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燈

彩燈

彩燈,又名花燈,是中國普遍流行,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漢族傳統工藝品。彩燈藝術也就是燈的綜合性的裝飾藝術。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受漢族文化影響,在亞洲華人地區,許多國家的廟宇中,燈籠也是相當常見的物品。

基本信息

簡介

彩燈 cǎidēng
[illuminations] 城市因眾多的彩燈而變得燦爛
輝煌 彩燈,又名 花燈,是我國普遍流行的傳統的民間的綜合性的工藝品。彩燈藝術也就是燈的綜合性的裝飾藝術。
彩燈的產生,是從人類運用火、發明燈、製造燈具等發展而來的。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人類燃起了火堆,點燃了火把,這火堆、火把就是原始燈的起源。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開始用動植物和礦物的油蠟來作採光的燈。《周禮、司恆氏》載“凡邦之大事,供燭庭燎、燭麻燭也”,可見,周朝就有了燭燈。到了戰國,燈的製造工藝蓬勃發展,這在 屈原《楚辭》中就有所表述:“蘭膏明燭華銅錯”。漢代是銅燈製作的鼎盛時期。《 西京雜記》載:
2017年北京園博園新春燈會2017年北京園博園新春燈會
“漢高祖入 鹹陽宮,秦有青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口銜燈,燃則鱗甲皆動,煥炳若列星盈盈。”到了唐朝, 元宵放燈發展成盛況空前的燈市,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如花樹”。這之後,各地花燈活動尤為盛行。宋代,花燈發展到了高峰,樣式變化萬千。《 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 開封)宮廷扎做燈山,有普賢、文殊佛騎獅子、白象等燈。
中國彩燈,飲譽古今; 自貢燈會,久負盛名。勤勞智慧的自貢人民,不僅將無與倫比的井鹽技術奉獻給了世界,而且將美輪美奐的彩燈工藝貢獻給了人類。在千百年來廣布年節燈會的神州大地上,自貢燈會脫穎而出,薈萃了中國燈文化的風采,贏得了“天下第一燈”的美稱,使這座全國 歷史文化名城,以“千年鹽都”、“恐龍之鄉”、“ 南國燈城”名播四海。 自貢地區的年節燈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特色。這裡自唐以降便有 新年燃燈的習俗,延至 清代即有“獅燈場市”、“燈竿節”;到二十世紀初,又漸形成節日的提燈會,更有放天燈、舞龍燈、戲獅燈、鬧花燈等活動。從而發展為集地區民風民俗之大成的會節聲聞海內。 據史籍記載,唐宋時自貢地區已逐步形成新年燃燈、 元宵節前後張燈節彩的習俗。唐宋時期的自貢地區,新年和元宵放燈、燃燈之時,民間雜技、雜耍等表演活動亦盡現其間,深得觀燈民眾的喜愛。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著名愛國詩人 陸游曾在其寫下的 《沁園春》一詞中寫到:“一別秦樓,轉眼新春,又近放燈”,可見當時自貢地區新春張燈、放燈已為約定俗成的民俗活動。當然,這與生來形成的燈會尚有差異。所以,唐宋時期應為自貢燈會的萌芽時期或初始階段。

彩燈的產生的意義

彩燈的產生,是從人類運用火、發明燈、製造燈具等發展而來的。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人類燃起了火堆,點燃了火把,這火堆、火把就是原始燈的起源。

起源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開始用動植物和礦物的油蠟來作採光的燈。《周禮、司恆氏》載“凡邦之大事,供燭庭燎、燭麻燭也”,可見,周朝就有了燭燈。到了戰國,燈的製造工藝蓬勃發展,這在 屈原《楚辭》中就有所表述:“蘭膏明燭華銅錯”。漢代是銅燈製作的鼎盛時期。《 西京雜記》載:“漢高祖入 鹹陽宮,秦有青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口銜燈,燃則鱗甲皆動,煥炳若列星盈盈。”

唐朝

到了唐朝, 元宵放燈發展成盛況空前的燈市,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如花樹”。這之後,各地 花燈活動尤為盛行。唐朝是我國 封建社會的一個鼎盛時期,經濟發達,文化昌明,國力強盛。元宵 燈節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受到經濟文化的有力驅動,得到進一步發展,唐代的史籍稱燈節為“燈影之會元宵燈節則又稱“燈會”、“ 元宵燈會”了。唐朝的皇帝們為了顯示“與民同樂
自貢花燈自貢花燈
”,不僅是元宵燈節、燈會的決策者、倡導者,而且是積極的參與者。不僅自己微行逛街觀燈,而且允許皇親國戚及臣僚觀燈。元宵及前後各一日,正式成為國家法定的例假日,各官署都要停止辦公。而且在這三夜,“敕許金吾馳禁,以看 燈”,連平時執行夜禁的武裝部隊這三夜之中也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高枕無憂,觀燈遊樂了。三夜的馳禁,都市中的士民可盡情遊樂,即使擁近 宮城,御林軍也不得干涉。唐代歷朝皇帝例行於元宵之夜“御樓觀燈”;以慶天下太平,以示普天同慶。宮廷、寺觀、顯宦府邸、富豪宅第都設山棚,搭彩樓,不惜重資,“盛造燈籠燒燈 ”,以鬥奇爭勝,大街小巷也都掛滿了燈“光明若晝”。連異邦諸國的貢品中也有珍奇的燈品,可見鄰國也盡知大唐皇帝的愛好以及 中原燈節的繁盛了。 唐高宗鱗德二年(665年),“(烏涇波)遺其弟祖紇多獻瑪瑙燈樹兩具、高三尺余”(《唐會要)卷99)。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初有僧婆請夜開門燃燈百千炬,三日三夜。

宋朝

宋代,花燈發展到了高峰,樣式變化萬千。《 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 開封)宮廷扎做燈山,有普賢、文殊佛騎“漂河燈”、“牛兒燈”、“孔明燈”、“獅燈場市”等燈節是這一歷史時期的主要燈會活動。還有一種“敬灶神”點紅燈的習俗,民間也較為盛行。大年三十晚( 農曆臘月三十日),各家各戶均要點上紅燈一盞,就連貧家小戶門前也要掛上紅紙燈籠;中等家境的吊四方形檐燈或六方形 宮燈;富貴之家則為圓形大 紗燈,以示對灶神的尊敬。

民間最盛行的燈種是宮燈和紗燈。這些燈題材豐富,精美奇巧,以竹木作架,紅色絲綢、布料、紙張等均可作燈衣。富豪之家在廳堂、門首懸掛的宮燈和紗燈要都製作得十分講究,有的鑲金嵌玉,有的飾以彩穗,有的題寫詩文。紗燈因呈鼓球體,用三塊“乙”楠竹篾釘成三腳架,把它掛起來,三腳分開,便可離地三尺垂懸半空,三腳合攏,又可手舉高懸。在當時,它比宮燈的用途還要廣泛, 龍燈、獅燈、花燈等雜耍多用紗燈伴舞。

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彩燈藝術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彩燈藝術更是花樣翻新,奇招頻出,傳統的制燈工藝和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將電子、建築、機械、遙控、聲學、光導纖維等新技術、新工藝用於彩燈的設計製作,把形、色、光、聲、動相結合,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相統一, 自貢燈會這門古老的藝術更加絢麗多彩。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革,自貢燈會也在民族文化的孕育和滋養下逐步精湛、嫻熟起來。1964年,自貢市人民政府組織舉辦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屆燈會。從此,燈會規模便由小變大,工藝由粗至精,燈具由個體發展為群體,由不動發展為聯動,布局由平面發展為立體。至2005年,已在本地成功舉辦了十一屆自貢國際 恐龍燈會,並應邀赴 北京、廣州、 武漢、上海、香港、 泰國和新加坡展出,所到之處,無不獲得盛譽。
1988年6月北京展出期間,鄧小平同志、 楊尚昆同志等115名黨和國家領導人觀了燈,得到了他們的首肯。後來江澤民總書記也認為:自貢燈會是成功的。新加坡總統 黃金輝親臨在該國展出的“中國自貢燈會”開幕式,興致勃勃地參觀了精美的自貢彩燈。該國前總理 李光耀在欣賞彩燈後,欣然題詞:“美不勝收,名不虛傳”。自貢燈會在此得到了“天下第一燈”的美譽!
春節燈會燈組春節燈會燈組

人民造就了燈會,燈會造福於人民。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自貢燈會必將以新的勝景奇觀、異彩神韻出現在海內外,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輝。
中國彩燈在國內外已聲名鵲起,先後得到國內外數十個地區和城市的邀請,還將繼續赴國內外展出。 四川凱利威彩燈亮化藝術有限公司將進一步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作出努力和貢獻。

走出國門雞年燈組[2]

發布時間: 2007-10-16 14:49:32 被閱覽數: 206 次 來源: 《中國文化網》
中國彩燈,飲譽古今,而自貢的彩燈薈萃了中國燈文化的風采,素有"天下第一燈"的美稱。自貢燈會以文化品位高、 燈彩精品多、藝術特色鮮明、燈會場面宏闊著稱。如今,自貢燈會不僅在國內獨坐龍椅,還頻繁走出國門,在海外舉辦自貢燈展,展示中國流光溢彩的燈文化。
2005年9月1日, 德國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成了燈的海洋,中國自貢大型燈展在這裡隆重開幕。自貢燈展氣勢之磅礴,燈組之奇巧,工藝之精湛,地方風情之濃烈,令來賓們嘆為觀止。觀眾穿過迎賓門,只見滿目的燈山光海、珠閣瓊樓、龍游鳳舞,21組大型彩燈組成了燈彩的 大觀園,燈光的交響詩。那些根據中國名勝、古典名著、神話傳說等題材製作的大型彩燈如 天壇、九龍壁、西遊記場景、七仙女與董永、十二生肖、 八仙過海、劉姥姥進大觀園、巨大的瓷龍燈、孔雀開屏等等,無不讓德國觀眾驚嘆中國彩燈的精美壯觀以及自貢人巧奪天工的構思和技藝。流連在燈廊燈亭中,倘佯在燈樹燈花下,使來賓們宛如步入夢幻般的境界。
慕尼黑市市政委員、中國駐慕尼黑總領事等幾百位來賓出席了開幕式,中國駐德國公使銜 文化參贊董俊新、慕尼黑市政府代表及德方主辦單位文化娛樂有限公司經理賽格納分別講話,自貢的雜技、舞龍、舞獅等表演使開幕式顯得更加隆重而熱烈。這次燈展將持續一個月,至9月30日結束,預計將有大量的 遊客觀看自貢燈展,領略 中國文化的瑰麗。

彩燈安裝

裝飾彩燈該怎么安裝?
是買的一條條220V上用的小串燈嗎?如果是,那么你就把每條彩燈當成一個額定電壓220V的燈泡來處理。
每條彩燈上有很多小燈泡,但每條彩燈只有一個外接的接頭,一般是要求接在220V照明電路上,所以要把彩燈並聯在電路中。
即一條線為火線,一條線為零線,然後一一街上彩燈。就像家裡燈泡一樣,每個都是接入220V迴路中。

中國傳統技藝盤點

民間藝術是勞動者為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包括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和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中國功夫 |剪紙| 針灸 | 按摩 | 中藥 | 茶道 | 刺繡 | 陶藝 | 年畫 | 皮影戲 | 泥塑 | 木刻 | 木雕 | 舞龍 | 戲曲[中國傳統戲劇] | 貼金 | 印染 | 織錦 | 緙絲 | 麵塑 | 木偶戲 | 刻紙 | 剪貼畫 | 刻葫蘆 | 鐵畫 | 石刻線畫 | 玉雕 | 木雕 | 石雕 | 磚雕 | 農民畫 | 竹編 | 漆器 | 紙紮 | 彩燈 | 中國瓷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