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1、塞:邊塞。 4、翁:老頭。 13、此:此人,這個人。

“塞翁失馬”是一則寓言故事,語出《淮南子•人間訓》。它是為闡述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禍福倚伏觀服務的。 東漢班固的《通幽賦》,有一句“北叟頗知其倚伏”的話,即提示了它的寓意。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注釋
1、塞:邊塞。
2、塞上:這裡指長城一帶。
3、善術者:精通術數的人。術,術數,推測人事吉凶禍福的法術,是迷信活動。
4、翁:老頭。
5、亡:逃跑。
6、吊:對其不幸表示安慰。
7、何遽:怎么就,表示反問。
8、居:這裡是經過的意思。
9、將:帶領。
10、丁壯:壯年男子。
11、 引弦而戰: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開弓箭
12、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絕大部分。
13、此:此人,這個人。
14、跛:瘸腿。
15、保:保全。
直譯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事的方法與眾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麼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訊息以後,紛紛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卻不以為然,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伙兒:“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並誇他在丟馬時有遠見。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終於有一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一條腿,造成了終身殘疾。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父子二人也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難。 這則成語告訴我們:人世間的好事與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能會引出壞的結果
寓意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示例
處士有志未遂,甚為可惜,然“~,安知非福”。(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
衍生詞目
失馬塞翁
詞目:失馬塞翁
發音:shī mǎ sài wēng
釋義:比喻因禍得福的人。
塞翁之馬
詞目:塞翁之馬
發音:sài wēng zhī mǎ
釋義:比喻得失無常,禍福相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