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段欣賞》

《名段欣賞》

《名段欣賞》欄目定位在戲曲界著名藝術家及新秀演唱的經典傳統劇目。欄目的選段以京劇為主,同時兼顧全國上百個劇種,力求選段的典型性、觀賞性和奇絕有趣。在每天30分鐘的節目裡,精選幾個演唱片斷,集中向觀眾介紹一個劇種的一、二位演員,文戲、武戲各展風采,唱念做打樣樣俱全。節目製作以演播室內搭建拍攝實景為主,努力營造不同劇種、不同選段的特定氛圍和時空感,以有別於舞台演出的電視轉播,讓觀眾在賞心悅目的視聽享受中,領略戲曲藝術的獨特神韻,普及相關戲曲知識、弘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

簡介

(圖)《名段欣賞》 《名段欣賞》

中央電視台的《名段欣賞》欄目越來越受到觀眾的歡迎,除了這種內在原因以外,認為欄目的總體設計適應了市場需求,欄目的定位適應了戲迷觀眾的觀劇習慣,這也是《名段欣賞》受觀眾歡迎的重要原因。

戲曲觀眾的欣賞習慣之一:看“重點”。
一個大戲有重點場次,重點場次又有重點段落,重點段落有重點技巧。戲曲觀眾看戲既看過程,更看重點,他們在劇場裡的久久期待,就是要看這些華彩唱段、精彩表演、驚險武打。特別是傳統的保留劇目,都有核心的唱段、念段、舞段,為該劇的藝術“賣點”。這些重點段有特定的形式美,既有獨立的欣賞價值,又可供民眾自娛自樂。劇目和重點表演段既是一體,又可分離欣賞,所以戲曲有“曲以戲為載體,戲因曲而得以傳留”的現象。馬連良先生創作《十老安劉》一劇,就是先灌唱片,先使唱段問世,深受民眾歡迎,大約一年後才有劇目演出,可見名段的流傳對劇目的相輔相成的關係。《名段欣賞》把這些一劇之精華直面推給觀眾,以“特寫”的方式給予突顯和解析,觀眾不用久久期待,直接欣賞,深入解剖,有感有悟,從而審美獲得滿足。

戲曲觀眾欣賞習慣之二:聽“熟曲”。
所謂聽熟曲,就是觀眾對熟悉的、會唱的曲子和唱段有特殊的興趣。耳熟可以自娛,聽者可以耳聽心隨;耳熟可以深解,反覆聽就有比較,有比較才能有鑑別,所謂“耳熟能詳“實質上是審美能力的提高。熟曲聽多了,賞析說透了,就可提高戲迷鑑賞水平,甚至培養鑑賞家。《名段欣賞》扣住欄目的名稱,一要精選名段,二要強化欣賞。在反覆地比較中鑑別,在反覆品評中促進審美水平,既有普及的作用,又有提高的功效。任何藝術的欣賞都需要培訓,藝術越高雅,培訓的過程就越大,《名段欣賞》強化欣賞,就肩負著培訓觀眾的任務。

戲曲的欣賞習慣之三:看演員。
一個經典劇目,多人爭演,各有各的演法,各有各的風格。因此出現“十戲九不同”的藝術現象。一出《玉堂春》,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四大名旦都在演出,梅之華美,尚之激越、程之委婉、荀之俏麗,不同的風格都使觀者獲得不同的美感,不同的愉悅。戲曲演員和劇目的關係是雙重的,與其說是演員表演了劇目,不如說是演員以劇目為載體,展現了自己的才華。戲曲觀眾也正是通過劇目來看演員的藝術才華,觀眾看演員什麼?他們一看演員天賦,即扮相、颱風嗓音等;二看演員功力,即唱念做打的功夫,技巧的嫻熟程度;三看演員的智慧,即對劇目的獨特的理解和獨特的處理。可以說觀眾對演員的審視是由表及里,由直觀的技術層面,到內在的創造思維,所以在欣賞名段的同時,突出演員的天賦、功力、創造的介紹,使觀眾獲得比劇場更深入、更豐富的藝術信息,將會更持久地吸引電視觀眾。

建議

正因為該欄目的總體設計滿足了觀眾的需要,所以《名段欣賞》有相對穩定的收視群,這其中有欣賞水平較高的老戲迷,也有新的愛好者。為了更進一步地滿足這個相對穩定的收視群的需求,並不斷地爭取新觀眾,提出以下建議:
一、 推介普及名段
戲曲名段可分為傳唱名段和欣賞名段,傳唱名段可以定位在普及層面,觀眾不僅愛聽,而且愛唱。欣賞名段可以定位在提高層面,觀眾愛聽,但不易學。所謂傳唱名段例如: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京劇“蘇三離了洪洞縣”等等,這些名段之所以廣為流傳,其共同的特點是:鏇律簡潔、節奏明快、短小精悍,有好聽、易記、易學的審美效果。這些唱段一旦成為民眾自娛自樂的名段,就成為流行時尚。諸如此類的精彩段子,在三百多劇種里還有很多“不為人識”。人們的精神食糧是需要不斷更新的,我們民族藝術寶庫尚需不斷地發掘和推介,因此,以弘揚民族藝術為己任的“名段欣賞”欄目可以在發掘和推介下功夫,每接觸一個劇種或演員時有意識地進行調研,藝海鉤沉,推隱為顯。前些年有人把上演不多的《小放牛》的對唱挖掘錄製,由不演此劇的李維康演唱,也曾流行一時,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鑑。有些戲已輟演,但段子精彩,亦可推廣流傳,如馬連良先生的《春秋筆》一劇很少演出,但是其中“未曾開言淚汪汪”,周信芳先生的《蕭何月下追韓信》中“我主爺起義在硭盪”;《牧虎關》中“高老爺來至在牧虎關”等都有流傳價值。對這些有可能流傳的精彩小段,可反覆介紹,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可以《名段欣賞》的名義出版精彩小段專集,出版卡拉0k伴奏帶,推而廣之。我想這種挖掘、推介工作是本欄目為發掘民族藝術寶庫,豐富人們“精神食糧”做出獨特的貢獻。

二、解析欣賞名段
所謂欣賞唱段,就是劇中的重點段和核心唱段。這些唱段是一個劇目的技術支點,往往難度較大,好聽不易學,是專業演員要攻克的技術難點。所以,對此類唱段應重點作分析,指出欣賞要點,闡明藝術特色,揭示表演技巧,讓觀眾獲得新的認識,新的知識,使觀眾有步入門徑,漸入佳境之感,有“門外漢”轉化為“鑑賞家”充實感。《名段欣賞》應該是藝術講座的課堂,對唱段的重點句、重點字、重點腔給予解析、重放、示範,把欣賞解析做到位,使這個欄目既不是一般性介紹,又不是《跟我學》的教唱,它區別與其他欄目的特色,是強化欣賞,強化解析。

三、名段綜合比較
尊重戲曲觀眾聽熟曲,看演員的習慣,本欄目可以把“比較”作為一個支點,在比較中擴大信息量。“比較”是可以多角度、多層面的設點。比如,“一個劇目多流派比較”,即多個演員、多種流派同演一個劇目,在比較中其個性自然顯現,再通過專家點評,使觀眾在認識上有所升華;“一個流派多個演員比較”同宗一派,每個繼承者都會融入自己的體會和創造,派中分支,派中生派,形成戲曲的繁衍和發展。同屬楊(寶森)派,其繼承者馬長禮、李鳴盛以及青年演員于魁智、張克各有各的獨特理解,獨特的創造,可讓人領略一脈多傳的藝術現象;“一個演員多形象的比較”演員的創造貴在一人千面,集中展現一個演員的扮演的多個形象,使觀眾多側面地了解演員,滿足“看演員”的要求;“一個劇目多劇種比較”同一個《打神告廟》北方的晉劇演出慷慨悲愴,南方的川劇演出悲中有諧,風格各異。地域廣闊的祖國,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文化孕育的不同劇種,都具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不同的技藝手段。多個劇種同時表演一個劇目,可以使觀眾總攬我國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總之,綜合比較、強化鑑別,可以成為本欄目的優勢。

四、創建獨特的樣式
一個欄目最好有獨特的畫面樣式,給觀眾形成概念和特定形象。我認為《名段欣賞》的景物設計應區別於舞台實況錄像,區別於其他專題。欄目的景物設計應突顯演員,突出表演,為觀眾欣賞提供良好依託。不必過於追求戲劇規定情境的真實,首先是不必借用舞台演出的燈光色調。當前新創作的劇目為了強調氣氛,運用色光、暗光、追光較多,是為了渲染戲劇環境的需要,但是,也影響了演員面部表演的清晰度,在《名段欣賞》欄目中不必要過於追求戲劇情境的真實,而要注重面部清晰,眼神生動,服飾玲瓏剔透,突出演員的表演藝術,把劇場遠距離不易看清楚的給予放大,給予特寫。至於布景更不要向舞台靠攏,不必要建構逼真的環境,應該強調舞台的假定性,只有藉助假定性的舞台,才更有力的突出演員表演的身段美和舞台調度的線條美。所以,我認為該欄目的景物應力求寫意性和微縮化,寫意性就是要對本唱段的情感有所呼應、有所渲染,構成欣賞氛圍。所謂微縮化是指角色和景物的比例上,不求逼真,只求裝飾,甚至可以“人大於景”,以簡潔的畫面來突出演員的形體動作,突出人物的造型和服飾的細節。由於考慮到製作成本和周期,不可能也沒必要一戲一景,完全可以用一些中性的裝飾景物,“一景多用”點染環境。

以上建議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作為一個戲曲工作者,衷心希望《名段欣賞》不斷進取,成為戲迷觀眾離不開的“朋友”。

觀眾來信

山西觀眾:李玉 我是一名高一的小女孩兒。感謝中央11台,感謝您的精彩主持,感謝各位藝術家的表演,使我在初三時真正喜愛上了京劇,被她折人的魅力吸引,正如您說得,一旦愛上她就難以自拔,而且我就是在這一陣陣悠揚的京腔中邁入了理想的全省重點高中。 

浙江觀眾:虞順斌 非常感謝貴欄目為朱雲鵬、李妙春二位藝術家錄製《名段欣賞》,讓我充分領略了老藝術家的風采。在此,我謹代表仰慕二位藝術家的年輕戲迷,對你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湖北觀眾:姚士成打開中央十一頻道戲劇台,天天都能欣賞到京劇,尤其是“名段欣賞”確實看得過癮,過足了癮,百看不煩,百聽不厭。此外,近來還有些地方劇目,如評劇、豫劇呂劇晉劇川劇錫劇崑曲等地方劇也在十一頻道經常播放,也很有其特色和味道。 

汪濤 看了五月三十晚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名段欣賞》欄目中上海京劇院熊明霞演唱的《紅娘》《金玉奴》的幾個唱段,令人欣喜。雖是都很熟悉的“老戲”,但從她的表演中,既可以看到她的老師宋長榮、孫毓敏的影子,也可以看出她本人的藝術特色。熊明霞扮相俊美,舞蹈動作灑脫大方,嗓音圓潤、委婉、細膩,天賦條件很好,是不可多得的旦角演員。 

香港觀眾:曹國仁 我是一名老年觀眾,每天收看央視11台節目是我每天的“必修課”。下面是我對《名段欣賞》的一點小意見,供你們參考。 

參考資料

[1] 中國中央電視台 http://www.cctv.com/program/mdxs/08/index.shtml 
[2]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http://www.cndfilm.com/famous/search.asp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