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

夸父追日

夸父追日是一個神話故事。它講得是上古時期,神人夸父追趕太陽,最後被太陽烤死的事情。夸父是中國上古時期漢族神話傳說人物之一,在中國神話傳說及東方神話之父袁珂所著《中國神話傳說》中非常精彩。古籍《山海經》對此有詳盡描述:“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相傳在黃帝王朝時代,夸父族首領想要把太陽摘下,於是開始逐日,和太陽賽跑,在口渴喝乾了黃河、渭水之後,在奔於大澤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軀化作夸父山。夸父追日是神話故事,表現了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和為後人造福的精神,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

基本信息

典故簡介

夸父追日夸父追日
這是中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講的是夸父奮力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
夸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後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太陽。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乾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乾後,口渴仍沒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澤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臨死,拋掉手裡的杖,這杖頓時變成了一片鮮果纍纍的桃林,為後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夸父追日的神話,曲折地反映了遠古時代人們向大自然競勝的精神。《山海經》記載這個神話時說他“不量力”,晉代陶潛在《讀山海經》詩中卻稱讚說“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
夸父神話故事主要見於《山海經·海外北經》和《大荒北經》。《列子·湯問》在手杖化桃林的細節上稍有不同,說夸父“棄其杖,屍膏肉所浸,生鄧林”。關於鄧林,據清人畢沅考證,鄧、桃音近,鄧林即《山海經·中次六經》所說“夸父之山,……北有……桃林”的桃林。此夸父之山,郝懿行說一名秦山,與太華相連,在今河南靈寶縣。後代以“夸父”名山的還有一些地方,其中也多有與夸父追日相聯繫的傳說。

文法解釋

古文

夸父追日故事夸父追日故事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翻譯意思:夸父與太陽賽跑,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很渴,想要喝水,在黃河、渭水邊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還沒有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他丟棄了他的手杖,手杖化作了一片桃林。

成語

詞目:夸父逐日
拼音:kuā fǔ zhú rì
解釋:夸父:古傳說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趕太陽。褒義: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貶義:自不量力
出處:《山海經·海外北經
近義詞:夸父追日
用法:作賓語、定語.
示例:南朝·宋·僧愍《戎華論折顧道士夷夏論》:“真謂~,必渴死者也。”

課文

選自:《山海經·海外北經》
原文:夸父與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飲,飲於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飲/大澤④。未至⑤,道/渴而死⑥。棄/其⑦杖,化為/鄧林⑧。
翻譯:夸父與太陽競跑,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很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邊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還沒有到,就在路上因口渴死了。夸父將他的手杖丟棄了,化作了一片桃林。

夸父追日夸父追日

注釋:
逐:角逐;
逐走:競跑,賽跑;
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於:到。
河.:黃河和渭水;
不足:不夠;
北:向北
大澤:大湖。傳說其大橫縱千里,在雁門山山北。
至:到;
道:名詞作狀語,在半路上;
而:表因果;
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其:代詞(代夸父);
鄧林:桃林。

典籍傳說

古籍記載

夸父追日夸父追日

《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列子·湯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屍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里焉。”

傳說故事

遠古時候,在北方荒野中,有座巍峨雄偉、高聳入雲的高山。在山林深處,生活著一群力大無窮的巨人。他們的首領,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孫兒,“信”的兒子,名字叫做夸父。因此這群人就叫夸父族。他們身強力壯,高大魁梧,意志力堅強,氣概非凡。而且還心地善良,勤勞勇敢,過著與世無爭,逍遙自在的日子。那時候大地荒涼,毒物猛獸橫行,人們生活悽苦。夸父為讓本部落的人們能夠活下去,每天都率領眾人跟洪水猛獸搏鬥。
夸父常常將捉到的兇惡的黃蛇,掛在自己的兩隻耳朵上作為裝飾,抓在手上揮舞,引以為榮。有一年的天氣非常熱,火辣辣的太陽直射在大地上,烤死莊稼,曬焦樹木,河流乾枯。人們熱得難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紛紛死去。夸父看到這種情景很難過,他仰頭望著太陽,告訴族人:“太陽實在是可惡,我要追上太陽,捉住它,讓它聽人的指揮。”族人聽後紛紛勸阻。有的人說:“你千萬別去呀,太陽離我們那么遠,你會累死的。”有的人說:“太陽那么熱,你會被烤死的。”
夸父心意已決,發誓要捉住太陽,讓它聽從人們的吩咐,為大家服務。他看著愁苦不堪的族人,說:“為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太陽剛剛從海上升起,夸父告別族人,懷著雄心壯志,從東海邊上向著太陽升起的方向,邁開大步追去,開始他逐日的征程。太陽在空中飛快地移動,夸父在地上如疾風似的,拚命地追呀追。他穿過一座座大山,跨過一條條河流,大地被他的腳步,震得“轟轟”作響,來回搖擺。
"夸父追日"奇石
夸父跑累的時候,就微微打個盹,將鞋裡的土抖落在地上,於是形成大土山。餓的時候,他就摘野果充飢,有時候夸父也煮飯。他用三塊石頭架鍋,這三塊石頭,就成了三座鼎足而立的高山,有幾千米高。夸父追著太陽跑,眼看離太陽越來越近,他的信心越來越強。越接近太陽,就渴得越厲害,已經不是捧河水就可以止渴的了。但是,他沒有害怕,並且一直鼓勵著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陽了,人們的生活就會幸福了。”經過九天九夜,在太陽落山的地方,夸父終於追上了它。紅彤彤、熱辣辣的火球,就在夸父眼前,他的頭上,萬道金光,沐浴在他身上。
夸父無比歡欣地張開雙臂,想把太陽抱住。可是太陽熾熱異常,夸父感到又渴又累。他就跑到黃河邊,一口氣把黃河水之水喝乾;他又跑到渭河邊,把渭河水也喝光,仍不解渴;夸父又向北跑去,那裡有縱橫千里的大澤,大澤里的水足夠夸父解渴。但是,夸父還沒有跑到大澤,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
夸父臨死的時候,心裡充滿遺憾,他還牽掛著自己的族人,於是將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頓時生出大片鬱鬱蔥蔥的桃林。這片桃林終年茂盛,為往來的過客遮蔭,結出的鮮桃,為勤勞的人們解渴,讓人們能夠消除疲勞,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現實寓意

夸父追日
夸父為何要去追趕太陽?楊公驥先生認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極為深記得的寓意。它說明“只有重視時間和太陽競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虛,這樣才能需要並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將水當作知識的象徵);也只有獲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時間競走,才能不致落後於時間”。楊先生這一觀點被編入《中國文學》一書,受到許多同志的贊同。
另外,文學家蕭兵先生在其《盜火英雄:夸父與普羅米修斯》一書中稱:夸父逐日是為了給人類採擷火種,使大地獲得光明與溫暖。夸父是“盜火英雄”,是中國的普羅米修斯。蕭先生的看法,頗有幾分浪漫色彩。還有人把夸父逐日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種爭鬥,夸父代表“水”,而太陽代表“火”。水神、火神相爭,水火不容。夸父逐日的故事,給人以豐富的想像,也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如何理解這個故事,已不僅僅是學術界關注的問題,而它積極的意義在於,人們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認識這個世界,去實現自己美好的追求。 

日食景觀

夸父追日夸父追日
紫金山天文台將充分利用這三大特點,組織日冕特別是內冕的高時空解析度的觀測。他們從雲南的德欽縣至浙江的舟山地區洋山鎮,布置了十多個觀測點,“連成”一條“夸父追日”線,如果觀測成功,就能首次獲得長達幾十分鐘連續的高時空解析度內冕像。這對深入研究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是非常有利的。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季海生介紹,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學天文系和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合作,沿全食帶地區布置了17個觀測點,“連成”一條“夸父逐日”線,如果觀測成功,就能首次獲得日食發生時40分鐘的連續高時空解析度內冕像。日冕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厚度達到幾百萬公里以上。日冕溫度有100萬攝氏度。日冕可人為地分為內冕、中冕和外冕3層。內冕從色球頂部延伸到1.3倍太陽半徑處。中國天文學家運用所掌握的現代科技不斷“熟悉”太陽。有望在2009年年底落成的三架望遠鏡則將把中國太陽觀測水平推上新台階。1米紅外太陽塔正在雲南撫仙湖邊架設,它的一個主要任務是研究整個太陽大氣層的耀斑爆發原因。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明安圖鎮境內的射電頻譜日像儀,將極大提升中國太陽射電探測能力。這個由40面4.5米口徑天線和60面2米口徑天線組成的觀測項目,從開始建設的那天起,就引起了國外同行的高度關注。美國《科學》雜誌曾這樣評價:“中國正在建設一雙地球的新‘耳朵’來聆聽我們最近的恆星。”
此外,中國的空間太陽望遠鏡計畫也在積極地推進之中,目前1米口徑空間太陽望遠鏡的關鍵技術問題已基本解決,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最樂觀的估計,預計5-10年可以最終“上天”,從而實現中國幾代天文學人的“空間夢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