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繡

湘繡

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繡產品的總稱,是勤勞智慧的湖南漢族勞動人民在漫長的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精心創造的一種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間工藝。近半個世紀來,考古工作者曾先後在湖南、湖北等地發現了不少麻布、錦、絹等絲織品、紡織品,其中不少是繡品,為我們了解楚文化、楚國絲繡,提供了豐富的和有價值的實物資料。一批又一批埋藏在湖南和昔日楚地領域地底下的光彩奪目的古繡品的出土,對世人進一步認識湘繡源流沿革及其繡藝傳統,意義是不言自明的。

基本信息

簡介

湘繡(Hunanembroidery)是湖南長沙一帶刺繡產品的總稱,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四大名繡是蘇繡、湘繡、粵繡蜀繡),是起源於湖南的民間刺繡,吸取了

煌陽湘繡作品飛天反彈琵琶煌陽湘繡作品飛天反彈琵琶
蘇繡和廣繡的優點而發展起來。

湘繡主要以純絲、硬緞、軟緞、透明紗和各種顏色的絲線、絨線繡制而成。其特點是:構圖嚴謹,色彩鮮明,各種針法富於表現力,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使繡出的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在湘繡中,無論平繡、織繡、網繡、結繡、打子繡、剪絨繡、立體繡、雙面繡、亂針繡等等,都注重刻畫物象的外形和內質。

湘繡以中國畫為基礎,運用七十多種針法和一百多種顏色的繡線,充分發揮針法的表現力,精細入微地刻劃物象外形內質的特點,繡品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明,質感強烈,形神兼備風格豪放,曾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

博物館

為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振興沙坪湘繡產業,天利湘繡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勇臻先生首倡創建了湖南省沙坪湘繡博物館。本館由省文物局授予“湖南省首批民辦博物館”,是我省首家民辦湘繡產業配套型博物館。本館於2006年開始籌建,歷經四載,前身為“五一路天利湘繡藝術館”,“太平文化古街湘繡藝術館”。2009年3月在3A級旅遊景區——沙坪小鎮的湘繡文化廣場開始籌建,本館始移址重建在文化廣場西北角,於2010年5月18日對社會開放。

本館建築面積近4000平米,藏品數千件,藏書近萬冊。“沙坪繡天下”基本陳列分為:歷史篇,人物篇,工藝篇,傳承篇,企業篇,作品篇六個篇章。陳展以實物藏品為基礎,配以圖片、文字、影像雕塑、場景等輔助展品及現場互動演示,構成虛實結合、動靜相宜的陳列體系。

本館的籌建開放得到省、市、區、鎮各級領導的關懷與支持,得到湘繡界、博物館界、書畫藝術界、收藏界等各界人士的關注與襄助,先後被確認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基地、湖湘文化發展示範基地、長沙市湘繡科學技術館、長沙市先進農村科普示範基地、湘繡技能培訓基地,為廣大觀眾提供了一個湘繡藝術參觀、體驗的場所。

專業術語

a、繡地:又稱"底子"、"地子",即安在繃架上的刺繡料子,有綢、緞、紗、布等。

精品雙面繡精品雙面繡

b、花樣:刺繡稿上的圖案稱為花樣;勾在繃上的稱為"墨樣"或"紋樣"。
c、一絨:一根花線的二分之一稱一絨。
d、劈線:即將一根花線分為若干份。 e、一絲:一根花線的十二分之一稱為一絲。
f、起、落針:刺繡過程中運用繡針的兩個動作,自下而上的稱為起針,自上而下的稱為落針。
g、針法:針法是刺繡中運針的方法,也是線條的組織形式。
h、針腳:每一針繡出的線條,俗稱針腳;線條長短,又稱針腳長短。
i、絲理:又稱"絲縷"或"絲路",是刺繡線條排列的方向。
j、"皮頭":在每個刺繡小單位中分批繡制的層次,術語稱"皮頭"。
k、出邊:凡是分皮繡制的針法,第一皮即稱出邊,亦即物體邊緣的第一皮。

成就

文明古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絲綢的國家之一,“絲綢之路”聞名於世。同時隨之而來的絲綢文化得到了飛速發展,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服飾文化。因此,絲綢服裝在世界服飾文化寶庫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國被世人譽為“衣冠王朝”。古代達官貴族為了顯示其富貴和地位,在絲綢上繡有各種精美圖案,常常利用刺繡來裝飾衣、裙、衾、枕等生活用品,美化生活,創造美的世界奇葩。比如皇帝繡有龍,皇后繡鳳,文官繡鶴,武官繡虎等,這就是絲綢刺繡。中國刺繡源遠流長,在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行業中頗有影響,是漢民族智慧的結晶。手工湘繡服飾在刺繡行業中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有重要的影響。

湘繡題材廣泛,品種繁多,既有收藏價值極高的藝術珍品,又有實用大方的各類日用品,如時裝、掛屏、手帕、被面等等;既有壯麗豪放的巨型作品,又有玲瓏精巧的小件。有的富麗堂皇,有的典雅端莊,各具特色,雅俗共賞。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湘繡便開始將產品開發從衣物被服轉向繡片,最初以中國水墨畫片為突破口,繡制了大量梅蘭竹菊的屏風和掛畫,正好趕上當時家庭裝修出現復古風,木質家具走俏,使這些繡畫也隨之暢銷。緊接著,又嘗試國畫靜物小品、人物小品的繡畫,同時開發出大量新的針法,以適應新的繡品與繡種。從而將現代湘繡發展到與現代居室裝飾、現代藝術密切相連的純藝術品,以創精品湘繡為目的。現代湘繡的第二個發展方向便是順應人們在禮儀上的要求,開發出大量禮品,包括手絹、賀卡、絲巾、年曆等,使人們在方寸之中體會湘繡藝術的精美,成為人們傳達情誼的載體。

湘繡的"絕招"要數20世紀下半葉的雙面全異繡,設計的巧妙和針法的變化二者結合得惟妙惟肖,使湘繡技藝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湘繡工作者一改過

煌陽湘繡作品《國粹》煌陽湘繡作品《國粹》
去傳統產品多為單面繡的工藝,著力發展雙面繡藝術,同時又創製出難度更大的“雙面全異繡”,使湘繡藝術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水平。它在一塊透明底料的正反兩面,繡制出兩個主題、構思、色彩、針法各異的物象。例如,一幅《獅虎》座屏繡品德一面是一隻仰天長嘯的上山虎,而另一面是一隻低手夜行的下山獅,一上一下,正面的虎頭轉到反面變成了獅尾,兩面的形象迥然不同,令人瞠目。如雙面全異繡“花木蘭”繡屏,取材於《木蘭詞》中的名句。一面繡的是“萬里赴戎機……寒光照鐵衣”,一面的繡的是“當窗理雲鬃,對鏡貼花黃。”這樣不僅出色地反映了木蘭女扮男裝,披堅執銳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脫去戰時胞”身著女兒裝的少女校態,而且使對比的形象更加生動。一面戎裝,一面紅裝,其構思之巧妙和繡藝之精湛,堪稱巧奪天工,令人拍案叫絕。因此,雙面全異繡使湘繡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這也是湘繡在刺繡中形成獨樹一幟的流派。

獎項:湘繡先後參加過日本、巴拿馬、美國等地舉辦的國際博覽會,多次獲得優勝獎,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湘繡在繼承傳統的刺繡技藝基礎上又有的突破,相繼繡出了一批雙面全異刺繡作品。尤其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雙面全異繡人物題材作品,經專家們鑑定,是一幅“超級繡品”。中國科技協會將這幅繡品選為“中國古代傳統技術展覽會”的展品。正是湘繡界人士的不斷努力,使湘繡從生活實用藝術走向了精品化的裝飾和收藏藝術,成為代表一方工藝及文化的禮儀佳品。賀香港回歸的大型雙面繡座屏《百鳥朝鳳·洞庭春色》在香港回歸和特區政府成立的典禮上得到了中外來賓的讚賞和好評。

發展

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繡產品的總稱,是勤勞智慧的湖南人民在漫長的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精心創造的一種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間工藝。其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據記載,1958年在長沙楚墓中發現的龍鳳圖案繡品圖案之精美,繡工針法之細膩,早為世人嘆而觀止。1972年又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來件刺繡衣物,說明遠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漢代,湖南地方刺繡即湘繡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

“輝煌燦爛的楚繡與馬王堆漢繡,不但是中國刺繡史上足資驕傲自豪的一章,也是湘繡順理成章的最初發展之源。”在工藝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從刺繡工藝的文化深層內涵剖析,上述論點是很正確的。它對探討湘繡這一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並廣有影響的繡種的承前啟後,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另外,湘繡在湖南民間刺繡的基礎上,還吸取了蘇繡、粵繡、京繡等繡系的優點,發展成為清代刺繡藝苑的後起之秀。

湘繡是在湖南民間刺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湖南民間很早就能夠刺繡。清代嘉慶年間,長沙縣就有很多婦女從事刺繡。光緒二十四年(1898),優秀繡工胡蓮仙的兒子吳漢臣,在長沙開設第一家自繡自銷的“吳彩霞繡坊”,作品精良,流傳各地,湘繡從而聞名全國。清光緒年間,寧鄉畫家楊世焯倡導湖南

煌陽湘繡經典作品煌陽湘繡經典作品雙面繡
民間刺繡,長期深入繡坊,繪製繡稿,還創造了多種針法,提高了湘繡藝術水平。光緒末年,湖南的民間刺繡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刺繡工藝系統,成為一種具有獨立風格和濃厚地方色彩的手工藝商品走進市場。這時,“湘繡”這樣一個專門稱謂才應運而生。此後,湘繡在技藝上不斷提高,並成為蜚聲中外的刺繡名品。20世紀30年代,湘繡的產值最高達80萬銀元,產品1/3出口。1935年《西湖博覽會總報告書》“繡品”一節中,湘繡就占了一半的篇幅。解放後的數十年間,湘繡取得了長足發展,以獨特風格和高超繡藝傲立於“四大名繡”之列,成為湖南乃至國家的“藝術名片”,湘繡每年出口最高達500萬美元。

進入十九世紀以後,隨著湘繡商品經濟的發展,通過眾多刺繡藝人不斷深索和一大批出色的中國國畫家潛心投入,湘繡吸收了我國古老文化中繪畫、刺繡、詩詞、書法、金石等諸種藝術精華,從而形成了以中國畫為基礎、以數十種針法和多種色階的繡線,在各類底料上充分發揮針法的表現力,精細入微地刻畫出物象外形內質的自行特色。湘繡的起源,據資料記載,是從農村婦女用來裝飾衣服、荷包、菸袋的製作開始的。後來有一些畫家參與湘繡的設計,把中國的一些技法移植到刺繡上,從而逐漸形成了湘繡的獨特風格。明末清初,長沙城內出現了刺繡作坊。辛亥革命後,當地相繼開辦了各種規模的繡莊

作為湖湘文化的傑出代表,湘繡,灘頭木版年畫,湖南皮影戲等皆被收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湖南湘繡城成為全國首家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民協正式授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

歷史 

清代嘉慶年間,長沙縣就有很多婦女從事刺繡。

鹹豐八年(1858)至1915年期間,長沙約開設湘繡莊40多家,其中有的繡莊還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漢等地設有分號。

童子圖案雙面繡童子圖案雙面繡

同治《長沙縣誌》載:“省會之區’,婦女工刺繡者多,事紡織者少,大家巨族或以錦鈿相尚。”沙坪(原長沙縣轄,現劃歸市區)和霞凝(原長沙縣轄,1977年成立望城縣,屬望城縣轄,現劃歸市區)一帶,是湘繡生產的傳統基地,多數農家婦女均以刺繡為業。

光緒二十四年(1898),優秀繡工胡蓮仙的兒子吳漢臣,在長沙開設第一家自繡自銷的“吳彩霞繡坊”,作品精良,流傳各地,湘繡從而聞名全國,寧鄉畫家楊世焯倡導湖南民間刺繡,長期深入繡坊,繪製繡稿,還創造了多種針法,提高了湘繡藝術水平。

光緒末年,湖南的民間刺繡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刺繡工藝系統,成為一種具有獨立風格和濃厚地方色彩的手工藝商品走進市場。這時,“湘繡”這樣一個專門稱謂才應運而生。

現代

1909年,在南京舉行的南洋勸業會上,湘繡被讚譽為“跡滅針線”。

1911年,湘繡在義大利都朗博覽會上獲最優獎。

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博覽會上又獲4塊金牌

20年代,湘繡藝術家李凱雲設計了孫中山先生的湘繡棺罩。

湘繡羅斯福肖像湘繡羅斯福肖

30年代,湘繡藝術家楊佩珍繡制的“羅斯福肖像”,現仍珍藏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小白宮博物館。

70年代末,湖南省湘繡研究所在傳統雙面繡的基礎上創製了雙面異物繡,即正、反兩面輪廓相同而形象不同的雙面繡。

1979年又創製了雙面全異繡,即正、反兩面形象、色彩、針法等完全不同的兩種畫面。代表作品有“獅、虎”繡屏和“望月”繡屏。“獅、虎”繡屏的正面是仰天長嘯的上山猛虎,反面卻是低頭夜行的下山雄獅。“望月”繡屏的正面為透過輕簾,只見麗人側影,仰望明月;另一面是閨閣仕女雲髻堆翠,在顰笑之餘又流露出哀怨之情。雙面全異繡要求設計者構思巧妙,繡制者在運針時具有藏針、隱線的高超技藝,而且絲毫不露針跡。
1980年代末,繡工遍及湘繡產區,長沙市有湘繡研究所。

1990年代以後,湘繡款式和產品由有實力的公司企業設計開發,設計開發和銷售由企業公司組織,除了要求較高的精品必須集中生產以外,大部分繡成品都是分發到各家各戶的繡工繡制出來的。

2005年,中國文化部對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網路上進行了公示,501項榜上有名,在中國的“四大名繡”中,惟獨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湘繡意外落選震驚湖南。

2006年1月,長沙市政府向呈報〈關於將湘繡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請示函,補充了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著名作品及相關事件,如宋慶齡結婚用過的條屏及湖南湘繡城博物館收藏的清末著名湘繡大師胡蓮仙的湘繡《荷鶴圖》。

2006年1月8日,湘繡成為申遺補錄的17個項目之一,國務院於6月2日予以公布。

2006年11月,由湖南省城鎮集體工業聯社主辦,湖南省工藝美術協會、長沙縣人民政府、湖南湘繡城共同承辦的首屆湖南工藝美術品博覽會在湖南湘繡城舉行.這是建國以來湖南首屆全省工藝美術品展示盛會。

2007年,湘繡作品奪得中國民間工藝最高獎第九屆山花獎,實現該獎項設立以來全國刺繡類(蘇繡、湘繡、蜀繡、粵繡)零的突破。

2009年,湖南湘繡城成為首家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民協正式授牌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這也是湖南省唯一一家被正式授牌的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

星沙湘繡

湘繡城,是一個企業,一個品牌,它包括三大板塊——星沙湘繡城、長沙湘繡城、金霞湘繡城。

湖南星沙湘繡城地處長沙星沙開發區,旁有新世紀大道、麗臣路、二環線、開元路等組成的路網,市內的127、501、703等公交線路方便通達,交通便利。湖南星沙湘繡城由湘繡工藝、服裝布匹、輕紡材料三大批發市場組成,集繡品、服裝布匹生產批發、倉儲物流、旅遊觀光和對外貿易於一體。總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總投資3.8億元。其獨具特色的“龍鳳街”有1280個獨立門面,長沙順龍服裝布匹批發特大市場有10萬平方米,還有四星級“龍騰大酒店”、“中國四大名繡藝術中心”和湖南民間藝術博物館等。

地址:長沙縣星沙鎮開元西路1號

工藝特點

湘繡是湖南人民創造的一種卓越的手工藝品,具有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中國刺繡通常是用真絲、硬緞、交織軟緞、透明玻璃紗、尼綸加真絲、棉線等為原料繡制的精細工藝品,而湘繡繡品主要用真絲絲線在真絲織物上繡製圖案,它既有名貴的欣賞藝術品,也有美觀適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種有單面繡、雙面繡、條屏、屏風、畫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墊、桌布、手帕、各種繡衣以及宮廷扇、繡花鞋、手帕、圍巾等各種生活日用品。每個品種可繡以風景、花鳥、動物走獸、人物肖像等圖。工作之餘欣賞把玩一下湘繡工藝品、湘繡藝術品,令人心曠神怡,其中滋味妙不可言。居家裝飾也以湘繡體現品位和個性。穿著古樸典雅而不失現代的手工湘繡服裝,也會給人一種富貴、高雅、脫俗的感受。

湘繡作為我國四大名繡之一,以湖南長沙為中心,是在湖南民間刺繡工藝的基礎上,吸取了蘇繡和粵繡的精華而發展起來的刺繡工藝品,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強調寫實,質樸而優美,形象生動。特點是絲細,後用皂莢仁溶液蒸煮,再裹起來揩拭,防止絨絲起毛,其光細勝眼於髮絲,湘繡在配色上善於運用深淺灰及黑白色,加上適當的明暗對比,增強了質感和立體感,結構上虛實結合,善於利用空白,突出主題,形成了湘繡水墨畫般的素雅品質。湘繡的傳統題材是以獅、虎、松鼠等,特別是以虎最為多見。

以著色富於層次、繡品若畫為特點。曾在巴拿馬芝加哥等世界博覽會上獲獎。民間有"蘇貓、湘虎"之說,湘繡獅虎毛紋剛健直豎,眼球有神,幾可亂真,今已發展到異色、異形、異面的雙面全異繡。

題材

傳統湘繡多以國畫中獅、虎、松鼠等作為題材,其中特別是以虎最為多,現代湘繡取材較廣,如人物或肖像畫,因此成品與多稱沿用取自題材的稱謂,如屏風

五福臨門五福臨門
、掛屏、鳥獸圖、駿馬圖、山水畫,根據用途分,有裝飾品和日用品,如床上用品、服飾等等。湘繡色彩艷麗,圖案紋飾的裝飾性較強。圖案以畫稿為藍本,形象生動、逼真質感強烈。手法上通過針法與絲絨線交錯使用,來表現物象的真實性和立體感。

單面繡

單面繡是只呈現一張繡面,藝人用精湛的針法和二百多種顏色的絲線,再輔以稿工繡出完美的繡片。繡片經過平燙後,讓絲線的光澤和色彩融合到一起,工匠用畫框裝裱起來,正面是用玻璃鑲好,背面用防潮的且堅固的紙板卡好,放個二三十年不成問題。單面繡的尺寸大小不拘一格,廠家完全根據客戶的要求訂製他們滿意的單面繡。

雙面繡

正反兩面都是相同的繡面,框架採用原木雕刻再上朱漆。現在的雙面繡大部分都是圓形的鏡框,而且有統一尺寸大小,

雙面繡雙面繡
直徑為分別30CM,25CM,20CM,15CM,10CM和5CM。近年來湘繡不斷創新,開發出長方形的方形雙面繡。規模都統一為20*40CM。

線的運用

繡線的運用,粗細相間,色澤有別,兼以適當誇張。湘繡繡工劈線,是一種特殊技能,湘繡的勻薄細膩與這一技能的日益進步分不開。以手指劈線,可劈至2開、4開、8開、16開等。線劈開後,千絲萬縷,分辨不出差別,但繡上質地,求得對比統一,突出主題,達到明暗的自然變化,陰陽渾然一體。

湘繡繡線色彩的豐富,是與其他繡種區別的主要特點之一。據《雪宦繡譜》記載,有青、黃、紅、黑、白(以上正色)、綠、赭、紫、交、蔥(以上間色)9類,88種原色,因其深淺染製成745種不同的色彩。湘繡繡工認為一切物象感光效果未必即能以700餘種色彩包括無遺。所以,湘繡用色基本上可稱為“有色皆備”。

藝術特色

湘繡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為形象生動、逼真,質感強烈,它是以畫稿為藍本,“以針代筆”,“以線暈色”,在刻意追求畫稿原貌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故其獨特技藝,盡在“施針用線”之中。湘繡針法多變,以摻針為主,並根據表現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紋理的不同要求,發展為70多種針法。線色萬千,根據各種不同畫稿的題材,運用各種不同的針法,選配各種不同色階的繡線——絲線或絨線,憑藉針法的特殊表現力和繡線的光澤作用,使繡制出來的物象,不但保存著畫稿原有的筆墨神韻,而且通過刺繡工藝,增添了物象的真實性和立體感,起到了一般繪畫所不及的藝術效果。以致湘繡獨成一派,到清末“湘繡盛行,超越蘇繡,已不沿顧繡之名。法在改藍本、染色絲,非復故步矣”。

工藝製作

制稿

制稿是湘繡的第一道工序,一幅好的繡品離不開一個好的構圖。設計者腦中對於藝術領悟能否完全轉換成版面,制稿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一個高明的制稿藝人,能夠完全的將他面前的照片,圖案,甚至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物體按照設計者的意識用素描勾勒在一張小小的蠟紙之上。

臨稿

勾勒於蠟紙之上的素描之後,要用一根細小如髮絲的小針按照繡稿的細線刺出勻稱的小孔。完成之後,將已經裁好的真絲緞面放於紙稿底部,臨拓出一張張的繡稿。

選料

湘繡

定義:根據繡品的種類和工藝表達要求選擇最佳的底料。
原則:按單面繡、雙面繡選料;普通緞料和精品緞料選料。
底料的介紹:湘繡是以素庫緞、素軟緞、硬緞、交織軟緞、透明尼綸等為底料,用各色真絲繡花線純手工精心製作的手工藝品。

材料主要品種及用途:
①、素庫緞:簡稱硬緞,是一種材質較厚的真絲底料,主要以白、米黃為主,因材質名貴,主要用於繡制極品、精品湘繡。
②、軟緞:材質較軟,以白色、仿古色為主,主要用於繡制普通繡品。
③、透明尼綸、透明真絲:以白色為主,主要用於繡制極品、精品雙面繡。

印版

印版定義:將製作好的手工模版用油墨印刷至底料(緞面)的過程。

配色

精美的湘繡作品精美的湘繡作品
繡稿出來了,剩下的就是配線了,一般多種顏色,近兩千個色相,全靠配線藝人一雙眼睛根據設計者的思路配出恰當的顏色。線料的介紹:線料主要分為絲線、絨線、金銀線等。線料顏色介紹:湘繡繡線色彩的豐富,是與其他繡種區別的主要特點之一。據《雪宦繡譜》記載,有青、黃、紅、黑、白(以上正色)、綠、赭、紫、交、蔥(以上間色)9類,88種原色,因其深淺染製成745種不同的色彩。湘繡繡工認為一切物象感光效果未必即能以700餘種色彩包括無遺。

飾繃

一件繡品在刺繡之前需要將其緊緊繃於一個繡花棚架之上,並壓條,拉筋。在繡制的過程中還要根據需要換好幾次繃架。繃架根據繡品不同有大號的,中號的,小號的,高的,矮的,特大的,手繃近20多種型號,一般的繡品都選擇中號的繃架飾繃。

拆繃

拆繃相對於繡制來說比較的容易。將繡好的繡品細心拆下,除掉上面多餘的絨線和線頭。將已經繡好的繡品放鬆,拆下。但是整個過程需要非常的細心。

針法

針法介紹

針法有70多種,一個繡品都是通過不少於七八種以上針法配以粗細、濃淡的各色的絲絨線繡制而成,如鏇紋針、迴旋針、花游針、齊毛針和摻針等針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湘繡名老藝人余振輝(1913-1984)發明和完善了毛針法,使湘繡表現的獅、虎栩栩如生,成為中國四大名繡中獨有的著名針法。
為了表現猛虎皮毛的質感,刺繡藝人在毛針的基礎上創製了鬅毛針。後來,又由著名匠師余冬姑、余振輝姐妹倆加以不斷完善。鬅毛針的繡法是,絲線排列成聚散狀撐開,一端粗疏、鬆散,一端細密,使之如同真毛一樣,一端入肉,一端鬅起。經過藝人層層加繡後,所繡制的虎毛,剛勁豎立,力貫毫端,毛色斑斕,生動逼真。
“以針為筆,以纖素為紙,以絲絨為顏色”,繡工們發揮摻針參色的作用,巧妙地以各種原色花線在質地上參互調合。用於同一色彩由深到淺或由淺到深的過渡,表達出逐漸變易又混合均勻的色階,創造了各種絢爛和諧悅目的色彩。用第一號深色線刺繡後,接繡第二號深色時,銜接必須參差不齊,互相交錯,且不著痕跡,色彩才能和諧。交接搭線不可過長,也不可一線太長,一線太短。這是湘繡與其他繡品針法的基本區別之處。成為湘繡的特點之一。

針法運用

針法要求嚴謹針法要求嚴謹

a、齊針:齊針是湘繡的基本針法之一,也是各種針法的基礎。平繡的針法是:起落針都要在紋樣的邊緣,線條排列均勻,且緊不能重疊、稀不能露底,力求齊整。平繡按絲理不同分為直、橫、斜三種,即直纏、橫纏、斜纏。

b、散套:散套是目前欣賞品中最常用的,也是運用得最廣泛的針法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等長線條,參差排列,皮皮相迭,針針相嵌。由於線條的組織形式比較靈活,絲理轉折自如,鑲色渾厚和順,繡面細膩平服,因此能夠細緻地表現花草,翎毛等的生動姿態

c、施針:施針是繡制人像、動物、飛禽等的主要針法。它的特點是用稀針分層逐步加密,便於鑲色,絲理轉折自然,線條組織靈活。

d、虛實針:由虛虛實實的線條組成,線條等長參差,由粗到細,排列是由稀到密,針腳亦逐步由長到短。

e、亂針繡因其表現力強,近年來已經成為獨具一格的新品種。亂針繡粗看似亂,其實亂針:亂中有律,它是利用長短參差的直斜、橫斜線條交叉摻合而成,能一次、再次地摻色。由於線條組織成交叉形,因而在摻合後,仍能保留多種色線的固有色。色彩摻和的次數不拘,直至光、色、形都符合要求為止。

f、打點:打點是傳統針法之一,歷史上多用它來繡制日用品。解放後,刺繡工人創造性地用它來繡制欣賞品,效果很好。打點繡是以紗為底,按紗格經緯點斜繡,每點一針,聚集而成。

g、戳紗:戳紗也是傳統針法之一,近年來用以繡人物的服飾,裝飾性很強,戳紗以紗為底,用許多小几何形花紋組成圖案。

h、接針:短針前後銜接連續進行,後針接前針的末尾連成條形

i、滾針:兩線緊捻,連成條紋,線條轉折比較靈活。無論繡直線或曲線都比較恰當。

j、打子:也是刺繡傳統針法之一,即用線條繞成粒狀小圈,組成繡面。因為每繡一針見一粒子,所以稱為"打子繡"。在欣賞品中多用來繡花心;或單獨用來繡靜物,如花籃等。

k、擻和針:針法組織與散套大同小異,不同的是散套針線條重疊,擻和針線條平鋪。散套針的針跡隱伏於線條間,擻和針的針跡比較顯露。擻和針在繡欣賞品上多用來繡樹幹和石頭。

l、集套:集套是繡圓形紋樣的針法,以等長參差線條分皮順序進行,繡時後皮線條嵌入前皮線條中間,絲絲相夾,並銜接著再前一皮線條的末尾。每一針針跡都要對準圓心,在近圓心處要做藏針。

m、正搶:用齊針分皮前後銜接而成,由外向內順序進行。

n、反搶:用齊針分皮前後銜接而成,由內向外有規則地進行,絲理方向一致,皮頭相互銜接。

整燙

繡品繡制完成之後,應將其整燙。因為繡線在近一百多度高溫下更能折射出絲質的光澤。讓整副繡品充滿了動感和活力。

飾裱

飾裱是繡品的最後的工序。通常,一件繡品在飾裱和框架的選擇方面應與繡品的構圖和顏色搭配。

分類

按針法類別

單面繡:故明思義就是只呈現一張繡面,繡娘用精湛的針法,令人眼花繚亂的二百多種顏色的絲線,再輔以稿工的漚血力作才繡出完美的繡片。繡片經過平燙後,讓絲線的光澤和色彩融合到一起,工匠用畫框裝裱起來,正面是用玻璃鑲好,背面用防潮的且堅固的紙板卡好,放個二三十年不成問題。單面繡的尺寸大小不拘一格,廠家完全根據客戶的要求訂製他們滿意的單面繡。單面繡是掛在牆,可以裝飾房子的任何地方,餐廳掛水果和花卉讓人食慾大增;客廳掛風景和植物讓人神清氣爽;房間掛動物和花鳥蟲魚讓人流連忘返,書房掛字畫和人物讓人心曠神怡

雙面繡:它正反兩面都是相同的繡面,上面絕對找不出半點瑕疵,哪怕是一個不起眼的線頭,這是四大名繡中絕無僅有的高超繡法,雙面繡不但繡工精湛,而且有些框架也絕對稱得上是一件木雕精品,它採用原木雕刻再上朱漆。充分展現湘繡的高雅與別致的韻味。雙面繡大部分都是圓形的鏡框,而且有統一尺寸大小,直徑為分別30CM,25CM,20CM,15CM,10CM和5CM。湘繡不斷創新,開發出長方形的方形雙面繡。規模都統一為20*40CM。它非常適合擺設在客廳的玄關和壁櫃裡。

按工藝

極品和精品用的絲線以及繡工都比普通的湘繡製品更加細緻,繡制一幅精品耗時比較長,其中融入了繡女的很多體力與時間,同一種圖案繡工不同,質量也就不同,價格也隨之而異,看繡工可以看絲線繡的疏密程度,絲線顏色是否亮麗,緞面是否光滑亮澤。湘繡畫的主題有山水動物人物幾大類型,其中牡丹花,虎,貓,狗,龍是比較典型的湘繡圖案,從繡工的難度來講,山水相對較動物人物容易,人物是最難繡的,絲線的密度要求很高,而且人物的神態要繡得惟妙惟肖是很不容易的。

按產品形式

主要品種有條屏、畫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墊、桌布、手帕及各種繡衣。屏風分為小型屏風,掛屏和座屏。

專業術語

a、繡地:又稱"底子"、"地子",即安在繃架上的刺繡料子,有綢、緞、紗、布等。

經典雙面繡經典雙面繡

b、花樣:刺繡稿上的圖案稱為花樣;勾在繃上的稱為"墨樣"或"紋樣"。
c、一絨:一根花線的二分之一稱一絨。
d、劈線:即將一根花線分為若干份。
e、一絲:一根花線的十二分之一稱為一絲。
f、起、落針:刺繡過程中運用繡針的兩個動作,自下而上的稱為起針,自上而下的稱為落針。
g、針法:針法是刺繡中運針的方法,也是線條的組織形式。
h、針腳:每一針繡出的線條,俗稱針腳;線條長短,又稱針腳長短。
i、絲理:又稱"絲縷"或"絲路",是刺繡線條排列的方向。
j、"皮頭":在每個刺繡小單位中分批繡制的層次,術語稱"皮頭"。
k、出邊:凡是分皮繡制的針法,第一皮即稱出邊,亦即物體邊緣的第一皮。

現狀

機器印刷衝擊傳統工藝

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隨著機器印刷湘繡作品的出現,湘繡在日用品上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大片市場。而在工藝品市場,改革開放以後誕生的一些個體、私營企業,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把粗製濫造的湘繡作品投放市場,以低廉的價格衝擊精品湘繡,使湘繡在工藝品市場上的聲譽大受打擊。

人才匱乏

湘繡面臨人才匱乏湘繡面臨人才匱乏

人才的青黃不接,跟經濟利益不無關係。在具有多種就業選擇並能獲取更高收入的前提下,願意從事湘繡特別是刺繡的人越來越少。繡工們從很小時學繡,要經過20多年的磨鍊才能成為一名熟練工,一般來說,到40多歲技藝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階段。無論是在國有企業,還是在民營企業,繡工的工資普遍都不高,這顯然沒有多少吸引力。

精品遭遇“克隆”病

湘繡的可複製性常常影響顧客的購買決心。 省湘繡研究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坦言。與其他藝術品不同的是,一件湘繡作品完成後,可以馬上根據原作品的構圖和設計,重新刺繡另一件嶄新的作品。而且,如果由同一位刺繡大師執手,還有可能超過原來的工藝,因為他已有了更豐富的經驗。目前湘繡精品遭遇“可複製”硬傷已成為眾多湘繡廠家頗感頭痛的問題。

臨稿

勾勒於蠟紙之上的素描之後,要用一根細小如髮絲的小針按照繡稿的細線刺出勻稱的小孔。完成之後,將已經裁好的真絲緞面放於紙稿底部,臨拓出一張張的繡稿。

怎樣挑選湘繡產品

挑選湘繡時最主要的是看湘繡表面的光潔度,如果繡的比較稀的話,光潔度就不夠,好的繡品針線繡的很密,使圖案有

湘繡湘繡
立體感,光潔度高。同時從湘繡花線的粗細也可以辨別出優劣,湘繡中一根花線的1/2粗稱“一絨”,1/12粗稱“一絲”。“劈絲”即將一根花線分為若干份。湘繡會根據不同的布質、色彩及題材,靈活綜合運針,而且花線劈絲粗細合度,從而充分表現物體形象的質感。如繡金魚魚尾,用線要細,排針要虛,才能表現輕薄、透明感。再比如繡貓,根據對象毛絲變化規律掌握絲理,繡出來的貓毛茸茸地形萬言書逼真生動,而繡的粗糙的貓毛就會象鋼針一樣扎手。

湘繡的座架一般為中國古典式紅木雕花,因此看架子也是分別湘繡好壞的一種辦法。質次的湘繡架子的材料一般都用白木,時間一長就容易龜裂。白木的手感很粗糙,而紅木的手感細膩。

湘繡是以素庫緞、素軟緞、硬緞、交織軟緞、透明尼綸等為底料,用各色真絲繡花線純手工精心製作的高檔、昂貴的手工藝品。具有極高的裝飾性和收藏價值。

如何保養

保存湘繡時,平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輕拿輕放,防止玻璃破碎。
2、宜掛放在通氣、乾燥的地方,以防霉變。
3、儘量避免風吹、陽光直射。
4、日用、實用品宜乾洗。(如真絲圍巾、披巾、手帕、領帶、被面等)

用途

室內裝點的高貴飾品
饋贈賓朋的高檔禮物
個人收藏的高尚選擇

賣點

傳承2000多年的民間藝術
一針一線手工繡制
湖南特色產品,有“湖湘四寶”之稱。

衰落

機器印刷衝擊傳統工藝
與其他傳統工藝一樣,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日益發達的現代文明面前,湘繡的危機,戛然而至。
誕生於民間的湘繡,一直有“與日常用品結合、注重實用”的傳統,因而早期湘繡主要的顧客群是平民百姓。後來,隨著湘繡工藝的發展,慢慢由日用品轉移到了工藝品,其品位、檔次得以大大提升。

到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隨著機器印刷湘繡作品的出現,湘繡在日用品上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大片市場。而在工藝品市場,改革開放以後誕生的一些個體、私營企業,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把粗製濫造的湘繡作品投放市場,以低廉的價格衝擊精品湘繡,使湘繡在工藝品市場上的聲譽大受打擊。湘繡人才青黃不接

人才的青黃不接,跟經濟利益不無關係。在具有多種就業選擇並能獲取更高收入前提下,願意從事湘繡特別是刺繡的人越來越少。據介紹,繡工們從很小時學繡,要經過20多年的磨鍊才能成為一名熟練工,一般來說,到40多歲技藝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階段。無論是在國有企業,還是在民營企業,繡工的工資普遍都不高,這顯然沒有多少吸引力。精品遭遇“克隆”病

湘繡的可複製性常常影響顧客的購買決心。省湘繡研究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坦言。與其他藝術品不同的是,一件湘繡作品完成後,可以馬上根據原作品的構圖和設計,重新刺繡另一件嶄新的作品。而且,如果由同一位刺繡大師執手,還有可能超過原來的工藝,因為他已有了更豐富的經驗。湘繡精品遭遇“可複製”硬傷已成為眾多湘繡廠家頗感頭痛的問題。

獲得榮譽

湘繡以其獨特的搗鬼魅力吸引著國內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勸業會上被譽為“渾筆墨於無痕”,“字格簪花,跡滅針線”。1933年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國際博覽會上,湘繡出盡風頭。長沙錦花麗繡莊送展的一幅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半身湘繡像,引起轟動。湖南省主席何鍵授意以他個人名義贈給羅斯福,傳為佳話。該繡像現藏於芝加哥亞歷山大博物館。 湘繡是以硬緞、交織軟緞、透明玻璃紗、尼綸等為原料繡制的精細工藝品,繡品既有名貴的欣賞藝術品,也有美觀適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種有條屏、畫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墊、桌布、手帕及各種繡衣等。湘繡以著色富於層次、繡品若畫為特點。曾在巴拿馬、芝加哥等世界博覽會上獲獎。民間有"蘇貓、湘虎"之說,湘繡獅虎毛紋剛健直豎,眼球有神,幾可亂真,今已發展到異形異面的雙面繡。

湘中簡介

湘中湘繡,全名“長沙沙坪湘中湘繡總廠”。成立於1992年,總部設在湖南長沙沙坪鎮,在湖南擁有4個分店,我們的湘繡銷往國外10多個國家,全廠擁有400多名繡女與5名知名繡師,每年銷售額達幾百萬元,建立了以中國湖南韓國漢城和日本東京三大銷售基地為支點的全球銷售架構。在10多年來的苦心經營,已經由一家專業從事湘繡研發的廠轉型為研發+銷售的具有規模並且有一定知名品牌的廠家。在湘繡發展的這10多年裡,我們看到了湖南湘繡在國內發展方方面面,有輝煌的時段,也有沒落的時侯。但是,我們有信心湖南的湘繡能夠在國內外受到大眾歡迎。湘中湘繡就是致力於打造湖南最大湘繡品牌,鴻揚湖南湘繡文化,讓湖南湘繡走出國門,被更多的國外之士親萊湖南湘繡!

長沙市開福區撈刀河鎮湘中湘繡廠的價值觀
長沙市開福區撈刀河鎮湘中湘繡廠及員工鄭重承諾,以下四個核心價值觀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基礎:

成就客戶—我們致力於每位客戶的滿意和成功。
創業創新—我們追求對每位喜愛湘繡的人士都給予好的建議,同時為其做最好的售後服務

誠信正直—我們秉持信任、誠實和富有責任感,無論是對內部還是外部。

多元共贏—我們倡導互相理解,珍視多元性,以全球視野看待我們的湘繡文化。

秉承銳意創新與追求卓越的傳統
長沙市開福區撈刀河鎮湘中湘繡廠的創新精神和不斷尋求突破的傳統在今天的得到了延續,湘中湘繡品牌是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湘繡巨人。
在中國,08年湘中湘繡達到百萬定單。憑藉其領先的刺繡技巧,順著潮流的風格拓展、個性化的設計以及多元化的解決方案而廣受中國禮品市場與個人收藏的客戶歡迎。湘中湘繡還擁有針對現代市場的需求,開發出了很多日用品等。

長沙市開福區撈刀河鎮湘中湘繡廠在發展多年以來,一直與湖湘內外的優秀刺繡技師們討論與溝通,尋求在湘繡針法與技巧上獲的更大的進步和突破。在這些元老級大師們的幫助下,湘中湘繡的繡品總是在不斷的更新,並且打造出獨具風格的刺繡產品。

史稿記錄

湘繡Hunanembroidery
以湖南省長沙市為生產中心的手工絲線刺繡。中國四大名繡之一。

沿革

1958年在長沙市發掘的戰國楚墓中,發現運用辮子股針法繡有龍鳳圖案的繡品。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了錦囊、香囊、手套、幾巾、鏡袋等繡品,上面運用辮子股、平針等針法繡制了雲紋、卷枝花草、如意、茱萸花等圖案,針法嚴謹,圖案優美。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以長沙縣為中心,“婦女工刺繡者多,事紡織者少”。自鹹豐八年(1858)至1915年期間,長沙約開設湘繡莊40多家,其中有的繡莊還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漢等地設有分號。光緒二十四年(1898),湘繡名家胡蓮仙在長沙開設的湘繡莊聞名於世。湖南省寧鄉縣畫家楊世焯也熟諳刺繡雕刻等手工藝,參與了湘繡的設計,使湘繡吸收了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長處,得到了豐富和提高。

自20世紀初以來,湘繡屢次獲獎,聲譽日增。1909年,在南京舉行的南洋勸業會上,湘繡被讚譽為“跡滅針線”。1911年,湘繡在義大利都朗博覽會上獲最優獎。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博覽會上又獲4塊金牌。20年代,湘繡藝術家李凱雲設計了孫中山先生的湘繡棺罩。30年代,湘繡藝術家楊佩珍繡制的“羅斯福肖像”,現仍珍藏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小白宮博物館。

20世紀50年代以來,湘繡有了迅速的發展,成立了湖南省湘繡研究所,作品的藝術水平也日益提高。70年代末,湖南省湘繡研究所在傳統雙面繡的基礎上創製了雙面異物繡,即正、反兩面輪廓相同而形象不同的雙面繡。1979年又創製了雙面全異繡,即正、反兩面形象、色彩、針法等完全不同的兩種畫面。代表作品有“獅、虎”繡屏和“望月”繡屏。“獅、虎”繡屏的正面是仰天長嘯的上山猛虎,反面卻是低頭夜行的下山雄獅。“望月”繡屏的正面為透過輕簾,只見麗人側影,仰望明月;另一面是閨閣仕女雲髻堆翠,在顰笑之餘又流露出哀怨之情。雙面全異繡要求設計者構思巧妙,繡制者在運針時具有藏針、隱線的高超技藝,而且絲毫不露針跡。

品種和特色湘繡的日用品主要有官服、鏡袋、扇套、手帕荷包、椅披、桌圍、被面、枕套、帳簾、神袍、戲裝、袈裟、繡衣、繡鞋等。欣賞品有中堂、條屏、屏風等。
湘繡既吸收了傳統繪畫的優點,又充分發揮刺繡工藝的特長,逐漸形成了形象寫實,設色鮮明,風格質樸的地方風格。在構圖上,主題突出,虛實結合,大膽利用繡料上的大片空白,既省工,又美觀。在造型手法上,則線上描的基礎上,適當地有些明暗對比變化,以加強物象的質感和主體感。湘繡的針法除了常用的摻針(又稱攙針)外,還有游針、毛針、鬅毛針、齊針、平針、網針、打子針等幾十種。

獅、虎是湘繡的傳統題材,特別以虎更為著名。為了表現猛虎皮毛的質感,湖南刺繡藝人在毛針的基礎上創製了鬅毛針。後來,又由著名匠師余冬姑、余振輝姐妹倆加以不斷完善。鬅毛針的繡法是,絲線排列成聚散狀撐開,一端粗疏、鬆散,一端細密,使之如同真毛一樣,一端入肉,一端鬅起。經過藝人層層加繡後,所繡制的虎毛,剛勁豎立,力貫毫端,毛色斑斕,生動逼真。

橘子洲頭 偉人像 煌陽湘繡作品橘子洲頭 偉人像 煌陽湘繡作品

中國刺繡的門類

刺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刺繡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刺繡,又稱絲繡。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中國刺繡已經形成了較高的工藝水平和獨特的工藝門類。

四大名繡
蘇繡:四大名繡之首 湘繡: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品的總稱
粵繡:廣東地區刺繡品的總稱 蜀繡: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繡品的總稱
地方名繡
京繡:“燕京八絕”之一 魯繡:山東地區代表性刺繡 汴繡:人物最傳神
甌繡:浙江“三雕一繡”工藝之一 杭繡:杭州刺繡,亦稱吉繡 漢繡:以楚繡為基礎
閩繡:福建地區的刺繡品牌 顧繡:顧名世家族的刺繡品 壯繡:壯族刺繡工藝

中國民間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民間美術是組成各民族美術傳統的重要因素,為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中國戰國秦漢的石雕、陶俑、畫像磚石,其造型、風格均具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魏晉後,士大夫貴族成為畫壇的主導人,但大量的版畫、年畫、雕塑、壁畫則以民間匠師為主,而流行於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紙、刺繡、印染、服裝縫製等更是直接來源於民眾之手,並裝飾、美化、豐富了社會生活,表達了人民民眾的心理、願望、信仰和道德觀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斷創新、發展,成為富於民族鄉土特色的優美藝術形式。
楊柳青木版年畫| 武強木版年畫| 桃花塢木版年畫| 漳州木版年畫| 楊家埠木版年畫| 高密撲灰年畫| 朱仙鎮木版年畫| 灘頭木版年畫| 佛山木版年畫| 梁平木版年畫| 綿竹木版年畫| 鳳翔木版年畫| 納西族東巴畫| 藏族唐卡| 衡水內畫 | 顧繡| 蘇繡| 湘繡 | 粵繡| 蜀繡| 苗繡 | 水族馬尾繡| 土族盤繡| 挑花| 慶陽香包繡制| 象牙雕刻| 揚州玉雕| 岫巖玉雕| 阜新瑪瑙雕| 夜光杯雕| 金石篆刻| 青田石雕| 曲陽石雕| 壽山石雕| 惠安石雕| 徽州三雕| 臨夏磚雕| 藏族格薩爾彩繪石刻| 潮州木雕| 寧波朱金漆木雕 | 樂清黃楊木雕| 東陽木雕| 漳州木偶頭雕刻| 萍鄉湘東儺面具 | 竹刻 | 泥塑 | 塔爾寺酥油花| 熱貢藝術 | 燈彩 | 嵊州竹編 | 固安焦氏臉譜| 民間美術| 大悟織錦帶 | 武漢剪紙| 黃岡民間繪畫| 民間剪紙| 黃河澄泥硯 | 景德鎮民窯陶瓷美術| 天津風箏魏

中國四大名繡

名稱分布地歷史
蘇繡江蘇及周邊蘇繡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據《說苑》記載,春秋時期吳國地區(即今江蘇省南部一帶)已經有“繡衣而豹裘者”。
湘繡湖南及周邊根據考古發掘,湘繡在長沙最遲不晚於漢代,已有2000多年歷史。
粵繡 廣東及周邊形成於唐,成熟與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蜀繡四川及周邊早在晉代就被稱為"蜀中之寶",而聞名於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