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豐華

韋豐華

韋豐華(1821—1905),字劍城,別號大明山散人,清代廣西武鳴縣羅波鄉鳳林村韋靜屯人。

基本信息

人物平生

為嘉慶二十五年(1820)進士韋天寶“遺腹子”。幼年入私塾及被縣令招入縣署教讀,後到桂林秀峰書院就讀。正值太平天國起義,韋豐華在家鄉組織團練“捍衛桑梓”。清鹹豐三年(1853年)三月,奉縣署令率團練到陸斡豆俎山(今陸斡村那豆屯)圍剿堂會陸九成部遭潰敗。鹹豐九年(1859),奉思恩府知府徐引的命令率團練配合官軍,於羅波六塘大梁村堵截、圍剿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部。鹹豐十年(1860),以軍功被授予“選用知縣”,同年經縣考試,取為拔貢。

人物經歷

同治四年(1865),持練衛團,多方聯絡,偷襲韋朗村堂會農軍後側,為被圍的思恩府官軍解圍,後奉右江道統憲令,起團參加搗毀曾聚集堂會起義者上萬人的據點韋朗村。同治五年(1866),在家鄉創辦琴泉義學,並執教11年。光緒二年(1876年),任縣嶺山書院山長,掌院10餘年。此後,又分別執掌恩恩府學8年,執掌府屬陽明、西邕書院多年,直至80歲高齡始辭館回鄉。韋豐華曾先後7次參加鄉試,其中一次為以拔貢身份參加朝考,均未中。

個人作品

其主要著作,現存詩集有《今是山房吟草》7卷、《黯然吟集》1卷;文集有《今是山房吟余瑣記》上下篇4卷,《耐園文稿》、《應酬雜著》 各1卷。今已散失的詩集有《崇祀鄉賢紀思唱和詩詞集》。曾編寫《增修武緣縣誌草》14卷,今已散佚。韋豐華晚年回鄉,獲賞五品藍翎頂戴,思恩知府題贈“功在梓鄉”匾額。光緒三十年(1905)病卒,終年84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