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

泥塑

泥塑,俗稱“彩塑”泥塑藝術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即用粘土塑製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製作方法是在粘土裡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後,捏製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乾,塗上底粉,再施彩繪。是中國一種古老常見的漢族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泥塑在民間俗稱“彩塑”、“泥玩”。泥塑發源於寶雞市鳳翔縣,流行於陝西、天津、江蘇、河南等地。2006年5月20日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簡介

泥塑,是一種立體造型藝術,雕塑藝術的一種方法,既可以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存在,也可以作為其它雕塑形式的輔助方法,例如:製作銅雕,玻璃鋼雕塑的模具通常要先製作一比一的泥塑。泥塑的材料一般是天然粘土或者現代的人工合成雕塑泥,混合入相應的纖維材料防止乾後開裂,中大型作品還要在內部建造骨架以增加強度。由於泥的可塑性非常好,因此泥塑經常作為學習雕塑藝術的入門練習。泥塑也是世界各國民間美術常用的形式,其中包括泥塑、陶塑、彩塑等。中國著名的民間泥塑大師有天津的泥人張,無錫惠山阿福等。

詞語解釋

泥塑nísù

[claysculpture]

(1).用黏土塑造。《水滸傳》第二一回:“你兩個又不是泥塑的,

做甚么都不做聲?”清洪升《長生殿·哭像》:“泥塑的宮娥兩兩,帛裝的阿監雙雙。”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一:“一對泥塑的菩薩,還端端正正,站在那裡。”

(2).指用黏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明李贄《因記往事》:“平居無事,只解打恭作揖,終日匡坐,同於泥塑。”

(3).特指用黏土塑像這種美術工藝。

歷史源流

漢代紅陶豬漢代紅陶豬

自新石器時代之後,中國泥塑藝術一直沒有間斷,發展到漢代已成為重要的藝術品種。考古工作者從兩漢墓葬中發掘了大量

的文物,其中有為數眾多的陶俑、陶獸、陶馬車、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製的。漢代先民認為亡靈如人生在世,同樣有物質生活的需求。因此喪葬習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這在客觀上為泥塑的發展和演變起了推動作用。

兩漢以後,隨著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動,社會上的道觀、佛寺、廟堂興起,直接促進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藝術的發展。到了唐代,泥塑藝術達到了頂峰。被譽為雕塑聖手的楊惠之就是唐代傑出的代表。他與吳道子同師張僧繇,道子學成,惠之不甘落後,毅然焚毀筆硯,奮發專攻塑,終成名家。為當世人稱讚:“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

泥塑作品集錦泥塑作品集錦

泥塑藝術發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題材的大型佛像繼續繁榮,小型泥塑玩具也發展起來。有許多人專門從事泥人製作,作為商品出售。北宋時東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樂”在七月七日前後出售,不僅平民百姓買回去“乞巧”,達官貴人也要在七夕期間買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後,歷經明、清、民國,泥塑藝術品在社會上仍然流傳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觀賞陳設,又可讓兒童玩耍。幾乎全國各地都有生產,其中著名的產地有無錫惠山、天津“泥人張”、陝西鳳翔、河北白溝、山東高密、河南濬縣、淮陽以及北京。

陝西鳳翔彩繪泥塑,始於先秦西周時期,流傳民間三千年之久,是至今中國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類手工製品。

泥塑菩薩頭像泥塑菩薩頭像

經考證專家們認為,其彩繪紋飾與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有所不同。以花鳥魚蟲、祥鳥瑞獸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國古代圖騰崇拜、生殖崇拜、神靈崇拜的遺存,反映出圖騰時代的文化特點

。鳳翔彩繪泥塑,造型優美,生動逼真。具有濃厚的鄉土生活氣息。泥塑內容有人物、動物,也有植物,大都是空心的圓塑作,也有浮雕式的掛片。其製作方法簡便易行,將粘土和紙漿攪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坯涼乾,上白色底粉,隨後塗彩、繪畫和上光。

鳳翔泥塑的色彩別具一格,非常鮮艷,對比強烈。它用色不多,以大紅、大綠和黃色為主。以黑墨勾線和簡練的筆法塗染,給人以 明快醒目的感覺。鳳翔彩塑取材立意極為廣泛,戲劇臉譜、吉祥圖案、民間傳說、歷史故事、鄉俗生活等無所不有。黑牛、臥虎、坐獅、虎頭為拳頭產品,造型洗鍊誇張,神情生動,別具一格。

隨著改革開放、旅遊事業的發展,這朵古老的民間藝術之花大放光采。成為陝西重要的旅遊紀念品之一。1998年6月訪華的原美國總統柯林頓夫婦也來觀看了這"絕活兒";世界兒童組織負責人得到彩繪泥塑,如獲至寶,稱讚泥塑是為孩子們製作的最好禮物。來陝的旅遊客人總要帶幾件回家作以紀念。

製作工藝

泥塑泥塑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準備,一般選用帶些粘性又細膩的土,經過捶打、摔、揉,有時還要在泥土裡加些棉絮、紙、蜂蜜等。泥塑的模製一般分為四步:制子兒、翻模、脫胎、著色。制子兒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塊和好的泥,運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個形象,經過修改、磨光、晾乾後即可,有些地方還要用火燒一下,加強強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壓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見有單片模和雙片模,也有多片模。脫胎就是用模子印壓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狀,然後壓進模子,再把兩片壓好泥的模子合攏壓緊,再安一個“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嚴,在胎體上留一個孔,使胎體內外空氣流通,以免胎內空氣壓力變化破壞泥胎。最後一道工序是著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一般著色之前先上一層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潔,便於吸收彩繪顏色,彩繪的顏料多用品色,調以水膠,以加強顏色附著力。

保養

導致古代泥塑破損的原因很多,有人為因素損壞和自然因素損壞。

泥塑泥塑

1、自然因素就有潮濕的影響,水溶性鹽類及支撐內部結構的變化,

微生物的生長,物理氣候(通常指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日曬、雨淋以及風沙的侵襲,大氣污染物的作用等等。此外,不正確的修複方法以及使用了一些不適當的修復材料,也往往會加速泥塑的變質。

2、泥塑常見的病變現象主要有空臌、剝落,酥粉、龜裂起甲、起泡、脫膠掉皮、畫面褪色、變色及污染(霉斑、昆蟲屎斑、煙燻等)。 泥塑長期保存下去,重要的是創造良好的保護環境。防止病變的發生比治理病變更加重要.只有徹底地消除、產生病變的根源,才能從根本上保護好泥塑。

3、泥塑的保護重要的還是控制好濕度。因為潮濕是使壁畫產生病變的最危險因素。建築物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這對於保存泥塑的完整性有很大意義。牆壁要注意保持自然通風,建築物內空氣要保持清治、乾燥,建築物的附近不應當有叢生的雜草.在保存壁畫的環境內,溫度和濕度要適宜,並且比較穩定,上、下變動不能過烈.只要能做到這點,黴菌和其它微生物也就難以生長和發展。

4、要避免光的影響,絕對不許陽光直射到泥塑上。倘已排除了過量的潮氣,一般講在暗處保存較為有利.最好採用人造光源照明,這樣便於控制照明度,更有效地消除光線對泥塑的損害。要防止灰塵、煤煙以及各種有害氣體對泥塑的危害. 作為個人收藏的中小泥型塑,也應遵守以上保管事宜。

流派

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貨”玩賞的民間風俗,是中國泥塑藝術得以發展的主要原因。至唐宋時代,泥塑藝術發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肅敦煌莫高窟的菩薩,山西太原晉調的宮女等。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兩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張”,南方有無錫惠山泥人。“泥人張”指天津泥人張長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寫實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裝飾,無不強調一個“像”字。其子張兆榮、孫張景桔繼承祖業,為中國彩塑藝術作出貢獻。惠山泥人又可分兩類:一類“泥要貨”供兒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豐滿活潑、渾厚簡練,色彩明朗熱烈,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另一類為“手捏戲文”,主要塑造戲曲人物。這類泥人很注意種態刻畫,造型適當誇張,表現技法精練,色彩純樸、深厚,實有江南地方特色。現代著名藝人有胡新明、王忠富、於慶成等人。此外,陝西鳳翔、河北白溝河、蘇州虎丘等地亦為著名的民間泥塑重要產區。

與黃陂泥

企業

武漢市黃陂區泡桐鎮(屬李家集街道)——中國的泥塑之鄉,曾吸引過世界的眼球。今天,這裡卻分外蕭條,僅有幾家泥塑作坊,然而,牆內開花牆外香。遠在他鄉,數百名受到傳統工藝薰陶、啟發的泡桐泥塑藝人,正以其精湛的工藝,支撐著資產不下200億元的數家雕塑、建材企業。

據史載:“先有上古,後有歸元”,所謂“上古”,即指黃陂區泡桐境內礦山巔峰之寺廟。明清時香火旺盛,建有九宮十八殿,分為下古寺、竹林寺、大土閣,其供奉的佛像群塑均為泡桐前輩泥塑藝人所作。

聞名於世的漢陽歸元寺五百羅漢於清道光、光緒年間兩次塑修,出自黃陂王氏父子之手。據傳說,五百羅漢中,第四百三十尊和第五百尊即為王氏父子面目的自塑像,父像一手擎日,子像一手托月。

藝人

泥塑藝人曾被視為“江湖乞丐”、“下九流”,生活極其艱難。惡劣的生存環境,致使泥塑傳統工藝日漸衰落,瀕臨失傳,殘存的少數藝人,農忙種地,閒時從藝,被稱為“杵師”。

清代泡桐老泥塑藝人官志武繼承了雕塑傳統工藝,曾在湖北武當山、木蘭山、河南雞公山、洛陽白馬寺,雕塑了許多大佛像。在洛陽時,由於痛恨清政府黑暗統治、壓榨盤剝,加上在當地收留的忘恩負義的徒弟的迫害,使他發誓不再從事此行,遂拋下塑刀,回鄉務農,後病死於黃陂,終年72歲,無傳人。民國時期,各灣村建廟,修泥菩薩風行一時。泡桐杵師後裔繼承人用木雕、泥塑、油漆製作佛像、裝修神龕、殿堂繪畫等,創作了大量作品。建國後,泥塑傳統工藝獲得新生。泥塑工藝開始走向現實、貼近生活。1968年,武漢市曾舉辦了“黃陂農民泥塑展覽”和《收租院》大型群塑展,參觀者達百萬人次。上世紀70年代末,黃陂泡桐鎮組建泥塑隊,以社隊文化室為陣地,以民間泥塑藝人為骨幹,推廣泥塑宣傳培訓。這裡的老人們回憶:當時村村都有泥塑宣傳陳列室,戶戶都有泥塑像,成為名符其實的泥塑之鄉。

黃陂廠

1979年,黃陂縣委批准,成立黃陂縣泥塑廠,開始生產奔馬、飛鷹、人物佛像等重點產品,這個時候,泥塑才真正從藝術品轉為商品進入市場。1983年,武漢市黃陂泥塑工藝廠正式組建,由湖北美術學院培訓設計人員,並引進新型工藝。此時的黃陂泥塑已由泥料轉為膏料,即以泥造型,理化制模,石膏為原料,通過翻制、噴漆彩繪等流水線,投入大批量生產,成為當時為數不多打入國際市場的中國特產。據介紹,當時的泥塑廠占地面積就達76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有職工250人,年產量達400萬件。產品行銷29個省市區,遠銷亞、歐、美等17個國家。黃陂泥塑藝人的精湛手藝,曾享有“泥塑照相機”美譽。1982年,紐西蘭著名政治活動家路易愛尼參觀黃陂泥塑廠後,要求塑一個半身像。一位泡桐藝人,現場仔細端詳,手托泥坯揉捏,僅40分鐘,就為她塑制出了一尊形象逼真的半身像。1983年,路易愛尼帶來了攝影師,攝製了《中國黃陂泥塑》電視紀錄片,此後,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等國際友人,帶著對黃陂泥塑的神奇嚮往,相繼造訪泡桐這箇中國內陸小鎮。1985年,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到泡桐攝製了《中國黃陂泥塑》大型紀錄片,同時著名雕塑藝術家錢紹武、劉開渠,漫畫家華君武等人都親臨泥塑廠,現場指導。塵封的金字招牌1993年,為改變我國旅遊商品生產技術落後、資金缺乏、設備陳舊的狀況,國務院決定,由國家旅遊局牽頭,會同輕工部、商業部、紡織部等部門,在全國選出一些生產旅遊商品廠家,作為全國旅遊商品的定點生產企業,重點給予扶持。按照條件,國家對各地申報的513個廠家進行認真審議,確定其中的123個廠家作為首批“全國旅遊商品定點生產企業”。湖北當時僅有兩家企業上榜,而武漢市黃陂泥塑工藝廠就是其中之一。這家工藝廠現坐落在泡桐鎮。據當年的員工介紹,這家工廠已停產近十年,如今已被一員工租下,成為了雲霧山飯店。在飯店二樓的一間陳列室門楣上,“全國旅遊商品定點生產企業”的銅牌依舊高懸,上面布滿了灰塵。談起當年的產品,不少員工依舊激動不已,如數家珍:《屈原》、《李白》、《木蘭從軍》、《黛玉觀書》、《七品芝麻官》、《魯迅》、《情侶貓》……一名技術人員這樣介紹他們當年的產品:精繪無毒、漆色柔和、莊重雅致,富有趣味性和現實生活感。無論用於室內裝飾陳列還是民間饋贈,或作兒童玩具,無不具有古樸典雅、幽默成趣的觀賞價值。知情人這樣描述泥塑廠當年停產的情形:精美的產品源於工匠、藝人的手工勞動,精緻的工藝使產品成本趨高,加上當時國際市場的優勝劣汰,國內產品競爭日趨激烈,此外,工廠管理鬆弛,經營不善,使藝人收入難以得到合理回報,工廠逐步走進困頓,以致停產。

傳承

泥塑廠停產後,200多名身懷絕技的藝人開始走四方。在泥塑之鄉的薰陶和培養下,他們似火種一樣,將黃陂泥塑在更廣闊的天地里發揚光大。一部分藝人離開泡桐後,在黃陂、武漢辦起了80餘家個體泥塑模具廠,這些小民營企業的產品行銷各地,走向海外。更多的藝人被聘請到浙江、江蘇、福建、廣東等地,在傳統泥塑膏型工藝技術的基礎上,向水泥、玻璃鋼、銅塑發展,在這些企業中,註冊資金在千萬以上的比比皆是,資產過億的也不在少數。近十年的時間裡,走出泥塑之鄉泡桐的藝人們又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傳人。曾經的“下九流”手藝,如今製作出精美的房屋石膏裝飾,繪畫浮雕,大型雕塑,裝點著一座座樓宇和崛起的城市。有關人士估算,以黃陂泡桐藝人為技術核心,支撐起來的數家雕塑、建材企業,有著不下200億的資產,然而這一切都是在泥塑之鄉泡桐之外。

非物遺產

天津“泥人張”

天津泥人張作品天津泥人張作品

申報地區或單位:天津市

天津“泥人張”彩塑是清道光年間發展起來的,自張明山先生首創,流傳至今已有180年歷史。泥人張彩塑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藝術特色,能真實地刻畫出人物性格、體態;追求解剖結構,誇張合理,取捨得當;用色敷彩,典雅秀麗。泥人張彩塑適於室內陳設,一般尺寸不大,約40厘米,可放在案頭或架上。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無雜質的純淨膠泥,經風化、打漿、過濾、脫水,加以棉絮反覆砸揉而成的“熟泥”。經藝術家手工捏製成型,自然風乾,再施以彩繪。

無錫彩塑

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蘇省無錫市

無錫彩塑相傳已有400年的歷史。經藝人世代藝術實踐,創造出享譽世界的惠山泥人。惠山泥人品類豐富,分為粗貨、細貨兩大類。粗貨又稱耍貨,主要以吉祥祈福為題材,採用模具印坯,手工繪彩,其造型誇張,線條簡拙,整體豐碩稚胖,彩繪用筆粗放,色彩對比強烈。主要供兒童玩耍。細貨是以手捏為主塑造藝術形象。內容大多以戲劇題材為主,故稱手捏戲文。也捏佛像和反映現時生活的作品。一件作品從腳捏起,從下到上,由里到外,分段組合,一氣呵成。在彩繪上則以細膩的筆觸,從頭到腳,從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襉作精緻的描繪。手捏戲文再現了戲劇演出的典型場景,突出戲劇人物的瞬間神態,造型生動,色彩艷麗悅目,裝飾精美,歷久不衰。是人們家居的裝飾品和送禮的佳品。

鳳翔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鳳翔縣

鳳翔彩繪泥塑為陝西省鳳翔縣的一種民間美術,當地人稱“泥貨”。鳳翔縣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境內出土的春秋戰國及漢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見其泥塑工藝歷史之久。鳳翔彩繪泥塑主要分布在城關鎮六營村及周邊地區,相傳明代曾在此駐紮六營軍隊,後軍士轉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製作手藝,利用當地粘性很強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繪,然後到各大廟會出售。當地老鄉購泥塑置於家中,用以祈子、護生、辟邪、鎮宅、納福。六營村的脫胎彩繪泥偶由此出名,並代代相傳,成為中國民間美術中獨具特色的精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鳳翔彩繪泥塑有三大類型,一是泥玩具,以動物造型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掛片,有臉譜、虎頭、牛頭、獅子頭、麒麟送子、八仙過海等;三是立人,主要為民間傳說及歷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鳳翔泥塑共有170多個花色品種,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掛臉,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獅;製作中使用黑粘土、大白粉、皮膠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鍊、誇張,裝飾華美富繁,色彩艷麗喜慶,形態稚拙可愛,在全國眾多的民間泥塑中獨樹一幟。20世紀60年代前,六營村及周邊村有三百多戶農家生產泥塑,現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興、韓鎖存、杜銀等藝人利用農閒時從事泥塑創作與生產。

鳳翔泥塑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及較高的民俗文化、民間藝術和美學研究價值,深為有關專家所矚目。但在商業環境的影響下,鳳翔泥塑藝人往往以銷定產,一味迎合市場需要,這使得許多傳統產品近於滅絕,也使得鳳翔泥塑技藝逐步失去原有的文化內涵,不斷發生變異。

高密

山東高密聶家莊是中國的泥塑發源地之一,作品樸拙、雅俗、艷麗、大氣,富有濃郁的地方氣息,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為當地民眾喜聞樂見。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欣賞水平的提高,聶家莊的藝人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並大膽借用“撲灰年畫”的色彩,在題材和內容上不斷創新,順應了當地民俗的需要,受到人們的歡迎。

高密泥塑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在明朝隆慶,萬曆年間,這裡的農民就自己設計用泥做成一種叫“鍋子花”(也稱泥墩子)的焰火出售.後來又把裝火藥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火放過以後,再當玩具或裝飾品擺設.最後這各泥塑的品種逐漸發展,並且塗以各種顏色,使其生動活潑。題材豐富,有“孫悟空”“牛郎織女”等傳奇故事。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手工藝術品了.到清朝乾隆年間,聶家莊泥塑又借鑑了楊家埠年畫的藝術特點,在表現手法上和著色上有所創新,且逐步增加了音效和局部動作,吏聲音,色澤.動作融為一體.每逢山集,廟會都有賣泥玩具的。

濬縣

申報地區:河南省濬縣

濬縣位於河南省北部,為鶴壁市所轄。據《資治通鑑》載,隋末農民起義軍與隋軍爭奪黎陽倉(當時濬縣稱黎陽),瓦崗軍首領李密手下有一員叫楊圯的大將在此屯兵,得楊圯屯村名。當時軍中有一些士兵會捏泥人,為紀念在戰場上陣亡的將士和戰馬,他們用當地的膠泥捏塑泥人、泥馬。後來軍隊中一些人員就地安置,這門手藝便流傳下來。濬縣泥塑形體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因其尾部有兩小孔,吹時發出“咕咕”的聲音,故稱“泥咕咕”。黎陽鎮楊圯屯是泥咕咕的主要產地。

濬縣泥咕咕的基本內容有人物、動物、飛禽三大種類一百多個品種。其製作工具很簡單,主要是塑型的竹筒和竹棍,製作者利用這些器具,經過和水、捶制等工序,將當地的黃膠泥塑成作品,然後蘸上松香(現改為墨汁)、洋顏色(現改為水粉顏料)、用自製的麻筆(現改為毛筆)在塑型坯上塗繪,多以黑色為底色,然後再以紅、黃、藍、綠等比較鮮艷的顏色繪出各種圖案,與黑底形成強烈的對比,再用清漆罩上一層,放入高與寬約一米左右的磚砌小土窯焙燒。泥咕咕作品主要有歷史人物、戲曲人物、十二屬相、小動物、飛禽、騎馬人等。

濬縣泥咕咕歷史久遠,有著濃厚的民間特色,造型古樸,誇張別致,深受廣大民眾和專家學者的好評,被民俗學專家稱為歷史的活化石。主要傳承人有王學峰、王安田、宋學海等人,但現代的年輕人不願再繼續學習這門手藝,傳統手藝後繼乏人,逐步失傳,亟需搶救。

潮汕

潮汕泥塑是一種捏泥藝術,潮州俗稱“土安仔”。潮州市潮安縣浮洋鎮大吳村的泥塑與天津“泥人張”、無錫惠山泥人並稱為中國三大泥塑。相傳南宋末年,始祖吳靜山自福建漳浦攜眷到大吳定居後,以塑造泥玩具為生,其技藝世人相傳,逐漸發展,蔚為大觀,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清光緒年間,大吳泥塑進入繁榮發展期,以吳潘強為代表的大吳泥塑藝人相繼湧現,捏塑技

藝日臻成熟。大吳泥貼塑技術獨樹一幟,有文身、武景、臉譜等流派手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品種豐富多采,色彩鮮艷自然、清新典雅,藝術造詣之深令人嘆為觀止。

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產生的時間很早,無從可知其確切時間了。一到農閒季節,幾乎家家都作泥人,自古有"家家善塑,戶戶會彩"的說法。每逢過年,在廟會和集市上,人們托個盤子,盤子裡放著自己作的泥人到處叫賣,這也是農家的一份收入。在清代,惠山有袁、朱、錢等姓的專業作坊。彩塑師王春林製作五盤泥孩兒進獻,得到清代乾隆皇帝的讚賞。清同治到光緒年間,出現大量戲劇為題材的戲文泥人,這也是惠山泥人歷史上最昌盛的時期。這一時期,惠山有作坊、店鋪四十多家,專業匠師三十多人。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地方官把一套大型手捏戲文泥人《蟠桃會》供奉內廷,從此惠山泥人成為貢品。

惠山泥人有粗貨、細貨之分。粗貨為玩具,用模具翻制,大批量生產;細貨手捏而成,製作精細。題材多為戲曲人物,或祈福避邪的春牛、老虎、大阿福、壽星等。惠山泥人造型豐滿、簡練,誇大頭部,著重刻畫表情。匠人特別重視彩繪,有所謂"三個坯子七分畫"之說。常用的色彩有大紅、綠、金黃、青等原色,對比強烈,主次分明。如果說泥人張的作品清新雅致,那么惠山泥人則鮮明艷麗。 惠山傳統彩繪中必須做到“新、清、齊、爆”四字訣:

新:是抓住人的視覺的第一印象,色彩要新鮮,明快醒目,要“落台鮮”,不能“落台蔫”。意思說一台泥人作品至少數十件(套),彩繪結束時,滿台泥人鮮明光亮,欣賞者看了會喜歡。

清:一是指清爽、乾淨,在畫的過程中保持清潔;二是指用色要純。要求十分嚴格:“紅要紅得艷”;“黃要黃得鮮”;“藍要藍得純”;“白要白得淨”。要保持色的明度;使人感到明朗爽快。用筆乾淨,不邋遢。

齊:是指筆法整齊,“直線要直,曲線要活,線界要清晰”;“落筆如飛,厚薄均勻”。圖案紋樣疏密得當,簡潔得體。

爆:是指用色強烈的意思。因為泥人本身體積小,泥坯的內結構起伏變化不大,因此要求在色彩上調子大膽強烈,底色採取原色對比,以引人注目。

惠山泥人的手捏技藝與彩繪裝飾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係。而在色彩上,惠山泥人也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表現方法。

首先要處理好圖案紋樣與底色的關係:“遠看顏色,近看花”,既有大的色彩效果,又經得起近看,局部不影響整體,底色與紋樣相互襯托。圖案紋樣要做到“少里看多,多里看少”。即妙在多而不亂,達到細細品賞、有看頭的藝術效果。

再說手捏戲文中常用的圖案花樣,不是按照舞台戲服原樣搬抄的。在不失人物角色身份的前提下,基凋色不變,衣服上的圖案紋樣則是隨意發揮,“所以很多藝術家在空閒時喜歡賞花、種花、養貓、餵鳥。這些愛好可以很自然地融化到作品中去。”趙館長介紹道。例如大師王錫康的《說書女》,捏的是位民國初的女性,梳著螺鏇型的髮髻,手抱琵琶,身穿淺綠底、粉色月季花的上衣,下為雪青褲,配上墨綠色的袖口衣襟邊,桌上是一盆蘭花和梅花,台桌前掛著大紅花配黑邊水波紋的檯布,流露出南方清雅明靜的情調。

敦煌

敦煌泥塑歷史:魏晉南北朝

敦煌莫高窟以其豐富多采的壁畫而成為敦煌藝術中的耀眼部分,但就石窟藝術而言,雕塑、建築、壁畫三者是互為依存的統一整體,其中雕塑部分由於是佛教供奉的主要神靈,在石窟中處於顯著的位置,因而是石窟藝術的主題。莫高窟因系沙礫性岩石,質地疏鬆,不宜雕鑿,所以佛像多為敷彩泥塑。保存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彩塑約729個,其中“影塑”456個。從造型風格的變化來看,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以孝文帝太和改制為界線。改制前的作品風格較多地保留有外來佛像藝術的痕跡;改制後的佛像造型更多地受中原“秀骨清像”藝術風格的影響。

雕塑在石窟中的位置對整個石窟藝術起著主導作用,窟內壁畫是圍繞這些塑像而展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像一般有菩薩脅侍左右,組成一佛二菩薩的形式組合。佛像有彌勒像,釋迦、多寶並座等,早期佛像以交腳彌勒像為常見。體態較大的佛像通常被置於正壁,以圓雕手法表現,體態較小的佛像被置於窟內南北兩壁上端或中心方柱四壁,以圓雕或影塑相結合。形象的位置擺放與與其身份地位密切相關,神或人以他們不同的身份地位被置於不同的角度,如佛均以 正面形象放置,並有一定呈式化的坐式,顯得莊嚴神聖,菩薩則以半側方式擺放,胡人則多以側面形式出現。

北朝後期雕塑組合出現了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的五身組合,逐漸演以隋唐出現的一鋪七身或九身的群像組合。隨著有中心方柱的“支底窟”的減少,佛像均以固定的組合模式被置於正壁。這也是外來文化逐漸民族化的過程。

敦煌泥塑製作工藝特色

敦煌雕塑在製作上分泥塑和彩繪兩個過程,所以又稱彩塑。泥塑階段除幾個

唐代巨佛為石胎泥塑外,一般都是用木頭作身架,外面用穀草、蘆葦或芨芨草綑紮身架,塑泥一般有兩層,裡層用草泥粗塑,外層用紙漿泥或棉花泥精塑,塑造完畢,乾後上色即完工。影塑部分一般先用模型塑好,然後貼在壁上,經描繪後有浮雕效果,這種工藝兼有彩塑和壁畫的功能,使得三維的彩塑和二維的壁畫在石窟內的組合更加協調和渾然一體。塑像造型圓渾,形體結構以外來佛像粉本為主,呈式化較強,效果統一完整,但不夠精確。造型技巧還保留著石雕手法,沒有充分發揮泥塑自身特有的舒展性能。魏晉南北朝時期塑像的形體比例有一個漸進過程,佛像菩薩的身段漸趨修長,至西魏由於中原審美觀念的影響,人體比例誇張到高峰。

敦煌泥塑風格造型特點

在塑像造型特徵上,孝文帝改制以前的塑像,臉型長方,鼻挺額平,頸長,肩寬胸平,衣著式樣為右袒式或通肩式,菩薩梳有高髻,上身半裸,神情端莊。受外來影響以及北方少數民族的文化影響較重。孝文帝改制以後,中原審美觀念給敦煌人物從造型到服飾以全面影響。南北門閥世族享有世襲的高官厚祿,並有家學,文化素養很高,思想上崇尚清淡玄學,過著孤傲獨立,任性不羈的生活,並以清瘦為

美,這也是“秀骨清像”審美意識的社會基礎。受之影響塑像形體扁平,脖頸細長,臉型瘦長,整體形象瘦而不失骨法,對形體結構的表達能力有所增強。塑像服飾部分也融入了中原漢式衣冠,佛像內穿交襦,後套對襟袈裟,腰圍長裙,肩披裟巾交於胸前,南方灑脫的“秀骨清像”在這一時期得到體現。

另外在北朝末期的北周,由於北方民族的統一及南北文化交流的加強在雕塑造型上出現了“面短而艷”的新形式,佛像呈頭大,體壯,臉型方闊的特徵,標誌著莫高窟藝術風格的又一次轉變。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戰亂紛爭動盪不定的時代,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動不斷對文化造成衝擊和影響,敦煌所處位置雖相對穩定,由於大文化背景的作用對其石窟藝術不斷施以影響,使這一時期的藝術呈現豐富多變的面貌。

製作方法是在粘土裡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後,捏製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乾,禿上底粉,再施彩繪。阿里製作過程圖解,這個製作不需要那么麻煩,只需將其捏成阿里的模樣即可。

傳承意義

泥塑藝術是漢族民間藝術的一種,民間藝人用天然的或廉價的材料,能夠作出精美小巧的工藝品,博得民眾的喜愛。在明清

以後,民間彩塑贏得了老百姓的青睞,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張”和無錫的惠山泥人。它早已走出國門,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遠涉重洋,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所接受和喜愛。 雖然泥塑並非以科技含量而論,但它確實在您的生活中增加了新的亮點。樸實、直觀、真實和更加的“零距離”。在珍藏時間上也極具挑戰性,而且還具有收藏價值。就是說每件作品均是手工製做,皆為孤品,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不存在仿造、複製、盜版等被侵權現象的發生,它更不同於油畫、剪紙、浮雕等其他藝術的表現形式。泥塑藝術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效果,欣賞角度也極為的豐富和多樣化,更能貼近於人們的生活。在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是人們追求其返璞歸真的具體寫照,同時也是當今人們追求時尚、個性的一種體現。

天津泥人張

藝術起源

泥塑泥塑

「泥人張」彩塑產生於十九世紀中葉(清道光年間)。創始人張長林(字明山;一八二六—一九零六)名揚中外,為中國美術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以高度的思辯和敏銳的洞察力將當代的風土人情藝術的再現出來。張明山生於浙江紹興。其父張萬全曾是一官員的文書;後到了天津,以製作小型石獸及文具為生。張明山十三歲脫離私塾從事泥塑創作。那時的天津已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商業、貿易發達,流行趕廟會,常有外台戲,多由名角演出。張明山常躋身其間觀察人物、服飾。名角余三勝到津演出時,張明山為他塑的戲裝像《黃鶴樓》,形象逼真、傳神,從此揚名。那時他十八歲。一九四七年(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日的《大公報》的「天津人物誌」有一段紀念張明山的文章;「至其如何工作?不過在觀戲時,即以台上角色,權當模特兒,端詳相貌,剔取特徵,於人不知不覺中,袖中暗地摹索。一出未終,而伶工像成;歸而敷粉塗色,襯以衣冠,即能絲毫不爽。」

中國泥塑藝術,早在原始社會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最新出土的一尊年代久遠、形體完整的彩塑泥獸,據專家考證為春秋早期的珍貴文物。中國雕塑藝術的發展約在公元前四七五年以後,秦漢雕塑出現了渾厚、樸拙、流動的風格—像秦《秦始皇兵馬俑》和漢《霍去病墓—— 它們表現了大氣磅礴、樸拙含蓄的藝術造形。兩漢以後由於佛教的傳入,人們因響往樂土而大興寺院、石窟,於是出現了大同雲岡、洛陽龍門、敦煌、麥積山等佛崖。公元七至九世紀的隋唐時代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敦煌、麥積山的泥塑大佛,唐十八陵石刻,洛陽龍門石佛都體現了精美的藝術造型。

從五代十國一直到清末,隨著城市工業經濟的發展,作為造型藝術的雕塑逐漸走向世俗化。盛唐時期的雕塑和繪畫已不多見那些大的菩薩像。「經變」題材的雕塑和繪畫日見增多。宋以後的雕塑則完全體現了現實的人間—無論是四川大足的石刻,山西晉祠、雙林寺的泥塑,麥積山的宋塑,都充滿著人間的氣息。明清的戲曲、小說大多描寫世俗人情。這時期的雕塑已不如秦漢魏唐時期的興盛;泥彩塑及小型雕塑開始興起。它們走進人間、走進家庭,從而,美的整個風貌就大不一樣了。那種人間的神化,那種超群脫俗、高雅華逸的貴族氣派,變得平易近人和通俗易懂。而清末北方的雕塑代表便是「泥人張」彩塑。

彩塑藝術特點

「泥人張」彩塑藝術取材於神話、戲劇、小說以及現實生活,通過「塑造」與「繪色」不僅形象地表現人物,而且「隨類賦彩」地刻劃了人物的性格,展示出近代的生活氣息,不但接近日常情感,而且綜合了中國文藝傳統的抒情和線的藝術。《三百六十行》描繪的便是現實的、市井的生活;第一代張明山、第二代張玉亭、第四代張鉞皆曾先後創作過這一主題。《漁樵問答》(張明山作)不單使我們想起邵雍的《漁樵問答》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的「漁樵問答」—前者借漁樵的問答,來闡明天地事物的道理;後者借柳敬亭和蘇崑生的對話,來道出國家興亡所致的悲痛感,從而透露對人生的空幻之感: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在那裡?於是最後歸結到隱逸漁樵—而且透過塑和繪展示給我們的不是一般生命中的漁樵,而是兩個「相逢在野」的「退仕」文人。

泥塑泥塑

「泥人張」彩塑注重塑造、注重對人物性格的刻劃。羅丹和格賽兒的一段對話說:「我告訴你一個重要的秘密。在這座維納斯像前,我們所感受到的真實生命的印象,你以為是怎么來的?—— 是來自『塑造』的學問。」「泥人張」的作品裡正是體現了這一學問,這也是「泥人張」作品裡顯現強烈生命感的一個原因。他們捕捉住人物剎那間的動態,並著刻劃人物內在的性格,再加施色。像張明山塑的《嚴振像》《嚴仁波像》人物塑造得十分精確。對這兩件作品徐悲鴻一九三三年在《大陸雜誌》上評論說:「色雅而簡,至其比例之精確、骨格之肯定、與其傳神之微妙,據我在北方所見美術作品中,只有歷代帝王中宋太祖、太宗之像可比擬之。若在雕刻中,雖楊惠之不足多也。」 「泥人張」彩塑注重對市井生活的描寫,並用樸素的色彩,使人覺得作品真實、感人。像張玉亭塑的《吹糖人》、《賣糖者》(三百六十行中的人物)都是當時市井的真實生活。在塑造上,作者準確地描繪出人物的特點和一剎那的動態,並用粗疏的線條將人物衣服的質感表現出來,再施上淡淡的石青色,使我們從這件作品中看到生命的活力。對於這類作品,徐悲鴻曾這樣讚譽:「此二賣糕者,與一買糖者,信乎寫實之傑作也。其觀察之精到,與其作法之敏妙,足以頡頏今日世界最大塑師俄國脫魯悖斯可埃(一八六七—— 一九三八)親王。特脫親王多寫貴人與名流,未作細民。若法十九世紀大雕塑家遠魯(一八三八— 一九零二)雖有眾多件稿本藏於巴黎小宮,於神情亦遜其全。苟作者能擴大其體積,以銅鑄之,何難與比國麥尼埃(一八三一—一九零五)爭一日之長。」

「泥人張」的作品是塑與繪的兩大結合。先塑造後繪色。在泥塑過程中塑大體為關鍵—先將人物大的形體動態塑出,才有大的感覺,然後刻畫衣紋表現質感,又不傷其骨格。在繪色上多採取的是中國繪畫中的工筆書法,使作品增添光感和色感。「塑造」與「繪畫」這兩者巧妙的結合,展示給人們的是真實而有力的生命,使人們在一般中看見美,在枝節、片段中看到無限。

中國線的藝術傳統始終是中國造型藝術的主要審美因素。隨著戲曲、小說的發展,這種市民文藝展現為單純的視覺藝術是在明中葉以後。明、清兩代中,陳老蓮的《鴛鴦家》、《秘本西廂》可稱明代高峰;他那古絕廳崛、沉雄凝重的造型和樸拙的線描藝術給後世影響深遠。此外,上官周的《晚笑堂畫傳》飄逸灑脫,神采飛動。「泥人張」彩塑正吸收了中國傳統線的藝術。

張明山的《和合二仙》取材於神話傳說中的寒山、拾得(即和合二仙)。民間取和諧、合好古訓之意。作者沒有著重用鮮艷的色彩達到這一效果,而著重在塑造上—除了把二仙的面部刻劃得歡笑外,作者更著重在衣紋上的處理,使衣紋在笑、蟾在笑、手捧的牡丹在笑,加上淡雅的色彩,展示給人們的是一個歡快、吉祥的場面。張景祜的《惜春作畫》構圖完整,人物婀娜之態及衣紋的質感都在塑造上表現出來;色彩華麗高雅、人物情感交融,使人覺得是一幅立體的工筆人物畫。對於塑造,張鉞在他著的《「泥人張」彩塑技法》一畫中這樣寫道:「泥塑的彩塑是用濕潤軟和易於捏塑的黏土,將形體大局依附於骨格的肌肉運動、衣紋變化、面部表情等,自內而外地逐步塑造而成,通過塑造把一切可以觀察的色相、體積、造型、神態等綜合的體現出來,成為體質、神態、光色相結合的形、神並足的塑像。它不單形象地表現人物,而且是「隨類賦色」地刻劃了人物的丰采,使默不作聲的塑像成為「凝眸欲語」的有生命力的生動造像。」「在繪色時又須運用繪畫的技巧,用勾描、渲染、烘托地達到蒼勁、秀麗、典雅、素質、艷美的目的;表達出雅而不俗、麗而不華、素而不舊的效果。」『泥人張』的作品是以塑為根本為骨法,而畫則是使造像達到體積、光色合一的更接近真實的人物在創作上對不同題材採取不同的創作方法—文者肖長青秀文雅,武者肖短虎背熊腰。張鉞的《樂在其中》就是要表現一個文雅傲骨的文人—著重了刻劃面部表情和手的動態,衣服線條單純、色彩淡雅,展示出高超文雅、天真淡泊的文人氣派。塑者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這件作品中藉此抒情,展示出一個超脫、樂觀、進取的人生觀。此外,『泥人張』的作品有許多仕女的形象。張玉亭的《漁婦》很近似白描或敷施淡彩的仕女畫。整個造型簡潔單純,線條流利明快,加上淡淡的色彩,使塑像具有樸素、單純、聖潔感。同時,她溫柔嫻靜的姿態,又令人感到是一個中國古代美女的典型。

造型特點

泥塑造型多而繁雜,最常見的就是泥人、泥罐等生活用品。

中國傳統技藝盤點

民間藝術是勞動者為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包括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和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中國功夫 |剪紙| 針灸 | 按摩 | 中藥 | 茶道 | 刺繡 | 陶藝 | 年畫 | 皮影戲 | 泥塑 | 木刻 | 木雕 | 舞龍 | 戲曲[中國傳統戲劇] | 貼金 | 印染 | 織錦 | 緙絲 | 麵塑 | 木偶戲 | 刻紙 | 剪貼畫 | 刻葫蘆 | 鐵畫 | 石刻線畫 | 玉雕 | 木雕 | 石雕 | 磚雕 | 農民畫 | 竹編 | 漆器 | 紙紮 | 彩燈 | 中國瓷器

中國民間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民間美術是組成各民族美術傳統的重要因素,為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中國戰國秦漢的石雕、陶俑、畫像磚石,其造型、風格均具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魏晉後,士大夫貴族成為畫壇的主導人,但大量的版畫、年畫、雕塑、壁畫則以民間匠師為主,而流行於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紙、刺繡、印染、服裝縫製等更是直接來源於民眾之手,並裝飾、美化、豐富了社會生活,表達了人民民眾的心理、願望、信仰和道德觀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斷創新、發展,成為富於民族鄉土特色的優美藝術形式。
楊柳青木版年畫| 武強木版年畫| 桃花塢木版年畫| 漳州木版年畫| 楊家埠木版年畫| 高密撲灰年畫| 朱仙鎮木版年畫| 灘頭木版年畫| 佛山木版年畫| 梁平木版年畫| 綿竹木版年畫| 鳳翔木版年畫| 納西族東巴畫| 藏族唐卡| 衡水內畫 | 顧繡| 蘇繡| 湘繡 | 粵繡| 蜀繡| 苗繡 | 水族馬尾繡| 土族盤繡| 挑花| 慶陽香包繡制| 象牙雕刻| 揚州玉雕| 岫巖玉雕| 阜新瑪瑙雕| 夜光杯雕| 金石篆刻| 青田石雕| 曲陽石雕| 壽山石雕| 惠安石雕| 徽州三雕| 臨夏磚雕| 藏族格薩爾彩繪石刻| 潮州木雕| 寧波朱金漆木雕 | 樂清黃楊木雕| 東陽木雕| 漳州木偶頭雕刻| 萍鄉湘東儺面具 | 竹刻 | 泥塑 | 塔爾寺酥油花| 熱貢藝術 | 燈彩 | 嵊州竹編 | 固安焦氏臉譜| 民間美術| 大悟織錦帶 | 武漢剪紙| 黃岡民間繪畫| 民間剪紙| 黃河澄泥硯 | 景德鎮民窯陶瓷美術| 天津風箏魏

江蘇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