治區、市民運會競賽項目,比賽時置一標高10米直徑1米的繡球圈,兩隊以單位時間投進圈的繡球多者為勝。

特色美食

邕城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

老友面

這是有著百年歷史的麵食,據說,一老翁每天都光顧周記茶館喝茶,有一天因感冒沒有去茶館,周記老闆便以精製麵條,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筍、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熱麵條一碗,送予這位老友吃。老翁吃後出了一身汗,病狀減輕,故由此而得“老友面”之名。老友麵食之開胃驅寒,深受食客歡迎而經久不衰。

八仙粉

相傳是清宮食譜之一,因其配有山珍、海味、時鮮八味以上,味道相異相輔,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故而得名。八仙粉以鮮滑清爽為特點。

乾撈粉

米漿蒸熟後切成條形,拌以調製好的叉燒、肉末、蔥花、炸花生、醬料、香油等即可食用。特點是香、酸、脆、甜、鹹適度,食而不膩。

捲筒粉

用磨好的米漿放進托盤攤成一張薄餅,撒一些肉末、蔥花在上面,蒸熟後捲成卷即可上碟,佐以醬料、香油等拌以食用。特點是軟滑爽口。

檸檬鴨

其做法是將宰後洗淨的鴨切成塊,入鍋炒至六分熟再放入切成絲的酸辣椒、酸芥頭、酸薑、酸檸檬、酸梅、生薑及蒜泥,共同煨至八分熟,再放入鹽豉,炒熟後淋上香油即可出鍋。其味酸辣適宜,鮮香可口,極其開胃。

八寶飯

糯米泡濕,拌以食用油、綠豆、百合、蓮子、白果、蜜棗、山黃皮、冬瓜糖等近十種清補原料,熟即成。以其香溢軟滑,甜而不膩著稱。

粥品

南寧人早餐愛吃,粥也有十幾個品種之多,有瘦肉粥、豬紅粥、魚片粥、紅豆粥、皮蛋粥、田雞粥等。特點是香熱鮮美。
檸檬鴨

酸品

南寧方言叫“酸野”。南寧有句俗話稱“行人難過酸野攤”,即將“酸野”描述得維妙維俏。製作是採用當地物產木瓜蘿蔔、黃瓜、蓮藕、椰菜、鳳梨等時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醃製而成。吃起來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開胃。

人口

2001年12月,南寧市轄4個街道和1個鄉,總人口43萬。
2005年3月,青秀區轄區面積增至872平方公里,總人口53萬。
2007年末常住人口54.83萬(其中農業人口16.6萬人),流動人口27萬,人口自然增長率7.24‰。居住著漢、壯、苗、瑤等30多個民族。
2011年,全區戶籍總人口62.30萬(農業人口18.61萬、非農業人口43.69萬),流動人口1.63萬,人口自然增長率3.72‰。

交通

湘桂鐵路、桂海高速公路、邕江航道過境。鐵路設有南寧東站、長堽嶺、屯裡、五合、長塘、伶俐火車站;高速公路設有伶俐獨嶺、五合、三岸出入口3個;有埌東客運站。

貫穿南寧市中心的民族大道、城市快速環道在青秀區與我國大西南地區出海通道——桂海高速公路相接,直貫北部灣沿海。沿桂海高速公路可一路北上湖南、湖北至北京,南下防城、北海出海口,36條公交路遍布整個城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南寧市青秀區 | 興寧區 | 西鄉塘區 | 良慶區 | 江南區 | 邕寧區 | 武鳴縣 | 隆安縣 | 馬山縣 | 上林縣 | 賓陽縣 | 橫縣
柳州市城中區 | 魚峰區 | 柳北區 | 柳南區 | 柳江縣 | 柳城縣 | 鹿寨縣 | 融安縣 | 融水苗族自治縣 | 三江侗族自治縣
桂林市象山區 | 秀峰區 | 疊彩區 | 七星區 | 雁山區 | 陽朔縣 | 臨桂縣 | 靈川縣 | 全州縣 | 平樂縣 | 興安縣 | 灌陽縣 | 荔浦縣 | 資源縣 | 永福縣 | 龍勝各族自治縣 | 恭城瑤族自治縣
梧州市萬秀區 | 蝶山區 | 長洲區 | 岑溪市 | 蒼梧縣 | 藤縣 | 蒙山縣
北海市海城區 | 銀海區 | 鐵山港區 | 合浦縣
防城港市港口區 | 防城區 | 東興市 | 上思縣
欽州市欽南區 | 欽北區 | 靈山縣 | 浦北縣
貴港市港北區 | 港南區| 覃塘區 | 桂平市 | 平南縣
玉林市玉州區 | 北流市 | 容縣 | 陸川縣 | 博白縣 | 興業縣
百色市右江區 | 凌雲縣 | 平果縣 | 西林縣 | 樂業縣 | 德保縣 | 田林縣 | 田陽縣 | 靖西縣 | 田東縣 | 那坡縣 | 隆林各族自治縣
賀州市八步區 | 鐘山縣 | 昭平縣 | 富川瑤族自治縣
河池市金城江區 | 宜州市 | 天峨縣 | 鳳山縣 | 南丹縣 | 東蘭縣 | 都安瑤族自治縣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 巴馬瑤族自治縣 |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 大化瑤族自治縣
來賓市興賓區 | 合山市 | 象州縣 | 武宣縣 | 忻城縣 | 金秀瑤族自治縣
崇左市江州區 | 憑祥市 |寧明縣 | 扶綏縣 | 龍州縣 | 大新縣 | 天等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