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教堂

紙教堂

紙教堂(Paper Dome),即用紙質材料建造的教堂。目前(截至2013年8月)世界共有兩座紙教堂,均由日本設計師坂茂設計。第一座是坂茂在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後的作品,用輕巧的紙質材料來搭建建築物,用以居住、社會活動等,2005年解體後將其材料運送至台灣南投重新搭建。另一座位於紐西蘭克萊斯特徹奇,用於臨時替代在2011年大地震中被毀壞的克萊斯特徹奇市標誌性建築天主教大教堂,2013年8月7日對外開放。本詞條著重介紹台灣南頭紙教堂。

基本信息

誕生

台灣紙教堂台灣紙教堂
建築師坂茂一直關注環境和人文主義,早在1989年坂茂就開始用防水加工的紙管等製造紙建築,許多作品深受國際矚目:詩人書庫、紙的家、東京三宅一生的展示場、占地5000平方米的漢諾瓦萬博會日本館。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發生7.2級的地震。此次地震後,坂茂輾轉到野田北部,在遍地瓦礫中找到了當地神父,提出運用輕巧、組裝迅速的紙材來搭建“紙教堂”。

第一次聽到這個提議,神父稱:“你知不知道這裡就是被火燒了才變成這樣的!”但坂茂沒有放棄。利用工作的空當,他一次次往返神戶,並用書店跟木屋同時著火,書店延燒速度更慢的事例來跟神父解釋紙教堂的安全性。坂茂的熱心,災區對居民聚會空間的強烈需求,終於使神父點了頭。

靈感來自巴洛克時代的建築師貝爾尼尼

建築構想

運用成本較低的玻璃纖維浪板,構築長方形的外牆;內部用58根長5米、直徑33厘米、厚1.5厘米的紙管、構建一個可容納80個座位的橢圓形空間;紙管構成的橢圓形與外牆之間形成一道迴廊,橢圓內部的紙管排列緊密,作為舞台及祭壇的背景;橢圓形入口處的紙管與紙管間距離較大,屋頂透光天幕投下柔和的陽光,讓人走進去有種升華的神聖感覺。

在三百多名義工、居民、教友的努力下,兩個月之後,紙教堂完工了。這座打破了族群、宗教國籍的藩籬,共同努力建起的建築,正式取名“PaparDome”。在隨後幾年中,這個面積170平方米的空間,曾經舉辦過居民集會、電影放映會、演唱會、教會彌撒、結婚典禮等,成了神戶震後社區重建重要的精神地標。[1]

特點

紙教堂內立柱和長椅均為高密度牛皮紙一次成型,每根的抗壓強度達到6936公斤,抗彎強度是每平方厘米85.2公斤。

紙教堂成了社區的中心,這是桃米里人在教堂舉行的文藝演出。

白色的船是王振偉的“9·21”紀念作品《搖晃的記憶》。

園區到處可見以青蛙為主體的裝飾和藝術品,這是桃米里發展的新文化符號—“青蛙共和國”。

2008年1月25日,千名從台灣各地趕來的男女老少聚集桃米里,一根根紙柱從山上接力傳下,在長老們的吟唱聲中,紙教堂PaperDome的58根紙柱在兩小時中重新站立起來。

解體搬運台灣

台灣紙教堂台灣紙教堂
2005年5月29日,PaperDome在日本舉辦完最後一場彌撒,開始解體作業:台灣來的工作人員作了詳盡的構件記錄,並帶了字模機,將每根柱子、每扇窗戶、每個小零件都編上可以識別的號碼,以便未來回到台灣重新組裝。隨後,神父帶著居民來到神戶港,目送著紙教堂上了開往台灣的船。

回台灣後,為確定已使用十年的紙管是否健康,“新故鄉”送了一根樣本到朝陽科技大學建設工程系的實驗室。經過完整的物理性狀試驗後,結果顯示:這些用高密度牛皮紙一次成型的紙管,每根的抗壓強度達到6936公斤,抗彎強度是每平方厘米85.2公斤,紙教堂狀況良好,安全無虞。

“新故鄉”對於桃米里重建的構想不僅僅是豎立教堂,而是規劃整個完整的生態見學園區,因此,紙教堂的重建經過了漫長的審批規劃。

2008年1月25日,千名從台灣各地趕來的男女老少聚集桃米里,紙教堂PaperDome的58根紙柱在兩小時中重新站立起來。教堂位於桃米里新故鄉社區見習園區里,桃米里在台灣南投縣埔里鎮,是去日月潭必經之路中潭公路旁的一個小山村。進園區大人需要100塊新台幣門票,兒童等優惠票打5折,可在園區內全額抵任何消費。園區內除了紙教堂外,還有濕地公園、戲水池等,可以在村民自辦的民宿過夜,也可在餐廳品嘗當地食材為原料的美食。

相比在日本,PaperDome有了些變化:臨時性的連鎖磚地板改為了石材;原本浪板的外框則以PC板取代;由於有些紙柱在搬運來台時受到損壞及海關的切片檢驗,有六根是由台灣紙廠重新代做的,顏色較其他紙柱黑,可以清楚辨認;內部牆上掛滿紙條做的彩色帘子,飄逸浪漫,上面綴滿了人們寫的祈願卡。加上戶外開闊的綠化景觀,矗立在青山原野間,比原來擠在棚屋中更顯得神聖,自然,舒緩。

2008年7月5日,當夜幕緩緩垂下時,數百名民眾紛紛走向園區,他們是來聽音樂會的。受“新故鄉”之邀,“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首席弦樂團為幾百位聽眾帶來了一首首經典樂曲。最後的安可曲,是專門為這兒譜寫的《新故鄉之歌》。

紐西蘭紙教堂

紐西蘭紙教堂紐西蘭紙教堂
2013年8月7日,南半球第一座紙質教堂在紐西蘭南島最大城市克賴斯特徹奇對公眾開放。該教堂由日本設計師板茂設計,是臨時替代在2011年大地震中被毀壞的克市標誌性建築天主教大教堂。

“紙”教堂外型為一三角形現代建築,由98根圓形鋼管做支架,以特殊加工的紙板做牆面和屋頂,總投資530萬新元,可同時容納700人做禮拜。儘管通身由紙板搭成,該教堂的設計使用年限卻有50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