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高山流水[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高山流水[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有同名電視劇《高山流水》。此曲原是古琴曲,後分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與琴曲不同。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有同名電視劇《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湯問》,傳說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後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做為古箏曲,高山流水為代表曲目。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個版本,一個是山東箏派,一個是浙江箏派,還有一個就是河南箏派。之所以是三個版本,是因為曲調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齊魯大板”的山東箏派:演奏時,大指使用頻繁,剛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連“托”演奏的下花指為多;而 左手的吟揉按滑則剛柔並蓄,鏗鏘,深沉,其演奏風格純樸古雅。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

“中州古調”(或稱“鄭衛之音”)的河南箏派:河南箏在演奏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右手從靠近琴碼的地方開始,流動的彈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時,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顫,音樂表現很富有戲劇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箏中,把這一技巧稱為“游搖”。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彈弦時略退少許,迎音迅速滑上,敏越無跡)、小顫(顫音細密緊促)、滑顫(邊沿邊顫)、大顫(顫幅闊大,動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演奏風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無論曲情的歡快與哀傷,均不著意追求清麗淡雅、纖巧秀美的風格,而以渾厚淳樸見長,以深沉內在慷慨激昂為其特色。在傅玄《箏賦•序》中對河南箏曲的評價是“曲高和寡,妙技難工”。

武林逸韻”的浙江箏派:演奏特點有“大指搖”、“快四點”、“夾彈”、“提弦”等技法,並借鑑、學習、融匯了琵琶、三弦、揚琴乃至西洋樂器的演奏技法, 浙江箏中“搖指”的運用是以大指作細密的搖動來演奏,其效果極似弓弦樂器長弓的演奏。嚴格來說,這是在其他流派的傳統箏曲中所沒有的,因為在其他流派所稱的“搖指”或“輪指”實際上都是以大指作比較快速的“托”、“劈”,而浙江箏的“搖指’則顯示了它自身的特點而有別於其他流派。

但浙江箏派的高山流水曲調優美。在最開始,右手跨三個八度同時表現山的莊嚴和水的清亮。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暢,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聳立其間。後半部用花指不斷劃奏出流水衝擊高山的湍急。最後用泛音結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高山流水》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種譜本。有琴曲和箏曲兩種,兩者同名異曲,風格完全不同。

歷史沿革

《呂氏春秋·本味》版
凡賢人之德,有以知之也。伯牙①鼓②琴,鍾子期③聽之。方④鼓琴而志在太山⑤,鍾子期曰:“善哉乎鼓
琴!巍巍乎⑥若太山。“少選⑦之間,而志在流水⑧,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⑨(shāng)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非獨琴若此也,賢者亦然。雖有賢者,而無禮以接之,賢奚由盡忠?猶御之不善,驥不自⑩千里也。《列子·湯問》版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⑴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⑴之。
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⑵逢暴雨,止於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⑶之操⑷,更(gèng)⑹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⑺窮其趣⑻。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⑼!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注釋
①伯牙:春秋時楚國人,善彈琴,相傳《高山流水》
就是他的作品。
②鼓:彈奏。
③鍾子期:春秋時楚國人。
④方:正。
⑤志在太山:志向在登大山。太山即”大山“。
⑥巍巍乎:高大的樣子。
⑦少選:須臾,一會兒。
⑧志在流水:志向在隨流水常進不懈。
⑨湯湯(shāngshāng):水大流急的樣子。
⑩自:跟隨。
⑴得:領會。
⑵洋洋:形容浩大的樣子。
⑶卒:同“猝”,突然。
⑷霖雨:連綿大雨。
⑸操:琴曲的一種,曲調淒婉,一般為表達內心憂慮,處世困窮而作。
⑹更:再,又。
⑺輒:每每,總是。
⑻窮其趣:徹底理解他的志趣。
⑼夫:語氣助詞,無義。
譯文
《呂氏春秋·本味》版:
大凡賢德之人的品德,是有辦法了解的。伯牙彈琴,鍾子期聽他彈奏。剛彈琴時表現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鍾子期說:“彈琴彈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樣高大。”過了一會兒,琴聲表現出了隨流水常進不懈的志向,鍾子期再一次說:”彈琴彈得真好啊!好像長江黃河一樣激盪。“鍾子期死後,伯牙摔破琴,拉斷弦,終身不再彈琴,認為世上再沒有值得為之彈琴的人了。不是只有彈琴像這樣,賢德的人也這樣。即使是有賢德的人,如果不以禮相待,賢德的人如何盡忠呢?這就如同駕馭不好,良馬也不能跟隨他跑千里遠一樣。[5]
《列子·湯問》版: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擅長欣賞音樂。伯牙彈琴,表現出登高山的志向。鍾子期說:“彈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樣巍峨啊!”伯牙又表現出隨流水常進不懈的志向,鍾子期說:“彈得真好啊!好像江河一樣浩大!”伯牙心中所想的,鍾子期一定能領會到。
有一次,伯牙到泰山的北面遊玩,突然遇到了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伯牙心裡感到很悲傷,於是就取出琴彈奏起來。剛開始(他彈奏)的是表現連綿大雨的曲子,又彈奏了大山崩裂的聲音。每次彈奏樂曲的時候,鍾子期總是能徹底理解他的志趣。伯牙於是放下琴感嘆地說:“好啊,好啊,你的聽力!你所想像出的志向就像我心裡所想的啊,我該把我的心聲藏到哪裡呢?”

人物介紹

伯牙 

全名:俞伯牙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書》與《荀子》、《琴操》、《列子》等書中均為“伯牙”。東漢高誘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代的《辭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個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時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時擅長相馬的伯樂等。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荀子•勸學篇》中曾講“伯牙鼓琴而六馬仰斜”,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

《琴操》記載:伯牙學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音,於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歷代文獻關於伯牙的記載頗多,最早見於荀況的《勸學》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用誇張的手法極言其音樂演奏的生動美妙。在《呂氏春秋》和《列子》中,記載有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一直為後世所傳誦。《琴操》、《樂府解題》記載有伯牙學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連先生是伯牙的老師,伯牙跟成連學了三年琴卻沒有太大的長進。成連說自已只能教彈琴技藝,而其師萬子春善移情,便帶伯牙去東海找萬子春請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東海,並未見到方子春,只看見洶湧的波濤,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鳥,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說:“先生移我情矣!”於是創作了《水仙操》。

鍾子期

鍾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沖擔、拿板斧的樵夫。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漢陽知縣華某並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80年修復。墓為圓形,封土高1.5米,底徑8米,環以石垣。碑高1.5米,寬0.7米,上刻“楚隱賢鍾子期之墓”。1987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鋼筋混凝土結構,方形,四柱,歇山式頂,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欄桿。墓與亭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青松蔥蘢,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綠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鳳鳴水聲,宛若琴音。

《高山流水》普本

《高山流水》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種譜本。有琴曲和箏曲兩種,兩者同名異曲,風格完全不同。

琴曲 

隨著明清以來琴的演奏藝術的發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變化。《傳奇秘譜》本不分段,而後世琴譜多分段。明清以來多種琴譜中以清代唐彝銘所編《天聞閣琴譜》(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張孔山改編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滾、拂、綽、注”手法作流水聲的第六段,又稱“七十二滾拂流水”,以其形象鮮明,情景交融而廣為流傳。據琴家考證,在《天聞閣琴譜》問世以前,所有琴譜中的《流水》都沒有張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與《神奇秘譜》解題所說相符,但張孔山的傳譜已增為九段,後琴家多據此譜演奏。
箏曲

箏曲

《高山流水》,音樂與琴曲迥異,同樣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現有多種流派譜本。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則是浙江武林派的傳譜,鏇律典雅,韻味雋永,頗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山東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韻》、《風擺翠竹》、《夜靜鑾鈴》、《書韻》四個小曲的聯奏,也稱《四段曲》、《四段錦》。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則是取自於民間《老六板》板頭曲,節奏清新明快,民間藝人常在初次見面時演奏,以示尊敬結交之意。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間毫無共同之處,都是同名異曲

成語釋義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解釋: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比喻樂曲高妙

示例:清·袁於令《西樓記·病晤》:“清音繞畫梁,一聲一字,萬種悠揚,高山流水相傾賞。” 孔聖人尚學琴於師襄,一操便知其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六回:受私賄老官翻案牘 寄閒情淑女解琴書

近義詞:知音難覓

樂曲出處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

戰國時已有關於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傳,故亦傳《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樂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朱權成書於1425年)》,此譜之《高山》、《流水》解題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至來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兩千多年來,《高山》、《流水》這兩首著名的古琴曲與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間廣泛流傳。

《高山流水》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種譜本。有琴曲和箏曲兩種,兩者同名異曲,風格完全不同。隨著明清以來琴的演奏藝術的發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變化。《傳奇秘譜》本不分段,而後世琴譜多分段。明清以來多種琴譜中以清代唐彝銘所編《天聞閣琴譜》(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張孔山改編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滾、拂、綽、注”手法作流水聲的第六段,又稱“七十二滾拂流水”,以其形象鮮明,情景交融而廣為流傳。據琴家考證,在《天聞閣琴譜》問世以前,所有琴譜中的《流水》都沒有張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與《神奇秘譜》解題所說相符,但張孔山的傳譜已增為九段,後琴家多據此譜演奏。

另有箏曲《高山流水》,音樂與琴曲迥異,同樣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現有多種流派譜本。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則是浙江武林派的傳譜,鏇律典雅,韻味雋永,頗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東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韻》、《風擺翠竹》、《夜靜鑾鈴》、《書韻》四個小曲的聯奏,也稱《四段曲》、《四段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則是取自於民間《老六板》板頭曲,節奏清新明快,民間藝人常在初次見面時演奏,以示尊敬結交之意。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間毫無共同之處,都是同名異曲。

歷史典故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

原文:伯牙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後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傳說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時代,有個叫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會了。”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兩人分別約定,明年此時此刻還在這裡相會。第二年,伯牙如期赴會,但卻久等子期不到。於是,伯牙就順著上次鍾子期回家的路去尋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打聽子期的家。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親。老人告訴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讀書,再加上家境貧寒,積勞成疾,已經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時擔心伯牙會這在里久等,叮囑老人一定要在這一天來通知伯牙。聽到這個訊息後悲痛欲絕。他隨老人來到子期的墳前,撫琴一曲哀悼知己。曲畢,就在子期的墳前將琴摔碎,並且發誓終生不再撫琴。自此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後有稱頌其事,在此築館紀念,稱為琴台,現琴台東對龜山,西臨月湖,成為武漢著名古蹟勝地。

傳說二:史載有一年,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裡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裡聽了起來。”

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么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讚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

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裡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淒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碎了。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能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兩人千古傳誦的詩篇: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書》與《荀子》、《琴操》、《列子》等書中均為“伯牙”。東漢高誘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代的《辭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個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時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時擅長相馬的伯樂等。

樂曲賞析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

《流水》充分運用“泛音、滾、拂、綽、注、上、下”等指法,描繪了流水的各種動態,抒發了志在流水,智者樂水之意。

流水:古琴曲,樂曲充分運用“泛音、滾、拂、綽、注、上、下”等指法,描繪了流水的各種動態。

第一段:引子部分。鏇律在寬廣音域內不斷跳躍和變換音區,虛微的移指換音與實音相間,鏇律時隱時現。猶見高山之巔,雲霧繚繞,飄忽無定。

第二、三段:清澈的泛音,活潑的節奏,猶如“淙淙錚錚,幽間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細流。”息心靜聽,愉悅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複,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第四、五段:如歌的鏇律,“其韻揚揚悠悠,儼若行雲流水。”

第六段:先是跌岩起伏的鏇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著連續的“猛滾、慢拂”作流水聲,並在其上方又奏出一個遞升遞降的音調,兩者巧妙的結合,真似“極騰沸澎湃之觀,具蛟龍怒吼之象。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見清刊本《琴學叢書·流水》之後記,1910年)

第七段:在高音區連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後升,音勢大減,恰如“輕舟已過,勢就倘佯,時而餘波激石,時而鏇洑微漚。”(《琴學叢交·流水》後記)

第八段:變化再現了前面如歌的鏇律,並加入了新音樂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聲,音樂充滿著熱情。段末流水之聲復起,令人回味。

第九段:頌歌般的鏇律由低向上引發,富於激情。段末再次出現第四段中的種子材料,最後結束在宮音上。八、九兩段屬古琴曲結構中的“復起”部分。

尾聲情越的泛音,使人們沉浸於“洋洋乎,誠古調之希聲者乎”之思緒中。

版本派別

做為古箏曲,高山流水為代表曲目。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個版本,一個是山東箏派,一個是浙江箏派,還有一個就是河南箏派。之所以是三個版本,是因為曲調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山東箏派

“齊魯大板”的山東箏派 演奏時,大指使用頻繁,剛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連“托”演奏的下花指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則剛柔並蓄,鏗鏘,深沉,其演奏風格純樸古雅。

河南箏派

“中州古調”(或稱“鄭衛之音”)的河南箏派:河南箏在演奏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右手從靠近琴碼的地方開始,流動的彈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時,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顫,音樂表現很富有戲劇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箏中,把這一技巧稱為“游搖”。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彈弦時略退少許,迎音迅速滑上,敏越無跡)、小顫(顫音細密緊促)、滑顫(邊沿邊顫)、大顫(顫幅闊大,動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演奏風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無論曲情的歡快與哀傷,均不著意追求清麗淡雅、纖巧秀美的風格,而以渾厚淳樸見長,以深沉內在慷慨激昂為其特色。在傅玄《箏賦•序》中對河南箏曲的評價是“曲高和寡,妙技難工”。

浙江箏派

“武林逸韻”的浙江箏派:演奏特點有“大指搖”、“快四點”、“夾彈”、“提弦”等技法,並借鑑、學習、融匯了琵琶、三弦、揚琴乃至西洋樂器的演奏技法,浙江箏中“搖指”的運用是以大指作細密的搖動來演奏,其效果極似弓弦樂器長弓的演奏。嚴格來說,這是在其他流派的傳統箏曲中所沒有的,因為在其他流派所稱的“搖指”或“輪指”實際上都是以大指作比較快速的“托”、“劈”,浙江箏的“搖指’則顯示了它自身的特點而有別於其他流派。 

 但浙江箏派的高山流水曲調優美。在最開始,右手跨三個八度同時表現山的莊嚴和水的清亮。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暢,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聳立其間。後半部用花指不斷劃奏出流水衝擊高山的湍急。最後用泛音結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琴曲釋義

古代琴曲。戰國時已有關於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傳,故亦傳《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樂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朱權成書於1425年)》,此譜之《高山》、《流水》解題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至來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兩千多年來,《高山》、《流水》這兩首著名的古琴曲與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間廣泛流傳。

名家點評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鄭國人列禦寇在《列子•湯問》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無論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現某一主題或意象時,鍾子期必能領會其意。一日,伯牙與鍾子期共游於泰山之陰,逢暴雨,二人止步於岩下。伯牙心情鬱悶,於是彈奏了一會琴。琴曲起初表現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接著模擬山流暴漲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彈奏完畢,鍾子期“輒窮其趣”,把曲中意象說的窮極通透。伯牙於是離開琴而嘆道:“善哉,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裡能隱藏的了我的音聲呢?”於是二人成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並無伯牙因鍾子期離世而從此不再鼓琴的內容。

大約成書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呂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類似的記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呂氏春秋》的記述與《列子》的記述大致相當,但交代了結局:鍾子期死後,伯牙“終身不復鼓琴”。(秦大路)

《呂氏春秋》雖非信史,但有《列子》記述在前,其內容也並非毫無根據。於是伯牙不復鼓琴一說被當作佳話流傳下來。伯牙在當時應該很知名,荀況在《勸學》篇里也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雖然語近誇張,但大音樂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無疑問的。

《列子》和《呂氏春秋》之後,西漢的《韓詩外傳》、《淮南子》、《說苑》,東漢的《風俗通義》、《琴操》、《樂府解題》等等眾多古籍紛紛援引。這些作品裡,有關伯牙的描述,在內容上更為豐富。例如東漢蔡邕的《琴操》中還記載了伯牙向音樂家成連拜師學習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開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在這篇小說中伯牙成了樂官俞伯牙,鍾子期卻成了漢陽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來字的典故此時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話本小說。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鍾子期這一段千古佳話,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裡廣為流傳,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文化精神在這段佳話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明代朱權成的《神奇秘譜》對此做了精當的詮釋:“《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蘊涵天地之浩遠、山水之靈韻,誠可謂中國古樂主題表現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並沒有流傳於世,後人無從領略伯牙所彈之曲的絕妙之處。所以,後人雖不斷傳頌《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嚮往之”,對音樂並無切身體會。

因而這個佳話得以流傳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與鍾子期之間那種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當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斷弦絕音。岳飛《小重山》一詞中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正是伯牙當時心境的準確反映。伯牙的絕琴明志,一者做為對亡友的紀念,再者為自己的絕學在當世再也無人能洞悉領會而表現出深深的苦悶和無奈。想那伯牙也必是恃才傲物、卓爾不群之人,他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難以領會其樂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會感到孤獨,才會發出知音難覓的感慨。(秦大路)

《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戰國的諸子典籍多次記錄轉載,是與當時“士文化”的背景分不開的。先秦時代百家爭鳴,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國家觀念淡薄,並不忠於所在的諸侯國。這些恃才之士在各國間流動頻繁,他們莫不企盼明主知遇。他們希望能遇見象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諸侯王公,從而一展胸中所學。這幾乎是幾千年來所有讀書人的夢想。然而能達到此目標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一生懷才不遇而汲汲無名,有的或隱身市肆,有的則終老山林。由此可見,《高山流水》在先秦時代就廣為流傳,是因為這個故事背後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所以千百年來引起無數人的共鳴當在情理之中了。

這么說來,友誼倒在其次了。所以本篇稱,《高山流水》為千百年來被善意地無限誇大了的友誼。能引起人們無限嚮往的樂曲和友誼,也許並非故事的本味所在。

箏曲演奏技巧

從整體結構上說,此曲由“高山”和“流水”兩部分組成。“高山”部分運用雙八度大抓套同度按弦、大抓套同度按弦、低音區打弦等技法,描繪了高山的美麗景色:或群峰疊起,連綿起伏;或奇石林立,直插雲端;或蒼松翠柏,古木參天;或野果壓枝,山花爛漫……同時,將高山的雄偉氣勢表現了出來。“流水”部分在連續使用上下行刮奏等技法的同時,著重在刮奏音中突出鏇律音,並有機地加入了按顫弦、同度按弦等技巧,描繪了一泄千里的高山瀑布,也描繪了丁咚作響的山麓清泉:或雲霧繞山,瀑掛前川;或涓涓流水,小橋人家;或一瀉千里,聲震寰宇;或細流潺潺,清澈透天……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彈奏《高山流水》,首先情感要投入,要具有想像力。從對樂曲本身的理解出發,到對大自然的熱愛;從對大自然的熱愛,到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借曲抒情,以曲言志。要帶著這種情感,去處理作品,完成作品,讓一個個帶著情感的音符,從心底滾動而出。正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在中國,山和水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傳統文化的象徵。時至今日,當西方文化正在一點點地侵蝕古老東方文明的時候,當現代社會中所繼承下來的傳統幾乎蕩然無存的時候,當我們言必稱美國的時候,一曲《高山流水》還可以讓我們回想起那古老的傳說,讓我們感受到一絲超然的思想境界,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震撼力量。
《高山流水》總體上分為“高山”和“流水”兩個部分,但在實際彈奏中可分為三個部分,五個樂段。第一樂段至第三樂段為“高山”部分,第四樂段為“流水”部分,第五樂段為結束的尾聲部分。對樂曲的整體把握要有分有合:首先,就是要在樂曲的理解上把“高山”和“流水”這兩部分分開,具體加以分析,藉助音樂形象化的思維方式獲取關於樂曲直觀的感覺;然後把“高山”和“流水”合在一起,達到演奏風格和表現情感的一致,完善整體音樂效果,充分表現樂曲內容,深化音樂主題。演奏該曲需要有較好的基本功,主要體現在對音準、節奏的把握,以及顫弦、揉弦等一些基本技巧的處理。顫弦在樂曲中相當常見,但揉弦更為重要。因為樂曲速度比較慢,所以幾乎對每一個音都可能使用揉弦技巧,而實際上此曲中大多數音也的確需要揉弦技巧加以修飾。因為揉弦技巧沒有硬性規定,自由度較高,這就給演奏者提出了要求:要在可能的情況下多運用揉弦技巧。
第一樂段,樂曲以較緩慢的速度開始。緩慢的節奏,給人以穩重的感覺,暗含著“不動如山”的哲學思想。穩定,但不呆滯;行進,但不輕佻。這便是對演奏者的要求。此樂段中運用了大量的抓弦套同度按弦技巧,尤其是跨八度的抓弦,有力地突出了古箏低音渾厚,感染力極強的特點。寫意的手法,將山巒起伏的遠景完整地呈現在人們面前。我們首先感到的,就是高山大川那雄偉的氣勢,從而聯想到人們應該具備的寬廣胸懷。深沉,但是毫不閉塞的音樂似乎讓人有一種融入其中的衝動。起始一句,便將人拉入到樂曲的意境之中,我們好像已經神遊在三山五嶽,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一切。所以,抓弦的低音部分要空曠,具有深度和廣度,突出空間感和穩定性。滑音要中正平和,使古風古韻油然而生。抓弦中間的同度按弦彈奏,左手下按速度不宜過快,應徐徐而進,好似看到雄偉的山峰時的內心感受。第一樂段中的顫弦技巧,在樂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是可有可無的。成功的顫音,具有極強的彈性和質感,似乎觸手可及,它會使人感覺到山谷中若隱若現的雲霧就在身邊盤繞。所以,演奏者應該對顫弦技巧加以重視,儘可能做到盡善盡美。花指輕輕帶過,好似一陣清風扶搖直上,又好似仙樂飄飄,讓人感覺好像已經來到了神仙府第,人世間一切煩惱憂愁都已經煙消雲散了。至此,無論是演奏者還是觀眾聽眾,都應該感受到古人對“天人合一”的追求。回歸自然,是人類的本能,是深層的欲望。在樂曲中,應該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第一樂段第一小節至第五小節的彈奏,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具體問題。
一是起始速度的掌握。此處彈奏速度大致為每分鐘三十二到四十四小節。不能過慢,否則就會由於音的延續性衰減而影響音樂效果;也不能過快,過快會導致對樂曲的整體感覺發生變化。如果對於速度的感覺不夠清晰導致難於判斷,可以藉助節拍器等輔助工具。根據以往的經驗,年齡較小,或者對樂曲理解不深的演奏者,在彈奏時速度會相對快一些,並且經常有速度失控的傾向。當然,這並不是表明速度越慢,演奏者就越成熟,對樂曲的理解就越深。一切應以和諧自然為標準。
二是抓弦套同度按弦的彈奏。此五小節中,有五處抓弦套同度按弦彈奏,均在每小節的開始處。這一部分的抓弦為雙八度抓弦,或稱跨八度大抓,是相當罕見的特殊抓弦技巧。顧名思義,這種抓弦所奏出的兩個音相隔兩個八度,而不是一般大抓的一個八度。此技巧的彈奏,可用拇指和中指來完成,亦可用拇指和無名指來完成。這可以根據彈奏者的手指長短情況和彈奏習慣來確定。不過從完成樂曲的角度來考慮,利用拇指和未戴假甲的無名指來演奏會獲得更好的音樂效果。跨八度大抓這種技巧,是為了利用古箏低音的色彩和力度,表現出高山的雄偉氣勢,增加樂曲的感染力。所以,抓弦中的低音需要渾厚以及純淨的音色,這就要求演奏者必須儘可能減少低音中雜音的比例。用肉指來撥弦,產生的雜音最少,可以獲得相當純淨的樂音,並且也不會影響到力度。只有無名指可以不帶指甲做到這一點,所以,如果可能,應該利用無名指來完成此抓弦彈奏。彈奏時,要注意抓弦的準確,尤其是中指或無名指抓弦的準確。中指或無名指要真正把弦撥動起來,而不是僵硬地去“勾”弦或僵硬地去擠壓箏弦。必要時調整手臂或者身體姿勢來使手指始終處在合適的彈奏位置。在完成抓弦的同時,還要注意同度按弦的彈奏。同度按弦,是左手在箏碼左側下按箏弦,從自然音上取得與其上方相鄰自然音同度相合的人為音的一種基本彈奏技法。它的彈奏方法是,首先右手同時撥響相鄰的兩根箏弦,在右手彈奏的同時,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尖,在箏碼左側離箏碼十六七公分處迅速下按相鄰箏弦中音高較低的箏弦,使所按弦的原音高上升為其下方相鄰弦3的音高,構成同度和聲。總結同度按弦的彈奏特點,有三個“同”字:右手同時彈響相鄰的兩根箏弦;在右手撥弦的同時左手下按;產生的按音要和其上方相鄰音相同。同度按弦所產生的音不是單純的單音,而是具有一定的上滑音效果,這一點應該注意。在拇指雙托時,指甲要以正面來觸弦,面積要稍大一些,角度要合適,避免假甲平面與箏弦所在直線相交4。拇指假甲應嚴實地接觸要托奏的兩根弦,不能用假甲側面“鋸弦”。整個抓弦套同度按弦的彈奏,兩種技巧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彈奏要堅定有力,音要飽滿渾厚,粗獷奔放,餘韻無窮,表達出高山雄偉壯觀的景象和無以倫比的氣勢。
三是顫弦的彈奏。此幾小節中,有三處顫弦彈奏,此三處顫弦均處在弱拍位置上。彈奏時,要注意顫弦要領,彈奏出高質量的顫音。尤其是最後一處顫弦的彈奏,不同於前兩處顫弦。此顫音為十六分音符,比前面的顫音時值要短得多。為了取得更好的彈奏效果,這個顫音應該運用持續顫弦的技巧來完成。顫弦要持續下去,而不是像一般顫弦那樣在下一個音產生之後就停止顫弦動作。此顫弦持續到此小節結束比較合適。
四是按後滑弦的彈奏。第三小節中,有一處按後滑弦的彈奏。此技巧彈奏可分為兩步來完成:第一步是按弦,第二步是滑弦。左手按弦要果斷,要保證音準;右手的彈奏與左手的按弦配合要默契,不能搶先彈奏而產生不必要的滑音,影響整體音樂效果。彈奏出來的按音應該飽滿,音質要純淨,音高準確。然後,在按弦的基礎上進行滑弦。滑弦一定要在固定按音4的音位上進行,從4音滑至3音。此處彈奏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將3音的下滑音死板地理解為從5音滑到3音,左手在滑弦進。

作品譜本

《高山流水》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種譜本。有琴曲和箏曲兩種,兩者同名異曲,風格完全不同。

琴曲

《高山流水》在唐朝以前本為一曲,在唐朝期間分為《高山》、《流水》二曲,皆不分段。隨著明清以來琴的演奏藝術的發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變化。
《高山流水》的樂譜最早見於明朝朱權《神奇秘譜》,
歸入《太古神品》中,其解題曰:“《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至來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高山》短些,《流水》長些,都不分段,所輯很可能是唐代的曲譜,指法也確有晚唐和宋初的痕跡。[7]
明清以來多種琴譜中以清代唐彝銘所編《天聞閣琴譜》(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張孔山改編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滾、拂、綽、注”手法作流水聲的第六段,又稱“七十二滾拂流水”,以其形象鮮明,情景交融而廣為流傳。據琴家考證,在《天聞閣琴譜》問世以前,所有琴譜中的《流水》都沒有張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與《神奇秘譜》解題所說相符,但張孔山的傳譜已增為九段,後琴家多據此譜演奏。近代琴家侯作吾將《天聞閣琴譜》中的《高山》、《流水》二曲揉合成一曲而聞名古琴界。

箏曲

箏曲《高山流水》,音樂與琴曲迥異,同樣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現有多種流派譜本。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則是浙江武林派的傳譜,鏇律典雅,韻味雋永,頗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東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韻》、《風擺翠竹》、《夜靜鑾鈴》、《書韻》四個小曲的聯奏,也稱《四段曲》、《四段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則是取自於民間《老六板》板頭曲,節奏清新明快,民間藝人常在初次見面時演奏,以示尊敬結交之意。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間毫無共同之處,都是同名異曲。

藝術特色

《流水》充分運用“泛音、滾、拂、綽、注、上、下”等指法,描繪了流水的各種動態,抒發了志在流水,智者樂水之意。
第一段:引子部分。鏇律在寬廣音域內不斷跳躍和變換音區,虛微的移指換音與實音相間,鏇律時隱時現。猶見高山之巔,雲霧繚繞,飄忽無定。
第二、三段:清澈的泛音,活潑的節奏,猶如“淙淙錚錚,幽間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細流。”息心靜聽,愉悅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複,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第四、五段:如歌的鏇律,“其韻揚揚悠悠,儼若行雲流水。”
第六段:先是跌宕起伏的鏇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著連續的“猛滾、慢拂”作流水聲,並在其上方又奏出一個遞升遞降的音調,兩者巧妙的結合,真似“極騰沸澎湃之觀,具蛟龍怒吼之象。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見清刊本《琴學叢書·流水》之後記,1910年)
第七段:在高音區連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後升,音勢大減,恰如“輕舟已過,勢就倘佯,時而餘波激石,時而鏇洑微漚。”(《琴學叢交·流水》後記)
第八段:變化再現了前面如歌的鏇律,並加入了新音樂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聲,音樂充滿著熱情。段末流水之聲復起,令人回味。
第九段:頌歌般的鏇律由低向上引發,富於激情。段末再次出現第四段中的種子材料,最後結束在宮音上。八、九兩段屬古琴曲結構中的“復起”部分。
尾聲情越的泛音,使人們沉浸於“洋洋乎,誠古調之希聲者乎”之思緒中。

相關景點

高山流水亭

泰山經石峪有一座高山流水亭,傳說是伯牙撫琴的地方。此地風景恰切得詮釋了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大神韻。概因此附會於伯牙與鍾子期知音的故事。

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位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西麓,月湖東畔,相傳春秋時期楚國琴師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懷,山上的樵夫鍾子期能識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視子期為知己。幾年以後,伯牙又路過龜山,得知子期已經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後人感其情誼深厚,特在此築台以紀念。古琴台東對龜山、北臨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麗,幽靜宜人,文化內涵豐富,是武漢的著名音樂文化古蹟,也是湖北省、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文物其一。

調弦亭

位於湖北省石首市調關鎮之西的荊江南大堤與八一大堤交匯處。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大夫俞伯牙乘舟自楚都(郢城)東下,因避風雨在此臨時停泊。晚上閒來無事,他不由撫琴而歌,開始一曲意在高山之律,樵夫鍾子期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接著他又彈了一曲意在流水之律,子期則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於是大喜過望,遂與子期結為莫逆之交。兩人便在此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名。
民間傳說此地就是俞伯牙撫琴調弦遇知音之地,遂命名為“調弦口”,鍾子期死後,俞伯牙在他墳前將琴摔碎,斷裂的琴弦就成了調弦河。早在宋朝年間,人們就在這裡修建了“調弦亭”,只是後來由於年久失修而毀於民國。1999年,調關鎮人民政府在調弦口閘旁豎立了一座引人注目的“高山流水遇知音”雕像。2006年因加高荊江大堤而拆去。

相關典籍

《列子·湯問》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鄭國人列禦寇在《列子·湯問》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無論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現某一主題或意象時,鍾子期必能領會其意。一日,伯牙與鍾子期共游於泰山之陰,逢暴雨,二人止步於岩下。伯牙心情鬱悶,於是彈奏了一會琴。琴曲起初表現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接著模擬山流暴漲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彈奏完畢,鍾子期“輒窮其趣”,把曲中意象說的窮極通透。伯牙於是離開琴而嘆道:“善哉,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裡能隱藏的了我的音聲呢?”於是二人成為人生知己。
但《列子》中並無伯牙因鍾子期離世而從此不再鼓琴的內容。

《呂氏春秋》

大約成書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呂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類似的記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呂氏春秋》的記述與《列子》的記述大致相當,但交代了結局:鍾子期死後,伯牙“終身不復鼓琴”。(秦大路)
《呂氏春秋》雖非信史,但有《列子》記述在前,其內容也並非毫無根據。於是伯牙不復鼓琴一說被當作佳話流傳下來。伯牙在當時應該很知名,荀況在《勸學》篇里也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雖然語近誇張,但大音樂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無疑問的。
《列子》和《呂氏春秋》之後,西漢的《韓詩外傳》、《淮南子》、《說苑》,東漢的《風俗通義》、《琴操》、《樂府解題》等等眾多古籍紛紛援引。這些作品裡,有關伯牙的描述,在內容上更為豐富。例如東漢蔡邕的《琴操》中還記載了伯牙向音樂家成連拜師學習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

《警世通言》

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開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在這篇小說中伯牙成了樂官俞伯牙,鍾子期卻成了漢陽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來字的典故此時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話本小說。
《高山流水》和伯牙鍾子期這一段千古佳話,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裡廣為流傳,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文化精神在這段佳話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明代朱權的《神奇秘譜》對此做了精當的詮釋:“《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蘊涵天地之浩遠、山水之靈韻,誠可謂中國古樂主題表現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並沒有流傳於世,後人無從領略伯牙所彈之曲的絕妙之處。所以,後人雖不斷傳頌《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嚮往之”,對音樂並無切身體會。
因而這個佳話得以流傳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與鍾子期之間那種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當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斷弦絕音。岳飛在《小重山》一詞中“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正是伯牙當時心境的準確反映。伯牙的絕琴明志,一者做為對亡友的紀念,再者為自己的絕學在當世再也無人能洞悉領會而表現出深深的苦悶和無奈。想那伯牙也必是恃才傲物、卓爾不群之人,他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難以領會其樂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會感到孤獨,才會發出知音難覓的感慨。(秦大路)
《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戰國的諸子典籍多次記錄轉載,是與當時“士文化”的背景分不開的。先秦時代百家爭鳴,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國家觀念淡薄,並不忠於所在的諸侯國。這些恃才之士在各國間流動頻繁,他們莫不企盼明主知遇。他們希望能遇見象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諸侯王公,從而一展胸中所學。這幾乎是幾千年來所有讀書人的夢想。然而能達到此目標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一生懷才不遇而汲汲無名,有的或隱身市肆,有的則終老山林。由此可見,《高山流水》在先秦時代就廣為流傳,是因為這個故事背後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所以千百年來引起無數人的共鳴當在情理之中了。
這么說來,友誼倒在其次了。所以本篇稱,《高山流水》為千百年來被善意地無限誇大了的友誼。能引起人們無限嚮往的樂曲和友誼,也許並非故事的本味所在。

影視作品

《高山流水》影視作品《高山流水》影視作品

導演:季 歡

編劇:邱向東

主演:郭 濤 飾 尚 斌 朱雨辰 飾 尚 勇

於 娜 飾 夏雨荷 小李琳 飾 簡 丹

劉 樺 飾 老 鷹 華 子 飾 陸 峰

譚歆柔 飾 張 爽 馬恩然 飾 老 魏

李建義 飾 尚雨霖 沈丹萍 飾 簡 母

沈丹萍 飾 簡 母 馬恩然 飾 老 魏

石小滿飾 老 白 王小柱 飾 姜 總

劉儀偉特別客串出演

劇情介紹:一天,裱畫師尚雨霖照常按自己的生活節奏忙著自己的店裡的活,突然一陣劇痛讓他失去:知覺……在醫院醒來時發現他已患絕症將不久人世。

臨終前他將自己人生未了的一樁事情囑託給自己的大兒子尚斌——找到一位叫陸衡的顧客,他二十年前將一副畫存放在裱畫店至今未取,尚斌走上了一條艱難的尋找之路,為此他失去了心愛的女人簡丹,失去了喜歡的工作,更險些與自己的親兄弟尚勇反目 ……雖然艱辛萬苦,雖然失去了幾乎自己擁有的一切,但尚斌在尋找畫主人的同時,尋找到了人們久違的一種價值——誠信和得到了一個人的尊嚴。

相關景點

高山流水亭

泰山經石峪有一座高山流水亭,傳說是伯牙撫琴的地方。此地風景恰切得詮釋了古琴曲《高山流水》
的大神韻。概因此附會於伯牙與鍾子期知音的故事。

古琴台

古琴台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位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西麓,月湖東畔,

相傳春秋時期楚國琴師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懷,山上的樵夫鍾子期能識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視子期為知己。幾年以後,伯牙又路過龜山,得知子期已經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後人感其情誼深厚,特在此築台以紀念。古琴台東對龜山、北臨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麗,幽靜宜人,文化內涵豐富,是武漢的著名音樂文化古蹟,也是湖北省、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文物其一。

調弦亭

調弦亭調弦亭

位於湖北省石首市調關鎮之西的荊江南大堤與八一大堤交匯處。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大夫俞伯牙乘舟自楚都(郢城)東下,因避風雨在此臨時停泊。晚上閒來無事,他不由撫琴而歌,開始一曲意在高山之律,樵夫鍾子期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接著他又彈了一曲意在流水之律,子期則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於是大喜過望,遂與子期結為莫逆之交。兩人便在此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名。民間傳說此地就是俞伯牙撫琴調弦遇知音之地,遂命名為“調弦口”,鍾子期死後,俞伯牙在他墳前將琴摔碎,斷裂的琴弦就成了調弦河。早在宋朝年間,人們就在這裡修建了“調弦亭”,只是後來由於年久失修而毀於民國。1999年,調關鎮人民政府在調弦口閘旁豎立了一座引人注目的“高山流水遇知音”雕像。2006年因加高荊江大堤而拆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