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銅鼓習俗

壯族銅鼓習俗

銅鼓是我國南方古代濮、越人創造的一種打擊樂器。迄今已有2700多年歷史,以廣西數量最多,分布量最廣。壯族祖先創造的北流型、靈山型、冷水沖型銅鼓,被稱為“銅鼓藝術高峰期代表”。銅鼓是廣西壯族民眾,每年過三月三和春節等節日慶祝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習俗。銅鼓文化,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織部分。紅水河沿岸的壯家,幾乎村村有銅鼓,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家家都要打銅鼓,喜慶吉祥,沿紅水河兩岸村寨是東蘭壯族銅鼓文化藝術的深厚積澱區。據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館藏傳世銅鼓2400多面,其中我國館藏量1400面,廣西館藏量900多面。銅鼓是壯族人民心中的神物。銅鼓文化,流傳時間之長、範圍之廣、影響之深,世所罕見。

簡介

壯族銅鼓壯族銅鼓
銅鼓是我國南方古代濮、越人創造的一種打擊樂器。迄今已有2700多年歷史,以廣西數量最多,分布量最廣。廣西西北部和貴州南部接壤的紅水河流域是保留銅鼓文化最豐富的地區,至今還在使用銅鼓的民族主要有屬壯侗語族的壯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屬苗瑤語族的苗族、瑤族和屬藏緬語族的彝族,這些少數民族素來有在節日慶典和喜喪祭祀等日子擊打銅鼓來表示慶賀或悼念之情,這一風俗一直沿襲至今。

壯族祖先創造的北流型、靈山型、冷水沖型銅鼓,被稱為“銅鼓藝術高峰期代表”。銅鼓是廣西壯族民眾每年過三月三和春節等節日慶祝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習俗。

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
遺產名稱:壯族銅鼓習俗 
所屬性質: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編號:Ⅸ-61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
申報日期:2006年
遺產級別:國家

起源

壯族銅鼓壯族銅鼓
壯族的族稱,歷代稱謂有所不同。商周時稱為“濮”,壯人自稱亦為“布”,兩者是同音異寫;秦漢時期稱為西甌、駱越人;宋代稱為“僮”;1965年遵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將“僮”改為“壯”,自此,僮族統一稱為壯族。按照中國著名歷史學家黃現璠於《銅鼓及其花紋的新探索》一文中所言: “銅鼓生產在四川宜賓到長寧以南地區。上述居住在這個地區的民族,據史書說是僰人。按壯族名稱的演變,僰字讀輕唇音為白。古時無輕唇音,只有重唇音,讀濮。據研究,濮即越人。人們多叫為百濮,百越。唐朝前以俚獠著稱。宋代才開始以僮族為名……可見壯族是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的主幹,也是今天廣西壯族的主流,因此,可以斷言,最先鑄造銅鼓的,不可能是別的民族,而是壯族先民。我們翻閱史書也得到不少證明:如《魏書》卷三百六十九的《獠傳》說:‘俚獠制銅鼓。文中明白地說:(獠)鑄銅為器,大口寬腹,名曰銅爨。’《魏書》是北齊魏收著,中國正史之一,這是壯族人民製造銅鼓見於正史的記載。” 此後銅鼓向南傳入越南北部,向西傳入緬甸、泰國。至今銅鼓已流傳了兩千多年,在大部分地區和眾多的民族中已相繼退出歷史舞台,只留下某些遺蹟和歷史的回憶,但仍有一部分地區和民族還保存著使用銅鼓的古老習俗,為綿延千古的銅鼓文化留下了“活化石”。

藝術特點

壯族銅鼓壯族銅鼓
銅鼓是我國古代青銅文化中的瑰寶,一般分鼓面、鼓腰、鼓胸和鼓足四個部分。

銅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藝術。無底腹空,腰曲胸鼓,給人以穩重飽滿之感。鼓面為重點裝飾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陽紋,外圍則以暈圈裝飾,與鼓邊接近的圈帶上鑄著精美的圓雕裝飾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騎士、牛橇、龜、鳥等。造型誇張、雄強、有力、莊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許多具有濃郁裝飾性的繪畫圖案。鼓足則空留素底,造成一種疏密、虛實相間,相得益彰的效果。

這些圖像都在模坯上用鏤刻或壓印技術製作而成,採用線地浮雕的技法,畫像傳神簡潔,線條剛勁有力。畫像紋飾大抵分物像紋飾、圖案紋飾兩類。物像紋飾有太陽紋、翔鷺紋、鹿紋、龍舟競渡紋和羽人舞蹈紋等;圖案紋飾有雲雷紋、圓圈紋、錢紋和席紋等。這些圖像紋飾往往以重複或輪換的形象、構圖出現,產生強烈的整體藝術效果,表現出合理的裝飾布局。鼓胸裝飾帶的圖像有長卷形式,而鼓腰裝飾帶的圖案則是獨立成篇,循環往復。

鼓按形狀、裝飾的差異分為8種類型,不同類型的銅鼓有不同風格的紋飾。大體來說,冷水型鼓面複雜並有圓雕裝飾,物像紋樣抽象化;北流型銅鼓紋樣繁褥器重;石寨型銅鼓造型寫實精美。

銅鼓上的各種圖飾,都是古老駱越人熟悉的事物。一方面表現了他們的生活場景,一方面表現了他們的獨特審美意識,富有很強的浪漫氣息,也顯示了他們戰勝自然的信心。

銅鼓與民俗

壯族銅鼓壯族銅鼓
銅鼓源遠流長,影響深遠。銅鼓聲音洪亮,在古代是傳遞信息、發布號令的重要工具,作為祭祀、賞賜、進貢的重器,它也是權力和財富的標誌。明清以來,隨著社會的變化,成為一般的娛樂敲擊樂器。人們常在喜慶的節日裡敲奏它伴以歌舞,在宗教的活動中祭祀祖先,祈求神靈,人安糧豐。

1、特殊炊具

最初銅鼓是作飲器之用(即釜)。它首先是作為特殊炊具使用,即作為裝備軍隊專門解決戰時用餐問題的"行軍鍋",因為當時的銅釜還屬於十分昂貴的高科技產品,尚不可作為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具。

這可以從發掘古墓所獲銅鼓與大量兵器共存的考古資料中得以證實;還可以從史籍有關滇、句町、夜郎和駱越的戰爭,以及東漢馬援征南"得駱越銅鼓"的各種記載中找到答案。

2、國之重器

由於敲擊銅釜發出的響聲宏亮而且傳得很遠,可以用於報訊集眾,於是逐漸演變成了銅鼓。隨著社會歷史的不斷發展,按本民族意識和習俗要求而精心打造成的銅鼓,便成了“國之重器”、禮器和樂器。

銅鼓之所以稱其為“重器”,是因為它象徵著權力與財富,擁有它便“極為豪雄”,能集眾稱王,震懾四方,以致“群情推服”;它價值千金,一鼓“可易千牛”,“獲鼓勝獲十萬軍”。之所以稱其為“禮器”,是因為壯族在祭祀、祝捷、征戰、朝聘、宴享、迎賓等重要活動中都要使用它。

3、神器

銅鼓還被神格化而具有宗教屬性,成為天地神靈的集合體和人神溝通的寶器,故史籍載:“夷僚……擊銅鼓、沙鑼以祀鬼神”;民間傳說它還具有驅邪除惡的本領,特別能鎮“鱷精”(蛟龍);因此人們都認為,通過它可以沖刷心靈的痛苦和煩惱,獲得吉祥的慰藉;還可以表達心愿和誠意,並祈神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國泰民安。而且,每逢婚喪慶典或重大節日,壯族都要敲擊銅鼓,奏樂起舞,以示“天地自然和諧相生,人文情懷長存不息”,並表達對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

不管銅鼓派何用途,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欣賞品,其融注著駱越人審美意識的屬性始終不變。

4、銅鼓之王

壯族銅鼓壯族銅鼓
迄今為止,在廣西發現和收藏的銅鼓有500多面。銅鼓用銅鑄造,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徑在100厘米以上,最小的僅十餘厘米,重量自數十斤至數百斤不等,體形凝重,製作精緻。鼓面有浮雕圖案,鼓身全部有花紋圍繞。其中一面直徑165厘米,高67.5厘米, 重300多公斤,讓一個中等身材的人躺在鼓面上伸展四肢也不會露出鼓邊之外,堪稱“銅鼓之王”。

銅鼓之王,它體態龐然,花紋精細,鼓面中心有八道光芒的太陽紋,外圍用突起的同心圓弦紋分成五道暈圈,各暈圈內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單線鏇出的雲紋和菱形套的雷紋,鼓身暈圈密而窄,也全飾以雲紋和雷紋。密布的雲雷紋給人以玄妙莫測之感,更增加了這種權力重器的神秘色彩。

5、傳承價值

銅鼓文化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織部分。紅水河沿岸的壯家,幾乎村村有銅鼓,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家家都要打銅鼓,喜慶吉祥,沿紅水河兩岸村寨是東蘭壯族銅鼓文化藝術的深厚積澱區。據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館藏傳世銅鼓2400多面,其中我國館藏量1400面,廣西館藏量900多面。銅鼓是壯族人民心中的神物。銅鼓文化流傳時間之長、範圍之廣、影響之深,世所罕見。

近百年來,銅鼓歷盡風雨滄桑,雖然幾經大量損毀和流失,但卻沒有從壯族人的意識中和生活中被奪走,壯族人的銅鼓情結已經溶入了他們的血液之中。實際上,在壯族人的心目中,銅鼓是祖宗留給自己的文化根基及精神家園。

銅鼓在失去權力象徵的功能之後回到民眾中,至今仍在民間使用,成為一種活著的文化遺存。紅水河流域各民族的傳統文化活動都使用銅鼓,銅鼓成為這些民族現存文化傳統的活見證,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紅水河流域使用銅鼓民族的經濟狀況、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質,以及他們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為適應自然環境而產生的獨特創造力。

銅鼓涉及礦冶、鑄造、聲學、歷史、藝術以及與之相關的科技史、考古學、民族學、人類學等,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