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小重山》

《小重山》是詞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奩集》入“雙調”。唐人例用以寫“宮怨”,故其調悲。五十八字,前後片各四平韻。作者賀鑄(1052-1125)字方回,自號慶湖遺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居衛州(今河南汲縣)。

基本信息

原文

燭影搖紅

波影翻簾,淚痕凝蠟青山館
故人千里念佳期,襟佩如相款。
惆悵更長夢短,但衾枕,余芬剩暖。
半窗斜月,照人腸斷,啼烏不管。

作者簡介

賀鑄 (1052-1125) 字方回,自號慶湖遺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居衛州(今河南汲縣)。長身聳目,面色鐵青,人稱賀鬼頭。孝惠皇后族孫,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蘇州,杜門校書。不附權貴,喜論天下事。能詩文,尤長於詞。其詞內容、風格較為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長於錘鍊語言並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韻特嚴,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部分描繪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曠,語言濃麗哀婉,近秦觀、晏幾道。其愛國憂時之作,悲壯激昂,又近蘇軾。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等對其詞均有續作,足見其影響。代表作為《青玉案·橫塘路》《鷓鴣天·半死桐》《芳心苦》《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一]、[二]、[三])、《搗練子·杵聲齊》、《思越人》、《小梅花·行路難》 、《搗練子·望書歸》、《採桑子》等,其中以《青玉案·橫塘路》、《鷓鴣天·半死桐》、《芳心苦》三首為最著名。《鷓鴣天·半死桐》悼念詞人相濡以沫的妻子,字字悲切,如泣如訴,“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這一句更是飽含深情,哀婉淒絕。《芳心苦》寫“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的荷花,視角新奇卻又不失於理,且托物言志,可謂手法高妙。

詞牌格律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說明: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下劃線:領格字。『』: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詩詞欣賞

碧水悠悠春意濃

作者:胡秉言

碧水悠悠春意濃。
清風搖翠柳,小桃紅。
燕嬌振羽舞長空。
鵝歡暢,白鷺弄妖情。
細語伴柔聲。
花香依弱冠,步輕輕。
青梅竹馬醉花叢。
情脈脈,享盡那春風。

小重山陳亮

碧幕霞綃一縷紅。槐枝啼宿鳥,冷煙濃。小樓愁倚畫闌東。黃昏月,一笛碧雲風。
往事已成空。夢魂飛不到,楚王宮。翠綃和淚暗偷封。江南闊,無處覓征鴻。

同名作家

小重山:旅行作家,原名王永勝,甘肅定西人,現居廣州。喜歡戶外旅行,背包攝影;愛好舞文弄墨,填詞寫詩。常有作品見諸報端,2012年為《中國社會科學報》後海版撰寫“會館”系列專題。
七律《丁亥中秋夜雨初晴》獲教育部語言文字套用管理司“中華贊”徵文三等獎;多首古體詩詞入選巴蜀書社出版《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彙編》。
已出版《奔向湄公河》、《背包東南亞》等系列叢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