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人

僰人

“僰人”是先秦時期就在中國西南居住的一個古老民族。僰(音bo,類“博”)人。"僰字讀輕唇音為白。古時無輕唇音,只有重唇音,讀濮。又稱“山都掌”“都掌蠻”。據研究,濮即越人。人們多叫為百濮,百越。唐朝前以俚獠著稱。宋代才開始以壯族為名……可見壯族是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的主幹,也是今天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主流"。(摘自黃現璠遺作:《銅鼓及其花紋的新探索》,載《廣西民族研究參考資料》第五輯,1985年5月)。

民族簡介

僰人僰人

僰人在兩千年里不斷發展壯大,以至於成為了西南少數民族的領袖,而僰人雄據云貴川三界的咽喉地帶,卻並不是一個易於馴服的人群,因此歷來是中央政府的心頭之患。明朝開國以後,政府為了加強對西南地區的統治,開始逐步限制僰人的特權,尤其萬曆初年,中央政府在這裡強行廢除了一

直以來的蠻夷酋長制度,代之以漢臣,使原本緊張的對抗終於演變成一場全面反叛明朝政府的戰爭。

站在雄峙險峻的山崖下,仰望著峭壁上那殘存的棺樁、數不清的樁孔以及具具棺木、幅幅岩使人不禁想到史稱“僰人”的那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們把自己的歷史賦予高岩,突然沉於歷史的長河,消逝在故紙堆中,只把這奇特的葬制和眾多悲壯感人的民間傳說遺留下來,人們去沉思,去感悟,去遐想。這個古老而神秘消失的民族,在歷史上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民族?我們從零星的史料中,從對麻塘壩部分懸棺的清理髮掘中,從峭壁上的岩畫中,從流傳於敘南一帶那眾多民間傳說中,多少捕捉到了他們—些“影子”。歷史上的“僰人”,是個歷史悠久、英勇善戰的民族。從西周到明朝萬曆元年(約公元前1066年一公元1573年)長達2500餘年的時間裡,他們生存、繁衍在祖國西南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他們曾參加過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建立了戰功,被封為“僰侯”,在今天宜賓一帶建立了“僰侯國”。這在秦漢以後的史料中多有記述。《珙縣誌》(舊志)上說:“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滅開明氏,僰人居此,號曰僰國。”

消亡之謎

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僰人為了生存和發展,曾付出過很多艱辛和慘重的代價。

僰人僰人

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敘南僰人的勢力得到很大的擴張,起義襲擊圍攻江安、屠合江等九縣。巡撫汪浩派都督芮成率兵討伐。周洪謨時為侍讀,建議照九姓司設長官,由各寨寨主擇素信服者命為土官。明憲宗朱見深準奏,由兵部派遣芮成、汪浩二人招撫,到僰人各寨昭示設官、鑄印事。汪浩從成都到敘府,當地漢人居民哭訴僰人劫掠成性,不可為官,汪浩信這種說法,給僰人扣上一頂“存有異志”的帽子,斬殺了僰人赴敘府待命的270餘寨寨主,致使僰人大悲大怒,決意反叛。於是他們到貴州總兵官處詐降,都指揮丁實等出迎,僰人伏兵四起,官兵五千餘眾被殺。汪

浩聽說,慌忙連夜逃走,官兵在隨汪浩奔逃時迷了路,人馬墜溪谷死者不計其數。也使屯兵金鵝池的貴州兵、屯兵戎縣(今興文老縣城)的四川兵聞風喪膽,堅壁不敢出。僰人沿江之南,順流而下,直抵江安、納溪、合江,如履無人之地,勢如破竹,逼得官兵龜縮江北,汪浩往來上下不敢南泊。

僰人轉戰貴州、四川,一路屠殺當地居民,官兵無法“進剿”。明憲宗下詔“如可撫則撫之”,朝廷決議招撫僰人,僰人首領赴京,誠意接受招撫。然而汪浩不願委任僰人特權,使僰人的憤怒加劇。成化三年(公元1468年),僰人再次起義。明憲宗以襄陽伯李瑾為總兵,太監劉恆為監軍,兵部侍郎程信為尚書提督軍務,合三省土、漢官兵18萬,激戰歷時四年多,由於僰人英勇善戰,頑強抵抗,官兵只攻下大壩,而對九絲天塹卻望而生畏,不敢進攻。

有一種說法是“僰人因抗豪紳暴虐和官府苛捐雜稅而舉旗起義”,這是錯誤的。僰人等族群並不在明朝政府徵收賦稅的範圍內。僰人與明朝廷的矛盾主要是當地僰人劫掠漢人的長期矛盾引起,而汪浩的詐招撫之名殺害僰人首領則是導火索。

萬曆元年(1573年),四川巡撫曾省吾,以劉顯為節帥,郭成、張汗等十二人為偏將,調動土、漢官兵14萬人,對僰人“飛檄進剿”。

《平蠻檄》:“山都群醜,聚惡肆氛,雖在往日,叛服不常,未著近日猖獗尤甚。都蠻近日長驅江、納,幾薄敘、瀘。擁眾稱王,攻城劫堡,裂死千百把戶,虜殺紳監生員。所掠軍民,或賣或囚,盡化為剪髮鑿齒之異族;或焚或戮,相率為填溝枕壑之幽魂。村舍在在為墟,妻孥比比受辱。六邑不禁其荼毒,四川曷勝其侵凌。”雲南僰銀-用純潔替代高貴

平蠻碑記

僰人之英勇善戰,明朝翰林院經筵講官任瀚,在他所書的《平蠻碑記》中也寫道:“秋七月始計取九絲城。城踞夜郎西,小兩壁對望,岩間陡絕四十里,三雄王壁其—亡,控弦數萬。”官兵們在屢戰屢敗後,便絞盡腦汁制訂出了十—種破僰人的方略:

1.編織、羅列、渲染強加給僰人;

僰人僰人

2.起用罪臣,鼓勵將功贖罪,戴罪-立功;

3.厚賞軍中先登之士,鼓勵死囚立功受獎:

4.使用苦肉計,打入僰軍中里;

5.離間誘惑,重金收買願,分化瓦解,使僰人內亂;

6.截斷糧道,圍而不打封官許使之自亂

7.借用.上兵之力,招募敢死惡少重賞爭先有功者;

8.疏通趲、沐二灘,一作糧漕,二供軍務之水路通道;

9.步步為營,掃清外圍,穩步丸進,縮小範圍,集中兵力,五路進兵攻克九絲;

10.利用僰人習俗,趁其不備,織然襲擊:

11.窮追猛打,斬草除根,不留斥患。

他們按照既定的方案,不顧傷亡慘重,於萬曆元年五月破凌霄城,夕月破都都寨,七月八月破黃:上寨、拄豬寨、雞冠嶺,九月九日破九絲城。僰人最後寡不敵眾,六十餘寨被破,36寨寨主被俘,被俘、被斬4600人,官兵拓地四百餘里,得諸葛銅鼓93面,銅鍋1個,鐵鍋1個。

為了防止逃的僰人東山再起,“平僰”之後,曾省吾上書朝廷,制訂並實施了“平蠻善後十事”:

1.復兵道:

2.沒府佐:

3.建城垣:

4.移備守;

5.理疆土:

6.扼要害,

7.起民兵:

8.通道路;

9.設學社:

10.恤民困

明朝攻破僰人後,將俘獲及投降的僰人分散安置。明末崇禎年間,大壩附近居民多為僰人,朝廷仍因其“厥性難馴”,設守備兵防備僰人。清初,僰人寅哥、阿燕等再次反叛。

僰人勢力大大減小,後來逐漸消亡。有一種說法是僰人有鑿穿牙齒在嘴裡鑲狗牙的習俗,造成傳染病流行。

民間傳說中有“去包耳,添立人,改‘阿’為‘何’姓”的說法:於是就有了“假苗真僰”——即“居住在原來僰人居住過的地方的'苗族',不是真正的苗族,實際上是僰人”的說法。

一個民族的消亡,本就是歷史的悲劇。而作為—個曾經獨立祖國西南的強大民族歷經了2500餘年的滄海桑田,在距今400餘年時卻突然從這塊他們生存繁衍的熱土上消失得無影無蹤!這能不使人產生幾多迷惑、幾多猜疑、幾多悲哀?而在那些血雨腥風的年代,在那一次次以弱對強、以死抗爭的慘烈戰鬥中,僰人所表現出的英勇頑強,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又不能不讓人產生許多欽佩、敬仰、震撼和感慨之情。

歷史傳說

對這次征剿,民間傳說不少,其中的《將軍墳》是這樣描述的:總兵郭成的公子郭開當了北路先行宮,一路見村放火,攻下了都寧驛(今珙縣上羅鎮)、敘南衛吟珙縣下羅鄉)、羅星渡,屯兵符江場,揚言十天之內拿下僰呂溝(今洛表鎮麻塘壩),搗毀皇城頭(址在洛表鎮何家岩),活捉哈家三兄妹。官兵先避開山。卜駐守的僰兵,沿螃蟹溪披荊斬棘,奇襲樊呂溝。沒想到還未到“石船”(懸棺景區景點之一),就被哈么妹’—陣擂木滾石打了回去。官兵便繞“象鼻絞水”迂迴打何家岩皇城頭,又被哈么妹“引敵深入”、“斬頭切尾,破腹掏心”一陣猛擊,被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人馬死傷大半,郭開本人也是“抓了把鍋煙抹黑了臉”才得以狼狽逃脫。堂堂天朝先行官,手巾握著上萬精兵,竟然—次又一次敗在這個僰家姑娘子下,真威風掃地面子丟光。郭開‘氣急敗壞之下,施出—計·白天把人馬大張旗鼓地撤走,晚上殺個凹馬槍,抄近路偷襲皇城頭。這一夜他帶著人馬摸進一條山溝。這山溝兩山夾峙,中間一條小路,山上長滿荊棘和灌木。官兵們在山溝約走了半個時辰,後隊還在溝外。這時,忽聽兩邊山岩上響起打雷似的銅鼓聲,吶喊聲震天動地。先是滾石檑木齊下,後是成千的男女僰兵從天而降,天很黑,伸手不見五指,溝又窄又滑,官兵人馬亂成一團,人撞馬踏,死傷過半。哈么妹身穿素白征衣,手執梨花槍,胯騎怪獸“獅馬”,精神抖擻,一槍向郭開刺來,郭開手忙腳亂,舉起板斧虛晃‘斧,從哈么妹身邊·—閃溜過,打馬沒命地逃去。哈么妹在後緊追刁;舍,一直追到瓦窯灘,一條大河擋在面前,郭開稍—遲疑,哈么妹捫馬上前,一劍劈下了他的人頭。哈么妹打退了從北路進攻的官兵,收復了都寧驛、羅星渡,占踞了寶耳山、寶瓶山,截斷了官兵糧道,把官兵趕出了蠻丫口,派兵扼守隘口、茅壩寨等要塞。

僰人懸棺

“僰人”雖然消亡了,但作為在歷史上為西南獨立有過重大貢獻的民族,中國的歷史將會永遠保留他們的一席之地。隨著繁榮民族文化的滾滾潮流,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化,隨著“懸棺之謎”這—重大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隨著僰文化旅遊的迅速發展,“僰人懸棺”的歷史價值顯露出來。

珙縣位於川、滇、黔三省鄰接處,是古代懸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現已發現懸棺發現懸棺遺址四十一處,計有懸棺二百八十八具。是中國乃至世界懸棺最多的地方。懸棺俗稱“掛岩子”。即把棺木置於幾十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是古代川南一帶僰族的葬制,僰人早在戰國時期就在宜賓地區群居,並建有僰侯國、僰道縣。因其剽悍驍勇,為其歷代統治者所不容。他們棲身於荒野荊棘之中,有“披荊斬棘”之譽。明代,僰人稱“都掌族”。神宗元年( 1573),四川巡撫曾省吾、總兵劉顯率十四萬大軍將其殺絕。其時,“前軍引火炬燒城屯千餘,炎焰漫天……赴火墜崖谷者數萬……都掌蠻至是盡滅”(《興文縣誌》)。

僰人僰人

然而,民間傳說僰人未被殺絕,當地何姓人家即為僰人後裔,還說何姓祖先本姓“阿”,因避當朝鎮壓才改姓“何”。明史有僰人首領“阿大王”在僰都城九絲城被殺的記述。有人曾在當地訪一何姓老人,言其始祖何大寧原為酋阿大、阿二同族,後投軍至一何姓將軍麾下,改為何姓。珙縣過去曾有明諺“游稞稞(彝族),范苗子,後山何家掛岩子”。至於為什麼僰人有懸棺葬俗,《珙縣誌》記述:“相傳有羅因者,因僰人嘗其滅宗,乃教以懸葬岩上,子孫高顯。於是爭掛高岩以趨吉。”也有人說,是諸葛亮用這個辦法消耗僰人的力量。

三國時,諸葛亮南征路過僰地受阻。他看到天旱地乾,就讓人放風說;旱災是由於僰祖墳風水不好,如將棺材移到懸崖上,來年一定好收成。僰人信以為真,就放下戰事,忙著遷墳。諸葛亮趁機離去。不料次年果然五穀豐登、人畜興旺。於是,懸棺葬便代代相傳下來。但在刀耕火種的年代,懸棺如何置於懸崖之上,置於眾說紛紜。有說鑿岩為路,放棺後又毀掉路;有說先以土填埋崖壁,然後再去土;有說崖頂放繩索;有說搭廂架。究竟如何,仍不得其解。

僰人懸棺主要集中與珙縣麻塘壩和蘇麻灣倆地,有 200 具左右。放置方法,有鑿岩為穴橫放者;有鑿岩孔嵌木樁,棺木平置樁上者;也有幾具並放或疊放者。棺行似船,頭大尾小,多為整根楠木挖鑿而成。懸棺葬地周圍,還有許多僰人岩畫。畫面、色澤清晰可辨,多為砂彩繪,均用較原始的平塗技法,線條粗獷,形象生動,題材多樣。其作用,或為部族徽記,或為安慰亡者,反映了行懸棺者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

“僰人懸棺”到底有哪些千古之謎呢?綜合各家之言,主要有六大謎,即族屬,年代,為什麼行此葬俗,行此葬俗的民族有無後裔,如何將千斤重的棺木置於乾仞絕壁之上,懸棺周圍繪製岩畫的目的和岩畫的涵義等等。

族屬

有關懸棺葬的族屬問題,眾說紛紜,爭議頗大。就學術界的觀點,歸納起來主要有四種:

(一)僰族 在川南志書和當地居民中,都認為珙縣懸棺葬是“僰人”的葬俗,歷來都稱之為“僰人懸棺”。因為珙縣過去為“僰人”聚居地,有“僰道”之稱,並且在乾隆《珙縣誌》中記載:棺木岩,治西南九十里,昔僰酋長於崖端鑿石櫟釘,置棺其上,崖高百仞”。

(二)僚人 1974年,四川省博物館在麻塘壩的鄧家岩和白馬洞取下十具懸棺進行清理髮掘,發現有7具屍體上頜側牙被打掉,而史書上記載僚人有打牙的習俗,於是有人便認定其為僚人。可由於當時清理髮掘的其他3具屍體並沒有打牙,因此這種說法也很受質疑,難以成為定論。

(三)僰僚同族 有人考證,四川歷來是濮人的一個重要居住區,僰人就是濮人,也就是魏晉及其以後的僚人。由於這個民族中一部分居住在都掌地方,以後遂又有都掌人之稱,因此認為僰和僚屬同族異名。

(四)不是特定民族 另有一種意見認為,行懸棺葬的民族不可能是特定的某一個民族或嫡系的民族群體及其後裔,因為懸棺葬作為一種相似的文化現象,可以由若干不同民族在所處社會發展階段和自然地理環境相似的條件下獨立發展起來,或者由於文化傳播關係而在不同的民族中流傳開來。

種種爭議沒有定論,人們便尊重當地的習慣,按照約定俗成的原則將珙縣懸棺稱為“僰人懸棺”。

僰人為何懸棺高岩

僰人為何把棺材置於千仞絕壁之上呢?學術界有五種說法:

(一) 歸祖說 太陽徽岩畫是僰人圖騰崇拜、懸棺歸祖的象徵。

(二)至孝說 僰人將先人靈柩置於懸崖峭壁,彌高者以為至孝。

(三)保護說 史書記載:先人屍骨懸置高山,使人獸不能侵犯。

(四)遊獵說 遊獵民族隨山而安、沿河而處,生以岩為居址,死當以岩為葬所。

(五)顯貴說 清《珙縣誌》有關於僰人“懸葬岩葬,此生高貴”的記載。

千斤懸棺

僰人是用什麼方法將幾百斤乃至上千斤重的棺木放在距地面幾十到一百多米的懸崖上的呢?許多專家學者和遊人進行了大膽的推測,歸納起來主要有垂索說、升置說、扎廂說、棧道說、天梯說、壘土說和水位說等等,而認同者較多的有三種。

(一)垂索說 選定葬址後,由置棺人員腰纏藤索,從峭壁頂部懸吊而下,附於峭壁上,再從下往上鑿孔、加樁,然後將空棺木垂吊至選好的位置,放在釘好的木樁上,然後如法炮製,從頂部垂吊屍體、陪葬品及保護屍體不被侵蝕的沙子等放入棺中,最後蓋上棺材蓋,完成安葬。

(二)升置說 一部分人在山頂上握住藤索的一端,另一端甩下懸崖,先將人工拉至預先選好的地點鑿好孔,然後將殮好的棺材拉至孔的上方,再由人工在棺孔上釘上棺樁,隨後便將棺材緩緩擱置在棺樁上。

(三)扎廂說 用竹木從懸崖底部開始逐層捆綁搭架,人工抬棺沿廂架而上, 放置棺木至目的地。這種做法似乎簡單,但如果放一具棺材搭一次架,則工程量太大,如果搭一次架長期使用,則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這種推測也有勉強之處。

後裔

明萬曆元年後,敘南的僰人大規模減少,至崇禎、順治年間間或出現在文獻記載中,後神秘消失,給人留下了疑問。普遍認為,—場戰爭應該不至於讓一個民族徹底消亡,僰人應有後裔存在。而其後裔的去向,當地流傳著以下說法:一是他們改名換姓,不敢承認自己是僰人,也不敢再姓原來的“阿”,於是將“阿”姓“阝”改為“ィ”旁而為“何”姓,當地“何”姓即是僰人後裔;第二種說法,僰人散居於雲貴川毗連的大片地區,敘南的僰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現雲南橫江流域、貴州南盤江流域仍有僰族遺民居住。就是在九絲城陷落之後,也還有不少倖存者,只不過懾於朝廷的鎮壓,他們不敢再用“僰”的族名,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其他民族同化罷了。(補充:僰人常用的族名為“都掌”,查文獻記載可得,此族名一直至清初仍然在使用)

僰人僰人

當代,在雲南省丘北縣境內發現了僰人的後裔,他們自稱“鍋潑”、“僰族”,其他民族稱他們“海巴族”、“伯族”,1956年劃分民族時,將他們歸入彝族白彝支系。目前,丘北境內共有僰人1557戶6894人,分布在雙龍營、捨得、官寨、曰者、膩腳、樹皮6個鄉(鎮)20個村民委員會的44個自然村,其中純僰人村寨19個。當地僰人說:“我們的祖先,是為了躲避戰亂才從‘江外’渡江逃到這裡的。 至今他們仍保留著古老的語言和服飾,而且沿襲著古老而神奇的習俗。

年代

關於珙縣僰人懸棺葬的年代問題,由於棺木未經過化學檢測,主要根據文獻推算。從魏晉以來的記載看來,僰人定居宜賓及以南地區的時代較,早,大約是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的。他們行懸棺葬的歷史,大體上和他們定居在敘南一帶的時期相一致,即公元前四世紀,最晚不遲於漢武帝建立僰道縣時開始,而終止時期應是僰人獨立被朝廷大規模鎮壓的明代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當然,這種推測出來的數字不夠科學確切,所以也有所爭議。

涵義

布於懸棺四周岩壁上的僰人岩畫極富神奇色彩,僅珙縣麻塘壩現存就有400幅。這些岩畫飽經風雨而不褪色,其題材和內容豐富多彩,形似而傳神,物富於變化和動感。既有體育、狩獵、征戰和動物、兵器、車輪、大陽徽等圖案,還有不知名的怪獸和一些不規則的幾何形圖案,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僰人在懸棺周圍畫上岩畫的目的,也有各種推測,大多數人認為僰人一如漢族和其他統治階級重視在墓室中做壁畫和雕刻一樣,其目的不外乎是安慰死者,或藉此提高死者威望以懾服生者,或者作為表示死者所屬的世族、部落的徽志。那岩畫又有什麼涵義呢?有人認為是反映僰人生產和生活情景及某些葬儀,如岩畫中的銅鼓圖案和眾多舞蹈、遊戲狀人物畫就是懸棺葬過程中“打鼓路歌,飲宴舞戲”場面真實而生動的反映。也有人認為是反映僰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有祖宗崇拜和圖騰崇拜的痕跡。但對於那些奇形怪狀、充滿神秘色彩的圖案,它們又蘊涵什麼意義,卻無從考究。

僰人岩畫

珙縣麻塘壩“僰人畫”,其分布面之廣,內容之豐富,形象之多彩,在全國14個有懸棺(或岩墓)的省和直轄市中,應該說是比較好的。

僰人僰人

1935年,在中國華西大學供職的美籍學者葛維漢曾專程赴珙縣調查。他在《川南的的“白人墳”》

一文中寫道:“另一使作者感到極大驚奇的,是在非常接近白人墳的岩面上有許多岩畫”,並附錄了岩畫的少許。這是人們最早見到的珙縣麻塘壩“僰人岩畫”臨摹圖。葛氏推論“它們似乎不是美術作品,可能是放棺的人所畫的。”

繼後,在1946年,前往珙縣考察“僰人懸棺”的學者還有前中央研究院的芮逸夫和石釧鍾健。在石鐘健的《懸棺葬研究》和《四川懸棺葬》兩本專著中,對珙縣懸棺葬區出現岩畫,有較祥詳細或雕刻,一如漢族和其他統治階級一樣。做繪畫和雕刻的目的,不外乎是安慰死者,或者藉以張大死者威望,以懾服生者;或者表示死者所屬的民族,部落的徽志。前者是人物畫,如岩壁畫,有舞蹈、釣魚等畫幅,大概是安慰死者用的,有躍馬戰場的戰鬥畫幅,大概是誇耀死者的威武功業,使生者對他更加尊重用的”。在他看來,“岩壁畫還有更為重要的作用,在於的反映行懸棺葬的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正是從這種宗教信仰出發,一整套喪葬禮制才逐漸形成起來。石先生附錄的岩畫計11幅,是珙縣麻塘壩“僰人岩畫”的第二批臨摹圖。

僰人僰人

1974年,在對珙縣麻塘壩“僰人懸棺”的首次發掘清理中,筆者參與了“僰人岩畫”的調查並分擔了整個岩畫的臨摹工作。我和四川省博物館的考古工作人員一道,不畏辛勞和艱險,攀登懸崖峭壁,對麻塘壩東西兩側的20多座山岩,挨一挨二反覆地進行了搜尋,凡肉眼看不清的,就藉助於望遠鏡。由於年代太久,不少畫面為風雨所浸蝕,故臨摹工作是十分艱巨的,但也樂在其中,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稱先後在“棺材鋪”、“獅子岩”、“大洞”、“九盞燈”

、“豬圈門”、“麻磨山”、“硝洞”、“鄧家岩”、“三仙洞”等處,臨摹下了大量“僰人岩畫”。收穫是可大的。這些岩畫經過整理問世後,很快受到學術界的重視。接著,有四川省博物館沈仲常先生等人的箸作發表。使“僰人岩畫”的研究不斷深入。

珙縣麻塘壩“僰人岩畫”,一般都畫在懸棺周圍的岩壁、岩框上,在多用紅色,少數用白色,至今有的色澤猶新。繪畫採用的是平塗的手法,雖線條粗獷,但多形而又傳神,人物極富變化和動感,題材十分廣泛,內容豐富多彩。有舞蹈、體操、雜技、刑術、擊劍、賽騎、踢毽、球戲、釣魚、狩獵、征戰和各種動物以及刀矛、車輪、日月、太極圖、各種紋飾圖案等,構圖簡練,形態動人,乍看起來確是栩栩如生。

1985年,在對麻塘壩“僰人懸棺”的第二次發掘清理中,清理現場的凌空廂架,靠近“九盞燈”峭壁頂端的岩上檐補正了在地面上無法看清、原來沒有臨摹下的10餘幅岩畫。

這些珍貴的藝術品,無疑是中國古代僰人的傑作。它生動地記錄了當時僰人的生活情況和戰鬥風貌,具有較濃厚鄉土氣息,稱得上中國民族藝術的瑰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