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一個成語,塞翁失馬是一則寓言故事,節選自《淮南子·人間訓》,題目是編者加的。《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西漢淮南王劉安(前179—前122)等編著。比喻事物的禍與福都是具有轉換性的,即:禍福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塞翁失馬》這則寓言故事被許多中國小課本錄用。後來衍生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漢字簡體】塞翁失馬
【拼音】sàiwēngshīmǎ
【解釋】翁:老人。比喻事物的禍與福都是具有相互轉換性的。(但是像學習方面也是要努力才會改變)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正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分句;多用於安慰語,側重表示事物的轉換。
【示例】處士有志未遂,甚為可惜,然“~,焉知非福”。◎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塞翁失馬 【近義詞】失之東隅樂極生悲
【反義詞】禍不單行
【相關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出處】《淮南子》。

成語釋義

1.比喻在一定的情況下禍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2、說明看問題可以從多種角度出發,從而得到不同的結果
3、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不會有絕對的好事或絕對的壞事。

造句

處士有志未遂,甚為可惜,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這次沒考好,只要從中吸取教訓,下次一定可以成功。
張叔叔由於早上錯過了時間上車,卻避免了那場車禍,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車子丟了就丟了,別太傷心了,說不定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那樣呢!
當我們錯失良機時候不要灰心喪氣,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辨證方法來鞭策自己。

易錯重點

1、"塞"不能讀作“sāi”要讀“sài”。
2、“塞”不能寫作“賽”,"塞"與"賽"意義不同。
3、“翁”是後鼻音“wēng”,不是“wēn”。

釋 義

塞:邊界險要之處;翁:老頭。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出 處

《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示 例 處士有志未遂,甚為可惜,然“~,安知非福”。(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

辨析

1、塞不能讀作“sāi”或“sè”。
2、塞不能寫作“賽”。

相關成語

【近義詞】因禍得福亡羊得牛
【反義詞】樂極生悲
【押韻詞】以眾暴寡拋盔棄甲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譯文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
漫畫漫畫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麼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訊息以後,紛紛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伙兒:“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是禍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終於有一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一條腿。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瘸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這場 的災難。
這個故事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漸漸地濃縮成了一句成語:“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它說明人世間的好事與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能會引出壞的結果,壞事和好事是可以互補的。

注釋

1.塞上:這裡指長城一帶;
2.善術者:精通術數的人。術:道術,推測人事吉凶禍福的術法,如看相、占卜等,這是迷信活動;
3.亡:逃跑;
4.而:連詞,表承接。
5.胡:古代少數民族。
6.吊:慰問。
7.其父:即為上文中的“善術者”。父,老漢(老人),古代對老年人的尊稱,(讀第三聲)。
8.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問。遽,就。
9.福:好事。
10.居:這裡指經過的意思
11.數月:幾個月。
12.將[jiāng]:帶領。
13.胡馬:中國古代對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馬。
14.賀:表示祝賀。
15.富:形容詞用作動詞,有許多。
16.良馬:好馬。
17.好:愛好,喜歡。
18.墮:掉下來,摔下來。
19.髀[bì]:大腿。
20.丁壯:壯年男子,形容力氣大的青年。
21.引弦而戰: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開弓弦。
22.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絕大部分。
23.跛:腿瘸。
30.善:擅長。
31.近塞:靠近長城。
32.引:拿起,舉起。
33.折:斷掉。
34.保:保全、保住。

作者簡介

劉安(西漢淮南王)

劉安(公元前179-公元前122),西漢皇族,淮南王。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漢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劉長被廢王位,在旅途中絕食而死。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劉安博學善文辭,好鼓琴,才思敏捷,奉武帝命作《離騷傳》。他是西漢的思想家、文學家,奉漢武帝之命所著《離騷體》是中
劉安劉安
國最早對屈原及其《離騷》作高度評價的著作。他曾招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編寫《鴻烈》亦稱《淮南子》(後稱該書為《淮南鴻烈》或《淮南子》),其內容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觀為中心,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道”所派生,他善用歷史傳說與神話故事說理,如《共工怒觸不周山》、《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等。喜聚書,與河間獻王劉德皆以藏書知名。因深得武帝尊重,經常獲得武帝的賜書。但他所藏之書,《漢書》稱其“多浮辯之書,無實用者甚多。”
儘管劉安的治國政策得到百姓的擁護,可是在那獨尊儒術的時代,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屢遭讒言。漢武帝元狩年(公元前122年),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入淮南,劉安被迫自殺。有集,已佚。
劉安是世界上最早嘗試熱氣球升空的實踐者,他將雞蛋去汁,以燃燒取熱氣,使蛋殼浮升。同時,劉安也是我國豆腐的創始人。
原文劉安(公元前179--前122),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劉長被廢王位,在旅途中絕食而死。文帝把原來的淮南國一分為三封給劉安兄弟三人,劉安以長子身份襲封為淮南王,時年十六歲。他才思敏捷,好讀書,善文辭,樂於鼓琴。曾“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集體編寫了《鴻烈》(後稱該書為《淮南鴻烈》或《淮南子》)一書,劉安是世界上最早嘗試熱氣球升空的實踐者,他將雞蛋去汁,以艾燃燒取熱氣,使蛋殼浮升。劉安是我國豆腐的創始人。西漢淮南王劉安篤好神仙黃白之術,賓客甚眾,其中蘇飛、李尚、左吳、因由、雷被、伍被、毛周、晉昌八人才高,稱之“八公”。八公聚此煉丹,丹藥方成,劉安因被告謀反畏罪自殺,除雷被一人外均被誅戮。後傳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劉安吞服丹藥與八公攜手升天,余藥雞犬啄食亦隨之升天,從此山因八公得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神話亦廣傳今古。

成語故事:“塞翁失馬”的故事

塞翁失馬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1塞翁失馬1

小朋友們,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塞翁失馬”的故事。
從前啊,在古代中國北部的邊塞上,有一個聰明的老翁--姓“塞”。
塞翁失馬2塞翁失馬2
他擁有駿馬又善於騎術,他養的馬又壯跑得又快。可是,有一天,突然暴風驟雨,雷電交加。塞翁的一匹馬受了驚嚇在黑夜中跑丟了。
小朋友們,塞翁的一匹馬跑丟了,你們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小朋友們:壞事。
主持人:是呀,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件壞事,所以,人們都跑來勸慰塞翁,以表示惋惜。可塞翁卻對人們說:你們怎么知道丟了馬就是一件壞事呢?我不這么認為。
出乎人們的意料,沒過幾天。塞翁丟的那匹馬又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了一匹長得又壯、跑得又快的駿馬。
小朋友們,塞翁丟的那匹馬又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了一匹駿馬,你們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小朋友們:好事。
塞翁失馬3塞翁失馬3

主持人:是呀,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件好事,所以,人們都跑來祝賀。
可誰料想這次塞翁又說:怎么知道這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壞事呢!
一個月後,塞翁的兒子由於去騎那匹帶回來的駿馬,而被馬甩出,摔壞了腿。
小朋友們,你們說這又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小朋友們:壞事。
主持人:是呀,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件壞事,所以,人們都跑來安慰塞翁。
可塞翁卻說:這件事可能並不是那么壞!也許是件好事!
塞翁失馬4塞翁失馬4

第二年,胡人入侵中原北部邊境。所有能打仗的人,都拿起武器被征參了軍。戰爭結束後,很多人都戰死殺場沒能回來。塞翁的兒子由於腿受了傷沒有參軍才幸免於難。自那以後塞翁和兒子過著安逸的日子。
小朋友們:我們從這個故事中可以明白一個道理,人們遇到的事情的本質往往並不會象表面表現出來的那樣,容易分辨好或壞。就是說,很多人們認為是好事的說不定是壞事,很多人們認為是壞事的說不定是好事。在生活中我們就應該跟塞翁一樣,當事情發生時,應去看事物的本質,而不要人云亦云,只看表面。常言道:因禍得福!破財消災!也是說的這個道理。

啟示

在一定的條件下,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
“塞翁失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它告訴我們,無論遇到福還是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的極端變化。這樣,無論福事變禍事,還是禍事變福事,都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事物的福和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要以辯證的態度去看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